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J-20隱身性能篇:美國也沒料到,殲-20隱身竟是澳大利亞空軍正名

超巡已经火爆天了,J-20自2011年1月11日横空出世以来,被质疑最多的又两个性能指标,一个是超巡,目前官方已经“正名”,东部战区的官宣中明确指出J-20可以“轻易达到超音速巡航”,这点就不用质疑了,我们完全相信东部战区的权威官宣!

另一个被质疑最多的则是J-20的隐身性能,很多网友都是以美军没有选择带鸭翼的三翼面,原因是鸭翼影响隐身性能,很多网友都认为这没毛病,因为多一个翼面就会多一部分RCS,所以J-20的隐身性能就被打上了问号,然而早在J-20公布后不久的2011年3月,澳大利亚空军居然建模了J-20并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还写成了一篇论文公开报道,J-20的隐身性能完全没有受到鸭翼的影响!

J-20的常规数据与气动布局

歼-20是除F-22和F-35以外的第三种五代机,而且研发它的是一直不被西方看好的中国,因此在2011年首飞时对各国的冲击力是非常大,其诞生后一直都处在各国军方视野的焦点。J-20主要空中优势战斗机,作战定位与F-22有些类似,不过也兼具多任务比如对地攻击等,J-20的体型要比F-22大一圈。

歼-20的气动布局为三翼面结构,有一对全动鸭翼以及全动尾翼,进气道为DSI进气结构,气动布局非常流畅优美,所有接缝都有防止过高反射电磁波的锯齿设计,特别突出的是其航程相当大,主要结构参数如下:

在这个性能参数表中有几个特别的数字要拎出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 巡航速度:1.8马赫,最高速度2.0马赫;
  • 实用升限:20000米;
  • 最大航程:5500千米(应该是挂副油箱的航程,如果不挂应该在4000千米左右)
  • 作战半径:2000千米(无副油箱应该在1500千米左右)
  • 最大过载:-3/>9G

上图中已经有J-20与主流五代机的主要参数对比,这里就不赘述了,在外网的各种资料讨论中,最关键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隐身性能,另一个则是超巡性能,J-20的气动布局让很多一知半解的网友懵圈了,因此很多网友在分析J-20性能时完全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鸭翼还玩隐身?这不是开玩笑么?

隐身性能与超巡是五代机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在全球军迷的印象中,五代机就是长F-22和F-35那样的常规布局,然而J-20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三翼面结构,而军迷认为位于座舱侧后方的鸭翼是破坏隐身的最大败笔,J-20的隐身性能绝对不可能达到五代机的标准。

这个问题在国外知乎QUORA上也是讨论非常热烈,各位搜这个“Is the Chinese J-20 stealth fighter actually stealthy, despite its large canards and long frame?”(尽管中国歼-20 拥有大型鸭翼和长机身,但它真的具备隐身性能吗?)就能找到这个帖子,各方意见比较极端的:

网友Kurt Tesch就认为,尽管隐身涂料可以降低飞行器的RCS,但任何额外的表面积都将会让RCS增加,J-20的鸭翼就增加了降低RCS的难度,鸭翼对隐身性能的影响是负面的,并且在QUORA上持有对鸭翼影响RCS的观点很多,恕种花家不能一一展现。

不过认为鸭翼对RCS影响很小的网友数量也不少,比如网友Dominik Schachtsiek则认为J-20的体型大并不是RCS大小的关键,比如B-2就很大,但它的RCS非常小,这主要和优秀的气动布局设计与隐身涂料性能有关,中国这在方面进步很快,他相信RCS应该可以满足五代机的标准。

网友Joe Duarte则认为,关于J-20的隐身性能,可以去找下澳大利亚空军的 Carlo Kopp的研究成果,专门对J-20的气动布局进行了建模,种花家顺着这条线,翻到了同一个帖子的另一位作者Boven Tan给出的澳空军研究论文的链接,这简直就是个不可多得的资料:

这篇论文涉及的建模与内容篇幅实在有点大,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澳大利亚空军的网站上自行查看,也可以留言种花家给你们发转出中文翻译的PDF文件,过程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不用看了,晦涩的专业术语,估计没几个人能看懂,直接看澳空军空中力量分析的Michael J Pelosi和Carlo Kopp 博士在文末给出的结论即可:

本研究通过九个射频波段的物理光学模拟确定,歼-20原型机的造型设计不存在任何根本障碍可以阻止其发展成为真正的超低可探测设计。

简单理解就是J-20的机型在多个射频波段下都具备了低可探测设计,也就是气动布局具备了隐身设计的基础,这一点澳洲军方的研究报告还是非常中肯的。

因此在QUORA上就有很多网友就直接引用了澳军方的研究结果,在Boven Tan给出澳军方研究论文的链接后对J-20隐身性能的质疑就很少了!这确实有点讽刺,美国也没料到,中国的J-20隐身性能居然是澳大利亚空军辟的谣!

不过关于鸭翼对隐身性能的影响,国内也有论文研究的,成飞设计研究所在2019年就发表过标题为《鸭翼的雷达散射截面影响研究》的论文,从尖点、边缘以及对缝等多方面论证了各个角度下鸭翼对RCS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有如下几条:

  1. 鸭翼的边缘设计按照边缘俯视投影平行的原则进行布置,以减少RCS峰值数量,并利用主翼面边缘的较强峰值掩盖鸭翼边缘的较小峰值。
  2. 鸭翼后缘的尖点综合气动、隐身的要求进行适当切角,以削弱尖点散射。
  3. 对边缘包括前缘、后缘和翼尖应用吸波结构,结合飞机对低频和高频的隐身要求选择吸波结构的性能参数和确定吸波结构的尺寸参数。
  4. 鸭翼与机身之间的对缝区域应用高频吸收性能优异的吸波涂层抑制对缝散射,并制定合理的涂覆区域。

这几点结论就是鸭翼对RCS影响是存在的,但可以通过处理将影响减少至“忽略不计”,论文表示,鸭翼的散射抑制方案并不复杂,在采取措施将鸭翼散射的影响消除之后,鸭式布局完全可以应用于高隐身飞机的布局设计,其隐身性能与常规布局相当,与澳大利亚空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谋而合!

关于鸭翼影响J-20的隐身性能的问题,应该不会再有人质疑了吧,如果有需要,种花家可以给出这两篇论文的PDF文件或者原文链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文末留言索要。

没有国家能在战机落后两代的情况下追上来

目前国内军迷对J-20差不多已经免疫了,毕竟J-20的出镜率有点高,确实有点审美疲劳!但各位回到2011年1月11公开首飞时绝对是非常非常震撼的,因为当时的环境是美军的隐身五代战斗机F-22已经服役十几年,后起之秀F-35也已经开始大量装备,而我国的主力战机仍然是三代机与极少量的四代机,有点希望但远远达不到美军的水准,新闻报道充斥着红旗军演中F-22击落144架假想敌战斗机的事实,各个军事论坛上也完全是哀鸿遍野。

然而很多网友都不知道,当年还有更加令人绝望的态势,1990年的海湾战争是对中国最为震撼的战争,因为当年的我们完全没有想到战争还能这样打!美军经彻底抛弃了二战的那种战法,进入了制空权、反导以及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时代,隐身攻击机F-117携带精确制导炸弹将伊拉克目标一个个摧毁,美军主力战斗机,F-15、F-16与F-18在预警机的指挥下,携带着AIM-7麻雀和AIM-9L空空导弹,点名一样击落伊拉克空军战机,到最后甚至设立了禁飞区,把伊拉克战场当成了训练场。

这场战争给我们是极度震惊的,要知道我们当年的主力战机是歼-6和歼-7,歼-8还是作为先进战机点缀下,武器装备只有航炮以及霹雳-2空空导弹,大部分飞机连雷达都没有,就算有雷达也因为机头进气雷达功率很小,起不了大作用,要是面对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还没照面就被击落了。

当时战斗机长期以来都是以国土防空为主,所以发展出来的都是高速截击机,海湾战争时期还是二代机歼-7担当保卫祖国领土的重任,高峰时我国有将近1500多架歼-7战斗机,歼-8只是作为先进战机作为点缀,但歼-8也是属于高速截击型。

海湾战争对中国的震动非常大,美军这种眼花缭乱的打法,我们连一招半式都无法招架!然而更令人绝望的事实,海湾战争仅仅6年后的1997年,美军的F-22惊艳亮相,当时各国主流最先进的也只是四代机,而我国主力还处在二代机时代,只有极少数的三代机,与美军相比整整差了2代!

谁又能想到,就在美军的F-22首飞14年后的2011年,中国的五代战斗机J-20也首飞了,当时在中国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是惊愕的,他没想到中国会送上如此大礼,各大国也是懵圈的,完全没有料到中国居然整出了一架五代机,全球媒体更是嘲讽中国造了个五代机的壳子,发动机不行,气动布局不行,航电不行,反正啥都不行,绝对不信中国能在落后两代战斗机的情况下直接造出五代机。

只有各国的军方是认真的,包括美国,因为他们的军事专家非常彻底的分析了隐身性能与气动布局(航电暂时无法分析,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首飞后不久澳大利亚空军就对J-20进行了建模分析了隐身性能,这个上文已经有结论,鸭翼完全不影响J-20成为一架合格的隐身战斗机。

另一个是气动布局分析,当时的中国确实在发动机上有所欠缺,所以大家也非常怀疑J-20到底能不能实现超音速巡航,然而J-20以极其优秀的气动设计弥补了发动机推力不足,以小展弦比边条翼涡升完美的解决了相当矛盾的问题,被震撼到的是各国空军的分析专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到种花家主页看姊妹篇《J-20的气动布局篇:逆天改命,歼-20竟然能超音速巡航!》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普京智囊做出預言:下一個爆發戰爭的地方不是台海,也不是南海

2025年1月,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内,美军第11空降师士兵正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进行"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北极部署演练。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数千公里的俄罗斯北极地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悄悄潜入冰层之下,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战备巡航。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军事行动,却在向世界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北极,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称为"普京哲学家"的俄罗斯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发出了令人深思的判断。 这位在1997年就准确预测了乌克兰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者认为,未来的大国冲突热点不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台海或南海,而是那片看似沉寂的北冰洋。 虽然杜金因其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在国际上颇具争议,但他对地缘政治走向的判断却往往具有前瞻性。 冰雪下的"金山银山":全球都想分一杯羹 要理解北极为何会成为潜在冲突的焦点,首先得看清楚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着全球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 具体来说,北极石油储量约900亿桶,天然气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俄罗斯现有天然气储量的1.2倍。 除了油气资源,北极地区的稀土矿藏价值保守估计超过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大国心动。 更重要的变化是,气候变暖正在让这些资源变得可以开采。 据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比1981-2010年平均水平减少了10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 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科学家预测2030年可能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无冰的北极夏季。 冰层融化会带来不少气候问题,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航道开通。…

2 weeks ago

誰敢動中國我就滅誰!這兩國曾向全球發出警告,如今卻瞄準中國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越南和菲律宾,这两个与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密切联系的国家,曾经在某些时期表现出坚定的友好态度,甚至公开宣称要捍卫中国。然而,渐渐地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今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呈现出对峙态势。 千年交织与殖民痕迹 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北越一带成为象郡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正式进入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 此后,越南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国治理,汉字、儒家思想和行政制度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然而,这种文化亲近并未抹去越南的民族意识。公元40年,征氏姐妹起义反抗汉朝统治,虽最终失败,却成为越南抗争精神的象征。 544年,吕弼建立前吕氏王朝,短暂实现自治。直到唐朝末年中央权威崩溃,938年吴权在白藤江战役中击败南汉舰队,此后,968 年越南丁部领建立 “大瞿越国”,越南成为独立封建国家。 这一千年的交融让越南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痕迹,比如汉字的使用和节庆习俗,又孕育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后来的中越关系中反复显现:既因同源而亲近,又因历史记忆而戒备。 与越南不同,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较为间接。在西班牙殖民之前,菲律宾由分散的巴朗盖(部落单位)组成,与中国主要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中国商船满载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黄金和珍珠,华人社区也在马尼拉等地逐渐形成。 1521年,麦哲伦抵达宿务,开启了西班牙333年的殖民统治。马尼拉成为贸易枢纽,中国货物通过大帆船运往墨西哥,但西班牙对华人持戒心,1603年甚至在马尼拉发动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动,导致数千人遇害。 1898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被美国接管。美国推行现代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英语取代西班牙语,亲美精英阶层逐渐形成。冷战期间,菲律宾成为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与中国的直接联系进一步疏远。这种西方导向的历史,使菲律宾在面对中国时更多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而非历史情感。 从盟友到对峙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和菲律宾都曾与中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这份友好并未持久。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大国博弈,让两国逐渐从盟友走向对峙。 新中国成立之初,越南是中国的坚定盟友。1949年,中国百废待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抗法战争中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1954年奠边府战役前,中国派出陈赓将军率领顾问团深入越南,协助作战,物资车队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战役胜利后,法国撤离,越南公开宣称:“谁敢动中国,我就打谁。”此后,在抗美战争中,中国再次倾力相助,提供武器、物资和32万工程部队,保障“胡志明小道”的运输线畅通无阻。…

2 weeks ago

山東艦剛從西太返航,英國航母就闖入南海,真把中國當伊朗了?

据日本时报、共同社等多家外媒6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中国海军“双航母”前出西太的远洋训练部署任务随着山东舰打击群的返航而暂时告一段落。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到的山东舰)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观测结果显示,本月20日至22日左右,山东舰打击群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载机起降等日常训练,而伴随行动的还有两艘055大驱“延安”舰(舷号106)和“遵义”舰(舷号107)。随后,日方确认山东舰打击群于22日晚些时候通过巴林塘海峡,返回中国南海海域。除此之外,同样在前段时间部署到西太的另一支由055大驱“拉萨”舰领衔的远洋编队,也在22日当天通过了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海域。 (日方公开的中国航母行动路线) 中国双航母刚刚“回家”,英国人的航母就要来了。 CNA新闻网最新报道指出,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CSG 25)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新加坡,预计不日将在完成补给后重新启程前往南海和东海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停泊的港口不是新加坡的军用港口,而是更大、更招摇的“滨海湾游轮中心”港口。并且就在抵达后,英国人还大张旗鼓地安排了“游行队伍”举行欢迎仪式。有外媒评论称,相比其他军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行动显得过于高调,这可能是旨在向中国发出所谓的“威慑信号”。 (威尔士亲王号驶入新加坡滨海湾游轮港口)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和国防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莎朗·内史密斯将军将随威尔士亲王号一道访问新加坡。当然,在其官方声明中,英国人宣称此次访问旨在“重申英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共同愿景”,但实际上,英国海军这次行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的行动是英国海军“高桅杆行动”的一部分,而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印太地区。英国方面公开的消息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未来将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将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当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国际规则”罢了。 (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 近段时间以来,英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挑衅力度。就在几天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不顾中方警告,穿越台湾海峡,引起中方强烈不满。 但美英日本等国当然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毕竟中国不是伊朗,中国拥有足够的海上和空中军事实力。无论是各种岸基、空基反舰导弹,还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都是有足够力量将外敌拒止于所谓“岛链”之外的。 (中国的弹道导弹是美英等国不能碰瓷的)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当前也已通过“双航母”前出西太的部署,证明了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和英美的航母打击群“正面对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的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此次前出西太部署训练,光是日本自卫队可观测的战斗机起降次数就达到了大约1000次,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甚至能够“深入太平洋”作战。而更令美日等国担心的是,等到福建号航母服役,装备了新一代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战机起降次数还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过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

1 month ago

又一個核大國加入伊以沖突,公開站隊救伊朗!或將成為中東新霸主

伊朗的防空系统接连被摧毁,导弹库存告急,国内亲美势力蠢蠢欲动。 又一个核大国明确站队,公开支持伊朗! 如今,伊以生死局,谁会成为中东新霸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选择公开站队救伊朗的原因也很复杂。 作为和伊朗东边接壤的国家,巴基斯坦选择支持伊朗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毕竟伊以冲突发展到现在,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就有点像咱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了,如果伊朗沦陷,那么巴基斯坦就难以独善其身,身边就多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且,多年来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良好,像2019年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就曾跨境捣毁了“正义军”3个训练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巴基斯坦的防务压力。 2025年,两个国家的合作再度升级,巴基斯坦提供“哈立德-2”无人机和中国制“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 伊朗则分享了“法尔斯”卫星实时监控数据,成功构建起了10分钟内定位跨境活动的“天眼”系统。 这种联防模式让巴基斯坦边境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度减少,就连巴基斯坦的边防军司令部都坦言:“若没有伊朗的合作,巴基斯坦边境每天恐怖袭击至少要多10起”。 所以,放着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兄弟”不要,反而放一个“大威胁”在旁边,巴基斯坦动动脑子都应该知道选择谁。 并且,最主要的是,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早在多年之前就存在着一些矛盾,自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就始终拒绝承认以色列。 甚至就连巴基斯坦的护照都明确标注了“不可前往以色列”的条文,可见对于这件事,巴基斯坦的坚决态度。 而巴基斯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建立在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占之上的。…

1 month ago

伊朗的教訓告訴我們:中美若要開戰,我軍需要第一時間咬死這一點

兵者,诡道也。 短短12天,一场中东局部战争,在惊涛骇浪中急转直下,竟然以三方“皆大欢喜”的停火草草收场。 就在美军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并将其严重破坏之际,伊朗对美国的报复也来了。 6月23日晚,伊朗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9枚导弹。 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驻扎着超过 1 万名美军及联军人员。 拥有超长跑道和作战指挥中心,是美军中央司令部和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枢纽,也是监控波斯湾局势的关键节点,在美军中东军事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这19枚导弹中,18枚被卡塔尔与美军联合部署的爱国者系统拦截,最后那一枚也只是击中了基地外围的空地,毫无杀伤效果。 这是怎么回事?导弹这么差劲吗?一个也打不中? 其实并不是导弹技术不行,特朗普事后亲口透露,伊朗“提前通知”了美方,美军有充足时间做好防御准备。 伊朗的“铁血报复”,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伊朗革命卫队还对外宣称,这是对美方14枚炸弹的“等量回应”,其实用意不难猜:这是一场面子工程,既要对国内交代,又要避免全面升级。 这套操作,伊朗不是第一次玩,去年10月,他们对以色列发射200多枚导弹,也提前打了“招呼”,结果只炸死一名误伤的巴勒斯坦工人。 表面在战,实则在演。…

1 month ago

台媒警告大陸:一旦台海爆發戰事,台軍將首先擊沈解放軍的航母

随着台海局势又紧绷起来,台湾媒体曾放出狠话,说如果真打起来,台军会优先把解放军的航母给干掉。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盯着这事看。 台海问题本来就敏感,现在更是让人捏把汗。 台海局势为啥这么紧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1949年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省,蒋介石在那儿搞了个政权,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那会儿,美国把台湾当棋子,用来牵制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晃悠,摆明了护着台湾。 时间到了今天,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我国说要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赖清德上台后,坚持走“台独”路线,跟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呢,也乐得卖武器给台湾,时不时派军舰在台海附近转悠,搞得气氛越来越火药味十足。 最近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越来越多,演练科目也越来越实战化。台湾这边不甘示弱,加强军备,还老喊着要“自卫反击”。 台湾敢这么喊话,真有击沉解放军航母的本事吗? 反舰导弹是台军的一大杀器,台湾省自研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特别是雄风三型,射程能到400公里,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飞行,号称“航母杀手”。 这玩意儿要是打中了,航母不死也得残。另外,台湾省还有美国卖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精度高,对付海上目标也挺靠谱。 潜艇是另一个威胁,台湾省现在有四艘潜艇,两艘是荷兰造的“旗鱼”级,1980年代服役的,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另外两艘是美国给的“海龙”级,反潜能力不错。 潜艇这东西隐蔽性强,航母最怕的就是水下偷袭。如果台湾潜艇能靠近解放军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麻烦。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能凑热闹,台湾省有从美国买的F-16战机,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这些飞机都能挂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台湾还有P-3C反潜机,能侦察海上目标,给导弹指路。…

1 month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