Categories: 科技

效率飆升3600倍?“如果中國這項黑科技能成,我也買得起054A了”

一、“如果中国这项黑技术成了,人人都买得起054A护卫舰”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如果中国真的掌握了这种技术,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可以把冶铁成本下降至当前的三千六百分之一?要是那样的话,那没准我也能买得起一艘054A型护卫舰了。”

“不是,哥们,你买那玩意来干嘛?你打算放在哪儿?”

“随便放哪儿都行啊,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艘护卫舰,我要是有了054A,管你是神是鬼,谁挡我就炸谁。”

“我觉得你保守了,如果中国这项黑科技能成,搞不好将来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两艘054A。”

“然后我们就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了是吧哈哈?”

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这几条评论,是我从X上的评论区里转过来的,有位葡萄牙网民在X上发了一条帖子,它是这么说的:

“妈耶!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占到当今全球钢铁总产量的 54%了,但通过这种黑科技,这个数字可能还将进一步上升。因为有了它,中国花在冶铁上的时间将有望从 6 小时缩短到短短 6 秒!”

“而更重要的是,这项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将意味着中国有望摆脱本国对于澳大利亚、巴西或非洲进口的高品味铁矿石的过度依赖。现在,中国人可以用自家那量大但却低品位的铁矿石来冶铁了。而且,因为冶炼效率的大幅提高、冶铁时间将有望缩短至原先的三千六百分之一,这将彻底改变钢铁冶炼行业的底层经济逻辑。”

“不仅如此,这项全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可能还会惠及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帮助他们发育起独立的钢铁冶炼能力。”

这条帖子是那位葡萄牙网民在当地时间12月10日发的,到现在在X上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了72万,评、转、赞各有295条、2309次和9704个。他在帖子中提到的那项中国黑科技,名字叫做“闪速冶铁技术”。今年11月,我国在有色金属行业的权威刊物《中国有色金属》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叫《闪速冶铁技术研究进展》的学术论文,让那位葡萄牙网民在X上惊掉下巴的种种神乎其神、玄而又玄的说法,基本上就是从这篇论文里抠出来的。

啥叫“闪速冶铁”?简单来说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铁从铁矿石里提炼出来,就像“闪电”一样迅速。相比慢加热、慢分离的传统冶铁工艺,闪速冶铁的效率大为提高,只需几秒钟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大部分金属的提取工作。

冶炼的过程就是从一堆混杂的矿石里头提取出高纯度的金属,比如铜、铁等。咱们打个比方,如果把冶炼比作是烹饪,传统的冶炼方式有点像是“煲老火汤”,它需要把矿石和煤炭加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再把金属从杂质里慢慢分离出来,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而闪速冶铁则是“猛火爆炒”。冶铁的反应器就是大铁锅,含铁矿粉是调味料和切好的食材,参与这一过程的辅助气体,比如氢气则是料酒。闪速冶铁就是把所有这些东西一起“喷”进锅里,让它们瞬间燃起来。

这时,锅里的温度会急剧升高,就像我们在做爆炒菜时的锅气,矿物质中的杂质会因为高温而直接变成气体被“吹走”,而铁则因为其更重的物理特性而快速沉淀下来。

虽然听起来似乎很新潮,但其实闪速冶炼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最初是由一家名叫奥托昆普(Outokumpu Oy)的芬兰冶金公司捣鼓出来的。在二战结束后,全球工业对金属的需求大幅增加,尤其是铜。而传统的冶炼方法效率低、成本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奥托昆普公司开发了一种更快速、更高效、也更节能的冶炼方法,这就是闪速冶炼技术。

闪速冶炼起初主要是用来炼铜的,这是因为铜矿石的性质以及其在冶炼过程中的技术特点,特别适合这种全新的冶炼方法。铜矿石,特别是硫化铜矿石,在闪速冶炼过程中具有两大天然优势:1、这种矿石的含硫量高,硫可以自燃,自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就意味着在闪速冶炼过程中,矿粉本身就能提供燃料,不需要额外消耗太多能源;2、当硫化铜矿石在高温下快速反应时,铜可以很容易地与杂质分离,形成铜锍和炉渣。

因为闪速冶铜技术具有冶炼高效(反应速度快,能快速获取高纯度的铜锍)、节省能源(硫化物矿石可以自燃,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友好(减少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等诸多优势,所以它发展到后来逐渐成为了现代冶铜工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二、为什么中国要搞闪速冶炼技术?

不过,虽然闪速冶炼技术的优点多多,但它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其中比较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适用范围较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闪速冶炼技术基本上都是和闪速冶铜划等号的,因为铜特别是硫化铜矿石的特性特别适合它。除此之外,虽然闪速冶炼技术也能应用在炼镍或炼铅上面,但是相对而言普及面并没有那么广。

至于铝、铁等金属,因为它们的天然矿石通常都是氧化物,没有可供燃烧的硫元素,无法像硫化物那样释放热能,因此并不适合直接应用闪速冶炼技术。硬要用的话也可以,但是这样一来成本会很高,因为工序啥的都更复杂了。铁不如铜值钱,现有的冶铁工艺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世界上的钢铁供应长期处于过剩状态,所以绝大多数有冶铁能力的国家都没什么动力去钻研闪速冶铁技术。

但是这个“绝大多数国家”里头并不包括我们中国,因为我们的国情和其他国家都不太一样。中国虽然长期稳居全球第一钢铁大国的位置,而且遥遥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但是我国的钢铁工业长期以来都要依赖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进口的铁矿石,尤其是澳大利亚,特别是产自于西澳大利亚的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因为这里产出的铁矿石品味极高,含铁量通常能达到60%至65%。

而反观我们自家的铁矿石呢?虽然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铁矿储量并不在少数,但是我们的铁矿大多是贫矿,这些贫矿里出产的铁矿石品味只有人家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的一半甚至更低。

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品味相当高

对于传统的高炉冶铁来说,铁矿石品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一整个生产流程。品味偏低的铁矿石需要经过复杂的选矿工序,提纯之后才能用于高炉冶铁,这样冶炼出来的钢铁成本会比较高。而高品位铁矿石就没有那么多麻烦,所以我们过去一直习惯于从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国进口他们的高品味铁矿,这不是因为我们有多喜欢澳大利亚这个国家,而是实在没有办法。

而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逐渐养成了对进口铁矿石,特别是对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高品味进口铁矿石的过度依赖。2022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中超过80%都来自澳大利亚,因为背靠着中国这个超级大户,所以澳大利亚也凭借着铁矿石出口这项业务赚得盆满钵满。2023年,仅铁矿石出口这一项收入,就为澳大利亚贡献了1360亿澳元的收入,约合人民币6266亿元,堪称澳大利亚极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澳大利亚这个国家和美国是什么关系,和我国又是什么关系,这一点懂得都懂。钢铁被称为现代工业的骨骼,而铁矿石则是支撑起骨骼的钙。在如此至关重要的原材料供应上,这样长期依赖于一个和美国走得太近,同时又长期对华存在敌意的国家,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更加讨厌的是,虽然我们既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是我们在相关领域一直以来都缺乏议价权,这项权利长期被美西方国家所垄断。我们身为澳大利亚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从澳大利亚买了那么多铁矿石,想和他们谈一谈“量大从优”的事宜,结果人家仗着自己有议价权而我们没有,隔三差五就给我们穿小鞋,完了我们还没啥太好的办法去反制它,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在国际市场上确实很有竞争力,我们如果对它来硬的,到时候自己也吃亏,划不来。

采矿和铁矿出口一直都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但是你也不能就这么一直和它捆着啊,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中美博弈日趋激烈的时代大背景下,加快建设我们的经济内循环体系是大势所趋,在钢铁冶炼这块肯定也得跟上的。为此,我们这些年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一条是广积粮,去广大亚非拉地区投资那儿的铁矿,比如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另一条就是立足于我们国内的原材料供应,积极研发更先进、更高效的冶铁技术,不用那么依赖进口矿石,就是用咱中国人自己的低品味铁矿,我们也一样能冶炼出符合我们现代工业生产需求的高品质钢铁来。

我们今天这期内容主讲的闪速冶铁技术,走的就是第二条路子。而说到中国闪速冶铁技术的发展,有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那就是张文海。

张文海,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生人,1939年2月出生,是我国有色金属冶炼领域专家中的专家。在过去近40年来,张文海一直在闪速强化冶金第一线从事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国,这项成就和我国在闪速冶铜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密不可分。正是在张文海的带领下,我国才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在闪速冶铜领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遥遥领先”的跨越式进步。

1985年,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闪速炼铜厂建成并顺利投产,张文海任工艺负责人、引进设备主谈和总设计师之—。

1991年,张文海奉命转战安徽,在他主持下,1997年,中国第一座主工艺设备全部国产化的闪速炼铜厂成功投产,并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2001年,标牌着“中国制造”的伊朗哈通阿巴德闪速炼铜厂建成投产,时任伊朗总统哈塔米亲自为之剪彩,这是我国有色工业最大的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至此,中国成为了继芬兰、日本之后,以有能力成套出口闪速熔炼技术和装备的第三个国家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0年,张文海的《常温变量喷射–动力波洗涤闪速炼铜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他还获得“国家工程设计大师”的称号。2002年,张文海获中国科学院刘永龄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007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最有影响的30位人物之一。

虽然张老这一辈子已经取得了如此之多常人难以想象的成就,但是一把年纪的他仍然不知疲倦,时至今日依然奋战在中国有色金属领域的科技研发的最前沿,奋斗的重点就是闪速冶铁技术。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那样,闪速冶炼技术在过去主要是用来冶铜的,因为硫化铜矿石的特性很适合用这个技术来炼,但是铁就不太行,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的铁矿石多是氧化物,这样铁矿粉在参与闪速冶炼的过程中就没办法自己提供燃料,还得额外补充能源。

为了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张老和我国在氢基闪速炼铁领域的另一位大拿——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张仁杰展开合作,在闪速冶炼过程中引入氢气作为还原剂,如此一来,闪速冶铁在反应过程中主要生成的副产品就是水蒸气,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更加环保。

此外,他们还对过去的闪速炉的基础上改进了设计,新的闪速炉可以精确控制反应的温度和物料的喷射速度,使铁矿粉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还原。

而且,类似于闪速冶铜,闪速冶铁的过程也有高温熔炼和快速反应等特点,这就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你们美国抱守落后产能,污染全世界的大环境,今日谁也救不了你们”

为了将闪速冶铁技术变成现实,二张在他们的科研工作中应用了多项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包括:高效闪速反应炉、氢基还原技术、智能控制与自动化系统、新型耐高温材料与余热回收,以及高效喷射与混合系统等。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个高效喷射与混合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一种名叫“高匀速性能的旋涡矿砂喷枪”的设备,它可以将铁矿石粉末和氢气高效、均匀地喷入高效闪速反应炉中。在闪速冶铁中,铁矿粉需要和氢气充分接触,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高温反应。如果物料喷射不均匀,就可能会导致反应不充分,浪费能源;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影响反应效率;产生过多炉渣或中间产物,增加冶炼难度。

再打个比方,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炒蛋炒饭,蛋炒饭看着简单,但实际上要做好并不容易,其中一大难点就在于让每一颗饭粒都和蛋液充分混合,因为只有这样炒出来的蛋炒饭才能做到颗颗饱满、粒粒金黄,这饭才好吃。如果把铁矿粉比作是隔夜饭,氢气是鸡蛋液,那么全新的矿砂喷枪就是把这二者高效且充分地混合起来的专用设备。

有了这样的创新技术,炒饭的效率到底能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呢?香港媒体《南华早报》在最近的一篇报道中做了个简单的估算:新的矿砂喷枪每小时能注入450吨的铁矿粉,配备3个此类喷枪的高效闪速反应炉,一年下来就能产铁 711 万吨,整体冶铁效率相较传统工艺提高了3600倍,过去要花5、6个小时才能炼出来的铁,现在只需要3到6秒就行了。

而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新型矿砂喷枪并不是实验室里的技术,它现在已经进入到商业生产阶段了哦。

开头提到的葡萄牙网民转载到X上的那个让他惊呼“妈耶”的说法,其实就是从南华的这篇报道中引申出来的。而南华的这篇报道,恰恰就是二张今年11月在《中国有色金属》上发表的那篇学术论文。

除了南华之外,澳媒“澳大利亚新闻网”(news.com.au)也于近期刊登了一篇介绍中国闪速冶铁技术的报道,这篇报道的语气和用词比南华那篇的还要夸张,这一点从它的标题和导语上就能看出来了:

《中国的新技术将毁掉澳大利亚》,中国专家们于近期公布了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技术,这项技术绝对会给澳大利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啥“毁灭性打击”?最直接的一点就是:一旦闪速冶铁技术在中国推广开来,实现了商业化应用,那我们以后就不需要再像以前那么依赖澳大利亚进口的高品位铁矿石了,直接用中国的低品位铁矿石就能冶炼出高质量的钢铁。这样一来,澳大利亚躺在矿车上就有钱赚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考虑到铁矿石出口这项产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要是这根柱子被闪速冶铁技术给敲断了,紧随而来的很可能就将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江河日下。

而且,除了不挑食之外,因为闪速冶铁技术还有效率高、排放少甚至是零排放等优点,这就使得这项全新的冶铁技术特别适合当今所有人都提倡的“低碳减排”的环保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你甚至说闪速冶铁就是为了“低碳减排”这个宏大目标而生的都不为过。

过去中国虽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钢铁大国,但是钢铁冶炼本身就是一个很容易造成污染,而且碳排放很高的产业,再加上我们又长期依赖从澳大利亚等国进口的高品位铁矿石,这就给美西方国家的政府、它们的资本企业巨头、它们的媒体刀笔吏,以及给它们为虎作伥的NGO组织留下了不少可以写我们小作文的痛点。

你钢铁产量高是吧?我就攻击你污染大、排放高,给你扣“不环保”的大帽子PUA你;你要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是吧?我就联合国际上的美西方资本巨头,给你加价加码,你买得多我也不给你优惠,就卡着你脖子吸你的血。

现在好了,随着闪速冶铁的技术出现,所有这些问题在将来都有望得到妥善解决。从今往后,中国生产出来的钢铁,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干净、最低碳、最环保的“绿铁”,买我们的、用我们的钢铁,将会成为这个“环保就是全人类最大的政治正确议题之一”的时代的一种无需自证的真理。

从新能源领域的风电、太阳能大爆发,到汽车领域的电动革命,再到从有色金属领域的闪速冶铁……我现在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中国制造2025”在将来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很可能会比我们现在想象得还要高,因为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些事情,实际上就是在推动人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环保”一定会是这次崭新的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特征。

从今往后,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工业竞赛,比拼的不仅仅是谁的工业产能更巨大、谁的工业体系更完整,同时也是谁的工业模式更低碳、更“绿色”、更环保。谁的工业模式更低碳环保,谁就能占据道义上的无上至高点。过去美西方用来诋毁我们、攻击我们、构陷我们、规训我们的所有舆论话术,将来都将会因为我们在这场绿色工业革命中的优势地位,而化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对付他们的无上利器:

“你们都记好喽,他不只是普通的发达国家,他是有功的发达国家,是当过超级大国的发达国家,这里除了我,没人配与他单挑。美国啊美国,我本不想与你这个手下败将再战一场。这样吧,一会儿若是你败了,我带你回北美,他们,负责铲平你在全球范围的军事基地和产业布局;若是我输了,我定然不会罢休,他们,照样铲平你的军事基地和产业布局!生灵涂炭呐,好歹也是相识一场,我是真不想打。要不你现在就跪下,认个错,这事儿就算过去了,如何?”

“发达国家……你可知这发达国家的认证,有多少国家求而不得?”

“美国人!你们抱守落后产能,污染全世界的大环境,今日谁也救不了你们!”

“我说谁是污染大国,谁就是污染大国!你们美国因循守旧,抱守残缺,留着一大堆落后又肮脏的夕阳产业,为了保住它们,甚至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滥加关税,高筑壁垒,企图躲在小院高墙之中,将祸水东引,让全世界来替你们的错误买单。当今环保之世,尔等竟敢抗旨不从,逆世界潮流而动,更是罪加一等!美国人,你们既不服管,那就伏诛吧!”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一邊抄中國作業,又一邊想取代中國,該國放豪言:2045成發達國家

如果一个国家“照抄”中国改革开放的作业,那这个国家会崛起吗? 这其实还真不一定——因为中国南边的越南,就是“抄作业”失败的经典例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南“抄中国”作业的计划最终破产?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是真的不可复制? 中越渊源 中越两国的关系有多深? 这恐怕最远要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说起: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从那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就跟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的故事,还要从汉武帝说起!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一口气灭了南越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这一设就是一千多年,整个越南中北部都成了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郡县。 有越南人称中国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是“殖民”? 可当时的中原王朝可不这么想,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修路架桥、兴修水利、推广农耕技术,连汉字都一并传了过去! 这一千年,越南史书上叫作“北属时期”,北属时期的越南人从那时起,就开始“抄中国的作业”,学会了种稻子、读汉书,甚至是考科举! 可以说,没有这一千年的“北属时期”,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文明。 越南后来的传统建筑、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哪一样不是从中国学来的? 就连越南的历代皇帝,都要用汉字给自己起个像样的年号!…

9 hours ago

中國要提防!高市早苗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徹底暴露了日本的野心

中国和日本未来十年时间里,爆发战争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这个概率的具体数字,我们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高市早苗的上台,中日爆发战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为什么高市早苗的上台,是中日未来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市早苗的上台,究竟预示着日本怎样的地缘野心? 右翼崛起 高市早苗的当选绝非偶然,她是日本右翼势力精心栽培的政治果实。 还记得安倍晋三吗?那个死不悔改的战争罪犯后代,一辈子想要为军国主义翻案!高市早苗就是他最得意的门徒,是安倍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者! 看看她的履历就知道了——长期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修改和平宪法,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正式军队”。 这哪里是什么政治家,分明就是穿着西装的军国主义复辟者! 她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甚至多次暗示“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这样的言论出自一国首相之口,难道不是对整个亚洲和平的赤裸裸挑衅吗? 更可怕的是,高市早苗的上台还意味着日本整个政治生态正在右倾化。 自从安倍晋三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日本的政治天平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间立场。 一个接一个的右翼政客粉墨登场,他们打着“正常国家”的旗号,干着复活军国主义的勾当! 你以为这只是政客的个人野心吗? 错了!这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和挑战。从教科书篡改历史,到政客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从修改和平宪法,到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毁战后的国际承诺!…

10 hours ago

特朗普下最後通牒,中亞必須參與對俄制裁,否則關稅伺候!

在几天后的11月6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们将飞往华盛顿,参加一个名为C5+1的峰会,简单说就是美国和中亚五国坐在一起谈事情。 但这次会议可不是普通的友好交流,而是带着火药味的。美方直接甩出“最后通牒”,要求这些中亚国家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列,否则就等着关税大棒砸下来。 美方的三大目标 美国这次可不是来中亚做客聊天的,而是带着明确的计划来的。根据披露的信息,美方在峰会上设定了三个主要目标,简单概括就是:让中亚国家帮忙制裁俄罗斯、吸引他们投资美国产业,以及确保美国公司能优先开发中亚的矿产资源。 这些目标听起来挺直白,但背后藏着不少算计。 要知道,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经济联系紧密,比如贸易往来频繁,边境上经常有货物流动。美方希望通过施压,让这些国家在检查进出口货物时多留个心眼,阻止可能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的物资。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让中亚当“帮手”,在乌克兰问题上给俄罗斯添堵。举个例子,哈萨克斯坦最近就在俄哈边境加强了对卡车的检查,这明显是配合美方行动的表现。 不过,这种要求对中亚国家来说挺为难的,他们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怕惹恼邻居俄罗斯,毕竟两边都有利益牵扯。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已经表态,说要分别投资80亿和40亿美元购买波音飞机和机车设备。听起来数额挺大,但仔细一想,这些国家自己资金并不宽裕,而且这些设备是不是真的急需,还是个问号。美方这么做,是想拉动本国经济,也是想通过投资绑定中亚,扩大影响力。 但问题在于,这种“承诺”可能更像是一纸空文,如果实际需求跟不上,投资就可能变成负担。 第三个目标是确保美国企业能优先开发中亚的关键矿产,比如钨、锑、锂、稀土和铀等。这些资源在现代科技和国防中至关重要,美国显然不想让其他国家,尤其是竞争对手,抢了先机。 美方希望通过协议锁定这些资源的开发权,为未来的战略储备铺路。这招挺聪明,既解决了资源需求,又能在中亚站稳脚跟。 美方这三大目标环环相扣,核心就是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在中亚地区插一脚。不过,这些计划听起来美好,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面对中亚国家的现实考量。 美方的软硬兼施手段 为了说服中亚国家配合,美方可不是光靠嘴皮子,而是准备了一套“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所谓“胡萝卜”,就是各种诱人的承诺,试图用利益拉拢这些国家;而“大棒”呢,则是威胁性的制裁措施,不听话就让你吃点苦头。…

10 hours ago

中美最近在太空進行了一次較量,絕對是高手過招,招招致命

都说天高地远,事不关己?可如今,大国较量早飞到了天上去! 导弹没响、火箭没炸,两国却在万米高空上动起了“真格”。 美国盯着中国卫星偷偷拍,拍完还发图炫耀;中国冷不丁反手就是一拍,还连拍四小时。 你以为这只是技术秀?错!这是赤裸裸的试探,是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 到底谁先挑事?谁更能打?这场“太空互拍”背后藏着什么玄机?今儿咱就一锤锤地说明白! 美国玩偷拍?“天眼”盯上中国卫星,秀肌肉还装无辜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6月3日那天下午说起。 美国的麦克萨科技公司(Maxar Technologies),一家专门干卫星遥感的企业,突然在网上炸了锅。 炸啥?发照片!还不是地球的,是咱中国在轨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这颗卫星,2014年12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用的是长征四号乙火箭。任务呢?国土普查、农业估产、防灾减灾。民用的,光明正大。可美国这家伙偏偏不信邪,扭头就用自己的卫星,对准了天上咱的卫星——来了一出“太空偷拍”。 拍的是谁?他们的“世景军团2号”(WorldView Legion 2)拍的。 拍多近?29.2公里!…

10 hours ago

新加坡前總理揚言:印度人口年輕的多,早晚會趕上甚至超過中國的

前言 “中国已经开始老了,而印度还很年轻,我对印度有自信,早晚会追上中国的,甚至赶超也不是梦。” 不得不说,新加坡最近真“忙”,前有新加坡的总统尚达曼对中国放话,声称中国若是想要达到世界和平的目的,就必须要放弃自给自足。 10月28日,新加坡前任总理在英国参加活动时,再次对中国放话,声称印度终将会超越中国,那么,新加坡前总理这一席话,到底几个意思? 自言自语 最近,新加坡的两位顶级人物,前后脚地向亚洲两大巨头隔空喊话,一番操作下来,让人觉得信息量巨大。 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给印度送上了一顶高帽,预言它凭借年轻活力,早晚能赶上甚至超越“正在变老”的中国,不仅如此,紧接着,现任总统尚达曼则向中国发出了诚恳的“劝告”,希望中国能放下“自给自足”的想法,重新拥抱与西方的“相互依存”。 这些话,听起来是高屋建瓴的国际战略分析,但如果你把它们放在新加坡这个城邦小国的处境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完全是另一番滋味,这哪里是什么单纯的预测,分明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新加坡在巨人林立的世界棋盘中,那种深入骨髓的生存焦虑。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来说,在国际上被忘记,就约等于被判了死刑,所以,它必须不停地说话,而且得找对地方,用对方式,才能确保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这是一种“言说即存在”的生存法则。 其实他们选择的舞台,那都是精挑细选的。 李显龙那番“印度终将超越中国”的论断,不是在某个随意场合讲的,他选择的平台是英国顶级的智库查塔姆研究所,而尚达曼劝说中国的那番话,则是在全球金融中枢,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说的,这两个地方,都是全球目光的聚焦点,在那发声,确保了最大的传播效力。 这些讲话,与其说是给中印两国领导人听的“悄悄话”,不如说是新加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战略肌肉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输出观点、提供分析框架,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可或式的角色,一个既懂东方又懂西方、能洞察大国博弈的中间人和思想家,这种能力,就是新加坡的“智识资本”。 这种“以言立身”的传统,可以说是从国父李光耀那里一脉相承的,把脑子里的智慧,巧妙地转化成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本身就是一门炉火纯青的国家级艺术,通过扮演“智者”和“顾问”,新加坡才能在全球事务的牌桌上,给自己争得一个宝贵的席位。 新加坡的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就,几乎可以说是建立在全球化这块基石上的。马六甲海峡这条黄金水道,就是它搏动的经济命脉。所以,任何可能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它最敏感的神经。…

10 hours ago

中國為何不怕美國關稅?英國專家:中國有四張王牌,有一張最致命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就直接对华“掀桌子”,以各种理由对华加税,但中国并没有自乱阵脚反而精准反制“打痛美国”。 特朗普 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英国专家看得明白:中国手里有四张“王牌”,其中一张最为致命,其他三张也让美国束手无策,那么,中国的“王牌”究竟有哪些? 中国经济、制造是是王牌之一 打贸易战,归根结底还是拼谁扛得住,美国想靠加税逼中国让步,可问题是,中国的家底真没那么容易被撼动。 官方数据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涨了5.1%。 这说明啥?说明14亿人口撑起的内需市场,完全可以让中国自己“消化”掉一部分外部冲击,换句话说,美国不买了,中国自己也能过得去。 再看中国的制造能力,从原材料到成品,从螺丝钉到火箭壳,中国的产业链是全球最全的。 美国断一环,中国自己就能补上不求人,而且中国的劳动力不光是多,素质也高,工程师多,高技能人才多,产业升级的路上,一个都不少。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是靠印钞票撑经济的,而是靠实打实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顶着,这种结构抗风险能力强,不是靠一两个关税就能击垮的。 所以特朗普这一轮关税大棒打下来,中国非但没怎么“受伤”,反倒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消费者叫苦连天,企业成本飙升,一堆公司开始搬厂、裁员。 美国民众反对关税 更让美国头痛的是,中国不但能自力更生还能“痛击美国”。 自特朗普宣布对华加税后,中国就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税率直接干到84%,中方不是乱打而是精准反制,农业、能源、稀土,这些都是特朗普选票的“命根子”。 比如大豆,中国2025年9月进口量清零,这一下子美国中西部农民“炸了锅”,选举年本来就焦头烂额的特朗普团队直接多了一团火。…

11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