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舰试航归来让越来越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东方雄狮。福建舰承载着我国军事领域的重大突破,很多人将其与美国的军舰进行对比,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
从我国所透露的福建舰报道中,有的国家发现福建舰上好像搭载了电磁拦阻索。要知道电磁拦阻索从提出到开始研发,难度都是空前绝后的,甚至像美国这样的军事强国都无法很好的设计。
而福建舰的电磁拦阻索比起美国还多了一条,这是对于美国经验的吸取吗?运用起来和美国又会有什么不同?中国海军的实力还能提升多少?
其实从一开始,福建舰就被其他国家认为是和辽宁舰相同的军舰,可能会有独特的地方,但不会很多,可是福建舰在海试后的报道却让很多国家都大跌眼镜。
从官方的报道来看,这次测试已经有不少海军人员在福建舰上调试工作,这说明福建舰的建设基本完备,应该很快就会投入使用,这也让我国的军事实力变得更强。
而新型的电磁拦阻索并没有安装在福建舰上,而是在飞机降落跑道的两侧预留了8块安装位置。一开始还有人猜测,这是要安装和辽宁舰山东舰同样的液压拦阻索,可预留的位置却并不相同,这更像是美国那边所使用的电磁拦阻索位置。
美国福特号上的拦阻索只有3条,最开始美国认为3条足够,而且还能节约成本,可真正运行起来发现故障率很高,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生事故。
再看福建舰上所预留的空间明显是4条电磁拦阻索,这也说明一旦普遍使用的第2条和第3条拦阻索发生意外,还会有第4条拦阻索保证正常使用,帮助舰载机安全降落。
从重量上来看,福建舰的舰载机更沉,性能上也与美国的有很大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重型舰载机选择用4条电磁拦阻索的原因。
这也是我们所进行的创新,尽管我们采用的是美国军舰上的电磁拦阻系统,但我们通过不断优化与创新,结合福建舰自身的情况来设计了4条新型电磁拦阻索,故障率相比于美国大大降低。
舰载机作为军舰上重要的军事武装,除了性能与维护要求,就是避免出现因为其他设备而造成的意外,作为作战的主要力量,若舰载机因为电磁拦阻索发生问题,那是得不偿失的。
这次海试所测试的系统非常多,还有一个独具特点的地方是福建舰上的相控阵雷达,从发布的照片来看,相控阵雷达天线遍布福建舰的各个地方,几乎做到了全覆盖。
虽然福建舰已经返回码头进行调试与休整,但其所带给世界的震撼久久挥之不去,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今非昔比,福建舰就是最好的例子。
别看福建舰的电磁拦阻索技术在某些方面学习了美国,实际上我们也是从中受到启发,取长补短。其实电磁拦阻索的研究美国比我们要早很多年,在这期间不断完善技术积累经验,少走了许多弯路,这也是我们与美国有差距的原因之一。
不过美国的电磁拦阻索技术并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严重事故。相比于中国的电磁拦阻索技术虽然发展较晚,但充分吸取了美国的教训,在不同的问题上进行了完善与解决,性能更优,更加稳定,有效避免大型事故发生。
之前中国的军舰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液压拦阻索,不仅效率低,还存在许多问题。而新型的电磁拦阻索完美的避开了这些问题,如果将其投入科研使用,中国的海军力量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据有关数据统计,福建舰上的舰载飞机重量大概在三十吨以上,这个数值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美国的舰载机却轻很多,但它能够承受大约八十五吨的拉力。
设想一下,如果将其放在福建舰上,后果可不堪设想电磁拦阻索很容易受到损坏。因而福建舰上采用了4条新型电磁拦阻索,能够承担90吨的拉力。
但针对如何去操控要求更高,如此,中国便采用了新型技术。中国的电磁拦阻索采用中压直流供电,这保证了其冲能速度与使用的时间间隔,比美国充能更快,使用频次更加频繁,在同一时间福建舰对舰载机的操控更多。
中国福建舰的曝光,给美国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对电磁拦阻索的优化迫在眉睫,美国也加大了在此方面的投入,凭借美国的经验与技术想要开发更先进的电磁拦阻技术并不难。
同时中国也不甘示弱,福建舰公开使用新型电磁拦阻索自然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关注与打压,像中压直流供电技术,肯定会得到不同国家的效仿。
中国新型的电磁拦阻操控技术,有很高的精度与准度,不仅可以让舰载机在降落时能够更加精准,还有利于减少对电磁拦阻索的磨损,提高其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尽管如此我国仍没有放弃改良电磁拦阻系统,而且舰载机的重量与电磁拦阻索的磨合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与实验,因为此次福建舰并没有装载电磁拦阻索,在具体投入使用后会出现哪些问题也不得而知。
军事的发展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实验与创新,我们也期待福建舰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能够进一步提升国家军事实力,建立一道坚固的海上防线。
其他国家之所以在福建舰试行成功后开始忌惮中国海军,是因为现在所展现的技术一旦真正投入使用,那将使中国海军成为实力强横的一大战力。
较以前相比,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增强,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军事实力,也为未来的中国海上贸易提供了保障。即便是在海外,需要紧急情况也能够灵活应对,不受他国牵制。
福建舰所搭载的各类舰载机,适用于各种环境作战,运输战略物资等,还有此次所展现的。电磁弹射系统、电磁拦阻系统以及相控阵雷达,都大幅提升了中国海军硬实力。
军事实力的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更早以前拥有核弹的国家常常会以此来控制国际上的军事行动,直到我国核弹研发成功才制衡了这一现象,海军实力的提升同理。
中国海军的军事实力提升能够让中国更好地处理一些国际事务,让我国被其他国家所重视,推动和平事业的发展。一旦形势发生改变,我们也能以此更好的保护自身,不受威胁。
这并不是说我国已经不用替代任何国家,福建舰的试航也是为了促进中国海军更快的发展。首先发展不能局限于现有的科技,而是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将新技术新研究大量应用在武器装备中。
提升舰载机的性能,研发更加先进的舰载武器系统,包括现在非常流行的人工智能领域,同样可以运用在军舰当中。
还要加强军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研发新型军事设备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同时还要提高海军的作战水平,以便可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迅速做出反应。
与他国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世界和平的维护,不是靠一个国家就能做到的,中国海军的发展也会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忌惮中国力量,提高中国海军地位,严厉打击那些想要破坏世界和平的组织。
同时加强与他国合作,可以学习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进行科技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军事经验,推动军事多方面发展,打造一支现代化的中国海军。
现如今中国海军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我国抵御外敌,捍卫国家主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效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海军能有更大的突破。
目前来说,福建舰并不急于投入使用,而是要将军舰上所搭载的技术调试到最优。更像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吸取前两艘航母的教训,测试新技术的应用,为后续航母的研究奠定基础。
所应用在福建舰上的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了其他领域上,这提升的不仅仅是中国海军的实力,更是国家的综合实力。
一旦福建舰投入使用,中国海军将迎来质的飞跃,有了这一成功的实例,后续的航母研发和新型技术的创新也会加快进程。中国也会凭借军事实力加强各国交流,推动世界和平,维护我国海域安全。
03 11, 2025 登载于 国际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韩国釜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综合3日电)美中领导人会谈未触及台湾议题,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特习会隔日接受《CBS》节目《60分钟》专访时被问到,若中国以武力犯台,美方是否会出手协防。他仅回应:“我不能透露秘密”,但强调习近平很清楚那样做的后果。 特朗普几天前在韩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宣布双方达成阶段性贸易休战。特朗普透露,在这次谈话中,台湾完全没有被提起,令外界颇为意外。他指出,习近平之所以避谈,正因为他知道那意味著什么。 节目主持人追问,若北京真的采取军事行动,美军是否会出兵防卫台湾?特朗普则重申:“习近平知道答案。”他补充说,中方领导层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特朗普总统任内不会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清楚后果会有多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相关议题在特朗普此次亚洲行期间多次被媒体提问,频率高于过往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出发途中于专机上就曾表示,希望中国不要冒险犯台,“那对他们来说可能极为危险”。 10月30日特习会结束后,特朗普在返美途中再次向媒体表示,台湾问题并未纳入讨论内容。与他关系良好的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同日受访时则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长期且坚定的。
最近,五角大楼对中国的态度大变。看起来,五角大楼和特朗普政府都已经意识到:他们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这是咋回事呢? 之所以说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是因为美防长赫格塞思最近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句话,他称:“我和特朗普总统一致认为,美中关系从未如此良好!” 这话换在几天前,任谁都不会把这话当真 —— 就在他访问日本的时候,还拉着日本方面一起聊 “要联手应对中国”,甚至把驻日美军的升级计划都敲定了。 可等他从亚洲飞回华盛顿,态度一下子就转了 180 度,说到底,这背后的原因,全藏在美国街头巷尾那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里。 这场已经持续超过 30 天的政府停摆,早就不是什么 “政治戏码” 了,而是真真切切的生存危机。全美国有 4000…
比利时国防部长特奥·弗兰肯在10月2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不认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美制“战斧”导弹会引发俄罗斯与北约的全面冲突。 如果俄罗斯胆敢对“北约心脏”布鲁塞尔发动导弹攻击,会招致毁灭性的反击,北约可以“把莫斯科从地图上抹去”。 这话不可谓气势十足。只是,这话说完还没过几天,就被光速打脸。 据俄罗斯塔斯社10月30日报道,弗兰肯在社交媒体发帖,专门解释了自己的这一言论,称比利时无意主动挑起战争。 他强调,北约的原则始终是防御性的,而他使用“从地图上抹去”这一说法,仅是指北约集体可能作出的回应行动,并非比利时单方面的行为。 为何仅仅几天的时间他的前后态度转变如此之大?这背后究竟是真的认怂害怕了?还是另有所图? 弗兰肯的惊人言论并非一时兴起,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他将场景设定在一个极端的假设之上:如果俄罗斯的导弹胆敢袭击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这番表态的直接背景,则是围绕着是否向乌克兰提供具备攻击性的“战斧”导弹这一敏感话题。 他放话要“将莫斯科从地图上抹去”,但这句狠话并非出自比利时自身的军事实力。弗兰肯很快强调,这指的是整个北约的毁灭性集体反击,绝非比利时的单方面行动。 他的底气,显然来源于背后强大的军事联盟,尤其是作为联盟核心的美国。弗兰肯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示,即便特朗普重返白宫,他也对美国的协防承诺抱有信心。 有意思的是,这位防长在抛出如此激进言论的同时,私下却似乎相当乐观。他坚信,即便向乌克兰输送攻击性武器,此举也并不会直接点燃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这是一种高风险的言语赌博,赌注就是他对大国伙伴的信任以及对局势升级风险的特定判断。 而俄罗斯的回应则层次分明,既有官方的外交抗议,也有个人化的致命威胁。俄罗斯驻比利时使馆率先发难,怒斥弗兰肯的言论“荒谬且脱离现实”,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则批评其言论迎合了西欧盛行的“军事狂热”氛围。这些表态意在抢占道德高地,将对方塑造成好战分子。 真正让局势骤然紧张的,是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入场。他完全绕过了北约这个集体概念,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比利时这个国家本身。 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具体而又恐怖。他直接搬出了俄罗斯的末日武器——“波塞冬”水下核动力航行器,并直言如果比利时沦为攻击俄罗斯的“试验场”,那么这个国家将会从地球上“消失”。 这是一种典型的“镜像威慑”,将对方宽泛的联盟威胁,转化为一个针对小国的、不成比例的核毁灭场景,其威慑效果被瞬间放大。无独有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提到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成功试射,并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此后,大家都安静了。” 风波闹大后,弗兰肯在10月30日迅速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澄清。他明确表示比利时无意挑起战争,并反复强调北约不与俄罗斯交战,也无意卷入冲突。此举显然是为了给这口沸腾的锅降降温。…
日前,在提到中国时,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可谓是一语惊人,他称:“中美关系从未如此良好过。”前些天,赫格塞斯还在日本大谈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这才过去几天,在他眼里中美关系就这么好了?毫无疑问,赫格塞斯是在胡说。而他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以及特朗普政府的骨干成员们都意识到,特朗普现在最大的对手已经出现了,不是中国,当然更不是俄罗斯,而是:奥巴马等民主党人。 是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又高调露脸了。在日前的两场州长选战造势集会上,奥巴马高调现身,为民主党官员站台。当着众人的面,奥巴马称:“美国正处于一个相当黑暗的时刻,这届总统每天都无法无天、鲁莽、刻薄、荒唐至极!”奥巴马的话,得到了台下民众的支持。 在过去数月时间里,民主党一直在蛰伏,奥巴马也一直在忍气吞声。既然如此,他为何现在突然站出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民主党已经准备好了对付特朗普政府的3个杀手锏。 第一个杀手锏,就是美国政府的停摆期已经超过了30天。由于政府停摆,对低收入人群的食品援助计划就无法进行下去。多家美国媒体称:已经有超过4000多万美国民众失去了食物保障。这样的政府危机,成为了民主党攻击特朗普政府的杀手锏之一。 第二个杀手锏,就是特朗普在贸易战中的失利。由于特朗普对中国一退再退,民主党官员便不断宣传:他已经对中国妥协,他输给了中国。这样的宣传,无疑会让特朗普的支持率一降再降。 第三个杀手锏,就是俄乌战争问题。不能在24小时、1个月、半年结束俄乌战争,已经成为了特朗普上台以来的最大耻辱。利用这一点,民主党大可狠狠地攻击他。 以上3个杀手锏,让特朗普现在成为了一个靶子,遭到民主党不断调侃和攻击。他们的目的是:不让特朗普干完这个任期,让他早点滚下台,不然再任由他折腾下去,美国可能就没有大好未来了。不过,特朗普这种人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认怂的。数小时前,特朗普已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正式对民主党下了“挑战书”,他称美国现在处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要求所有同仁都站出来跟民主党战斗到底。与此同时,他对于自己的胜利也很有信心。 综上,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特朗普现在在国内的压力,明显大于外部压力。正因如此,他才需要尽快结束跟中国的贸易战,跟中国暂时先缓和关系。客观上来看,他这么做是明智的。不过,对此,我们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对华鹰派不断怂恿特朗普。毕竟,眼下特朗普对中国的退让,已经让美国对华鹰派相当愤怒了,他们不会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更多情况,让我们持续关注。
一场停火协议背后,藏着一枚高超音速导弹的秘密, 2025年6月,当以色列不得不接受停火时,很少有人知道真正让他们低头的原因。 现在,西方卫星拍到的照片显示,伊朗正在从中国大量进口一种"敏感化学品", 以色列媒体直接放话:下次动手的借口找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枚导弹改变的战争 2025年6月18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发射了一枚名叫"法塔赫-1"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玩意儿射程1400公里,终端速度能达到13到15马赫,弹头上还装了个球形发动机,喷嘴能360度转,飞行轨迹根本预测不了。 结果呢?美国和以色列吹嘘了好几年的反导系统,愣是没拦住。伊朗革命卫队当晚就发了声明,语气相当自信:"我们已经完全控制了以色列的领空,那里的居民在伊朗的导弹袭击面前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6月19日,伊朗又公开了"霍拉姆沙赫尔-4"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他们破坏力最强的家伙。6月22日第二十轮打击时,伊朗一口气发射了40枚导弹,包括这款"霍拉姆沙赫尔-4"和"城堡破坏者",直接瞄准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等多个目标。 美东时间6月23日晚上6点02分,特朗普发表声明宣布停火,还给这场冲突起了个名字叫"十二日战争"。停火机制挺有意思:第一阶段12小时伊朗先停火,第二阶段12小时后以色列跟进,24小时后战争正式结束。 就在停火后没几个月,欧洲情报机构盯上了几艘伊朗货船,根据卫星照片显示,9月底到10月初,至少有两批货轮从中国出发,一批从珠海港起航,另一批从长江沿岸的港口出发,船上装着2000多吨高氯酸钠。 这些船的行为特别反常。正常货船都会开着定位系统,方便港口调度和海事监管。但这几艘船一到公海就把定位系统关了,航行路线还反复绕弯,明显在躲监控。 高氯酸钠是个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NaClO4,能溶于水和乙醇,480度高温下会分解。平时的用途挺广泛,可以制造高氯酸和其他高氯酸盐,也能用来制造炸药,还能当分析试剂和氧化剂。 这玩意儿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变成高氯酸铵——这可是弹道导弹固体推进剂里的核心氧化剂。 用化学术语说,就是通过复分解反应,高氯酸钠能轻松转化成高氯酸铵。所以它虽然被列入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但国际制裁清单上却没明确禁止运输。…
在8月12日清晨,国际航空安全数据库和多家全球军事观察机构的实时推送,让日本鹿儿岛机场的突发事件迅速成为全球舆论焦点。 英国皇家海军F-35B战斗机在联合演习期间紧急降落,机场短暂关闭,未有伤亡,却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根据美国国防部度装备运行报告,F-35系列战机的全球平均任务完成率仅为52.1%,远低于65%的战备目标。此数字背后,折射出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高端武备运维领域暴露出的深层结构性矛盾。 F-35B再成焦点 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此刻正与日本、美国在西太平洋展开高强度联合演练。英军F-35B从“威尔士亲王”号起飞,本打算在日本“加贺”号准航母上完成舰载机起降演示,却意外发生技术故障,最终被迫在鹿儿岛机场实施紧急降落。机场被临时管制,数十架次民航航班延误或转降,舆论一片哗然。 英国国防部对此发布简要通报,称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相关调查已展开。事实上,这并非英军F-35B首次在海外“掉链子”。就在一年多前,英军另架F-35B在印度因突发机械故障紧急迫降,滞留数月才由专机“抢救”回国。短短时间内,英国F-35B接连出现重大运行事故,令其舰载机部队的战备能力和维护体系饱受质疑。 英国战略雄心与现实的落差 “女王级”航母被英国视为21世纪皇家海军复兴的标志。理论上,每艘航母可搭载36架F-35B,构建完整的海空打击体系。然而,受限于国防预算和采购成本,英国自有F-35B数量长期徘徊在个位数。皇家海军不得不向美军租借部分舰载机以“凑数”,以维持表面上的“航母打击群”形象。 F-35B以其强大的隐身性能、短距/垂直起降能力,被誉为第五代舰载机的“黄金标准”。但英国在运用、维护、保障和成本控制等环节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美国《防务新闻》上半年调查显示,F-35B单次飞行小时成本高达4.5万美元,相关维护体系庞大复杂,对人员素质和零备件供应要求极高。英军在亚太“秀肌肉”过程中,后勤保障能力的不足、多重成本压力和舰载机频发故障,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日本的“航母梦”与F-35B的现实考验 日本引进F-35B的决心堪称亚洲最坚定。日本政府早在2017年即启动“出云”级准航母改装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具备固定翼舰载机投送能力的“远洋力量”。8月,首批F-35B正式进驻日本本土基地,日本媒体高调宣称“战后80年来首次拥有舰载机”,标志着自卫队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 日本自卫队现役F-15J、F-2等主力战机普遍服役年限较长,性能已落后于区域内新一代战斗机。F-35B不仅具备较强的隐身和信息化作战能力,其STOVL特性为“出云”级等改装航母量身定制。日本对F-35B寄予厚望,既希望借此缩小与中美在空中力量上的差距,也以此突破战后“专守防卫”框架,迈向“正常军事大国”目标。 但F-35B的高维护难度和高运维成本同样考验日本的工业体系和后勤保障能力。日本政府多次公开承诺,将依靠本土先进制造业和与美军紧密协作,提升F-35B的维护效率和出勤率。日本防卫装备厅最新数据显示,F-35系列引进后,相关本地配套企业数量翻番,部分关键零部件已实现自主生产,后勤体系正加速完善。 F-35B全球运维短板 国际防务分析机构RAND公司发布的报告指出,F-35系列自服役以来,系统性维护难题和高成本困扰始终未解。美国空军F-35A平均任务能力率仅为51.5%,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和F-35C同样未能达到预期出勤标准。即便是F-35B的“出生地”——美国本土空军基地,也难以实现全天候高频次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