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地缘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首先,中国有着1.8万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和数之不尽的天然良港,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冻港,此外还与3000英里以外的太平洋主航道相连。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俄罗斯人馋哭。
中国不仅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还有这庞大的内陆领土,新疆嵌入中亚,云南深入东南亚,西藏俯瞰南亚。可以说,中国占据了亚欧大陆乃至世界最有利的位置。可谓是天府之土、霸国之姿。自古代到现代,中国之所以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绝非偶然;中国近30年的崛起,不仅因为党和政府的励精图治、人民的艰苦奋斗,也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有利的地理位置。
然而中国的地缘环境并非没有弱点。在美国地缘学家弗里德曼看来,中国在地缘方面有个巨大的缺口,而这个缺口足以导致中国亡国。
弗里德曼说:
“尽管中国在中亚、东亚地区上的位置有巨大优势,但在其他方面,21世纪的中国是不完整的,而且充满潜在危险。其中北有蒙古:这个巨大领土板块的南、西、东部与中国接壤,看起来就像把中国咬掉一口一样。”
蒙古,是世界上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1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仅有区区344万人口。自古以来,蒙古就与中国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在古代,如今蒙古国被称为漠北。而这片寒冷、贫瘠、干旱、广袤的土地,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噩梦。秦国统一六国后不久,匈奴冒顿单于也统一了整个漠北。从此以后,游牧骑兵对于富庶的中原展开了大规模的侵袭。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秦始皇修建了长城,并从内地征发大量人力以戍边。
汉朝建立后,匈奴一度对中原有极大的优势,几乎每年都要对汉朝边境展开大规模的侵袭。直到汉武帝时期,汉匈军事对比才发生了逆转。卫青、霍去病相继对漠北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严重削弱了匈奴的力量。
然而汉武帝和他的将领们很快便绝望地发现,汉军虽然能深入漠北,但始终无法控制漠北。这是因为漠北太寒冷、太贫瘠了,占领漠北不仅不能获得任何收益,还将花费大量钱财。同时,中央政权几乎没有任何能力控制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游牧民族。而这也构成了中原政府与漠北关系的基调,即不寻求征服或同化漠北游牧民族,只消让他们臣服即可。
因此漠北虽然与中原近在咫尺,但截至清朝,中央政府始终无法有效控制蒙古。甚至到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时期,漠北依然是帝国的溃创。为了控制那些不太安分的蒙古同胞,忽必烈只得在蒙古帝国旧都哈拉和林建立“宣慰司”。而“宣慰司”是专门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管理机构。
到了清朝时,随着枪炮等热兵器的引入,蒙古骑兵不再是中华帝国的致命威胁。而清朝皇帝也以和亲以及战争等方式,逐渐获得了蒙古诸部的认同。与此同时,俄罗斯帝国的东侵也断了蒙古人逃向西伯利亚的退路。就这样,中国对于漠北蒙古的统治才稳定了下来。当时的中国疆域就如海棠叶一般。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蒙古地区开始变得不稳定,沙俄对于蒙古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清朝灭亡后,外蒙地区出现了离心倾向。十月革命后,白俄军队率先侵入外蒙;不久后,苏俄红军也追击到了外蒙。1924年,苏联实际控制了外蒙,并扶植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二战结束后,苏联根据《雅尔塔协议》,彻底将外蒙从中国的疆域中分割了出去。
蒙古国虽然号称独立国家,但实则是苏联的卫星国,一切内政、外交都唯苏联马首是瞻,号称苏联第17个加盟共和国。
斯大林坦言:这里将来会是中苏之间的缓冲,苏联只有控制了这里,才能避免任何力量从外蒙北上,切断西伯利亚铁路。
新中国刚建立时,中苏关系十分友好,外蒙倒算不上什么问题。然而中苏交恶之后,外蒙问题便成为威胁新中国存亡的一个大问题。
当时的外蒙与其说是中苏之间的缓冲,不如说是苏联进攻中国的前进基地。1970年,苏联开始在蒙古大量增兵。苏联第39集团军入驻外蒙,该集团军下辖编成内包含2个坦克师、3个摩步师,装备有1800辆坦克、2500辆装甲车、1400门火炮。当时蒙古国不过100多万人口,但苏联军队的数量就有10万之众。
驻蒙苏军对于新中国的威胁是难以想象的。其中最重要一点,外蒙距离我国首都北京实在太近了。
向南,苏军可以通过张北地区迅速插入华北平原腹地,然后直指北京。这是当年成吉思汗进攻金朝中都的旧路;向东,苏联可以直插华北与东北相连接的“鸡脖子”处,这样一来就可以切断东北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向西,苏军可以威胁新疆,与驻中亚的苏军夹击我新疆军区。也就是说,中国整个“三北”地区,都在蒙古的威胁之下。
为了抵御苏军的威胁,我军不得不维持500万人以上的庞大军队,同时还花费大量金钱构建人造山,以图拖延苏军钢铁洪流的速度。由此可见,外蒙古若为外敌所占,对于中国地缘环境的破坏有多大。
1979年,我国对越南黎笋集团发动对越反击战,投入数十万大军。然而在北方,我军在三北地区却维持着300万人以上的大军,随时防备苏军南下。
为了给中国造成更大的压力。苏联从1979年3月12~26日起,全国六大军区皆进入战备状态,先后从后贝加尔军区、远东军区和驻蒙古集群抽调了20个诸兵种合成师、空降师和航空兵师进行联合演习,出动坦克2600多辆和900架飞机。另外苏联还从预备役部队中动员了5.2万人,征用了5000多台民用汽车。
而这次演习的重头戏就放在外蒙古境内,有6个摩步师和坦克师参加,其中3个师是经过2000公里的长途行军,从西伯利亚和外贝加尔赶来的。苏军的三个航空师、两个旅以及其他协同部队也参加了演习,其中数个歼击航空兵团是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转场而来的。
为了中国加深印象,苏联近卫106空降师在蒙古南戈壁省举行大规模伞降演习,其内容是苏联空降兵从蒙古机场起飞后,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可空投到北京上空。
由此可见,外蒙若掌握于外敌之手,对于中国地缘和国防环境的破坏有多么大。我国必须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北部的边防之上。
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死后,中苏关系开始解冻,苏联这才逐渐从外蒙撤军。到了1990年,苏联已经撤出了75%以上的驻蒙苏军。到了1992年,俄罗斯才从外蒙撤出了所有军队。
东欧剧变后,外蒙红旗落地,从蒙古人民共和国变为了资本主义式的蒙古共和国。由于苏联解体,停止了对蒙古的输血,因此蒙古国的经济状态一度极端困顿。但是好在中国经济强势崛起,而外蒙丰富的石油、煤炭、铀和其他战略性矿物有了大买主。蒙古国超过80%的煤炭、铜精粉、铁矿石、石油、黄金矿等资源,都是卖到了中国。
中蒙之间有着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两国本应成为极为亲密的友好国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蒙关系却绝对算不上亲密。
自外蒙被苏联控制以来,就一直奉行着反华教育。蒙古政治界和文化界均认为,中蒙在历史上是千年之敌。无论是清朝、民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是曾经欺负过他们的“仇人”。相反,俄国人倒是成了“解放者”。甚至他们连元朝都不认,把建立中华帝国式政权的忽必烈称为“叛徒”。
因此蒙古从上到下,都对中国不信任、不友好。在蒙古国内,种族主义极度盛行,在蒙华人经常遭到这些极端组织的辱骂、骚扰甚至殴打。
在蒙古国上层,则极力发展所谓“第三邻国”。而这个“第三邻国”,就是美国。
首先是军事合作。蒙古和美国的联合军演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的“贝克·猿狐”联合演习,到“可汗探索”军事演习前,蒙美之间共进行过十多次的联合军事演习。
从2003年开始,蒙美展开了所谓“可汗军演”,其规模变得越来越大。从2003年到今年,“可汗军演”几乎每年都有美军参与。
在政治上。2005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访问蒙古,成为第一个访问蒙古的美国总统。从此之后,美国和蒙古的关系急剧升温。
2012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再度访问蒙古国,并将之称为所谓“亚洲民主的典范”。
在所谓“反恐战争”,小小的蒙古国却积极参与,派出173名士兵前往伊拉克“维和”。后来美国前国务卿拉姆斯菲尔德明确表态,蒙古国可以效仿中亚国家,和美国合作建设军事基地。若如此,美军或许就将进入中俄两国之间的腹地了。再联系到蒙古国上下对中国一系列不友好的态度和作风,着实令人担忧。
但是直到今天,美国的军事基地依然没有在蒙古建立起来。
首先,蒙古僻处中俄之间。即便美军进入了蒙古,也会受中俄两大强军的包围。而美军根本发挥不出其海军以及空军的优势。即使中俄与美国开战,驻蒙美军也只有被歼灭的份,根本掀不起任何风浪。
其次,无论蒙古愿不愿意,中国都是搬不走的邻居,也是蒙古最大的经济伙伴。前些年蒙古经济之所以大幅改善,就是因为中蒙之间的合作。毕竟俄罗斯经济落后且资源丰富,根本用不着蒙古的资源。
反观蒙美经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与蒙古国2020年的贸易总额仅为1.29亿美元。其中,美国向蒙古国出口商品额为1.18亿美元,进口商品总额为1200万美元。换言之,蒙古无法从与美国的贸易中获利。前些时,蒙古国外长巴特策策格称美国会帮助蒙古国成为发达国家。但实际上,这根本是痴心妄想。
相反,如果中国切断与蒙古的贸易,蒙古就会被彻底孤立于世界之外。毕竟蒙古的进出口贸易,靠得是中国的天津港。
最后,从蒙古自己的角度上看。以其孱弱的国力,与中国作对完全是以卵击石。中方从来不干涉别国内政,更不会对蒙古国和美国的正常合作指手画脚,但如果这种合作建立在军事因素之上,那中方同样将好好考虑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蒙古国总统曾于2014年,在莫斯科声明,在蒙古永不会出现美军基地。蒙美军事合作也绝不针对任何一方。
从地缘的角度看,如今一直困扰中国历代政权的北方威胁已经消除了。从蒙古本身来说,他们已经不能像冷兵器时代那样南下抄略中原了,其军事实力根本不值一提。
随着中俄关系的向好,也不用担心俄罗斯人的“钢铁洪流”从漠北草原中冒出来。如今的蒙古才真正发挥了缓冲国的作用,而不是敌人进攻中国的桥头堡。如今的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承认了历史现实,但蒙古也决不能成为外敌反对中国的堡垒。
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不能利用蒙古来反对我们。
历史上,中国和蒙古有长期的战争,但同样也有长期友好的交往历史。从基因学的角度看,中国和蒙古人本就没什么不同。长城就犹如一个胡汉旋转门,出则为胡,入则为汉。在成吉思汗家族的基因中,还测出了刘邦家族的血统。中蒙两大民族本就该密不可分。要知道按照清朝第一部《国籍法》规定,全世界的汉人、满人、蒙人将自动取得中国国籍。
因此从文化上,蒙古应该正本清源,与中国建立更加友好的关系,将极端民族思想剔除出去。蒙古若想成为富裕国家,美国、日本、韩国都帮不了他们。唯独只有中国,才能将蒙古从贫穷的泥淖中拉出来。
最近美国战争部突然召集上百名将领返回美国,参加一个美国战争部长亲自参加的会议,为此立即引发了外界的关注。美国五角大楼被改名为战争部之后,已经引起了外界的热议,如今上百名在海外部署的美军将领突然返回美国,已经让外界看到了美国国防战略的变化。实际上美国五角大楼已经发布了新版的美国国防战略,重申美国关注于西半球和美国本土安全的同时,美国也是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也是让外界看到了美国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已经成为了赢家之一,因为无论是乌克兰要从美国获得武器,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西方国家,也要从美国购买武器,包括欧洲从美国购买武器军援乌克兰,因此俄乌冲突的持续,已经可以为美国军火企业提供长期的利益。但是美国提供乌克兰的武器,并不是属于高精尖的类别,包括陆军战术地对地导弹也是300公里的射程,因此和美军的远程打击武器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美国在进行多款武器的建造,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已经在加快12款关键武器的生产。 从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已经包含了6款导弹,包括爱国者3防空系统、AGM-158C防区外导弹、标准6多用途导弹、PrSM精确打击导弹,联合攻击空对地导弹等。从美国的战略部署来看,美国加快关键武器的建造,包括六款导弹,已经颇有矛头直指中国的节奏,尤其是AGM-158C防区外巡航导弹的加快建造,目的更为明显。美国已经多次通过兵棋推演来推动AGM-158C防区外巡航导弹的加速建造,因为美国已经将这款导弹当作了神器,在兵棋推演的时候,就有设置无限使用AGM-158C的条件,从而可以建立对于解放军的优势。 在中国发展和崛起的过程中,美国积极推动了所谓的“印太战略”,从而试图阻止中国的进步,美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维持美国自己的霸主地位,因此要迫使中国停止发展和崛起,从而就有了多个领域对于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包括利用军事部署来给中国施压。美国不仅仅在中国家门口部署军事力量,而且还勾连盟友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最近就有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的战斗部署,凸显了美国和美国盟友的勾连本质。 美国在积极推动多款武器的生产,从而试图构建对于中国的威慑优势,实际上如今美国的制造业已经陷入了危机,因为美国在推动全球化的时候,美国的制造业已经没落,从而导致美国的武器装备工业的发展也遭遇了困境。美国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的建造速度,也是说明了美国有很大的问题,因此已经颇有虚张声势的节奏。此一时彼一时,美国所担心的事情已经让美国处于了焦虑的状态,因此也是莫大的讽刺。
日本一位名叫矢野义昭的前自卫队陆将,扔出了一个观点,说如果中日真的擦枪走火,日本,这个我们印象里经济和科技都很发达的国家,最多只能撑一个星期。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别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矢野,他不是什么博眼球的网红,而是正儿八经带过兵、搞过战略研究的内行。他的话,戳到的是日本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一周的“死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矢野的逻辑其实很直白,就是一场现实到残酷的沙盘推演。他直言不讳地说,今天的中国,在军事体量上,已经让日本望尘莫及。我们不谈虚的,就看最实在的数据。海军吨位,中国是日本的三倍多;空军战机数量,也是好几倍的差距。 你可能对这些数字没啥概念,我给你打个比方。这就像两个拳击手上了擂台,一个体重200斤,膀大腰圆,另一个才70斤,虽然技巧可能不错,但这体量差摆在这儿,硬碰硬,结果可想而知。 矢野推演的画面感很强:一旦冲突爆发,比如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点什么摩擦。中国的反应速度会是雷霆万钧。头几天,唱主角的肯定是导弹。你想想,铺天盖地的导弹,像暴雨一样砸向日本西南方向的军事基地,尤其是冲绳。冲绳那地方,离我们太近了,对日本来说是战略前沿,对我们来说,也成了最顺手打击的目标。 日本有“爱国者”和“标准-3”这些拦截系统,性能是不错。但问题是,你能拦得住10枚,能拦得住100枚、1000枚吗?饱和式攻击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拦截导弹是有限的,打一发少一发。一旦拦截系统被打穿,防空网就等于破了,接下来日本的空军基地、海军港口,都会暴露在打击之下。矢野的原话很冷酷:几天之内,日本的防空导弹就会耗尽。 空战和海战也一样。2025年的今天,中国空军的家底可厚实了。歼-20这样的隐身战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而是成建制地部署。日本那边虽然也在加紧采购F-35,但数量和形成战斗力的速度都赶不上。真到了天上,我们是成群的“猛龙”对上零星的“闪电”,优势可想而知。 海军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年大家在新闻里看到的055型万吨大驱,被军迷们亲切地称为“带刀侍卫”,一艘艘地下水,组成了航母编队的坚实盾牌。而我们的航母,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电磁弹射的“福建舰”,已经从单打独斗走向了多航母编队协同作战。日本的海上自卫队虽然很精锐,但他们的主力舰艇数量就那么多,面对我们超过350艘的庞大舰队,实在是有点双拳难敌四手。 军事上的硬碰硬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日本的“软肋”。 这才是矢野预测的真正核心。日本是个什么国家?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几乎所有工业命脉都攥在别人手里,都得靠海运。它的生命线,就是那几条繁忙的航道。一旦开战,我们的海军,哪怕只是潜艇部队,只要往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这些关键水道一摆,日本的经济就得立马“休克”。 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现在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那些响当当的汽车巨头、电子企业,哪一个离得开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战争一打响,这些经济链条会瞬间断裂。工厂停摆,失业潮爆发,股市崩盘……根本不需要军队登陆,光是经济战,就能让日本社会陷入巨大的混乱。 矢野还提到了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点:弹药储备和战争意志。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是后勤,是消耗。据他估算,没有美国的紧急援助,日本自卫队的弹药储备,在高强度的冲突下,连一周都撑不住。士兵也是人,他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大多是“和平兵”,没经历过实战的残酷。当头顶上导弹呼啸而过,身边的战友倒下,那种心理冲击是巨大的。自卫队员的士气能维持多久,是个大大的问题。 当然,说到这儿,肯定有朋友会说:你把美国忘了吧?《美日安保条约》可不是一张废纸。 没错,这正是整个棋局里最大的变量。美国在冲绳、在横须贺、在佐世保,都有庞大的军事基地。2025年以来,美军甚至把F-22这种顶级战机都增派到了冲绳。理论上,关岛的航母战斗群三天之内就能赶到东海。…
前言 歼-35的首次公开亮相,把全球防务圈的目光统统吸引了过来,谁将成为第一个“接盘侠”,不再只是军贸合同的交易问题,而是一次对地缘政治格局的精准撬动。 比起谁买得起,更关键的是,谁敢买、谁该买、谁买了之后会产生什么蝴蝶效应。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军机出口,而是一盘多国博弈中的先手棋。 性能“爆表”,不是炫技,是自信 要说歼-35为什么能成为全球焦点,靠的不是涂个灰色外壳、贴个“隐身战机”的标签,而是真材实料地把技术摆上了台面。 2025年珠海航展一亮相,官方就直接上了“干货”: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直接对标美军F-35C,身形虽说是中型,但吨位却有重型的味道,这就决定它既能“秀肌肉”,又能“跑得远”。 雷达反射面积低到只有0.014平方米,小得跟巴掌差不多,这可不是随口吹牛,要知道F-22的隐身效果都还停在0.05平方米,这么一对比,谁先进谁落后,一目了然。 再看动力系统,歼-35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9双发中推发动机,这就打破了以往对外技术依赖的“命门”,不光让自用更安心,也让出口更有底气。安全性、机动性、弹射起飞能力样样不缺,还能“满油满弹”电磁弹射起飞,这在福建舰上已经实测验证过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次罕见地把核心参数公开,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有的放矢地为出口铺路,你要信,它就成了合作的敲门砖;你要疑,它也起码说明了中国有足够底气摆上台面谈交易。 谁最想买?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都在牌桌上 歼-35的出口,不是“谁先排队谁先拿”,而是看谁的战略需求最迫切、政治代价最小、合作基础最扎实,而在这几道门槛前,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买家。 先说巴基斯坦,2025年的“5.7空战”中,歼-10CE一战成名,不仅打出了中国装备的威名,也让巴方对中国技术的信任度大幅提升。面对印度手握“阵风”战机的现实威胁,巴基斯坦急需一款能压制对手的五代机,而歼-35正好卡在这个缺口上。 更有意思的是,巴沙之间的防御协议已经给出了财政解决方案:沙特出钱,巴铁买单,三方共赢。这不仅能缓和沙特对以色列F-35部署的担忧,还能间接为中国在中东能源通道上加一层“隐形护盾”。 而土耳其这边,看似是在北约体系里徘徊,实则早已“心有旁骛”,被美国踢出F-35项目后,土方本来想转向俄罗斯的苏-57,结果一对比细节就傻眼了:苏-57雷达探测距离才35公里,机身做工还粗糙到肉眼可见的铆钉缝隙,这哪像是五代机的样子? 于是目光就转向了歼-35,在珠海航展上,土耳其代表团明确表示对歼-19雷达系统和隐身材料非常感兴趣,这可不是走过场。虽然北约身份让它在采购上需要多层平衡,但如果中国能提供一套“低政治附加值”的方案,土耳其未必不敢试水。…
9月28日,美国农业部更新的出口数据让中西部的豆农们心凉了半截,2025年新季大豆出口已经启动,但"对华出口额"一栏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订单记录。 这是27年来首次,在新季大豆开卖的关键节点,美国没能从全球最大买家中国手里拿到一单生意。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了 对比去年的数据更显刺眼,2024年同期,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超过650万吨,占当季出口总量的两成以上。 而今年,从9月初新季预售启动到9月底,美国大豆协会反复核查的数据显示,中国采购商连询价的记录都寥寥无几。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9月的行业会议上急得直拍桌子,在明尼苏达州的农场里,种植户汤姆·威尔逊对着刚泛黄的大豆田叹气,为啥中国突然不买美国大豆了?答案藏在另一组数据里。 美国农业部的全球贸易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采购的大豆总量突破3000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巴西一家就占了2700万吨,而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中的份额,从最高时的60%跌到了如今的22%左右。 南美大豆能抢走订单,靠的是实打实的优势。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坦言,巴西近年来花大力气升级港口和铁路,现在大豆从收割到运抵中国港口只要25天,比美国还快10天,运输效率已经追平甚至超过美国。 价格上的差距更明显,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均价是439.1美元/吨,而美国大豆要459.8美元/吨,每吨贵了21美元。 更让美国豆农头疼的是,中国和南美还签了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多年锁单、本地货币结算等方式,中国采购商不用再担心价格波动和交付延迟,自然也没必要冒风险回头买美国大豆。 停摆也要继续关税 就在豆农们盼着政策松动时,美国国土安全部9月27日在官网发布的一份文件给他们泼了冷水。文件明确表示,即便10月1日联邦政府因预算问题停摆,关税征收等"必要职能"也会照常进行。 这份依据《反拨款法》出台的规划,把关税归入了"国家经济安全范畴",27.2万名国土安全部员工里,25.8万人会被列为"必要人员"在停摆期间继续上岗,这个比例比往年都高。 关税带来的影响早已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每一环。美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9月26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对美大豆加征的23%关税,让美国大豆彻底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两次世界大战启示我们要居安思危,战争给人类的教训是惨烈的,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全球范围内,有几个公认很难入侵的国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使是军事强国,贸然攻打也难以成功。这些国家为何拥有这么厉害的防御能力? 瑞士 瑞士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作为著名的中立国,很少掺和进国际纷争中。虽然瑞士的国家不大,也并没有以军事强国著称,但是却没有国家主动入侵瑞士。 一战和二战几乎波及了全球各地,瑞士的国土内一如既往的保持安静祥和,作为在欧洲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这是非常难得的。 如此和平的国家氛围,堪称欧洲的世外桃源了。这不仅仅是因为瑞士的中立国身份,因为世界大战时,各主要参战国为了增强己方的优势,还会主动拉拢一些国家参战。 瑞士从1815年之后开始,几乎都没有被局部战争或国际战争波及,这可不是幸运,瑞士隐藏的国家实力不可小觑。 首先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都非常有利,刚好位于欧洲的心脏位置,是一个内陆国家,要想攻打瑞士,首先要通过周围一圈的国家,这其中的麻烦可不少。 跟瑞士接壤的国家有五个,德国、法国、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有好几个在不同时期都是军事强国,打起来就不仅仅是瑞士一个国家的事情了。 瑞士的国土上,将近70%的地方都是山区,光是阿尔卑斯山脉就占了58%,整个国家基本上被阿尔卑斯山脉环绕,拥有天然的防御长城。 高耸的山脉给瑞士行军带来的巨大的困难,瑞士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有48座。对于生在此地,长在此地的瑞士人来说,适应瑞士的自然环境是小意思。但是对从其他国家来的人说,到瑞士打仗可不是欣赏风景,对身体素质是巨大的考验。 土生土长的瑞士人特别强悍,瑞士基本上全民皆兵,男性公民到年纪后都要服兵役,基本的军事训练很普及。 瑞士很重视国家防御工程,因为有山脉做天然堡垒,所以瑞士和其他国家联通只能通过高架公路和过山隧道,只要将这些通道关闭,瑞士就固若金汤。 二战时期,希特勒也不是没想过要进攻瑞士,但是一想到瑞士难以攻克的屏障,还有全民皆兵的恐怖兵力,当时分身乏术的德国不得不放弃征服这个邻居。 越南…
歼36真能压制B-21? 美国媒体紧张不是没理由,但下结论还早** 中国的新一代战机歼36一露头,美国人就坐不住了。 这不是空穴来风。 美媒《1945》直接点名,歼36可能会成为B-21战略轰炸机的克星。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简单说,歼36的优势太明显。 雷达上几乎看不到,导弹射程又远,机体大,能飞得也远。要是再搭配加油机,在西太平洋海面上守个把小时,等着B-21钻出来打冷枪,都不是问题。 以前B-2轰炸机进出第一岛链轻轻松松,因为中国的防空系统不够密。 现在不一样了。 歼36的出现,再叠加中国地面防空、海上舰队的整体提升,B-21要深入就得好好掂量下了。 更关键的在这:B-21的任务是要穿透敌方防线,执行深度打击。 可一旦前方有像歼36这种级别的高隐身、高机动、远程攻击战机在蹲守,它的生存率就不确定了。 美国花大价钱研发的B-21,可能连出击的门都不好找。 歼36到底强到什么程度? 而且机体还够大,能装激光武器。美媒说了四点:雷达反射面积极小、导弹多、发动机猛、航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