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台退將提出要求:台灣可以和平回歸,但大陸必須要答應2個條件!

最近这段时间,国际局势可以说是扑朔迷离,解放军的军演也是给某些势力看到了我国对于统一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住了一些势力不正当的想法,看到中国如此的决心,很多国家也都觉得中国回归指日可待。

台湾退将曾喊话过,想要回归必须要一国两制,并且需要大陆答应台湾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是什么,大陆可以答应吗?

这位名叫黄征辉的前上校,曾是台湾海军中的一员悍将,他亲身经历过台海的风云变幻,深知两岸关系的敏感和复杂,退休后的他,选择站出来,为和平统一发声,他的提议,既包含了对台湾现状的深刻洞察,也折射出两岸统一之路上的重重阻碍。

黄征辉提出的“和平回归”方案,主要涉及两点:保持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不变,同时保留台湾的军队,这两个条件一公布,立刻在海峡两岸引起了轰动,有社会制度不变,大陆会同意吗?

在许多台湾民众看来,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格格不入,他们担心统一后,台湾的民主、自由和生活方式会遭到破坏。

然而大陆方面对于台湾民众的这种担忧并非没有意识到,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陆就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表示会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大陆更是多次重申这一承诺,并以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实践为例,向台湾民众展示“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保留军队,这道红线能碰吗?

在大陆,军队被视为国家主权的标志,也是保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力量,允许台湾保留军队,无异于在国家统一的根基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而一些台湾民众认为,军队是安全感的保障,也是台湾与大陆谈判的筹码。

他们担心一旦失去军队台湾将彻底沦为大陆的附庸任人宰割,这种担忧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但也反映出台湾社会对大陆的不信任和恐惧,黄征辉的提议,看似简单却触及了两岸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它既反映出台湾民众对统一的复杂心态,也暴露出两岸统一之路上的重重障碍。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也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心愿,实现统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克服诸多挑战,把握历史机遇,才能最终实现,台湾内部的政治分歧,是统一面临的主要障碍,台湾内部的政治环境,一直对两岸关系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台独”势力的不断壮大,台湾社会对统一的认知日益分化,对大陆的戒心也日益加深,一些“台独”政客为了自身的政治私利,不断散布“反中”言论,煽动两岸对立情绪,试图将台湾引向“独立”的歧途。

这种政治操弄,不仅毒化了两岸关系的氛围,也给和平统一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外部势力的干预,搅局者何时休?除了台湾内部的因素外,外部势力的干预也是两岸统一进程中不可忽视的挑战。

他们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为“台独”势力撑腰打气,企图阻挠中国统一大业,这种直接的干预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对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造成了很大威胁。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两岸统一也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近年来,随着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两岸民众的利益联结日益紧密,为和平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陆经济的快速壮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也给台湾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不过,两岸经济发展的差距也给统一带来了新的难题,台湾的很多人担心,统一后可能会被要求适应大陆的社会制度,害怕自己的生活品质受影响,要解决两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高台湾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赢得台湾民众的心,推动和平统一。

面对统一之路上的荆棘与挑战,大陆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以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寻求两岸和平统一的最佳方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陆的承诺始终如一,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被认为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途径。

这个方针充分考虑了台湾的实际情况和台湾同胞的心愿,体现了大陆对台湾同胞的真心关怀和友好态度,大陆多次表示,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愿意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跟台湾方面平等协商,一起讨论统一后的制度安排。

经济发展是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关键,也是促进统一的重要力量,大陆深知,要赢得台湾民心,必须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红利,让他们感受到统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近年来,大陆不断加强和台湾的经济合作,推动两岸产业的深度对接,为台湾同胞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工作职位。

两岸同胞有着共同的根和血脉,共享着相同的文化和历史记忆,增强文化交流能帮助两岸同胞更好地相互了解,减少误解,增进共识,为和平统一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最近几年,大陆努力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和合作,组织了不少活动,让两岸的同胞感情更亲近了。

从两岸合拍电影到共同举办文化展览,再到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大陆一直在努力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两岸同胞的心越走越近,我们一直保持警惕,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活动,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任何试图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最终必将以失败告终,两岸关系的未来,靠我们自己来把握,台湾问题,终究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得由中国自己来解决。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有共同的祖先和文化,大家都希望国家能早日统一,然实现统一的路上有很多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最终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共同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台湾,终将回归祖国的怀抱!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特朗普6字定調台灣問題,賴清德就統一表態,大陸:絕不放棄武力!

台海这场大戏愈发复杂! 特朗普一句“台湾就是台湾”,赖清德立马跳出来反对统一,还喊要拼防务,大陆直接回应:绝不放弃武力!三方隔空“放狠话”,台海局势,刺激得很!   特朗普一句话给台湾问题“定调”   在与咱中国领导人会面之前,特朗普这个美国老大已经预料到双方极可能就台湾问题进行沟通。因此在会谈正式开始前,特朗普直接甩出了六个字:“台湾就是台湾”。 别看只有短短六个字,但分量可不轻。媒体刚刚把这句话爆出来,全球舆论立马炸了锅。翻译成通俗点的话,其实很简单: 特朗普的意思就是“台湾保持现状”,美国不会直接支持“台独”,但也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说白了,就是打着所谓“维护现状”的旗号,继续在两岸之间“当和事佬”。 但熟悉美国套路的朋友都知道,这种“现状”其实就是美国最喜欢的局面。既能让台湾“买单”,又能在关键时刻左右逢源。 特朗普这回没多废话,直接用六个字把美国的态度摆明:台湾不能独,但“武统”更不行。特朗普这边刚刚定调,台湾那边赖清德也不甘示弱。 最近他公开表态,要坚决反对推进统一,扬言要“强化防务能力,提升不对称战力”。什么叫“不对称战力”? 说白了就是“以小博大”,靠发展无人机和网络战等“偏门”武器,试图拖慢甚至阻挡大陆的步伐。赖清德这些话,说得动听,实际上还是在给岛内打鸡血。 但岛内很多老百姓其实心里都明白,嘴上喊得再响,真要出事,受苦的还是普通人。赖清德一边说要“守住民主和生活方式”,一边疯狂加码军备,台海的安全感反而越来越低。 更有意思的是,赖清德嘴里挂的“现状”,其实跟特朗普那套如出一辙。可惜,岛内的“现状”能不能守得住,还真不全靠美国一句话。 面对美台的一唱一和,大陆这边直接亮出了底牌。国台办发言人这次话说得很硬气:“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3 hours ago

100年後,什麽取代航母?可能是“太空母艦”,美國已接近造出

福建舰正式服役,举国欢腾,全球瞩目,在为我军的迅猛发展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航母的出现,终结了战列舰几百年的海上霸主地位,而航母诞生至今也已经100多年了,未来什么武器将会替代它呢? 其实航母能够替代战列舰,就是因为它的打击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强。比如战列舰的主炮射程只有几十公里,而舰载机可对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发动袭击,而且舰载机的速度可以超过2马赫,机载武器也能轻松超过1吨。另外,航母可搭载舰载预警机,可对航母战斗群周边方圆1000公里范围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这是水面舰艇很难做到的。所以能够替代航母的,一定是打击能力、态势感知能力和生存能力更加革命性的武器。 目前来看,中国的舰载高超声速武器大爆发,打击能力似乎已经有了超越航母的趋势。鹰击-17、鹰击-19、鹰击-20这三款舰载高超声速武器,射程都超过了1000公里,甚至有可能达到1500公里,完全达到或超过了舰载机+反舰导弹的作战半径。而如果有需要,舰载高超声速武器完全可以做得更大,直接占用四个850垂发,把射程搞到3000公里的级别,完全碾压舰载机。 而在态势感知方面,航母虽然有预警机,但目前侦察卫星对于大型海上目标,已能做到实时跟踪,复用火箭+星链卫星技术,将进一步强化这一能力,虽然还做不到实时精确跟踪舰载机,但跟踪驱护舰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在舰队远洋海战这种模式,航母还真不一定能打得过水面舰艇了。 不过,在对陆打击方面,由于舰载机可以投掷廉价的滑翔制导炸弹,单价只有几万美元,显然比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的高超声速导弹便宜。所以如果是对付防空能力比较弱的对手,用隐身战机突入敌方纵深,投掷滑翔制导炸弹,是更划算的打法,美国炸伊朗核设施就是这么干的。 但是,如果是大国之间的对决,双方都有完善的反隐身雷达网,隐身战机突防就很危险了。别说大国的防空网了,以色列空袭伊朗,非隐身战机就只敢在伊朗领空发射空射弹道导弹。而如果对手换成大国,就算是隐身战机抵近发射导弹,哪怕距离对方边境线几百公里,也是找死。 你看印巴空战就知道了,印度战机用射程300公里的“布拉莫斯”和“风暴阴影”,在自己领空发射导弹,都能被击落在距离边境线七八十公里的地方,所以如果你要攻击一个大国,你得在多远处发射导弹,你就想想吧。就算只考虑对方的岸基预警机和战斗机的威胁,恐怕也得在1000公里外,而目前舰载机能挂载的射程最远的导弹,也不超过1000公里。所以用舰载机攻击另一个大国的陆地目标,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再考虑到舰载机自身的作战半径也不超过1000公里,那么航母距离对方海岸线就不超过2000公里,自身都很危险。 实际上别说大国的近海了,美军航母就连炸胡赛武装,都险些被对方的导弹炸到。考虑到高超声速导弹未来的扩散趋势,未来即便是对中小国家执行对陆打击,航母能够起到的作用,恐怕也会越来越小。 相比于反舰作战,反潜就困难多了,哪怕是超级大国,想要发现一艘距离海岸线1000公里的核潜艇,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打击另一个大国的陆上目标,核潜艇比航母更安全、更有效。而如果是打击中小国家的陆上目标,核潜艇可以离海岸线更近,用射程更短的导弹进行攻击,降低打击成本。 所以综合来看,一旦未来高超声速武器急剧扩散,那么无论是强强对决还是以强击弱,核潜艇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都要强于航母,起码在战争前期时这样的。而在清除或削弱了对方高超声速武器后,如果要发起登陆作战,也就是我方两栖战舰必须接近对方近岸的时候,航母的作用才更加凸显。此时航母能够安全接近对方海岸线,为登陆舰队撑起防空保护伞,并以更廉价的滑翔制导炸弹和短程导弹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所以接下来,中国海军的发展重点可能是核潜艇,可能会出现一种“武库核潜艇”,它的排水量和战略核潜艇相当,但采用模块化垂发设计,既可携带洲际导弹充当战略核潜艇,也可携带大量反舰对陆高超声速导弹取代攻击型核潜艇,当然也能携带更多的中短程对陆导弹,在战争初期逼近对方近海,替代航母执行危险的对陆攻击任务。而传统的攻击型核潜艇,可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毕竟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优势就是机动灵活,所以一般排水量都比较小,武器携带量少,武器的射程也较短。现在可以在上千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外打掉敌方舰队, 那么机动灵活的必要性就大大下降。 不过,“武库核潜艇”暂时还是不能完全取代航母,因为它的打击能力和生存能力虽然更强,但态势感知能力差,同时还不能参与争夺制空权。未来如果复用火箭技术出现革命性进步,把发射费用降到几百美元的级别,那么大批量发射超大功率雷达红外预警卫星就成为可能,我们就可以在太空中实现对空中目标的实时精确监控,彻底取代预警机。 这不是天方夜谭——预警机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不过500公里左右,而预警卫星的轨道高度只有三四百公里,战时还可以机动至更低的高度以提高探测精度,所以探测战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何况从太空俯视,战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和红外信号,都远远比机头方向更强。另外,预警机受地球曲率影响,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只有三四百公里,而卫星几乎没有这个限制,你只要功率够大,探测1000公里也没问题。 当“太空预警机”成为现实之后,航母相对于核潜艇的态势感知优势也没了,那么完全可以用“武库核潜艇”搭载远程防空导弹,通过卫星导航网中距制导,实现“以潜制空”,也就是说,即便进行两栖登陆战,也不需要航母来争夺制制空权了,航母唯一的优势,只剩下低成本对陆攻击了。…

13 hours ago

“去中國化”還是“再西方化”?印度拒絕中國衛星,卻接不住市場

印度广播行业正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运营危机,起因是其太空监管机构,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近期拒绝了多家中国卫星公司的服务许可申请,仅有个别企业获准运营至明年三月。 这一决定迫使依赖中国卫星信号的当地电视台和广播公司,必须在短短数月内完成设备更换,否则节目传输将面临直接中断的风险。 此次大规模拒绝中国卫星运营商许可的决定引人关注,被拒名单上的中国卫星通信公司、亚太卫星等企业,已在印度市场持续服务超过三十年,所有历史运营均获得过印度内政部等部门的正式批准,然而西方卫星企业如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和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却相继获得了在印运营的绿灯。 市场格局的突然转变带来了实质性的经营压力,对广播公司而言,更换卫星信号源远非简单切换那么轻松。 整个流程涉及地面站设备升级、传输频率重新调整、以及确保播出服务不间断等一系列复杂技术环节,印度知名媒体Zee等公司已启动迁移工作,但业内普遍反映这一过程既昂贵又充满技术挑战。 作为当地合作方的Inorbit Space公司透露了一个细节:尽管监管机构在沟通中承认中国企业对印度广播发展的历史贡献,却始终未对拒绝批准的具体原因作出明确说明。 印度官方对此的解释聚焦于“国家安全”考量,政府希望通过此举降低对外国卫星,特别是与中国关联的太空设施的依赖程度,推进其倡导的“数字主权”战略,政策导向十分明确:鼓励用户转向印度自营的GSAT系列通信卫星,或选择西方供应商的服务。 然而印度本国通信卫星的可用容量本就有限,且优先保障军事与重大航天任务,对民用商业服务的支持能力相对薄弱,这种供需矛盾在广播行业尤为突出。 太空产业的一系列数据进一步凸显了其中的结构性矛盾,尽管有预测显示印度太空经济到2033年可能增长至440亿美元,但目前其全球市场份额仅约2%,通信与广播本是该领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本土供应链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2025年为例,印度航天计划进行10次发射,但截至11月仅完成4次,其中还包括一次失败任务,虽然海军专用通信卫星CMS-03成功部署,民用通信卫星的发展进度却明显滞后。 这种针对特定国家的限制措施在印度并非没有先例,自2020年以来,印度已累计禁止超过200款中国背景的应用程序,近期还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提起了法律诉讼。 然而后续评估表明,这些限制措施的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本土制造业成本未见下降反而上升,印度应用程序未能完全填补市场空缺,且有至少36款中国应用通过合资、重组等渠道以新形式重返印度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重塑市场生态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印度真正关注国家安全,更为有效的途径应是建立透明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监管框架,要求所有企业,无论其来源共同遵守,而非针对特定国家实施差异化限制。 面对当前局面,印度广播公司不得不在有限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承担显著上升的成本接入西方卫星服务,或是冒险依赖尚不成熟的国内替代方案。…

14 hours ago

新舊賬一起算? 中方“掉腦袋”警告後,高市松綁核武器,準備再來一場甲午海戰?

围绕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中方从“掉脑袋”到“死亡之路”的警告,高市早苗没听进去,反而还想赌上国运,路透社报道,最近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表示,无法保证日本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会继续明确写入“不持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三项原则。也就是说,她要为核武器松绑,难道真如日本网友叫嚣的,为下一场甲午海战做准备? 11月12日高市早苗出席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 这一表态,打破了日本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惯例,高市已经摆明了,考虑放宽核武禁令,尤其是其中“不引进核武器”原则。这不是高市一时兴起,她在2024年出版的著作中就曾写道,“不运进”原则“不够现实”,在终极危机下固守三原则可能会成为障碍,主张应允许美国在日部署核武。 上台一个月,高市在台海问题上疯狂踩线,被中方数次警告,不仅不收敛,还要给核武器松绑,说明她还是没有长记性,要迈出危险一步。如此一来,问题可就严重了,说明日本很可能真如日本网友叫嚣的,在为下一场甲午海战做准备。 日本网友回复 这两天中日外交风波最近紧张的时候,日本网友也没忘记丁汝昌,那些围攻薛剑总领事的日本网民,还跑到薛剑帖文下留言,叫嚣“放到19世纪,足以引发战争”、“中国人忘了丁汝昌的下场了吗?”大有要和中国再打一场甲午海战的意思。 巧了,日本没忘历史,中国也没有忘,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海军总吨位已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四倍,火箭军常规导弹可覆盖整个日本列岛,日本敢露头就秒。 而且不止是中国,若日本真的跨过核门槛,必将引发周边国家同步反制,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升级核威慑,朝鲜加速核武装,韩国部署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呼声将再也无法压制。到时候日本非但没能获得所谓“安全保障”,反而成为首个被核包围的国家。 东风导弹时刻准备 但高市早苗本就是极右翼政客,在历史问题、台海问题上的言论,向来比较极端,不排除会真的落到实处。而且虽然由于过往伤痛,核议题在日本社会仍比较敏感,但随着战争记忆逐渐淡化,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放宽三原则的接受度正在上升,这为极右政客冒险提供了社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高市在防卫政策上的冒险并不仅限于核政策,她已提出将原定2027财年实现的“防卫费占GDP的2%”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内达成。而2026财年防卫预算申请额已高达8.85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日本还大力发展进攻性武器,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的联合执政文件提出,将推动获得“下一代推进系统”潜艇,为研发及列装核动力潜艇铺平道路。这一条严重违反了日本“专守防卫”的原则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政策。因此,高市对“无核三原则”的暧昧态度,并不稀奇。 日本欲发展核潜艇 从台海问题到核武装,高市的危险试探,充分暴露出日本极右翼政客对历史罪责缺乏反思,但无论借口多么好听,追逐核威慑与军事扩张,代价注定是毁灭性的,不仅会把亚太拖入更大的不确定之中,更会把日本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可能很多人认为,以日本的实力,根本不敢再贸然发动一场战争,但我们也不能忘了,日本的本性就是冒险。毕竟当初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也知道是冒险,但最终他们赌一把还赢了。而且偷袭珍珠港,日本人也没有觉得自己实力比美国强,但是还是冒险了。所以,对于日本的这种动向,必须要警惕。

14 hours ago

要出大事!這國走投無路,準備軍事對抗美國,福特號航母已到戰場

委内瑞拉表示,它正在发起军事人员、武器和装备的“大规模动员”,以应对美国军舰和军队在加勒比海的集结。 据该国国防部长弗拉基米尔·帕德里诺·洛佩斯(Vladimir Padrino López)称,陆、空、海和预备役部队将在周三之前进行演习,他将此次部署描述为对美国集结构成的“帝国主义威胁”的回应。 除了正规军事单位外,演习还将涉及玻利瓦尔民兵——一支由平民组成的预备役部队,由已故总统乌戈·查韦斯创建,以西蒙·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西蒙·玻利瓦尔是确保众多拉丁美洲国家从西班牙独立的革命者。 帕德里诺·洛佩斯(Padrino López)将该命令直接归咎于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 (Nicolas Maduro),他表示,演习的目标是“优化指挥、控制和通信”并确保国家的国防。 委内瑞拉军事总动员,对抗美国 此举是在随着美国的持续扩张而两国之间日益紧张之际做出的。周二,美国海军宣布,美国最大的军舰杰拉尔德·福特号航空母舰已抵达美国南方司令部作战区,其中包括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 (Pete Hegseth) 上个月底下令福特汽车从欧洲驶往加勒比海。…

15 hours ago

果然來了!高市早苗話音未落,中國萬噸大驅率隊抵近日本

高市早苗11月7号发表了涉及到台岛的讲话,悍然叫嚣台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威胁日本自卫队要使用武力介入台海局势。此举引发我国强烈反应,对于高市早苗的这种说法,我们坚决反对,坚决抗议。 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国多个权威媒体都已经明确表明立场,对高市早苗进行口诛笔伐。不过与此同时,我国另外一个针对日本的反制行动也已经悄然展开了。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的第2天,日本自卫队方面发现11月8号凌晨1点他们的鹿儿岛县以西大约70公里的海域上发现了一艘中国的战舰。经过比对之后,发现这是一艘815型电子侦察船。11月10号,日本把这一消息对外正式公开。 解放军的这艘电子侦察船具有极其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这次从日本附近的海域穿行而过,对于日本来说本身就非常的敏感。不过对于这艘船的出现,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有过猜测,因为电子侦察船的身份比较特殊,从该处海域经过,显然是要进入太平洋方向。按照我国海军以往的一些军事动作来看,不排除这艘815电子侦察船承担的是一次开路任务。也就是说这艘船经过之后,后面可能有解放军的战舰群再次抵近日本附近的海域,再次通过这条海上航线进入太平洋。 果然,这一猜想近期得到了印证——解放军的战舰编队真的来了! 11月11号,日本防卫省再次对外发布消息,还是同一片海域同一条航线,发现了解放军的战舰群。 经过日本方面的辨认,发现这次带头的是055导弹驱逐舰鞍山号,还有054A护卫舰临沂号外加一艘903A型补给舰东湖号。 日本方面发现该战舰编队的时候,三艘战舰正在抵近日本附近的海域,正常的向太平洋方向活动。日本媒体对此事高度关注,毕竟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正处于两国比较敏感的时期。高市早苗的话音未落,解放军的万吨大驱就率领战斗群如此抵近自己的本土附近海域,这足以说明这个世界大国似乎正在用武装力量实打实的警告这个岛国:务必谨言慎行。 日本不是疯狂的叫嚣要武力介入台海吗?一些日本高层不是说一旦台海有事,日本自卫队将会全力配合美军在台海作战,并且优先考虑击沉福建号航空母舰吗?现在好了,解放军的战舰群已经从他们的家门口经过,如果日本自卫队有胆量的话,不妨拉出来试试。 不过实际情况是,日本的海空力量只敢远远的监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日本的任何战舰或者是战机直接近距离的靠近中国战舰编队,更不要提针锋相对的对峙了!毕竟日本方面就算再认不清形势,也能看清的那是055。这种战舰虽然在我国被称为驱逐舰,但是在西方已经达到了巡洋舰的标准。这是可以以一己之力,硬刚整个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恐怖存在。日本军队还不至于头铁到去找055硬碰硬! 再说回高市早苗涉台的这个疯狂言论,实际上这句话说出来之后,不仅我国强烈愤慨,强烈反对。甚至连日本国内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对声音。比如在11月10号日本国会的二次会议上,就有议员当众提出,希望高市早苗能够收回11月7号讲的涉及到台岛的言论,认为这种言论对于日本来说根本不会产生任何的有力作用。还有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高市早苗说出这番话之后,更是明确反对。 他甚至说“越小的狗越会叫”,提到台岛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在这个事情上不应该进行干涉。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日本国内,高市早苗的这番言论也存在着极端性和不被认可性。毕竟如此公开的表态所谓的台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样的言论,就算是高市早苗的“前辈”安倍晋三,以及更早的小泉纯一郎,也不会如此莽撞的提出来。现在这个女首相如此公然的提出这种挑衅性的言论,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必然要承受来自我国的压力和愤怒。上一届首相花费巨大精力和成本才好不容易改善了和我国之间的关系,现在这个高市早苗当上首相连一个月都没有,就直接破坏了这种刚刚改善的局面。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现在真有点“女人当家房倒屋塌”的意思了。

15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