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殲-20C有多細節!《流浪地球2》還原垂直起降型號,能造出來嗎?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目前,《流浪地球2》正在春节档热映中。尽管名义上是四年前《流浪地球》的前传,但以大伊万个人的感觉,《流浪地球2》更应该被称为《流浪地球》的设定补全、剧情完整版,里边信息密度之高,各种科幻点子之密集令人叹为观止。有些点子甚至直接借用了《三体》的内容,乃至可以被视为《三体》的姊妹篇。

同时,在科幻细节设定和电影美学上,相比具备一定试验意义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更是有了巨大的进步,开创了有中国特点的科幻电影风格和科幻美学。而这先前是美国的专利,任何国家的硬核科幻电影都没有做到这一步。大伊万看完《流浪地球2》后在微博上这么说,国产科幻电影已经无敌了。

歼-20C细节上的用心

不过,作为军迷嘛,咱们在《流浪地球2》里,注意的最多的大概还是作为道具的歼-20C型战斗机。其实就这个战机型号,就能看出来《流浪地球2》的导演在道具细节上是用了心的。

目前的歼-20型战斗机暂时还没有“A”这个编号,但是已经有深度技术改进型在试飞了,那这个深度技术改进型定型之后,大概会效仿歼-10改进故事,被正式赋予歼-20B的型号名称,时间点估计会在在2025年前后。那么咱们就这么顺下去,再来个七八十来年,在2035年之前搞出歼-20C型战斗机是理所应当的事儿。从歼-20C首个出场场景、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来看,那个时候正是歼-20C型战斗机的当打之年,白展堂当然要开着歼-20C出来大杀四方咯。至于为什么当时俄罗斯人还开着苏-57,美国人的F-22A还一晃而过、而不是开着F-35甚至NGAD,剧组表示,钱都要造行星发动机了战斗机你们就凑合凑合得了。

尽管《流浪地球2》的设定里,歼-20C的性能在2045年应该不算先进了,但是歼-20C的模型搭建,尤其是模型的细节啊,着实是把大伊万吓了一跳。咱怎么说也也是个DCS和xplane11的飞友,各种飞机的座舱和操纵程序多多少少还是知道点的。就以歼-20C型战斗机搭建起来的模拟座舱,不仅这“味儿”对了,总体没有任何毛病:比如抬头显示器、抬头显示器下方的功能控制器面板,横贯飞行员前方的大屏幕显示器,位于主显示器左右下方的三块小型多功能显示器。飞行员一侧的操纵杆和另一侧的油门节流阀,还有左右两侧的总体控制面板等,完全按照真实的战斗机座舱进行打造,连操纵杆上的游标和油门杆上按钮都一丝不苟。

硬件的味儿对了,软件的味道更对:

比如在飞行员下方的主显示器上,从目前披露出来的照片看,显示内容严格按照左发动机状态、中任务规划/电子航图、右姿态仪表和飞控参数来显示,不同显示内容之间可以自由切换,不仅显示内容几近拟真,在人机界面设计上也几乎可以乱真;

下方三块小型功能显示器也各有用处:左侧功能显示器似乎显示的是飞机地面牵引、刹车、起落架和减速板收放等,甚至连起落架收放手柄都和真机完全一致;中间显示的是武备系统状态,可以看到这架歼-20C配备了2枚PL-10、4枚PL-15空对空导弹;而右侧屏幕更有意思,上面显示的是射频功率,同时还有诸如电子干扰一类的选项,也就是说这架歼-20C具备主动综合射频管理能力,这个算是来自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了吧;

最后在歼-20C的两侧控制面板上,很显然歼-20C 两侧的控制面板,参考了DCS里F/A-18C/D lot20和FC-1的特点,一些拨动转盘和控制电门,颇能找到这两款飞机中的影子,比如很明显和F/A-18C/D采用了同样旋钮的环控系统/灯光系统面板(位于控制面板一侧的舱壁上)。总之,大伊万在看完了网上流传出来的、剧组搭建的歼-20C战斗机的座舱之后,只能表示“我服”,这剧组要是改拍空战片,秒杀《壮志凌云2》毫无问题。

技术上可实现垂直起降

既然《流浪地球2》剧组把歼-20C型战斗机的座舱给做的这么逼真,甚至连机体的细节都做的真的可以,那么,歼-20型战斗机,还真有可能给改一个垂直起降的型号出来吗?起码在技术上来说问题不大。

当然以现在的、实用化的垂直起降机型来说,都是单发机型,比如AV-8B,Yak-38和F-35B,但是并不意味着双发战斗机就改不了垂直起降战斗机。在垂直起降战斗机研发早期,其实也出现过不少使用双发动机、配合多台升力发动机的试验构型。只不过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飞控水平,双发动机在使用机械控制的情况下考虑到控制精度,也考虑到喷管差动导致的配平问题。因此双发动机的构型最后没有运用,至于F-35B型战斗机,一开始确定的构型就是单大推,使用单大推一方面是和F-16有一定的技术承继性,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可靠性、降低机队运行成本的考量。所以F-35B型垂直起降战斗机沿用的单大推发动机加升力风扇气动布局,非不为也,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所以,在技术上来讲,歼-20型战斗机改一个垂直起降构型出来,技术层次上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对两台发动机喷管偏转角度进行精密控制,配合数字电传飞控及时纠正因推力差动导致的机体姿态改变,前部再加上一台大型升力风扇(电影里面好像是两台),然后,我们就能看到垂直起降版本的歼-20C型战斗机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并且在2044年的太空电梯危机中大显身手了。

战术上没必要垂直起降

虽然技术可行性没问题,但是咱们不得不说,歼-20型战斗机改垂直起降战斗机的技术和战术必要性是有问题的。

从技术上来说,如果歼-20要改垂直起降构型,尾喷管需要加上肘节式旋转机构,增加死重就不提了,在机体前部还需要加上升力风扇,升力风扇很显然是个更占用空间、增加死重的玩意儿。比如F-35B型战斗机的升力风扇,不仅挤占了机体航电设备舱,还挤占了相当一块弹舱空间,让F-35B型战斗机成为了整个F-35系列战斗机中弹舱最小的机型。如果歼-20要在前边加上升力风扇,那不偏不倚的这升力风扇正好要戳在头部的主弹舱里,那这主弹舱一下子就要被划拉掉起码三分之一左右的长度。且由于主弹舱后面是怼着发动机的,很难再往后延伸。因此如果歼-20C要加上升力风扇,大概率会学习F-35B,把弹舱拼命往两侧拉。但和F-35B不同的是,歼-20还是个双发机型,把弹舱放在两侧,就会和两台发动机的进气形成严重冲突,所以这事儿很难有解决方案。

大伊万的观点,歼-20型战斗机如果要改垂直起降构型,技术上不是不行,但是改了垂直起降构型之后付出的性能代价太大,对于战机的战术性能也没有太大的提高,所以不值得专门为它改垂直起降构型出来。此外,海军的第五代舰载机这问题是一样的。

至于战术需求,咱们之前就说过很多次了嘛,垂直起降战斗机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技术神话,在冷战结束之后已经式微。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在头铁地继续发展,不仅搞出了一个F-35B型号,还意外地大卖了一波。不过,美国海军陆战队之所以发展垂直起降战斗机,是其作为一个独立军种争夺军种资源,确保手里有随时能用、不需要跨军种协调的CAS(近距离空中支援)能力的需求;而一些小国购买F-35B,则是为了曲线救国、通过装备垂直起降战斗机来发展自己的轻型航母。而这两种需求,中国海军和空军都不需要。所以,垂直起降战斗机在战术上来讲,对于我们而言应该是无效需求,所以,咱们也就不必等现实中歼-20C型垂直起降战斗机了,就让这个架空的型号留在《流浪地球2》的剧情里,大伊万认为这也挺好的。

最后,大伊万个人呼吁大家去看《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电影,它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硬核科幻片这种全新的类型片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它是中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对外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一个符号,它是中国这样一个古老文明正在快速发展、高速现代化、试图在人类文明中提出“中国方案”、加强“中国参与”的象征之一。相比其它类型的、已经相当成熟的商业片,我们更需要《流浪地球2》,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支持、去用脚为《流浪地球2》投票。不说了,大伊万决定明天接着刷,再看看里边有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细节。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變本加厲?日本拉6國站隊,中方不再忍讓,高市做不到2點後果自負

上台还未一个月,中日关系急转直下,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的口出狂言,让中国对日本提出强烈抗议,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还没找日本算账,日本反过头来拉上6国要求中国就大阪总领事“斩首”言论给个交代,面对这种情况,中方不再客气,直接向高市提出两点,如果做不到,那么后果自负。 具体来看,作为日本现任首相,说出“如果台海发起冲突,将危及日本存亡”,暗示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比安倍“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更为激进,事后即使批评声如潮,但高市表示自己的发言符合“政府既有见解”,不会撤回或者取消。 值得关注的是,高市的支持率经历这么一遭,达到了82%之高,可见如今的日本国内右翼思潮已经开始成为主流。 更戏剧的是,日本外长反过头来,要求中国回应大阪总领事“斩首”言论。 要说日本真有这个实力以及有理,为何会在加拿大出席七国集团的外长会议时,要求中国给交代,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说中国不要影响中日关系。 不得不说,作为曾经的手下败将,如今更是与中国实力悬殊的背景下,拉上西方与其价值观一样的国家来给自己站场子,是要重新上演“八国联军”的戏码吗? 还要求中国不要影响中日关系,看来美西方圈子里这套颠倒黑白的绝技真是一脉相承。 高市把涉台议题当作“政治筹码”,接连挥出挑衅重拳在先,才会有中国驻大阪总领事“斩首”言论,日本揪着这个不放,恰恰说明了日本心虚害怕。 中方直接要求高市,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挑衅战后国际秩序,相当于双方已经撕破脸了。 事实上,中国早就忍高市很久了。 10月21日,高市当选日本首相后,中方未向其发送贺电,而是郑重提醒其需在历史问题及台湾问题等重大原则事项上恪守政治承诺。 很显然,高市并未重视中方的提醒。 10月26日,在出席东盟相关会议期间,她将台海问题与乌克兰危机进行不恰当的类比;10月31日至11月1日,于APEC峰会期间,她与台湾地区人员会面并合影,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相关照片,且使用了不当称谓; 11月7日,高市进一步采取挑衅性举动,公然宣称台海若发生事端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此表述即意味着满足日本出动自卫队的条件。 更何况,特朗普都避免台海话题,跟着美国走的高市,却如此大胆,且还有那么多人支持。…

1 minute ago

高市早苗拒不認錯,日本通知中國,不解決問題,就驅逐中方外交官

闯下大祸后,高市早苗为何拒不认错呢?日本要驱逐中方外交官?他们敢吗? 高市早苗上任日本首相尚未满月,却已经两度拿台湾问题做文章,其相关言论迅速引发外界高度警惕。高市口里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是什么?在日本内部的解释是,“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受到武力攻击,从而威胁到日本的存亡”的情况。而高市之前的有关表态,就是“非公开”承认中国台湾地区为所谓的“国家”,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摧毁了中日关系中的政治根基。也就是说,中国这时候若采取之前对付立陶宛的那一套对付日本,一点都不过分! 那么,在闯下大祸后,高市早苗为何拒不认错呢?因为她必须展示自己“没有错”的强硬姿态,用来讨好日本的右翼势力,为啥这样说呢?实际上,高市在发表有关错误言论时,她耍了一下偷换概念的政治伎俩,因为她口中所谓的“关系密切的国家”等核心要素均缺乏客观衡量标准,完全由日本政府主观解读,也就是说“最终解释权归日本政府所有”。这是高市自作聪明的关键所在,因为她认为自己“进可攻退可守”。但问题是:一切都能如她所愿那样“从从容容游刃有余”吗? 都知道,高市上台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个女首相”,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因为就她的声望和能力,担任首相难以服众。为此,公明党愤而宣布退出执政联盟,而后来加入执政联盟抬高市“上轿”的维新会,则开出一大堆条件,让执政的自民党陷于极为被动的境地。结果就是:日本执政联盟因公明党的退出,让其在日本国会中变成“少数派”,这意味着高市随时面临被弹劾下台的风险。有人认为高市的首相“寿命”可能不会超过一年,这并非是没有根据的。 另外,高市在竞选自民党总裁期间,向日本民众许下那些承诺,例如数年内让日本经济增长速度翻番等,不过,她上台后,发现事情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因此,近日她不得不淡化自己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所谓“承诺”,让日本选民认清了她的“骗子”本质。与此同时,在特朗普访日期间,高市为讨好“主子”而进行的一系列谄媚表演,让很多日本民众感到恶心,这将对高市未来的支持率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高市为“恭迎圣驾”而准备的一系列“大礼单”,实际上就是将其前任石破茂不敢干的事情全都给干了,这对日本经济发展,还有各行各业利益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句话,现在的高市,在首相的位置上已“高不胜寒”。因此,为了给自己解套,拿台海问题说事,成了她为保住自己政治基本盘的一种必然选择。而高市之所以在承诺“今后不会发表类似言论”的同时,却拒绝收回之前发表的错误言论,原因也不难解释,她希望既能平息中国的怒火,同时继续维护在右翼群体中“强硬”的形象。 当然,高市早苗既然在台湾问题上突破中国的底线,且拒不认错,就必须承受来自中国的猛烈反击。原因很简单,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与日本的“存亡危机”毫无关联。高市早苗鼓吹“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性,是在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而在这敏感时刻,日本内部有些人似乎还想顽抗到底: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咋回事呢?针对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发出的“斩首论”,日本自民党外交小组和外交调查会日前汇总决议,要求政府采取坚决的应对措施,已提交给首相官邸。该决议的核心内容就包括要求高市内阁通知中国,若不“努力解决问题”,则宣布薛剑为“不受欢迎人物”的所谓应对措施,也就是将其“驱逐出境”。实际上,中日这场外交风波,本身就是日本首先挑起的,中方外交官就此进行反击,合理又合法!而日本这个所谓“调查会”在提出这项决议时,有没有想到这将会引发中日之间的一场“外交大战”?而结果有可能导致中日关系陷于“政冷经冷”的局面,日本业界是否能够承受得起这种严重后果? 日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对高市早苗做出评价称,“人们常说,越小的狗越会叫。叫得越响,越容易给人一种强大的印象,但它终归不是大狗”。既然是“小狗”,那就决定了它在犯错的时候很容易挨打。而高市一个人犯的错,有可能导致整个国家都会遭到相应的惩罚。所以,对于高市的一些极端言论,日本各界纷纷发声进行谴责。除了鸠山由纪夫和野田佳彦这两位前首相外,多家日媒和一些日本学者,也都警告日本各界谨慎看待高市“大胆但具煽动性的言论”。为此,日本东亚国际政治专家佐桥亮泽还特地将高市和日本进行切割,他认为“这只是高市早苗个人观点,日本政府的对台政策尚未改变”。 日本一些前政要、专家和媒体已经把意思表达的很清楚,高市在涉台问题上发表的错误言论,或者说有关“驱逐中国外交官”的叫嚣,只能代表她本人和自民党内部某些人的态度,跟日本甚至日本政府没有多大关系。即便如此,如果高市和自民党的一些人一错再错,结果将会在经济和外交,甚至安全等领域上付出惨重代价,弄不好还可能会将日本拖入冲突泥潭。日本能够承受得起这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吗?从日本媒体和专家对此做出的表态来看,他们没有这种胆量! 毕竟,历史已经证明,试图拿中国内政做文章,无论是政治投机还是蓄意挑衅,最终只会是玩火自焚的下场!中国不但有这种决心,更有让对手付出惨重代价的实力。因此几乎可以断定:考虑到中日外交“停摆”对日本产生的严重后果,高市不敢在这敏感时刻挑起对华外交战火。原因很简单,她只是说话“不经大脑”,其实并不蠢!

14 minutes ago

特朗普死對頭現身聯合國,怒罵特朗普愚蠢,卻對中國大加讚賞

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在巴西召开,而现场出现了一个“意外嘉宾”。 他不是美国总统,也不是外交部长,而是加州州长纽森。 这位被外媒称为“特朗普最大政敌”的民主党政治明星,在会场上侃侃而谈,毫不留情的对自家总统一顿批评。 他称特朗普的做法“愚蠢至极”,是让美国回到19世纪的笑柄。 可谈到中国时,他却话锋一转,对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赞誉有加,称其是世界的榜样。 那么纽森为何敢在联合国公开“骂总统”?他与中国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 加州“反将一军” 本以为COP30大会是各国首脑谈气候合作的舞台,没想到美国联邦政府这次竟然集体缺席,这是美国三十年来,首次没有派出高级别代表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场面颇为尴尬。 但就在外界猜测美国是否“弃会”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出现在了会场,就是纽森。 他不是外交官,也不是环境部长,他是加州的州长,一个地方官员,但却成了美国级别最高的与会者。 早在2025年4月,特朗普就再次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发加州强烈不满,纽森当时不仅公开发声,还宣布加州将单独遵守协定内容,继续推进绿色能源。 到了6月,加州更是因特朗普移民政策和关税问题,直接起诉联邦政府,纽森的“反抗姿态”彻底坐实。 这一次,他在会上痛批特朗普政府的气候政策“完全没有远见”,称其“让美国在全球面前丢尽脸”。 这番话在会议上引起不小的震动,不少国家代表私下表示,美国虽然缺席,但加州的声音已经足够代表另一种美国态度。 那么纽森为何敢一人“代表美国”发声?他的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33 minutes ago

日本正在備戰?防衛省官員叫囂優先擊沉福建艦,主流媒體配合瘋狂

各位老铁们,突发重磅消息!日本防卫部门一把手居然在公开记者会上亲口承认——咱们的福建舰已经形成战斗力了!更劲爆的是,他们内部正在热议所谓"优先击沉"战术,连具体方案都在推演中!这可不是网络键盘侠的臆想,而是白纸黑字的官方表态,瞬间在日本各大媒体炸开了锅。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人究竟在打什么算盘?他们真有能力实施这个疯狂计划吗?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个明白。 先来看看日本官方最近的反常举动。就在11月11日那天,他们的防卫大臣在记者会上接连抛出"就役""三舰轮换""远方海空域作战能力"这些专业术语,明眼人一看就懂,这等于从官方层面认定了中国航母战斗群的真实战力。要知道以往他们可都是含糊其辞,这次却说得这么直白,背后信号再清楚不过:咱们的航母常态化巡航已经成为他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政界的转向。新上任的首相高市早苗最近在国会公开炒作"台湾有事"可能触发所谓的"存立危机事态",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简单来讲,就是在给将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找法律借口。这种论调立即引发我方强烈反应,也在周边地区投下震撼弹——原本还停留在纸面上的法律条文,现在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军事选项。 日本民众的情绪也被煽动起来了。《读卖新闻》最新民调显示,超过九成的日本受访者认为中国对其安全构成威胁,这个数字创下历史新高。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上,日本媒体在报道福建舰时自然是怎么惊悚怎么来,各种危言耸听的标题层出不穷。 说到这个"优先击沉"的战术,咱们得从军事角度好好分析。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策略,但具体实施起来可没那么简单。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上精准锁定目标?福建舰编队肯定会采取各种隐蔽措施,日本需要把卫星、巡逻机、战机乃至水下声呐网络全部整合起来,还要能在强电磁干扰下保持稳定跟踪,这难度可不小。 再说火力投送,光靠喊口号可不行。他们打算动用改进型12式岸舰导弹、潜艇鱼雷,还有F-35搭载的反舰弹药多路齐射,但咱们的空警-600、歼-35和055大驱组成的护航体系也不是吃素的。就算真的命中目标,还要评估战果:历史上多次证明,大型军舰即使受创也未必立即丧失战斗力,如果不能持续压制甲板作业,所谓"优先击沉"很可能就变成空谈。 日本防卫研究所最近倒是说了句实话:福建舰虽然服役了,但电磁弹射的可靠性、舰载机回收效率以及飞行员训练都还需要时间完善。这个判断很关键,意味着他们正在寻找所谓的"机会窗口"——就是从"能用"到"好用"的这个过渡期。 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就能看清日本的套路:九月份他们紧盯我们在太平洋的双航母演练,十一月初福建舰服役消息确认后,他们立即升级"台海有事"的法律论述,这一连串动作明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北京在用实际行动展示远海作战能力,东京则在用法律和舆论工具回应,双方都在下一盘大棋。 不过咱们要分清"备战"和"备声"的区别。日本确实在认真备战:研发远程导弹、强化情报网、增加弹药储备、完善岛链防御,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系统建设。而在"备声"方面,他们的强硬表态更多是为了争取战略空间,安抚国内焦虑,同时拉拢盟友。两者并行不意味着他们真要动手,而是试图把冲突成本控制在可计算范围内。 防卫大臣对福建舰的技术化表述其实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想法:政策层心知肚明开战的巨大代价,所以实际推进的将是侦察、演习这些常规动作,而不是贸然开火。 其他因素也得考虑。美国及其盟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日本所谓"优先行动"的可行性;我们海军虽然进入"三航母时代",但形成完整战斗力还需要磨合,这段过渡期很关键;日本民众的情绪可能会随着时间降温,但他们的战备建设却会在冷静期中持续推进。 所以当我们看到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优先击沉福建舰"时,要明白这更多反映的是他们在法律、装备与民意三角关系中的姿态调整,而不是真的要扣动扳机。从现有情况看,福建舰服役和三航母轮换值守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全面形成战斗力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人越是细致研究我们的技术细节,越说明真正的备战不是靠喊口号,而是一场精于计算的系统准备。短期内更可能出现的,不是他们先发制人的打击,而是更频繁的侦察、更扎实的岛链部署和更高强度的联合演习。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关键在于:谁能让对手的算计落空,谁就能避免最坏的结局。我们的航母之路不会因为别人的议论而停下脚步,但每一步都要走得稳、走得准。毕竟在浩瀚大洋上,实力才是最好的语言,而时间,永远站在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这一边。

41 minutes ago

支持高市武力護台民眾超8成,薛劍總領事發了張圖,日本開始認慫

日本电视台给出的一份电视投票数据显示,支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武力干涉台海局势的民众高达82%,中国驻大阪领事馆总领事薛剑发了一张图后,日方开始认怂了,日本舆论场的风向也发生了变化。 日本一家电视台日前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发表的,“台湾有事是日本存立危机事态”的发言是否妥当为题,进行公开的电视调查,结果有高达82%的投票者认为妥当,仅有12%的受访者表示不妥当,其他6%则表示无法判断。 这一数据与高市早苗的支持率也是高度吻合的。即便高市早苗在涉台问题上放出爆论,但她的内阁支持率不降反增,刚好也是82%,是25年来日本内阁支持率第二高。而且高市早苗的主要支持者是年轻群体,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和对华态度,代表了大部分日本民众的意见,所以对日本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因发表“斩首论”的薛剑总领事,在外宣阵地简直是“杀疯了”,这几天在网上冲浪的频率大增,频繁与日方对线。 事关“斩首”的相关言论遭到日本舆论的围攻和抹黑后,薛剑总领事发文反击称,痛批那些曲解和过度解读他言论的声音,并指出中日关系陷入紧事态的根源在于,日本政客无视中方反复提出的反对声明,总是肆无忌惮地表露“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野心,这才是对中国堂而皇之的威胁和“杀害暗示”。 后来,薛剑总领事再度发文正告日方,并阐述其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这一狂妄言论的深刻解读,称该言论是日本部分愚蠢的政客企图选择的一条死路。 薛剑总领事表示,日方的有关言论首先违反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法律义务的行为,无视了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之一的台湾回归中国的事实,违背了战败国应履行的义务,完全忘却了《联合国宪章》中的相关条款,是极其鲁莽的尝试。薛剑总领事要求日方重拾最起码的理性和守法精神,理性看待台湾问题,避免再次遭受像战败那样的民族毁灭。 光靠劝说是无法让日本认清现实的,于是薛剑总领事加大力度展示中国的威慑力,他在社交媒体上直接晒出一张图,图上是辽宁舰、山东舰、福建剑三艘航母组成的编队在大海中航行,薛剑总领事配文称,或许你认为这是电脑特效或人工智能,但这无关紧要,解放军的真实面貌如现在所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和平卫士。任何干涉中国内政、损害国家主权,阻挠实现两岸统一的行为,中方都绝不容忍。 当中方亮出手中的“大杀器”之后,日本的舆论开始变得理性。有日本网民称,一旦台海发生危机,美国可能会袖手旁观,日本则是“举起的拳头难放下”,最终陷入深度介入的危险之中,日本应该避免陷入“匹夫之勇”的状态,必须认清自身的实力和局限。 日本官房长官木原稔在被问到是否遣返中国外交官时,他的态度也有所软化,指出需要让中方作出解释,但驱逐和遣返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对待日本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奉劝高市早苗还是早日悬崖勒马,继续在台湾问题上铤而走险,最终是死路一条。

48 minutes ago

“台灣有事論”後續,中國艦艇逼近日本本土,日媒威脅一旦中日開戰,將優先擊沉福建艦!

高市早苗暗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后续:解放军舰艇编队迅速起航,逼近日本本土30公里,日媒威胁称一旦中日开战,将优先击沉福建舰。外交部发言人严正警告,如果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将构成侵略行为。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辩论时暗示,“日本要武力介入台海,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高市早苗的恶劣言论迅速引发舆论“风暴”,事件持续发酵。 中国驻日本大阪领事薛剑硬怼高市早苗,发文表示要斩断“肮脏的脑袋”,结果让日本破防,要求外务省宣布将薛剑作为“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一时间,高市早苗恶劣言论所引发的这场外交风波,逐渐发酵。 日本向来“畏威不畏德”,对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释放出来的危险信号,解放军迅速行动。 11月11日,解放军海军055大驱鞍山舰、054A临沂舰、903A东平湖舰组成舰艇编队前出黄海,穿越大隅海峡,逼近日本本土四国岛,最近距离少于30公里。 高市早苗暗示的武力介入并非喊喊口号,历史上的日本连珍珠港都敢偷袭,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日本媒体比高市早苗更加激进,扬言一旦中日开战,将优先击沉福建舰。 对于日本媒体叫嚣击沉福建舰一事,著名军事专家杜文龙先生表示,福建舰这样的电磁弹射航母入列,深深的刺激了日本。日本的高超声速反舰导弹技术并不成熟,以日本几条破船,想接近福建舰难度很大,福建舰反而是日本的最高忧虑,谁敢动福建舰,遭到的反击将更厉害。 高市早苗的恶劣言行,更像是一种对外界反应的试探,如果中方不坚决反制,必然助长日本干涉台海问题的嚣张气焰。 11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作出回应,如果日方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将构成侵略行为,中方必将迎头痛击。(这句话说的已经很严厉了,如果日本真的武力介入,日本就是侵略,日本本土将不再安全,二战的旧仇就可以算总账了)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一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欧洲方向,德国要用80万大军与莫斯科一较高低;印巴两国首都爆发爆炸袭击,印巴局势充满变局。现在日本又主动跳出来搞事情,而美国却在远离欧亚大陆的北美洲“隔岸观火”,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一旦中日开战,美国就可以渔翁得利,而我们的伟大复兴之路将充满挑战。#上头条 聊热点#

1 hou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