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美軍擔心事情發生了,美媒:第10艘055已下水,生產訂單仍在追加

根据“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下水,而中国055是批次化建造,第一批是8艘,第二批也是8艘,同时该NAVAL NEW还指出,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也就意味着,中国正在计划建造第三批次的055。

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军舰早就开始了批量化建造阶段,海军舰船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动力、电子设备、武器装备又都是相互支持、联系且独立的特定子系统。模块化设计建造可以改进舰船建造的流程,缩短研制时间,提高整体质量,而且可实现舰船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和作战使用的灵活性,有利于现代化改装和维护,减少舰船全寿期的费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起,舰船模块化技术便开始在舰船建造上广泛应用。

中国军舰都是批次化建造

模块化本质上就是将舰船平台设计成标准化系列产品,同时把武器、电子设备等各系统设计成标准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具有标准的接口、箱形或框架,并对应舰船平台的开口,可进行不同模块的吊装和拆解。

进行模块化设计的舰船,舰船平台和各功能模块可以平行建造,由于平台设置了标准的多功能安装基座,可根据客户要求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很明显,采用模块化的造船方法,既可以大大缩短舰船研制和建造周期,又容易实现平台的多功能特性,并且舰船的中期维护和改造也因此得到便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舰船模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航母、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类舰艇的研制、设计、建造、改装、维护等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总段建造技术,总段建造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摒弃了传统塔式建造技术围绕龙骨逐层搭建船体的建造流程,而是将船体划分出数个被称为总段的独立船体结构。

这样,参与舰船建造工作的各个零件生产厂就不需要将设备零件直接运往船厂,然后像搭积木一样一点一点把舰船垒起来。而是可以先运到这些总段装配车间,等独立船体结构组装完成后再一同送到船厂与其他车间生产的船体拼装起来。

不难看出,与高度依赖船坞的传统塔式建造技术相比,总段建造技术相当于一种“去中心化”技术。它将大量工作任务转移到了各个装配车间与零件生产工厂,从而缩短了坞内装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幅提高了船厂船坞的利用效率。

而模块化建造加上总段化建造带来的好处就是,第一批军舰的设备全部模块化生产制造出来,然后在运到这些总段装配车间,等独立船体结构组装完成后再一同送到船厂与其他车间生产的船体拼装起来。

从052系列导弹驱逐舰开始,中国军舰就通过模块化建造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第一批次8艘,全部由江南造船厂制造;052D型第二批次5艘,052D型第三批次12艘,从2012年到2020年,仅仅用时8年的时间。

根据美军“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下水,而按照中国军舰的制造进度来看,在年底就可以全部达成舾装状态,到2025年就可以实现全部下水。

如果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那就意味着中国会最少拥有24艘055,截至2023年11月,第四批共5艘052D驱逐舰已经下水,使得中国的052D舰队数量达到30艘,而随着第五批次10艘052DM型防空驱逐舰完成下水,那么中国的052D+055驱逐舰可预见的数量都已经达到64艘。中国的导弹驱逐舰的规模将彻底超过美军盾舰的68艘,将更好维护中国海疆。

055是全球最顶级的导弹驱逐舰

什么是驱逐舰,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装备对空、对海、对潜和对陆攻击等武器,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中型水上舰艇。驱逐舰既能在海军舰艇编队中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又能担任防空、反潜等护卫任务。此外,它还可以在登陆,反登陆作战中进行兵力的支援。

055型驱逐舰是中国最为先进的驱逐舰,也是全球最为先进的驱逐舰,055型驱逐舰——舰体长180米,舰宽22米,满载排水量约1.3万吨,达到了传统巡洋舰的体量,可以说无愧“大驱”之名,055型驱逐舰十分重视隐身化设计,采用了一体化桅杆和封闭式舰首,可以很好的隐藏身形,让对手很难找到攻击目标。从而保证水面战舰自身的安全。

在055导弹驱逐舰之前,没有任何军舰可以抵御EA-18G的电磁干扰,但是南055不一样,中国055型导弹驱逐舰全舰主要天线采用共形设计,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可组织远、中、近三层先期预警防御网,并有较强的防空、反导、反潜、反舰、攻陆和电子战能力。

055大驱的346B型“海之星”相控阵雷达还具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可以对敌方的雷达、导弹、通信等进行干扰和欺骗。

055大驱的雷达可以利用其氮化镓有源相控阵的灵活性,发射不同波形和频率的信号,对敌方的雷达进行主动干扰或被动欺骗。055大驱的雷达还可以利用其双波段的优势,对敌方的导弹进行主动诱导或被动躲避。055大驱的雷达还可以利用其集成化的特点,对敌方的通信进行主动切断或被动窃听。

中美双方曾在西太进行了激烈的电磁斗法,争夺“电磁主导权”,而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南昌舰的垂发装置已经打开,万发炮瞄准了美军的EA-18G,这也意味美军的电磁压制对我南昌舰并没有起到作用。

中国的055导弹驱逐舰能够让美国最强的电子战机吃了大亏,号称美国海军最强的电子战战机,在电磁波发射功率更强的346B雷达面前可以说是甘拜下风!不仅没有完成干扰任务,取得“制电磁权”,相反,却被我“南昌”号驱逐舰上的先进雷达压制,最终被火控雷达锁定。这充分说明了055雷达性能。

055驱逐舰搭载112个大型冷热通用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比阿利·伯克级96个垂发系统多18个。但055的垂发厉害点不在这里,而在于它拥有850毫米的超大内径,弹坑深度也高达9米,这意味着咱们可以装更大、更长的导弹。相比055驱逐舰,美国现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可就小多了,垂发模块内径仅有600毫米多点,深度也不到7米,这就决定了咱们的导弹要比其先进得多。

55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思想突出防空反导能力,对空防御是海上作战的最重要内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航母及其搭载的舰载机主宰战场,空中打击成为水面舰艇最大的威胁。二战结束后,导弹武器得到迅猛发展,早在半个世纪前,海军主战武器就已实现导弹化,水面舰艇也因此要面对以反舰导弹为代表的各种空天打击兵器带来的严重威胁。

必须承认,在信息化海上战争条件下,高价值的大中型水面作战平台承受着愈发严峻的生存考验。1967年中东战争,埃及海军使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创了反舰导弹击沉军舰的先例。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空军“飞鱼”反舰导弹击沉击伤多艘英军舰艇,战果辉煌。

此后,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海军发射的“冥河”反舰导弹给多国联军海上部队带来不少麻烦。2016年,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发射的反舰导弹重伤以色列海军导弹艇。2017年,也门胡塞武装使用反舰导弹重伤了沙特海军麦地那号导弹护卫舰,并数次袭击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

当前,反舰导弹向着隐身、远程、多样化制导、智能化、高速化方向发展,并可由空中、水面、水下、陆上等多种平台搭载和发射,使用灵活方便,难以探测拦截,如由空中隐身战机和潜艇发射,探测拦截的难度更大。在此背景下,055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自然将防空反导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中国海军已有三艘航母服役或下水,航母战斗群将成为人民海军采用的核心兵力编组形式,提高航母战斗群防空反导作战能力的需求非常紧迫。航母主要在远海大洋遂行任务,主要由其护航舰艇承担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任务。人民海军的潜在对手,普遍装备有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对敌方可能对航母实施的远程、大密度的反舰导弹攻击,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作战能力对于提高航母战斗群的整体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055型导弹驱逐舰携带的防空导弹包括中远程和中近程两种,整体防空能力大幅增强,同时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它对航母编队的保护能力,将不是现役的052D驱逐舰所能比较的。

而055的反舰能力更是独步全球,世界各国海军开始认识到反舰导弹的威力是在1967年10月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被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事件之后,而提起反舰导弹界的“杠把子”,大家自然会想到法国的“飞鱼”。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一枚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将价值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巨舰葬身海底。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捕鲸叉”反舰导弹。“捕鲸叉”就是“鱼叉”。基于自身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能力,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基本型、系列化的理念,导弹可以在舰艇、潜艇和飞机等多平台发射。这类导弹多采用火箭发动机或小型涡喷发动机推力、能够亚声速掠海飞行并自主制导、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拥有很好抗干扰能力。

不过,随着反舰导弹的成熟,航母编队针对反舰导弹的防御也在升级,比如美国航母编队中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上都装备有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原宙斯盾舰载武器系统、AN/SPY-1 雷达和标准-3 导弹组成,属于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以防御中远程的战术弹道导弹。其中标准-3 导弹的最大有效射程为 1 200 km,对弹道导弹的拦截高度为100 km~ 500 km。

事实上,舰艇上装有导弹防御系统,只是最初级的防御手段,整个航母编队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即需把不同作战距离的武器系统有机地结合,构成由远及近、由外至内的防御网。

水面舰艇至少需要三层防线:第一层防线由远程防空武器和电子对抗系统构成,主要负责在几十千米外拦截、“诱骗” 或硬软杀伤来袭的反舰导弹等目标;第 二层防线主要由中程防空武器和中口径舰炮构成,主要任务是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的距离上压制和阻拦突破第一层防 御网的来袭目标;第三层防线就是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主要任务在距舰艇几千米至几百米范围 内,将突破或侥幸”漏”过第一、第二层防 线的来袭目标加以拦截或摧毁。

而第一批的055型驱逐舰已经搭载了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21。

据资料显示,作为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21”在末端攻击阶段的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10马赫——相当于10倍音速。如果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每秒,10倍音速即“鹰击-21”在最后砸向敌人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400米,这样的末端速度是现阶段任何反导武器系统均无法拦截的。这种恐怖的速度就算直接砸下,不发生爆炸也会对敌舰造成致命性的巨大打击。

航母舰载预警机的一般预警范围是900公里,鹰击21的射程超过了美航母的防御范围,也就是鹰击21可以对航母实施防区外打击。可以说鹰击21是中国驱逐舰的终极大招。换句话说,中国驱逐舰到哪,就能在哪里划定一个航母区域拒止的范围圈,从而形成有效的战略威慑。

总结

可以说,055导弹驱逐舰代表了当前我军水面舰艇的最高水平,而新一批的055将会在第一批次的055导弹驱逐舰基础上再次升级。

因此,中国大规模建造055导弹驱逐舰可以说引起了美军的极大担忧,早在2017年,五角大楼实际上就已经了解到了“055万吨大驱项目”的存在,所以美军对055驱逐舰的忌惮性是非常浓烈的,尤其是军力衰弱期的当下。

实际上,五角大楼在2019年的评估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海军在2025年就可以达成初步的“海上机动作战能力”,也就是在东亚方向内与美军正面一战的资格。当然,这也需要空军和火箭军的火力支援以及航天和信息部队的情报侦察体系支持。而到了2035年,五角大楼则认为中国海军将达成初步的“远征作战能力”,也就是针对一个远海国家发起一次完整的远征打击,除正规的航母打击群外,还包括了两栖登陆集群。

不管怎么来说,055型驱逐舰作为中国最顶级的驱逐舰,第二批开建对于中国走向深海是一个有利的保障, 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大以及海上领土纠纷的激化,中国海军承担起越来越多保卫海外利益的重任。同时,中国海军也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数十次参与联合护航、打击海盗、反恐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搜救等多边或双边合作行动,这些都需要中国拥有更多的055型驱逐舰,才能实现。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以色列憑什麽這麽狂?這三張王牌撐起它永遠不敗

以色列一个弹丸小国,凭什么能在中东横行霸道?今天打黎巴嫩,明天轰加沙,后天没事打个叙利亚。 反正是它到哪儿,哪儿就不安生,并且还动不动就扯着美国袖子往前冲,颇有一番不要命的势头。 敢这样在中东张狂,以色列到底凭什么?其实,绕来绕去绕不过三个字:底、气、足。 何为底气?那就是手里有压箱底的王牌,跟谁打照面都不怵,到底是什么样的王牌能让以色列如此有恃无恐?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 这张牌是最显眼的,也是最热的。 这么长时间以来,美国对自己这位“亲儿子”的援助,可谓是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还是经济民生上,花起钱来眼睛都不眨一下,无论以色列闹出了多大的事,美国都能帮他把烂摊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当然了,美国一直以来都在全球各处建基地,拉小弟,它所谓的“小老弟”、“干儿子”也到处都是,可为什么只有以色列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呢? 这就要讲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以色列“独受恩宠”,打个小比喻,美国就像皇帝,那些攀附于他的各个小国家,就像后宫里的莺莺燕燕,虽然都能受点恩露,但加起来都比不上以色列一人。 天天没事就赏以色列个金银珠宝,还隔三差五就翻它牌子,这份恩宠,不用说放眼中东了,就是放眼世界,谁能比得上? 一说到这,问题又来了——美国真就愿意一直这样恩宠以色列吗? 我看不一定。 美国国内现在比起前几年,可以说已经乱的一塌糊涂了,尤其是川普上台后,各种闹心事儿就没消停过,财政赤字、非法移民、两党互掐等问题,已经够美国政府喝一壶的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对以色列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照”,我看可能不大现实。 所以别看现在以色列独受恩宠,跳的可欢,以后还真说不准。 第二张牌,就是以色列那堪称闪电般的军事动员速度。 这就要讲到以色列的军事体制,他有点像韩国的服兵役制度,全国上下只要到了十八岁,就必须服兵役,想跑都跑不掉。…

1 hour ago

紅旗22亮了,東方導彈上了,塞爾維亞強了,美西方破防了!

塞尔维亚这次阅兵,直接让欧美坐不住了! 9月20日,一场名为“团结的力量”的大阅兵即将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而就在前几天彩排中,中国制造的红旗-22防空导弹公开亮相,西方媒体瞬间炸锅:塞尔维亚一跃成为巴尔干地区防空实力最强的国家!       这当然不是普通的一场秀,毕竟,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巴尔干一直都是地缘的火药桶。 如果说欧亚大陆是个棋盘,那巴尔干就是那个关键点位之一。它是连接欧亚陆运的核心通道,也是海权国家几百年来最忌惮的陆权支点。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虽然引爆点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但实际还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二战之后,统一的南斯拉夫成为巴尔干地区最强的国家,一度被称为巴尔干之虎,西方非常忌惮。 苏联解体之后,西方也不遗余力地拆解这个联邦,即使这个国家后来就剩南联盟,最后还是被拆成了黑山、塞尔维亚、科索沃(国际社会不承认)。 如今的塞尔维亚也不过成了几百万人口的小国,但是,美欧还是不放过它。  …

1 hour ago

美國改口了,不承認“台灣屬於中國”,朱立倫稱“台灣擁有主權”

美国国务院否认"台湾属于中国",炒作"台湾地位未定",朱立伦竟然也附和,叫嚣说"台湾拥有主权"。   时隔18年,又有超级航母驶过台湾海峡。然而这一次,航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而不是美国海军。 这似乎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崛起。 然而对我台湾地区贼心不死的美帝,又开始了在台湾问题上的操弄,这一次是美国政府亲自下场。 广告欠债不还,法院如何处理?年轻人必须了解的法律知识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9月10日提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要求日本将所窃据的台湾、澎湖等中国领土归还中国。 台湾光复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九三阅兵的背景下,福建舰过航台湾海峡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这一表态,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企图。 美国这边为了安抚"台独"势力,也是为了给自己找存在感,"美国在台协会"回应说,他们不认可中国对历史文件的解读,他们认为上述这些文件,"没有决定台湾的最终政治地位"。 随后美国国务院方面,也以电子邮件回复台湾媒体的方式,重申了美国特朗普当局对这个问题的立场。 也就是在美国人眼里,他们不承认"台湾属于中国"。 国民党朱立伦说"中华民国"拥有台湾主权…

2 hours ago

中國不再手下留情,黃巖島現場畫面傳開,菲船員被打的抱頭鼠竄

黄岩岛,这座在南海上静静伫立的珊瑚环礁,再次成为国际视线的焦点,2025年9月16日,一场由菲律宾主动挑起的海上摩擦,将原本紧张的南海局势再度推向风口浪尖。 不同于以往的克制与警告,中国这一次出手更快、手段更硬,央视公开的现场画面中,菲方船员仓皇逃窜、场面狼狈,引发了各方热议,这不仅是一场执法行动,更是一场关于主权、规则与底线的较量。 黄岩岛不是孤岛 黄岩岛位于南海中北部,地理位置说重要也不过分,既扼守航道,又靠近多个争议海域,堪称“南海的锁钥”。 长期以来,中国对黄岩岛实施常态化管控,这不仅是对自身主权的维护,更是在维护南海的整体秩序。 但9月16日,菲律宾方面却突然改变了以往“试探性”的做法,升级了挑衅的强度,一口气派出十多艘公务船,有意关闭AIS信号,试图在多个方向强行闯入黄岩岛邻近海域。 不仅如此,它们还采取极具危险性的航行方式,频繁横切中方执法船只航线,试图制造擦碰和冲突,这种行为,已远远超出所谓“例行巡航”的范畴,更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侵权行动。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挑战,中国方面的反应并不迟疑,多艘海警主力舰艇,包括4409和8301号迅速进入战位,渔政船和渔民船也同步调动,形成了海上协同封锁圈。 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由岸基实时监控系统全程掌握,信息流转高效精准,可以说,这不是简单的“出警”,而是一场经过完整预案推演的执法行动。 现场毫不留情 执法的升级来得迅猛,面对菲律宾船只的强闯行为,中方首先通过无线电喊话进行警告,但对方并未收敛,反而加速靠近。 于是,水炮开始精准锁定目标,连续29分钟不间断压制,逐步将菲方船只逼离核心海域。 从央视公布的视频来看,现场并不“温和”,菲方数艘船只被击中操控系统,一些舱室出现进水、电路短路,船员则在甲板上抱头蹲守,毫无还手之力,这一幕,迅速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震动。 菲律宾方面随后指责中方“过度执法”,但从画面和细节来看,中方执法过程有明确分级,水炮使用也精准避开了人员聚集区,显然是经过训练和判断的“克制打击”。 更重要的是,这场现场执法,不仅展示了中国海警在装备和战术上的成熟,也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海上协同能力。…

2 hours ago

第300架殲-20出現,美國被狠狠打臉,14年前預測的數據,錯得很離譜

歼-20数量越来越多,目前最尴尬的就是美国前国防部(如今改名战争部)部长盖茨了。作为一名资深特工、情报分析专家,还曾担任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他曾经在2009年预测中国在2020年前不会有五代机,2025年前拥有五代机的可能性也很小。结果在2011年歼-20首飞后,盖茨又不得不修改预测,表示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部署50架歼-20,但是到2025年的时候,美国的五代机数量依然要远远高于中国五代机数量。 盖茨当年称,中国到2025年可能会拥有300架五代机,虽然F-22的生产线关闭了,但是随着F-35的量产,到2025年,美国将拥有1500架第五代战斗机,300:1500,这不就是优势在我、不知道怎么输嘛! 可现实却给了美国、给了这位资深情报分析专家一记狠狠的耳光,虽然美国这么多年来一直喊着“中国威胁论”,可依旧低估了中国,并高估了美国自己。在即将举行的长春空军航空开放日现场,一架用于静态展示的歼-20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不是因为这架歼-20出现了什么新的改进,而是CB10300的编号,代表第10批次、第300架,也就是说歼-20如今至少服役了300架,远远超过了盖茨当年预测的数据。 更让盖茨感到脸红的是,当年他支持关闭F-22生产线,导致美国的重型五代机完全不够用,摔一架少一架,看着中国越来越多的重型五代机,美国军方只能羡慕嫉妒恨了。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虽然美国空军名义上拥有186架F-22,但实际能够投入作战的F-22只有143架,剩余的F-22要么沦为“零件捐献者”,要么因为年久失修失去了继续服役的价值。在中国第300架歼-20出现后,中国的重型五代机数量已经是美国的2倍以上,而且中国的重型五代机更新、升级潜力更大、生产线还一直开着。 那么美军总共还有多少架第五代战斗机呢?前几个月,美国空军刚刚接收了第500架F-35A。而美国海军目前大概有4个中队装备了F-35C,总数算100架。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装备了183架F-35B,以及数量不详的F-35C,再加上143架F-22,美国军队目前的五代机总数大概能接近900架,远不及盖茨当年预测的1500架。 虽然900架五代机的数量,依然毫无悬念的冠绝全球,看似把当年的差距还进一步拉大了(2011年,美国只比中国多了100来架五代机),可美国人心里非常清楚,随着歼-35的服役、歼-20持续量产,未来几年中国的五代机数量将会以一个非常恐怖的速度增长,而美国未来几年只能一边退役F-22、一边装备被受诟病的F-35,美国的五代机数量优势要保不住了,质量差距则会越拉越大。 别看美军手头上拥有近900架五代机,可绝大部分都是F-35这种“伪战斗机”,之所以把F-35称为“伪战斗机”,主要是因为这款飞机当年就不是完全按照战斗机标准设计的。开始设计F-35的年代,正好是美国军事实力领先优势最大的时候,俄罗斯当时只能吃苏联老本,在苏-27的基础上炒冷饭,中国还在完善歼-10战斗机,连涡扇发动机都不能量产。当时美国仅凭手里的数千架第四代战斗机,就能够横扫地球上任何国家了,F-22对各国主力战机更是形成了降维打击。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盖茨才敢无视美国空军的反对,不断削减F-22的采购数量,到后来索性直接解散了F-22的生产线,省得美国空军继续惦记。 据说当年为了给五角大楼上压力,美国空军故意在与印度空军的演习中放水,让F-15惨败给印度空军的苏-30K与米格-21。但美国空军的小伎俩被识破了,F-22生产线还是关闭了,憋了一肚子火的美国空军,后来又跟印度空军组织了一场演习,结果变成了F-15暴打印度空军的苏-30。 自认为天下无敌的五角大楼,于是在选择第二款五代机的时候,将空战性能放在了次要位置,并要兼顾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的设计要求,甚至还要替换掉美国空军的A-10攻击机,这就导致F-35与传统的多用途战斗机不同,因为多用途战斗机不管是苏-30也好、歼-16也好,都是优先保证空战性能,然后再去加强其它方面的性能。而F-35则不一样,为了追求所谓的通用化与全面的身手,F-35的空战性能被较大程度的牺牲了,就比如在与盟友的演习中,F-35不止一次输给台风、阵风这些相对落后的飞机,都是在近距离格斗中输掉的,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都能设计出F-16这种机动性优异的战斗机,21世纪却设计出F-35这种“空中飞猪”,是美国技术退步了?其实是为了追求更全面的性能不得已的选择。 F-35的设计初衷是在美军取得制空权后,仗着大弹仓优势,能够在保证隐身性能的情况下携带各种攻击弹药,然后把敌人的阵地炸得底朝天,本质上是一款攻击机,虽然作战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敌方战机的轻微抵抗,但在大顺风情况下,F-35靠群殴也能把零星的敌机给打垮,空战性能差一点根本毫无影响。况且F-35的空战性能也没差到离谱的程度,仗着隐身能力和先进的航电设备,超视距打一打四代机问题并不大。 可是当对手装备大量五代机的时候,F-35的问题就会被放大。面对以空战为主业的歼-20,F-35没有隐身与航电系统的优势,就只能拼硬指标了,作为一款最大速度1.6马赫、不以狗斗见长、连AIM-9X格斗弹都只能挂在机翼上的飞机,面对歼-20就凶多吉少了,歼-20的巡航速度都接近F-35最大飞行速度了,想追上F-35轻而易举,想甩开F-35也非常简单。 美国用F-35打伊朗、打朝鲜、打委内瑞拉都好用,甚至用来对付五代机数量严重不足的俄罗斯都会非常好用,唯独面对中国的时候,F-35从猎手变成猎物了。如今中国四代机都标配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光电搜索装置,在配合地面的反隐身雷达与高空的预警机,F-35一旦被定位近身,甚至不需要歼-20出面,歼-10C和歼-16机群都能把F-35撕碎。如果美国能重来,肯定不会把F-35设计成如今这个样子,要怪就怪以盖茨为代表的情报部门大佬低估了中国,误导了美国的新型武器研发规划,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F-35战斗机、未来战斗系统,都是美国各军种在感觉天下无敌而进行转型后,失败的武器项目,不是说这些武器的性能不够先进,而是完全不适应美国当下的战略处境。 面对中国那几百架歼-20,美军真正能够依仗的,就是143架F-22了,盖茨要是能未卜先知,当年打死他都不敢关闭F-22的生产线,甚至最好让美国空军放弃选择F-22,直接选择潜力更大、技术风险更大的YF-23。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空军来说,F-22其实是一个比较保守的选择,它能够对四代机形成降维打击,却无法保证面对同代机的时候有优势。而YF-23则是一款上限更高的飞机,超音速性能、航程、隐身性能以及升级潜力都大于F-22,如果美国能把YF-23发展下去,这款飞机将成为歼-20最大的对手。而F-22的航程较短、航电系统功能相对单一,并不太适合亚太的战略环境。 摆在美国军队面前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在F-35项目上投入巨大的资源,既然没有质量优势,那就是确保五代机的绝对数量优势,要么就是把宝压到六代机上面,F-35削减订单,更多的资源留着买六代机。如果是10年前,美国肯定有绝对的信心赶在中国前搞出六代机,可现如今中国的多款六代机都在天上飞了,波音公司的F-47连个模型都还没造出来,中国大概率会在2030年前装备六代机,到那时F-22也开始退役了,美国指望F-35打天下? 更让美国感到绝望的是,歼-20服役数量很可能早就超过300架了,只是第300架歼-20公开现身了而已,在歼-10生产线转移到贵飞后,歼-20的产能会不断爬坡,一直持续到六代机服役,未来美国将面临五代机数量与质量的双重劣势。现在重新看盖茨在2011年的预测,恰恰是美国整个社会的缩影,从未真正重视过中国的发展潜力,哪怕如今被现实打脸了,美国依然还在纠结“中国五代机抄袭美国五代机”的问题,只能说傲慢是失败的根源,谦逊才是立身之本,当年中国面对悬殊的差距,没有绝望躺平、更没有眼高手低,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发展,不管是冷嘲热讽还是无知贬低,都没有丝毫动摇中国军工人的发展计划,这才有了如今全球第二大五代机群,并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第一。

2 hours ago

如何解決台灣問題?這一次,解放軍中將說了12個字,信號不尋常

9月17日,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齐聚一堂。这是一个少见的场合,中方与美欧、俄罗斯以及亚太地区多国代表同台对话。 会场内,既有关于全球安全治理的宏大议题,也有关于地区冲突的话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退役中将何雷接受采访时,就台湾问题说出了引人注目的12个字—“将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胜利”。这一表态被外媒立即捕捉,并解读为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发出的最新信号。 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就必须从两个层面去看。一是军事层面。近年来,大陆持续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从东风-5C到东风-61的公开亮相,再到航母编队和无人作战装备的成体系出现,这些硬实力的积累,本身就是对“台独”势力的震慑。何雷提到,不需要依赖所谓的“攻台专用武器”,常规装备足以达成目的。这不仅是在表明大陆对台军事优势的自信,更是强调一旦出手,将追求快速、低成本、体系化的胜利,不会陷入长期消耗。 二是政治层面。何雷特别强调,大陆“不希望有攻台的武器装备”,也就是说,和平统一仍是最优先的选项。但与此同时,他又指出如果不得不诉诸非和平手段,就要做到“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这种说法,既是对岛内“台独”势力的告诫,也是对美西方可能干预的一种警告。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香山论坛召开的前一周,中美防长才刚刚通过视频通话,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少见地表示“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这在美国政界的口径中极为罕见,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政策的微妙转向。换句话说,美方一方面在亚太布置中程导弹、拉拢盟友强化军演,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释放缓和信号,避免过早与中国形成硬碰硬。这种对比,反而让何雷的12字表态更具份量,它不仅是在说给台湾听,也是在说给美国听。 同时,环顾当下的国际局势,俄乌战场陷入僵局,中东依旧动荡,欧洲安全承压,南海问题也在升温。菲律宾公务船才刚刚闯入黄岩岛海域,中方海警当场拦截。这些热点问题加在一起,使外界对台湾海峡的风险格外敏感。在这样的时间点,中国大陆通过一位退役中将之口释放战略信号,这是一种精准拿捏,分寸把控得当,却足以震慑各方躁动势力。 与此同时,外媒的报道则显得格外敏感。《路透社》直接指出,这12个字“可能代表中国大陆在统一问题上的底线更加清晰”。《日经亚洲》则认为,这是对外界“战略消耗战幻想”的一记泼冷水。换言之,中国大陆已经在谋划一种高效、果断、避免陷入泥潭的解决方案。 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层含义。何雷反复强调,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这句话其实指向了中国大陆长期坚持的战略思路,最终解决台湾问题,靠的不仅是军力优势,更是政治决心、战略定力以及国内的社会凝聚力。这种综合因素,才是“最小代价”的真正内涵。也就是说,胜利并不单单意味着在军事层面,还意味着如何在国际层面化解阻力,如何最大程度减少两岸对抗和撕裂。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这12个字已经给出最明确的的答案。中国大陆仍然坚持和平的最大诚意,但也展示了不放弃武力的最强底气。信号不寻常之处在于,它明确强调将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胜利”,这让外界意识到,一旦形势逼迫,中国大陆不仅有准备,而且有办法。它也提醒美国,越是频繁在亚太挑衅,中国大陆的决心就越会坚定。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