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法律相对全世界来说,还是相当复杂的。在联邦法律、州法规和地方法规之间,如果美国公民想要更好地遵守规则,那么他们需要记住很多东西。虽然这些法律最初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而设计的,但它们很多往往已经过时,甚至看起来有点愚蠢。不过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要以良好公民的身份,去遵循它们,并避免被巨额罚款或逮捕。
又因为要考虑的规则太多,一般人通常不会费心去质疑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则。但如果我们一直盲目地遵循这些“定律”,而没有意识到它们其实并不合理呢?
杀死螳螂真的违法吗?而当一个人拿掉床垫标签时,又会发生什么?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享那些你可能认为是非法,但实际上不违法的事情。
在美国,越狱会使罪犯的刑期增加5年。虽然相信那些被监禁的人,会因为离开对他们的限制而受到惩罚,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但在瑞典、芬兰、丹麦、比利时、德国或荷兰,这并不是犯罪。
在瑞典、丹麦和芬兰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即使是被指控谋杀的罪犯,也会进入“开放”的监狱系统,那里没有栅栏或狭窄的牢房将他们与外界隔离。囚犯们住在类似大学宿舍的房间里,有自己的浴室、淋浴和平板电视。该法律还允许斯堪的纳维亚囚犯白天离开监狱去工作和探亲。
虽然比利时和德国的囚犯并不享受开放式监狱系统的奢侈,但也没有法律惩罚越狱的囚犯。在这些国家,囚犯只有在执行逃跑计划时犯下犯罪,如袭击或财产破坏,才会受到进一步惩罚。
虽然在荷兰越狱的囚犯,不会获得额外的监禁时间,但任何协助越狱者被抓的囚犯,都可能面临最高4年的进一步刑期。
当十字路口没有迎面而来的车辆时,在红灯处右转可以为司机节省很多时间,让他们更快一点到达目的地。虽然这种做法在整个美国都是常识,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红灯左转有时也是合法的。
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斯加州、爱达荷州、密歇根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法律,允许司机在从一条单行道转到另一条单行道时,在红灯时左转。在这些州,唯一的例外是指示牌特别禁止司机转弯。然而,跨国旅行者应该注意,在一些州,包括康涅狄格州、华盛顿特区、罗德岛州、新泽西州、缅因州、新罕布什尔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红灯左转从来都不是合法的。
除了经过堪萨斯城的司机,密苏里州的大多数司机也受该法律的约束。在南达科他州,这也是非法的,除非当地法律发布了例外。在纽约市,司机必须在每一个红灯前停下来等待,不管他们是向右还是向左拐。
那些有能力在赌场通过有效地算牌赢得胜利的人,不会受到州或联邦法律的惩罚。虽然赌场有权禁止算牌人再次在赌桌上赌博,但他们不必担心坐牢或支付罚款。
不过,在赌场里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逮捕算牌者。因为赌场是私人财产,而且大多数都有高科技的安保系统,安保部门有权要求那些被发现算牌的人离开,并禁止他们再回到赌场。如果算牌人在被禁止进入后返回,那么警察可以逮捕他们并提出指控。
其他可能的罪行,包括使用电子机器数牌、袭击赌场员工和扰乱治安。
这可能并不是一个最明智的决定,但第一修正案允许沮丧的美国人竖起中指,骂警察。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应该谨慎用词,因为“战斗言论”和威胁,不受言论自由法的保护。
但如果犯罪者在给警察打电话时使用脏话,那么警察可能会认为这是扰乱秩序的行为或刑事威胁。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可能会被开罚单或直接被逮捕。不过在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等一些城市,则禁止在公共场合说脏话。
Suhre and Associates有限责任公司的律师警告说,虽然维护社区安全是警察的职责,但一次例行的拦截,可能很快就会变成令人不快的对抗。毕竟那些感到恼怒或受到威胁的警官,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施加最大限度的罚款和判刑。
许多车主认为,光脚开车是违法的,但也有其他人认为并没有法律禁止这样做。为了澄清事实,一个名叫杰森·海姆鲍(Jason Heimbaugh)的人,在20世纪90年代给美国各州写信,询问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结果是一致的——不穿鞋开车在所有50个州都是合法的。
不过,光脚开车虽然合法,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光脚开车就是个好主意。鞋子在司机的脚和汽车踏板之间提供了一定的压力和力量,可以在加速和停车时进行更多的控制。而光着脚则很容易从踏板上滑下来,在几秒钟内造成潜在的可怕情况。
纳税人每年拒绝缴纳或故意少缴税款是违法的,也就是逃税。然而,避税是完全合法的。比如美国国税局的规定,允许公民以多种理由申请扣减,允许他们在年度报表上支付更少的税款。
流行的减免包括儿童税收减免、学生贷款利息减免、慈善捐赠、抵押贷款利息减免、储蓄者信贷,甚至赌博损失减免。一些职业,如教育工作者和个体经营者,也符合进一步的避税调整的条件。
只要纳税人能够证明他们的申报,他们就可以从较低的年度国税局账单中受益。
尽管执法部门希望公民在面对或询问时能说实话,但警察被允许撒谎——而且经常撒谎。比如卧底人员不必透露自己的职业,还可以谎报自己已经获得搜查令。警方也可以暗示一段对话是“非记录的”,然后将提供的信息用作证据。
欺骗几乎在每个州都是一种常见的审讯策略,官员们有时依靠谎言来诱导嫌疑人招供。在审问嫌疑人时,比较典型的谎言包括警告嫌疑人,他们已经在犯罪现场找到了自己的DNA,给他们水喝以从饮水杯中获取他们的DNA,警告他们有目击者或正在记录审讯过程。以及讽刺地指责他们没有通过测谎仪的测试。
有人在20世纪50年代制造了一个谣言,说螳螂濒临灭绝,不知怎么的,这个谣言在公众的脑海里停留了几十年。虽然其他国家的一些物种被列入了濒危名单,但北美的所有物种都在蓬勃发展。因此,没有州或联邦法律禁止一个人杀死螳螂。
然而,任何园艺爱好者或不太喜欢害虫的人,都会想让螳螂活着,因为它们以杀死作物的害虫为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管理着昆虫种群,同时让农民在蔬菜和水果上,使用更少的杀虫剂。
联邦法律允许员工与同事之间讨论工资,有时甚至在工作时也可以,虽然这可能会让雇主感到不开心。《国家劳动关系法》第7条,将该法律适用于所有私营实体雇员,巴拉克·奥巴马总统还在2014年通过一项行政命令,将其扩展到联邦雇员。
讨论可以面对面进行,也可以通过书面信息进行,包括社交媒体和电子邮件。关于工资的对话也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包括工作地点。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员工进行与工作无关的讨论。不过一旦离开办公室,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自由的讨论工资。
雇员也被合法地允许成立工会以要求更高的工资,参加外部工会以获得支持,参加集体提升自己对工资的关注,并提交意见给雇主。
此外,雇主歧视讨论工资的员工,通过威胁、询问或监控他们的谈话,都是违法的。
联邦法律规定,企业不能基于宗教信仰、性别、种族、残疾、退伍军人身份、国籍或公民身份拒绝客户。虽然一些州,如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已经把性取向列入了这一名单,但其他州并没有通过反歧视法保护LGBTQ+群体。否则,私营企业可以以任何他们认为合适的理由,拒绝提供服务。
由于歧视很难在法庭上得到证实,店主可以以着装要求、宾客名单和行为不检点等理由,要求顾客离开。商家也可能因为健康和安全问题而拒绝顾客,比如不穿鞋、不穿衬衫,甚至不戴口罩。
第一修正案律师David Reymann解释道:
你可以设定在你的生意中发生的某一事情的条件,没有按照你要求的人则可以不被允许进入,比如带枪或不带口罩之类的,如果你想设定这些条件,只要你是私营企业,你就有权这么做。
新买床的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床垫标签上的警告不是给顾客看的,而是给生产商看的。在20世纪以前,床垫通常是用许多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制造商可以声称他们的产品是用高质量的棉花制成的,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为了确保顾客买到的确实是他们花钱买的产品,政府开始要求床垫生产商列出其床垫的成分。
这条法律在那些产品质量低劣的卖家那里并不受欢迎,因此他们通常会在把床放在陈列室里出售之前把标签撕下来。这样一来,从理论上说,他们遵守了成分法,仍然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劣质床。
当政府官员意识到这个漏洞后,他们增加了规定,禁止移除标签。虽然法律保护了顾客不受误导,但却在公众中引起了相当大的混乱。在20世纪90年代,政府将标签警告改为:“除消费者外,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得移除。”
11月7日高市早苗发出涉台言论后,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在10多天连续发酵期间,高市不仅不道歉,还声称立场不变。 11月17日,日本派来金井正彰,但刘劲松给没有给其好脸色,全程双手插兜,日本政界对此表示不满,指责中国方面“怠慢”“失礼”,还让中方做出解释。 这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上一则漫画再次引起日本政府不满。 笔者注意到,这则漫画把高市早苗画成“白骨精”,在烧纸祭拜引出了鬼魂,还有高市早苗与军国主义象征的鬼魂手牵手等。这让日本政府对此不满和公开抗议,但我国的做法让日本惊呆了。 高市早苗踩中国红线,这道歉绝非“小题大做” 11月7日日本国会那场震惊东亚的答辩会,当时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扬言"台湾有事"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如果解放军武力攻台,日本可能出兵。 说白了,就是能以这个为借口军事介入台海局势。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看得很明白,她这几乎等同于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而这可是历任日本政府都不敢明确触碰的红线。 要知道,中日建交时就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写进《中日联合声明》的铁规矩。高市这么说,相当于直接掀翻了中日关系的桌子。 这操作连日本国内都看不下去了,前首相野田佳彦等人公开反对,11月15日还有上百名日本民众跑到首相官邸前抗议,喊着“高市下台”的口号。 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说这种话,更是火上浇油。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高市这时候挑事,简直是在亵渎历史正义。 中国外交部说得很直白,这根本上损害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如果日本敢介入台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必会迎头痛击!所以说,高市早苗必须道歉! 谁是人?谁是鬼? 最近高市早苗拜鬼漫画在全网疯传,日本再次要求中国解释,有网友说,这是把她的真实面目画了出来。 高市早苗跟靖国神社的渊源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地方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说白了就是军国主义的“招魂堂”,而高市几乎把这儿当成了“打卡地”。今年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那天,她就以在职大臣的身份去参拜了,到了10月靖国神社秋季大祭。 有媒体统计,光是最近几年,她公开参拜和供奉祭品的次数就不下十次,几乎每个重要祭日都少不了她的身影。更值得警惕的是,有消息说11月26日她可能还要去,这频率简直是把“缅怀战犯”当成了日常。…
11月11日,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水声盖过了会场的快门声,G7外长却在这道天然“白噪音”里完成了两场“悄悄话”: 一是把俄罗斯继续钉在制裁板上,二是把“东海—台海—南海”打包写进联合声明。 没有中国、没有俄罗斯,却硬塞进来八张新面孔——澳印巴韩南墨沙乌,媒体顺口叫“G7+8”,官方文件里却找不到这行字。 **“+8”到底是拉群还是拆台?** 用一句话概括:G7在给自己打补丁,而不是开新局。 1976年七国GDP占全球七成,今天只剩45%,人口更只占一成。数字跌得比尼亚加拉的水压还快,于是把金砖“边角料”——印度、巴西、南非——一并拉进来凑人气。 可这三位毫不客气,会前集体表态:不选边、不对抗、不脱钩。 一句话,只蹭饭,不买单。 **日本为什么成了“最吵的麦克风”?** 原因很简单:它是七国里唯一的亚洲股东,天然拥有“区域解释权”。 会前两个月,东京悄悄把防卫预算提到GDP的2%,还首次把“台湾稳定”写进外交蓝皮书。 这次联合声明里“反对以武力改变现状”的句式,几乎复刻了日本年初的国会演讲。 表面是七国合唱,其实是东京领唱,其余人跟着哼哼。 **欧洲为什么哼得有点跑调?** 德国经济部刚批完大众在中国的新厂,法国外长会后就飞成都吃兔头。…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0日谴责了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有关台海局势的严重挑衅言论,指出日本至今不反省自身错误。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针对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露骨挑衅言论并在中方表达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后仍执迷不悟、拒不撤回一事,扎哈罗娃评论说,日方不仅不反省其近期言论的错误,而且在80年后的今天仍然拒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 扎哈罗娃表示,一些国家一边高调宣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边又不断加剧台海紧张局势,阻碍中国和平统一。这些国家向台湾提供武器,加强与台湾的军事和政治联系,煽动分裂主义情绪,将台湾问题作为对中国施压和进行地缘政治遏制的工具。 她强调,俄罗斯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始终如一,俄方强烈谴责一些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虚伪立场。扎哈罗娃重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以任何形式谋求“台独”。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中方完全有正当理由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中方的真正朋友和可靠伙伴,俄方愿继续与中方在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 此前,扎哈罗娃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还表示,高市早苗等日本政界人士应深刻反省历史,警惕错误言行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
2025年11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用一场十分精心算计的“沉默戏码”,直接把中日关系拖到了更危险的漩涡之中。 14天以前,她在国会上公然将台湾有事儿与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捆绑,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 这可就直接撕开了中日之间关系的底线。 可是当全世界都在等她解释或者道歉的时候,她却选择了闭麦,直到取证参加G20峰会前才抛出来了一句对台的立场不变。 这句话没有歉意,没有反思,只有赤裸裸的挑衅和政治投机。 甚至有很多中国的网友表示高市早苗,难不成是在拿日本起号吗? 高市早苗的立场不变,其实本质上就是在自欺欺人。 她嘴上是说着遵循既定立场,实际上却把日本往战争的边缘推。 因为按照日本法律,存亡危机事态就意味着即便日本没有遭到攻击,也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 这可不是什么立场不变,反而是把台湾问题当成了突破和平宪法,实现军事扩张的跳板。 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种言论会激怒中国,可是还是敢说出口。 无非就是算准了美国能给她撑腰。 不过近期美国在台海动作确实是不少。 又是对台军售,又是外交碰瓷,高市早苗凑上去那不就是去当马前卒吗? 可能她以为只要在涉台问题上能足够强硬,就能够在每日同盟里面获得更多的好处。…
高市早苗上台后,日本政坛右倾化的那点底色,被彻底翻到了台面上。她一边在国内大谈“修宪”“加强防务”,一边在对外问题上频频放出危险信号:在涉台、涉华问题上用词极端,在涉俄问题上紧跟美国,对历史问题更是拒绝认账。对中国来说,这种态度很难原谅;对俄罗斯来说,更像是在往自己门口搬火药。 日本政府这一系列恶劣行径,早就被中方公开点名严厉谴责,也让俄罗斯彻底警觉起来。自从高市早苗抛出那番错误涉华、涉台言论后,俄方多次“火力全开”对日本发出严厉批评。中俄都很清楚,日本如果继续往这条路上走下去,迟早要出大事,所以两国的警觉是一致的,只是发力方式不同而已。 其实,俄罗斯动手比谁都早。高市早苗刚上任不久,俄军就出动图-95MS战略轰炸机绕飞日本海,这种级别的出动,不是普通“秀存在感”,而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东京:俄罗斯在盯着日本的一举一动。 等到高市开始公开发表错误涉华、涉台言论,俄罗斯外交部更是毫不客气,直接点名她是在复制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设立的那一套机构,话说得很直白——如果日本不想重蹈覆辙,就必须从历史里真正汲取教训。 最近日本又对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帮美军填上因援乌造成的缺口,在莫斯科看来,这已经不是“站队”,而是变相援助俄罗斯的对手,俄方对日本“翻脸”也就顺理成章。 其实,俄日关系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僵。安倍晋三在任时,为了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争取一点空间,日本对俄罗斯的态度一度非常小心,甚至可以说近乎“谦卑”。安倍多次主动和普京会面,日方不断释放善意,希望通过拉近关系,在领土问题上换来哪怕一点点突破。只不过,这种小心经营的平衡,很快就被现实撕碎了。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日本几乎没怎么犹豫,就迅速跟着美国和西方阵营走,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还配合发表了一系列让俄方难以接受的表态。对莫斯科来说,这等于宣告:日本彻底倒向了美国,之前那些场面上的“友好”,没有任何继续维持的必要,俄罗斯这次对日本的“重拳出击”就更谈不上是一时冲动,而是顺着形势做出的必然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手里的那张“老账”,就变成了日本最难受的软肋。二战结束至今,俄日之间始终没有正式签署和平条约,从国际法层面看,两国在名义上仍处于未完全结束战争状态,在法律意义上长期处在敌对关系之中。 现在俄罗斯公开拿这一点说话,干脆表示“和平条约”暂时不谈,“北方四岛”更不可能交还,这就把日本长期以来的所谓“谈判空间”压到了最低点。对日本来说,这不仅是现实利益受挫,更是一个明明知道却无力改变的尴尬局面。 站在中俄的角度看,日本的问题远不只是嘴上态度难听,而是路线选择已经偏到了危险方向。一边在国内推高军费、加速再军事化,一边不断引进美制先进武器,还频繁参与各种国际军事行动;在亚太地区,日本又作为美国的核心盟友,在台海、南海问题上配合美国对中国施压,在乌克兰问题上则紧跟美国制裁俄罗斯。 种种表现叠加在一起,让中俄都得出同一个判断:日本不但没有真正从历史中走出来,反而有把军国主义那一套慢慢“翻新”的冲动。 更让中俄警惕的,是日本政坛那股越来越浓的历史修正主义风气。从安倍晋三,到现在的高市早苗,一批政客对侵略历史避而不谈甚至试图粉饰,把当年的侵略战争往“普通战争”“自卫行为”上去洗。这在中俄两国眼里,都不是简单的舆论问题,而是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前兆。 于是,一边是俄罗斯不断通过军机行动、外交发声来警告日本不要再往前冲,一边是中国多次公开强调,日本必须正视历史,必须在涉华涉台问题上收回危险言论。中俄在这一点上的立场,可以说高度一致。 但现实也很清楚,光靠几句谴责,很难叫醒一个“装睡”的日本。日本在军事上的动作没有任何收手的迹象,军费持续攀升,防务政策在不断突破原有框架,与美国一起在亚太地区部署大量军事力量,并多次参与针对中俄的联合军演。 对中国来说,这些动向正面冲击着周边安全;对俄罗斯来说,日本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同样是在压缩自家战略空间。于是,中俄在遏制日本军国主义抬头问题上的利益高度重合:俄罗斯更多用外交和军事行动施压,中国则依靠外交谴责与自身的战略威慑,共同把日本的冒进行为压在一个可控范围内,目的只有一个——不让日本重新变成地区甚至全球的不稳定因素。…
前言 11月21日,本是迪拜航展的最后一天,而这一天也应该是各国航空力量“秀肌肉”的高光时刻。 谁成想就是在这么一个关键节点,印度用一场惨烈的坠机给全球航空圈贡献了年度最大的笑料。 一架印度引以为傲的国产LCA“光辉”战斗机,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飞行表演动作时突然失控。 如断线风筝般一头扎向地面,稍后,随着剧烈的爆炸声,燃起了冲天火光,飞行员连弹射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瞬间就被火海给吞噬了。 就这么一个场景,还不是“光辉”战机第一次丢人的时刻,就在四天前的静态展示中,它就被拍到过机身漏油的这种情况。 与人们想象不同的就是印度地勤人员选择手忙脚乱的用购物袋接油,这种荒诞场面在那个时刻就已经沦为了笑谈。 现如今的坠毁,只不过是把这样一场持续40年的军工闹剧推向了新的“高潮”。 事故发生以后,全球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印度。 大家都比较好奇,这个一向爱吹嘘“国产实力”的国家到底应该如何收场。 按照常理,事故原因无非两种,要么是战机本身质量不过关,要么是飞行员出现了操作失误。 但是印度偏偏就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抛出了第三个“神逻辑”,把锅甩给了美国。 他们的印度军队少将,在迪拜航展现场亲眼目睹“光辉”的坠机,然后在11月22日公开表态,声称坠毁根源在美国提供的F—404发动机。 他言之凿凿的说,这款发动机相当老旧,还存在压缩机失速的问题,甚至还主动翻出了24年另一架“光辉”坠机的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