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德國政壇風雲突變,默克爾無望重出江湖?美國目的得逞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真沒說錯。俄烏衝突爆發後,認為德國應該與俄羅斯深化經濟合作、力挺「北溪2號」、反對與俄羅斯能源脫鈎、主張和普京保持對話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遭到了部分德國媒體和政客的針對。

不少德國政客認為,如果不是因為默克爾對普京「過於軟弱」,俄軍攻入烏克蘭領土這件事就不會發生,是默克爾對普京的一再忍讓,使得俄羅斯越發有恃無恐,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被針對的還有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因為施羅德多次替普京發聲、在俄羅斯石油公司保留職務等原因,德國聯邦議院還制裁了施羅德。當時,德國聯邦議院決定,剝奪施羅德的部分待遇,只為施羅德保留安保人員和養老金。

 

不難看出,在反俄已成為政治正確的德國,替俄羅斯發聲的結果,往往就是引火燒身,但是默克爾沒有妥協。過去幾個月,默克爾曾多次發聲, 比如呼籲美歐不要把普京的警告當成虛張聲勢,強調「沒有俄羅斯的參與,歐洲就無法獲得穩定」。

按理來說,在德國同時面臨通脹和能源危機、大量德國企業被迫關門、德國中下層民眾無力承擔高價天然氣、美國對歐盟趁火打劫的情況下,德國民眾應該期待默克爾重出江湖才對。

問題在於,根據德國民調,實際情況似乎與此相反。

德國民調機構Civey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有43%的德國民眾認為,默克爾比朔爾茨做得更好,但也有41%的受訪者持相反觀點。此外, 高達71%的德國民眾認為,默克爾不應該重新出任德國總理,

支持默克爾捲土重來、再次執掌德國的德國民眾,只占比23%。

需要注意的是,這次民調是在11月24日發起的,受訪者超過5000人。這段時間,因為對美國敲德國竹槓而倍感不滿的德國民眾,還在美國駐德國大使館門前舉行了抗議遊行,認為德國能源價格過於高昂的抗議者,也沒少齊聚在德國街頭。

然而,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支持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的德國民眾,仍然占比不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至少有3個原因。

第一,默克爾曾接收大量中東難民,當時,默克爾之所以會做出這個決定,一是出於人道主義角度考慮,默克爾不忍心看到難民無家可歸忍飢挨餓。二是默克爾想藉機增加德國勞動力的數量。

但對部分德國民眾而言,默克爾此舉頗有些「自找麻煩」的意味。導致中東難民危機的罪魁禍首是美國,最後為此買單的卻變成了德國,默克爾的選擇,讓部分德國民眾感到不可思議。

第二,突然爆發的俄烏衝突,改變了部分德國民眾對於默克爾的看法。不可否認,默克爾的對外戰略非常務實,當時,默克爾不顧美國警告、堅持完工「北溪2號」的決定,也得到了德國民眾的支持。

但在當下,隨着俄羅斯頻繁用天然氣威懾歐盟、德國因為能源價格上漲付出沉重代價,不少德國民眾選擇了將問題歸咎於默克爾。這些德國民眾認為, 如果默克爾能早點未雨綢繆,而不是信賴俄羅斯,德國或許不至於面臨如此局面。

舉個例子,默克爾可以與中東和北非國家深化能源合作,而不是擁抱俄羅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俄羅斯有意對德國「斷氣」,德國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當然了,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了,換在一兩年前,誰能想到普京會對烏克蘭動真格?

第三, 與美國的煽風點火和歐盟政客的挑撥離間有關。

對美國而言,一個不那麼團結一致的德國和歐盟,更符合美國利益。

另一方面,不想看到默克爾東山再起的德國政客,同樣會想辦法阻止默克爾捲土重來,這和佩洛西針對特朗普是一個道理。

不管怎樣,作為執掌德國長達16年的鐵娘子,默克爾為德國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很多德國民眾仍然認為, 默克爾是最適合斡旋俄烏衝突的調停人,

且默克爾出面調停俄烏衝突,是有可能的。但就現在來看,默克爾確實不太願意,也不怎麼可能重返德國政壇。

對美國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在歐盟缺乏主心骨的情況下,美國要想逐個擊破會更加容易。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武契奇預測3個月內爆發三次世界大戰,這幾個國家都在準備

在当前国际形势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近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发出了警示,暗示全球冲突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他明确指出,全球战争的风险正在迅速攀升,同时也不回避地揭示了未来几个月我们将面临的严峻挑战。武契奇特别强调,全球应紧急储备一些至关重要的物资,诸如石油、面粉和糖等。这一预言不仅凸显了他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理解和洞察,更彰显出他敏锐的判断力。 武契奇此番言论,绝非空穴来风。细观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种种动态,不难发现,西方国家内部关于战争的讨论甚嚣尘上,和平的呼声却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背景下,武契奇敏锐地察觉到,战争的火种可能因各方的相互激荡而燎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与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双方均摆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在这场博弈中谁也不愿轻易松手。这种“势在必得”的心态,无疑让和平的曙光变得渺茫。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已经全面升级,紧张局势愈演愈烈。俄罗斯不仅对乌克兰施加了更大的军事压力,更宣布其经济已进入战时状态,严阵以待。另一方面,俄罗斯与中国的远东合作日益紧密,涵盖了军事技术、能源等多个重要领域;而与朝鲜的军事及能源合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大量军事物资便是明证。 北约方面亦不甘示弱,持续加强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包括提供F16战斗机及远程导弹等尖端武器,这些“大杀器”足以令俄罗斯本土安全岌岌可危。北约的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其对乌克兰的鼎力支持,更可能激怒俄罗斯,引发更为猛烈的军事反击。 在此紧要关头,倘若北约的飞机基地遭到俄罗斯猛烈攻击,北约恐怕难以置身事外,势必卷入更广泛的战火之中。而普京已暗示可能通过扶持第三方力量来抗衡西方国家,这些力量包括胡塞武装、伊拉克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这无疑为国际局势再添一把火。 武契奇总统对未来数月内世界大战爆发的悲观预测,实非无端臆测,而是基于对现实国际政治动态的精准把握与深刻剖析。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倘若演变为俄罗斯与北约的正面交锋,全球军事冲突的规模将急剧扩大,其严重程度不亚于全面战争的爆发。 此外,世界各国已纷纷开始为潜在的全球性大冲突未雨绸缪,经济和军事层面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美国与其盟友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合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诸如成立奥库斯联盟、加强与英国、澳大利亚的军事联系以及推动日本、韩国加入此联盟等举措,显然是在地缘政治上精心构筑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同时美国在南海地区的频繁军事活动和对台湾问题的暧昧态度更是为地区紧张局势火上浇油。 在政治策略上美国不断在中欧关系中制造裂痕例如推动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制裁企图削弱中欧之间的经济合作。这些举措无疑都是美国为可能的全球冲突所做的精心准备与战略布局。 然而在这场全球性的战略博弈中中国的角色显得尤为独特与重要。与其他大国积极备战不同,中国更注重通过和平发展谋求国家利益其在全球事务中始终秉持稳定与合作的理念。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和经济自给自足的战略旨在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区域稳定,而非为了积极参与世界大战。 尽管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和潜在危机,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和冷静的判断力。中国的准备工作,正如武契奇所强调的,并非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捍卫和平。恰如先辈钱学森所说,“有剑不用和没有剑,完全是两回事”,这句话在现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更显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在保护自身利益和推动全球和平稳定之间,寻找到一个精巧的平衡点。

2 days ago

持續6天演練!多艘055出動,禁航區覆蓋半個北部灣,跨度超海南島

最近南海区域可以说非常不平静,6月17日中国海警刚刚对菲方非法船只进行了登船检查等执法,没收了对方武器。随后055大驱就被发现出现了菲方巴拉巴克城镇沿岸,同时一场大规模演练也来了。虽然现在大规模演练也是常态化,但是看看这个禁航区范围,就知道这次演练内容肯定是不一般的。 根据桂航警57/24发布的消息,北部湾水域进行军事训练,6月21日7时到6月26日19时,规定区域内禁止船舶驶入。虽然这则演练信息和平常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是当我们多点连线的区域,就知道不简单了,具体来说这次演练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演练区域范围大,可以看到这个演练区域基本上覆盖了大半个北部湾地区,其横向跨度超过了海南岛。根据相关数据,海南岛东北到西南方向长轴为290公里,那么演练区域长度肯定超过了300多公里,可能接近400公里左右。那么划设这么大的范围,到底是有多少舰艇参与,又会发射何种远程武器呢? 第二是演练时间长,这次的演练从时间来看是持续6天时间,这也意味着演练演练内容很复杂,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这也说明这是一场重量级的演练。 第三这是演练时间敏感,这次演练发生从6月21日开始,而就在6月17日中国海警对菲方非法船只进行了执法,并且没收了对方武器,对峙中菲方海军特战队一人手指折断。而在6月20日的8天后,美国牵头的“环太平洋2024”演练也即将开始,这次将会有29个国家参与其中,包括英国、法国、西班牙、丹麦等届时,将会有40艘军舰、150多架战机和2.5万名士兵齐聚西太平洋。同时还会击沉“塔拉瓦岛”号两栖攻击舰靶舰艇,用于测试攻击大型舰艇,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 而在这场大规模演练展开的同时,多艘055大驱已经开始行动了。6月12日根据央视新闻报道,南海某海域内,南海舰队驱九支队的3艘055万吨大驱(106延安舰、107遵义舰、108咸阳舰)正在进行演练。 而根据菲律宾媒体报道,6月19日又发现了2艘中国舰艇出现在了巴拉巴克岛城镇海岸附近,其中一艘明显是055大驱。当地的船长雷耶斯表示,其中一艘军舰标有105,距离他们的船只只有100米,目前正朝着梅尔维尔地区驶去,不清楚最终的目的地。可以说这次大规模演练之前,已经有多艘055大驱集结行动了,很难想象目前南海上到底有多少中国舰艇同时出现。只能说这是对目前美菲在南海的嚣张气焰,以及随后会展开了美国多国演练的最强力的回击。 美国这次的“环太平洋2024”目的是很明确的,一是要集结自己所有的盟友,包括远在北欧的丹麦都跑过来而。二是要阻断我们的重要水道,演练范围内的西太平洋到南海的广大范围内,都是我们对外贸易航运,获取海外资源的重要通道,美国是要演练彻底掐断我们的海上命脉。 如果放任美方在整个南海地区大摇大摆进行的“环太平洋2024”,那么以后是不是随便一个小国都能过来耀武扬威呢?美国想重新组织海上“八国联军”的美梦必然不能得逞,以实战化态势演练,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演练就立刻能转为实战,大批舰艇出航,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就看美国为首的多国的部队有没有胆量和我们真正较量一番了。

1 week ago

被福建艦整破防了?印防長:印度要造6艘航母!想和解放軍硬碰硬

印媒炒作中印航母竞赛,被福建舰整破防了?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之后,中国的航母事业在近年来迎来了新的井喷期,而在继续之前,作为中国海军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的福建号完成了海试实验,距离实际形成战斗力的日期越来越近。而福建号的诞生,意味着除了英美法之外,世界上有第四个国家独立掌握了自主建造平直甲板弹射式航空母舰的能力,同时,也打破了二战时期由日本创下的亚洲最大军舰的记录。 然而,对于中国海军的这一成就,身为南亚次大陆唯一霸主的印度,却似乎有点破防了。 根据印度论坛报在5月14日的报道称,在福建舰成功完成海试的前提下,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度将“很快”开建第三艘航空母舰,极力渲染要和解放军的航母事业“比个高低”,颇有一股被福建舰整“破防”的即视感。 报道进一步指出,早在20世纪,印度方面就以所谓的防空舰名义,计划开发一艘名为“维克兰特”号的中型航空母舰,该项目于2003年正式获得了印度议会的批准,并于2005年切割第一块钢板,以宣布开工建造。而在经历2011年的一次临时出坞之后,于2013年正式下水,2021年才正式开始航行试验,次年才进入印度海军服役,整个过程之艰辛,放眼全球也实属罕见。 而在印度海军目前的战斗序列中,还有一艘由俄罗斯主导改造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该航母的前身为苏联海军“戈尔什科夫”号重型载机巡洋舰,早已于2013年交付印度海军,迄今为止,已全面形成战斗能力。 印防长要造6艘航空母舰,和解放军硬碰硬 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拉杰纳特•辛格还提到,印度海军不会止步于三艘航母的建造,未来还要建造第五艘,第六艘,甚至更多的航空母舰。 而早在去年一月份,印度议会国防常设委员会作出了建造第三艘航空母舰的提议,在当年年底,由辛格领导的,国防采购委员会则在原则上批准了第三艘航母的建造,其根本目标是用于对抗“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和解放军在大洋上硬碰硬。在当时的印媒报道中,将这一决策视作是为印度设立了一个新的目标,与中国的航母计划“对标”,并着重提到了在美国方面的评估当中,解放军将在2030年拥有六艘航空母舰。 单纯从这一构想上来看,印度海军的建设安排可以说是雄心勃勃,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海军的发展压力,迫切地想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航母大国”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印度使用航母的经验比中国要更加的丰富,这些能在海洋上灵活机动部署的机场,也在印巴战争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被中国后来居上,难免会有一些心理落差,这是相当正常的。 但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印度的国防工业,恐怕难以支撑起拉杰纳特•辛格的航母建造计划。 印度的首艘国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尽管在字面上标称国产,由印度海军设计局设计,并且由印度的科钦造船厂建,但却并非印度完全的自主建造。 例如,在动力系统组成上印度直接选择了进口美制LM 2500燃气轮机,舰空导弹就配备了以色列生产的巴拉克8型,CIWS近迫武器系统、拦阻系统都来自俄罗斯,L波段对空警戒雷达则来自意大利。仅在一艘船上,就囊括了欧洲,美国和俄罗斯三个体系的子系统,对系统整合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这或许能解释维克兰特号为何服役如此之缓慢,单单实现电磁兼容都非常的困难。光是造这一艘“万国牌”航空母舰都如此费劲,那就更别提建造更多、更大的同类产品了。…

2 weeks ago

中美俄核潛艇下潛時長差距斷崖!美84天,俄45天,中國讓人意外

在当前这个社会,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强大,想要有更高的国际地位,国家在军事领域方面就必须有更突出的表现。 进入到新时代以来,在军事领域方面,世界大国之间纷纷都开始研发核武器,拥有整体实力更强劲的核武器,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发展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而在核武器领域内,核潜艇的研发是近些年比较受到关注的。目前国际社会上的军事大国之间,在核潜艇领域内也一直在不断的比较。 当前有哪些国家拥有核潜艇?大国之间的核潜艇实力差距有多大? 不同国家的核潜艇状况 到目前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外公示已经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实际上一共只有6个,主要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和印度。 当然不同国家所制造的核潜艇在综合实力表现上肯定会有所差距,目前而言,整体核潜艇也排在前三的,主要是美国俄罗斯与中国。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虽然整体核潜艇综合实力一直不断的在增长,但实际上在这6个国家当中,中国其实是第5个发展出核潜艇的国家。 虽然不晚,但是在核潜艇研发表现上却是非常突出的,这些年在核潜艇领域内,一直在不断的研发,寻求新的突破。 美国是世界上第1个研发出核潜艇的国家世界首个核潜艇是1954年制作而成的,到现在为止,美国内部共有数10艘核潜艇仍在运行中。 虽然中国在军事领域发展上,这些年确实有越来越出色的表现,但是就整体实力来说,和美国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而世界上第2个研发出核潜艇的国家则是俄罗斯,不过当年研发出核潜艇的时候,苏联还未解散,准确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前苏联研发出的核潜艇,俄罗斯后续继承了。 中国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研发出了属于我国的第1艘核潜艇,名为长征1号,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花了近几十年的时间才有了我国的第1艘核潜艇武器。 不过在目前综合数量上,如今的中国拥有的核潜艇数量,实际上已经可以和美国一较高下了,现在国内目前也拥有10余艘核潜艇。 核潜艇之间的差距…

3 weeks ago

世界最大彈藥庫:打一次世界大戰也用不完,誰有這樣大的野心?

美国的霍桑陆军仓库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弹药库,据称内部储存的弹药,即使是打一次世界大战也用不完。 在巨大的弹药库中,隐藏的不仅仅是美国全球霸权的野心,更是无数生命消逝的源头! 靠战争发横财的美国 说到军火贸易,美国人说第二,恐怕很少有国家敢称自己是第一,因为他们就是靠战争发的横财。 早期的战争就不多说了,美国能够有如此多数量的大洲,基本上是靠战争夺来的。 就拿靠近亚洲的阿拉斯加州来说,当初沙皇打仗上头了,结果以极低的价格换取美国的一批军火支援。 到了后来的一战时期,美国更是坐山观虎斗,一边提供军火武器,一边煽风点火。 这一战之后,欧洲各个老牌国家的国力逐渐衰退,随之而来的是美国国力的强盛。 由于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他们几乎很难受到战争的影响,因此在一战之后,一批欧洲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 这为美国提供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和劳动力,从客观上再一次促进了美国发展。 到了二战时期,虽然美国有直接下场,但更多的是在战争的中后期,有一种坐收渔翁之利的感觉。 【二战美军】 在二战早期的时候,美国还是一贯的煽风点火和售卖军火,再加上其他经济方面的政策,这个国家很快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中摆脱出来。 二战结束之后,欧洲老牌霸主从此一蹶不振,而美苏两国国力强盛,而后成就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 纵观美国崛起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该国永远和战争有关。…

3 weeks ago

美軍擔心事情發生了,美媒:第10艘055已下水,生產訂單仍在追加

根据“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下水,而中国055是批次化建造,第一批是8艘,第二批也是8艘,同时该NAVAL NEW还指出,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也就意味着,中国正在计划建造第三批次的055。 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的军舰早就开始了批量化建造阶段,海军舰船就是一个复杂系统,它的动力、电子设备、武器装备又都是相互支持、联系且独立的特定子系统。模块化设计建造可以改进舰船建造的流程,缩短研制时间,提高整体质量,而且可实现舰船任务功能的多样性和作战使用的灵活性,有利于现代化改装和维护,减少舰船全寿期的费用。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起,舰船模块化技术便开始在舰船建造上广泛应用。 中国军舰都是批次化建造 模块化本质上就是将舰船平台设计成标准化系列产品,同时把武器、电子设备等各系统设计成标准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具有标准的接口、箱形或框架,并对应舰船平台的开口,可进行不同模块的吊装和拆解。 进行模块化设计的舰船,舰船平台和各功能模块可以平行建造,由于平台设置了标准的多功能安装基座,可根据客户要求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很明显,采用模块化的造船方法,既可以大大缩短舰船研制和建造周期,又容易实现平台的多功能特性,并且舰船的中期维护和改造也因此得到便利。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方国家舰船模块化技术已广泛应用在航母、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各类舰艇的研制、设计、建造、改装、维护等领域。 除此之外,还有总段建造技术,总段建造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摒弃了传统塔式建造技术围绕龙骨逐层搭建船体的建造流程,而是将船体划分出数个被称为总段的独立船体结构。 这样,参与舰船建造工作的各个零件生产厂就不需要将设备零件直接运往船厂,然后像搭积木一样一点一点把舰船垒起来。而是可以先运到这些总段装配车间,等独立船体结构组装完成后再一同送到船厂与其他车间生产的船体拼装起来。 不难看出,与高度依赖船坞的传统塔式建造技术相比,总段建造技术相当于一种“去中心化”技术。它将大量工作任务转移到了各个装配车间与零件生产工厂,从而缩短了坞内装配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幅提高了船厂船坞的利用效率。 而模块化建造加上总段化建造带来的好处就是,第一批军舰的设备全部模块化生产制造出来,然后在运到这些总段装配车间,等独立船体结构组装完成后再一同送到船厂与其他车间生产的船体拼装起来。 从052系列导弹驱逐舰开始,中国军舰就通过模块化建造实现了批量化生产,第一批次8艘,全部由江南造船厂制造;052D型第二批次5艘,052D型第三批次12艘,从2012年到2020年,仅仅用时8年的时间。 根据美军“NAVAL NEW”(美国海军新闻)的报道,中国海军第10艘055驱逐舰已经下水,而按照中国军舰的制造进度来看,在年底就可以全部达成舾装状态,到2025年就可以实现全部下水。 如果中国还在继续追加生产订单,那就意味着中国会最少拥有24艘055,截至2023年11月,第四批共5艘052D驱逐舰已经下水,使得中国的052D舰队数量达到30艘,而随着第五批次10艘052DM型防空驱逐舰完成下水,那么中国的052D+055驱逐舰可预见的数量都已经达到64艘。中国的导弹驱逐舰的规模将彻底超过美军盾舰的68艘,将更好维护中国海疆。…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