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美国中情局成立了技术支持部,这个部门的建立,主要就是为了对抗苏联逐渐升级的情报搜集技术。
美国人没想到,技术部的成立还真够及时,因为一年之后,技术部就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位于莫斯科的美国大使馆里,竟然装着一枚窃听器。
这个消息,一下子引起了中情局的震动。
美国大使馆可以说是防守最严密的地方,为了防止苏联人搞到情报,美国人对此严防死守,经过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经过严格的盘查,苏联人靠什么把窃听器装进了大使馆?
结果,继续查下去,事情更是不得了。原来,窃听器藏在一个木制的美国国徽徽章里,而这枚国徽,竟然就挂在当时的外交大使乔治 · 凯南的书房之中!
等于这些年来,所有核心的机密全都通过这个窃听器源源不断地传到了苏联人的耳朵中。
美国方面立刻要求对这件事情展开追查,而外交大使乔治面对特工的讯问,毫不知情。
因为,这枚国徽的确不是他收下的,从他前段时间来到大使馆就任,这枚徽章就一直挂在这里。
当时乔治还感觉这位徽章刻得很精细,是个艺术品,所以没有把它摘下来。
乔治·凯南
这个回答让特工们更是出了一身冷汗。
特工又在大使馆四处询问调查,最后终于得知,这是七年前,也就是1945年的时候,一个苏联少先队员送给当时的美国外交大使哈里曼的。
当时的场合是一个非常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场的不仅有大量的少先队员以及哈里曼,还有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
当时,斯大林眼看着哈里曼接过徽章,还笑着对他说,英国人会羡慕坏的。
哈里曼完全没有怀疑这枚木质徽章里有窃听器,而是高高兴兴的把它挂在了书房的墙上,一挂就是七年。
七年来,大使馆换了四任外交大使,但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把徽章取下来,好好检查。
其实,也不怪这些外交大使粗心,因为这个徽章的工艺非常精巧,外观漂亮,的确很适合挂在外面展览。
另外这面徽章体积小,根本就没有多少重量,任谁也不会想到,苏联会把窃听器藏在这里。
然而,特工检查之后发现,窃听器被狡猾的藏在了美国国徽那只老鹰的鼻孔之中。
美国的四位外交大使,之所以都没有把这枚徽章列为怀疑的重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窃听器依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
大多数的窃听器需要连接电源才能使用,所以,大使们完全想不到,一个没有任何电源连接的徽章会成为窃听的法宝。
而且,美国当时对于书房的安保措施是很到位的,书房里安装着美国当时最先进的反窃听装置,可以切断一切窃听器的电波。
正因如此,几任外交大使都认为,书房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非常大胆的畅谈国家机密,却不料是把情报送进了对手的口袋。
美国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所以要求中情局立刻带着这个窃听器回国,好好研究一下其中的原理。
可是,等回到美国之后,美国的一众科学家将这枚仪器拆开,却都是一头雾水。
在这个仪器里,科学家们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连接电源的装置,甚至没有电波的反射,也就意味着它的确没有用电。
可是,一个东西不用电,是靠什么运转的呢?
美国当时的科学技术已经是全世界最发达的了,可是,就连美国的科学家都猜不透这一点。这下,美国人更加郁闷了。
虽然发现了窃听设备,可是,美国完全不敢对苏联问责。
因为一旦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美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苏联窃取了整整七年的情报,恐怕谁都会认为是美国过于愚蠢的结果。
而且,美国完全没有破译苏联窃听器背后的秘密,公开出来,等于是自己示弱。
为了一探究竟,美国又只能联系到英国,把窃听器送了过去,希望英国能够帮上忙。
而英国的科学家一看到这枚窃听器非常愤怒。
因为,美国人最初没有看中这枚窃听器的技术,所以把窃听器送到了许多实验室进行拆解,导致在运送的过程中,窃听器造成严重的破坏,给英国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美国面对英国人的指责无话可说,只能继续要求英国加快速度,英国虽然抱怨,但总算还是保持了极高的办事效率。
几个星期之后,英国的顶尖实验室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这枚窃听器运转,靠的是无线电电波,在接听器的内部安装了一个无线电接收器,所以这枚窃听器可以先接收一部分无线电电波,然后通过接收器将其转化为运转的动能。
能够在技术受限的情况下想到这样的办法,苏联的确是把窃听器的技术开发到极致了,哪怕是作为对手,英国和美国的科学家也很佩服苏联人的专业能力。
不过,美国当局即便知道真相,也不能拆穿,这关乎美国人的尊严,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后,美国当局要求中情局严密的封锁消息,就这样,事情一直隐瞒到1960年。
这一年,美国派出了一架高空侦察机前去苏联搜集情报,没想到被苏联人发现了,飞机也在苏联境内被击落,一下子引起了强烈的国际舆论。
两个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是人们心知肚明的,可是,美国窃取情报这样的新闻,对美国可是大大不利。
苏联果然也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甚至要在国际场合对美国进行公开的谴责。
美国看到苏联下了死手,于是,想起了多年前窃听器这个筹码。
很快,美国就把关于窃听器的一系列事情都写成新闻,连篇累牍的报道,新闻一下子传播到了全世界。
人们都大为震惊,一方面是感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争斗已经如此激烈,还有一部分人在嘲笑美国人的愚蠢。七年来,居然什么也没有发现吗?
总之,在这场关于情报战的舆论之中,苏联和美国各有损失。
当然了,没有发现窃听器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美国人的愚蠢,毕竟其中的技术太过精妙了。
不久之后,中情局得到了一个更让他们惊讶的消息,发明了这枚窃听器的人,其实他们是认识的。而且这个人在美国,是一个颇具人气的音乐演奏家。
发明窃听器的人,叫做列夫·谢尔盖耶维奇·特雷门。
他有两重身份,首先,他是著名的音乐家,其次,他是来自克格勃的间谍。
当然,绝大部分美国人只熟悉特雷门的第一个身份。
特雷门在1938年之前,长期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基本上完全融入了美国社会,所以,中间局的特工们从没怀疑过他,甚至有人还去听过他的演唱会。
其实,特雷门成为一个物理学家,要比成为一个音乐家更早。
1919年的时候,特雷门在物理学界就已经小有名气,他对无线电的研究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成功的掌握了一种高频振荡器,这种振荡器,一旦周围的空气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产生碰撞和响动。
为了向人们展示他发现的这一原理,他制作了一个有些奇特的机器。
这台机器上面有两个金属棒,特雷门站在机器面前,他的双手不需要触碰金属棒,只需要在旁边轻轻挥动双手,金属棒就会随着他的挥动发出声音。
这种技术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几乎就是魔法,所以,特雷门很快便成为了美国的名人。
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展示之后,特雷门忽然灵光一现,金属棒的敲击,产生的声音令人愉悦,而且,在多次的试验之后,特雷门已经掌握了让金属棒发声的规律。
他在想,为何不把这种仪器做成一种乐器呢?
于是,特雷门琴就这样诞生了。
时至今日,特雷门琴依然被人们誉为是最古怪的乐器,因为,这种乐器的演奏,从头到尾,音乐家是不会和它产生任何的接触的。
演奏特雷门琴的过程,与其说是奏乐,不如说像是施法。迄今为止,特雷门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演奏中不需要用身体接触的乐器,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子乐器。
它的诞生无论对于音乐界还是物理学界,都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
这也让特雷门的名气又上了一个台阶,这件古怪的乐器很快引起了整个美国的追捧,甚至爱因斯坦也被其吸引,专门过来聆听特雷门的演奏会。
而且,因为特雷门琴是一种绝对的先锋艺术,所以也极大的影响到了当时的爵士乐创造者。
在今天的爵士乐中,人们也时常能够见到特雷门琴的影子。
尽管这种乐器的演奏难度很大,但是,无论艺术家还是普通人,都对特雷门琴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而特雷门也由此从一个单纯的物理学家,成为了一个更加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会在美国座无虚席,甚至一票难求。
在特雷门最火爆那几年,有不少美国民众向政府请愿,希望政府能够邀请这位音乐家来当地开演奏会。
此外,特雷门琴对于无线电技术也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
因此,美国无线电公司还和特雷门签订了长期的协议。
不久之后,列宁又邀请特雷门前往苏联表演,对于这个要求,特雷门欣然同意,他虽然长期居住在美国,但是终究对自己的国家感情更深。
人们猜测,就是在这一时期,特雷门加入了苏联的情报机构。
一些调查结果显示,在与美国无线电公司谈合作期间,特雷门利用职务之便,向苏联传递了大量的情报。
这些情报的价值已经难以估量了,而且音乐家的身份是个绝佳的掩护。
不管特雷门如何肆无忌惮的出入高官政要汇集的场所,人们也不会怀疑他。因为,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出现在上流社会本就是最平常的事情。
美国的大小官员,乃至于美国总统,都并不会因为特雷门的出现而感到警惕,只会把这当成一种荣誉。
但是,风光背后,特雷门也面临着重重危机。
特雷门琴虽然大获成功,但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开演奏会,是赚不了多少钱的,特雷门的研究要消耗比演奏会更多的钱。
他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合作并不顺利,因为他的技术实在太过超前,所以,美国无线电根据他的技术研制了几百台设备之后,销量却十分难看。
1938年之后,美国无线电公司中断了和特雷门的合作,让特雷门失去了最大的收入来源。
而更糟糕的是,特雷门在这一年迎娶了一位黑人妻子。
在当时的美国,黑人和白人的地位依然是极度不平等的,娶了黑人妻子,意味着特雷门的社会地位严重下降,人们对这位著名的音乐家也戴上了有色眼镜。
他再也没有办法开大规模的演奏会,为自己换来生活费了,万般无奈之下,特雷门选择了回国。
而他这一回国,经历就变得更加神秘了,美国人甚至猜测,他在消失的那几年是被苏联绑架了。
回到苏联之后,不知为何,特雷门突然入狱了,苏联人指控他是一个反革命分子,随后,他就被送到了西伯利亚。
对于一个犯人来说,一旦到了西伯利亚,基本上只能等死。
可后来的种种资料表明,特雷门在西伯利亚的待遇十分不错。而且,苏联显然很看重他的研究能力,给他提供了所有需要的装备,让他在西伯利亚专心地进行无线电的研究。
显然,特雷门没有让苏联人失望,他研究出了大量的无线电设备,这些设备几乎无一例外地投入了战场,以及后来的美苏冷战之中。
然而,从没有人想过这些新技术诞生的背后,和已经消失的音乐家特雷门有什么关系。
在特雷门离开的那几年,他在美国的名气与日俱增。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音乐的发展,美国人逐渐意识到,特雷门琴背后有着巨大的艺术价值,音乐家们更加狂热的追捧他。
而此时,无线电技术也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美国无线电公司终于意识到,当年他们断绝和特雷门的合作绝对是个愚蠢的决定,特雷门的价值,已经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了。
在反应过来之后,无数的美国人在询问,特雷门究竟去了哪里?
然而,这个问题却没有答案,因为此时特雷门已经褪去了音乐家的光环,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一项更为神秘的国家事业当中。
如果不是后来美苏矛盾扩大,窃听器事件越演越烈,也许人们永远都不会发现特雷门和这次窃听事件之间的联系。
而特雷门本人对这件事情并未发表任何意见,人们可以知道的是,在这件事情之后,特雷门依然留在苏联进行研究。
直到1991年,白发苍苍的特雷门回到美国,故地重游,他的到来,引起了社会轰动。
不管是作为科学家,还是作为音乐家,他的成就对世界而言都是足够伟大的。
2025年1月,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内,美军第11空降师士兵正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进行"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北极部署演练。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数千公里的俄罗斯北极地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悄悄潜入冰层之下,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战备巡航。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军事行动,却在向世界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北极,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称为"普京哲学家"的俄罗斯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发出了令人深思的判断。 这位在1997年就准确预测了乌克兰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者认为,未来的大国冲突热点不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台海或南海,而是那片看似沉寂的北冰洋。 虽然杜金因其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在国际上颇具争议,但他对地缘政治走向的判断却往往具有前瞻性。 冰雪下的"金山银山":全球都想分一杯羹 要理解北极为何会成为潜在冲突的焦点,首先得看清楚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着全球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 具体来说,北极石油储量约900亿桶,天然气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俄罗斯现有天然气储量的1.2倍。 除了油气资源,北极地区的稀土矿藏价值保守估计超过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大国心动。 更重要的变化是,气候变暖正在让这些资源变得可以开采。 据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比1981-2010年平均水平减少了10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 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科学家预测2030年可能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无冰的北极夏季。 冰层融化会带来不少气候问题,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航道开通。…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越南和菲律宾,这两个与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密切联系的国家,曾经在某些时期表现出坚定的友好态度,甚至公开宣称要捍卫中国。然而,渐渐地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今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呈现出对峙态势。 千年交织与殖民痕迹 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北越一带成为象郡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正式进入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 此后,越南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国治理,汉字、儒家思想和行政制度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然而,这种文化亲近并未抹去越南的民族意识。公元40年,征氏姐妹起义反抗汉朝统治,虽最终失败,却成为越南抗争精神的象征。 544年,吕弼建立前吕氏王朝,短暂实现自治。直到唐朝末年中央权威崩溃,938年吴权在白藤江战役中击败南汉舰队,此后,968 年越南丁部领建立 “大瞿越国”,越南成为独立封建国家。 这一千年的交融让越南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痕迹,比如汉字的使用和节庆习俗,又孕育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后来的中越关系中反复显现:既因同源而亲近,又因历史记忆而戒备。 与越南不同,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较为间接。在西班牙殖民之前,菲律宾由分散的巴朗盖(部落单位)组成,与中国主要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中国商船满载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黄金和珍珠,华人社区也在马尼拉等地逐渐形成。 1521年,麦哲伦抵达宿务,开启了西班牙333年的殖民统治。马尼拉成为贸易枢纽,中国货物通过大帆船运往墨西哥,但西班牙对华人持戒心,1603年甚至在马尼拉发动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动,导致数千人遇害。 1898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被美国接管。美国推行现代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英语取代西班牙语,亲美精英阶层逐渐形成。冷战期间,菲律宾成为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与中国的直接联系进一步疏远。这种西方导向的历史,使菲律宾在面对中国时更多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而非历史情感。 从盟友到对峙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和菲律宾都曾与中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这份友好并未持久。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大国博弈,让两国逐渐从盟友走向对峙。 新中国成立之初,越南是中国的坚定盟友。1949年,中国百废待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抗法战争中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1954年奠边府战役前,中国派出陈赓将军率领顾问团深入越南,协助作战,物资车队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战役胜利后,法国撤离,越南公开宣称:“谁敢动中国,我就打谁。”此后,在抗美战争中,中国再次倾力相助,提供武器、物资和32万工程部队,保障“胡志明小道”的运输线畅通无阻。…
据日本时报、共同社等多家外媒6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中国海军“双航母”前出西太的远洋训练部署任务随着山东舰打击群的返航而暂时告一段落。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到的山东舰)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观测结果显示,本月20日至22日左右,山东舰打击群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载机起降等日常训练,而伴随行动的还有两艘055大驱“延安”舰(舷号106)和“遵义”舰(舷号107)。随后,日方确认山东舰打击群于22日晚些时候通过巴林塘海峡,返回中国南海海域。除此之外,同样在前段时间部署到西太的另一支由055大驱“拉萨”舰领衔的远洋编队,也在22日当天通过了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海域。 (日方公开的中国航母行动路线) 中国双航母刚刚“回家”,英国人的航母就要来了。 CNA新闻网最新报道指出,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CSG 25)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新加坡,预计不日将在完成补给后重新启程前往南海和东海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停泊的港口不是新加坡的军用港口,而是更大、更招摇的“滨海湾游轮中心”港口。并且就在抵达后,英国人还大张旗鼓地安排了“游行队伍”举行欢迎仪式。有外媒评论称,相比其他军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行动显得过于高调,这可能是旨在向中国发出所谓的“威慑信号”。 (威尔士亲王号驶入新加坡滨海湾游轮港口)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和国防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莎朗·内史密斯将军将随威尔士亲王号一道访问新加坡。当然,在其官方声明中,英国人宣称此次访问旨在“重申英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共同愿景”,但实际上,英国海军这次行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的行动是英国海军“高桅杆行动”的一部分,而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印太地区。英国方面公开的消息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未来将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将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当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国际规则”罢了。 (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 近段时间以来,英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挑衅力度。就在几天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不顾中方警告,穿越台湾海峡,引起中方强烈不满。 但美英日本等国当然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毕竟中国不是伊朗,中国拥有足够的海上和空中军事实力。无论是各种岸基、空基反舰导弹,还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都是有足够力量将外敌拒止于所谓“岛链”之外的。 (中国的弹道导弹是美英等国不能碰瓷的)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当前也已通过“双航母”前出西太的部署,证明了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和英美的航母打击群“正面对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的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此次前出西太部署训练,光是日本自卫队可观测的战斗机起降次数就达到了大约1000次,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甚至能够“深入太平洋”作战。而更令美日等国担心的是,等到福建号航母服役,装备了新一代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战机起降次数还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过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
伊朗的防空系统接连被摧毁,导弹库存告急,国内亲美势力蠢蠢欲动。 又一个核大国明确站队,公开支持伊朗! 如今,伊以生死局,谁会成为中东新霸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选择公开站队救伊朗的原因也很复杂。 作为和伊朗东边接壤的国家,巴基斯坦选择支持伊朗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毕竟伊以冲突发展到现在,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就有点像咱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了,如果伊朗沦陷,那么巴基斯坦就难以独善其身,身边就多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且,多年来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良好,像2019年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就曾跨境捣毁了“正义军”3个训练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巴基斯坦的防务压力。 2025年,两个国家的合作再度升级,巴基斯坦提供“哈立德-2”无人机和中国制“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 伊朗则分享了“法尔斯”卫星实时监控数据,成功构建起了10分钟内定位跨境活动的“天眼”系统。 这种联防模式让巴基斯坦边境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度减少,就连巴基斯坦的边防军司令部都坦言:“若没有伊朗的合作,巴基斯坦边境每天恐怖袭击至少要多10起”。 所以,放着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兄弟”不要,反而放一个“大威胁”在旁边,巴基斯坦动动脑子都应该知道选择谁。 并且,最主要的是,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早在多年之前就存在着一些矛盾,自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就始终拒绝承认以色列。 甚至就连巴基斯坦的护照都明确标注了“不可前往以色列”的条文,可见对于这件事,巴基斯坦的坚决态度。 而巴基斯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建立在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占之上的。…
兵者,诡道也。 短短12天,一场中东局部战争,在惊涛骇浪中急转直下,竟然以三方“皆大欢喜”的停火草草收场。 就在美军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并将其严重破坏之际,伊朗对美国的报复也来了。 6月23日晚,伊朗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9枚导弹。 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驻扎着超过 1 万名美军及联军人员。 拥有超长跑道和作战指挥中心,是美军中央司令部和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枢纽,也是监控波斯湾局势的关键节点,在美军中东军事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这19枚导弹中,18枚被卡塔尔与美军联合部署的爱国者系统拦截,最后那一枚也只是击中了基地外围的空地,毫无杀伤效果。 这是怎么回事?导弹这么差劲吗?一个也打不中? 其实并不是导弹技术不行,特朗普事后亲口透露,伊朗“提前通知”了美方,美军有充足时间做好防御准备。 伊朗的“铁血报复”,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伊朗革命卫队还对外宣称,这是对美方14枚炸弹的“等量回应”,其实用意不难猜:这是一场面子工程,既要对国内交代,又要避免全面升级。 这套操作,伊朗不是第一次玩,去年10月,他们对以色列发射200多枚导弹,也提前打了“招呼”,结果只炸死一名误伤的巴勒斯坦工人。 表面在战,实则在演。…
随着台海局势又紧绷起来,台湾媒体曾放出狠话,说如果真打起来,台军会优先把解放军的航母给干掉。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盯着这事看。 台海问题本来就敏感,现在更是让人捏把汗。 台海局势为啥这么紧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1949年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省,蒋介石在那儿搞了个政权,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那会儿,美国把台湾当棋子,用来牵制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晃悠,摆明了护着台湾。 时间到了今天,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我国说要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赖清德上台后,坚持走“台独”路线,跟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呢,也乐得卖武器给台湾,时不时派军舰在台海附近转悠,搞得气氛越来越火药味十足。 最近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越来越多,演练科目也越来越实战化。台湾这边不甘示弱,加强军备,还老喊着要“自卫反击”。 台湾敢这么喊话,真有击沉解放军航母的本事吗? 反舰导弹是台军的一大杀器,台湾省自研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特别是雄风三型,射程能到400公里,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飞行,号称“航母杀手”。 这玩意儿要是打中了,航母不死也得残。另外,台湾省还有美国卖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精度高,对付海上目标也挺靠谱。 潜艇是另一个威胁,台湾省现在有四艘潜艇,两艘是荷兰造的“旗鱼”级,1980年代服役的,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另外两艘是美国给的“海龙”级,反潜能力不错。 潜艇这东西隐蔽性强,航母最怕的就是水下偷袭。如果台湾潜艇能靠近解放军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麻烦。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能凑热闹,台湾省有从美国买的F-16战机,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这些飞机都能挂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台湾还有P-3C反潜机,能侦察海上目标,给导弹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