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俄羅斯戰機打破超級紀錄,400公里外擊落一架烏克蘭戰機!

近日,英国国防部发布了一份最新的报告,称俄罗斯空天军在乌克兰战场使用了多达10架Su-57战斗机,并且成功从400公里外击落了一架乌克兰的战机。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凸显了乌克兰面临的安全挑战。

据英国情报部门透露,截至2022年,俄罗斯已经交付了6架Su-57战斗机,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其数量增加到20-22架。此外,从2025年开始,俄罗斯每年将生产14架Su-57重型战斗机,这将大大增强俄罗斯空天军的实力。

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联邦国防部于3月2日发布了一份声明,称俄罗斯空天军的战斗机在顿涅茨克共和国的米哈伊洛夫卡定居点地区成功击落了一架乌克兰空军的Su-24飞机。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乌克兰面临的安全挑战,并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

对于俄罗斯空天军来说,Su-57战斗机的出现无疑是一大亮点。该型战斗机采用了最先进的隐形技术,可以在空中执行多种任务,包括空中优势、打击地面目标以及电子战。这些功能使得Su-57成为一个强大的作战平台,可以在现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乌克兰战区还提供了一个最佳试验场,用于测试 Su-57 的六个 相控阵雷达和一个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

然而,对于乌克兰来说,Su-57的出现却意味着更大的安全威胁。作为一个小型国家,乌克兰很难与俄罗斯空天军的实力相匹敌。此外,随着俄罗斯陆续增加Su-57的数量,乌克兰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安全形势。

英国国防部关于北约新威胁——Su-57的第二份详细报告了。特别是,它说:“Su-57战斗机击毁乌克兰飞机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表明,“Su-57使用了俄罗斯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R-37M,最大射程为400公里,是中国以外唯一已知的射程超过200公里的空对空导弹。

总的来说,Su-57的出现为俄罗斯空天军带来了新的优势,但对于乌克兰来说,这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随着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行动,以保护乌克兰的安全和主权。

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通过外交和谈判等途径来解决乌克兰危机,避免军事冲突升级,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美專家戴維斯曾言:一旦因台灣與中國開戰,美國所有城市將被摧毀

前言 在台湾问题上,一位美国退役军官早已揭开“真相”的面纱,可惜的是,华盛顿的政客们对此视若无睹。 这位名叫戴维斯的老兵,曾亲身经历战火洗礼,多次置身于生死边缘。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一旦美国因台湾与中国爆发军事冲突,最终结局极可能是本土所有主要城市化为废墟。 这番话乍听之下令人震惊,但细究其背后的逻辑与推演依据,便会发现这种判断非但不夸张,反而极具战略预见性。 那么,戴维斯是基于怎样的现实基础做出如此沉重的断言?这一警告又将在国际舆论场掀起怎样的波澜? 戴维斯劝告 当前,美国社会围绕台湾议题正形成两股截然对立的声音浪潮。一端是华盛顿权力中心不断高涨的“协防台湾”调门,政客们将此视为展现强硬姿态的政治资本。 另一端,则是以丹尼尔·戴维斯为代表的实战派退役将领,他们从战场经验出发发出的警示,如同敲响的警钟,揭示出美国对华战略中潜藏的巨大结构性风险。 戴维斯并非理想主义者,也不是亲华立场的支持者。作为曾在海湾战争、阿富汗和伊拉克前线指挥作战的陆军中校,如今他在“国防优先事项”智库担任高级战略分析师。他的观点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他剥离了意识形态外衣,以军人特有的冷静视角评估战争的真实代价。 他所强调的核心,并非情绪化的反战呼吁,而是建立在大量兵棋推演基础上的战略成本分析——涵盖军事损耗、经济震荡与全球影响力崩塌等多重维度。 他反复提及的多轮兵棋推演结果,并非虚构剧本,而是美国军方与研究机构反复验证过的模拟场景。无论是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组织的24次推演,还是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主导的闭门兵推,结论高度一致:美军若介入台海冲突,将面临无法承受的战损规模,这本身就宣告了干预战略的破产。 设想这样一场极端不对称的对抗:根据国会内部推演数据,美军最先进的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库存,可能在开战七日内消耗殆尽。 与此同时,解放军可动用数千枚中短程弹道导弹实施饱和式打击,战场位于中国近海,地理优势完全倾斜于防守一方。这种态势下,美军远距离投送力量的能力将被严重削弱。 更关键的是技术代差带来的压制效应。中国不仅拥有被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与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更已部署具备极强突防能力的东风-17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 相比之下,美国本土依赖的“民兵-3”陆基中段防御系统面对此类高速变轨目标,拦截成功率估计不足30%。这意味着,美军引以为傲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一旦进入西太平洋战区,极有可能成为高价值的移动靶标。…

2 minutes ago

中美俄最快戰機時速差距明顯:美6437公里,俄3494公里,中國多少?

提到战斗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字——快,而飞行速度始终是衡量战机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作为全球军事强国,自然也在追求飞行极限速度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美国的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437公里,俄罗斯则是3494公里,那么中国的最快战机速度又会是多少呢?结果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 美国:6437公里 如果要评选谁最能代表飞行速度的巅峰,SR-71黑鸟侦察机无疑是美国空军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 这架诞生于冷战年代的飞行器,至今仍保持着有人驾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与高度纪录,时速可达3529.56公里,升限达到25929米。 没错,这项技术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即便在今天,大多数国家依然难以复制出类似的高速侦察平台。SR-71之所以能飞得如此之高、如此之快,主要得益于其一身的先进技术。 其机身93%由钛合金打造,以应对高速飞行时产生的超过500摄氏度的高温;搭载的两台J58变循环发动机,可在高速状态下切换运行模式,相当于普通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的结合体。 就连使用的燃油也经过特别研制,因为常规航空燃料在高空环境下会沸腾。更令人惊叹的是,由于机身热胀冷缩效应明显,SR-71在地面上其实存在漏油现象,只有在高速飞行时机身受热膨胀,缝隙才会完全闭合。 这些设计使其成为当时苏联防空系统最棘手的对手,因为它快得根本无法被追上,更别提击落了。据说苏联为了拦截它,甚至动用了米格-25开启加力拼命爬升,但依然只能望尘莫及。 如今,美国已经不再满足于3倍音速。据多家国际媒体报道,其下一代高超音速侦察机SR-72“黑鸟之子”正在加紧研发中,预计最大速度将突破5马赫,也就是每小时6437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从纽约飞到伦敦,不到一个小时即可完成。尽管官方披露的信息仍然有限,但从技术动向来看,美国正努力在高空高速领域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 当然,速度并不是万能的。虽然SR-71从未被击落过,但其高昂的维护成本和低出勤率,最终导致它在1998年全部退役。新一代SR-72是否能够解决成本与可靠性问题,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个传统航空强国——俄罗斯。这个曾在天空与美国一较高下的国家,如今在战机速度方面又处于怎样的水平?它的“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俄罗斯:3494公里 如果说美国的快是一种高科技的快,那俄罗斯的快更像是“暴力美学”的体现——简单、直接,但非常有效。米格-31截击机,正是这种设计思路的代表。…

20 minutes ago

炸!炸!炸!比炸印度還狠,巴鐵火力全開,12小時連炸十多個基地

本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国关系就紧张,这次直接升级成大规模冲突了。起因说白了,就是巴基斯坦觉得阿富汗塔利班在自家地盘上窝藏反巴武装分子,尤其是那个叫TTP的组织,一直跨境搞袭击。巴方忍了挺久,这次终于忍不住动手了。10月9日到12日这几天,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战机和无人机,对阿富汗境内多个目标扔炸弹,规模不小,短短12小时内就炸了十多个基地和营地。这事儿让人联想到2019年巴基斯坦对印度的报复行动,那次也叫狠,这次对阿富汗下手更猛,火力全开,直接深入喀布尔周边。 阿富汗塔利班2021年重新上台后,巴基斯坦本以为能稳住边境,结果适得其反。TTP那些家伙在阿富汗找了庇护所,从那儿策划袭击巴基斯坦军警。去年12月24到25日,巴基斯坦就干过一次空袭,在阿富汗的帕克蒂卡省炸了TTP的藏身处,阿方说死了46个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巴方则坚持只炸了武装分子。之后,阿富汗边防部队报复,在库拉姆和北瓦济里斯坦打巴基斯坦哨所,死了不少士兵,阿富汗还派了1.5万部队到边境。3月份又来一次,巴基斯坦炸了科斯特和帕克蒂卡,阿富汗还击,但没公开认领。这次10月份的冲突,是自2021年以来最激烈的,根子还是老问题:巴基斯坦指责阿富汗放纵TTP,阿富汗则说巴基斯坦侵犯主权。 10月8日TTP伏击了巴基斯坦军车队,杀了17个士兵和军官。10月10日,巴基斯坦忍不住了,发动报复打击。空军用JF-17和F-16战机,加上翼龙无人机,锁定TTP头目努尔·瓦利·梅苏德的位置,在喀布尔附近和帕克蒂卡、科斯特、贾拉拉巴德等地扔导弹。阿富汗说巴基斯坦炸了喀布尔和东部一个市场,巴方没正式承认,但安全官员透露确实干了。短短12小时内,巴基斯坦空军炸了十多个TTP营地、训练场和指挥部,包括谢尔·扎曼营、穆赫利斯·亚尔营、阿赫塔尔营和媒体中心。情报显示,这些地方是TTP招募和训练自杀炸弹手的窝点,很多孩子在那儿被洗脑。巴方用精确制导武器,避免平民伤亡,但阿富汗报告说有无辜人死伤。 阿富汗塔利班不干了,10月11到12日发动大规模反击。从赫尔曼德、坎大哈、帕克蒂卡、科斯特、帕克蒂亚、扎布尔、南加哈尔和库纳尔省同时开火,用重机枪、火箭弹和迫击炮打巴基斯坦哨所。塔利班国防部说,他们炸了巴基斯坦一个平民市场作为报复,还声称杀了58个巴基斯坦士兵,抓了7个俘虏,占了25个哨所。 巴基斯坦军方回应,说自己只死了23个士兵,伤了29个,但情报估计杀了200多个塔利班和相关武装分子,摧毁了19个阿富汗哨所,只丢了一个。双方用重炮和无人机互怼,边境线上炮声不断,道路中断,贸易停摆。巴基斯坦封了托克汉姆、查曼、安古尔阿达、哈尔拉奇和古拉姆汗几个关口,整个杜兰德线2600公里都封了,影响上千人生活。 这冲突升级快,损失也重。巴基斯坦说这是自卫,针对TTP的威胁,因为那些家伙10月10日又伏击军车队,杀了11个士兵,还袭击警察训练营,死了7个。TTP没全认,但巴方认定他们藏在阿富汗。阿富汗则控诉巴基斯坦搞恐怖主义,多次侵犯领空,国防部长雅库布·穆贾希德说他们部队全副武装,随时准备还击。国际上,沙特、卡塔尔和伊朗赶紧劝架,阿富汗先提出停火,巴基斯坦没答应,但到12日凌晨,炮火暂时停了。伊朗和中国也施压,希望别扩大化,避免区域不稳。 从战略上看,巴基斯坦这次行动像在学印度2019年对巴拉克特的打击,那次印度炸了武装营地,巴基斯坦也还击,但这次巴方更主动,深入阿富汗腹地。印度正好在接待塔利班外长阿米尔·穆塔基,新德里升级喀布尔使馆,谈反恐合作。巴基斯坦怀疑印度在背后搅局,说塔利班和印度联手威胁自己。希拉里·克林顿2011年说过,你不能在后院养蛇,还指望它只咬邻居。现在巴基斯坦尝到苦头,过去战略深度政策,现在成负担。塔利班上台后,巴基斯坦驱逐了上百万阿富汗难民,加剧敌意。 恐怖主义没国界,放任它最后害自己。巴基斯坦军队加强巡逻,阿富汗重组力量,修补设施。核心问题是信任缺失,巴方要阿富汗驱逐武装分子,阿富汗抗议主权侵犯。希望外交渠道管用,别让事儿闹大。话说,巴基斯坦空军这次表现亮眼,用无人机引导战机精确炸,TTP美械大军没发挥啥作用,很多装备毁了。但伤亡数字双方都夸大,真实情况得等独立报告。

27 minutes ago

不提100%關稅了?特朗普態度緩和,說要幫助中國,或有兩個原因

不久前,特朗普对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发飙,威胁要对中国征税100%。仅仅过了一天多,10月12日,他又在社交媒体发文,对中国忽然缓和了语气。西方媒体称这是特朗普提出的一个和解的姿态。 特朗普发的内容拢共三层意思:一会儿说 “美国不是想伤害中国,而是在帮助中国”;一会儿又安慰 “不要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最后还补了句,中国的做法是怕经济出问题,他自己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这话听着就别扭,稍微琢磨一下全是漏洞。过去这几个月,明明是他先抡起关税大棒,2025 年 4 月还把中国商品关税飙到 145%,后来虽有回落,但加税的刀子一直没放下,这叫哪门子 “帮助”?更别说这几年美国变着法儿限制芯片和高科技出口,把中国的供应链卡得紧紧的,这反倒成了中国经济的麻烦源头,他现在却说不希望如此,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也就 “不要担心中国” 那句能看出点真心 —— 根本不是替中国操心,分明是说给美国人和投资者听的,怕他们被中国的稀土管制吓慌了神。毕竟稀土这东西太关键了,美国的科技、军工都离不了,之前中国一限制出口,美国企业就愁得团团转,现在管制措施更明确了,市场能不慌吗? 特朗普这态度…

35 minutes ago

一天後,特朗普收到了北京的答覆,中方給出的8個字,讓他死心了

中美之间的博弈,从来都不是一场简单的唇枪舌剑。特朗普扔出“百分百关税”这把火还没烧热,北京的回应就像一盆冷水泼了下来。 八个字,不带火气,却把话说得明明白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既是态度,也是底线。 特朗普当真以为,又靠一纸关税威胁,就能让中国屈服?他这回,是不是高估了自己的牌,也低估了中方的定力? 中方八字回应美方 八字回应,划出底线 特朗普在10月10日突然放话,要从11月1日开始,对中国商品征收100%关税,并限制关键软件出口,他试图靠“极限施压”把中国逼到谈判桌边低头认输。 然而不到24小时,中国商务部就做出了回应,“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这不是一句情绪化的呐喊,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表达。这八个字的背后,是中方对当前格局的清晰判断和应对节奏。 特朗普试图靠“极限施压”把中国逼到谈判桌边认输 中方明确表达了一个立场,中国不主动挑事,更不愿意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要硬碰硬,那也不会退缩。这种态度,在历次中美摩擦中早已多次体现,并非临时起意。 商务部在随后的回应中,围绕八个方面逐一展开说明,中国对稀土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依据法律进行的制度建设,不针对任何国家。 美方动辄挥舞“国家安全”大棒,却从不对自己的做法做出解释,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特朗普讲话 资料图 面对特朗普的最新威胁,中方指出,美方清单管控物项多达3000余项,而中方不足千项。谁在滥用规则,谁在有理有据,一目了然。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美方刚刚在马德里与中方进行经贸磋商,转头却连出重拳,新增管制措施。中方对此并未情绪化对抗,而是强调希望美方珍惜磋商成果,不要自毁谈判机制。…

44 minute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