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中國斥資337億,耗時14年打造的瓜達爾港,成了俄羅斯的突破口?

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可谓是将交通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也说明了物流是区域发展的基石。

展开一点来讲,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运输方式的多样性,比如山区,修路很重要,沿海地区,港口则是最重要的。

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经济引擎,但这个港口却是由我国设计建造的,但是如今,却成为了俄罗斯的突破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建设背景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的西南部,从地图上来看,这个港口刚好处于出了波斯湾的转角处。

从它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出来,瓜达尔港一旦建成,将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

在这个地方,欧亚大陆和非洲,甚至中东地区都可以发生连接,因此瓜达尔港的战略意义是无需质疑的。

从2000年初开始,巴基斯坦政府就委托中方修建瓜达尔港,经过14年的努力,前后投资超过337亿元,瓜达尔港终于建成,并开始了它的历史使命。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就打算修建瓜达尔港,并且将这项工程委托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

一开始,这家美国公司准备修建一条输油管道——从土库曼斯坦出发,横穿阿富汗,终点就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可以想象,如果这条输油管道建成以后,巴基斯坦可以直接享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而由于油气管道是可以拓展的,在后期甚至可以直接将这条管道进行延伸,中亚的油气资源甚至可以送到远东地区,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但是许多事情并不是这么容易就干成的。

上世纪90年代的大背景下,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如果说一家美国公司要在阿富汗境内进行工程建设,那必然美国会以此为借口在阿富汗发展自己的势力,到时候俄罗斯将会非常被动。

为了阻止美国的阴谋,也为了发展自身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因此俄罗斯提前将土库曼斯坦境内超过80%的油气开采权给买断了。

也就是说美国就算拿下了这个工程也无法开工,俄罗斯这一招可谓是釜底抽薪,直接断绝了美国人的后路。

这件事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站在巴基斯坦的角度而言,你们这两个超级大国闹矛盾反而要影响我的利益,这找谁说理去?

为了发展本国的瓜达尔港,巴基斯坦不得不在90年代末期又和美国的福布斯公司进行了接触,打算双方共同开发瓜达尔港。

但不知道为何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舆论的压力下,该计划再次流产。

到了2000年初期,巴基斯坦新任总统穆沙拉夫决定将这一重任交给中国。

毕竟咱们中国可是出了名的基建狂魔,在技术层面来说,如果让中国来建设瓜达尔港,可以放100个心。

二、对中巴双方的好处

很快工程计划就被做了出来,瓜达尔港的第一期工程设计的吞吐量为10万标准集装箱,进港的航道总长度为4.35km,此外还配备了一系列的供电、消防、环保、通信设施,预计的一期总造价为2.5亿美元。

瓜达尔港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结束之后开始修建,二期工程相比一期增加了三个集装箱码头,并且还将修建与之配套的地下输油管道和炼油厂,投资自然也翻倍,达到了5.2亿美元。

最终在中方的努力下,瓜达尔港在2015年竣工,也就是说用了14年的时间,花费了超过300亿元的投资,瓜达尔港终于建成了。

建成以后,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就要由中国接手,这是一开始修建的时候双方约定好的条款。

中方拥有四十三年的租期,换句话说,也就是在2058年之前,中方将拥有瓜达尔港的经营权,经营范围包括瓜达尔港的机场,自由贸易区和海运服务,从这3点来看,其实相当于中方管控了瓜达尔港的所有业务。

那么瓜达尔港的修建对于中巴双方而言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瓜达尔港的地理位置,位于霍尔木兹海峡,往西北走可以到伊朗,进入波斯湾,往东南方向则可以到印度洋,并且阿富汗要想对外贸易,也必须通过瓜达尔港,可想而知瓜达尔港在中亚地区的重要性。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瓜达尔港位于中亚,那和我们中国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要搭配起来看,由于我们中巴铁路已经建成,到时候就可以从喀什经过中巴铁路直接到达瓜达尔港,这对于我国的南下窗口是大有裨益的。

再加上我国拥有着瓜达尔港的经营权,所以瓜达尔港实际上也是咱们国家在海外的重要资产。

通过运营瓜达尔港我国可以加强中亚地区甚至是中东地区的合作,这对于深化双边关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作用。

三、俄罗斯的想法

俄罗斯这个国家非常特殊,其实一直以来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欧美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之后,俄罗斯向西的策略必须要停止,转而向东发展。

因此瓜达尔港作为天然的不冻港,可以说能够为俄罗斯带来一个向外经贸合作的出口。

2016年,瓜达尔港正式开启通航的时候,俄罗斯就提出了想要与中方和巴基斯坦一起建立经济走廊。

而且由于瓜达尔港由中国来运营,因此俄罗斯可以完美的跳过欧美对其海运的制裁,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和中巴双方在瓜达尔港进行合作,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其实就相当于没有了。

试想一下,随着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届时巴基斯坦和俄罗斯一定会持续加注,三个国家可以在瓜达尔港上促成很多的大项目,瓜达尔港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步入新阶段》

中国知网:《瓜达尔港,带动地区融合发展》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內塔尼亞胡剛警告完中國,就收到了壞消息,中國的鐵桿兄弟露頭了

在刚刚结束对中东六国的军事打击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打算。他把矛头转向了中国。日前,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时,内塔尼亚胡居然公开指责中国与卡塔尔,称二者“花费巨资制造反以色列的宣传”,甚至声称这是对以色列发动的“信息战”。这种话语,既是诬蔑,也是推卸责任。要知道,国际社会都看得清清楚楚:是谁在中东不断挑起冲突,又是谁在伤害无辜平民。中国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指控,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坚决的驳斥。 然而,就在内塔尼亚胡忙着给中国泼脏水之际,一则重磅消息从中东传来,直接击中了他的软肋。沙特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了一份共同防御条约。消息一经公布,中东局势立即变得复杂而微妙。 沙巴防御协议的分量 这份沙巴协议的内容并不含糊:一旦沙特或巴基斯坦遭遇外部侵略,另一方将被视为同样受到攻击。换句话说,这是一份明确的共同防御承诺。与美国和沙特之间模棱两可的安全关系不同,这份协议更直接、更紧密,几乎可以看作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同盟”。 巴基斯坦的特殊性不言而喻。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的拥核国家,它在中东本就有着独特的地位。长期以来,沙特一直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可靠的“核保护伞”。但是沙特很清楚,如果直接去寻求中、美、俄等大国的庇护,反而会引发国际格局的巨大震动。相比之下,找巴基斯坦则既合理又低调。 从巴基斯坦的角度看,这份协议同样符合他们的利益。作为一个经济压力巨大的国家,巴基斯坦近年来不断寻求资金和国际合作机会。而军事合作本就是巴基斯坦的“传统出口”,通过与沙特签署这样的协议,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实惠,也能提升自己在伊斯兰世界的战略地位。 以色列的三重困境 沙巴防御条约的签署,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就在此之前,以色列已经面临三大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一重压力:中东国家的团结。 以军对卡塔尔的入侵,彻底打破了中东国家之间原本微妙的平衡。过去,阿拉伯国家之间虽然在利益上有分歧,但大多数时候各自为政。可当卡塔尔遭到攻击时,他们突然意识到,下一个被盯上的可能就是自己。这种危机感让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空前团结。许多产油大国不再轻易相信以色列,甚至对美国也心生疑虑。大家都明白,没有美国的点头,以色列根本不可能胆敢冒然出手。 第二重压力:国际社会的孤立。 侵略卡塔尔之后,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声誉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公开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更有甚者,欧盟内部已有人呼吁对以色列实施经济制裁。一旦这些制裁成真,以色列的经济将立刻感受到沉重的打击。要知道,以色列的科技与军工固然发达,但它的经济体系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若被孤立,将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 第三重压力:国内的不满。 当外部环境日益恶化,内部矛盾也随之加剧。内塔尼亚胡政府本就饱受争议,他本人更是长期被指责滥用权力。如今,面对经济下滑、国际孤立,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此起彼伏。街头的愤怒声浪,不仅冲击着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地位,也让他的执政合法性遭受质疑。 巴基斯坦的入局与中国的角色…

4 minutes ago

以色列憑什麽這麽狂?這三張王牌撐起它永遠不敗

以色列一个弹丸小国,凭什么能在中东横行霸道?今天打黎巴嫩,明天轰加沙,后天没事打个叙利亚。 反正是它到哪儿,哪儿就不安生,并且还动不动就扯着美国袖子往前冲,颇有一番不要命的势头。 敢这样在中东张狂,以色列到底凭什么?其实,绕来绕去绕不过三个字:底、气、足。 何为底气?那就是手里有压箱底的王牌,跟谁打照面都不怵,到底是什么样的王牌能让以色列如此有恃无恐?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 这张牌是最显眼的,也是最热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美国对自己这位“亲儿子”的援助,可谓是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民生上,花起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无论以色列闹出了多大的事,美国都能帮他把烂摊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当然了,美国一直以来都在全球各处建基地,拉小弟,它所谓的“小老弟”、“干儿子”也到处都是,可为什么只有以色列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呢? 这就要讲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以色列“独受恩宠”,打个小比喻,美国就像皇帝,那些攀附于他的各个小国家,就像后宫里的莺莺燕燕,虽然都能受点恩露,但加起来都比不上以色列一人。 天天没事就赏以色列个金银珠宝,还隔三差五就翻它牌子,这份恩宠,不用说放眼中东了,就是放眼世界,谁能比得上? 一说到这,问题又来了——美国真就愿意一直这样恩宠以色列吗? 我看不一定。 美国国内现在比起前几年,可以说已经乱的一塌糊涂了,尤其是川普上台后,各种闹心事儿就没消停过,财政赤字、非法移民、两党互掐等问题,已经够美国政府喝一壶的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对以色列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我看可能不大现实。 所以别看现在以色列独受恩宠,跳的可欢,以后还真说不准。 第二张牌,就是以色列那堪称闪电般的军事动员速度。 这就要讲到以色列的军事体制,他有点像韩国的服兵役制度,全国上下只要到了十八岁,就必须服兵役,想跑都跑不掉。…

3 hours ago

紅旗22亮了,東方導彈上了,塞爾維亞強了,美西方破防了!

塞尔维亚这次阅兵,直接让欧美坐不住了! 9月20日,一场名为“团结的力量”的大阅兵即将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而就在前几天彩排中,中国制造的红旗-22防空导弹公开亮相,西方媒体瞬间炸锅:塞尔维亚一跃成为巴尔干地区防空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当然不是普通的一场秀,毕竟,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巴尔干一直都是地缘的火药桶。 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个棋盘,那巴尔干就是那个关键点位之一。它是连接欧亚陆运的核心通道,也是海权国家几百年来最忌惮的陆权支点。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引爆点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但实际还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二战之后,统一的南斯拉夫成为巴尔干地区最强的国家,一度被称为巴尔干之虎,西方非常忌惮。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也不遗余力地拆解这个联邦,即使这个国家后来就剩南联盟,最后还是被拆成了黑山、塞尔维亚、科索沃(国际社会不承认)。 如今的塞尔维亚也不过成了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但是,美欧还是不放过它。  …

3 hours ago

美國改口了,不承認“台灣屬於中國”,朱立倫稱“台灣擁有主權”

美国国务院否认"台湾属于中国",炒作"台湾地位未定",朱立伦竟然也附和,叫嚣说"台湾拥有主权"。   时隔18年,又有超级航母驶过台湾海峡。然而这一次,航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而不是美国海军。 这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崛起。 然而对我台湾地区贼心不死的美帝,又开始了在台湾问题上的操弄,这一次是美国政府亲自下场。 广告欠债不还,法院如何处理?年轻人必须了解的法律知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月10日提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要求日本将所窃据的台湾、澎湖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九三阅兵的背景下,福建舰过航台湾海峡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这一表态,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企图。 美国这边为了安抚"台独"势力,也是为了给自己找存在感,"美国在台协会"回应说,他们不认可中国对历史文件的解读,他们认为上述这些文件,"没有决定台湾的最终政治地位"。 随后美国国务院方面,也以电子邮件回复台湾媒体的方式,重申了美国特朗普当局对这个问题的立场。 也就是在美国人眼里,他们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国"。 国民党朱立伦说"中华民国"拥有台湾主权…

3 hours ago

中國不再手下留情,黃巖島現場畫面傳開,菲船員被打的抱頭鼠竄

黄岩岛,这座在南海上静静伫立的珊瑚环礁,再次成为国际视线的焦点,2025年9月16日,一场由菲律宾主动挑起的海上摩擦,将原本紧张的南海局势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不同于以往的克制与警告,中国这一次出手更快、手段更硬,央视公开的现场画面中,菲方船员仓皇逃窜、场面狼狈,引发了各方热议,这不仅是一场执法行动,更是一场关于主权、规则与底线的较量。 黄岩岛不是孤岛 黄岩岛位于南海中北部,地理位置说重要也不过分,既扼守航道,又靠近多个争议海域,堪称“南海的锁钥”。 长期以来,中国对黄岩岛实施常态化管控,这不仅是对自身主权的维护,更是在维护南海的整体秩序。 但9月16日,菲律宾方面却突然改变了以往“试探性”的做法,升级了挑衅的强度,一口气派出十多艘公务船,有意关闭AIS信号,试图在多个方向强行闯入黄岩岛邻近海域。 不仅如此,它们还采取极具危险性的航行方式,频繁横切中方执法船只航线,试图制造擦碰和冲突,这种行为,已远远超出所谓“例行巡航”的范畴,更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侵权行动。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挑战,中国方面的反应并不迟疑,多艘海警主力舰艇,包括4409和8301号迅速进入战位,渔政船和渔民船也同步调动,形成了海上协同封锁圈。 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由岸基实时监控系统全程掌握,信息流转高效精准,可以说,这不是简单的“出警”,而是一场经过完整预案推演的执法行动。 现场毫不留情 执法的升级来得迅猛,面对菲律宾船只的强闯行为,中方首先通过无线电喊话进行警告,但对方并未收敛,反而加速靠近。 于是,水炮开始精准锁定目标,连续29分钟不间断压制,逐步将菲方船只逼离核心海域。 从央视公布的视频来看,现场并不“温和”,菲方数艘船只被击中操控系统,一些舱室出现进水、电路短路,船员则在甲板上抱头蹲守,毫无还手之力,这一幕,迅速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震动。 菲律宾方面随后指责中方“过度执法”,但从画面和细节来看,中方执法过程有明确分级,水炮使用也精准避开了人员聚集区,显然是经过训练和判断的“克制打击”。 更重要的是,这场现场执法,不仅展示了中国海警在装备和战术上的成熟,也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海上协同能力。…

4 hours ago

第300架殲-20出現,美國被狠狠打臉,14年前預測的數據,錯得很離譜

歼-20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最尴尬的就是美国前国防部(如今改名战争部)部长盖茨了。作为一名资深特工、情报分析专家,还曾担任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他曾经在2009年预测中国在2020年前不会有五代机,2025年前拥有五代机的可能性也很小。结果在2011年歼-20首飞后,盖茨又不得不修改预测,表示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部署50架歼-20,但是到2025年的时候,美国的五代机数量依然要远远高于中国五代机数量。 盖茨当年称,中国到2025年可能会拥有300架五代机,虽然F-22的生产线关闭了,但是随着F-35的量产,到2025年,美国将拥有1500架第五代战斗机,300:1500,这不就是优势在我、不知道怎么输嘛! 可现实却给了美国、给了这位资深情报分析专家一记狠狠的耳光,虽然美国这么多年来一直喊着“中国威胁论”,可依旧低估了中国,并高估了美国自己。在即将举行的长春空军航空开放日现场,一架用于静态展示的歼-20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不是因为这架歼-20出现了什么新的改进,而是CB10300的编号,代表第10批次、第300架,也就是说歼-20如今至少服役了300架,远远超过了盖茨当年预测的数据。 更让盖茨感到脸红的是,当年他支持关闭F-22生产线,导致美国的重型五代机完全不够用,摔一架少一架,看着中国越来越多的重型五代机,美国军方只能羡慕嫉妒恨了。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虽然美国空军名义上拥有186架F-22,但实际能够投入作战的F-22只有143架,剩余的F-22要么沦为“零件捐献者”,要么因为年久失修失去了继续服役的价值。在中国第300架歼-20出现后,中国的重型五代机数量已经是美国的2倍以上,而且中国的重型五代机更新、升级潜力更大、生产线还一直开着。 那么美军总共还有多少架第五代战斗机呢?前几个月,美国空军刚刚接收了第500架F-35A。而美国海军目前大概有4个中队装备了F-35C,总数算100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装备了183架F-35B,以及数量不详的F-35C,再加上143架F-22,美国军队目前的五代机总数大概能接近900架,远不及盖茨当年预测的1500架。 虽然900架五代机的数量,依然毫无悬念的冠绝全球,看似把当年的差距还进一步拉大了(2011年,美国只比中国多了100来架五代机),可美国人心里非常清楚,随着歼-35的服役、歼-20持续量产,未来几年中国的五代机数量将会以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增长,而美国未来几年只能一边退役F-22、一边装备被受诟病的F-35,美国的五代机数量优势要保不住了,质量差距则会越拉越大。 别看美军手头上拥有近900架五代机,可绝大部分都是F-35这种“伪战斗机”,之所以把F-35称为“伪战斗机”,主要是因为这款飞机当年就不是完全按照战斗机标准设计的。开始设计F-35的年代,正好是美国军事实力领先优势最大的时候,俄罗斯当时只能吃苏联老本,在苏-27的基础上炒冷饭,中国还在完善歼-10战斗机,连涡扇发动机都不能量产。当时美国仅凭手里的数千架第四代战斗机,就能够横扫地球上任何国家了,F-22对各国主力战机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盖茨才敢无视美国空军的反对,不断削减F-22的采购数量,到后来索性直接解散了F-22的生产线,省得美国空军继续惦记。 据说当年为了给五角大楼上压力,美国空军故意在与印度空军的演习中放水,让F-15惨败给印度空军的苏-30K与米格-21。但美国空军的小伎俩被识破了,F-22生产线还是关闭了,憋了一肚子火的美国空军,后来又跟印度空军组织了一场演习,结果变成了F-15暴打印度空军的苏-30。 自认为天下无敌的五角大楼,于是在选择第二款五代机的时候,将空战性能放在了次要位置,并要兼顾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的设计要求,甚至还要替换掉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这就导致F-35与传统的多用途战斗机不同,因为多用途战斗机不管是苏-30也好、歼-16也好,都是优先保证空战性能,然后再去加强其它方面的性能。而F-35则不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通用化与全面的身手,F-35的空战性能被较大程度的牺牲了,就比如在与盟友的演习中,F-35不止一次输给台风、阵风这些相对落后的飞机,都是在近距离格斗中输掉的,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都能设计出F-16这种机动性优异的战斗机,21世纪却设计出F-35这种“空中飞猪”,是美国技术退步了?其实是为了追求更全面的性能不得已的选择。 F-35的设计初衷是在美军取得制空权后,仗着大弹仓优势,能够在保证隐身性能的情况下携带各种攻击弹药,然后把敌人的阵地炸得底朝天,本质上是一款攻击机,虽然作战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敌方战机的轻微抵抗,但在大顺风情况下,F-35靠群殴也能把零星的敌机给打垮,空战性能差一点根本毫无影响。况且F-35的空战性能也没差到离谱的程度,仗着隐身能力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超视距打一打四代机问题并不大。 可是当对手装备大量五代机的时候,F-35的问题就会被放大。面对以空战为主业的歼-20,F-35没有隐身与航电系统的优势,就只能拼硬指标了,作为一款最大速度1.6马赫、不以狗斗见长、连AIM-9X格斗弹都只能挂在机翼上的飞机,面对歼-20就凶多吉少了,歼-20的巡航速度都接近F-35最大飞行速度了,想追上F-35轻而易举,想甩开F-35也非常简单。 美国用F-35打伊朗、打朝鲜、打委内瑞拉都好用,甚至用来对付五代机数量严重不足的俄罗斯都会非常好用,唯独面对中国的时候,F-35从猎手变成猎物了。如今中国四代机都标配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光电搜索装置,在配合地面的反隐身雷达与高空的预警机,F-35一旦被定位近身,甚至不需要歼-20出面,歼-10C和歼-16机群都能把F-35撕碎。如果美国能重来,肯定不会把F-35设计成如今这个样子,要怪就怪以盖茨为代表的情报部门大佬低估了中国,误导了美国的新型武器研发规划,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F-35战斗机、未来战斗系统,都是美国各军种在感觉天下无敌而进行转型后,失败的武器项目,不是说这些武器的性能不够先进,而是完全不适应美国当下的战略处境。 面对中国那几百架歼-20,美军真正能够依仗的,就是143架F-22了,盖茨要是能未卜先知,当年打死他都不敢关闭F-22的生产线,甚至最好让美国空军放弃选择F-22,直接选择潜力更大、技术风险更大的YF-23。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空军来说,F-22其实是一个比较保守的选择,它能够对四代机形成降维打击,却无法保证面对同代机的时候有优势。而YF-23则是一款上限更高的飞机,超音速性能、航程、隐身性能以及升级潜力都大于F-22,如果美国能把YF-23发展下去,这款飞机将成为歼-20最大的对手。而F-22的航程较短、航电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并不太适合亚太的战略环境。 摆在美国军队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在F-35项目上投入巨大的资源,既然没有质量优势,那就是确保五代机的绝对数量优势,要么就是把宝压到六代机上面,F-35削减订单,更多的资源留着买六代机。如果是10年前,美国肯定有绝对的信心赶在中国前搞出六代机,可现如今中国的多款六代机都在天上飞了,波音公司的F-47连个模型都还没造出来,中国大概率会在2030年前装备六代机,到那时F-22也开始退役了,美国指望F-35打天下? 更让美国感到绝望的是,歼-20服役数量很可能早就超过300架了,只是第300架歼-20公开现身了而已,在歼-10生产线转移到贵飞后,歼-20的产能会不断爬坡,一直持续到六代机服役,未来美国将面临五代机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劣势。现在重新看盖茨在2011年的预测,恰恰是美国整个社会的缩影,从未真正重视过中国的发展潜力,哪怕如今被现实打脸了,美国依然还在纠结“中国五代机抄袭美国五代机”的问题,只能说傲慢是失败的根源,谦逊才是立身之本,当年中国面对悬殊的差距,没有绝望躺平、更没有眼高手低,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不管是冷嘲热讽还是无知贬低,都没有丝毫动摇中国军工人的发展计划,这才有了如今全球第二大五代机群,并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一。

4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