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美軍擔心事情發生了,美媒:第10艘055已下水,生產訂單仍在追加

根据“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下水,而中国055是批次化建造,第一批是8艘,第二批也是8艘,同时该NAVAL NEW还指出,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也就意味着,中国正在计划建造第三批次的055。

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军舰早就开始了批量化建造阶段,海军舰船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动力、电子设备、武器装备又都是相互支持、联系且独立的特定子系统。模块化设计建造可以改进舰船建造的流程,缩短研制时间,提高整体质量,而且可实现舰船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和作战使用的灵活性,有利于现代化改装和维护,减少舰船全寿期的费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起,舰船模块化技术便开始在舰船建造上广泛应用。

中国军舰都是批次化建造

模块化本质上就是将舰船平台设计成标准化系列产品,同时把武器、电子设备等各系统设计成标准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具有标准的接口、箱形或框架,并对应舰船平台的开口,可进行不同模块的吊装和拆解。

进行模块化设计的舰船,舰船平台和各功能模块可以平行建造,由于平台设置了标准的多功能安装基座,可根据客户要求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很明显,采用模块化的造船方法,既可以大大缩短舰船研制和建造周期,又容易实现平台的多功能特性,并且舰船的中期维护和改造也因此得到便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舰船模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航母、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类舰艇的研制、设计、建造、改装、维护等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总段建造技术,总段建造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摒弃了传统塔式建造技术围绕龙骨逐层搭建船体的建造流程,而是将船体划分出数个被称为总段的独立船体结构。

这样,参与舰船建造工作的各个零件生产厂就不需要将设备零件直接运往船厂,然后像搭积木一样一点一点把舰船垒起来。而是可以先运到这些总段装配车间,等独立船体结构组装完成后再一同送到船厂与其他车间生产的船体拼装起来。

不难看出,与高度依赖船坞的传统塔式建造技术相比,总段建造技术相当于一种“去中心化”技术。它将大量工作任务转移到了各个装配车间与零件生产工厂,从而缩短了坞内装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幅提高了船厂船坞的利用效率。

而模块化建造加上总段化建造带来的好处就是,第一批军舰的设备全部模块化生产制造出来,然后在运到这些总段装配车间,等独立船体结构组装完成后再一同送到船厂与其他车间生产的船体拼装起来。

从052系列导弹驱逐舰开始,中国军舰就通过模块化建造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第一批次8艘,全部由江南造船厂制造;052D型第二批次5艘,052D型第三批次12艘,从2012年到2020年,仅仅用时8年的时间。

根据美军“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下水,而按照中国军舰的制造进度来看,在年底就可以全部达成舾装状态,到2025年就可以实现全部下水。

如果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那就意味着中国会最少拥有24艘055,截至2023年11月,第四批共5艘052D驱逐舰已经下水,使得中国的052D舰队数量达到30艘,而随着第五批次10艘052DM型防空驱逐舰完成下水,那么中国的052D+055驱逐舰可预见的数量都已经达到64艘。中国的导弹驱逐舰的规模将彻底超过美军盾舰的68艘,将更好维护中国海疆。

055是全球最顶级的导弹驱逐舰

什么是驱逐舰,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装备对空、对海、对潜和对陆攻击等武器,具有强大综合作战能力的中型水上舰艇。驱逐舰既能在海军舰艇编队中担任进攻性的突击任务,又能担任防空、反潜等护卫任务。此外,它还可以在登陆,反登陆作战中进行兵力的支援。

055型驱逐舰是中国最为先进的驱逐舰,也是全球最为先进的驱逐舰,055型驱逐舰——舰体长180米,舰宽22米,满载排水量约1.3万吨,达到了传统巡洋舰的体量,可以说无愧“大驱”之名,055型驱逐舰十分重视隐身化设计,采用了一体化桅杆和封闭式舰首,可以很好的隐藏身形,让对手很难找到攻击目标。从而保证水面战舰自身的安全。

在055导弹驱逐舰之前,没有任何军舰可以抵御EA-18G的电磁干扰,但是南055不一样,中国055型导弹驱逐舰全舰主要天线采用共形设计,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及隐形性能,可组织远、中、近三层先期预警防御网,并有较强的防空、反导、反潜、反舰、攻陆和电子战能力。

055大驱的346B型“海之星”相控阵雷达还具有强大的电子战能力,可以对敌方的雷达、导弹、通信等进行干扰和欺骗。

055大驱的雷达可以利用其氮化镓有源相控阵的灵活性,发射不同波形和频率的信号,对敌方的雷达进行主动干扰或被动欺骗。055大驱的雷达还可以利用其双波段的优势,对敌方的导弹进行主动诱导或被动躲避。055大驱的雷达还可以利用其集成化的特点,对敌方的通信进行主动切断或被动窃听。

中美双方曾在西太进行了激烈的电磁斗法,争夺“电磁主导权”,而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南昌舰的垂发装置已经打开,万发炮瞄准了美军的EA-18G,这也意味美军的电磁压制对我南昌舰并没有起到作用。

中国的055导弹驱逐舰能够让美国最强的电子战机吃了大亏,号称美国海军最强的电子战战机,在电磁波发射功率更强的346B雷达面前可以说是甘拜下风!不仅没有完成干扰任务,取得“制电磁权”,相反,却被我“南昌”号驱逐舰上的先进雷达压制,最终被火控雷达锁定。这充分说明了055雷达性能。

055驱逐舰搭载112个大型冷热通用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比阿利·伯克级96个垂发系统多18个。但055的垂发厉害点不在这里,而在于它拥有850毫米的超大内径,弹坑深度也高达9米,这意味着咱们可以装更大、更长的导弹。相比055驱逐舰,美国现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可就小多了,垂发模块内径仅有600毫米多点,深度也不到7米,这就决定了咱们的导弹要比其先进得多。

55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思想突出防空反导能力,对空防御是海上作战的最重要内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航母及其搭载的舰载机主宰战场,空中打击成为水面舰艇最大的威胁。二战结束后,导弹武器得到迅猛发展,早在半个世纪前,海军主战武器就已实现导弹化,水面舰艇也因此要面对以反舰导弹为代表的各种空天打击兵器带来的严重威胁。

必须承认,在信息化海上战争条件下,高价值的大中型水面作战平台承受着愈发严峻的生存考验。1967年中东战争,埃及海军使用“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海军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创了反舰导弹击沉军舰的先例。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阿根廷空军“飞鱼”反舰导弹击沉击伤多艘英军舰艇,战果辉煌。

此后,19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海军发射的“冥河”反舰导弹给多国联军海上部队带来不少麻烦。2016年,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发射的反舰导弹重伤以色列海军导弹艇。2017年,也门胡塞武装使用反舰导弹重伤了沙特海军麦地那号导弹护卫舰,并数次袭击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

当前,反舰导弹向着隐身、远程、多样化制导、智能化、高速化方向发展,并可由空中、水面、水下、陆上等多种平台搭载和发射,使用灵活方便,难以探测拦截,如由空中隐身战机和潜艇发射,探测拦截的难度更大。在此背景下,055型导弹驱逐舰的设计自然将防空反导能力置于最重要的地位。

中国海军已有三艘航母服役或下水,航母战斗群将成为人民海军采用的核心兵力编组形式,提高航母战斗群防空反导作战能力的需求非常紧迫。航母主要在远海大洋遂行任务,主要由其护航舰艇承担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任务。人民海军的潜在对手,普遍装备有高性能的反舰导弹。面对敌方可能对航母实施的远程、大密度的反舰导弹攻击,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反导作战能力对于提高航母战斗群的整体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055型导弹驱逐舰携带的防空导弹包括中远程和中近程两种,整体防空能力大幅增强,同时具有很强的反潜能力。它对航母编队的保护能力,将不是现役的052D驱逐舰所能比较的。

而055的反舰能力更是独步全球,世界各国海军开始认识到反舰导弹的威力是在1967年10月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被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事件之后,而提起反舰导弹界的“杠把子”,大家自然会想到法国的“飞鱼”。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一枚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将价值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巨舰葬身海底。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捕鲸叉”反舰导弹。“捕鲸叉”就是“鱼叉”。基于自身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能力,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基本型、系列化的理念,导弹可以在舰艇、潜艇和飞机等多平台发射。这类导弹多采用火箭发动机或小型涡喷发动机推力、能够亚声速掠海飞行并自主制导、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拥有很好抗干扰能力。

不过,随着反舰导弹的成熟,航母编队针对反舰导弹的防御也在升级,比如美国航母编队中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里伯克级驱逐舰上都装备有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原宙斯盾舰载武器系统、AN/SPY-1 雷达和标准-3 导弹组成,属于高层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以防御中远程的战术弹道导弹。其中标准-3 导弹的最大有效射程为 1 200 km,对弹道导弹的拦截高度为100 km~ 500 km。

事实上,舰艇上装有导弹防御系统,只是最初级的防御手段,整个航母编队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即需把不同作战距离的武器系统有机地结合,构成由远及近、由外至内的防御网。

水面舰艇至少需要三层防线:第一层防线由远程防空武器和电子对抗系统构成,主要负责在几十千米外拦截、“诱骗” 或硬软杀伤来袭的反舰导弹等目标;第 二层防线主要由中程防空武器和中口径舰炮构成,主要任务是在几千米至十几千米的距离上压制和阻拦突破第一层防 御网的来袭目标;第三层防线就是近程防御武器系统,主要任务在距舰艇几千米至几百米范围 内,将突破或侥幸”漏”过第一、第二层防 线的来袭目标加以拦截或摧毁。

而第一批的055型驱逐舰已经搭载了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21。

据资料显示,作为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21”在末端攻击阶段的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10马赫——相当于10倍音速。如果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每秒,10倍音速即“鹰击-21”在最后砸向敌人的时候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400米,这样的末端速度是现阶段任何反导武器系统均无法拦截的。这种恐怖的速度就算直接砸下,不发生爆炸也会对敌舰造成致命性的巨大打击。

航母舰载预警机的一般预警范围是900公里,鹰击21的射程超过了美航母的防御范围,也就是鹰击21可以对航母实施防区外打击。可以说鹰击21是中国驱逐舰的终极大招。换句话说,中国驱逐舰到哪,就能在哪里划定一个航母区域拒止的范围圈,从而形成有效的战略威慑。

总结

可以说,055导弹驱逐舰代表了当前我军水面舰艇的最高水平,而新一批的055将会在第一批次的055导弹驱逐舰基础上再次升级。

因此,中国大规模建造055导弹驱逐舰可以说引起了美军的极大担忧,早在2017年,五角大楼实际上就已经了解到了“055万吨大驱项目”的存在,所以美军对055驱逐舰的忌惮性是非常浓烈的,尤其是军力衰弱期的当下。

实际上,五角大楼在2019年的评估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海军在2025年就可以达成初步的“海上机动作战能力”,也就是在东亚方向内与美军正面一战的资格。当然,这也需要空军和火箭军的火力支援以及航天和信息部队的情报侦察体系支持。而到了2035年,五角大楼则认为中国海军将达成初步的“远征作战能力”,也就是针对一个远海国家发起一次完整的远征打击,除正规的航母打击群外,还包括了两栖登陆集群。

不管怎么来说,055型驱逐舰作为中国最顶级的驱逐舰,第二批开建对于中国走向深海是一个有利的保障, 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大以及海上领土纠纷的激化,中国海军承担起越来越多保卫海外利益的重任。同时,中国海军也积极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数十次参与联合护航、打击海盗、反恐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搜救等多边或双边合作行动,这些都需要中国拥有更多的055型驱逐舰,才能实现。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如果不動用核武器,能打敗日本的國家有哪些?一國上榜令人意外

核武器的杀伤力在二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如若不是美国的这两枚原子弹,日本恐怕没这么快投降,战争结束后更是深受其害。也正是考虑到核武强大的威力,如今只有联合国五常合法拥有这一杀器。日本作为战败国,二战后受到不少限制,尤其是军事领域,不过在美国的庇护下,其经济迅速发展,自卫队的作战能力也因此提高,随着军力的提升,日本野心也逐渐显露,此前甚至有专家分析称,一旦日本崛起,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便是美国。 就目前局势来看,美日两国似乎不可能反目成仇,但分析人员指出,双方不过是在互相利用,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必然会翻脸。毕竟二战的两枚原子弹的仇日本还没报。此前有人提出,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哪些国家可以打败日本?分析人员给出答案,其中除了中美俄外,还有一个国家的名字让人大吃一惊。 中美俄作为三大强国,打败日本十分容易。日本一直都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对该国的军事实力了如指掌,加上美国的海军实力碾压该国,因此即便不是核武器,美国也能轻松战胜。除了美国外,俄罗斯作为2号强国,继承了苏联不少军事遗产,加上近年来发展出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高超音速武器上领先全球,就连美国动手都要三思而后行,因此想要打败日本轻而易举。而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完善的军工体系,日本作为岛国,到时候在海上进行封锁的话,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除中美俄三国外,英国和法国也在榜单上,毕竟身为五常,基本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可小觑。不过印度上榜着实出乎人们意料,要知道印度作为一个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潜力并不被大众看好,加上近年来频繁挑起冲突,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该国目前处于内忧外患当中,国内疫情迟迟无法解决,战胜日本在外界看来根本不可能。不过专家称印度军队数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使用人海战术并且封锁印度洋,掐死日本的经济命脉,那么日本将不战而败。

3 hours ago

西方衛星在中印邊境,拍到多架隱形無人機,美媒:美軍已落後

中国新型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再次超出了美国方面的预期。 据美国“战区”网站10月11日报道,西方商业卫星公司公布的卫星图显示,近期在中印边境中国一侧的高原机场上,出现了多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美国军事专家研判称,这很可能是为了进行高海拔严酷环境的实战测试,意味着攻击-11已经具备了初步或完整的作战能力。 (商业卫星拍摄到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在承认中国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对五角大楼发出批评,认为美军对无人机的保守态度和解放军形成鲜明对比,已经被中国甩在了身后。 据报道,公开的商业卫星图片显示,今年8月份到9月份,在距离中印边境大约140公里的日喀则机场出现了至少3架攻击-11隐形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代号为“利剑”,从首次亮相至今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研发和测试,如今终于进入到了实战部署阶段。 (歼-20可以和攻击-11搭配作战) 据介绍,攻击-11是一款多用途隐身飞翼式无人机,除了具备对地打击能力外,还可以执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任务,并可以作为电子战平台参与空战对抗。美媒表示,攻击-11还能够和双座版的歼-20S隐形战机搭配作战,担任后者的“忠诚僚机”。 美媒称,攻击-11近期部署的日喀则机场海拔大约为3800米,拥有全世界最长的跑道之一,跑道长度长达5000米,近年来还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修建了3000米长的辅助跑道,以及7个大型飞机的停机坪,目前扩建工作还在持续中,是中国在西部高原的重要军民两用机场。 据悉,除了近期部署了攻击-11无人机外,当地常年部署有大批作战飞机,包括歼-10、歼-16、空警-500预警机等等,此外还部署过彩虹-4、无侦-7等多型号无人机。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认为,攻击-11无人机在中印边境附近的部署意义非同一般,一方面这里是进行高原测试的绝佳地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拿敌练兵”,在复杂环境下测试印度一侧的雷达和防空系统。 美媒表示,攻击-11只是中国庞大无人机家族的一员,在“9.3阅兵”中展示的多款隐形无人机都已经服役,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类似无人机的研发却遭遇了重大挫折,包括X-47B等多款无人机都宣布中止研发。美媒警告称,美军错失无人机发展的宝贵机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军事分析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印度方面都自信认为,在中印边境具备对中国的空中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方一侧的海拔较高,不利于传统有人战机的常态化部署,而中方在无人机领域的突破,无疑打破了印度方面的迷之自信,攻击-11这种无人作战飞机的实战部署,使得解放军在高海拔地区的空中情报感知和作战能力大幅增强,换言之,解放军对印备战已经进入了无人作战的新阶段。 (阅兵式上的中国无人机)…

3 hours ago

首個被踢出北約的國家出現?特朗普發了最後通牒,將盟友推向中國

最近的北约圈子不太平,美国和欧洲盟友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微妙。 从几个月前的峰会上吵得面红耳赤,到不少国家悄悄搁置美制武器订单,昔日铁板一块的同盟,如今裂痕肉眼可见。 这股火药味,终究还是烧到了明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搞出大动静了,这次将枪口对准了北约盟友西班牙,直接放话要把西班牙踢出北约。 特朗普却没想到,被美国这么一逼,反倒让西班牙更倾向于跟中国合作。 2025年10月9 日,特朗普在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时,突然扯到了西班牙的军费问题,语气十分强硬:“西班牙不大幅涨军费,北约就该考虑把它踢出去。” 表面上看,这是美西两国之间的军费矛盾,可是往深了想,其实是北约内部乱成一锅粥的缩影。 特朗普这话明着是说西班牙,实际上也是给其他欧洲国家敲警钟,让他们盯着西班牙,把西班牙的国防预算能按照北约的规矩来,提到GDP的5%。 熟悉情况的都知道,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涨军费要求了。 早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他就狮子大开口,要求各国提高军费,当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没给面子,直接回怼:“我们军费够保卫自己了,再涨钱就得从民生里抠,老百姓不同意。”直到现在,西班牙的军费占比也才2.1%。 见西班牙油盐不进,特朗普不光威胁要惩罚西班牙,还让其他欧洲国家一起施压,这强硬劲儿,把美欧之间的那点遮羞布都快扯没了。 不过,西班牙敢跟美国硬刚真的不怕被踢出北约吗? 其实,西班牙的底气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来自中国。 对于军费问题,2025年西班牙就搞过一次民调,结果显示只有 30%…

3 hours ago

美國教授警告印度:華盛頓憎恨中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杰弗里·萨克斯这个人,在经济学圈子里挺有名的。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以前还当过联合国的特别顾问,帮着搞可持续发展的事。80年代,他帮玻利维亚和波兰搞经济改革,那时候拉美和东欧国家经济乱套,他推的那些快速私有化和紧缩政策,虽然帮着稳住了通胀,但也让不少人日子难过,失业率蹭蹭上涨。 后来转战俄罗斯,90年代初的“休克疗法”闹得经济崩盘,贫富差距拉大,批评声一大堆。话说回来,这些经历让他对全球经济格局看得很透,尤其大国之间的博弈。进入21世纪,他更多关注贫困和环境问题,写书推项目,强调合作而不是对抗。2025年,他还在到处演讲,点名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中国的态度。 2025年4月,那时候萨克斯去印度参加一场经济论坛,顺便接受当地媒体采访。他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中国做了啥坏事,而是中国发展太快,太牛了,让华盛顿坐不住。印度当时正被美国拉着搞“印太战略”,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萨克斯就提醒印度人,别太天真,美国现在欢迎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没强到威胁它的地位。要是印度哪天也像中国那样,在制造业和科技上独领风骚,美国的态度准翻脸。印度媒体报道了这事儿,标题就直接用了他的话,很快就传开了。 萨克斯的观点其实不是头一回了。从特朗普2017年上台开始,他就批评美国对华政策太偏激。特朗普那时候搞贸易战,加关税,禁技术出口,萨克斯说这些不是基于事实,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步,几十年下来,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和基建都飞速前进。高铁里程全球第一,新能源车产量占大头,供应链从头到尾自己搞定,不用看别人脸色。这些成就,让8亿多人脱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认可。可在美国眼里,这就成了威胁,因为中国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没依赖它的体系,却自己玩得风生水起。萨克斯在采访中举数据,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以上,出口额稳居首位,这些不是靠运气,而是长期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和研发的结果。 美国为什么这么敏感?萨克斯分析,美国习惯了当老大,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都是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让它控制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国崛起后,不光经济独立,还推“一带一路”,帮发展中国家建港口、修路,这就动了美国的奶酪。特朗普时代开始的贸易战,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美国自己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数据显示,加关税后,美国通胀压力增大,很多公司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转道东南亚也没省钱。可中国自己研发5G和AI,进步没停。萨克斯说,这不是竞争,是病态压制,美国担心中国模式被别人学去,动摇它的全球影响力。 针对印度,萨克斯的话更扎心。印度人口多,市场大,正想接棒中国成为制造中心。美国拉印度入伙“四方对话”,给援助,帮着建军工项目。可萨克斯点明,美国这么做,是因为印度现在制造业只占GDP15%左右,基础设施落后,港口效率低,劳动力技能不高。跨国公司去印度投资,常常卡在土地政策和劳工法规上,物流成本高企。印度有潜力,但要赶上中国,得先解决这些内部问题。 萨克斯举例,日本上世纪80年代经济腾飞,美国就用广场协议压日元升值,限制出口。现在中国遇到的围堵,印度要是真强大了,也逃不掉。美国历史上,对欧盟、日本、俄罗斯都用过类似招数,一旦对手起来,就设限打压。印度别只盯着中美冲突的机会,得建自己的战略自主性,多跟中国合作,经贸联系本来就紧密,中印贸易额2024年就超1000亿美元。 萨克斯的提醒,在印度引发热议。一些学者承认他说得对,印度不能全靠美国,得自力更生。社交媒体上,帖子转发他的视频,讨论印美关系的真实性。印度政府没公开回应,但政策上开始调整,跟中国边境谈判,恢复部分经贸。萨克斯在后续采访中说,美国与其恐惧中国成功,不如学着共存。多极世界是大势,单极霸权过时了。中国推动的全球合作,比如气候协议和扶贫项目,对大家都有利。美国如果继续围堵,只会让盟友离心,经济上自食恶果。

3 hours ago

特朗普急了,發長文狠批中國,威脅要對華祭出2招,但強調一件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美之间再度泛起新的波澜。 此次率先按捺不住的,是特朗普。 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火力猛攻,洋洋洒洒发布数百字长文,直指中国“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痛批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全球构成威胁”。 他在文中言辞激烈,一套套狠话接连抛出,甚至还亮出了“百倍关税”以及“软件封锁”这两张他惯用的“王牌”。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转折。 话锋一转,他又突然着重强调“不会取消与中方会晤的可能性”。 这出“先兵后礼、打打谈谈”的戏码,对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初次见识。 但此次他如此急切,究竟是被何种因素触动了敏感神经呢? 触及经济要害,他暴跳如雷特朗普此次大发雷霆,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稀土政策心怀不满,实则是中国的举措精准击中了美国的经济命脉。 他在文中使用了诸多刺耳的词汇,指责中国“操控全球科技链”“充满敌意”,甚至将其上升到“道德耻辱”的高度。 不过,对于熟悉他行事风格的人来说,都清楚这种夸张的表述,往往是他情绪失控的外在表现。 中国此次的应对策略确实精准有力。 稀土并非什么稀罕之物,但它在高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军工系统中的地位,堪称“无可替代”。 反观美国,几十年来在稀土战略储备方面严重缺失,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几乎达到了“毫无保留”的地步。 此次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手软,还顺势推出“全链条监管”“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特别港务费”等一系列组合举措,将整个供应链紧紧掌控。…

3 hours ago

美國擔心的情況出現了?特朗普收到消息:解放軍接下來有大動作

中东地区正在经历战略变局。一场代号"蓝剑-2025"的演习,恰似一记惊雷,在中东地缘政治的天空中炸响。 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这场演习将在10月中下旬举行,由中国和沙特联合举行。结合近期的中东局势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交流。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宣布将与沙特举行联合演习】 沙特,这个坐拥石油财富的国家,几乎一直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在军事实力的天平上,利雅得把信任押在了华盛顿身上。但现在的美国却不那么靠得上了,面对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特朗普选择袖手旁观。这让海湾诸国不得不开始反思:今天是卡塔尔的遭遇,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开始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在地区安全平衡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中国,凭借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和日益强大的军事能力,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 “蓝剑-2025”似乎就是这段关系的生动注脚。 中国和沙特的联训,不只是为了提升彼此的海军战术技能,而是一种政治宣言:沙特正在逐步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希望与中国以及巴基斯坦一道,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更为稳定和自主的安全体系。 【中国舰队将“出征”阿拉伯半岛】 为什么会提到巴基斯坦,因为其在沙特与中国的关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从那一刻开始,任何想要对沙特动手的力量,都不得不掂量一下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但问题在于,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持续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沙军演这个平台,沙特可以直接向中国传达其战略需求。一旦双方达成共识,沙特的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注入巴基斯坦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这种合作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中国没有直接介入地区冲突,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沙特出钱、中国出技术、巴基斯坦出人力"的合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中东地区的安全架构。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重磅军事协议】 当中沙"蓝剑"军演的舰艇编队在波斯湾破浪前行时,这场演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交流,它标志着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这片曾经被美国视为"后花园"的地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持续十余年的护航行动,是对中国远海作战能力的实战检验。数据显示,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40余批护航编队,为近700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航。这种持续存在的海上力量展示,向地区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有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愿,更具备相应的能力。…

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