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數據很嚇人,美國眼中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

前言:长期以来,中国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不像美国那样建立庞大核武库,数量和质量均不如美国,因此一直处于被动态势,美国也很少重视中国核武库,加上美国开始建立战略导弹防御系统,就更加不担心中国核武库了,但“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改变了这一切。

一:“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起源

1966年5月,中国开始进行研制“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当时中国的导弹基础仅有仿制苏联P-2的“东风”2弹道导弹,起飞重量仅有29.8吨,射程仅有960千米,在这样的基础上研制起飞总重190吨、射程12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在突破多个技术难关后到1970年6月才完成研制,1971年9月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试验,并针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了多项改进后又进行了9次飞行试验。1980年5月,成功向南太平洋进行了全程发射试验,1990年改进的“东风”5A的射程可达14000千米,可覆盖整个北美大陆,成为中国战略威慑的中流砥柱。

但“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发动机使用的是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氨推进剂,贮存时间短,加注时间长,1980年又开始研制“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设计时以直径两米固体发动机为基础研制陆海共用导弹,陆基导弹就是“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而海基则是巨浪-2潜射导弹,历经20多年研发,于2000年首次发射成功,克服了固体发动机、高精度惯导装置、先进导航制导系统、小型核弹头以及机动发射技术等诸多难点,但第一级发动机是钢制壳体,发动机的质量比低,再加上还使用比冲较低的HTPB推进剂,进一步限制了发动机的比冲,导致射程只有8000千米,只能从中国东北打击美国的西北角落,无法覆盖整个北美大陆。

为弥补“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射程较低的遗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研究院1986年就启动“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立项,设计射程大12000千米,可携带3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制的60万吨分导式核弹头,并使用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和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1992年5月21日,在中国第37次核试验完成了东风-41导弹配套核弹头的地下核试验后,研制工作停滞面临下马的危险,直到1999年才又重新开始研制工作,并确定弹重60~80吨,射程12000~14000千米,可携带6~10枚分导式核弹头,命中精度200米以内的新性能指标,还采用了新型惯性与星光制导系统,速燃发动机、机动变轨、释放诱饵等新技术。

二:美国眼中的“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

2012年6月,美国国防部宣称中国成功试射了“东风”-41型弹道导弹,2013年底进行了第二次试射,2014年6月,美国国防部公布的《2014中国军力报告》就着力关注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2014年12月13日的第三次试射验证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美sTSS太空跟踪与监视系统卫星观测到了明确的多弹头分导释放过程,2015年8月6日的试射携带了两个分导式模拟核弹头,这是该型导弹定型试射,2015年12月5日的试射测试了铁路机动型的弹射试验,2016年4月12日,公路机动型“东风”-41洲际导弹进行了试射,2012年-2017年,美军总共检测到了7次试射,弹道都是从山西五寨导弹发射基地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靶场,距离刚好是2000千米,这说明东风-41的最小射程是2000千米。

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东风”41洲际导弹的研制和测试接近尾声,很可能于2017年之前开始小批量服役,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东风”41洲际导弹是一种四级动力弹道导弹,全长21米,直径,2.25米,重80吨,最大速度25马赫,最大投掷重量2.1吨,可携带6枚60万吨的分导式核弹头或10枚35万吨分导式弹头,比“东风”-5B和“东风”31A更具威慑能力,“采用液体推进剂和井式发射方式的东风”5B洲际导弹虽然有更大的射程和更强的投掷能力,但生存能力较低,东风-31A的最大射程为11270千米,在山西发射时可覆盖除佛罗里达州外的美国国土。

“东风”41洲际导弹比东风-31洲际导弹长4米,重将近两倍,增加的几乎全部都是固体燃料推进剂,射程只要达到14000千米就从河南发射经太平洋时就可覆盖美国全境,但太平洋弹道是不合理的,地球以速度为40000千米/1天自西向东自转,在北纬30°的中国发射时是346410千米/天,洲际弹道导弹自东向西飞行30多分钟到达美国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了721千米,等于实际射程只有13000多千米,仍然不能覆盖美国全境,所以“东风”41洲际导弹的射程应该是15000千米,从中国境内任意地点发射经太平洋都可覆盖美国全境。

但是在太平洋地区,美国在日本南部部署了导弹防御的X波段预警雷达,在加利福尼亚比勒空军基地部署了AN/FPS-115超高频预警雷达,还在中国周边部署了用于拦截弹道导弹的“宙斯盾”SM-3战舰,使用太平洋弹道在导弹正处于上升段的时候美军反导拦截系统就可以进行拦截,此时“东风”41洲际导弹弹头还未分离,很会被一窝端,“东风”41洲际导弹最可能采用北极弹道攻击美国,距离佛罗里达只有1.27万公里,但受400米/秒地球自转速度影响,射程会缩短10%~20%,不过15000千米的射程缩短后也足够覆盖美国所有5万人以上的城市,而且飞越北极的时间比飞越太平洋更短,可大大缩短美军的预警时间与反应时间。

“东风”41洲际导弹可采用车载发射、固定发射井和铁路发射,“东风”-41运载车是典型的8轴导弹运输、起竖和发射三用车,所有车轮均可同时驱动和转向,可以在路况较差的路面甚至是山路行驶,巨大的导弹发射筒置于车体中部,凸出车体之外,和SS-27“白杨”M洲际导弹的三用车有相似,但比“白杨”M运载车更宽,导弹发射筒直径也大0.4米,机动性比牵引式的“东风”-31A洲际导弹更强,发射筒筒底采用了圆盘形底座,这个底座专门为无依托发射设计,也就是不需要预先准备发射场,在机动中可随时停车发射。

无依托发射不止一个底座,还有快速定位技术、快速定向技术、全方位发射技术、重力加速度快速测量技术,垂线偏差快速测量技术,极端情况下在山间小路也可发射,无需测地、气象、加注、指挥、瞄准等技术分队,以往美国只要监视导弹阵地周边的公路就可以掌握其活动范围和规律,现在则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监视,要消灭发射车只能使用多颗核弹头覆盖整个区域,但只要还有一块地面没有被覆盖,发射车辆就可以发射导弹,除非美国掌握整个中国的制空权才能找出发射车。

不过无依托发射会降低精度,“东风”41洲际导弹的铁路机动技术来自乌克兰的ss24铁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发射车、指挥车及其他导弹系统用车都伪装成客运列车,还专门铺设了2000公里铁路,在北斗系统二期工程完成后,“东风”41洲际导弹的可达到200米,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将部署于豫西、湘西和西北地区地下发射井,依托12万千米的铁路网和约12万干米的高速公路网灵活的机动部署,大大增强打击能力。

三:“东风”-41型洲际弹道导弹为什么让美国恐怖

美军的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由预警、拦截和指挥通信三部分组成,预警由部署在阿拉斯加,格陵兰和英国的三部相控阵雷达和部署在加利福尼亚州、马萨诸塞州、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的4部“铺路爪”雷达,以及国防支援计划卫星和天基红外系统卫星组成,雷达可以达到1分钟发现导弹发射特征,3分钟计算出导弹落点,并持续监视20到30分钟,卫星可提供25到30分钟的预警时间和发射点的大概位置,卫星和预警雷达探测到的数据会传输到夏延山国家作战管理与指挥控制通信中心分类和威胁评估,再由美国本土的6部,夏威夷,韩国,冰岛各1部的X波段雷达负责搜索、跟踪、识别目标和评估拦截效果。

“东风”41洲际导弹从德令哈发射,初段和上升段都在内陆,不会遇到拦截,但中段会遭遇“标准”-3海基中段拦截武器和陆基拦截器两次拦截和末端“爱国者”,“萨德”系统的两次拦截,目前美国在阿拉斯加州和北达科他州各部署125枚陆基拦截器,“标准”3和“萨德”导弹也都采购了300余枚,日本也购买了73枚“标准”3,美国在2013年估计中国有只有20枚“东风”-5A和20枚“东风”-31A可打到美国本土,假定这些洲际弹道导弹都使用单弹头,并选择北极弹道避开“标准”-3海基中段拦截武器拦截,按照拦截一枚弹道导弹需要4枚拦截弹的杀伤概率计算,美国只要120到160枚拦截弹就可保证有效防御。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直径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1.48倍,能够携带4~6枚4~5百万吨级核弹头,按照面积估算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能携带1~2枚4~5百万吨级的核弹头,核武器的杀伤半径计算公式是1.483885x爆炸当量,百万吨级的核弹头爆炸威力仅为50万吨级的核弹头的1.25倍,而且只能瞄准一个点,如果缩小当量到25万吨级,10枚才重1.6吨,每个核弹头杀伤半径为4.37千米,3枚爆炸威力就达到了4百万吨级,10枚弹头杀伤半径就达10千米,采用10枚分导式多弹头不但可以攻击不同标,也有利于提高突防概率。

一枚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最多可携带10枚弹头和11枚诱饵,分导式多弹头每个弹头都单独配备制导与末助推系统,纵向落点距离可达到1450-1660千米,从突防的角度考虑,洲际弹道导弹中段飞行长达20多分钟,在弹头释放前拦截效率最高,唯一办法就是在导弹到达目标上空之前就释放出大量和母仓大小差不多的充气诱饵,掩护母仓释放,反导系统需要诱饵中找出母舱是困难的,如果采用有杀错不放过的办法会大幅降低反导系统的效能。

根据数学推算,“标准”-3海基中段拦截武器和陆基拦截器对弹头发现概率为0.8,跟踪概率为0.82、识别概率为0.82、单枚拦截概率为0.65,对诱饵发现概率为0.8,跟踪概率为0.7、识别概率为0.1、单枚拦截概率为0.7,“萨德”末端拦截武器对弹头发现概率为0.9,跟踪概率为0.85、识别概率为0.9、单枚拦截概率为0.62,单弹头在两层拦截下突防概率为0.117,一个洲际弹道导弹旅通常装备16枚导弹,以0.9可靠性计算,一次齐射就是120枚核弹头,按照0.3拦截概率计算,美国需要480枚拦截弹,如此规模必将造成成本的飙升,给美国构成经济重荷。

四:结语

美国TLDM新闻网曾逐个细数中国导弹基地与美国各大城市的距离,担忧地称“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有能力打击美国所有城市”,目前,美国有13个人口百万级的大城市,311个人口十万级的小城市,如果3个洲际弹道导弹旅投出360枚核弹头,被拦截120个,剩下的也足够让美国无法承受抢先发动核战争的后果了,何况据美国估计2020年中国核弹头已经达到600枚,除了东风-41,还有东风5,东风31,巨浪2,巨浪3等。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比當眾痛罵侮辱性還強,澤連斯基去美國這一趟,丟盡了總統面子

过去这三年,因为俄乌冲突,泽连斯基一直活跃在全球舞台的中央。这份荣光,或许只有他当喜剧演员的时候才有过。不过荣光的背后,往往是辛酸,就像这一次去了趟美国,却丢尽了一国元首的面子。 (最近在美国的遭遇,或许比乌克兰国内战事,更让泽连斯基焦虑) 10月17号这天,泽连斯基今年内第三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怀揣着希望,想从特朗普手里要来“战斧”巡航导弹,扭转一下乌军在前线的颓势,顺道争取一些筹码,以便在接下来和俄罗斯的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 结果等待泽连斯基的,不是特朗普的热情招待,而是恶语相加。这一次,特朗普还是没有给他好脸色,不仅当场拒绝了他援助“战斧”的请求,而且还让他给俄罗斯割地,换取停火以及和平协议。 按照特朗普的意思,俄乌之所以迟迟不能停火,主要原因是泽连斯基没有拿出打动普京的筹码,如果乌克兰能把整个顿巴斯地区让给俄罗斯,俄乌停火将不是什么难事,和平协议有望立马签署。 泽连斯基当然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干丧权辱国的事,所以他一口回绝了特朗普的提议。在特朗普的地盘上,驳了特朗普的面子,泽连斯基的下场可想而知,他被“懂王”晾在了一边。 据美媒报道,在和泽连斯基的会晤草草收场后,特朗普在白宫盛情款待了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这不同的两幕一对比,泽连斯基在特朗普眼里什么份量,很清楚了。 (同样是招待客人,表情差别巨大) 可就是这样,泽连斯基好像还抱有一丝幻想。他打算借白宫的草坪,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一下和特朗普会晤的情况,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结果被赶了出来,白宫送了他两个字:不借。没办法,泽连斯基只能想其他的法子。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泽连斯基不知道在哪搞了一些桌椅,在白宫对面马路旁的拉法叶公园,临时搭了个简易的场子,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要不是有“乌克兰总统”这张颜面撑场子,不知情的人,一定会认为泽连斯基是个卖艺的,或者乞讨的。 就这寒凉的场面,就泽连斯基呆滞无助的眼神,谁能想到,这是堂堂一国总统。这一幕,比被特朗普当众痛骂侮辱性还强。说实话,这一刻,不少人同情起了泽连斯基:有时候总统也不是好当的,尤其是弱国的总统。 (在路边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泽连斯基) 这也再次证明了那条真理:弱国无外交。国力不够,底气不足,在国际外交中就不好混。同样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普京在特朗普这里的待遇,跟泽连斯基全然不同,特朗普不光帮着普京说话,还得邀请普京上门来谈。 为啥,原因很简单,俄罗斯的实力远超乌克兰,某些方面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在处理俄乌冲突这场危机时,普京不用求着特朗普,俄罗斯不用看美国的脸色,要打要谈,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归根结底,实力到位了,底气在那摆着。 可泽连斯基就不一样了,他得处处求着特朗普,没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乌军在前线撑不了太长时间;没有美国的斡旋,俄乌冲突可能一直打下去;没有美国的点头,乌克兰肯定迈不进北约的大门。未来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也得找美国帮忙。…

5 minutes ago

特朗普曝明年訪華!對華釋放緩和信號,三大原因讓美國主動求和​

中美之间的APEC会议还没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已经曝出内幕? 特朗普:将和中国达成公平协议 特朗普对媒体表示,在APEC会议上,特朗普将和中国进行会晤,并且签订一份对两国来说都“真正公平”的协议。不仅如此,特朗普说自己将会受邀访华,时间大概是在明年年初。 而当记者求证外交部的时候,外交部并没有给出更加具体的信息,那么特朗普这次曝出的内幕到底靠不靠谱?我们又应该如何解读? 第五次谈判开启,中美即将达成贸易协定? 看上去中美之间即将迎来“春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美目前的关系真的“不怎么样”。 一周之前的10月14日,中美“海上贸易战”打响:而美国也因为301调查对中国船只加征额外税费,而中国交通运输部于14日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作为对美方无理行径的回应。 中美“海上贸易战”打响 除此之外,中美之间在多方面都处于非常明显的“冲突”之中。 举个例子,美国希望中国企业购买美国大豆,但是我们却直接断绝了美国豆农的贸易,让美国农民损失惨重,特朗普的中期选举非常危险。 再比如特朗普要求中国给予足够的稀土配给,向美国敞开供应稀土,但是我们现在不断出台稀土管控政策,特别是针对稀土设备和技术的出口,进行了严格的管制。稀土卖给谁,卖多少,现在都是中国说的算。 特朗普希望中国,买美国大豆 虽然特朗普对中国发出威胁,甚至是100%关税制裁,要让中美贸易彻底脱钩,但是摸清了特朗普底牌的中国,却完全不在意特朗普的维系,我们的的大豆卡了美国的脖子,而我们的稀土,直接卡了全世界的脖子。 所以最近,中国成为世界话题的中心:美国和欧盟虽然内心很不愿意和中国合作,但是却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示好”。 特朗普在10月20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很谈得来”,同日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会晤上,特朗普说:“美国将和中国达成贸易协定”,并淡化了中美贸易战的风险。特朗普还称,自己的优先要务是与中国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

14 minutes ago

特朗普給哈馬斯,找到新對手,以色列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吞下加沙

特朗普给“不听话”的哈马斯,找到了新的“对手”,以色列或许终于等到机会,可以如愿以偿地“吞下加沙”。 为了回应哈马斯所谓“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以色列再次向加沙投下了153吨炸弹,特朗普也“不甘示弱”,提出了对付哈马斯的“新招数”——由美国的中东盟友派兵进入加沙,与哈马斯对抗。尽管这大概率又是特朗普自作主张的想法,但一个事实确实是无法掩盖的:中东国家的离心离德,纵容了美国和以色列的野心无限扩张。 【美以“一唱一和”】 特朗普下令,要求中东"整治"哈马斯 事实上,从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得到中东广泛认可开始,这些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的态度已从"声援"转向"切割"。 过去,卡塔尔曾为哈马斯提供资金与外交庇护,土耳其高调称其"自由战士",沙特等国虽未直接支持但默许其存在。 但如今,这些国家集体转向,美国提出的方案中,明确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交出加沙治理权,由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完全掌控"安全与行政。 这种转变并非出于对巴勒斯坦事业的突然冷漠,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重新计算:哈马斯作为伊朗支持的"抵抗轴心"成员,在逊尼派为主的阿拉伯世界长期面临排斥,而如今更因成为地区稳定的"麻烦制造者"被系统性抛弃。 【中东国家“离心离德”】 不过特朗普将哈马斯问题,包装为"中东盟友的责任",试图拉拢沙特等国组建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联盟,大概率也是行不通的。 阿拉伯世界对巴以问题的反应已经极为谨慎,能将责任推给"国际社会监督",就不会直接出兵。 这种"自保优先"的态度,与当年阿拉伯联军在中东战争中因不团结而溃败的历史如出一辙——各国核心威胁不同,缺乏共同敌人,自然难以形成类似北约的军事联盟,就更不要说什么“同进同退”了。 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的"妥协",折射出对以色列的无力对抗。 尽管它们在口头上谴责以色列占领,但面对加沙被围剿的绝境,无人愿意为其提供更多帮助。 这种离心离德的状态,本质上是阿拉伯世界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长期困境:既无法统一立场对抗以色列,又不愿为巴勒斯坦牺牲自身利益,最终只能在"谴责"与"沉默"间摇摆。…

23 minutes ago

特朗普對印度下“關稅通牒”:若再買俄油 將承受巨額關稅!

老实说,特朗普跟印度总理莫迪这几年的关系,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我最好的朋友”,一会儿“关税没商量”。这不,上周末(美东时间19号),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当着一帮记者的面,又开炮了。 他说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他坚持说:“我跟莫迪谈过了,他亲口答应我,不买俄罗斯石油了。” 第二层,记者立马追问:“可印度外交部上周刚否认,说压根没这通电话啊?” 特朗普眼睛一瞪:“如果他们(印度)想那么说,行啊,那他们就只能继续支付巨额关税,反正他们是不想这么干的。” 这话听着耳熟吧?典型的“特朗普式”谈判艺术——我不管你说了啥,反正我说了你答应了,你不认账,后果自负。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这么说了。上周三(10月15号),他就在白宫放风,说莫迪保证了。结果第二天(16号),印度外交部就站出来,礼貌但坚决地“打脸”了。原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不知道有这通电话。而且,印度是石油进口大国,现在能源市场这么乱,我们首要任务是保护印度消费者的利益。” 你品品,这话说得多有水平。潜台词就是:第一,你特朗普在“编故事”;第二,就算你施压,我买不买油,得看我家里14亿张嘴吃饭要不要紧,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这场“罗生门”的背后,藏着的,是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能源版图最赤裸裸的一次重塑。 这事儿得从三年前说起。2022年冲突一爆发,西方国家立马抱团制裁俄罗斯,石油是重中之重。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卖不出去,价格“打骨折”往外甩。 这时候,印度登场了。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一看,这便宜不占白不占。于是,印度炼油厂开足马力,疯狂“扫货”。从战前几乎不买,到后来一度成为俄罗斯海运石油的最大买家。 这可把美国气坏了。特朗普政府的逻辑很简单:你印度买俄油,就是在给俄罗斯“输血”,资助他们的战争。所以,必须停。 怎么让印度停呢?特朗普的工具箱里,来来去去就那一件趁手的兵器——关税。 别小看这关税。根据财联社的报道,特朗普早就对印度商品加征了高达50%的关税,而其中一半,就是作为惩罚印度购买俄油的报复措施。…

1 hour ago

聯合國破產在即,超三成國家欠賬,中方獻出一計,最大欠債國出現

别以为只有普通人有月底吃土的烦恼,联合国现在也要吃土了。 2025年10月,一份来自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内部通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联合国的会费收缴率只有66.2%,比去年同期还少了12%。这可不是少收几块钱的问题,而是直接导致了4.5亿美元的赤字,眼看着就要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联合国维和部队开始缩编,人道主义援助项目搁浅,甚至连秘书处的基础运转都出了问题。 古特雷斯更是语重心长地提醒,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到2027年,联合国可能会出现“系统性瘫痪”。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多边主义体系的警报拉响了。联合国成立80年,本来是全球“最靠谱”的协调平台,现在却因为一张张“欠条”摇摇欲坠。 而最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曾经那些缴费大户如今居然成了最大的老赖。 欠账最多的不是穷国,最有钱的却最算计 如果说联合国财政出问题,那就得看看到底是谁“欠了账”。 这账一查,最让人意外的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有能力、有资源的大国。其中,美国的欠费额是压在联合国头顶上的大石头,已经占到全球欠款总额的七成以上。 表面看,美国每年该交的钱不少,但交的钱却总是拖着不动。这一拖,联合国维和、援助、办公预算直接就缺了口子。 更让人琢磨的是,美国并非囊中羞涩,而是有意把欠费控制在一个临界线以内——刚好不触发被暂停投票权的条款。 这样一来,美国既不给钱,又能在联合国里继续保有发言权、投票权,表面上不失身份,实则处处算计。 这种“精打细算”的操作,其实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也难怪外界质疑,美国是在有意把联合国当成工具,想用缴费来换改革,用欠账来施压。 反观一些经济不够强的国家,欠费确实是因为资金困难。这几年全球经济并不太平,很多国家还没从疫情冲击中缓过来,又面临通胀、债务压力。 加上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的调整,某些发展中国家负担加重,不得已才延迟缴费。…

2 hours ago

勝戰紅利!中國將拿下史上最大軍售,20艘戰艦和潛艇,第二個巴鐵

10月21日,印尼军方已确认正在与中国洽谈购买一整套海空武器系统,包括战机、护卫舰、潜艇、导弹艇等装备,数量超过20艘舰艇、40多架歼-10战斗机,还有大量导弹和技术配套。如果交易最终落实,这笔订单将成为中国军工史上最大的一笔军售,金额可能高达90亿美元。 这场交易的背后,是一场早已酝酿多时的地缘战略博弈。印尼的军购方向,为何突然从西方转向中国?印尼这样一个多岛国家,为何要一次性打包采购几十件中国军备?印尼是真的要当“第二个巴铁”了吗?中国军工靠这笔订单,能否彻底撬动东南亚军贸格局? 印尼的军购转向并不是一时冲动。早在2022年,印尼就曾与法国签订过一份价值81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采购协议,计划购买42架战机。平均单价超过1.2亿美元,让印尼财政压力山大。更麻烦的是,这些西方装备不仅价格高,售后服务还附带一堆政治条件,连使用权限都要受限。 2025年5月,印巴空战爆发,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歼-10CE战机和霹雳-15导弹,在8分钟内击落8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战损比8:0,这一仗震动了整个东南亚,印尼高层也彻底坐不住了。 印尼副防长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正是这场空战的表现,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原本的采购方向。歼-10C战机的作战能力不输“阵风”,价格却只有三分之一,而且中国还提供全套售后、培训和后勤支持,几乎是“买到就能起飞”。 印尼空军随后将采购方向调整为42架中国歼-10B/10C战机,每架二手战机价格约为3800万美元,远低于西方报价。而这只是开端。 印尼军方的采购清单很快扩大:7艘二手护卫舰,型号包括053H3和054;3艘039A型常规潜艇;不少于10艘中国制造的022型导弹艇;至少一个营的岸基CM-302超音速反舰导弹(即鹰击-12外贸版);以及一整套配套的雷达、导弹、鱼雷和空空导弹等武器系统。 这份清单,不再是单件装备的买卖,而是完整的作战体系打包输出。印尼军队过去装备混杂,美制的F-16、俄制苏-30、法国的“阵风”、韩国的FA-50,都曾在其机库中出现。这导致后勤、维修、指挥系统混乱,维护成本高昂,作战效率极低。 中国这次提供的是一整套“海空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包括武器本身,还有数据链系统、雷达网络、联合打击战术、飞行培训、模拟中心建设、零件供应和长期维护。 印尼是典型的“群岛国家”,拥有超过1.7万个岛屿,地势分散,防务难度极高。过去向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咨询过军舰采购事宜,结果不是价格过高就是交付周期太长。 中国的军舰、导弹艇、潜艇和战机,全部是已有服役型号,只需大修即能交付,能迅速提升印尼军力水平,形成“即买即用”的战斗力。这才是印尼真正看重的地方。 印尼采购的022导弹艇,虽然吨位仅220吨,但具备隐身设计,能搭载8枚鹰击-83反舰导弹,航速高达50节,可用于“蜂群战术”,在马六甲海峡和南海等战略水道形成快速打击能力。 新一代的CM-302导弹射程达290公里,飞行速度达到4马赫,具备“北斗+主动雷达”复合制导能力,可突破敌方防空系统进行终端蛇形打击,使敌舰防不胜防。印尼计划将这些岸基导弹部署在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岛,形成对马六甲海峡的全覆盖火力圈。 更关键的是,这些导弹系统还能与歼-10B战机形成协同作战——战机负责搜索、定位、制导,导弹艇和岸基导弹同时发起饱和攻击,构建“天上找、海上打、岸上补”的立体打击体系。 印尼对这套系统的兴趣,源于其“群岛三叉戟之盾”战略,即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体系,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美国近年来明确拒绝向印尼出售F-15EX战机,也拒绝提供关键零部件,导致印尼不得不取消对韩国KF-21战机项目的投资。…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