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美國人終於發現:中國的東風導彈,不用擊沉美國航母,擦著即傷!

自从尼米兹级航母那庞大的身躯劈波斩浪,美利坚的军力投射就仿佛插上了翅膀,全球热点地区都回荡着舰载机引擎的轰鸣。从朝鲜战争的焦灼到海湾战争的闪电,从科索沃的炮火到阿富汗的硝烟,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始终是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定海神针”,是其对外展示武力的“海上堡垒”,更被冠以了“不沉要塞”的名号。然而,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曾经看似坚不可摧的“海上霸主”,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移动的活棺材”。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让这支纵横七海的无敌舰队,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答案就藏在中国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中。如果说二战后美军航母凭借其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在各大战场上所向披靡,书写了“不败神话”;那么中国近年来研制部署的东风-21D、东风-26等一系列“航母杀手”,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时刻提醒着世人,美军航母的“不败金身”并非无懈可击。更耐人寻味的是,曾经为保障航母安全而不遗余力的美军,如今却在航母救援力量建设上“悄然收缩”,这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无力回天”?美军航母,这艘曾经的“海上巨无霸”,是否真的要沦为“烫手山芋”?

铜墙铁壁?美军航母防御体系的“矛”与“盾”

想要弄清楚美军航母究竟是“外强中干”还是“尚能一战”,我们必须先了解这支“海上巨兽”究竟是如何构建其防御体系的。

首先,美军航母战斗群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就像是一个蜂巢的核心,周围环绕着各种类型的“工蜂”: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伯克级驱逐舰、洛杉矶级或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负责后勤补给的快速战斗支援舰等等。这些舰艇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了一个攻防兼备、功能齐全的“海上堡垒”。

在这个“堡垒”中,美军构建了层层设防的“三位一体”防御体系,试图将一切威胁拒之门外。

外层防御:E-2C“鹰眼”预警机,就是这道防线的“千里眼”,它可以依靠机载雷达,在距离航母数百公里的地方,就能发现潜在的空中威胁,为整个战斗群提供宝贵的预警时间。

中层防御:以“宙斯盾”作战系统为核心的水面舰艇,则是这道防线的“中坚力量”。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伯克级驱逐舰,都装备了功能强大的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能够对来袭的反舰导弹、飞机甚至弹道导弹进行拦截。

近层防御:如果敌方目标突破了前两层防御,那么就轮到“密集阵”近防系统、“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等“最后一道防线”上场了。它们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密集的火力网,将漏网之鱼消灭在航母周围。

几十年来,美军航母战斗群依靠这套“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在实战中几乎做到了“毫发无损”,也让“航母不可战胜”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就像任何防御体系一样,美军航母的“铜墙铁壁”也并非毫无破绽。

首先,随着高超音速武器、弹道导弹等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军现有的防御体系,在面对这些“速度更快、突防能力更强”的新型武器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传统的拦截手段,往往难以跟上这些“速度恶魔”的步伐。

其次,航母本身也并非“金刚不坏之身”。庞大的舰体上,总有一些关键部位,一旦被击中,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航母的弹药库、油舱、舰岛等部位,一旦被命中,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1967年,美国“福莱斯特”号航母因为一枚火箭弹意外爆炸,就引发了严重的火灾,造成134人死亡,航母也因此瘫痪数月。

最后,美军航母高度依赖舰载机进行作战,这也成为其一个明显的“阿克琉斯之踵”。一旦航母的甲板、弹射器、阻拦索等关键设备受损,舰载机就无法起降,整个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沦为“海上靶子”。

“东风快递”:中国反航母作战体系的“杀手锏”

面对美军航母战斗群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战争机器”,中国并没有选择“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是另辟蹊径,走上了一条“非对称作战”的道路。中国深知,在航母技术和作战经验上,与美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另辟蹊径,发展“不对称作战”能力,才能打破美军的“海上霸权”。

而中国反航母作战体系的核心,就是近年来引发全球关注的“东风快递”系列弹道导弹。

东风-21D:作为世界上第一款专门用于打击航母的弹道导弹,“东风-21D”的出现,打破了美军长期以来“航母不可战胜”的神话。它射程远、速度快、突防能力强,被誉为“航母杀手”。

东风-26:相比“东风-21D”,“东风-26”的射程更远,打击范围更广,甚至可以覆盖美军在关岛的军事基地,因此也被称为“关岛快递”。

除了“东风快递”系列弹道导弹,中国还发展了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各种类型的潜艇、水面舰艇、航空兵力等,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反航母作战体系。

与美军追求“绝对优势”的作战理念不同,中国反航母作战体系更注重“实用主义”。中国深知,即使无法将美军航母彻底击沉,只要能够对其造成有效打击,使其失去战斗力,就足以达到战略目的。因此,中国反航母作战体系,更注重对美军航母关键节点的打击,例如弹药库、油舱、舰岛等部位,以及航母的甲板、弹射器、阻拦索等关键设备。

中国反航母作战体系的崛起,意味着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地区“横冲直撞”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已经具备了对美军航母构成“有效威胁”的能力,这不仅改变了地区军事力量对比,也对未来的海上博弈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救援”到“放弃”?美军应对航母受损的战略转变

美军航母救援力量的“缩水”,引发了外界的诸多猜测。曾经,为了保障航母的安全,美军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救援力量。然而,近年来,美军的航母救援船数量却大幅减少,这究竟是“胸有成竹”还是“无力回天”?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或许反映了美军战略思维的转变。在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焦点之一就是海上控制权,航母作为美军海上力量的核心,其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然而,随着冷战结束,以及中国等新兴军事力量的崛起,美军的战略重心开始转向“大国竞争”,航母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

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似乎意识到,即使投入巨资,也难以完全保障航母在高强度冲突中的绝对安全。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因此,美军开始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其他领域,例如战略轰炸机、核潜艇、高超音速武器等,以期在未来的“大国竞争”中保持优势。

此外,核动力航母一旦受损,可能造成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这也是美军减少航母救援力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拥有专业的救援队伍和设备,在充满危险的战时环境下,对受损的核动力航母进行救援,也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救援,不如将资源用于其他更有效的防御手段。

当然,美军减少航母救援力量,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放弃了航母。相反,美军正在积极探索新的作战模式,以适应新的战略环境。

强化航母防御体系:美军正在大力发展激光武器、电磁轨道炮等新型武器,以期提高对高超音速导弹等新型武器的拦截能力。同时,美军也在加强航母自身的防御能力,例如加装更先进的雷达系统、电子战设备等。

加强“攻势防御”:美军一直奉行“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理念。为了保障航母的安全,美军可能会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通过打击对手的反航母作战平台,例如导弹发射基地、机场等,来削弱对手的攻击能力。

寻求新的作战模式:美军正在积极发展无人舰艇、无人机等新型作战平台,并探索新的作战模式,例如分散部署、多平台协同作战等,以降低对航母的依赖,提高作战灵活性。

中美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与未来海上博弈的趋势

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快速发展,对美军的海上霸权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美军航母战斗群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全球各大洋游弋,如今却不得不更加谨慎地选择行动区域和方式。

在西太平洋地区,中国已经具备了对美军航母构成“有效威胁”的能力。这意味着,美军如果想要在这一地区动用航母,就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并承担更大的风险。

中美海军力量对比的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未来,中美之间的海上博弈将更加复杂和激烈。

竞争与对抗将更加激烈: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中美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将更加频繁和密集,双方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也将更加激烈。

新技术将发挥更关键作用:高超音速武器、人工智能、无人作战平台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对未来的海上作战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谁能够率先掌握并应用这些新技术,谁就能够在未来的海上竞争中占据优势。

合作与管控将更加重要:中美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双方之间的军事冲突将带来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加强沟通与对话,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误判和误解,对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

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致力于构建更加稳定和安全的海洋秩序。中国的发展壮大,并不意味着要挑战或取代任何国家,而是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美两国海军将在西太平洋地区持续博弈。中国将继续增强自身实力,维护国家利益,而美国也将努力维持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双方之间的互动,将对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美两国海军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克制,在合作中共赢发展,是摆在双方面前的共同课题。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避免冲突与对抗,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的海洋秩序,这符合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中國海軍的最後防線:1130近防炮,只能開火10秒,卻是無敵存在

时至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三艘航母,舰艇编队也随之填补,放眼全世界都是相当强悍的战力。 但难免会有人疑惑:“航母舰队如何阻拦敌人的进攻?中国面对来犯之敌又有哪几道防线?” 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被誉为“海军最后一道防线”的“1130近防炮”了。 它只能维持十秒钟的发射时间,但射速却快到惊人,每秒钟能射出将近177发炮弹。 但也是因此,让它饱受质疑:这么短的射击时间,即便射速快,可它真能保护舰队吗? “1130近防炮” 提起中国海军,大家总能想起天上翱翔的军机,以及航行在大海上的航母及舰队,而他们配载的装备也是各式各样。 但如果说起防空系统,就不得不提到“1130近防炮”了。 1130就是一种近距离防空系统,且以它的实力,在全世界近距离防空领域都是能排得上号的。 1130近防炮,全名是H/PJ-11型11管30毫米转管式舰炮,目前在我国的海军配备上,近距离防空都是用的它。 它只能维持十秒钟的发射时间,但射速却快到惊人,每秒钟能射出将近177发炮弹。 但即便它作用如此之大,也难免会让人生出质疑,因为它的射速太快了,再加上备弹量的设定并不高,所以它的真实打击能力,到底有那么强吗? 值得一提的是1130发射一万发炮弹的时间,只需要一分钟,那些“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如果有幸亲眼看一次,绝对此生无憾了。 而且它上面装有两个弹鼓,弹量分别为1280发,共计为2560发。 虽然它只有十秒钟的射击时间,未免也太快了,但其实要论证它到底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说十秒钟的打击够不够,我们得从整个舰队的防空能力说起。…

3 days ago

效率飆升3600倍?“如果中國這項黑科技能成,我也買得起054A了”

一、“如果中国这项黑技术成了,人人都买得起054A护卫舰”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如果中国真的掌握了这种技术,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可以把冶铁成本下降至当前的三千六百分之一?要是那样的话,那没准我也能买得起一艘054A型护卫舰了。” “不是,哥们,你买那玩意来干嘛?你打算放在哪儿?” “随便放哪儿都行啊,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艘护卫舰,我要是有了054A,管你是神是鬼,谁挡我就炸谁。” “我觉得你保守了,如果中国这项黑科技能成,搞不好将来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两艘054A。” “然后我们就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了是吧哈哈?” 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这几条评论,是我从X上的评论区里转过来的,有位葡萄牙网民在X上发了一条帖子,它是这么说的: “妈耶!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占到当今全球钢铁总产量的 54%了,但通过这种黑科技,这个数字可能还将进一步上升。因为有了它,中国花在冶铁上的时间将有望从 6 小时缩短到短短 6 秒!” “而更重要的是,这项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将意味着中国有望摆脱本国对于澳大利亚、巴西或非洲进口的高品味铁矿石的过度依赖。现在,中国人可以用自家那量大但却低品位的铁矿石来冶铁了。而且,因为冶炼效率的大幅提高、冶铁时间将有望缩短至原先的三千六百分之一,这将彻底改变钢铁冶炼行业的底层经济逻辑。” “不仅如此,这项全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可能还会惠及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帮助他们发育起独立的钢铁冶炼能力。”…

3 days ago

400枚洲導,600發核彈頭,美承認中國擴核超預料,1年造百枚洲導

在现如今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一直受到美国方面的高度关注。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核力量一直维持在一个“够用”的状态。尽管中国官方从未公布过具体数字,但300枚左右的核弹头总数,却也已经成为了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所有人的共识。 美国五角大楼 但随着国际局势的迅速变化,以及中美关系在2010年之后所产生的剧烈波动,使得在中国国内互联网上,关于“扩核”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01.美国的报告 12月18日,根据多家海外媒体媒体的报道称,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副助理蔡斯,出席了美国智库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的一场讨论会,罕见地提及了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 美国国防部官员蔡斯 报告的内容当中显示,从2023年到2024年这一年时间内,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增加了整整100枚,总数达到了600枚的规模,并且新增的100枚核弹头,均配备了投射的洲际导弹载体,型号疑似为东风-31甲改。 美国人估计,如果中国按照这一速度稳步增产核弹头,那么到2030年左右,中国整体的核武器保有数量将突破1000枚大关。 这也意味着,届时中国的核力量,将一举摆脱“凑合”的窘境,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核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认为,在这600枚核弹头的基础上,还保有400发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导弹“随时可以射向美国本土”。 DF-31AG是一种单弹头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另一方面,一年100枚核弹头的速度也已超出了美国的预料,先前美方认定的“2035年中美形成核均势”依旧过于保守,故而在报告当中,美国人也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身的“预测错误”,中国扩核的速度已经“大幅提前”。 而对于中国的扩核,蔡斯则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能够使用的“选项”增加了,已经完全构建起了一套涉及陆基、海基、空基的三位一体打击力量。并且在2023年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核反击能力测试,中国已经在事实上具备核反击当中的“早期预警反击”。 02.五角大楼的目标 单纯从这份报告的内容上来看,美国人的惊讶似乎是溢于言表的。但作为一个拥有3000多枚核武器的核大国,这种惊讶又显得不是那么的真实,反而更像是为了向国会的老爷们讨要军费所编制的另一套“中国威胁论”。…

3 days ago

超大朝鮮導彈現身俄境內,美專家:問題很嚴重,補足俄最關鍵短板

继特种部队和170mm巨炮援俄后,超大号主体导弹现身俄境内引起西方关注,美专家:问题很严重,俄军导弹这下用不完了。 01.170mm巨炮援俄后,朝新型超大导弹亮相俄罗斯 继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大规模谷山170毫米自行火炮后,近期又有影像显示,朝鲜的“超大号”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系统发射装置疑似现身俄境内。这是朝鲜在中程导弹领域首度向俄罗斯提供“成体系”的武器援助,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一步深化。 援俄的北极星2导弹引起了美方的强烈关注,美媒《军事观察》表示,北极星-2(Pukkuksong-2)是朝鲜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中程弹道导弹,拥有约2500公里的射程。 此前,朝鲜已向伊朗和巴基斯坦转移过与之相仿或射程更远的导弹技术,但若此次确认将“成套”的中程导弹直接转移给俄罗斯,则开创了朝鲜二十年来向外国输出先进中程弹道导弹的先例。 根据美媒与相关军事分析人士的推测,2500公里的射程足以覆盖乌克兰全境,也可以威慑部分欧洲国家的战略纵深目标。 北极星-2导弹的技术关键在于其采用了固体燃料推进系统,与传统液体燃料导弹相比,固体燃料导弹在发射准备时间、维护便利性和作战生存力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尤其是在机动性能方面,固体燃料让导弹可以长时间处于随时发射状态,更难被侦察、监测和精准打击。对俄罗斯而言,若能与朝鲜合作成功,将其纳入本国的战略或战役打击序列,意味着可在面对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时更灵活地选择低成本导弹打击方案。 今年11月以来,朝鲜大批谷山170毫米自行火炮通过铁路等方式抵达俄罗斯境内,引发舆论关注。谷山自行火炮因口径大、射程远、威力强而享有盛名,其部署被视为朝俄在炮兵领域合作的重大进展。 如今北极星-2导弹的身影再度出现,显示出朝鲜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并非停留在常规火炮层面,而是开始向更高技术含量和更高战役价值的弹道导弹领域延伸。 从轻武器到重炮,再到弹道导弹,朝鲜所能提供的装备类型覆盖面相当广泛,尤其是弹道导弹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研发和试验经验。 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自身的弹药和导弹库存消耗甚巨,能在此时得到朝鲜的导弹援助,无疑对前线作战与整体战略部署都是极大利好。 此外,这也意味着朝鲜通过实质性地为俄罗斯战争努力“输血”,获得了更多谈判筹码,尤其是在获得俄罗斯军援方面,俄罗斯有朝鲜急需的海量廉价粮食与石油资源,以及朝鲜需要的先进坦克、战机等其他武器装备。 02.美专家:问题很严重,这下俄军不缺导弹了 美专家艾布拉姆斯表示,朝鲜早在2024年1月就已将射程约800公里的KN-23B短程导弹移交给俄军,再加上这次出现的北极星-2导弹,形成了从800公里到2500公里外援导弹打击手段体系。…

3 days ago

真讓局座說中了:挪威漁船撈出一艘美核潛艇,這下面子往哪擱?

一艘来自挪威的小渔船在北极圈附近捕捞时遇到了件匪夷所思的事,这艘小渔船叫“岛屿男孩”号,而发生的事件也引发了全球的震惊。 岛屿男孩号拖行数公里后才返回作业海域,而挪威海岸警卫队接到信息上报的那一刻也为这次事件推向了高潮。 而这艘被拖行的并不是一艘民用渔船,也不是民用的潜艇,而是一艘美国的核动力潜艇,那么这次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为何挪威小渔船会将美国核潜艇拖行数公里? 挪威小渔船捕获美国核潜艇。 2023年1月为此时的挪威渔民们是寒冷的冬季,而因极夜现象的影响,太阳几乎整天都不会升起。 无边无际的黑暗笼罩着暴风雪肆虐的北极圈,刮起呼啸的寒风,海浪拍打在船身发出声音。 这时,一艘小渔船此刻正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微微颤抖,突然,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声音响起,回荡在船舱内。 令漆黑的夜晚平添了几分诡谲之色。 随着声音消失,这股力量似乎被收回一般,小船就像没事一般继续在海面上行驶。 但是,刚刚发生的异动却引起了船上几名渔民们的一丝疑惑,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几小时过后,在这寸步难行的寒冷海域里,他们的鱼网终于有了一丝动静。 兴奋之余,他们拉紧了鱼竿,准备收网。 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却是一个坏消息。 原本商量好一起出海打捞的两个船上的他们,其中一艘却不见身影。…

3 days ago

印媒又來黑中國航母了?一開動就冒煙,專家:解決方案只此一個!

近日,印度媒体又对中国航母发起了新一轮的"抹黑"行动。 他们唯恐天下不乱般声称,中国航母的动力系统存在严重缺陷,每次开动都冒出滚滚黑烟。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韩国媒体也跟着"煽风点火"。 这些媒体像是找到了"宝藏"一般,对着航母启动时的照片反复做文章,言语中充满对中国航母技术的质疑。 难道中国航母真的存在他们所说的问题吗?为什么偏偏对"冒黑烟"如此津津乐道?而喋喋不休的印度,自家的航母又是否真的"清洁无烟"呢? 印媒的莫须有指控 说起对中国航母的挑刺,印度媒体可谓是“专业户”了。 这些媒体仿佛装了一副“显微镜”,总能从中国航母的一举一动中发现所谓的问题。 特别是在航母启动时冒出的那股黑烟,更是被他们反复提及,好似抓到了什么惊天大事似的。 印度媒体振振有词地表示:“中国航母 的整体设计虽然不错,但其低劣的发动机性能却成为了最大短板,每次启动时冒出的滚滚黑烟就是最好的证据!” 不仅如此,韩国媒体也跟着“雪上加霜”,纷纷转载这些言论,俨然一副"专家"姿态对中国航母指指点点。 每当中国航母进行例行训练或海上演习时,这些媒体就会像“嗅到腥味的猫”一样兴奋。他们不厌其烦地对着航母照片放大、剪辑,试图从那缕升起的烟雾中找出中国航母的致命缺陷。 这种对中国军事装备的抹黑,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今年8月的南通明斯克号航母起火事件,让这些媒体兴奋得像是过年一样。…

3 day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