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阿聯酋向中俄靠攏,美對其列出「四宗罪」,指控阿方幹預美國政治

如果說美國又操縱某國選舉了,或者又在某國策劃發動「顏色革命」了,我們一點都不會覺得稀奇,因為這麼多年來美國一直就是這麼幹的,如果美國正常搞外交工作,可能反而會讓人不適應。

而就是這個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的國家,居然能拿出「證據」控告一個小國「長期操縱」自己的選舉,而且這個小國還是自己的盟友,屬實反常。

一、美國機密報告,給阿聯酋列出了「四宗罪」

事情是這樣的,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被媒體曝出機密文件,內容大概是說盟友阿聯酋長期操控美國政治。

我們知道美國的政治和金錢掛鈎,各路金主財閥對美國政治的影響力很大,而阿聯酋就是典型的「中東土豪」,不差錢,投資幾個政客也不是不可能。

根據被曝資料,阿聯酋對美國政治的干涉「長期」而「深遠」, 美情報部門對其列出了「四宗罪」,

分別是:

一是向美國遊說集團捐款

,誘導國會通過有利於阿聯酋發展方向的政策;

二是直接向政治人物捐款,

扶持阿聯酋在美國政治中的代理人;

三是向美國大學和智庫捐款,

操縱美國人的價值傾向;

四是僱傭情報和軍事人員

,監視美國國內反對阿聯酋的人群。

美國媒體還報道稱,阿聯酋充分了解美國國家體制中的薄弱環節,並利用這些漏洞開展針對性的「諜報行動」,以影響美國的外交政策。

目前, 這份報告已經被呈交給白宮

,此後美國對中東國家的態度可能會因此發生改變。

美國司法部數據顯示,阿聯酋近7年來花費了1.54億美元向美國遊說組織捐款,並招募了280名美國退役軍人和情報官員,甚至連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也擔任過阿聯酋的軍事顧問。

不管情報「泄漏」是真是假,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美國官方也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而對於阿聯酋來說,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對阿聯酋發出此類指控了,之前,美國國防部還曾稱阿聯酋秘密資助俄羅斯僱傭兵,不過,阿聯酋堅持否認此類指控。

二、不滿阿聯酋向中俄靠攏,美阿已生嫌隙

在回答為什麼美國要炒作醜聞、將矛頭指向阿聯酋之前,先簡單梳理一下美國和阿聯酋的關係。

通常來說,美國和中東國家的關係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層級:

關係最好的自然是鐵杆盟友以色列;關係次一點的就是歐佩克國家;然後就是埃及等不冷不熱的國家;關係最差的就是伊朗等被美國視為敵人的國家。

而阿聯酋就屬於和美國關係還不錯的那一檔,特別是 在軍事方面,美國和阿聯酋合作十分密切。

近十年以來,阿聯酋都是美國的第三大武器採購商,

其軍隊的武裝程度堪稱阿拉伯最強,美國還曾承諾向阿聯酋出售F-35戰鬥機和MQ-9無人機,這可是其他盟友沒有的待遇。

為了保證以色列的地區強權,美國極力避免向沙特等國家出售先進武器,但阿聯酋是個例外,足以說明兩國的親密程度。

 

但是自俄烏衝突以來,兩國之間產生了不小的裂痕,阿聯酋在多個事件上和美國「唱反調」,所以才招致了美國的突然發難。此次美國有意炒作,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造成的:

1、反對制裁俄羅斯,支持歐佩克減產

俄烏衝突發生後,各方態度不一,就連美國的北約盟友土耳其都沒有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包括阿聯酋在內的一眾歐佩克成員國都保持中立立場,就這一條,美國就感到十分不滿。

在美國徹底從阿富汗撤軍,離開中東之後,在當地的影響力急劇下降。對阿聯酋來說,今年1月,阿聯酋曾遭受也門胡塞武裝的導彈襲擊,但美國遲遲不將該武裝集團認定為恐怖組織,並推遲了對阿聯酋的F-35軍售案。

 

所以說,是美國減少了對中東盟友的安全承諾在先,所以才 迫使中東國家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並逐漸變得獨立自主,甚至還加強了和中俄之間的聯繫。

在沙特和俄羅斯的主導下,「歐佩克+」在全球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減少了原油產量,並單獨提高了美國市場的原油價格。

對此,美國民主黨議員直批阿聯酋等國的減產是「敵對行為」,將呼籲立法取消雙方的軍事合作關係。

對於「歐佩克+」的減產計劃,阿聯酋強調: 「我們根據供需而非政治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由於「歐佩克+」減產,石油價格應聲上漲,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封鎖宣告失敗,同時也加速了美國與中東國家的決裂。

 

阿聯酋雖然是美國的盟友,但更是沙特的盟友,也是歐佩克的一員,所以就算內心尚有猶豫,也只能和美國劃清界限。

而美國自知不能直接對沙特下絆子, 於是選擇從阿聯酋入手,敲山震虎,看似是針對阿聯酋,實則是警告了沙特和整個中東。

2、和俄羅斯雙向奔赴,得罪美國

在歐佩克+宣布減產之後,美國也是第一時間給予了強硬的回應,白宮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聲明稱,總統認為是時候重新審視和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了。

結果證明,人家根本不吃美國那一套, 阿聯酋總統扭頭就訪問了俄羅斯,與普京討論了兩國「友好關係」。

這一舉動被視為是給美國的「一記響亮耳光」,讓拜登再次遭遇了莫大的「外交恥辱」。

阿聯酋示好俄羅斯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美國施壓,美國不是揚言要報復嗎?阿聯酋直接找俄羅斯合作,反向施壓,警告美國揮舞大棒時最好三思而行,不要以為可以憑安全問題隨便拿捏阿聯酋。

俄羅斯自然也不會拒絕阿聯酋的好意, 一來可以鞏固歐佩克+的關係

,維持高油價,緩解能源出口壓力; 二來也能藉助外力調解俄烏衝突

; 三來就是爭取更多的盟友

本月初 ,俄外長拉夫羅夫再一次訪問了阿聯酋

,確認了諸多高級別協議,雙方表示將保持定期政治對話,擴大商業接觸,確保雙邊貿易。顯然,俄阿之間的這種雙向奔赴讓美國十分難堪、憤怒。

3、向中國靠攏,惹怒美國

此前中國和伊朗簽訂用人民幣購買石油的協議,繞開美元進行交易,從根基上動搖了美元的霸權地位,為了阻止人民幣崛起,美國必須對其他產油大國施壓。

特朗普在任時期,曾和阿聯酋簽署了價值23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但拜登上任後臨時加價,要求阿聯酋取消與中國華為5G的合作, 阿聯酋直接以解約相威脅,不接受重新談判。

 

近年來,阿聯酋和中國的關係的確越來越緊密,中國是阿聯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石油消費國,雙方簽署了「一帶一路」協議。

最近的中國國際進博會上, 阿聯酋駐華大使扎希里表示,阿中關係已成為全球合作的典範,將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邁上新台階。

實際上不只是阿聯酋,中東國家都在向中國靠攏,在美國看來,這是莫大的「背叛」。

然而美國越是打壓這些國家,它們就越會尋求與中俄的合作,美國再怎麼施壓,也改變不了合作共贏的時代大勢。

此次拿政治問題向阿聯酋施壓可能是對整個中東動手的預兆,可以預見到,美國狹隘的霸權思維將最終把昔日的盟友推到對立面。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如果不動用核武器,能打敗日本的國家有哪些?一國上榜令人意外

核武器的杀伤力在二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如若不是美国的这两枚原子弹,日本恐怕没这么快投降,战争结束后更是深受其害。也正是考虑到核武强大的威力,如今只有联合国五常合法拥有这一杀器。日本作为战败国,二战后受到不少限制,尤其是军事领域,不过在美国的庇护下,其经济迅速发展,自卫队的作战能力也因此提高,随着军力的提升,日本野心也逐渐显露,此前甚至有专家分析称,一旦日本崛起,第一个攻击的目标便是美国。 就目前局势来看,美日两国似乎不可能反目成仇,但分析人员指出,双方不过是在互相利用,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必然会翻脸。毕竟二战的两枚原子弹的仇日本还没报。此前有人提出,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有哪些国家可以打败日本?分析人员给出答案,其中除了中美俄外,还有一个国家的名字让人大吃一惊。 中美俄作为三大强国,打败日本十分容易。日本一直都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对该国的军事实力了如指掌,加上美国的海军实力碾压该国,因此即便不是核武器,美国也能轻松战胜。除了美国外,俄罗斯作为2号强国,继承了苏联不少军事遗产,加上近年来发展出不少先进的武器装备,尤其是在高超音速武器上领先全球,就连美国动手都要三思而后行,因此想要打败日本轻而易举。而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了完善的军工体系,日本作为岛国,到时候在海上进行封锁的话,恐怕支撑不了多久。 除中美俄三国外,英国和法国也在榜单上,毕竟身为五常,基本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可小觑。不过印度上榜着实出乎人们意料,要知道印度作为一个武器装备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潜力并不被大众看好,加上近年来频繁挑起冲突,军事实力受到极大的影响。尤其是该国目前处于内忧外患当中,国内疫情迟迟无法解决,战胜日本在外界看来根本不可能。不过专家称印度军队数量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如果使用人海战术并且封锁印度洋,掐死日本的经济命脉,那么日本将不战而败。

8 hours ago

西方衛星在中印邊境,拍到多架隱形無人機,美媒:美軍已落後

中国新型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再次超出了美国方面的预期。 据美国“战区”网站10月11日报道,西方商业卫星公司公布的卫星图显示,近期在中印边境中国一侧的高原机场上,出现了多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美国军事专家研判称,这很可能是为了进行高海拔严酷环境的实战测试,意味着攻击-11已经具备了初步或完整的作战能力。 (商业卫星拍摄到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在承认中国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对五角大楼发出批评,认为美军对无人机的保守态度和解放军形成鲜明对比,已经被中国甩在了身后。 据报道,公开的商业卫星图片显示,今年8月份到9月份,在距离中印边境大约140公里的日喀则机场出现了至少3架攻击-11隐形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代号为“利剑”,从首次亮相至今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研发和测试,如今终于进入到了实战部署阶段。 (歼-20可以和攻击-11搭配作战) 据介绍,攻击-11是一款多用途隐身飞翼式无人机,除了具备对地打击能力外,还可以执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任务,并可以作为电子战平台参与空战对抗。美媒表示,攻击-11还能够和双座版的歼-20S隐形战机搭配作战,担任后者的“忠诚僚机”。 美媒称,攻击-11近期部署的日喀则机场海拔大约为3800米,拥有全世界最长的跑道之一,跑道长度长达5000米,近年来还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修建了3000米长的辅助跑道,以及7个大型飞机的停机坪,目前扩建工作还在持续中,是中国在西部高原的重要军民两用机场。 据悉,除了近期部署了攻击-11无人机外,当地常年部署有大批作战飞机,包括歼-10、歼-16、空警-500预警机等等,此外还部署过彩虹-4、无侦-7等多型号无人机。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认为,攻击-11无人机在中印边境附近的部署意义非同一般,一方面这里是进行高原测试的绝佳地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拿敌练兵”,在复杂环境下测试印度一侧的雷达和防空系统。 美媒表示,攻击-11只是中国庞大无人机家族的一员,在“9.3阅兵”中展示的多款隐形无人机都已经服役,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类似无人机的研发却遭遇了重大挫折,包括X-47B等多款无人机都宣布中止研发。美媒警告称,美军错失无人机发展的宝贵机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军事分析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印度方面都自信认为,在中印边境具备对中国的空中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方一侧的海拔较高,不利于传统有人战机的常态化部署,而中方在无人机领域的突破,无疑打破了印度方面的迷之自信,攻击-11这种无人作战飞机的实战部署,使得解放军在高海拔地区的空中情报感知和作战能力大幅增强,换言之,解放军对印备战已经进入了无人作战的新阶段。 (阅兵式上的中国无人机)…

8 hours ago

首個被踢出北約的國家出現?特朗普發了最後通牒,將盟友推向中國

最近的北约圈子不太平,美国和欧洲盟友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微妙。 从几个月前的峰会上吵得面红耳赤,到不少国家悄悄搁置美制武器订单,昔日铁板一块的同盟,如今裂痕肉眼可见。 这股火药味,终究还是烧到了明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搞出大动静了,这次将枪口对准了北约盟友西班牙,直接放话要把西班牙踢出北约。 特朗普却没想到,被美国这么一逼,反倒让西班牙更倾向于跟中国合作。 2025年10月9 日,特朗普在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时,突然扯到了西班牙的军费问题,语气十分强硬:“西班牙不大幅涨军费,北约就该考虑把它踢出去。” 表面上看,这是美西两国之间的军费矛盾,可是往深了想,其实是北约内部乱成一锅粥的缩影。 特朗普这话明着是说西班牙,实际上也是给其他欧洲国家敲警钟,让他们盯着西班牙,把西班牙的国防预算能按照北约的规矩来,提到GDP的5%。 熟悉情况的都知道,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涨军费要求了。 早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他就狮子大开口,要求各国提高军费,当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没给面子,直接回怼:“我们军费够保卫自己了,再涨钱就得从民生里抠,老百姓不同意。”直到现在,西班牙的军费占比也才2.1%。 见西班牙油盐不进,特朗普不光威胁要惩罚西班牙,还让其他欧洲国家一起施压,这强硬劲儿,把美欧之间的那点遮羞布都快扯没了。 不过,西班牙敢跟美国硬刚真的不怕被踢出北约吗? 其实,西班牙的底气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来自中国。 对于军费问题,2025年西班牙就搞过一次民调,结果显示只有 30%…

8 hours ago

美國教授警告印度:華盛頓憎恨中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杰弗里·萨克斯这个人,在经济学圈子里挺有名的。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以前还当过联合国的特别顾问,帮着搞可持续发展的事。80年代,他帮玻利维亚和波兰搞经济改革,那时候拉美和东欧国家经济乱套,他推的那些快速私有化和紧缩政策,虽然帮着稳住了通胀,但也让不少人日子难过,失业率蹭蹭上涨。 后来转战俄罗斯,90年代初的“休克疗法”闹得经济崩盘,贫富差距拉大,批评声一大堆。话说回来,这些经历让他对全球经济格局看得很透,尤其大国之间的博弈。进入21世纪,他更多关注贫困和环境问题,写书推项目,强调合作而不是对抗。2025年,他还在到处演讲,点名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中国的态度。 2025年4月,那时候萨克斯去印度参加一场经济论坛,顺便接受当地媒体采访。他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中国做了啥坏事,而是中国发展太快,太牛了,让华盛顿坐不住。印度当时正被美国拉着搞“印太战略”,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萨克斯就提醒印度人,别太天真,美国现在欢迎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没强到威胁它的地位。要是印度哪天也像中国那样,在制造业和科技上独领风骚,美国的态度准翻脸。印度媒体报道了这事儿,标题就直接用了他的话,很快就传开了。 萨克斯的观点其实不是头一回了。从特朗普2017年上台开始,他就批评美国对华政策太偏激。特朗普那时候搞贸易战,加关税,禁技术出口,萨克斯说这些不是基于事实,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步,几十年下来,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和基建都飞速前进。高铁里程全球第一,新能源车产量占大头,供应链从头到尾自己搞定,不用看别人脸色。这些成就,让8亿多人脱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认可。可在美国眼里,这就成了威胁,因为中国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没依赖它的体系,却自己玩得风生水起。萨克斯在采访中举数据,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以上,出口额稳居首位,这些不是靠运气,而是长期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和研发的结果。 美国为什么这么敏感?萨克斯分析,美国习惯了当老大,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都是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让它控制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国崛起后,不光经济独立,还推“一带一路”,帮发展中国家建港口、修路,这就动了美国的奶酪。特朗普时代开始的贸易战,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美国自己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数据显示,加关税后,美国通胀压力增大,很多公司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转道东南亚也没省钱。可中国自己研发5G和AI,进步没停。萨克斯说,这不是竞争,是病态压制,美国担心中国模式被别人学去,动摇它的全球影响力。 针对印度,萨克斯的话更扎心。印度人口多,市场大,正想接棒中国成为制造中心。美国拉印度入伙“四方对话”,给援助,帮着建军工项目。可萨克斯点明,美国这么做,是因为印度现在制造业只占GDP15%左右,基础设施落后,港口效率低,劳动力技能不高。跨国公司去印度投资,常常卡在土地政策和劳工法规上,物流成本高企。印度有潜力,但要赶上中国,得先解决这些内部问题。 萨克斯举例,日本上世纪80年代经济腾飞,美国就用广场协议压日元升值,限制出口。现在中国遇到的围堵,印度要是真强大了,也逃不掉。美国历史上,对欧盟、日本、俄罗斯都用过类似招数,一旦对手起来,就设限打压。印度别只盯着中美冲突的机会,得建自己的战略自主性,多跟中国合作,经贸联系本来就紧密,中印贸易额2024年就超1000亿美元。 萨克斯的提醒,在印度引发热议。一些学者承认他说得对,印度不能全靠美国,得自力更生。社交媒体上,帖子转发他的视频,讨论印美关系的真实性。印度政府没公开回应,但政策上开始调整,跟中国边境谈判,恢复部分经贸。萨克斯在后续采访中说,美国与其恐惧中国成功,不如学着共存。多极世界是大势,单极霸权过时了。中国推动的全球合作,比如气候协议和扶贫项目,对大家都有利。美国如果继续围堵,只会让盟友离心,经济上自食恶果。

8 hours ago

特朗普急了,發長文狠批中國,威脅要對華祭出2招,但強調一件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美之间再度泛起新的波澜。 此次率先按捺不住的,是特朗普。 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火力猛攻,洋洋洒洒发布数百字长文,直指中国“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痛批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全球构成威胁”。 他在文中言辞激烈,一套套狠话接连抛出,甚至还亮出了“百倍关税”以及“软件封锁”这两张他惯用的“王牌”。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转折。 话锋一转,他又突然着重强调“不会取消与中方会晤的可能性”。 这出“先兵后礼、打打谈谈”的戏码,对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初次见识。 但此次他如此急切,究竟是被何种因素触动了敏感神经呢? 触及经济要害,他暴跳如雷特朗普此次大发雷霆,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稀土政策心怀不满,实则是中国的举措精准击中了美国的经济命脉。 他在文中使用了诸多刺耳的词汇,指责中国“操控全球科技链”“充满敌意”,甚至将其上升到“道德耻辱”的高度。 不过,对于熟悉他行事风格的人来说,都清楚这种夸张的表述,往往是他情绪失控的外在表现。 中国此次的应对策略确实精准有力。 稀土并非什么稀罕之物,但它在高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军工系统中的地位,堪称“无可替代”。 反观美国,几十年来在稀土战略储备方面严重缺失,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几乎达到了“毫无保留”的地步。 此次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手软,还顺势推出“全链条监管”“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特别港务费”等一系列组合举措,将整个供应链紧紧掌控。…

8 hours ago

美國擔心的情況出現了?特朗普收到消息:解放軍接下來有大動作

中东地区正在经历战略变局。一场代号"蓝剑-2025"的演习,恰似一记惊雷,在中东地缘政治的天空中炸响。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这场演习将在10月中下旬举行,由中国和沙特联合举行。结合近期的中东局势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交流。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宣布将与沙特举行联合演习】 沙特,这个坐拥石油财富的国家,几乎一直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在军事实力的天平上,利雅得把信任押在了华盛顿身上。但现在的美国却不那么靠得上了,面对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特朗普选择袖手旁观。这让海湾诸国不得不开始反思:今天是卡塔尔的遭遇,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开始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在地区安全平衡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中国,凭借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和日益强大的军事能力,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 “蓝剑-2025”似乎就是这段关系的生动注脚。 中国和沙特的联训,不只是为了提升彼此的海军战术技能,而是一种政治宣言:沙特正在逐步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希望与中国以及巴基斯坦一道,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更为稳定和自主的安全体系。 【中国舰队将“出征”阿拉伯半岛】 为什么会提到巴基斯坦,因为其在沙特与中国的关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从那一刻开始,任何想要对沙特动手的力量,都不得不掂量一下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但问题在于,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持续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沙军演这个平台,沙特可以直接向中国传达其战略需求。一旦双方达成共识,沙特的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注入巴基斯坦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这种合作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中国没有直接介入地区冲突,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沙特出钱、中国出技术、巴基斯坦出人力"的合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中东地区的安全架构。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重磅军事协议】 当中沙"蓝剑"军演的舰艇编队在波斯湾破浪前行时,这场演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交流,它标志着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这片曾经被美国视为"后花园"的地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持续十余年的护航行动,是对中国远海作战能力的实战检验。数据显示,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40余批护航编队,为近700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航。这种持续存在的海上力量展示,向地区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有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愿,更具备相应的能力。 对美国而言,沙特寻求军事自主化的趋势尤为危险。这不仅关乎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消长,更直接冲击着美国的财政命脉。沙特等海湾国家长期以来都是美国国债的重要买家,一旦这些国家调整外汇储备配置,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更关键的是,石油美元体系的根基正在松动——沙特已经开始接受以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贸易,这对美元霸权无疑是一记重击。…

8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