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又建運河又送戰艦,柬埔寨還是沒頂住壓力,退群了,越南布局毀了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与柬埔寨那是百般交好,不仅为他们的运河大工程加速,还在今年九月初将两艘战舰移交给了他们。

谁知越南吃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让柬埔寨停止与我国在一些方面的合作。

可此时的柬埔寨是近朱者赤,硬气了起来,直接就退出了由越南为主的合作框架,气的越南直摇头。

那么,柬埔寨真的只是一时兴起才选择退出的吗?

在柬埔寨退出之后,越南又为何那么难受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中柬”蜜月”,旁人吃醋

近年来,中国和柬埔寨的关系可谓是蒸蒸日上,让不少国家看得眼热,甚至是感觉不安。

而这一切,似乎都要从一条运河说起。

这条运河的名字比较拗口,叫德崇扶南运河它全长180公里,不仅是柬埔寨的国家级战略项目,更是中柬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柬埔寨来说,这条运河就像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因为它不仅能帮助柬埔寨减少对邻国越南的航运依赖,还能为柬埔寨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8月,当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按下项目启动按钮的那一刻,烟花绽放,鼓声阵阵,仿佛预示着柬埔寨即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洪玛奈说,这条运河将让“柬埔寨人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鼻子呼吸了”。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柬埔寨人民的心声。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越南对此表示担忧,声称运河可能会影响湄公河三角洲的水资源。

美国也跟着唱起了反调,说什么运河项目可能会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性。

甚至还有人炒作说,中国投资这条运河是为了扩大在东南亚的军事存在。

面对这些质疑,柬埔寨方面也不甘示弱。柬埔寨副首相孙占托公开回应说,运河项目会严格遵守环保标准,不会对湄公河水系造成重大影响。

柬埔寨前首相洪森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发长文,强调运河项目纯属经济考虑,没有任何军事用途。

有了这些解释,此事这才算是稍稍告一段落,而实际上,中国可不仅仅帮柬埔寨开凿了运河,中国其实还向柬埔寨赠送了军舰,这让柬埔寨海军的实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这一系列的举动,无疑让中柬关系更加密切。

但与此同时,也让周边国家,尤其是越南感到不安。

柬埔寨的”退群”风波

就在外界还在猜测中柬关系走向何方的时候,柬埔寨突然来了一个”大动作”。

9月20日,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宣布,柬埔寨决定退出已经持续了25年之久的合作框架——CLV-DTA

这一决定可谓是晴天霹雳,让许多人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大家心里应该也有一些疑惑:CLV-DTA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三国在1999年签署的一个合作协议。

这个协议的初衷是好的,旨在促进三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贸易。

按理说,这种互利共赢的项目应该会一直持续下去。

可是,为什么柬埔寨突然要退出呢?

洪玛奈给出的理由是,一些极端分子将CLV-DTA当作政治武器,不断误导民众,甚至炒作政府要将柬东北四省”割让”给外国的谣言。

为了平息这些争议,柬埔寨政府决定直接退出这个合作框架。

这个决定一出,可把各方都吓了一跳。有专家说,这招堪比”英国脱欧”,影响可大了。

确实,柬埔寨这一退,不仅可能影响到自身的外交地位,还可能损害与地区伙伴的合作信誉。

但是,柬埔寨似乎并不在意这些。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与国际合作大臣宋金达在致函老挝和越南时表示,柬方认为该合作项目已经达到了既定目标,各国都具备了独立发展的能力。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官方,但背后却暗藏玄机。

柬埔寨的”小心思”

其实,柬埔寨这次”退群”并非心血来潮。长期以来,柬埔寨对越南的一些做法就颇有微词。

因为很多柬埔寨人觉得,越南在两国关系中太过强势,甚至有些霸道。

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减少柬埔寨对越南的航运依赖。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院长宋独就直言不讳地表示,越南真正担心的是失去对柬埔寨的控制

毕竟如果柬埔寨有了自己的运河,越南就无法控制柬埔寨的进出口,也就不能再对过境运输收费了。

此外,柬埔寨新任首相洪玛奈上台后,也想树立一个不同于其父亲洪森的新形象。

长期以来,柬埔寨反对派一直指责政府亲越,这次退出CLV-DTA,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堵住反对派的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柬埔寨这次”退群”看似突然,但并非完全没有征兆。

早在今年8月,就有部分海外柬埔寨人多次举行抗议活动,反对CLV-DTA这项合作。

甚至有人煽动要在国内举行示威,效仿孟加拉国发生的政变。

面对这种局面,柬埔寨政府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们不想破坏与越南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又要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

最终,洪玛奈政府选择了这种看似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越南的”心痛”

对越南来说,柬埔寨的这次”退群”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长期以来,越南一直将柬埔寨视为自己的”后院”,CLV-DTA更是越南主导的一个重要合作框架。

如今,柬埔寨的突然退出,让越南措手不及。

越南的担忧不无道理。毕竟CLV-DTA的瓦解意味着越南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区域合作平台。

这个平台不仅有利于越南扩大经济影响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其次,德崇扶南运河的建设将进一步削弱越南对柬埔寨的经济控制。

一旦运河建成,柬埔寨将不再需要通过越南进行大部分的国际贸易,这无疑会对越南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影响。

此外,越南还担心运河项目可能会影响湄公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虽然柬埔寨方面一再保证运河建设不会对湄公河水系造成重大影响,但越南似乎并不完全相信这一说法。

毕竟,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粮仓,任何可能影响其水资源的项目都会引起越南的高度警惕。

然而,越南最担心的可能还是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随着中柬关系的日益密切,越南感到自己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正在逐渐减弱。

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越南担心柬埔寨可能会在中国的影响下,在东盟内部形成对越南不利的局面。

面对这种局面,越南似乎也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越南不想就此失去对柬埔寨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越南又不能采取过于强硬的态度,以免进一步推动柬埔寨向中国靠拢。

结语

柬埔寨的这次”退群”行动,虽然表面上只是退出了一个区域合作框架,但实际上却反映了东南亚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

这不仅是柬埔寨对越南影响力的一次反抗,更是中国与美国在该地区博弈的一个缩影。

对柬埔寨来说,这次行动既是为了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也是为了在大国博弈中寻找自己的平衡点。

通过退出CLV-DTA和推进德崇扶南运河项目,柬埔寨希望能够减少对越南的依赖,同时借助中国的支持来提升自己的地区地位。

对越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警醒。越南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地区战略,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与周边国家建立更加平等互利的关系。

而对于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大国来说,柬埔寨的举动也给它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如何在不引起地区国家反感的情况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将是两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未来,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会如何演变?

柬埔寨、越南以及其他地区国家又将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给出。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地区局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外交动作和地区合作新模式的出现。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柬埔寨突然退出与越南老挝签订的发展协定,“就像英国脱欧”

澎湃新闻-这条中企承建运河开工,”柬埔寨能用自己鼻子呼吸了”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難怪特朗普急著訪華,美軍噩耗:中方一招讓美軍最新戰機有大麻煩了

据美媒报道,在中美结束第四轮贸易谈判后,川普要求其团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实现访华之旅上来。而之所以川普表现得比以往更加急迫,原因之一是五角大楼又向他报告了一个噩耗:F-35战机升级到Block 4最新改进型的努力被迫“全面延迟”,何时能完成则未定。美媒航空航天杂志称,F-35制造商洛马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遭受东大关键矿物管制”。 五角大楼向白宫报称,生产一架最新的F-35 Block 4型战机需要约900磅(超408公斤)关键矿物,其中主要是稀土,而洛马公司的库存已无法供应大规模生产。鉴于经过此前几轮贸易谈判结束后,东大恢复的是民用稀土对美审批出口,五角大楼“强烈建议”川普亲自和东大方面谈妥恢复军用级别稀土供应的问题。 有美媒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防务新闻就发文称,洛马公司的F-35 Block 4升级计划核心之一是换装AN/APG-85氮化镓雷达,恰恰是这方面会受制于稀土材料短缺问题,导致雷达元件生产停滞。五角大楼原计划通过雷达升级促进F-35战机航电系统的全面升级,以保持对歼-20、歼-35战机的(技术优势),但现在“最关键的一环”被东大卡住了。 此外,F-35 Block 4还将升级电子战系统和无人僚机指挥控制系统,这方面倒是主要基于软件升级来达成,不受稀土供应问题的限制。但是接受美媒采访的专家均强调,机载雷达是战斗机的大脑,如果不能完成升级,其他子系统的升级则无从谈起。 分析还指出,实际上经过对九三阅兵的分析评估,五角大楼认为美军现役主力战机在“相当部分的领域”已不再领先,甚至少数领域处于落后之中。因此让美国唯一在产的五代机F-35尽快、全面达到Block 4水平,成为保持美军在全球空中优势的重中之重。当然,川普能否尽快实现访华,又能否在与东大的会谈中解决军用稀土供应问题,就不是五角大楼能够左右的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1 hour ago

4個國家全亂了,美媒報道:歐洲正在走向全面失控

欧洲大陆正在走向全面失控! 这并非是耸人听闻,因为欧洲三大主要强国英法德最近都出现了剧烈动荡,欧洲局势愈发紧张。 先说德国,自从今年大选结束之后,德国就陷入了混乱的局面,选择党异军突起支持率遥遥领先,可老牌政党也不甘落后,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 按照计划,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于9月14日进行地方选举,而选择党的7名候选人呼声很高,如果不出意外,这次基本就是选择党胜券在握了。 然而,就在临近选举的前几天,这7名候选人竟然全部离世了。 警方调查给出的结论是5人病逝、1人自然死亡,还有1人是自杀。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们还公示了这5名候选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可问题是即便这5人真的是病逝的,那另外1个自杀的又该如何解释呢? 警方没有给出答案。 这下,不仅是选择党高层坐不住了,就连德国普通民众都议论纷纷,不少德国媒体更是指向了阴谋论。 因为随着这7名候选人的死亡,北威州的选举选择党顿时没了优势,而这对左翼政党来说显然是一大利好。 为此,德国多地爆发抗议游行,纷纷要求警方给出真相。 紧接着,英国也乱了,就在9月13日,英国伦敦爆发了规模超10万人的游行示威活动,而且还不止一个群体。 其中,人数占主要的群体是来反对移民的,他们呼吁更换政府、解散议会,必须确保英国本土民众的权利,此前,不少移民被英国政府安置在了酒店里,并且免费提供生活所需。 要知道不少英国普通民众的工资也就堪堪够吃饭的,现在纳的税还要帮忙养着这些移民,英国民众的怒火可想而知。 而另一波则是反对种族主义的,要求政府严惩种族歧视,必须给黑人和穆斯林民众应有的权利。…

2 hours ago

中國不給稀土,美議員連出3招:再不拿來,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2025年9月18日,一封信把中美关系变得更加紧张。这封信来自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约翰·穆勒纳尔。他在信中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航班动手,说得直白点,就是——不给稀土,就不让你们的飞机落地美国。 这不是一个普通议员的“牢骚”,而是一个在国会有实际影响力的政客,发出的正式建议。他甚至还提出了三条具体操作方式,从限制中国航班着陆权,到审查飞机出口政策,再到联手盟友封锁中国航空投资,手段一个比一个狠。 穆勒纳尔为什么突然“发难”?美国又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非要拿稀土这张牌来威胁中国?难道美国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中国又是否会因此让步? 我们先从稀土说起。稀土不是稀有,而是难提纯、难加工。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稀土产业链。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中国稀土矿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加工环节的控制能力更是高达92%。换句话说,全球每10吨稀土产品中,有9吨是中国加工出来的。 美国自己不是没有稀土资源,但他们早就把开采环境成本外包出去了,只负责买成品。现在突然发现,自己被“卡脖子”了,才慌了神。 2023年年中,中国宣布加强对稀土出口的管理和审查制度,尤其是针对关键金属的出口申请,需要经过更严格的审批。这相当于在美国脖子上绕了一圈绳子,随时可以收紧。 于是美国开始“发飙”了。他们一边高喊要搞“非中国供应链”,一边又盯上了中国航班这根“软肋”。穆勒纳尔的那封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出来的。他希望白宫通过限制中国飞机落地,来逼迫中国继续稳定地提供稀土。 说到底,美国不是不想买,而是想以最低成本买,最好还能掌握定价权。但问题是,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又要马儿跑,又不给草吃”的好事? 穆勒纳尔的信中提到了一些具体操作方式,看似强硬,实则幼稚。比如限制中国航班着陆权,这一招不仅违反国际规则,还会让美国自己空运、旅游、服务等多个行业遭受重创。中美之间的航线,不是某一个国家的“施舍”,而是市场双向的需求。 早在2023年,美国交通部还批准了中美之间的航班增班计划。到了2024年,两国航线已逐步恢复至每周近百个航班。这些航班上坐的,有做生意的,有探亲的,有留学的,还有旅游的。 如果美国单方面切断这条空中走廊,最先受到冲击的不是中国,而是洛杉矶、旧金山、纽约这些城市的机场、酒店、商圈。航班一少,旅客不来,机场起降费没了,酒店空房率高了,旅游经济萎缩了。美国人打的是自己的脸。 更讽刺的是,就连美国自己的航空公司也会叫苦不迭。中美航线一直是利润较高的国际线路。美国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等公司,靠着这条线路养活了不少员工。如今穆勒纳尔这一招,等于是砸了自家人的饭碗。 再说航空制造业。美国有波音,中国有中航工业,两国在航空零部件、维修服务上也有不少合作。一旦中美航线冻结,这些合作很可能被中断。中国也不是吃素的,完全可以反制——限制对美出口关键零部件,推迟订单交付。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近就因为F-35战机升级进度严重滞后,被美国空军拒收了上百架战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软件系统开发能力下降,零部件供应链混乱。 可笑的是,美国自己也承认,Block…

3 hours ago

內塔尼亞胡剛警告完中國,就收到了壞消息,中國的鐵桿兄弟露頭了

在刚刚结束对中东六国的军事打击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似乎并没有收手的打算。他把矛头转向了中国。日前,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面时,内塔尼亚胡居然公开指责中国与卡塔尔,称二者“花费巨资制造反以色列的宣传”,甚至声称这是对以色列发动的“信息战”。这种话语,既是诬蔑,也是推卸责任。要知道,国际社会都看得清清楚楚:是谁在中东不断挑起冲突,又是谁在伤害无辜平民。中国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指控,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就作出了坚决的驳斥。 然而,就在内塔尼亚胡忙着给中国泼脏水之际,一则重磅消息从中东传来,直接击中了他的软肋。沙特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了一份共同防御条约。消息一经公布,中东局势立即变得复杂而微妙。 沙巴防御协议的分量 这份沙巴协议的内容并不含糊:一旦沙特或巴基斯坦遭遇外部侵略,另一方将被视为同样受到攻击。换句话说,这是一份明确的共同防御承诺。与美国和沙特之间模棱两可的安全关系不同,这份协议更直接、更紧密,几乎可以看作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同盟”。 巴基斯坦的特殊性不言而喻。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的拥核国家,它在中东本就有着独特的地位。长期以来,沙特一直希望能够获得一种可靠的“核保护伞”。但是沙特很清楚,如果直接去寻求中、美、俄等大国的庇护,反而会引发国际格局的巨大震动。相比之下,找巴基斯坦则既合理又低调。 从巴基斯坦的角度看,这份协议同样符合他们的利益。作为一个经济压力巨大的国家,巴基斯坦近年来不断寻求资金和国际合作机会。而军事合作本就是巴基斯坦的“传统出口”,通过与沙特签署这样的协议,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实惠,也能提升自己在伊斯兰世界的战略地位。 以色列的三重困境 沙巴防御条约的签署,对内塔尼亚胡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因为就在此之前,以色列已经面临三大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一重压力:中东国家的团结。 以军对卡塔尔的入侵,彻底打破了中东国家之间原本微妙的平衡。过去,阿拉伯国家之间虽然在利益上有分歧,但大多数时候各自为政。可当卡塔尔遭到攻击时,他们突然意识到,下一个被盯上的可能就是自己。这种危机感让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空前团结。许多产油大国不再轻易相信以色列,甚至对美国也心生疑虑。大家都明白,没有美国的点头,以色列根本不可能胆敢冒然出手。 第二重压力:国际社会的孤立。 侵略卡塔尔之后,以色列在国际上的声誉急转直下。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公开讨论承认巴勒斯坦国,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更有甚者,欧盟内部已有人呼吁对以色列实施经济制裁。一旦这些制裁成真,以色列的经济将立刻感受到沉重的打击。要知道,以色列的科技与军工固然发达,但它的经济体系高度依赖国际市场,若被孤立,将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 第三重压力:国内的不满。 当外部环境日益恶化,内部矛盾也随之加剧。内塔尼亚胡政府本就饱受争议,他本人更是长期被指责滥用权力。如今,面对经济下滑、国际孤立,大规模的反政府游行此起彼伏。街头的愤怒声浪,不仅冲击着内塔尼亚胡的政治地位,也让他的执政合法性遭受质疑。 巴基斯坦的入局与中国的角色…

3 hours ago

以色列憑什麽這麽狂?這三張王牌撐起它永遠不敗

以色列一个弹丸小国,凭什么能在中东横行霸道?今天打黎巴嫩,明天轰加沙,后天没事打个叙利亚。 反正是它到哪儿,哪儿就不安生,并且还动不动就扯着美国袖子往前冲,颇有一番不要命的势头。 敢这样在中东张狂,以色列到底凭什么?其实,绕来绕去绕不过三个字:底、气、足。 何为底气?那就是手里有压箱底的王牌,跟谁打照面都不怵,到底是什么样的王牌能让以色列如此有恃无恐?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 这张牌是最显眼的,也是最热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美国对自己这位“亲儿子”的援助,可谓是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民生上,花起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无论以色列闹出了多大的事,美国都能帮他把烂摊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当然了,美国一直以来都在全球各处建基地,拉小弟,它所谓的“小老弟”、“干儿子”也到处都是,可为什么只有以色列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呢? 这就要讲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以色列“独受恩宠”,打个小比喻,美国就像皇帝,那些攀附于他的各个小国家,就像后宫里的莺莺燕燕,虽然都能受点恩露,但加起来都比不上以色列一人。 天天没事就赏以色列个金银珠宝,还隔三差五就翻它牌子,这份恩宠,不用说放眼中东了,就是放眼世界,谁能比得上? 一说到这,问题又来了——美国真就愿意一直这样恩宠以色列吗? 我看不一定。 美国国内现在比起前几年,可以说已经乱的一塌糊涂了,尤其是川普上台后,各种闹心事儿就没消停过,财政赤字、非法移民、两党互掐等问题,已经够美国政府喝一壶的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对以色列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我看可能不大现实。 所以别看现在以色列独受恩宠,跳的可欢,以后还真说不准。 第二张牌,就是以色列那堪称闪电般的军事动员速度。 这就要讲到以色列的军事体制,他有点像韩国的服兵役制度,全国上下只要到了十八岁,就必须服兵役,想跑都跑不掉。…

6 hours ago

紅旗22亮了,東方導彈上了,塞爾維亞強了,美西方破防了!

塞尔维亚这次阅兵,直接让欧美坐不住了! 9月20日,一场名为“团结的力量”的大阅兵即将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而就在前几天彩排中,中国制造的红旗-22防空导弹公开亮相,西方媒体瞬间炸锅:塞尔维亚一跃成为巴尔干地区防空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当然不是普通的一场秀,毕竟,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巴尔干一直都是地缘的火药桶。 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个棋盘,那巴尔干就是那个关键点位之一。它是连接欧亚陆运的核心通道,也是海权国家几百年来最忌惮的陆权支点。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引爆点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但实际还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二战之后,统一的南斯拉夫成为巴尔干地区最强的国家,一度被称为巴尔干之虎,西方非常忌惮。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也不遗余力地拆解这个联邦,即使这个国家后来就剩南联盟,最后还是被拆成了黑山、塞尔维亚、科索沃(国际社会不承认)。 如今的塞尔维亚也不过成了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但是,美欧还是不放过它。  …

6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