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能性是乌克兰有可能要打到俄罗斯境内。俄罗斯使用人海战术也不成功,雇佣兵瓦格纳军团用劳改犯5万人 死了一大半,新兵来了也不会打仗。乌克兰这边武器比较准确,俄罗斯可能阵亡很大,战事正在焦灼状态。乌克兰有一架无人机飞到离莫斯科150公里这么远的地方,被一片树林给刮下来了。
面临着俄罗斯最后强大反攻,说要占领全乌克兰,卡德罗夫口出狂言,说让他去,他就可以打到美国。乌克兰很快得到西方的先进武器,可能把战火引入俄罗斯境内。前一阵打克里米亚,这次可能是先派无人机,去轰炸那些俄罗斯境内的军事目标,进一步扩大起来,炸到莫斯科也有可能。要不然的话,美国为什么要通知自己的公民从俄罗斯撤退?如只打军事目标也没必要撤退,战略战术上很经常,实力比较大了就可以反攻,法理上也没有什么障碍,是俄罗斯先打过边境的,也炸了基辅,人家为什么不可以打到莫斯科去?有本事就打过去了,并没有过了什么界限。
只是证明战场的形势俄罗斯快不行了。财政也快支持不住了,货币也快支持不住了。所谓卢布坚挺是暂时的,玩一个货币游戏,实际还是利用石油垄断权,前提是你非买我的石油不可,我跟你要卢布,你给我美元我还不要,我就要卢布。西方国家不是没卢布吗,只好把把美元给汇入俄罗斯,换出卢布来,再拿卢布买石油,倒了一个弯,造成卢布短缺。卢布本是大幅度贬值,这一搞坚挺住了,卢布坚挺对出口石油是有好处的,对它出口不利,经济学上叫荷兰病。依靠一种原材料出口赚钱太多,顺差货币长期高估,最后打击的是出口。这样的国家摆脱不了资源依赖。短期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现在有点撑不住了。最近又把欧元又给清光了,在前一段早就把美元给清光了,俄罗斯还有什么?就剩人民币了。他和中国要搞经济关系,两国用人民币计价就可以。
再一个可能性就是普京真要动核武器。美国得到消息了特别紧张,可能性也有。大家对美国信息情报能力是认同的,他总能够提前知道一些什么事儿,还挺准。他这次也不是没有根据的,究竟是什么事呢?紧急撤离公民。也不能排除普京就真想用核武器。北约有自己的方案,先拦截,后进攻俄罗斯,海陆空一块就打过去了。最后打成一个什么样,能拦截多少枚核弹头,就不知道了。
我一直说,不谈核战争。就是没法谈。真打起来那毁灭半个欧亚大陆,死好几亿人,一刮西北风到我们这边,我们也不能幸免。要这么干性质可就变了。我的前提就是说他不用核武器,失败就失败了,历史上战败的事儿很多,没有说拿全人类平民要挟的,这不等于绑架吗。就是说我有核武,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一打败了我就扔核武器。是太缺德了。不是一般的战胜国战败国,国际法领土问题,是反人类的问题。这件事应有一个明确底线,我假设他不使用核武器,一个大国的领导人,这是最基本道德底线,要过了这条底线性质就完全变了,谁先用核武器,就是全人类的公敌。
中美会谈后,特朗普政府接下来会想什么办法来应对中国呢?关于这件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就在刚刚过去的48小时内,两个对中国颇为不利的消息传出。现在看起来,特朗普果然对咱们中国留了后手: 第一个坏消息,是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公布的。 近几天,赫格塞斯正在访问亚洲,他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亚细安国防部长扩大会议。各国国防部长齐聚一堂,赫格塞斯表现得极为活跃,尤其是在跟印度国防部长辛格接触时,他表现得很是热情。 在两人会谈后不久,赫格塞斯马上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我已经跟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签下了长达10年的防务合作框架,我认为这会成为稳定印太地区的基石。 好家伙,这分明就是冲着中国来的,从一开始,美国的印太计划就是冲着中国来的。只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次莫迪居然这么糊涂,居然会去配合美国,跟美方签这样的协议。要知道,近几个月来,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可是一直都很不客气。不但在印巴空战一事上,说各种不利于印度的话,而且在美印贸易谈判中,也是对印度咄咄逼人。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政府居然还是跟美国签了10年防务合作,这当真是令人大跌眼镜。只能说,在印度这样的国家,亲美派的实力确实太强大了,强大到足以左右莫迪的决定。 第二个坏消息,来自菲律宾,情况也颇为不妙。 在这次亚细安国防部长扩大会议期间,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也跟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会面了,而且这次美菲达成了协议,双方同时宣布:正式成立“菲律宾特遣部队”。这是美菲合作的又一重要举措,赫格塞斯称:“美菲将加强互助操作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能力,在南海重建威慑力”。 赫格塞斯特意提到“应对突发事件”,很明显,这也是针对中国来的。这是美菲首次成立这样的“特遣队”,也就意味着,未来到我南海相关水域来挑事的,可能就不仅是菲律宾的公务船了,搞不好真有美国大兵在里面。对此,我们中国一定要注意,不能让美菲共同防御协议轻易启动。 以上两个坏消息,都告诉我们一个现实:虽然中美贸易战现在进入了相对平稳的时期,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并不会停止,特朗普政府的动作很快,他们已经在印太地区大肆布局了。而且,印太地区愿意配合美方的势力,还确实不少。 综上,眼下,特朗普政府在国内遇到了很多问题,政府停摆问题至今没有解决,美国130多万军人的工资仍然没有发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需要更多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对外惹事生非,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接下来,他必然还会有其他手段使出来,让我们持续关注。
国内外很多的财经媒体把这一次的中美握手定义为休战,总是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在贸易领域还会再度重燃战火。 这种看法很片面也不客观,他们不仅完全低估了特朗普对中国示好的决心。 完全没有搞明白这一届特朗普的执政目标是什么,为什么突然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180°的改变?特朗普需要中国帮他做些什么? 特朗普取消最后10%的芬太尼关税 根据外媒11月1日的最新报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他希望能够取消对中国10%的额外关税,这个部分关税就是剩下10%的关税,这样与中国的协议将会持久。 特朗普在说出这句话之后,美国股市开始上涨,美国财经媒体认为,特朗普每次向中国示好都是因为金融市场,只要低头能够让美股不断创出新高,特朗普就可以低下高傲的头颅。 这种分析看似合理,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特朗普这一届政府的执政目标。 2018年特朗普之所以对中国开启贸易战,那是因为强硬的姿态能够给特朗普带来巨大的流量和支持率。 中美之间的冲突升级并不是一夜之间促成的,而是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让特朗普尝到了甜头。 为了能够获得大量的曝光和支持率,特朗普频繁在媒体面前展现出对中国强硬的姿态,并且将更多对华鹰派的人物提拔到关键的职位上来。 但是2025年不一样了,应付中国不再是他的目标,或者说对华强硬无法达到特朗普的目的。 特朗普的首要任务不是救美国于水火,而是必须维持对政治对手(民主党和共和党建制派)的绝对优势,确保MAGA派系在2028年后继续执政,保障自己“安全着陆”。 必须要清楚的一个事实是,最让特朗普咬牙切齿的敌人不是中国,而是想把他送进监狱的民主党。 在特朗普重新执政之前的四年时间里,特朗普和特朗普家族陷入了追杀和清算中,他的政敌们为了阻止他再次登上总统的宝座,只会检察院对特朗普罚起了各种法律诉讼,甚至让特朗普成为了第一个被刑事定罪的前总统,直接导致特朗普家族直接被罚款4.6亿美元。 所以特朗普自身十分的清楚,4年国购,如果特朗普的政敌再度掌权,特朗普的家族就会被一直清算,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中美会晤结束的当天,中方宣布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没曾想,印度第一时间“钻空子”,利用我国政策调整来牟利。 要知道,我国相关出口管制中最关键的一个措施,就是管制稀土出口。据联合早报报道,就在10月30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宣布,“印度公司已获得从中国进口稀土磁体的许可证”。 这表明中国在出口管制方面确实有所放松,但印度外交部并没有透露获得批准的公司、许可证数量或附加条件等细节。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总理莫迪似乎“未卜先知”,提前一天把矛头对准了我国,宣布要在造船业这一关键领域替代中国。 观察者网10月31日报道称,在特朗普致力于“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背景下,中国造船业被美国为“眼中钉”。 看到了这一机会,韩国已经蠢蠢欲动,李在明向特朗普索要到了建造核动力潜艇的技术和权力。 印度也将此当作“商机”,开始推动扩大本国造船业,加紧吸引海外客户。印度总理莫迪在500多家造船业相关公司的面前宣布,“21世纪,印度的海事部门正以巨大速度和活力前进”。 莫迪依旧用上了“大乘赢学”,大力夸赞印度的港口是“发展中国家最高效的港口之一,在许多情况下优于发达国家的港口”,全然不顾中国港口对印度港口的碾压数据。 莫迪的目的,就是从中国企业手中抢走全球造船业的份额,将印度船舶在全球货运量中的份额从当前的1%提高到20%。 尤其是在中国的稀土材料预期可以到位的情况下,印度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其发展造船业已“没了后顾之忧”。 稀土这17种元素,在汽车、飞机、船舶、武器制造中至关重要。而中国在稀土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前几个月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稀土成也为我国最有力的筹码之一。 我国管控稀土后,印度表现得比美国还不满,要求我国赶快放开稀土管制,并表示将会采取措施。 任谁都看得出来,印度就是一个搞投机外交的“墙头草”国家,和印度合作很难收获长期利益,反而会随时被印度出卖。 回归到造船话题上,莫迪替代中国造船业的目标听起来令人振奋,但实现起来可谓是无比困难。 早在2022年时,中国、韩国和日本完成吨位占全球市场份额就超过了90%。印度如今要从1%跃升到20%,相当于要一下子完成中日韩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
今年3月份,一个在中国生活的乌克兰女子在网上发视频,说自己两年没工作,也没拿到补助,抱怨中国不如德国“有福利”。 这一说法立马在网上引发热议,既然没有工作,为什么还想要领补助呢?还有人想到中国为什么不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接收难民? 其实,不能将这理解为中国“太冷漠”,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有背景的选择。中国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有自己的历史教训和现实考量。 接收难民这件事,它牵扯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文化融合等多方面的深层问题。 中国为什么难民少?是门槛高 虽然中国目前不存在系统性接收难民,不过实际上,来中国的外国人不少,但大多数是短期签证,比如旅游、工作、商务等。他们是“过客”,不是“定居者”。 中国对于长期居留的要求很高,语言、学历、工作背景、家庭关系、对国家的贡献等等,都会成为评估因素。这跟一些国家只看投资金额,或者只要到了就能申请庇护的做法完全不同。 在这种制度框架下,哪怕是已经在中国生活很久的外国人,如想定居下来都很难,更不用说那些因为战争或贫困逃难而来、没有学历、没有资金、没有语言能力的难民了。 中国本身就没有设立“难民”的通道,这并不是冷酷,而是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不同的治理路径。 再说到华裔,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有中国血统,就能轻松回国,其实也并不那么简单。 中国国籍法明确规定,加入其他国籍就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想恢复国籍,得经过严格审查,如果没有在中国的稳定生活基础、没有实际贡献,也不会轻易批准。 这一点,也体现出中国对“身份”与“归属”的审慎态度。 不是没接收过,但经验教训太深刻 有些人会说,中国以前不是也收过难民吗?确实如此。中国历史上确实曾接收外来人口,尤其是在战乱、灾害等背景下。 但每一次的经历,都留下了不小的社会压力与融合难题。说到底,接收人容易,留下人难。…
如果你问一个历史爱好者,一千年前地球的中心在哪里? 他或许不会指向伦敦、巴黎,甚至罗马,而是会告诉你一个名字——东京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 当北宋的画师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上细细描绘那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景象时,这座城市的人口已经突破了150万。 这是什么概念? 同时期的欧洲第一大港威尼斯,人口不足10万;而日后大名鼎鼎的伦敦,更是只有区区2万居民。 东京汴梁,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大都市。 这里的繁华超乎想象。 城市里没有宵禁,夜市通宵达旦,这被认为是现代夜市的鼻祖。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里写道:“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自阿拉伯、波斯的商队络绎不绝。 甚至,画卷里还出现了疑似“外卖小哥”的身影,店家的小伙计提着食盒,匆匆穿行在人群中。 这里不仅是商业中心,更是文化和科技的高地,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些改变世界的发明,都在此发扬光大。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曾经站在世界之巅的城市,如今在中国的城市版图里,却常常被归为三线乃至四线城市。 根据2024年公布的数据,开封的GDP为2761.1亿元,在河南省内排名依然靠后,与省会郑州超过1.2万亿的体量相比,差距悬殊。 从世界之巅到如今的寂静,开封到底经历了什么? 黄河之咒与王朝之殇…
在伊朗和以色列的对抗激烈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出大写命令:无条件投降!矛头直指伊朗,同日,部署在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的6架B-2隐形轰炸机完成钻地弹测试。 直接指向伊朗福尔多核设施,短短十天后,美国《战区》杂志突然调转枪口,鼓吹“将B-2威慑模式复制到台海”,声称“该机型可穿透中国防空网”。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后勤报告佐证了这一动向:2025年部署西太的B-2机群维护成本激增41%,故障率显著提升,这些数据出现在“应对高端冲突”的预算申请章节。 中东剧本东移,隐形轰炸机的战略误判 特朗普政府的“伊朗剧本”充满武力恐吓色彩,6月17日通牒发出后,美军紧急调派30架加油机与70余架先进战机进驻沙特基地,尼米兹号航母加速驶向波斯湾。 B-2机群挂载的GBU-57钻地弹成为核心威慑符号,这种号称能穿透90米地层的炸弹,却被伊朗福尔多核基地的90米花岗岩轻松化解,实际毁伤效果连五角大楼都承认“远低于预期”。 当美军沉醉于“隐形无敌”的神话时,伊朗用实战揭穿皇帝的新衣吗,革命卫队将2000个导弹发射单元藏进居民区,用单价2万美元的无人机消耗美以百万美元的拦截弹。 更令西方震惊的是,哈梅内伊在扎格罗斯山脉的地堡中指挥反击,其“凯夫拉纤维混凝土+吸能泡沫”的复合防护层,让GBU-57的60米穿透极限沦为笑谈。 这套“以弱抗强”的战法引起美国某些智库的诡异联想,6月26日,《国家利益》网站刊登《B-2在台海的战略价值》,主张“用伊朗模式威慑中国”, 而其中全然忽视两个关键差异:中国反隐身雷达网密度是伊朗的27倍,而台海距离关岛基地2700公里,恰在东风-26导弹射程之内。 天罗地网,中国反隐身体系的硬核底牌 中国的防空体系早非二十年前的“近视眼”,当B-2从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东南沿海每隔50公里部署的YLC-8E机动式米波雷达已张开天网,这种UHF波段雷达如同“热成像仪”。 不仅能在300公里外锁定F-22,还能将定位误差控制在10米内,2023年中泰联合演习中,歼-16D电子战机成功诱导蓝方防空系统开机,并在2分钟内完成全频段信号特征提取。 空警-500预警机更让隐形优势荡然无存,该机型搭载的数字阵列雷达曾在东海400公里外捕捉F-35踪迹,对B-2这类大型目标的探测距离突破5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