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歷史

越南戰爭被打得最慘的並不是越南,而是這個國家,至今窮困潦倒

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如同咆哮的巨兽,肆虐过后,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和无尽的伤痛而那些被战火波及,却非战争主角的国家,他们的遭遇,他们的伤痕,却往往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下,无人问津,就像越南战争中的老挝,这个平静的国度,却在邻国的战火中,承受了难以言喻的苦难,成为了一场战争中无声的牺牲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挝,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只是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符号是东南亚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它没有繁华的都市,没有雄伟的建筑,它有的,只是一片片宁静的村庄,一片片翠绿的稻田,以及世代生活在那里的淳朴的人民,就是这样一个人间净土,却在越南战争中,被卷入了无边的战火,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1964年,当越南战争的战火越烧越烈之时,美国为了切断北越的补给线,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与越南接壤的内陆国家——老挝,从此,老挝的天空不再明净,取而代之的是震耳欲聋的轰炸声,是美军战机呼啸而过的阴影

从1964年到1973年,在这漫长的十年间,老挝人民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美军的轰炸机就像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落下,将他们的家园夷为平地,无数的炸弹,从天而降,将原本宁静的村庄,变成了人间炼狱,房屋倒塌,田野荒芜,昔日的欢声笑语,被震天的爆炸声所取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在这十年间,美军在老挝投下了超过2.6亿枚炸弹,相当于每平方公里落下了超过1000枚炸弹,老挝,这个国土面积仅有23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炸弹之国”,更令人心惊的是,在这些炸弹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爆炸,它们就像潜伏在地下的幽灵,随时可能夺走无辜的生命

这些未爆炸的炸弹,成为了老挝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它们隐藏在田野里,潜伏在道路旁,甚至埋藏在学校的操场上,对于老挝人民来说,每一天的生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危险的赌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踩到这些“死亡陷阱”

为了生存,很多老挝人民被迫离开家园,四处躲避战火,他们有的逃往深山老林,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有的则背井离乡,成为异国他乡的难民,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环境下,老挝人民依然没有放弃对和平的渴望,他们勇敢地拿起武器,与侵略者进行斗争,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自己的家园,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是弱小的国家,也有捍卫自己尊严的权利

战争结束后,老挝人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战争留下的创伤,却远未愈合,那些未爆炸的炸弹,依然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制约着他们的经济发展

为了清除这些“战争幽灵”,老挝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与国际组织合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国各地进行排雷,由于炸弹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排雷工作进展缓慢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估计,老挝境内还有超过8000万枚未爆炸的炸弹,以目前的排雷速度,还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全清除,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老挝人民依然要生活在炸弹的阴影之下,他们的生命安全依然得不到保障

除了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外,这些未爆炸的炸弹,还严重制约着老挝的经济发展,由于担心炸弹爆炸,很多土地无法耕种,很多道路无法修建,很多工厂无法开工,这使得老挝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老挝,这个曾经的世外桃源,因为一场战争,变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而更让人痛心的是,战争已经结束多年,老挝人民依然无法摆脱战争的阴影,他们依然要为这场战争付出代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挝的遭遇,是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悲剧,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不仅体现在战场上的厮杀,更体现在对无辜生命的摧残,对家园的破坏,以及对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扼杀

那些曾经在老挝上空盘旋的轰炸机,那些从天而降的炸弹,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它们所带来的伤痛,却依然深深地烙印在老挝人民的心中,成为了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

每当看到那些因为炸弹而失去肢体的孩子,每当听到那些因为炸弹而家破人亡的故事,我们都会忍不住问自己: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答案,不言而喻,战争,带来的只有毁灭,只有痛苦,只有无尽的伤痕,而那些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无辜人民,他们才是战争真正的受害者

老挝人民,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之后,更加珍惜和平,更加渴望发展,他们没有被战争打垮,而是以顽强的毅力,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努力让自己的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

在老挝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用双手创造着未来,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让老挝的明天更加美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挝也在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帮助,努力清除战争遗留的炸弹,为国家的发展扫清障碍,他们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排雷行动,并对受炸弹影响的地区进行重建

虽然道路漫长,任务艰巨,但老挝人民不会放弃希望,他们相信,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在自身的努力下,老挝一定能够克服困难,重建家园,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

老挝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希望与梦想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在经历了战争的创伤之后,人们依然可以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未来的希望,重新站起来,rebuildingtheirlives,
andstrivingforabrighterfuture.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挝人民的经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和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争取,去用心维护的,只有珍惜和平,远离战争,才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才能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老挝人民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的阳光照耀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老挝,这个曾经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老挝人民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坚强,看到了乐观,也看到了对未来的希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老挝一定会战胜战争留下的阴影,成为一个和平、繁荣、美丽的国家,而老挝人民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老挝的经历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那些被战争波及的国家和人民身上,战争的阴影会长期笼罩着他们,给他们的生活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努力,避免战争的发生,让世界不再有战争的受害者

老挝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老挝人民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希望,他们互帮互助,重建家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伟大

我们相信,在老挝人民的努力下,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老挝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这个曾经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必将像凤凰涅槃一样,浴火重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美國加快12款關鍵武器生產,矛頭直指中國?美媒:包括6種導彈

最近美国战争部突然召集上百名将领返回美国,参加一个美国战争部长亲自参加的会议,为此立即引发了外界的关注。美国五角大楼被改名为战争部之后,已经引起了外界的热议,如今上百名在海外部署的美军将领突然返回美国,已经让外界看到了美国国防战略的变化。实际上美国五角大楼已经发布了新版的美国国防战略,重申美国关注于西半球和美国本土安全的同时,美国也是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也是让外界看到了美国没有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俄乌冲突期间,美国已经成为了赢家之一,因为无论是乌克兰要从美国获得武器,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西方国家,也要从美国购买武器,包括欧洲从美国购买武器军援乌克兰,因此俄乌冲突的持续,已经可以为美国军火企业提供长期的利益。但是美国提供乌克兰的武器,并不是属于高精尖的类别,包括陆军战术地对地导弹也是300公里的射程,因此和美军的远程打击武器有很大的差距。实际上美国在进行多款武器的建造,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已经在加快12款关键武器的生产。 从美国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已经包含了6款导弹,包括爱国者3防空系统、AGM-158C防区外导弹、标准6多用途导弹、PrSM精确打击导弹,联合攻击空对地导弹等。从美国的战略部署来看,美国加快关键武器的建造,包括六款导弹,已经颇有矛头直指中国的节奏,尤其是AGM-158C防区外巡航导弹的加快建造,目的更为明显。美国已经多次通过兵棋推演来推动AGM-158C防区外巡航导弹的加速建造,因为美国已经将这款导弹当作了神器,在兵棋推演的时候,就有设置无限使用AGM-158C的条件,从而可以建立对于解放军的优势。 在中国发展和崛起的过程中,美国积极推动了所谓的“印太战略”,从而试图阻止中国的进步,美国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维持美国自己的霸主地位,因此要迫使中国停止发展和崛起,从而就有了多个领域对于中国的围堵和遏制,包括利用军事部署来给中国施压。美国不仅仅在中国家门口部署军事力量,而且还勾连盟友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最近就有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航空母舰在亚太地区的战斗部署,凸显了美国和美国盟友的勾连本质。 美国在积极推动多款武器的生产,从而试图构建对于中国的威慑优势,实际上如今美国的制造业已经陷入了危机,因为美国在推动全球化的时候,美国的制造业已经没落,从而导致美国的武器装备工业的发展也遭遇了困境。美国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的建造速度,也是说明了美国有很大的问题,因此已经颇有虚张声势的节奏。此一时彼一时,美国所担心的事情已经让美国处于了焦虑的状态,因此也是莫大的讽刺。

19 hours ago

日本專家預測顯示:如果與中國發生沖突,最長只能堅持一周?

日本一位名叫矢野义昭的前自卫队陆将,扔出了一个观点,说如果中日真的擦枪走火,日本,这个我们印象里经济和科技都很发达的国家,最多只能撑一个星期。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别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矢野,他不是什么博眼球的网红,而是正儿八经带过兵、搞过战略研究的内行。他的话,戳到的是日本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 咱们先掰扯掰扯,这一周的“死线”是怎么算出来的。 矢野的逻辑其实很直白,就是一场现实到残酷的沙盘推演。他直言不讳地说,今天的中国,在军事体量上,已经让日本望尘莫及。我们不谈虚的,就看最实在的数据。海军吨位,中国是日本的三倍多;空军战机数量,也是好几倍的差距。 你可能对这些数字没啥概念,我给你打个比方。这就像两个拳击手上了擂台,一个体重200斤,膀大腰圆,另一个才70斤,虽然技巧可能不错,但这体量差摆在这儿,硬碰硬,结果可想而知。 矢野推演的画面感很强:一旦冲突爆发,比如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点什么摩擦。中国的反应速度会是雷霆万钧。头几天,唱主角的肯定是导弹。你想想,铺天盖地的导弹,像暴雨一样砸向日本西南方向的军事基地,尤其是冲绳。冲绳那地方,离我们太近了,对日本来说是战略前沿,对我们来说,也成了最顺手打击的目标。 日本有“爱国者”和“标准-3”这些拦截系统,性能是不错。但问题是,你能拦得住10枚,能拦得住100枚、1000枚吗?饱和式攻击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拦截导弹是有限的,打一发少一发。一旦拦截系统被打穿,防空网就等于破了,接下来日本的空军基地、海军港口,都会暴露在打击之下。矢野的原话很冷酷:几天之内,日本的防空导弹就会耗尽。 空战和海战也一样。2025年的今天,中国空军的家底可厚实了。歼-20这样的隐身战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而是成建制地部署。日本那边虽然也在加紧采购F-35,但数量和形成战斗力的速度都赶不上。真到了天上,我们是成群的“猛龙”对上零星的“闪电”,优势可想而知。 海军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年大家在新闻里看到的055型万吨大驱,被军迷们亲切地称为“带刀侍卫”,一艘艘地下水,组成了航母编队的坚实盾牌。而我们的航母,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电磁弹射的“福建舰”,已经从单打独斗走向了多航母编队协同作战。日本的海上自卫队虽然很精锐,但他们的主力舰艇数量就那么多,面对我们超过350艘的庞大舰队,实在是有点双拳难敌四手。 军事上的硬碰硬是一方面,更要命的是日本的“软肋”。 这才是矢野预测的真正核心。日本是个什么国家?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几乎所有工业命脉都攥在别人手里,都得靠海运。它的生命线,就是那几条繁忙的航道。一旦开战,我们的海军,哪怕只是潜艇部队,只要往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这些关键水道一摆,日本的经济就得立马“休克”。 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现在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那些响当当的汽车巨头、电子企业,哪一个离得开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战争一打响,这些经济链条会瞬间断裂。工厂停摆,失业潮爆发,股市崩盘……根本不需要军队登陆,光是经济战,就能让日本社会陷入巨大的混乱。 矢野还提到了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点:弹药储备和战争意志。现代战争打的是什么?是后勤,是消耗。据他估算,没有美国的紧急援助,日本自卫队的弹药储备,在高强度的冲突下,连一周都撑不住。士兵也是人,他们平时训练有素,但大多是“和平兵”,没经历过实战的残酷。当头顶上导弹呼啸而过,身边的战友倒下,那种心理冲击是巨大的。自卫队员的士气能维持多久,是个大大的问题。 当然,说到这儿,肯定有朋友会说:你把美国忘了吧?《美日安保条约》可不是一张废纸。 没错,这正是整个棋局里最大的变量。美国在冲绳、在横须贺、在佐世保,都有庞大的军事基地。2025年以来,美军甚至把F-22这种顶级战机都增派到了冲绳。理论上,关岛的航母战斗群三天之内就能赶到东海。…

19 hours ago

殲-35第一個賣給誰?不僅是針對美國,這盤大棋絕了!

前言 歼-35的首次公开亮相,把全球防务圈的目光统统吸引了过来,谁将成为第一个“接盘侠”,不再只是军贸合同的交易问题,而是一次对地缘政治格局的精准撬动。 比起谁买得起,更关键的是,谁敢买、谁该买、谁买了之后会产生什么蝴蝶效应。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军机出口,而是一盘多国博弈中的先手棋。 性能“爆表”,不是炫技,是自信 要说歼-35为什么能成为全球焦点,靠的不是涂个灰色外壳、贴个“隐身战机”的标签,而是真材实料地把技术摆上了台面。 2025年珠海航展一亮相,官方就直接上了“干货”:最大起飞重量接近30吨,直接对标美军F-35C,身形虽说是中型,但吨位却有重型的味道,这就决定它既能“秀肌肉”,又能“跑得远”。 雷达反射面积低到只有0.014平方米,小得跟巴掌差不多,这可不是随口吹牛,要知道F-22的隐身效果都还停在0.05平方米,这么一对比,谁先进谁落后,一目了然。 再看动力系统,歼-35用的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涡扇-19双发中推发动机,这就打破了以往对外技术依赖的“命门”,不光让自用更安心,也让出口更有底气。安全性、机动性、弹射起飞能力样样不缺,还能“满油满弹”电磁弹射起飞,这在福建舰上已经实测验证过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这次罕见地把核心参数公开,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有的放矢地为出口铺路,你要信,它就成了合作的敲门砖;你要疑,它也起码说明了中国有足够底气摆上台面谈交易。 谁最想买?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都在牌桌上 歼-35的出口,不是“谁先排队谁先拿”,而是看谁的战略需求最迫切、政治代价最小、合作基础最扎实,而在这几道门槛前,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买家。 先说巴基斯坦,2025年的“5.7空战”中,歼-10CE一战成名,不仅打出了中国装备的威名,也让巴方对中国技术的信任度大幅提升。面对印度手握“阵风”战机的现实威胁,巴基斯坦急需一款能压制对手的五代机,而歼-35正好卡在这个缺口上。 更有意思的是,巴沙之间的防御协议已经给出了财政解决方案:沙特出钱,巴铁买单,三方共赢。这不仅能缓和沙特对以色列F-35部署的担忧,还能间接为中国在中东能源通道上加一层“隐形护盾”。 而土耳其这边,看似是在北约体系里徘徊,实则早已“心有旁骛”,被美国踢出F-35项目后,土方本来想转向俄罗斯的苏-57,结果一对比细节就傻眼了:苏-57雷达探测距离才35公里,机身做工还粗糙到肉眼可见的铆钉缝隙,这哪像是五代机的样子? 于是目光就转向了歼-35,在珠海航展上,土耳其代表团明确表示对歼-19雷达系统和隐身材料非常感兴趣,这可不是走过场。虽然北约身份让它在采购上需要多层平衡,但如果中国能提供一套“低政治附加值”的方案,土耳其未必不敢试水。…

19 hours ago

中國拒購美國大豆,美國土安全部:哪怕政府停擺,關稅也要繼續收

9月28日,美国农业部更新的出口数据让中西部的豆农们心凉了半截,2025年新季大豆出口已经启动,但"对华出口额"一栏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订单记录。 这是27年来首次,在新季大豆开卖的关键节点,美国没能从全球最大买家中国手里拿到一单生意。 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了 对比去年的数据更显刺眼,2024年同期,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超过650万吨,占当季出口总量的两成以上。 而今年,从9月初新季预售启动到9月底,美国大豆协会反复核查的数据显示,中国采购商连询价的记录都寥寥无几。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在9月的行业会议上急得直拍桌子,在明尼苏达州的农场里,种植户汤姆·威尔逊对着刚泛黄的大豆田叹气,为啥中国突然不买美国大豆了?答案藏在另一组数据里。 美国农业部的全球贸易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从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采购的大豆总量突破3000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巴西一家就占了2700万吨,而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中的份额,从最高时的60%跌到了如今的22%左右。 南美大豆能抢走订单,靠的是实打实的优势。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坦言,巴西近年来花大力气升级港口和铁路,现在大豆从收割到运抵中国港口只要25天,比美国还快10天,运输效率已经追平甚至超过美国。 价格上的差距更明显,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的均价是439.1美元/吨,而美国大豆要459.8美元/吨,每吨贵了21美元。 更让美国豆农头疼的是,中国和南美还签了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多年锁单、本地货币结算等方式,中国采购商不用再担心价格波动和交付延迟,自然也没必要冒风险回头买美国大豆。 停摆也要继续关税 就在豆农们盼着政策松动时,美国国土安全部9月27日在官网发布的一份文件给他们泼了冷水。文件明确表示,即便10月1日联邦政府因预算问题停摆,关税征收等"必要职能"也会照常进行。 这份依据《反拨款法》出台的规划,把关税归入了"国家经济安全范畴",27.2万名国土安全部员工里,25.8万人会被列为"必要人员"在停摆期间继续上岗,这个比例比往年都高。 关税带来的影响早已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每一环。美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9月26日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对美大豆加征的23%关税,让美国大豆彻底失去了价格竞争力。…

19 hours ago

全球最難被入侵的6個國家:有3個無人敢打,還有一個誰也打不到

两次世界大战启示我们要居安思危,战争给人类的教训是惨烈的,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全球范围内,有几个公认很难入侵的国家,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使是军事强国,贸然攻打也难以成功。这些国家为何拥有这么厉害的防御能力? 瑞士 瑞士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作为著名的中立国,很少掺和进国际纷争中。虽然瑞士的国家不大,也并没有以军事强国著称,但是却没有国家主动入侵瑞士。 一战和二战几乎波及了全球各地,瑞士的国土内一如既往的保持安静祥和,作为在欧洲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这是非常难得的。 如此和平的国家氛围,堪称欧洲的世外桃源了。这不仅仅是因为瑞士的中立国身份,因为世界大战时,各主要参战国为了增强己方的优势,还会主动拉拢一些国家参战。 瑞士从1815年之后开始,几乎都没有被局部战争或国际战争波及,这可不是幸运,瑞士隐藏的国家实力不可小觑。 首先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都非常有利,刚好位于欧洲的心脏位置,是一个内陆国家,要想攻打瑞士,首先要通过周围一圈的国家,这其中的麻烦可不少。 跟瑞士接壤的国家有五个,德国、法国、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有好几个在不同时期都是军事强国,打起来就不仅仅是瑞士一个国家的事情了。 瑞士的国土上,将近70%的地方都是山区,光是阿尔卑斯山脉就占了58%,整个国家基本上被阿尔卑斯山脉环绕,拥有天然的防御长城。 高耸的山脉给瑞士行军带来的巨大的困难,瑞士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有48座。对于生在此地,长在此地的瑞士人来说,适应瑞士的自然环境是小意思。但是对从其他国家来的人说,到瑞士打仗可不是欣赏风景,对身体素质是巨大的考验。 土生土长的瑞士人特别强悍,瑞士基本上全民皆兵,男性公民到年纪后都要服兵役,基本的军事训练很普及。 瑞士很重视国家防御工程,因为有山脉做天然堡垒,所以瑞士和其他国家联通只能通过高架公路和过山隧道,只要将这些通道关闭,瑞士就固若金汤。 二战时期,希特勒也不是没想过要进攻瑞士,但是一想到瑞士难以攻克的屏障,还有全民皆兵的恐怖兵力,当时分身乏术的德国不得不放弃征服这个邻居。 越南…

19 hours ago

美媒:空軍隱身戰略轟炸機的噩夢來了,中國殲-36將是B-21天敵?

歼36真能压制B-21? 美国媒体紧张不是没理由,但下结论还早** 中国的新一代战机歼36一露头,美国人就坐不住了。 这不是空穴来风。 美媒《1945》直接点名,歼36可能会成为B-21战略轰炸机的克星。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简单说,歼36的优势太明显。 雷达上几乎看不到,导弹射程又远,机体大,能飞得也远。要是再搭配加油机,在西太平洋海面上守个把小时,等着B-21钻出来打冷枪,都不是问题。 以前B-2轰炸机进出第一岛链轻轻松松,因为中国的防空系统不够密。 现在不一样了。 歼36的出现,再叠加中国地面防空、海上舰队的整体提升,B-21要深入就得好好掂量下了。 更关键的在这:B-21的任务是要穿透敌方防线,执行深度打击。 可一旦前方有像歼36这种级别的高隐身、高机动、远程攻击战机在蹲守,它的生存率就不确定了。 美国花大价钱研发的B-21,可能连出击的门都不好找。 歼36到底强到什么程度? 而且机体还够大,能装激光武器。美媒说了四点:雷达反射面积极小、导弹多、发动机猛、航程远。…

19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