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伊朗宣布的一個消息,讓中國突然火了?美國:為何要這樣?

在古代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基本上是一朝一币,每个朝代国内货币的流通形式也都有所不同,货币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商朝时期,《春秋》当中记载:西周早期,人们购买物品的当时还是以物换物,但这时人们发现采用这种方式购买物品很容易亏本,无法实现等价交换的目的,而海贝则因为坚固且便于计算,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

等到宋朝时期我国出现了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要会》当中记载:宋朝年间随着商品贸易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银两的交易方式太过繁琐,而且十分的笨重,所以他们在货币的形式上进行了改革,当时纸张在民间也已经十分的普及,于是交子诞生,其便捷性也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青睐。

时至今日,货币不仅仅是商品交易中的一样工具,还是一个国家国力的象征,在国际经济体制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特别是对于许多重大贸易交易中结算货币的要求,更是对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伊朗宣布的一个消息,让中国突然火了?美国:为何要这样?而这个决定也深深地影响着美元在国际经济体制当中的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后,美国由于多方面原因,依靠着自己较为雄厚的实力成功的占据了世界霸主的地位。而这也让美元成为了世界经济体制当中最主要的货币,而这样的货币制度也被美国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收益,但现如今随着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崛起,美国的国际地位似乎也在不断倒退。当然除了这些大国以外,一些小国也正在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和不少大国发生一些矛盾,这不伊朗的一个决定就在国际社会当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由于两国存在很多分歧,美国凭借着自己身为大国的先天优势,在各方面不断地对伊朗进行压榨,希望能将其彻底制服,而伊朗一方则通过自己国内的石油储备进行反击,让美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

曾经伊朗突然宣布的一个消息,也让美国有些措手不及,那就是在其国内将会废除美元改用人民币进行石油的结算。而他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其实也是想对美方进行打击报复,本身伊朗就与其处于对立的阶层,而更改结算货币也能让美元的影响力大打折扣,这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反正自己的利益并不会被削弱,如此一来还能打击到自己的死对头,那何乐而不为呢?

但对于这个计划,欧洲的很多国家可都炸开了锅,各国对这件事也有着不同的讨论,而身处流言漩涡内的伊朗却显得处变不惊,似乎外界的说法并没有撼动及内心的决心。同时它也获得了不少其他国家的积极响应,而这些国家大多数都和美国有一些私人恩怨,或是长期受到其压制,他们都希望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力,在伊拉克发出声明力挺伊朗之后,许多中东地区国家也加入到了声援行动当中。

就此人民币也被成功的被列入为伊朗银行的三大交易货币之一,可以在伊朗与其他国家的交易中进行使用,但这样一来中国就成为了这起事件当中的最大的获益者。毕竟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石油的主产地。他们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的同时,也代表着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一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提高。

而美国则处在的完全被动的一方,石油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其贸易往来也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一来,不仅美国的综合实力将会备受打击,美元在国际经济上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影响。

结语

不得不说,随着我国科技、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与时俱进,很多国家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认同了我们的强大,中华民族也渐渐的挺直了腰板,而我们也为能拥有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中美見面在即,特朗普要求中方辦一件事,辦不到就要跟中國翻臉!

中国不买大豆这件事,已经成了特朗普的心病,他威胁中国必须要恢复,否则要中断对华贸易。 当地时间10月14日,特朗普在社媒平台上再次对中国发出贸易讹诈,宣称中方“故意不买”美国大豆,是一种“经济敌对行为”,他考虑终止对华部分贸易关系,包括进口食用油方面。 特朗普还表示,他在本月底会与中方见面,当面讨论中国买美国大豆这件事情。 众所周知,中国是美国大豆的大买家,2025年美国大豆出口面临显著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的出口几乎停滞。 美国大豆协会上周警告,中国对美国大豆征收的20%报复关税,已经促使中国买家转向其他来源如巴西和阿根廷,美国农民被拒于中国市场之外。“在新的收成季节,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会是零。” 具体到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尤为严峻。2025年1月至8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仅为593万吨,远低于历史水平。 到9月18日,针对2025/2026营销年,对华未结销售和累计出口均为0万吨,而去年同期分别为651.32万吨和29.91万吨。 中国作为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历史上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2024年占比超过50%,进口2700万吨、价值128亿美元。 但2025年,中国购买美国大豆较去年同期下降51%,尤其是9月没有从美国秋季收获中购买任何货物。 这样的背景,就是特朗普为什么着急忙慌,逼中国重新购买美国大豆的原因。 但是中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我们买不买美国大豆,凭什么要基于美国的出口需求,而不是我们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安全? 中国减少或停止进口美国大豆,本身就是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 这一策略源于2025年中美贸易战的升级:4月,美国将对华进口关税从34%提高至84%,中国随即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 中国从春季起停止购买美国大豆,直接回应特朗普政府的举措,这是必须且必要的对等反制行为,目的就是保护我们国家利益并施压美国。 从经济杠杆角度,中国选择大豆作为反制目标是战略性的。美国大豆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减少进口能直接冲击美国中西部农民,造成政治压力,可能迫使美国在谈判中让步。…

5 minutes ago

中國一步不退,美財長想出一招“妙計”,直言:中國無法控制我們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后,中国打开天窗说亮话,官方一共两次回应美方。第一次,是中国商务部回应的,称中国不怕打贸易战;第二次,则是10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回应的,跟商务部是一个意思,并提醒美国不要刻意升级矛盾。眼见中国一步都不退,美国财长贝森特想出了一个“妙计”,直言:中国无法控制我们。 眼见硬邦邦的威胁没起作用,美国那边明显慌了神,毕竟真把中国惹急了,他们承受不起后果。就在林剑回应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赶紧跑到福克斯商业频道接受采访,试图挽回点颜面,还想出个所谓的 “妙计”,嘴硬地喊着 “中国无法控制我们”。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更像是给自己壮胆的话,压根藏不住美国的无奈。 先说说贝森特是谁,这人可不是普通官员,2025 年 1 月刚被参议院确认出任财长,还是特朗普的顶级筹款人,算是特朗普核心团队里的人,他的话基本能代表白宫当下的真实想法。采访里他先放了个软话,说中美周末已经进行了实质性沟通,现在局势已经缓和了。这话其实挺耐人寻味的,毕竟就在几天前,美国商务代表还抱怨说给中方打电话没人接,怎么突然就 “实质性沟通” 了?明摆着是美方实在扛不住了,主动找中方求对话,中方才给了沟通的机会。更关键的是,他还透露特朗普已经说了,11 月 1 日前关税不会生效,这话等于变相承认,之前喊得震天响的 100% 关税,大概率是执行不下去了。…

11 minutes ago

又要打伊朗?伊朗空軍收到新戰機,新導彈,中俄這次不會袖手旁觀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对伊朗发出威胁,其强硬言辞如一颗投入中东政治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与此同时,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不断推进,伊朗自身也在积极强化军事力量,一场围绕伊朗的军事博弈在中东大地悄然展开。 特朗普施压,美伊矛盾再升级 特朗普宣称想要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但前提是德黑兰必须愿意对话和做出让步。他声称伊朗遭到挫败、需要帮助,还强调制裁的严厉程度让伊朗难以承受,甚至抛出“如果美军没有对伊朗的铀浓缩设施进行打击,就不可能达成加沙和平协议”以及“美军向伊朗关键核设施投下了14枚炸弹,摧毁了伊朗核设施”等惊人言论,试图以此逼迫伊朗就范。这种毫无根据且极具挑衅性的说法,无疑是对伊朗的公然羞辱和威胁,进一步加剧了美伊之间的紧张关系。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特朗普此举或许是为了在国内政治中展现强硬姿态,迎合部分政治势力的需求。同时,美国长期以来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麻烦制造者”,试图通过制裁和军事威胁来遏制伊朗的发展,维护其在中东的主导地位。然而,伊朗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面对美国的施压,伊朗必然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俄伊合作深化,军事合作亮点多 在美伊矛盾升级的同时,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却在不断深化。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1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再次确认,俄罗斯不承认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并表示联合国制裁解除后,与伊朗的军事技术合作没有任何限制。目前,多架俄罗斯安 - 124军用货机正飞往伊朗,俄罗斯不仅向伊朗空军交付了雅克 - 130战斗教练机,还计划在2026 - 2028年向伊朗交付48架苏 - 35战斗机。 俄罗斯将雅克…

21 minutes ago

全國搬到澳大利亞?首個沉入海底的國家將出現,八成居民已交申請

全球首个因海平面上升而“死亡”的国家即将诞生,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正以最悲壮的方式向世界发出警示。 当自己的家园即将被海水无情吞噬,这个小国却毅然选择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求生之路:全体搬到澳大利亚。 肉身方舟流浪的国家 图瓦卢的搬迁计划,不是简单的移民,而是把国家延续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国民”这个概念上,土地没了,但只要人还在图瓦卢就还在。 红星新闻:全球首个!这一岛国计划“全体移民”:25年后或被淹,八成居民已交申请 这份决心首先体现在一份名为《法洛皮联盟》的条约上,这是2023年图瓦卢与澳大利亚签署的协议,它不是一份普通的移民协定,而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气候变化而诞生的国家级“生命通道”。 协议规定澳大利亚每年将通过抽签,接收280名图瓦卢人,给予他们永久居民的身份,这些人可以在澳大利亚自由居住、工作,享受和当地人一样的医疗、教育福利。 消息一出整个图瓦卢都沸腾了,就在不久前,首轮申请通道开放,全国超过七成的人口——差不多八千多人——涌去报名,争抢那区区280个名额。 这个悬殊到令人心酸的比例,再清楚不过地表明:离开已经不是政府的某个选项,而是全体国民的共识。 但他们不想就这么融入澳大利亚,像一滴水汇入大海般消失,图瓦卢政府的构想是,在澳洲租借一块土地,建立一个集中的社区,一个“国中国”。 他们想把自己的文化、风俗,甚至生活方式,原封不动地“移植”到那片新的土地上,这个想法听起来有点天真,但并非毫无可能。 图瓦卢和澳大利亚同属英联邦成员,官方语言里都有英语,文化上有一定的亲近感,他们希望在失去了地理的边界后,通过重建一个紧密的社群边界,来维持住自己的国家认同。 但是这条“方舟”的航线,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悖论,它虽然能保全生命,但国家身份的消解,几乎是注定的。 当图瓦卢人拿到澳大利亚的永居身份,他们的孩子在澳洲的学校里念书,享受着澳洲的社会福利,法律上他们将一步步成为这个新国家的一份子。 那个他们心心念念的“图瓦卢人”身份,或许会慢慢褪色,最终只存在于文化记忆中,这艘物理的“方舟”,目的地本身就潜藏着被同化的巨大风险。…

27 minutes ago

美國為什麽會輸?新加坡學者:基辛格告訴了我原因

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那位曾以一人之力撬动地球、亲手推开中美关系大门的百岁老人——亨利·基辛格,心中似乎一直藏着一个无法释怀的秘密。 面对一位来自东方的老朋友、新加坡资深外交家马凯硕,他两次吐露了同一个令人震惊的“政治遗言”。 这个“遗言”,如同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21世纪这场最宏大博弈的终极谜底:在这场与中国的世纪对决中,美国,为什么注定会输?当一位帝国的总设计师,亲口承认大厦的根基已经腐烂时,我们听到的,是一个时代落幕的悠长钟声。 总设计师的“遗言”:一个没有战略的超级大国 故事,要从一场智者的对话说起。 作为当今世界最清醒、最敏锐的观察家之一,新加坡学者马凯硕一直对美国近年来歇斯底里的对华政策感到困惑。 于是,在一个恰当的场合,他向基辛格——这位他眼中“美国最伟大的战略思想家”,提出了那个最单刀直入、也最致命的问题: “美国是否有一个应对中国的全面长期战略?” 基辛格的回答,简单、坦率,却又重如千钧。他直视着马凯硕,缓缓说道:“你是对的。美国没有。” 马凯硕以为自己听错了,或者这只是外交辞令。于是,几年后,当他再次见到基辛格时,又把同样的问题抛了过去。而百岁老人的回答,依旧是那句令人不寒而栗的判词:美国,没有战略。 这番“坦白”,分量何其之重!它不是来自某个CNN评论员的信口开河,也不是某个国会议员的政治作秀,而是来自那个曾经定义了美国对华、乃至对苏战略的“大脑”本人。 一个连战略都没有的超级大国,就像一艘失去了罗盘的巨轮,尽管马力依然强劲,却只能在历史的狂涛中原地打转,或者,一头撞向它本不该撞向的冰山。 基辛格的“遗言”,为我们揭开了第一个谜底:美国之败,非败于实力不济,而败于灵魂的迷失。 年轻帝国的傲慢:你打的是一个政党,我是一个文明 那么,一个曾经诞生了乔治·凯南、基辛格等战略大师的国家,为何会在今天,沦落到“没有战略”的地步?…

33 minutes ago

出大事了!美國接連墜機,伊朗亮出“底牌”,俄石油基地被炸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中美贸易再次升级,中国扩大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第一时间向中国提出电话沟通请求,中方直接拒接。 关键时刻,又发生了3件事,与美俄伊等国密切相关。 第一件事,美国传来噩耗,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当地时间10月13日清晨,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距波士顿南约80公里的达特茅斯市195号州际公路上坠毁,机上2人全部遇难。 现场画面显示,公路上浓烟翻涌,飞机残骸正熊熊燃烧。 据警方通报,该架飞机疑似在尝试降落于新贝德福德区域机场的过程中,并未事先递交飞行计划。当时,天气状况极为恶劣,不仅下着大雨,还伴随着强烈的侧风。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处于“停摆”状态,美国联邦航空管理机构及国家运输安全监管部门均未对相关咨询作出任何反馈。 13日当天,美国境内接连发生两起航空事故:在加利福尼亚州,一架直升机不幸坠落在公路上,机上2人伤势危急,同时地面有3人受伤,所有伤者均已被紧急送医救治;在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市周边,一架双发涡桨小型飞机在机场附近的停车场坠毁,机上2人不幸遇难,事故还导致多辆卡车燃起大火。 目前,这两起坠机事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美方已展开相关调查。 在美国,自1918年至2022年6月,由于空难死亡人数达到2万余人,除了飞机本身的安全保障因素外,作为全世界拥有飞机最多的国家,发生在美国的飞机事故也是最多。 不论军用,还是民用飞机均频繁出现坠机事故,其诱因涵盖飞机老化陈旧、维修保养失当、飞行员操作失误以及极端天气状况等。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期发生的3起坠机事故中,有2起是在机场周边坠毁,这一情况或许与美国政府“停摆”存在关联。 因为,美国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停摆”,部分公共服务被暂停或延迟,经济数据发布也将受影响。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政府“关门”将导致大约75万名联邦雇员被迫休假。导致美国各地空管中心出现严重的人手短缺问题,甚至不少机场一度出现“长时间无人监管”等情况,导致各地大量航班受到影响。 在美国坠机事故接连不断的大背景下,倘若政府“关门”危机持续发酵,社会秩序极有可能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解决政府“停摆”难题已然成为特朗普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与此同时,美伊局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第二件事,伊朗再度亮出“底牌”。 据央视新闻12日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伊朗海军负责人坦格西里表示,伊朗最高领导层有权根据外部对伊朗石油出口施压的力度,来决定霍尔木兹海峡是保持开放还是实施封锁。…

41 minute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