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西方國家為何都討厭中國?布熱津斯基:中國遲早洗刷150年的恥辱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各个领域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打压。在国外的问答平台上,有很多用户都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国家都讨厌中国?

其实,这种 “讨厌” 更多源于对强大中国的恐慌。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引领世界的民族智慧。

虽然在一百年前,中国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但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国际关系学者布热津斯基就曾明确表示,中国迟早要洗刷掉近代以来 150 年的耻辱。

中国不一样的崛起之路

实际上,中国只有在清朝的 200 多年间,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

那段时间,西方世界工业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最终强大起来的西方国家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的大门。

短短几十年,泱泱大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稍有实力的国家都能在中国分一杯羹。

纵观西方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没有侵略他人的历史,他们骨子里似乎有着侵占掠夺的基因。靠侵略发展起来后,又进一步扩大侵占范围。

而中国的发展完全是靠自身努力。无论是几千年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都不是靠侵略他国强大起来的。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先发展农业,让人民吃饱饭。后来凭借自主创新,攻克了一个个科技瓶颈,进而壮大了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

中国的这种独立自主正是西方国家真正惧怕的。正因为如此,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各种打压制裁,不仅没有让中国衰落,反而使中国越来越强大。

(港口)

这一点与二战后的日本形成强烈对比。

当时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迅猛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甚至危及美国本土制造业,经济总量一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世界老二”。

感受到压力的美国采取各种经济政策对日本进行制裁打压,短短几年时间,日本经济陷入崩溃,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在美国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全面封锁的背景下,中国凭借独立自主的精神,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经济发展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尤其是军事发展,已经具备了让美国忌惮的实力。

作为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美国更害怕自身的地位和实力被中国取代。一旦出现这种局面,美国将迅速面临衰落。

(布热津斯基)

更重要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应该明白,自 1840 年以来,他们不断入侵中国,掠夺中国财富和资源,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他们更担心,中国强大起来后,会向他们讨回公道。

这一点,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在过去的 150 年中蒙受的种种屈辱,是一种畸变,是对中国特性的亵渎,也是对每一个中国人个人的羞辱。这种羞辱必须洗雪,作恶者必将受到惩罚……”

所以,现在西方国家表现出的对中国的 “讨厌”,更像是一种惧怕。

中国模式带来的世界觉醒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留下了灿烂的文明,也留下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自豪感自然带来强大的自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不畏强敌的强大意志力。1950 年,美国介入朝鲜战争,竟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穷二白,连一门像样的火炮都造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志愿军毅然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国带着 16 个国家组建的联合国军妄图在两个月时间结束战争,可是碰到了志愿军,他们的机械化装备、飞机统统失灵了。

在一次次战斗中,志愿军仅凭简陋的武器就把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得落荒而逃。两年多时间后,志愿军逼着美国坐下来签订停火协议。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军威,让世界再次刮目相看。

(对越自卫反击战)

此后,中国在与苏联、越南、印度的战争中,一次次展现出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换来了和平。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实力大增,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如今,在这种中国发展模式下,我们又提出了 “一带一路” 理念,开始带动世界其他国家一起发展。

我们这种发展模式对全世界来说,是一种合作共赢的模式。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觉醒,美国那种保护主义模式根本不靠谱,最终谁和美国走得近,谁就会受到伤害。

现在,北约看似铁板一块,实际上早已人心各异。

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掠夺,不是靠侵占,而且在强大之后,还将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中国的模式直接戳破了西方世界民主自由的虚伪嘴脸。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就在前不久的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非洲几乎所有国家都来参加会议,此外还有 30 多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整个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6000 多位嘉宾。

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西方的发展之路是建立在对第三世界人民剥削掠夺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中国的崛起挖了西方文明的根基。

做好自己的事

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除了打压制裁,还利用国际话语权不断对中国进行抹黑污蔑,大肆宣扬 “中国威胁论”。

很多西方国家民众始终对中国抱有刻板印象。

2022 年 4 月底,根据美国华盛顿的一家独立民调机构 “皮尤研究中心” 的民调报告显示,日本、瑞典、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印象都很差。美国成年人中有百分之八十讨厌中国。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丑化和抹黑,目的只是为他们的侵占打压营造舆论氛围。

其实,面对这些恶意抹黑,无需过多解释,只需要保持定力,不断发展壮大自己。有了实力,才有更多话语权。

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如今,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更不用在乎那些抹黑声音了。

参考资料:

25年前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预测的局面,美国如愿以偿!环球视野 2022-01-21

新时代呼唤中国“大棋局”2018年04月02日10:23 人民网-理论频道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日本高官:中日未來若開戰,核武或許是唯一選擇!

不把中国警告当回事? 日本高官又喊话了。 10月30日,日本自卫队前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他公开宣称,日美安保同盟下的共同防御义务应扩展至日本领土之外,涵盖关岛,甚至呼吁建立核武器共享机制,让美国在日本本土部署核武器。 而这位曾担任日本防卫省武官最高领导的前军事强人直言不讳:“应该建立一个框架,让日本能够参与有关使用核武器的决策。” 甚至公然要求重新审视日本坚持数十年的“无核三原则”。 他狡辩称,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核威胁已经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可信度崩塌。 河野克俊的军旅生涯堪称辉煌,统合幕僚长的职位让他对日本军事体系了如指掌。他敏锐地捕捉到特朗普言论背后的潜台词:美国需要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承担更多军事义务。 他的提议超出了常规的同盟协作范畴,不仅主张将防卫范围延伸至西太平洋,更触及了日本战后最敏感的核武议题。 不过日本政府似乎正在将这种极端言论转化为实际行动。2025年9月防卫省专家小组会议公然讨论引入核动力潜艇计划。 而日本囤积的47吨分离钚,理论上足以制造6000枚核弹头,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中俄英法四国核弹头总和。 河野克俊的言论并非孤立事件。 他甚至在访谈中试图将特朗普批评美日安保条约“不公平”作为筹码,主张日本应将安保条约的防御范围扩展至关岛。 河野克俊直言不讳地指出:“日美同盟可能是唯一一个没有互助关系的同盟。”他试图借助这种“不平等”的叙事,为日本扩大军事行动范围制造合理性。 很显然,日本对核武器的执着早已超越理论探讨阶段。2025年8月,日本防卫省透露,美日已在延伸威慑磋商中举行突发事态桌面推演,并讨论设定东亚发生危机时使用核武器。 在模拟演习中,日方代表反复要求美军动用核武用于“威胁中国”。…

20 minutes ago

中國沒能攔住,美國向高市早苗做出一個承諾,把日本右翼激動壞了!

近几日,围绕高市早苗关于“台海若发生变化时日本可能出兵”的言论,中国对日本的反应愈发强烈、雷厉风行。美方原本观望、以为事态会平息,但发现中国这一次“闹大”的意愿十分明确。于是,台海与中日关系的博弈,正在步入一种新态势。 一、中国为何“不给你轻易过去” 之前,日方在台湾问题上有言论偏硬,外界普遍判断:中国或许会表态、释放一些信号,但可能不会大规模升级。其逻辑在于:中日关系体量大,合作面多,中国或许会将其视作局部争议、一笑了之。但事实发展显示,中国选择了另一条路。 1. 经贸制裁迅速出手 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近日相继宣布:暂停或终止从日本进口部分水产品。根据报道,中国已决定暂停日本海鲜进口;此前谈判中的日本牛肉进口事宜也被搁置。此外,中国还对日本提出贸易合作基础已被“严重破坏”警告,要求日方撤回相关言论,否则将承受“所有后果”。 2. 外交表达与警告同步升级 在联合国相关场合,中国代表对日本提出:日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提醒日本谨慎处理台海、钓鱼岛等议题。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向全国发出旅行提示,建议中国公民赴日旅行需慎重,相关航线、旅行社纷纷推出免费退改签政策。 3. 军事海警动作加剧 在东海争议海域,尤其是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中国海警舰船及无人机等行动频繁。11月16日,中国海警舰队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日方海上自卫队亦紧急应对。 这些连环动作,传达出的信号十分明确:这次,中国不打算只是“口头抗议”,而是做好了用经济、外交、海上、空中多维度出招的准备。 二、日本被“震”到:想不到对方挺硬 日方原本或许预期,此次涉台言论引起中国不满后,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不会“大动干戈”。但现实是:…

46 minutes ago

水產旅遊只是開胃菜,若不撤回錯誤言論,日本將面臨「斷糧」危機

“日方若不立即收回错误言论,中方将采取更严厉反制措施!” 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句话,字字千钧,这就是最后通牒。但很多人可能低估了“更严厉”这三个字的分量。 目前的停止水产进口、削减航班、旅游预警,虽然让日本感到疼痛,但还不足以致命。真正的雷霆手段,往往藏在深处。 如果日本政府以为扛过这波舆论就没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正在酝酿的,可能是一场针对日本经济支柱的精准绞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战”。 中国手中的王炸还没出 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中国目前已实施了暂停水产进口、发布旅游和留学预警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警告,若日方不纠正错误,将面临更严厉后果。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措施仅属于“常规操作”,尚未触及日本经济的核心命门。 如果局势升级,中方极有可能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对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加征关税等手段,这将标志着中日摩擦从外交争端升级为全面的贸易战。 目前的动作,只是“常规套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这些措施更多是在表明立场:你惹我不高兴了,我不买你的鱼,不让你赚游客的钱。这对日本经济有影响吗?有,比如日本GDP可能会掉个0.36%。但对于一个几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来说,这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真正的风向标,是看接下来的动作。 如果高市早苗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完全有理由把反制升级为“惩罚性贸易战”。 我们手里有什么牌? 第一张牌:稀土。 这是日本高端制造业的死穴。日本的汽车电机、精密机床、半导体材料,无一不需要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的定价权和供应权。一旦中国宣布对日实施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日本的工业机器就会像没油的汽车一样趴窝。这不是恐吓,这是产业链的客观规律。…

1 hour ago

黃循財打破沉默,不願見台海爆發戰火,暗示日本已經在努力「降溫」,中方應放下成見

中日之间最近又起了波澜,这次一切的导火索都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了涉台言论,踩到了最敏感的红线。 中国随即做出了反制,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层面也强烈抗议。眼看局势越烧越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突然开口,呼吁中日“降温”,还特别提到日本是想稳定关系的。 这番话一出,舆论很快炸开了锅。问题是,日本真的在降温吗?这场风波背后,其实远比表面复杂。 黄循财“劝降温”,却绕开了问题的核心 当地时间11月19日,黄循财在一场活动上提到中日最近的紧张关系时表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找到化解纠纷的方法,但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日本显然是想降温的,他希望“中国也持有相同的态度。” 黄循财的表态,听上去是希望别再进一步升级了。 他的意思明显是偏向日本的,还劝中国也应当“降温”。但他这番说法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完全没有提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身,也没有对日本政府的态度做出评价,只是笼统地说双方要缓和。 这就让人很难不产生疑问,他到底是站在中间说话,还是在有意回避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要说降温,明明是中方先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的表态,这样做就是希望日方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撤回言论,中方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时间阻止事态升级。 而高市早苗的发言,是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是挑衅性极强的动作。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约束,事发后也没有任何实质反应,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都可以轻描淡写地“向前看”,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谁都可以说点过分的话,然后靠一句“大家冷静”就能收场? 黄循财的说法,其实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中日之间确实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这次的争议并不是老问题,而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挑衅。 把这种现时挑衅和历史争议放在一起谈,等于用过去的“历史和解”来为现在的错误行为找台阶下,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矛盾更难真正解决。 日本没有认错,中方为什么要先让? 如果说黄循财真的是出于善意,希望两国冷静处理分歧,那他至少也应该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1 hour ago

美國不許日方低頭?送上8200萬軍火,高市開始醒悟,對華踩下剎車

大好河山,邀您共看 Hello,大家好呀!老墨今天想和大家细聊一下,美国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对日出售8200万美元军火的事情。 自从高市早苗抛出涉台言论,便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风波,而就在局势僵持之际,美国突然要卖给日本8200万美元的军火,还附带一系列力挺高市的政治动作。 但高市却在压力下悄然改变口风,开始缓和对华态度。 那么这场风波背后,到底是日本的主动挑衅,还是美国在暗中操盘?高市的“紧急踩刹车”,又是否意味着日本真的意识到了危险? 涉台言论惹祸上身 高市早苗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她不止一次,把台海局势和日本国家安全直接挂钩。 她在国会中明确表示,一旦中国大陆封锁台湾,就会让日本陷入危险,所以日本可能要派遣自卫队介入。 这个表态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巨大震动,也让中方强烈不满,在她发言后,中日外交关系立刻进入低温状态。 中国外交部用措辞严厉的声明回应,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提醒日方“自重”,不仅如此,中国军方也罕见地用中日英三语发布警告,直言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战事,其本土将沦为战场。 与此同时,高市的言论也引发了日本内部的不满,东京街头出现大规模抗议民众,高喊要求高市道歉、辞职。 日本多位前首相也纷纷表达反对意见,认为高市的发言太过激进,把日本推向危险境地。 那么高市早苗真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吗?虽然目前来看还不好说,但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市本人私下里已经意识到发言过头,愿意“留出对话空间”。 可就在这一节点,美国突然出手,给日本“打气”,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到底想通过这场军售传递什么信号?…

1 hour ago

真要出兵打?特朗普重磅宣布:美國將很快變成一個更大的國家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可以说是美国自二战结束后以来最热衷于领土扩张的总统了,此人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提出了自己对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丹麦手中的世界第一大岛屿格陵兰岛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的领土要求。并且,从目前的种种迹象上看,特朗普似乎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打算要夺取或者说“合并”这些地区! 根据我权威媒体援引外媒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多个公开场合宣称,美国将很快扩张领土。特朗普不仅重申了他对收购格陵兰岛的兴趣,还再次提到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的可能性,以及美国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相关计划。近期,就在特朗普在拉斯维加斯进行公开讲话之际,他就直截了当地表示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土面积可以随着发展而大大增加。” 很显然,特朗普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区。特朗普之所以对这三个地方垂涎欲滴,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都属于是人口较少,同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加拿大仅有4000多万人口,而格陵兰岛虽然坐拥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三个乌克兰),却仅有大约6万人。因此,“合并”这样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区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可以制衡北极,眺望欧洲。 特朗普此前已经公开表示,“不排除”在进行领土扩张之际使用武力。而近期,针对丹麦在格陵兰岛的扩军计划(包括新增两艘巡逻船,两架狗拉雪橇等),特朗普也是公然予以了嘲讽。由此可见,一旦丹麦对特朗普的扩张计划予以强烈抵制,特朗普确实有要求美军直接出兵的可能。而美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若是真的公然进行武力扩张的话,那么世界局势必将会产生极大的动荡!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