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中東已到最危險時刻,美國一旦卷入戰爭,就是中國出牌的時刻了

随着以色列进攻黎巴嫩和伊朗对以色列发起导弹攻势,中东地区的局势已经变得严峻起来,尤其是以色列对伊朗的报复很可能会打击伊朗的核设施。

一旦事情发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中东战争将不可避免的爆发。

对于美国这是个非常坏的消息,美国是不希望被卷入战争的,可急转直下的中东局势与疯狂的以色列都决定了美国很难置身事外

但这对于中国是个机会,一旦美国真正被卷入中东的战争泥潭时,一直静观其变的中国就可以出牌了。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以色列的困局

从事实角度来说,以色列作为美国在中东的盟友已经很不合格,甚至于像是累赘一样的存在了。

目前来说,以色列是处于多线开战的状态,除去黎巴嫩和加沙地带外,以色列还在也门、约旦河西岸、叙利亚有所动作。

再加上以色列尚未展开报复的伊朗和伊拉克方向,以色列几乎是在所有方向上的所有国家开战。

这对于以色列是个非常糟糕的选项,虽然约旦河西岸几乎是逆来顺受,可其他几个方向上均不是什么善茬。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以色列始终没能拿下加沙地带,而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则是他们的老对手,胡塞武装封锁着红海航道,叙利亚则和以色列在戈兰高地对峙,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则是以色列鞭长莫及的存在。

至于伊朗,伊朗人则刚刚用导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以色列的防空体系在得到中东美军和约旦军队的帮助下,仍旧完全无法应对伊朗的导弹。

换句话说,以色列目前处于七线作战的状态,而且在任何个方向上以色列都没有赢得胜利

以色列目前能在数个方向上取得优势,并不是因为以色列真的能在多线作战的情况下取胜,仅仅是因为这些抵抗力量或是分散于各地,或是还没有拿出全力。

但以色列对黎巴嫩的入侵,以及伊朗的导弹攻势则有打破平衡的可能。

一旦这些力量决心合兵对抗以色列,则以色列无力应对来自多个方向上的打击。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而有关于这一点,不光外界的明眼人看得很清楚,以色列自己也是很清楚的。

早在这一轮巴以冲突爆发时,以色列就知道自己很难打得过整个抵抗之弧,以色列只是在长期的冲突中被放血,并且变得愈发虚弱起来。

这是一场以色列看不到胜利的战争,即便不在冲突中被打垮,也会因不断恶化的经济而被拖垮

摆在以色列面前的解决方案只有一个,以色列需要美军下场参战,这是他们所能想到的唯一胜算。

绝望的美国

从本次巴以冲突开始,以色列就不断地单方面扩大局势,其目的就是为了逼迫美军下场。

而对于以色列的这种心理,美国方面实际上是深感绝望的,因为美国现在根本没有余力应对一场战争。

美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脆弱的阶段,美国的国债已经突破35万亿美元,每年的利息就要支付一万亿美元,而不久前美联储降息还意味着美国在事实上承认的贸易战失败

而美国的产业空心化至今都没有办法解决,这导致美国的生产力已经大不如前,继而采购武器的成本远胜以往。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美国今年的军费是8860亿美元,仅仅能够维持美军的日常开销,如果美军直接卷入中东战争的话,美国恐怕要追加上千亿美元的军费。

毫不客气的说,这有史以来美国经济最脆弱的年代,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崩溃。

俄乌战争已经是美国一个巨大的包袱,如果再多出一个中东战争作为新包袱,美国脆弱的经济形势搞不好就迅速崩溃

有鉴于美国现在的经济形势,美国从内心里是抗拒被卷入战争的,因为美国知道自己吃不消一次战争了。

可当要把他们拉入战争泥潭的是以色列时,美国就有不得不吞下苦果的可能。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重要的盟友,是美国维持中东局势的重要棋子。

冷战时期正是依靠以色列打赢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才奠定了控制中东的基础,失去以色列无异于是失去对中东局势的掌控,所以美国不能不管以色列。

而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的许多财阀、政治家族都和以色列及犹太资本有关,其在国会内有影响力深厚的游说集团,在这些人的游说和影响力之下,美国是很难做到抛弃以色列的。

可不管以色列的死活会失去对中东局势的掌控,难道管了以色列就不会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今天的美国已经不是当年的美国了,美国没有余力再来一次沙漠风暴行动,更不可能一举击垮伊朗,已经开始偷石油和小麦的美军,他们连民兵武装都搞不定的。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如果美国贸然卷入中东的战争泥潭,那么等待美国的不会是一场光辉的胜利,只可能是一场惨痛的失败。

最糟糕的情况是,美国不仅要代替以色列在中东流血,甚至要在承受大量损失后灰头土脸的离开中东

而作为美国贸然介入中东的代价,美国不仅要失去中东,其所依赖的美元——石油体系也将就此崩塌。

中国的机会

美国现在很慌,非常慌,他们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展开报复,但他们也担心以色列把局面闹到不可收拾。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库里拉正在特拉维夫与以色列军方协调可能对伊朗的军事反击。

此举可以证明,美国方面已经打算介入中东局势,大概率是要利用美国的情报网络向以色列提供可打击目标,确保以色列可以高效的完成对伊朗的报复行动

但另一方面,美国也确实担心以色列会把局势无限扩大,尤其是担心以色列攻击伊朗的核设施。



此前拜登曾被问及以色列是否会打击伊朗核设施时,拜登曾表示:“答案是否定的”,但CNN的报道是以色列没有保证以色列不会攻击伊朗的核设施。

这表示美国极度担心局势会因为以色列攻击伊朗的核设施而升级,可考虑到以色列一贯的疯狂和偏执,不能排除以色列不会展开这样的袭击。

美国现在可以说是焦头烂额,刚刚抵达以色列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多半正忙着劝说以色列不要采取过激行动,至于成果那就只有他自己和老天爷才知道了。

可毋庸置疑的是中东局势注定了要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扩大和升级,而美国被卷入其中也是注定了的结果。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一旦伊朗遭到以色列的报复性轰炸,那么伊朗不仅会再度用导弹攻击以色列,还可能如之前说的那样攻击以色列的民用设施,甚至于就连美军也不能幸免于难,美国位于中东的各处基地都可能遭到打击。

除非以色列突然突然改过向善,否则美国注定要被拖入战争泥潭,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天赐的良机。

美国一旦被以色列拖入中东这个泥潭,那美国就必须减少在亚太地区的投入,因为美国不可能同时支撑在多个方向上的军事活动

毕竟美国的经济情况决定了,他们无法同时支撑在多个地区的行动,支持乌克兰已经让他们捉襟见肘,那中东这个比乌克兰更大的泥潭,美国难道就支撑得起了?

答案是否定的,美国没有办法在卷入中东战局的情况下,还保持在亚太地区的高投入,哪怕美国把核动力印钞机开冒烟了也不行。


中东已到最危险时刻,美国一旦卷入战争,就是中国出牌的时刻了

因此,当美国深陷中东泥潭的时候,中国无论是加强和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合作,又或是强化自身在周边海域的控制力和军事存在都是可以的。

如果美国在中东拖得足够久、足够惨的话,中国甚至有机会以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方式收回台湾,从而一举打破美国的岛链封锁。

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欢迎在评论区说出自己的观点。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特朗普痛下決心:寧可舍棄500億的大生意,也不能讓中國斷了後路

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超大型经济体,双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持续多年,在经济上早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特朗普悍然单方面设立贸易壁垒,其实就是逆势而为、倒行逆施,不仅完全不得人心,而且也不会成功,同时也会给美国自己带来极大的损失。 近期,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再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在不久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在经济领域对华发难,其已经疯狂无比地表示:“应对中方,我们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其中一个就是飞机,其买的波音飞机需要零部件!”好家伙,这是在暗示将通过停供波音零部件的方式,来妄图卡“脖子”。 而特朗普这样一番言论,其实反而会让美国自己的支柱性企业波音极为紧张,原因就在于,根据外媒的报道:中方正在跟波音磋商一桩大生意,涉及500架波音飞机,如果这次生意做成了,就能直接将波音从近几年的危机泥潭之中,彻底拉出来,同时也至少可以让波音增加500亿的营业额,这对美国波音公司乃至美国经济都可谓是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中文名)称:中国跟波音的订单已经进入了最后讨论阶段 不过,随着特朗普的威胁,中方必然会在采购波音飞机的问题上进行更加深入的考虑,这有可能会使得波音公司失去这个大单,波音公司对此自然是欲哭无泪。而特朗普此举,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在其余的领域上,要求中方妥协。 目前,最让特朗普头疼的,其实就是农产品出口问题和稀土问题,这是特朗普已经“顾不上”波音的重要原因。中方停止采购美国的大豆、高粱等农产品,已经让美国的农业从业者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而这些人其实都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这样的压力自然会传导到特朗普身上,而稀土则关乎美国的科技行业发展,对美国而言也是至关重要。 不过,特朗普或许已经忘记了,在大飞机领域,中方不仅可以采购欧洲空客,而且还已经自行研制了C909、C919等大型飞机,特朗普妄图以此为筹码逼迫中方妥协,其实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55 seconds ago

他比普京還硬!直接撂下狠話:再敢援烏,我就敢扔原子彈轟炸你!

俄乌战争已经拖延了480天,局势依然紧张,没有和解的曙光。乌克兰军队在最近的春季反攻中遭遇挫折,似乎步入战败的轨道。 北约国家一直在提供大规模援助乌克兰,但这种过度支持已经导致欧洲的安全岌岌可危。他们投入了大量资源,不仅财力,还包括武器装备,同时也承受着与俄罗斯的直接对抗所带来的威胁。如果乌克兰无法守住阵地,那么北约的援助将变得毫无意义,反而会损害北约的国家利益,引发国内不满。然而,放弃乌克兰对于北约来说也不是选择,这将减损其在欧洲地区的影响力,威信将受到打击。北约被迫在两难之间挣扎,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北约的坚决立场引起了俄罗斯等国的极大不满,增加了对抗和报复的可能性。前北约秘书长拉斯姆森曾发表冒犯性言论,暗示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可能出兵乌克兰。这种言论的实现将导致全面的欧洲战争,给国际局势带来极大的不稳定。 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的直接干预乌克兰事务,将其视为战略威胁和挑衅。为捍卫自身安全利益,俄罗斯可能采取军事反击,甚至使用核武器进行威慑。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已经令俄罗斯感到严重威胁。 然而,北约国家如果采取拉斯姆森所说的军事行动,可能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乌克兰危机已经长时间存在,外部军事介入并不一定会帮助实现稳定,反而可能使局势更加混乱。 北约国家公开表示,如果乌克兰不堪一击,将采取军事行动对抗俄罗斯。这导致北约在西部边境集结了大量军队,频繁举行大规模军演,还支持波兰、立陶宛等国。然而,这种行动对白俄罗斯造成了损害,白俄罗斯一直试图摆脱西方势力的控制,与俄罗斯等国家加强合作。 白俄罗斯对北约的强硬姿态感到担忧,总统卢卡申科甚至警告北约,如果他们出兵乌克兰,白俄罗斯将毫不犹豫地发射原子弹进行反击。白俄罗斯认为北约的举动会破坏地区稳定,加剧乌克兰危机。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坚决表态对北约国家产生了威慑效果,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俄乌战争依然持续,各方应冷静对待,避免采取过激举措。最终,乌克兰的问题需要由乌克兰自身解决,外部军事介入可能只会让局势雪上加霜。

11 minutes ago

拿到鐵礦石定價權!“卡脖子”一周後,澳鐵礦巨頭同意人民幣結算

拿下铁矿石定价权,咱中国这回真是赢麻了! 必和必拓扛不住压力,终于认了,铁矿石用人民币结算,历史性的一刻来了!澳大利亚铁矿巨头这波服软,意味着全球铁矿石市场的游戏规则要改写了!   铁矿石谈判,终于轮到咱中国说话了   说到铁矿石,大家都清楚,咱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买家。每年进口超过11亿吨,世界范围内七成以上的海运矿石都被我国市场吞下。 澳大利亚这些年靠着铁矿石赚了不少,必和必拓就是澳洲最大的那一位。以前,澳洲卖铁矿石,想怎么定价就怎么定价,还得用美元结算,咱中国企业基本是“被动买单”。 但今年,情况变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家央企,刚成立没几年,直接把国内四大钢铁和矿产企业整合起来,统一对外谈判。 以前大家各自为战,这次换成“一个声音”,底气明显不一样。这一波操作,终于让中国在铁矿石谈判桌上有了主动权。 今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突然发话,所有国内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 不管合同签没签、货到没到、钱付没付,只要不是人民币计价,一律不收货。这等于是给了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商一个“硬核警告”。 必和必拓起初还嘴硬,说影响不大,他们已经提前卖出了大部分矿石。但市场说了实话。“停购令”一出,必和必拓的股价直接跳水。 结果,仅仅一周,必和必拓就改了口,同意人民币结算。这速度,足够让人看清咱中国的分量。其实铁矿石这点事,咱中国盯了三十年。 2003年咱中国正式参与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果从头到尾都是“冤大头”。三大海外矿山控制着全球七成以上的海运铁矿石,每年一开会就是涨价。 这一切的根子,就是咱中国买家分散,谈判没有统一声音,议价能力弱。澳洲矿山只要一通知,咱们就得乖乖买单。…

22 minutes ago

烏克蘭專家直言:中國新型100式坦克已遙遙領先,美西方都落後了

中国坦克遥遥领先?一名乌克兰专家的评价,让西方有点坐不住了。 “遥遥领先”这个词,放在军事技术领域,尤其是坦克这种老牌重型装备上,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偏偏就有这么一位乌克兰专家,在分析我国最新型100式坦克后,说出了这四个字,而且语气不带一丝犹豫。 但为什么是中国先动手?为什么100式突然就成了“时代转折”的代表?遥遥领先到底是实力使然,还是臆想? 中国坦克思维开始反转,领先西方 他叫谢尔希·别列祖茨基,是乌克兰战略倡议中心的装甲专家,一个在俄乌战场上研究了四年半“坦克怎么被炸”的人。在美媒特邀节目中,专门针对中国坦克进行研究,看完中国100式坦克,他的评价极高。 谢尔希的评价,是基于实打实的战场数据和现代战争的转型趋势。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2700多辆坦克已经在战场上报废,大多数不是被同类坦克击毁,而是被几千块钱一架的无人机从天上点头杀。 在这种背景下,一辆重新定义坦克概念的新型装备,自然会引来关注。 俄乌冲突带来的最大战术冲击,就是让坦克从“陆战之王”变成了空中打击的靶子。根据乌克兰国防部和西方智库Oryx的统计,截至2025年初,俄乌双方累计损失坦克超过2700辆,其中大比例是被民用无人机改装的投弹装置摧毁。 这意味着一个残酷现实:传统的坦克防御逻辑,已经彻底不适用于现代战场。 过去几十年,坦克发展基本遵循一个思路,更厚的正面装甲、更大的口径火炮、更强的穿甲能力。但这种思维在几千块成本的无人机面前,显得近乎可笑。 60吨重的钢铁怪兽,顶部装甲往往只有三四厘米,根本挡不住一个改装手雷的俯冲攻击。 于是,各国开始反思。德国试图用主动防护系统和重型炮塔对抗空中威胁,英国对挑战者3做了部分雷达防护升级,美国M1A3计划也试图塞入自动装弹机和电传动系统。 但这些方案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在老平台上打补丁。 而中国这时候选择的是重启。100式不是99A2的延伸产品,而是彻底从零构建的新一代中型主战平台。在俄乌战场上研究了几百辆坦克被无人机炸成钢渣的谢尔希·别列祖茨基,看到100式的设计后惊叹了。…

30 minutes ago

美專家戴維斯曾言:一旦因台灣與中國開戰,美國所有城市將被摧毀

前言 在台湾问题上,一位美国退役军官早已揭开“真相”的面纱,可惜的是,华盛顿的政客们对此视若无睹。 这位名叫戴维斯的老兵,曾亲身经历战火洗礼,多次置身于生死边缘。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一旦美国因台湾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最终结局极可能是本土所有主要城市化为废墟。 这番话乍听之下令人震惊,但细究其背后的逻辑与推演依据,便会发现这种判断非但不夸张,反而极具战略预见性。 那么,戴维斯是基于怎样的现实基础做出如此沉重的断言?这一警告又将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怎样的波澜? 戴维斯劝告 当前,美国社会围绕台湾议题正形成两股截然对立的声音浪潮。一端是华盛顿权力中心不断高涨的“协防台湾”调门,政客们将此视为展现强硬姿态的政治资本。 另一端,则是以丹尼尔·戴维斯为代表的实战派退役将领,他们从战场经验出发发出的警示,如同敲响的警钟,揭示出美国对华战略中潜藏的巨大结构性风险。 戴维斯并非理想主义者,也不是亲华立场的支持者。作为曾在海湾战争、阿富汗和伊拉克前线指挥作战的陆军中校,如今他在“国防优先事项”智库担任高级战略分析师。他的观点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他剥离了意识形态外衣,以军人特有的冷静视角评估战争的真实代价。 他所强调的核心,并非情绪化的反战呼吁,而是建立在大量兵棋推演基础上的战略成本分析——涵盖军事损耗、经济震荡与全球影响力崩塌等多重维度。 他反复提及的多轮兵棋推演结果,并非虚构剧本,而是美国军方与研究机构反复验证过的模拟场景。无论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组织的24次推演,还是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主导的闭门兵推,结论高度一致:美军若介入台海冲突,将面临无法承受的战损规模,这本身就宣告了干预战略的破产。 设想这样一场极端不对称的对抗:根据国会内部推演数据,美军最先进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库存,可能在开战七日内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解放军可动用数千枚中短程弹道导弹实施饱和式打击,战场位于中国近海,地理优势完全倾斜于防守一方。这种态势下,美军远距离投送力量的能力将被严重削弱。 更关键的是技术代差带来的压制效应。中国不仅拥有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与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更已部署具备极强突防能力的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 相比之下,美国本土依赖的“民兵-3”陆基中段防御系统面对此类高速变轨目标,拦截成功率估计不足30%。这意味着,美军引以为傲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一旦进入西太平洋战区,极有可能成为高价值的移动靶标。…

1 hour ago

中美俄最快戰機時速差距明顯:美6437公里,俄3494公里,中國多少?

提到战斗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字——快,而飞行速度始终是衡量战机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作为全球军事强国,自然也在追求飞行极限速度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美国的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437公里,俄罗斯则是3494公里,那么中国的最快战机速度又会是多少呢?结果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 美国:6437公里 如果要评选谁最能代表飞行速度的巅峰,SR-71黑鸟侦察机无疑是美国空军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 这架诞生于冷战年代的飞行器,至今仍保持着有人驾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与高度纪录,时速可达3529.56公里,升限达到25929米。 没错,这项技术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即便在今天,大多数国家依然难以复制出类似的高速侦察平台。SR-71之所以能飞得如此之高、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其一身的先进技术。 其机身93%由钛合金打造,以应对高速飞行时产生的超过500摄氏度的高温;搭载的两台J58变循环发动机,可在高速状态下切换运行模式,相当于普通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结合体。 就连使用的燃油也经过特别研制,因为常规航空燃料在高空环境下会沸腾。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机身热胀冷缩效应明显,SR-71在地面上其实存在漏油现象,只有在高速飞行时机身受热膨胀,缝隙才会完全闭合。 这些设计使其成为当时苏联防空系统最棘手的对手,因为它快得根本无法被追上,更别提击落了。据说苏联为了拦截它,甚至动用了米格-25开启加力拼命爬升,但依然只能望尘莫及。 如今,美国已经不再满足于3倍音速。据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其下一代高超音速侦察机SR-72“黑鸟之子”正在加紧研发中,预计最大速度将突破5马赫,也就是每小时6437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从纽约飞到伦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完成。尽管官方披露的信息仍然有限,但从技术动向来看,美国正努力在高空高速领域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 当然,速度并不是万能的。虽然SR-71从未被击落过,但其高昂的维护成本和低出勤率,最终导致它在1998年全部退役。新一代SR-72是否能够解决成本与可靠性问题,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个传统航空强国——俄罗斯。这个曾在天空与美国一较高下的国家,如今在战机速度方面又处于怎样的水平?它的“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俄罗斯:3494公里 如果说美国的快是一种高科技的快,那俄罗斯的快更像是“暴力美学”的体现——简单、直接,但非常有效。米格-31截击机,正是这种设计思路的代表。…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