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之间,台湾问题一直是个难以绕开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台湾问题解决了,那么中美问题也就解决了。美国失去了能够拿捏中国的台湾,其在亚太的话语权将大大衰减。然而笔者始终认为,中美未来若发生对决,不会在台海,更不会在南海,而在于美国最大的一张王牌——那就是日本。
在地球上,中国或许是世界上地缘最为独特的国家。俄罗斯是个大陆强国,疆域跨度极广,从欧洲一直延伸到中亚、西亚、东亚以及北美。然而俄罗斯却没有“海洋”,天生缺乏通向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出海口。唯一面向太平洋的海港,还是半年封冻的海参崴。如今的俄罗斯实际仍是半个内陆国。
美国地大物博,西靠太平洋、东靠大西洋,南北无强敌,是世界上最得天独厚的海权国家。然而美国远离亚欧大陆,在旧大陆没有根基,缺乏绝对的掌控力。
而中国则不然,既是陆权国,又有海权国的天赋。
中国有着9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和数之不尽的天然良港,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冻港,此外还与3000英里以外的太平洋主航道相连。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俄罗斯人馋哭。
中国不仅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还有这庞大的内陆领土,新疆嵌入中亚,云南深入东南亚,西藏俯瞰南亚。可以说,中国占据了亚欧大陆乃至世界最有利的位置。可谓是天府之土、霸国之姿。自古代到现代,中国之所以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绝非偶然;中国近30年的崛起,不仅因为党和政府的励精图治、人民的艰苦奋斗,也是因为中国有着世界上最有利的地理位置。
早在1919年地缘学家麦金德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将与美国和英国并驾齐驱,最终引导世界,为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建设一种既非纯粹东方的,也不是全盘西化的文明。”要知道在那时,中国依然积贫积弱,饱受列强入侵。但是麦金德却准确地预言了百年后的事情。
西方列强早就意识到中国的天然禀赋以及巨大的潜力,因此早就利用各种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其杀手锏有二,俄罗斯与日本。
历史学家唐德刚有这样一个论断:“俄日是中国恶邻,钳形夹攻应付难。”
俄罗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夹住了中国,限制了中国向亚欧内陆的发展。自清朝时期起,就是中国大敌。为了应付俄罗斯的蚕食鲸吞,中国就已经竭尽全力。然而更可怕的是,日本又崛起了。可以说,日本的崛起绝对是中国地缘灾难。
俄罗斯之所以能限制中国,是因为俄国有着漫长的陆地国境线,中亚、西伯利亚和外东北皆为俄国所占;而日本之所以对中国威胁极大,是因为日本有着漫长的海岸线。
中国人经常将日本蔑称为“小日本”,但实际上日本压根就不小。其陆地面积如果放在欧洲,绝对算得上大国。日本领土不仅相对较大,而且还特别狭长,横跨范围极广,达到3200多公里,相当于从广州到呼伦贝尔距离。这样一来,中国从北到南的海岸线,几乎全被日本罩了起来。
从元朝、明朝时期起,中国便开始感受到日本极强的侵略性以及威胁。在元、明以前,中国沿海几乎不用派兵防守,只需将力量集中在东北、西北边疆即可。在中央王朝看来,胡人才是最大威胁。
但从元、明时期起,中国的沿海变得不再安全,因为日本倭寇出现了。从辽东到福建,到处都是杀人放火的倭寇,被杀、被俘虏的中国百姓成千上万。嘉靖时期,日本的威胁几乎与曾攻打到北京的蒙古骑兵相等同,有“南倭北虏”之称。
随着日本战国的结束,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日本对中国的海上威胁才暂时停息。
然而到了近代,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对中国的威胁陡然上升。特别是日本海军的迅猛发展,让偌大的清朝感到胆寒。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并在当地建立所谓“总督府”,震惊了满清朝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日本海上控制范围又向南推进了几百公里。
就这样,专门针对中国的可怕的“钳形攻势”就此展开。沙俄“包我三面”,日本则试图包住我国沿海。由于清朝财政收入有限,出现一种两难的局面,到底是“塞防”重要还是“海防”重要。如果投资于防备俄罗斯的“塞防”,“海防”必然捉襟见肘;如果重视防备日本的海防,新疆必为俄罗斯所夺。以清朝的实力,“塞防”“海防”不可并重。最终,慈禧和左宗棠豪赌“塞防”,在俄罗斯眼皮底下夺回了新疆。
但是收复新疆,必然导致海防建设受损。而19世纪末期,正是世界海军迅猛发展的时期,军舰一下水就落后。日本海军原本不如北洋水师,但是他们却趁中国财政捉襟见肘的时机,大肆扩充军舰。到了甲午战争时,日本海军已经赶上了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联合舰队全歼北洋水师,从此中国的“海防”彻底崩溃。
日本打败清朝后,制定了极其恶毒的侵略政策,其核心要点便是在海上彻底将中国封死。在马关条约中,日本割取台湾。从辽东到福建,日本封死了几乎整个中国外海。
日俄战争中,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旅顺、大连,中国引以为内海的渤海湾不再安全。1年后,日本吞并朝鲜,整个北方外海不再安全。
10年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又从德国手中夺取了青岛。日本将手伸进了作为中国腹心的山东。二战中,日本为了断绝中国外援,占领了中国所有的沿海地区
由此可见,日本入侵中国的历史触目惊心。而日本之所以对中国造成如此之大的破坏,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日本独特的地形以及侵略性极强的民族性。日本的存在,对于中国海疆有着绝对的威胁。日本和俄罗斯既斗争、又合作,中国边防顾此失彼,最终陷于积贫积弱、几乎要灭亡的状态。
二战后,中国地缘形势初步改善。日本被剥夺武装,台湾又重返祖国怀抱。然而二战刚一结束,对于中国的限制却接踵而来,而始作俑者正是前一段时间还是盟友的美国。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绝不仅仅因为意识形态,而是因为民族、文化以及地缘。因此无论中国政府持有什么意识形态,美国都会予以限制。
美国地缘学家斯皮克曼早在1942年就指出,美国应该与日本联合。要知道在那时,美国和日本还在太平洋展开血腥的海空对决。斯皮克曼指出:
“一个现代化、军事强大、生机勃勃的中国,比日本更有威胁。中国幅员广阔,控制着广大周边海域,它在亚洲占据类似于美国在美洲地中海的主导地位。当中国变得强大时,它对该地区的经济渗透无疑将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可以设想,这片海域将不再由英国、美国、日本海权控制,而是由中国的海空力量同志,这种结局可能为时不远。”
由此可见,昂撒人对于黄种大国的恐惧是深入骨髓。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战最危难的时期。然而从那时起,就已经有美国人算计中国了。
二战结束后,美国迫不及待地占领了日本,并将英国、苏联、中国全部排除在外。美国要的就是独占,而不是德国那样英美法苏四国分区占领。美国之所以独占日本,在明面是为了限制苏联,但实际上是为了防备中国的崛起。
美国老牌帝国主义官僚乔治·凯南就曾说,美国在远东,有日本就够了。中国的事,美国鞭长莫及。而南朝鲜,不过是日本这桌大餐后的小甜点。
一开始,美国只是将日本作为美军占领军的驻地。但是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变成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维持政治和军事存在的基地。
作为一个战略基点,日本实在太合美国胃口了。日本面积不大不小,拥有诸多天然良港,美国完全可以拿捏,也方便驻军;其次日本拥有强大的工业以及诸多熟练的工人,是美军很好的补充;最后日本人对弱者蛮横,但对强者却十分温顺。美军到达日本后,受到了难以想象的欢迎和款待。对于日本“识相”的行为,美国非常赞赏。因此,日本由一个人嫌狗烦的战败国,一跃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
朝鲜战争后,中国军人强大的战斗力震惊了美国,“恐华症”开始在美国朝野之中蔓延。当时就有美国人士预言,中国将不可避免以“超级国家”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为了避免美国被拉下马,日本就太重要了。
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和工业得到了狂飙式的发展,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世界第二。日本也成为美国“反华联盟”最重要的一员。最令美国欣赏的,是日本天然的“反华”性。
美国反华,让日本有了火中取栗的资本。对于许多日本人来说,中国本就是是传统的对手和昔日的敌人。中国的崛起对日本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中国可能向日本寻仇,可能会夺走日本的订单。而追随美国反华,就能得到美国更多的投资、援助以及军事保护。例如朝鲜战争时期,日本就大发战争财,积累了经济复兴的资本。
由此,美国以日本为抓手,将势力向北延伸到韩国,从南延伸到中国台湾,再往南就是美国传统殖民地——菲律宾。整个中国海疆,都在美军的监视之中。而这也就是第一岛链的由来。日本则是这条岛链核心中的核心。
在日本,美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有嘉手纳、横须贺、佐世保、冲绳等多个基地,可谓战舰如云、空军遮天蔽日。朝鲜战争中,美军就是从日本出发去干涉朝鲜内战的;第七舰队干预我军解放台湾岛,是从横须贺起航的。
因此我国海防局面,比清朝时期好不了多少,从辽宁到海南,到处都是美军的势力。一旦到战时,我国的海上贸易和运输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不仅如此,美国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武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如今日本的海空自卫队,拥有位于世界前列的军事实力。
日本空自拥有200架F-15J重型战斗机,93架F-2轻型战斗机,27架F-35A隐身战机,17架预警机,38架运输机和8架加油机。海自拥有2艘“出云”级轻型航母,2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3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8艘宙斯盾驱逐舰,28艘通用驱逐舰,6艘护航驱逐舰,4艘重型护卫舰和22艘潜艇。
到了战时,日本自卫队会完全听从美军的指令。美军指东,日军就不敢往西。美国声明要干涉台海,日本就会扬言:“台湾有事就意味着日本有事。”美国多次组织涉台海、南海的军演,日本自卫队总是竭尽全力参加。
总之,美国在全球有三大王牌,日本、英国和以色列。日本负责制约亚太,英国制约欧洲,而以色列则制约中东。在三大王牌中,日本无疑是最大的一张。
在三国中,日本有最广袤的领土海域面积、最多的人口、最强的经济实力、最强的工业、最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最“温顺、服从”的民族性格。美国提出重返亚太,并将中国视为最大竞争对手后,日本更是一跃成为美国最重要的盟友和战略伙伴。
若中美在台海交锋,日本必然会帮美国的场子。中国若成功统一了台湾,但我国来自海上的威胁依然不能解除。因为台湾的解放,只是在第一岛链上打开一个缺口,但并不能摧毁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体系。日本依然横亘在中国的东部海疆,美日两军依然会对我国虎视眈眈,依然会对我国海防以及海上贸易造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台海之战绝非中美的最终之战。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必须要犁庭扫穴,而这个“穴”就是日本。只有美国退出日本,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只有美国退出日本,东亚人才能真正的团结在一起,实现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只有美国退出日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更早一天实现。
2025年1月,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内,美军第11空降师士兵正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进行"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北极部署演练。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数千公里的俄罗斯北极地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悄悄潜入冰层之下,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战备巡航。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军事行动,却在向世界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北极,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称为"普京哲学家"的俄罗斯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发出了令人深思的判断。 这位在1997年就准确预测了乌克兰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者认为,未来的大国冲突热点不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台海或南海,而是那片看似沉寂的北冰洋。 虽然杜金因其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在国际上颇具争议,但他对地缘政治走向的判断却往往具有前瞻性。 冰雪下的"金山银山":全球都想分一杯羹 要理解北极为何会成为潜在冲突的焦点,首先得看清楚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着全球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 具体来说,北极石油储量约900亿桶,天然气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俄罗斯现有天然气储量的1.2倍。 除了油气资源,北极地区的稀土矿藏价值保守估计超过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大国心动。 更重要的变化是,气候变暖正在让这些资源变得可以开采。 据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比1981-2010年平均水平减少了10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 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科学家预测2030年可能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无冰的北极夏季。 冰层融化会带来不少气候问题,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航道开通。…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越南和菲律宾,这两个与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密切联系的国家,曾经在某些时期表现出坚定的友好态度,甚至公开宣称要捍卫中国。然而,渐渐地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今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呈现出对峙态势。 千年交织与殖民痕迹 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北越一带成为象郡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正式进入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 此后,越南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国治理,汉字、儒家思想和行政制度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然而,这种文化亲近并未抹去越南的民族意识。公元40年,征氏姐妹起义反抗汉朝统治,虽最终失败,却成为越南抗争精神的象征。 544年,吕弼建立前吕氏王朝,短暂实现自治。直到唐朝末年中央权威崩溃,938年吴权在白藤江战役中击败南汉舰队,此后,968 年越南丁部领建立 “大瞿越国”,越南成为独立封建国家。 这一千年的交融让越南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痕迹,比如汉字的使用和节庆习俗,又孕育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后来的中越关系中反复显现:既因同源而亲近,又因历史记忆而戒备。 与越南不同,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较为间接。在西班牙殖民之前,菲律宾由分散的巴朗盖(部落单位)组成,与中国主要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中国商船满载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黄金和珍珠,华人社区也在马尼拉等地逐渐形成。 1521年,麦哲伦抵达宿务,开启了西班牙333年的殖民统治。马尼拉成为贸易枢纽,中国货物通过大帆船运往墨西哥,但西班牙对华人持戒心,1603年甚至在马尼拉发动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动,导致数千人遇害。 1898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被美国接管。美国推行现代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英语取代西班牙语,亲美精英阶层逐渐形成。冷战期间,菲律宾成为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与中国的直接联系进一步疏远。这种西方导向的历史,使菲律宾在面对中国时更多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而非历史情感。 从盟友到对峙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和菲律宾都曾与中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这份友好并未持久。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大国博弈,让两国逐渐从盟友走向对峙。 新中国成立之初,越南是中国的坚定盟友。1949年,中国百废待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抗法战争中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1954年奠边府战役前,中国派出陈赓将军率领顾问团深入越南,协助作战,物资车队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战役胜利后,法国撤离,越南公开宣称:“谁敢动中国,我就打谁。”此后,在抗美战争中,中国再次倾力相助,提供武器、物资和32万工程部队,保障“胡志明小道”的运输线畅通无阻。…
据日本时报、共同社等多家外媒6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中国海军“双航母”前出西太的远洋训练部署任务随着山东舰打击群的返航而暂时告一段落。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到的山东舰)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观测结果显示,本月20日至22日左右,山东舰打击群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载机起降等日常训练,而伴随行动的还有两艘055大驱“延安”舰(舷号106)和“遵义”舰(舷号107)。随后,日方确认山东舰打击群于22日晚些时候通过巴林塘海峡,返回中国南海海域。除此之外,同样在前段时间部署到西太的另一支由055大驱“拉萨”舰领衔的远洋编队,也在22日当天通过了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海域。 (日方公开的中国航母行动路线) 中国双航母刚刚“回家”,英国人的航母就要来了。 CNA新闻网最新报道指出,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CSG 25)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新加坡,预计不日将在完成补给后重新启程前往南海和东海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停泊的港口不是新加坡的军用港口,而是更大、更招摇的“滨海湾游轮中心”港口。并且就在抵达后,英国人还大张旗鼓地安排了“游行队伍”举行欢迎仪式。有外媒评论称,相比其他军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行动显得过于高调,这可能是旨在向中国发出所谓的“威慑信号”。 (威尔士亲王号驶入新加坡滨海湾游轮港口)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和国防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莎朗·内史密斯将军将随威尔士亲王号一道访问新加坡。当然,在其官方声明中,英国人宣称此次访问旨在“重申英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共同愿景”,但实际上,英国海军这次行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的行动是英国海军“高桅杆行动”的一部分,而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印太地区。英国方面公开的消息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未来将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将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当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国际规则”罢了。 (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 近段时间以来,英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挑衅力度。就在几天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不顾中方警告,穿越台湾海峡,引起中方强烈不满。 但美英日本等国当然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毕竟中国不是伊朗,中国拥有足够的海上和空中军事实力。无论是各种岸基、空基反舰导弹,还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都是有足够力量将外敌拒止于所谓“岛链”之外的。 (中国的弹道导弹是美英等国不能碰瓷的)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当前也已通过“双航母”前出西太的部署,证明了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和英美的航母打击群“正面对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的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此次前出西太部署训练,光是日本自卫队可观测的战斗机起降次数就达到了大约1000次,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甚至能够“深入太平洋”作战。而更令美日等国担心的是,等到福建号航母服役,装备了新一代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战机起降次数还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过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
伊朗的防空系统接连被摧毁,导弹库存告急,国内亲美势力蠢蠢欲动。 又一个核大国明确站队,公开支持伊朗! 如今,伊以生死局,谁会成为中东新霸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选择公开站队救伊朗的原因也很复杂。 作为和伊朗东边接壤的国家,巴基斯坦选择支持伊朗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毕竟伊以冲突发展到现在,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就有点像咱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了,如果伊朗沦陷,那么巴基斯坦就难以独善其身,身边就多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且,多年来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良好,像2019年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就曾跨境捣毁了“正义军”3个训练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巴基斯坦的防务压力。 2025年,两个国家的合作再度升级,巴基斯坦提供“哈立德-2”无人机和中国制“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 伊朗则分享了“法尔斯”卫星实时监控数据,成功构建起了10分钟内定位跨境活动的“天眼”系统。 这种联防模式让巴基斯坦边境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度减少,就连巴基斯坦的边防军司令部都坦言:“若没有伊朗的合作,巴基斯坦边境每天恐怖袭击至少要多10起”。 所以,放着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兄弟”不要,反而放一个“大威胁”在旁边,巴基斯坦动动脑子都应该知道选择谁。 并且,最主要的是,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早在多年之前就存在着一些矛盾,自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就始终拒绝承认以色列。 甚至就连巴基斯坦的护照都明确标注了“不可前往以色列”的条文,可见对于这件事,巴基斯坦的坚决态度。 而巴基斯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建立在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占之上的。…
兵者,诡道也。 短短12天,一场中东局部战争,在惊涛骇浪中急转直下,竟然以三方“皆大欢喜”的停火草草收场。 就在美军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并将其严重破坏之际,伊朗对美国的报复也来了。 6月23日晚,伊朗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9枚导弹。 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驻扎着超过 1 万名美军及联军人员。 拥有超长跑道和作战指挥中心,是美军中央司令部和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枢纽,也是监控波斯湾局势的关键节点,在美军中东军事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这19枚导弹中,18枚被卡塔尔与美军联合部署的爱国者系统拦截,最后那一枚也只是击中了基地外围的空地,毫无杀伤效果。 这是怎么回事?导弹这么差劲吗?一个也打不中? 其实并不是导弹技术不行,特朗普事后亲口透露,伊朗“提前通知”了美方,美军有充足时间做好防御准备。 伊朗的“铁血报复”,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伊朗革命卫队还对外宣称,这是对美方14枚炸弹的“等量回应”,其实用意不难猜:这是一场面子工程,既要对国内交代,又要避免全面升级。 这套操作,伊朗不是第一次玩,去年10月,他们对以色列发射200多枚导弹,也提前打了“招呼”,结果只炸死一名误伤的巴勒斯坦工人。 表面在战,实则在演。…
随着台海局势又紧绷起来,台湾媒体曾放出狠话,说如果真打起来,台军会优先把解放军的航母给干掉。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盯着这事看。 台海问题本来就敏感,现在更是让人捏把汗。 台海局势为啥这么紧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1949年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省,蒋介石在那儿搞了个政权,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那会儿,美国把台湾当棋子,用来牵制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晃悠,摆明了护着台湾。 时间到了今天,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我国说要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赖清德上台后,坚持走“台独”路线,跟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呢,也乐得卖武器给台湾,时不时派军舰在台海附近转悠,搞得气氛越来越火药味十足。 最近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越来越多,演练科目也越来越实战化。台湾这边不甘示弱,加强军备,还老喊着要“自卫反击”。 台湾敢这么喊话,真有击沉解放军航母的本事吗? 反舰导弹是台军的一大杀器,台湾省自研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特别是雄风三型,射程能到400公里,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飞行,号称“航母杀手”。 这玩意儿要是打中了,航母不死也得残。另外,台湾省还有美国卖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精度高,对付海上目标也挺靠谱。 潜艇是另一个威胁,台湾省现在有四艘潜艇,两艘是荷兰造的“旗鱼”级,1980年代服役的,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另外两艘是美国给的“海龙”级,反潜能力不错。 潜艇这东西隐蔽性强,航母最怕的就是水下偷袭。如果台湾潜艇能靠近解放军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麻烦。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能凑热闹,台湾省有从美国买的F-16战机,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这些飞机都能挂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台湾还有P-3C反潜机,能侦察海上目标,给导弹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