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08年厄瓜多爾低價買中國武器,賴賬了還要碰瓷敲詐,中國恕不奉陪

目前,中国军事工业装备出口已经在世界上打出了名气,吸引了许多稳定的顾客。凭借着高性价比、完善的服务等优势,在国际上都享有不错的口碑。

但是在十几年前,中国军工出口尚在起步阶段,那时候我们一心想要做好做大,对顾客千依百顺。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国家不知好歹,不仅赖账,还要碰瓷搞敲诈。

这个国家叫厄瓜多尔,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十分凄惨,这些不足为道。问题就在于,厄瓜多尔区区小国,按道理说,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赖账。到底是谁在背后支持他,居然这么刁难我们?

01 为安全感买武器,货比三家选中国

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除了有个“香蕉之国”的称号,并没有什么特色。厄瓜多尔的经济一直不怎么乐观,由于领土面积小,地理位置也不好,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很多必需品都要靠进口维持。

厄瓜多尔有石油,石油业算是厄瓜多尔的第一大经济支柱了,但其实整体上产量不多,连美国都没有看上眼过来“偷”。因为气候和地形限制,也不适合种植什么作物,只有香蕉和虾两种产品比较好。

这样一个小国,按理说是没有什么“旦夕祸福”的忧虑,因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攻打厄瓜多尔都有些得不偿失。不过厄瓜多尔的处境比较尴尬,所以还是需要购买一些军事装备来武装自己的。

由于厄瓜多尔经济上一直依赖农业和石油,军事更是无从起步,几乎没有自卫能力。以前,厄瓜多尔当过西班牙的殖民地,还做过哥伦比亚的附属国,折腾了足足三百年才得到独立。

 

独立以后,厄瓜多尔北面是哥伦比亚,南面是秘鲁,都是南美洲赫赫有名的大国,这让厄瓜多尔时刻担忧自己的安全。

思来想去,厄瓜多尔当局决定,还是购买一批军事装备,搞一支武装力量吧!毕竟手里有枪,心里不慌。

适当买装备自然是好事,利国利民,但是买谁家的?这也是一个问题,货比三家不吃亏,厄瓜多尔不是中东那些躺在石油上的土豪国,任何装备都要精打细算。

起初,厄瓜多尔考虑的是美国。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生产出来的军事装备自然有保障,不管是先进性还是实用性,都遥遥领先。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采购军事装备的时候,都以美国为第一选择。

但是美国军事装备也有个坏处,就是贵,美国卖武器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

之前特朗普访印期间,跟印度签订了合同,卖给印度6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总价格高达9.3亿美元。这是美国的公司卖给别家的价格,自家采购价格仅为三四千万美元一架,相差了好多倍!

除了贵,还有个问题就是难用。美国在卖武器的时候很“奸商”,捆绑了对应的独门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坏掉。因此,在购买美国武器的时候,还得花大价钱聘请美国武器专家过来指教,否则这钱就白花了。

之前厄瓜多尔也买过美国的武器,又贵又难用,只稍微采购了一些用作宣传时充门面、镇场子。要说大量采购美国武器,着实有些异想天开。2021年厄瓜多尔全国GDP才996亿美元,恐怕把整个国家卖了也凑不出来一支部队。

此时,另外一个选择进入了厄瓜多尔当局的考虑范围内:中国。

目前,中国军事武器出口份额占全球的5.2%左右,世界排名第五,与德国相差不大。客观来看,与美国、俄罗斯还有不小的差距。

其实这并非因为我们的装备不如他们,事实上,中国出口的武器价格实惠,性能优越,买中国的绝对不吃亏。

之所以排名靠后,一是因为我们的武器出口起步晚,还没有打出名气,二是因为缺乏实战经验,毕竟我们热爱和平,几乎不打架,不像美国和俄罗斯天天“秀肌肉”。

一直以来,中国的重心始终放在经济发展,国防武器只要够用就行了。不过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时期显露的装备,对我们产生了一些刺激。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频繁亮相一些先进的尖端武器,轻而易举击垮了伊拉克的铜墙铁壁。此时我们才意识到,以往的军事实力的确有些不足了,需要更加积极去搞研发、制造,充实自己的底气。

 

因此,中国也逐渐开始更新装备,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自家火力渐渐充足的同时,我们自然想到了通过出售武器获得外汇收入的方法。

不过由于我们一直没有干过这一行,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好评”,起步阶段十分艰难。宣传了许久,才等到了厄瓜多尔这个意向客户。

中国与厄瓜多尔几乎是一拍即合,一个希望借机打响口碑,一个想要高性价比,这项合作很快就定了下来。

2008年,厄瓜多尔与中国签订了军事装备采购合同,向中国采购两款雷达,型号分别是YLC-2V和YLC-18。

这两款雷达都是比较基础简单的“傻瓜式装备”,属于S波段机动三坐标警戒雷达,就像是玩游戏的“基地车”,驾驶雷达车到达目的地之后,很快就可以展开部署,投入使用。

 

这种雷达是我国出口的“主打款”和雷达招牌菜,不管是空中作业还是海上探测,都可以迅速大批量锁定敌方单位,信息供给详细,受干扰小。

这样两款海陆空皆宜的雷达,属于军事装备中的基础款,十分好用。在向厄瓜多尔负责人展示了一番之后,他们一眼就相中了这两款,由于初次合作,没有准备买太多的东西,正好拿这两款雷达“试试水”。

美国、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都可以提供功能相仿的雷达,不过相比于他们的东西,中国雷达价格的定价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

02 低价卖反被碰瓷,背后谁在撑腰?

由于是“刚开张”,我们打算牺牲一部分金钱利益,换取知名度和“好评”,在定价的基础上又给厄瓜多尔便宜了一部分,已经到了制作成本的水平。

经过协商,最终这些雷达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原本中国想着,自家肯定要热心一点,才能让买家舒服,所以中国提出可以先把这些雷达交付厄瓜多尔使用测评,过一阵子再收钱也不迟。

不过厄瓜多尔没有“厚脸皮”到这种地步,还是先支付了钱款。中国泱泱大国,总不至于拖着不给吧!

订单成立以后,中国这边派专家组加班加点,很快就把雷达给造了出来。为了方便厄瓜多尔使用,还专门定制了他们的官方语言系统,并且做了低纬度适应调整,简直是为厄瓜多尔量身打造的。

如果换作其他几个国家卖这个雷达,绝对要在定价的基础上涨价,才愿意给他们调整这些细节。这就是中国的大气,中国向来都是和气生财,只有双方都满意,生意才能长久,日子才能红火。

交付的日子很快到了,中国不仅专门把雷达送到了厄瓜多尔的公开军事基地,还带了一队专家。这些专家都是给他们无偿“教课”的,教他们如何正确操作使用雷达。

在中国专家的耐心指导下,厄瓜多尔军队很快掌握了雷达的使用方法,对中国专家万分感激。雷达是一种比较精密的探测仪器,在制造的时候由很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单独的图纸。

 

在临走的时候,经过上级允许,中国专家还把一部分图纸的内容留在了厄瓜多尔,就是为了方便以后如果有故障损坏,他们可以自己直接维修。省得再大老远把中国专家请过来费时费力,可谓贴心到了极点。

我们甚至把“售后”都帮厄瓜多尔给想好了,他们担心这担心那,生怕以后出了问题还要花大价钱换零件、返厂重修。中国表示,如果是正常使用出现这种情况,维修的费用全部由这边承担,厄瓜多尔不出一分钱。

当然,这仅限于平时,如果厄瓜多尔在战争中雷达被破坏了,我们自然是不可能帮忙修的。

也许正是中国的热情,让厄瓜多尔心中升起了一丝傲慢。我们对他们的好,全部被当成了软弱、可以随意欺负。这也难怪,以前他们的负责人去美国采购武器,都是卑微得不得了,如今当了一回“上帝”,难免有些忘乎所以。

这些负责人在采购完成后,又在中国的工厂绕了一大圈,说是要再看看,如果有满意的还要买。中国这边自然欢迎之至,专门派人跟在他们身边为他们介绍各种装备,还给出了非常低的友情价。

不过最终厄瓜多尔也没有再买什么,看了个遍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自从厄瓜多尔的代表回去之后,中国这边多次跟他们联系,希望厄瓜多尔可以给一个“评价”或者答复。如果他们有任何地方不满意,都可以直接说出来解决,如果觉得还不错,起码客观评价几句,我们也好扩大生意。

奇怪的是,厄瓜多尔这边非常冷淡,每次的答复都是敷衍了事。这让我们感到一头雾水,难道我们的服务还不够周到?哪里得罪了他们?

不过这毕竟是一笔小买卖,很快我们也就不在意了,转向其他有意向的国家出售装备。

可是就在一年之后,厄瓜多尔那边突然打电话过来,称当时购买的两台雷达在进行了几次演习之后就坏掉了,怎么也无法正常使用。

这让中国专家感到很奇怪:就厄瓜多尔那点兵力、那般军事训练强度,再怎么也不至于把雷达给用坏吧,难道是被导弹轰到了?

 

于是中国提出马上派专家过去帮忙检查维修,却被厄瓜多尔那边给拒绝了。厄瓜多尔方表示,目前雷达在一个非常机要的军事基地,不方便给中国专家透露。

既然他们表示不方便去,我们也很理解。那行,你给我们寄过来吧,路费我们出。

原本我们想着,这下厄瓜多尔总该放心了吧?

不行!厄瓜多尔推三阻四,说什么人手不够、没有时间、不懂拆卸,总之就算不愿意送到中国检查。

这下子给中国也整得有些火气,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又说坏了又不让看,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不过我们毕竟是有涵养的,不愿意为了这点事情跟他们置气,于是中方干脆地问:那你说怎么处理吧?

让人震惊的是,厄瓜多尔居然不要脸地说:你们这个东西不好使,你们在欺骗我们!我们现在要求你们退还那6000万美元,并且按照合同赔偿900万美元违约金,一共6900万美元赶快打过来!

 

一通话说下来,给中国方负责人整不会了,怎么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东西也不送回来,就要我们退钱,这是想赖账,再异想天开地要900万美元赔偿金,这是碰瓷还是敲诈?

我们人好,但也不傻。这种无理的要求我们不可能答应的,在谈话中就果断地回绝了。厄瓜多尔起初没有任何表示,又过了一阵子后,厄瓜多尔开始在国际社会大肆抹黑、造谣,称中国的军事装备质量有问题,而且不愿意负责。

很快,西方一些主流媒体对这件事情大加渲染,添油加醋地报道了一番,就成了中国利用低价吸引人过来购买,再发一堆胡拼乱凑的设备,还利用自己的“威势”胁迫这些国家不敢反抗。

这些报道闹出来之后,不少意向国家都中止了与中国的合作,导致中国损失不小。厄瓜多尔固然可恨,但是单凭一个厄瓜多尔,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到底是谁在作祟?

03 踏实做自己,云开见月明

中方仔细回想整个事情,发现在购买完成之前,厄瓜多尔对中国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也没有表现出故意要讹人坑钱的意思。就在买回去一年多以后,才开始想方设法地闹腾。

这说明原本并非厄瓜多尔想要闹事,而是有人看不下去了,才指使厄瓜多尔这样做。哪个国家会这么做?

厄瓜多尔所在的拉丁美洲,一直被美国视为自己的“小弟”,他们采购军事装备大多选择美国,其中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被美国胁迫的成分。

在美国看来,中国与厄瓜多尔合作买卖军事装备,那就是动了自己的蛋糕。美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美国想办法威胁厄瓜多尔,让厄瓜多尔去恶心中国,要砸了中国的招牌。

为什么可以肯定是美国做的?因为在报道的主流媒体中,绝大部分都是美国的,不管中国怎么向国际公开具体检测报告和各项数据,这些媒体就像瞎了聋了一样装作不知道。

甚至如果任由这种情况恶化,中国的军事研发也会被影响到,事关国防,不可小觑。如果中国的军事研发因为这件事情停滞不前,很可能让美国形成技术压制。

面对如此卑劣的手段,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恕不奉陪。厄瓜多尔想要演戏,那就让他尽情扮演一个小丑的角色;美国想要栽赃,就继续花钱请那些媒体发布昧良心的内容。

中国的回击默默无声,却十分有力。接下来的时间里,中国潜心研发,迎头赶上,逐渐在各个领域都有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中国继续以心换心,用诚恳的态度、极高的性价比吸引新客户,也有了自己的“忠实粉丝”。其中最大的买家就是“巴铁”巴基斯坦了,从2008年到现在,我国超过52%的武器出口都被巴基斯坦收入囊中。

中国的装备香不香,巴基斯坦最清楚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再深厚的国际友谊,也禁不住实打实的利益,如果中国的武器不够好,巴基斯坦不可能买这么多的。

在中国的努力下,已经逐渐与德国、法国、英国这些老牌军贸出口大国相媲美,由于物美价廉,与他们相比还有一定的优势。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军贸可以走到与美国、俄罗斯同水平的位置。到那时候,恐怕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吸引许多国家抢着购买。

至于厄瓜多尔,早已经被我们列入黑名单,今后连一枚子弹都别想从中国买走,希望到时候厄瓜多尔不要为自己的决定后悔。

中国素来热爱和平,在国际上待人诚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傻”,可以任人欺负。相反,中国的原则性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强,是朋友,我们会拿出最好的条件招待;是敌人,我们绝不姑息手软。

厄瓜多尔对我们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深仇大恨”,它只是中国军工发展路上的一个小小的教训。要想抵达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多教训要吸取,很多经验要学习。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印度人提問:為什麽中國如此害怕印度,更怕印度軍隊。遭外國嘲笑

近几年印度人的“神奇”在网上鼎鼎有名,关键印度人还为此洋洋自得。 在美版知乎上,印度网友便提过一个“自信满满”的问题: 为何中国会害怕印度? 结果这个提问一出现,就惨遭国外其他网友的嘲笑。 为何印度人会这般“自信满满”呢? 一、“自信满满”却被嘲笑 印度网友“为什么中国会如此害怕印度”的提问刚发出没多久,有一个印度网友在下面宣称,中国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印度研发武器的能力高。 除了这一个“自信满满”的提问和自圆其说的回答外,还有印度网友发出了提出,想知道中国为什么害怕印度海军,特别是害怕印度航母。 这不是印度人第一次拿自己的国家和中国作对比,甚至吹嘘印度比中国厉害,每次被打脸,引来旁观者的嘲笑都不见改过,依旧我行我素。不止是印度普通民众,连印度官员同样如此。 2024年10月时,辛格就发表声明称,印度空军的训练实力已经领先于中国,只不过技术不太好罢了。 辛格再说这话时,俨然忘记了印度的武器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也忘记了之前陆续发生的飞机坠毁事件。 印度空军把飞机的坠毁理由称之为是技术原因,可网友们却不这么认为。 飞行员训练不到位也会导致飞机发生事故,不能光从技术方面找原因。 不过这一系列的“神奇”操作,十分符合人们对印度人的刻板印象。 当“自信满满”的提问出现后,再加上自圆其说的回答,让国外其他网友直接坐不住,决定让自信的印度人清醒一下。…

1 week ago

不聽中國的勸,在南部戰區司令致電後,法國航母堅持演練封鎖南海

最近,那个没有人能够在自己投降之前占领巴黎的法国,派出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编队,在接到中国南部战区司令的电话之后,依然大摇大摆地来到了东亚,并在1月23日开始,联合其他几个国家的海军,在南海周边举行三场重要的海上演习。 显然,对于中国南部战区司令在电话里告知他们的注意事项,法国人不以为然,并没有听进去。 中国的电话是打给法国太平洋海区司令的,双方谈了什么并没有公布,但根据推测,大概率是涉及亚太的安全和中国在南海的切身利益,让法国人悠着点。 因为法国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目的地是亚太,还要在南海周边举行各种海上演习,我们对戴高乐号在南海的动向表示关切,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管是哪个国家,一旦有外来军事势力到自己的家门口晃悠,肯定都不会视而不见坐视不理的。 要知道,这次来西太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实力还是不小的。编队除了戴高乐号航母外,还有一艘福尔班号驱逐舰,两艘护卫舰普罗旺斯号和阿尔萨斯号,还有一艘补给船雅克舍瓦利埃号,在水下,还有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阵容是相当的强大。 对于这样一支不容忽视的外来军事力量,我们肯定不会坐视不管的。 所以,中国南部战区司令和法国相关的人员通电话了解情况,告知我们的担忧和关切,劝法国人不要侵害我们的切身利益,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至于法国人如何对待我们的关切,听不听我们的劝,那就是法国人自己的事情了。 但从法国人达到西太之后的各种动作,显然,他们并没有打算听劝。 按照法国人公布的计划,他们将和另外几个国家的海军,分别在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举行三场海上演习,法国人宣称其目的是加强和这些伙伴国之间的协作,确保演习区域的海上安全。 话说,法国人远在欧洲,这里的安全,恐怕轮不到你们操心吧? 再看看和法国人一起参演的都是哪些国家。 在马六甲海峡的演习,除了法国航母战斗群,自然也少不了马六甲海峡周边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海军。 在巽他海峡的演习,和法国人一起演习的,是印度尼西亚海军。…

1 week ago

中國發出警告:90天內不支付358億賠償金,18艘軍艦就別想要了

近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关系一直被视为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典范。然而,近期爆发的一起合作纠纷事件却让这一关系蒙上了阴影。马来西亚单方面解除与中国的合作协议,声称因“财力不足”无法继续履行合同。这一举动不仅引发了中国的强烈反应,也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1974年建交以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一直稳步发展。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主要经济大国,两国之间的合作变得愈加紧密。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马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其中铁路和造船行业尤为重要。 在铁路项目方面,中马两国签订了“东海海峡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高速铁路项目,该项目旨在建设一条连接吉隆坡与新加坡的高速铁路,总投资金额达到数千亿美元。旨在进一步推动两国及东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 在造船业方面,中国与马来西亚合作建造了18艘大中型舰船,这些舰船主要用于维护和保护两国间的海上贸易和海洋资源。这一合作不仅促进了两国军事关系的紧密,也为中国船舶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的市场机会。 就在中马合作项目蓬勃发展之时,马来西亚却以“财力不足”为借口,单方面宣布解除协议。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令中国官方震惊与愤慨,同时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马来西亚公信力的质疑。在国际合作中,违约行为不仅侵害了相关方的权益,更是对国际规则的践踏。 面对马来西亚的背约之举,中国迅速采取措施作出回应。有关部门高层领导严正声明,若马来西亚执意违约,必须在90天内支付高达358亿元人民币的赔偿金。否则,中国将暂停为马来西亚建造的18艘军舰项目,并将其作为抵押处置。这一强硬立场显示了中国在捍卫自身权益方面的坚定决心。 马来西亚单方面解除协议的行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质疑。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马来西亚的合作关系,担心其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合作项目。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其他寻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国家敲响了警钟,诚信和道德在国际合作中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处理此次纠纷中展现了冷静理智和法律至上的原则立场。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和和平发展的基本原则,但在面对原则性问题时,绝不会轻易让步。中国的强硬回应不仅是对马来西亚的警告,也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违反国际规则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反制。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政治局势和经济状况波动剧烈。新任政权虽然多次表示希望与中国维持良好关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陷入困局。短视与投机心理成为其决策的重大羁绊,导致原本的互惠互利前景化为泡影。面对国内外的双重压力,马来西亚需要在短期内作出明智选择,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为解决当前的困境,马来西亚可以考虑与中国展开重新谈判,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国内经济改革,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以增强国际合作中的信誉和公信力。此外,马来西亚还需加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合作,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力量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中马合作纠纷事件不仅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思考诚信与合作关系的契机。中国在面对合作纠纷时表现出的坚定立场和原则性,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风范。未来,中马两国如何化解此次纠纷,将对双方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合作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希望双方通过对话与合作,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1 week ago

翻臉真快!收了中國的好處,每次都倒向美國!俄羅斯表態:絕不會輕饒!

国际在线消息,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网站日前刊载文章,转述了菲律宾地缘政治学者马里奥·费迪南德·帕西翁在不久前一次学术论坛上的讲话。该专家深入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建设方针与策略,对其中体现出的精妙平衡和远见卓识予以称赞,还提出中国的外交理念在推动经济转型以及强化国际贸易合作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他以2024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例表明,菲律宾在这届进博会上收获了16亿美元的出口销售额,这充分彰显出两国稳固贸易关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报告2024》发布会上,三位海外专家一致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已被证明相当有韧性,这种韧性体现出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强大以及改革的成效。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主任凯文·加拉格尔表示,虽然当前中国的外部环境存在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但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中国决策者驾驭风险的能力。 然而,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所公布的数据表明,2023年中国对菲律宾的投资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31%。此数据体现出两国关系的恶化给双方经济合作带来了消极影响。世界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作出预测:“菲律宾2024年的GDP增长率可能会降至4.2%,这一数值低于此前预期的4.8%。”东盟秘书长于雅加达发表讲话时表示:“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要求各方保持克制,以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分歧。”新加坡李光耀政策研究院(隶属于国际关系学者李光耀)的高级研究员王在浦指出:“菲律宾内部的政治危机或许会致使其外交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近期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道,菲律宾军方宣称,菲方正在考虑从美国购买“堤丰”中程导弹发射系统。 对此,发言人毛宁指出,中方已经多次表明坚决反对的严正立场。中方再次敦促菲律宾方面尽快纠正错误行径,依据其此前的公开承诺,尽早撤走“堤丰”中导系统。就在同一天,菲律宾陆军总长加利多在记者会上宣称,军方已经认识到“堤丰”导弹系统在实现群岛防御概念方面具有的功能与可行性。而关于采购多少套中导系统的问题,加利多表示这要取决于经济能力。 菲防长特奥多罗针对中方作出回应并发出叫嚣。他称中方的批评属于挑衅行为,强调菲律宾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并非处于任何国家的家门口,菲律宾有权力准许美军部署中导, 并且不会接受任何外国的否决。此外,他还倒打一耙,要求中方“停止炫耀武力”,并且照搬美国的论调,攻击“中方不断扩充核武库以及弹道导弹能力”,还拿中国人权问题大做文章,可谓是多管闲事。对于这种情况,我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批评菲防长的发言既越界又荒谬,谴责其公然宣称在涉海分歧方面对话和协商是最无意义的做法,其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又在为谁发声,实在是令人费解。 菲律宾军方基于历史与现实因素,一贯持亲美立场。然而,像特奥多罗这样激进地挑衅中国的菲律宾防长并不常见。从中菲两国的军力对比而言,仅仅几套噱头大于实际作用的中导系统,是根本无法缩小中菲两军实力差距的,这些系统甚至对我国构不成威胁。我国对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中导高度关注,并非源于自身安全方面的考量,而是看透了美菲企图利用“中国威胁论”扰乱整个区域的阴谋。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对美国着手部署中短程导弹一事予以特别关注。普京表示:“我方曾多次表明,《中导条约》的破裂会给全球安全带来负面效应。同时也要强调,在美国于任何地区部署中短程导弹之前,我们不会部署这类武器。俄罗斯实际上在单方面承担这些义务,不过正如我之前所说,若美国开始部署此类系统,那么我方将解除所有的自愿性限制。”他着重指出:“我们将全方位应对中程导弹这类威胁。同时,最为关键的任务在于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此类导弹的发射并对其进行拦截。” 日前,“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当日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在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开展战备警巡。同日,有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指出,南部战区派遣海空力量旨在防范其他国家的舰机进入我国黄岩岛领海和领空。 回首过去一年,中菲之间虽产生了若干摩擦,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不断增强,然而南海局势总体处于可控状态,这其中中国在南海控局能力的提升是一重要因素。

1 week ago

特朗普:若加拿大成美國第51個州 將對加公民大幅減稅

财联社1月25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诺,如果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将大幅减免加拿大的税收。 当地时间1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北卡罗来纳州视察飓风“海伦妮”带来的影响,并接受记者采访 特朗普视察北卡罗来纳州时向记者称:“我将很高兴看到加拿大成为第51个州。如果可以实现,加拿大公民将享受大幅税收减免,因为他们目前课税很重。大家将不必担心军事问题等其他问题。大家将获得更好的、好得多的医疗服务。” 此前报道 面对特朗普的一次次“羞辱”,加拿大终于决定强硬一回 “加拿大是美国大约35个州最大的出口伙伴,任何导致进出口贸易困难的举措,最终都会伤害美国人民和他们的就业。” 据中新网援引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日前,即将离任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的一档节目中表示,如果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执意在北美挑起贸易战,加拿大已经准备好采取关税反制措施,而这终将伤害到美国人民。 据报道,加拿大政府内部的一份反制计划草案显示,报复措施将涉及从美国进口的几乎所有品类的商品,包括钢铁产品、陶瓷制品以及佛罗里达生产的橙汁等。面对特朗普的一次次“羞辱”,加拿大似乎终于要强硬一回了。 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七国集团(G7)成员国,也不是第一次开打贸易战了。2018年,在特朗普的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加拿大曾对美国制造的家用电器、波旁威士忌和船舶等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特朗普多次重申加拿大可以成为美国的“第51州”(资料图) 但这一次显然不同。2024年11月25日,特朗普首次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发出关税警告时曾表示,如果加拿大不采取更多措施阻止非法移民和毒品越过美加边境,就会一直征收25%的关税。同时,特朗普还多次认真地重申加拿大可以作为美国的“第51州”。 这就涉及一系列更加复杂的问题。比如,特朗普向加拿大发出的关税警告是否会真的实施?加拿大政府拟定的关税反制清单是否只是一种博弈姿态?如果美加贸易战不可避免,谁更能扛,又如何收场? 对加拿大以及其他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特朗普关税大棒的美国盟友来说,这场博弈也可能为看清特朗普2.0行为模式提供了一个机会。 加拿大手里有反制牌 毫无疑问,美加是两个重量级不同的博弈对手。2023年加拿大经济总量为2.14万亿美元,只相当于美国经济总量的7.8%,经济规模还比不上美国正遭受山火侵蚀而束手无策的加利福尼亚州。…

1 week ago

外媒:找不到證據告中國 歐盟想到新招數

去年1月25日,欧盟以“技术原因”为由,暂停了与中国围绕所谓“立陶宛受经济胁迫”一事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按照WTO的规定,若12个月内不重启诉讼,此案将自动失效。 如今一年之限将至,早前有消息称,由于证据不足,欧盟正考虑是否放弃继续申诉,以免最终败诉。不过,彭博社1月24日披露,受到来自立陶宛和美国压力,欧盟似乎打算在期限前先重启案件,再重新“冻结”诉讼程序,为收集证据争取时间。 “欧盟料将在针对中国的‘经济胁迫’诉讼中采取拖字诀。”彭博社24日以此为题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本案暂停一年之后,欧盟很可能在本周申请恢复审理,但作为“程序性举措”,欧盟可能最早在下周重新暂停诉讼程序,收集证据。 图为中国国旗和欧盟旗帜 资料图 不过,上述人士同时表示,最终决定仍可能有变。对于报道,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拒绝置评。 2021年11月,立陶宛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此事导致中方宣布将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同年12月2日,立陶宛外交部声称中国海关“可能”已把立陶宛从系统中移除。2022年1月,欧盟以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向WTO提起诉讼。 但这项指控当时并无任何公开资料佐证,也没有官方部门或商会代表背书。2021年12月3日,“澎湃明查”引述一名“相关消息人士”说,“系统里现在还是有(立陶宛)的”。立陶宛企业家联合会后来也很快表示,中国海关报关系统中存在“立陶宛”选项。 2021年12月25日的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应询表示,个别媒体炒作中方将立陶宛从报关系统中清除、暂停立自华进口贸易许可、施压跨国企业不得使用立陶宛生产的部件等消息均不属实。如果个别产品输华遇到技术问题,企业可通过正常渠道向中方主管部门反映。 2024年1月26日,WTO向成员国发出一份照会,称欧盟已于1月25日要求该组织处理争端的专家组“立即暂停针对中国的诉讼程序”。按照WTO的规定,暂停中止期不得超过12个月。如果欧盟在最后期限后选择不恢复诉讼程序,相关争端将就此结束。 照会文件 WTO网站 彭博社说,有熟悉内情的人士称,这是欧盟采取的一种“策略”:由于继续上诉所需的证据已不复存在,继续申诉很可能会败诉,使欧盟显得软弱。立陶宛维尔纽斯工商业协会会长贝萨吉尔斯卡斯则向媒体表示,欧盟叫停这一争端诉讼,是因为“获胜的机会接近于零”。 此外,有知情人士说,欧盟官员以及欧盟成员国之间甚至对是否应该恢复该案也存在分歧。一些声音认为,输掉案件几乎没有什么好处。另据香港《南华早报》本月22日报道,布鲁塞尔也未能说服第三国的企业出面作证,证明它们被鼓励在向中国出口时不使用立陶宛的零部件。 这也让欧盟面临着来自立陶宛和美国的压力。据悉,欧盟在“冻结”上诉程序时并未事先通知立陶宛方面,这让立陶宛感到不满。美国拜登政府也曾敦促欧盟恢复诉讼程序,而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团队更是早就批评过欧盟对华软弱。有知情人士担心,欧盟若放任此案失效,恐“激怒”特朗普政府。…

1 week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