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從大閱兵到現在,始終沒有顯露真身,東風100到底是什麽導彈?

2019年10月,解放军于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并向外界公开展示了多款先进装备。不过,其中最神秘的一款装备,恐怕当属被解说员称为“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东风-100”导弹

东风-100导弹亮相

东风导弹家族的其他成员,在阅兵时至少还会展露自己的外形,而唯独这款东风-100导弹在登场时仍然隐藏在发射筒中。而且从大阅兵至今,我们仍然没有见到它显露自己的真身。那么,这款东风-100到底是什么导弹呢?

神秘的东风-100导弹

按照阅兵仪式解说员的介绍,东风-100导弹是解放军最新的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在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捕捉到3个关键词:远程、超音速与巡航导弹。

国庆阅兵仪式上的东风-100

不过有趣的是,按照解放军装备称呼的习惯,前缀“东风”的一般是弹道导弹,例如东风-17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等等。而解放军的巡航导弹,前缀通常是“长剑”,例如长剑-10巡航导弹与长剑-20远程巡航导弹。

长剑-20巡航导弹

正因如此,定义为“巡航导弹”的东风-100,外界舆论普遍认为它应该拥有另一个名字,也就是“长剑-100巡航导弹”

倘若这一猜测属实,那么按照解放军装备代号的命名规律,它既然能从长剑-10一下跳跃到长剑-100,这就意味着这款巡航导弹的性能必然具有极其重大的突破。

长剑/东风-100导弹

对于解放军这款神秘的巡航导弹,美媒《军事观察》曾经分析认为,它有可能是解放军试图超越美军“战斧”巡航导弹性能水准的武器。

美媒估计它的飞行速度在3~4马赫左右,最大飞行高度为3万米,最大射程为2000~2500公里,打击精度达到米级。

长剑-100巡航导弹的性能猜测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达到超音速标准的巡航导弹并不算少,但它们都很难具有优秀的射程表现。这点其实很容易解释:

巡航导弹的弹道均位于大气层内部,在进行超音速飞行时,导弹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来克服突破音障带来的空气阻力,因此在燃料消耗剧烈的情况下,它们的射程普遍在数百公里以内。

巡航导弹

然而根据解放军公开的“远程巡航导弹”这一称呼,以及美媒做出的超过2000公里的射程评估来看,长剑-100导弹的射程至少比全球现役的超音速巡航导弹都要远得多

这说明了两个可能性:其一,长剑-100的体型会比一般的巡航导弹大得多,以便为容纳更多的燃料准备空间;其二,长剑-100在发动机上取得了技术突破,它有可能使用的是运行效率极高的亚燃冲压发动机。

冲压发动机

不过,对于导弹来说,巨大的个头虽然是有效提高射程的基础,但这也会造成自身RCS值(雷达反射面积)大幅增加,进而导致被敌方防空系统拦截的风险增加。

长剑-100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有两种手段:要么提高自己的机动性,要么就在降低RCS值上做文章。

鉴于过大的体型与优秀的空中机动性存在物理学上的冲突,我们更倾向于认为,长剑-100很可能会带给军迷们一个惊喜:它不仅是一款远程超音速巡航导弹,而且还可能是一款具备隐身能力的超音速巡航导弹。

长剑-100巡航导弹

按照这个思路推理下去,长剑-100导弹真身始终保持神秘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了。

作为集成了中国目前各类尖端技术的先进巡航导弹,它的外形也是一个值得保密的点,一旦泄露外形数据,有可能会给国外某些军事机构评估其RCS值的机会,进而影响长剑-100“隐身突防能力”带来的威慑力。

长剑-100的应用场景会是什么?

那么,作为解放军目前最尖端的巡航导弹,长剑-100究竟会被应用于什么场景呢?对此,在国庆阅兵仪式后,东风-100巡航导弹方队副队长曾经在央视记者面前透露过一些信息:

“长剑-10打的是小范围内的面目标,长剑-10A(长剑-20)则可以命中面目标中的点目标,长剑-100打的则是点目标中的点目标。”

火箭军发射导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剑-100导弹在打击精度上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前辈们。然而军迷们都清楚,长剑-10与长剑-20在打击敌方固定关键目标的时候已经完全够用了,例如敌方的机场、军港以及雷达基地等等。

那么长剑-100在射程远、速度快的情况下还要追求高精度,必然是打击一个防空能力极强、作战半径极大、且拥有一定机动力的作战单位。而符合这一猜测的,恐怕只剩下美军的航母战斗群了。

美军航母战斗群

美军航母战斗群以先进的作战体系而闻名,其舰载机与护卫战舰联合组建的海空力量拥有1000公里以上的作战半径,而且配备“宙斯盾”防御系统拥有极强的防空能力。

更重要的是,航母战斗群在海面上的机动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航母在全速航行时可以达到30节的航速,相当于在30分钟里可以出现在18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任意一点。

虽然解放军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弹道反舰导弹,例如东风-21D与东风-26,但不可否认的是弹道导弹在打击移动目标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最理想的选择还是可以灵活变动弹道的巡航导弹。

然而我们前面提到过,普通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射程均在数百公里内,根本触及不了航母战斗群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东风-21D导弹

但在解放军装备长剑-100后,以上的问题就得到了实质性解决。

长剑-100-的射程超过2000公里,解放军可以在航母作战半径外发射导弹,高达3~4马赫的超音速以及隐身能力也为突破“宙斯盾”防御系统奠定了基础。

而巡航导弹的底子决定了它可以锁定航行中的航母实时调整弹道,确保攻击命中。

由此可见,在未来解放军装备序列中,长剑-100巡航导弹将会成为令美军航母舰队谈之色变的强力反舰武器。对于这点,我们可以在今后拭目以待。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水產旅遊只是開胃菜,若不撤回錯誤言論,日本將面臨「斷糧」危機

“日方若不立即收回错误言论,中方将采取更严厉反制措施!” 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句话,字字千钧,这就是最后通牒。但很多人可能低估了“更严厉”这三个字的分量。 目前的停止水产进口、削减航班、旅游预警,虽然让日本感到疼痛,但还不足以致命。真正的雷霆手段,往往藏在深处。 如果日本政府以为扛过这波舆论就没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正在酝酿的,可能是一场针对日本经济支柱的精准绞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战”。 中国手中的王炸还没出 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中国目前已实施了暂停水产进口、发布旅游和留学预警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警告,若日方不纠正错误,将面临更严厉后果。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措施仅属于“常规操作”,尚未触及日本经济的核心命门。 如果局势升级,中方极有可能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对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加征关税等手段,这将标志着中日摩擦从外交争端升级为全面的贸易战。 目前的动作,只是“常规套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这些措施更多是在表明立场:你惹我不高兴了,我不买你的鱼,不让你赚游客的钱。这对日本经济有影响吗?有,比如日本GDP可能会掉个0.36%。但对于一个几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来说,这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真正的风向标,是看接下来的动作。 如果高市早苗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完全有理由把反制升级为“惩罚性贸易战”。 我们手里有什么牌? 第一张牌:稀土。 这是日本高端制造业的死穴。日本的汽车电机、精密机床、半导体材料,无一不需要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的定价权和供应权。一旦中国宣布对日实施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日本的工业机器就会像没油的汽车一样趴窝。这不是恐吓,这是产业链的客观规律。…

13 minutes ago

黃循財打破沉默,不願見台海爆發戰火,暗示日本已經在努力「降溫」,中方應放下成見

中日之间最近又起了波澜,这次一切的导火索都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了涉台言论,踩到了最敏感的红线。 中国随即做出了反制,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层面也强烈抗议。眼看局势越烧越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突然开口,呼吁中日“降温”,还特别提到日本是想稳定关系的。 这番话一出,舆论很快炸开了锅。问题是,日本真的在降温吗?这场风波背后,其实远比表面复杂。 黄循财“劝降温”,却绕开了问题的核心 当地时间11月19日,黄循财在一场活动上提到中日最近的紧张关系时表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找到化解纠纷的方法,但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日本显然是想降温的,他希望“中国也持有相同的态度。” 黄循财的表态,听上去是希望别再进一步升级了。 他的意思明显是偏向日本的,还劝中国也应当“降温”。但他这番说法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完全没有提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身,也没有对日本政府的态度做出评价,只是笼统地说双方要缓和。 这就让人很难不产生疑问,他到底是站在中间说话,还是在有意回避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要说降温,明明是中方先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的表态,这样做就是希望日方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撤回言论,中方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时间阻止事态升级。 而高市早苗的发言,是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是挑衅性极强的动作。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约束,事发后也没有任何实质反应,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都可以轻描淡写地“向前看”,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谁都可以说点过分的话,然后靠一句“大家冷静”就能收场? 黄循财的说法,其实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中日之间确实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这次的争议并不是老问题,而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挑衅。 把这种现时挑衅和历史争议放在一起谈,等于用过去的“历史和解”来为现在的错误行为找台阶下,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矛盾更难真正解决。 日本没有认错,中方为什么要先让? 如果说黄循财真的是出于善意,希望两国冷静处理分歧,那他至少也应该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25 minutes ago

美國不許日方低頭?送上8200萬軍火,高市開始醒悟,對華踩下剎車

大好河山,邀您共看 Hello,大家好呀!老墨今天想和大家细聊一下,美国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对日出售8200万美元军火的事情。 自从高市早苗抛出涉台言论,便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风波,而就在局势僵持之际,美国突然要卖给日本8200万美元的军火,还附带一系列力挺高市的政治动作。 但高市却在压力下悄然改变口风,开始缓和对华态度。 那么这场风波背后,到底是日本的主动挑衅,还是美国在暗中操盘?高市的“紧急踩刹车”,又是否意味着日本真的意识到了危险? 涉台言论惹祸上身 高市早苗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她不止一次,把台海局势和日本国家安全直接挂钩。 她在国会中明确表示,一旦中国大陆封锁台湾,就会让日本陷入危险,所以日本可能要派遣自卫队介入。 这个表态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巨大震动,也让中方强烈不满,在她发言后,中日外交关系立刻进入低温状态。 中国外交部用措辞严厉的声明回应,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提醒日方“自重”,不仅如此,中国军方也罕见地用中日英三语发布警告,直言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战事,其本土将沦为战场。 与此同时,高市的言论也引发了日本内部的不满,东京街头出现大规模抗议民众,高喊要求高市道歉、辞职。 日本多位前首相也纷纷表达反对意见,认为高市的发言太过激进,把日本推向危险境地。 那么高市早苗真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吗?虽然目前来看还不好说,但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市本人私下里已经意识到发言过头,愿意“留出对话空间”。 可就在这一节点,美国突然出手,给日本“打气”,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到底想通过这场军售传递什么信号?…

36 minutes ago

真要出兵打?特朗普重磅宣布:美國將很快變成一個更大的國家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可以说是美国自二战结束后以来最热衷于领土扩张的总统了,此人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提出了自己对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丹麦手中的世界第一大岛屿格陵兰岛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的领土要求。并且,从目前的种种迹象上看,特朗普似乎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打算要夺取或者说“合并”这些地区! 根据我权威媒体援引外媒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多个公开场合宣称,美国将很快扩张领土。特朗普不仅重申了他对收购格陵兰岛的兴趣,还再次提到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的可能性,以及美国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相关计划。近期,就在特朗普在拉斯维加斯进行公开讲话之际,他就直截了当地表示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土面积可以随着发展而大大增加。” 很显然,特朗普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区。特朗普之所以对这三个地方垂涎欲滴,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都属于是人口较少,同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加拿大仅有4000多万人口,而格陵兰岛虽然坐拥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三个乌克兰),却仅有大约6万人。因此,“合并”这样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区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可以制衡北极,眺望欧洲。 特朗普此前已经公开表示,“不排除”在进行领土扩张之际使用武力。而近期,针对丹麦在格陵兰岛的扩军计划(包括新增两艘巡逻船,两架狗拉雪橇等),特朗普也是公然予以了嘲讽。由此可见,一旦丹麦对特朗普的扩张计划予以强烈抵制,特朗普确实有要求美军直接出兵的可能。而美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若是真的公然进行武力扩张的话,那么世界局势必将会产生极大的动荡!

52 minutes ago

美專家警告美國,若不發生戰爭,與中國搞零和博弈,是一個大錯誤

近几年的美国仿佛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 一边高呼着要促发展,一边又陷入到了与中方的博弈之中。 而且与中方的对决也是反复无常。 人前高呼要与我国和谈,促进两国的合作,人后又重拳出击加强对中方的制裁。 这样的困局仿佛让美着了魔一般,一定要与中方分出个输赢,所以双方的交锋是一轮接一轮,对于这一问题美专家曾发出过警告。 约瑟夫·奈是哈佛的学者,也是美国著名的专家。 在2021年的时候,他曾公开表示如若不发生战争,美与中方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当时不少人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可从现下的局势来看,他的警告不无道理,两国的相争没有所谓的赢家,只会两败俱伤。 之所以这位专家会有这样的警告,是因为进入到21世纪之后,美便从多个领域向中方施压,大有与我们死磕到底的架势。 还扬言要与我国脱钩。 可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往来日渐加深,两国作为国际强国,经济断交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引发全球性的动荡。 之后的科技战,华为在国际上遭到了百般刁难。 短时间内的确是限制住了中企的发展速度,中方却从未低头,反而是在逆境中闯出了一番天地。 中企突破了技术难关,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芯片,还开始抢占国际份额,受到伤害最大的反而是美企。…

1 hour ago

沉默兩周終於發聲,高市一堆好聽話,但關鍵問題上,一個字沒鬆口

沉默两周后,高市早苗终于说话了,一张口就是好听话,但是在谈到中国几次三番强调的核心问题时,高市却一个字都不松口,还想浑水摸鱼。 高市早苗 自高市早苗不当涉台言论引发中日外交风波后,这位日本新首相就一直保持沉默,尽管国内外要求高市道歉的声音此起彼伏,但是高市一直不为所动。然而,在沉默两周后,高市首次就动荡中的中日关系发声了。 高市早苗在最新采访中表示,中日元首曾在上个月会晤时达成一致,要坚定推动中日战略互惠的大方向,关于这一点,日本的想法是没有改变的。说得直白点,继续与中国做生意,深化经济合作,也是日本现在想要的。 日本福岛渔民 本以为这是高市早苗幡然悔悟的前兆,没想到高市话锋一转,声称关于“日本存亡危机”的看法,日本政府的立场也是一贯的,不会改变的。说到底,高市到现在为止都不认为她的涉台言论是错误的,并且似乎已经做好了和中国硬刚的准备。 这一表态被看作是高市对中日近期外交风波的回应,但是她试图用“战略互惠关系”的糖衣,包裹其坚不退让的“存亡危机事态”立场,在中国要求日本道歉的最核心问题上,高市可是一个字没松口。在这种情况下,中日关系恐难真正改善。 日本水产品 我们免不了怀疑,高市表面呼吁改善关系,实质坚持原有强硬立场,就是在政治作秀,企图赢得国际舆论支持。如果是真心想和中国改善关系,高市不会不清楚中方的诉求,也就不会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一再坚持错误立场。 如今说出“坚持中日战略互惠”这种好听话,不过是对日本经济担忧的表现罢了。中国接连发布赴日旅游、留学警告,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日企赴华参观,中日商务部、文化部部长会议也接连延期。日本嘴上说着“没影响”,但实则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若中日外交关系崩盘,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危机,从汽车、半导体到农业、文化,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至方方面面。更糟糕的是,若日本此举打破亚太地区力量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和对抗情绪,可能会将包括日本在内的众多国家拖入战火之中。 日本近期疯狂扩军 高市早苗不顾百姓和企业的生存困境,一味挑衅中国,企图激起国内右翼势力对中国的仇恨,然后趁此机会完成“扩军”的目标。不论是当年的侵华战争,还是如今拿台海做文章,日本右翼的手段没有改变,不过是用民众的税收和安全,为少数人的利益买单罢了。 中日关系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建立在明确的政治基础之上,既然日本想要和平相处,就不该在核心问题上一再挑衅中国。战争有什么好处?对抗有什么好处?中方的诉求不会改变,日本必须给中国一个说法,深刻反思历史责任,不再干涉中国内政。

1 hou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