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今天,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准确地用在军事上,定位准确可以让打击误差降到最低,毕竟就连现在的导弹都需要卫星定位。
卫星定位还可以用来进行跟踪和监视,尤其是其他国家发射某种新型的导弹,卫星可以跟踪,甚至查看导弹究竟朝着哪个方向去发射。
卫星还是通信设备,我们用的手机定位和信号都需要卫星,没有卫星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中美俄的卫星在全球是最先进的,同样这三个国家也一直在竞争,很多国家也在想,到底哪个国家的卫星最先进,性能最好。
当前来看还是美国卫星最先进,尤其是GPS系统更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卫星能比,因此卫星全球使用范围也是最广的。
俄罗斯的卫星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北斗系统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呢?
美国研究卫星已经有几十年了, 他也早就有计划,那就是他卫星覆盖面积必须达到最大,这样他就可以看到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信息了。
只有这样美国才可以先发制人,对那些不友好的国家实行军事打击。GPS系统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尤其是近代战争中,尤其是精准度达到了0.1米,这在全球其他国家是根本做不到的。
美国对外战争靠着就是这个系统,即便是隐藏再深的目标美国也可以用导弹精准地打击。
90年代,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这场战争美国很轻松地就把伊拉克给打服了。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GPS导弹系统把伊拉克的军用设施全部炸毁,刚开始伊拉克并没有把GPS系统放在心上。
在伊拉克看来,他们的军队隐藏得非常深,就算美国军队进攻他们,他们也会躲在暗处和美军打,美国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
可让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是,GPS系统导弹直接把他们的重武器给炸毁了,命中率更是让伊拉克军方不敢想象!
伊拉克的防御系统全部崩溃,任何武器都成为了活靶子,而且GPS系统还能把伊拉克地貌全部呈现出来,也就是说伊拉克的地图美国早就有了。
不管伊拉克军队躲到哪里都会被定位,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所以伊拉克输掉了战争也是很正常的事。
美国把GPS系统还用在了民生上,航运,海运和汽车导航都需要准确的定位。
很多国家是没有这种系统的,所以必须要和美国合作,美国会利用这项技术开出更高的价码来,很多国家无法拒绝这个系统。一旦失去了这个系统很多国家就无法给运输线定位,从而影响经济。
让很多国家无法接受的是,GPS系统还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民用设施,以及国家的隐私部分进行监控,这就导致了很多国家的秘密被美国知晓。
所以不少国家也开始研发定位系统,毕竟国家的隐藏不能随便被别人看到,从而避免被美国利用。
俄罗斯研究导航系统并不输给美国,因此他们打造出了格洛纳斯导航卫星系统,主要测试卫星的性能。
由于当时俄罗斯在电子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导致卫星用了一年多就坏掉了。
对此俄罗斯并没有选择放弃,继续发射卫星,但大多数卫星根本就以失败告终。
又过了几年,格洛纳斯卫星的技术有所突破,可还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实很多科研人员研究出了一套更好的方案,这套方案可以让格洛纳斯卫星延长使用,不过那个时候苏联解体了,经济状况非常不好。
研发格洛纳斯卫星本来就耗费很大,最终俄罗斯不得不暂时停止这个项目。
这个项目的停止对俄罗斯航空方面是一个失误,可那个时候也的确没什么办法,如果不停止的话,俄罗斯会陷入更大的危机,到那个时候国家就会动乱,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直到1999年的时候,俄罗斯又重新开始研究这个项目,格洛纳斯卫星再次受到了重视。
不过为了能让格洛纳斯卫星达到稳定,寿命更长,俄罗斯专家必须要潜心研究,这个项目研究花费了30年的时候,人生中的一大半的时间用来研究这个项目,最后这个项目终于被研究成功了。
2011年,格洛纳斯卫星终于建造成功,导航系统性能非常好,时间也用得很长,唯一不足的是精度只能在1.5米左右,和美国比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
俄罗斯知道,如果技术不改进的话永远都被美国牵制,他们想出了格洛纳斯卫星第二代,将定位提高起来。
对于俄罗斯的航天技术,的确是一次挑战。不过好在俄罗斯专家们日夜琢磨技术该如何改进,如果真的能将格洛纳斯卫星提高到0.1米的话。
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能力将会提高一个档次,甚至可以和美国相媲美。
为此,俄罗斯专家建议,将大量的经费全部用在他们身上,只要这项技术能够实现的话,那么俄罗斯将会成为世界强国。
俄罗斯财政方面觉得很难完成,因为这需要耗资巨大,根本难以实现,所有的费用加在一起少说也会耗费俄罗斯税收的三分之一。
一个国家很多地方都需要发展,毕竟当时的俄国发展民生是关键,不过俄罗斯一直和中国有密切的合作。利用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技术来缓解格洛纳斯卫星的不足。
尽管想要突破已经非常困难了,俄罗斯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也一直都在努力。
卫星行业在俄罗斯看来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没有这种快速的定位系统,就算他们其他军工业再强大也是无济于事,和中国合作也是他们想要突破自己,让格洛纳斯卫星重新的技术达到一个顶峰状态。
对尔罗斯来说,想要快速地使得卫星系统做到先进还真得需要很长时间的研究才行。
我国研究导航系统要比美国和尔罗斯晚,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完全覆盖全球,中国的北斗系统定位系统还是很先进的,尤其是中国手机用户大部分都支持北斗系统定位。
不管是小米,还是华为等手机,定位系统一直都是北斗系统定位服务的。
在这之前,中国还得依靠GPS获得定位,随着北斗系统不断升级改进,中国已经渐渐摆脱掉了GPS系统。
很快,很多国家意识到北斗系统定位的快速发展,便有不少国家放弃了美国的GPS,从而选择跟中国合作,用中国的北斗系统定位来获得全球定位。
很多国家愿意和中国合作,使中国的卫星系统达到了他们的肯定。北斗七星不仅在军事上的精准度可以达到0.5,虽然和美国的0.1米还有些差距,起码中国已经自主研发出来了属于自己的卫星系统。
全球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北斗七星定位系统,尤其是一些中东国家,他们需要北斗七星定位系统帮助他们发展各行各业。
没错,中国发展北斗系统定位并不仅仅是为了军事上的发展,民生上也有很大的发展。
北斗系统定位已经让手机,工业,交通,甚至是农业被广泛应用。 中国还要在未来把北斗系统性能继续开发出来,并达到科技的高峰,原计划是到2035年建造一个更加具有智能化卫星导航系统。
现在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又在快速发展。比如很多人工智能机器都需要强大的定位系统才能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这一点,也只有北斗系统定位才能做到。
中国主要利用北斗系统定位发展民生,中国是一个大国,各个方面都需要先进的定位系统。
现如今,中国的科技发展也非常迅速,想要突破科技领域就必须要强大的卫星定位。尤其是人工智能,不仅仅已经涉及到了各行各业,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这些都需要北斗系统定位来支撑。
美俄中三个国家的卫星定位都在突飞猛进,尽管美国现在还是领先,相信未来,中俄技术上的突破,迟早会超越美国的。
21世纪的今天,不管是战争还是民用,卫星定位系统都是服务于民的好帮手。
军事上他能辅助导弹精准地打击目标,即便是目标隐藏得再深也无济于事,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民用上,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帮助很多行业发展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多行业在科技上取得突破。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建造北斗卫星系统并不全是用在军事上,主要还是用来发展民生用的。
中国各行各业都需要发展,尤其是手机的快速更新换代,需要更强大的卫星定位系统来支持。
现如今,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已经接近美国了,相信未来,中国北斗卫星系统会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一个让全球各个国家都能用得上的定位系统。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可以慢慢地享受到北斗卫星系统技术带给我们的强大体验,这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事。
印度广播行业正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运营危机,起因是其太空监管机构,国家太空促进和授权中心,近期拒绝了多家中国卫星公司的服务许可申请,仅有个别企业获准运营至明年三月。 这一决定迫使依赖中国卫星信号的当地电视台和广播公司,必须在短短数月内完成设备更换,否则节目传输将面临直接中断的风险。 此次大规模拒绝中国卫星运营商许可的决定引人关注,被拒名单上的中国卫星通信公司、亚太卫星等企业,已在印度市场持续服务超过三十年,所有历史运营均获得过印度内政部等部门的正式批准,然而西方卫星企业如国际通信卫星公司和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却相继获得了在印运营的绿灯。 市场格局的突然转变带来了实质性的经营压力,对广播公司而言,更换卫星信号源远非简单切换那么轻松。 整个流程涉及地面站设备升级、传输频率重新调整、以及确保播出服务不间断等一系列复杂技术环节,印度知名媒体Zee等公司已启动迁移工作,但业内普遍反映这一过程既昂贵又充满技术挑战。 作为当地合作方的Inorbit Space公司透露了一个细节:尽管监管机构在沟通中承认中国企业对印度广播发展的历史贡献,却始终未对拒绝批准的具体原因作出明确说明。 印度官方对此的解释聚焦于“国家安全”考量,政府希望通过此举降低对外国卫星,特别是与中国关联的太空设施的依赖程度,推进其倡导的“数字主权”战略,政策导向十分明确:鼓励用户转向印度自营的GSAT系列通信卫星,或选择西方供应商的服务。 然而印度本国通信卫星的可用容量本就有限,且优先保障军事与重大航天任务,对民用商业服务的支持能力相对薄弱,这种供需矛盾在广播行业尤为突出。 太空产业的一系列数据进一步凸显了其中的结构性矛盾,尽管有预测显示印度太空经济到2033年可能增长至440亿美元,但目前其全球市场份额仅约2%,通信与广播本是该领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本土供应链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以2025年为例,印度航天计划进行10次发射,但截至11月仅完成4次,其中还包括一次失败任务,虽然海军专用通信卫星CMS-03成功部署,民用通信卫星的发展进度却明显滞后。 这种针对特定国家的限制措施在印度并非没有先例,自2020年以来,印度已累计禁止超过200款中国背景的应用程序,近期还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提起了法律诉讼。 然而后续评估表明,这些限制措施的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本土制造业成本未见下降反而上升,印度应用程序未能完全填补市场空缺,且有至少36款中国应用通过合资、重组等渠道以新形式重返印度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单纯依靠行政手段重塑市场生态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印度真正关注国家安全,更为有效的途径应是建立透明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数据监管框架,要求所有企业,无论其来源共同遵守,而非针对特定国家实施差异化限制。 面对当前局面,印度广播公司不得不在有限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承担显著上升的成本接入西方卫星服务,或是冒险依赖尚不成熟的国内替代方案。…
围绕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中方从“掉脑袋”到“死亡之路”的警告,高市早苗没听进去,反而还想赌上国运,路透社报道,最近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表示,无法保证日本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会继续明确写入“不持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三项原则。也就是说,她要为核武器松绑,难道真如日本网友叫嚣的,为下一场甲午海战做准备? 11月12日高市早苗出席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 这一表态,打破了日本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惯例,高市已经摆明了,考虑放宽核武禁令,尤其是其中“不引进核武器”原则。这不是高市一时兴起,她在2024年出版的著作中就曾写道,“不运进”原则“不够现实”,在终极危机下固守三原则可能会成为障碍,主张应允许美国在日部署核武。 上台一个月,高市在台海问题上疯狂踩线,被中方数次警告,不仅不收敛,还要给核武器松绑,说明她还是没有长记性,要迈出危险一步。如此一来,问题可就严重了,说明日本很可能真如日本网友叫嚣的,在为下一场甲午海战做准备。 日本网友回复 这两天中日外交风波最近紧张的时候,日本网友也没忘记丁汝昌,那些围攻薛剑总领事的日本网民,还跑到薛剑帖文下留言,叫嚣“放到19世纪,足以引发战争”、“中国人忘了丁汝昌的下场了吗?”大有要和中国再打一场甲午海战的意思。 巧了,日本没忘历史,中国也没有忘,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海军总吨位已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四倍,火箭军常规导弹可覆盖整个日本列岛,日本敢露头就秒。 而且不止是中国,若日本真的跨过核门槛,必将引发周边国家同步反制,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升级核威慑,朝鲜加速核武装,韩国部署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呼声将再也无法压制。到时候日本非但没能获得所谓“安全保障”,反而成为首个被核包围的国家。 东风导弹时刻准备 但高市早苗本就是极右翼政客,在历史问题、台海问题上的言论,向来比较极端,不排除会真的落到实处。而且虽然由于过往伤痛,核议题在日本社会仍比较敏感,但随着战争记忆逐渐淡化,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放宽三原则的接受度正在上升,这为极右政客冒险提供了社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高市在防卫政策上的冒险并不仅限于核政策,她已提出将原定2027财年实现的“防卫费占GDP的2%”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内达成。而2026财年防卫预算申请额已高达8.85万亿日元,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日本还大力发展进攻性武器,自民党与日本维新会的联合执政文件提出,将推动获得“下一代推进系统”潜艇,为研发及列装核动力潜艇铺平道路。这一条严重违反了日本“专守防卫”的原则及和平利用核能的政策。因此,高市对“无核三原则”的暧昧态度,并不稀奇。 日本欲发展核潜艇 从台海问题到核武装,高市的危险试探,充分暴露出日本极右翼政客对历史罪责缺乏反思,但无论借口多么好听,追逐核威慑与军事扩张,代价注定是毁灭性的,不仅会把亚太拖入更大的不确定之中,更会把日本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可能很多人认为,以日本的实力,根本不敢再贸然发动一场战争,但我们也不能忘了,日本的本性就是冒险。毕竟当初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也知道是冒险,但最终他们赌一把还赢了。而且偷袭珍珠港,日本人也没有觉得自己实力比美国强,但是还是冒险了。所以,对于日本的这种动向,必须要警惕。
委内瑞拉表示,它正在发起军事人员、武器和装备的“大规模动员”,以应对美国军舰和军队在加勒比海的集结。 据该国国防部长弗拉基米尔·帕德里诺·洛佩斯(Vladimir Padrino López)称,陆、空、海和预备役部队将在周三之前进行演习,他将此次部署描述为对美国集结构成的“帝国主义威胁”的回应。 除了正规军事单位外,演习还将涉及玻利瓦尔民兵——一支由平民组成的预备役部队,由已故总统乌戈·查韦斯创建,以西蒙·玻利瓦尔的名字命名,西蒙·玻利瓦尔是确保众多拉丁美洲国家从西班牙独立的革命者。 帕德里诺·洛佩斯(Padrino López)将该命令直接归咎于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 (Nicolas Maduro),他表示,演习的目标是“优化指挥、控制和通信”并确保国家的国防。 委内瑞拉军事总动员,对抗美国 此举是在随着美国的持续扩张而两国之间日益紧张之际做出的。周二,美国海军宣布,美国最大的军舰杰拉尔德·福特号航空母舰已抵达美国南方司令部作战区,其中包括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 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 (Pete Hegseth) 上个月底下令福特汽车从欧洲驶往加勒比海。…
高市早苗11月7号发表了涉及到台岛的讲话,悍然叫嚣台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威胁日本自卫队要使用武力介入台海局势。此举引发我国强烈反应,对于高市早苗的这种说法,我们坚决反对,坚决抗议。 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国多个权威媒体都已经明确表明立场,对高市早苗进行口诛笔伐。不过与此同时,我国另外一个针对日本的反制行动也已经悄然展开了。 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言论的第2天,日本自卫队方面发现11月8号凌晨1点他们的鹿儿岛县以西大约70公里的海域上发现了一艘中国的战舰。经过比对之后,发现这是一艘815型电子侦察船。11月10号,日本把这一消息对外正式公开。 解放军的这艘电子侦察船具有极其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这次从日本附近的海域穿行而过,对于日本来说本身就非常的敏感。不过对于这艘船的出现,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有过猜测,因为电子侦察船的身份比较特殊,从该处海域经过,显然是要进入太平洋方向。按照我国海军以往的一些军事动作来看,不排除这艘815电子侦察船承担的是一次开路任务。也就是说这艘船经过之后,后面可能有解放军的战舰群再次抵近日本附近的海域,再次通过这条海上航线进入太平洋。 果然,这一猜想近期得到了印证——解放军的战舰编队真的来了! 11月11号,日本防卫省再次对外发布消息,还是同一片海域同一条航线,发现了解放军的战舰群。 经过日本方面的辨认,发现这次带头的是055导弹驱逐舰鞍山号,还有054A护卫舰临沂号外加一艘903A型补给舰东湖号。 日本方面发现该战舰编队的时候,三艘战舰正在抵近日本附近的海域,正常的向太平洋方向活动。日本媒体对此事高度关注,毕竟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正处于两国比较敏感的时期。高市早苗的话音未落,解放军的万吨大驱就率领战斗群如此抵近自己的本土附近海域,这足以说明这个世界大国似乎正在用武装力量实打实的警告这个岛国:务必谨言慎行。 日本不是疯狂的叫嚣要武力介入台海吗?一些日本高层不是说一旦台海有事,日本自卫队将会全力配合美军在台海作战,并且优先考虑击沉福建号航空母舰吗?现在好了,解放军的战舰群已经从他们的家门口经过,如果日本自卫队有胆量的话,不妨拉出来试试。 不过实际情况是,日本的海空力量只敢远远的监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日本的任何战舰或者是战机直接近距离的靠近中国战舰编队,更不要提针锋相对的对峙了!毕竟日本方面就算再认不清形势,也能看清的那是055。这种战舰虽然在我国被称为驱逐舰,但是在西方已经达到了巡洋舰的标准。这是可以以一己之力,硬刚整个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恐怖存在。日本军队还不至于头铁到去找055硬碰硬! 再说回高市早苗涉台的这个疯狂言论,实际上这句话说出来之后,不仅我国强烈愤慨,强烈反对。甚至连日本国内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对声音。比如在11月10号日本国会的二次会议上,就有议员当众提出,希望高市早苗能够收回11月7号讲的涉及到台岛的言论,认为这种言论对于日本来说根本不会产生任何的有力作用。还有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高市早苗说出这番话之后,更是明确反对。 他甚至说“越小的狗越会叫”,提到台岛本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在这个事情上不应该进行干涉。 由此可见,即便是在日本国内,高市早苗的这番言论也存在着极端性和不被认可性。毕竟如此公开的表态所谓的台岛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样的言论,就算是高市早苗的“前辈”安倍晋三,以及更早的小泉纯一郎,也不会如此莽撞的提出来。现在这个女首相如此公然的提出这种挑衅性的言论,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必然要承受来自我国的压力和愤怒。上一届首相花费巨大精力和成本才好不容易改善了和我国之间的关系,现在这个高市早苗当上首相连一个月都没有,就直接破坏了这种刚刚改善的局面。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现在真有点“女人当家房倒屋塌”的意思了。
哪个国家让日本如此紧张? “日本必须警惕!这个国家现在也拥有射程足以覆盖日本全境的导弹!” 咦,哪个国家让日本如此紧张?呃,不是中国,不是朝鲜,也不是俄罗斯,而是…… 先是取消导弹射程限制,然后又服役潜射弹道导弹潜艇,韩国近来不断在弹道导弹领域取得突破。按照美国政府的想法,在该领域放松对韩国的约束,将能在东北亚问题上有效牵制中国和朝鲜。可结果嘛,中朝有没有着急不知道,反正日本是开始急了。 日本《产经新闻》政治部编委兼评论员阿比留瑠比27日在“japan-forward”网站上刊文警告称,美国总统拜登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5月的会谈期间,达成“解除对韩国弹道导弹发展限制”的协议。此前韩国只能研制射程不超过 800 公里的弹道导弹,如今韩国发展导弹已经摆脱了一切束缚。 作为对比,日本首相菅义伟2020年9月上台已过去了近一年,但关于日本是否应该获得打击敌方基地的能力以增强威慑能力的争论,却几乎没有进展。 一名日本政府高级官员透露,“美国没有事先通知日本,将取消对韩国的弹道导弹射程限制。鉴于取消射程上限,从现在起韩国可以拥有射程足以覆盖整个日本列岛的导弹。”该官员焦虑地表示,“并不是说日本和韩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战争,但韩国已经取得优势,而日本甚至还在讨论是否应该拥有打击敌方基地的能力”。 “如今当日本考虑为突发事件做准备时,通常会想到中国和朝鲜,但我们不知道韩国是否会在什么情况下对日本采取进攻。”报道随即列举了一系列近来日韩之间“无法容忍”的摩擦,从“2018年韩国海军舰艇用火控雷达瞄准日本巡逻机”,到“东京奥运会期间韩国运动员和媒体的反日行径”。 该报道还提到,美国取消对韩国的导弹限制,也受到韩国下一任总统热门人选、京畿道知事李在明的热烈支持,此人公开将日本称为“对韩国的军事威胁”和“潜在敌对国家”。 从日本的角度来看,这种担忧似乎并非没有根据。除了还在研制中的“射程可以覆盖日本全境的弹道导弹”外,韩国海军通过潜射弹道导弹潜艇,已经具备这种能力。8月13日韩国新服役的 “岛山安昌浩”号常规潜艇可搭载6枚“玄武岩-2B”潜射弹道导弹,能通过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AIP)在水下连续潜伏数周的时间,号称“游戏规则改变者”。虽然“玄武岩-2B”的射程只有500公里,但韩国潜艇可以通过水下潜入近海发射导弹——相比中俄等大陆国家而言,海岸线漫长的日本群岛显然更危险。 看看,如此明显地反日情绪,外加已经和即将获得的远程打击能力,万一韩国突然对日本动手……因此该日本政府高级官员担忧地表示,日本政界人士和媒体对日本的脆弱性“缺乏紧迫感”。 日本与韩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日本长期对韩国保持有心理优势:一方面日本是历史上的殖民者,另一方面则是同为美国在东亚的小弟,美国对于日本的扶持,特别是军事领域的支持力度远超韩国。如今韩国竟然率先摆脱了发展攻击性导弹的所有束缚,而日本还在讨论“是否应该打击敌方基地”,这种心理落差实在是让部分日本人难以接受。…
主动挑衅中国后,日本猖狂至极,甚至扬言要驱逐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特朗普的一句话,让日本看清形势,马上对中国变了态度。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 最近,高市早苗不当涉台言论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中日两国针锋相对。最新消息,日本朝野上下又提出了一个荒唐的计划,要将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驱逐出境。公然发表干涉中国内政的论调,高市不道歉不让步,甚至得寸进尺,简直嚣张至极。 来龙去脉想必大家也清楚,在高市发表不当言论后,我国驻大阪总领事在第一时间发文回应,表示任何企图干预台海事务的“肮脏头颅”,都应被“砍下”。这本是个比喻,旨在警告日本干涉台海会有惨痛教训。 然而,日本人却开始恶意揣测,称中国要“斩首”高市早苗,并且还对中国提出了强烈抗议。这恶人先告状的戏码,日本也不是第一次演了。若日方真的采取行动对中国大使下“逐客令”,此事恐进一步升级,引发中日两国关系动荡。 高市早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时候,特朗普的一句话,却让日本看清了形势。在被记者问及高市早苗发表不当涉台言论时,特朗普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不搭茬”态度,并且撂下一句话,“并不是所有盟国都是朋友”。 尽管特朗普没有明说是何种立场,但是言外之意已经非常明显,这件事是日本做的,和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日本虽是美国盟友,但是不一定是“朋友”。总而言之,外媒普遍认为,特朗普这番话就是要“置身事外”的意思。 高市早苗与特朗普 特朗普的这种冷淡反应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一贯的对日政策立场。特朗普自第一任期以来就多次对日美安保条约表示不满,认为美国花费过多财力在保护日本这件事上。另外,加上中日之间存在的贸易冲突,特朗普不会在此时全力支持日本。 更何况,日本这回犯的错误并不是小事,而是美国都得谨慎处理的议题。日本把中国惹毛了,让美国擦屁股,特朗普才不会做这笔亏本买卖。在意识到美方不愿全力支持后,日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特朗普 尽管日本外务省向中方提出了强烈抗议,但并没有进一步升级行动。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则表示,日本对台湾的立场没有改变,对于“一中”原则的承诺也没有改变。希望中日加强交流,减少冲突,增进理解。 日本政府的表态,一方面是可能意识到,在没有美国明确支持的情况下,单独与中国进行外交对抗不仅不明智,而且可能损害自身利益。另一方面,日本的安全问题还要仰仗美国,而特朗普的意思,现在不愿意在这时候参与台海事务,日本最好听从“主子”的指挥。 美日两国需要清楚的是,台湾议题不容置喙,中国绝不会退让一步。若日本胆敢越界,必将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