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内媒体10月31日报道,台当局有关部门正在向美方采购“标枪”反坦克导弹,虽然已经交了订金,但是却有860枚导弹迟迟没有到货。对此,台当局所谓“国防部长”邱国正表示,主要原因还是俄乌战争造成的影响,并非外界媒体说的迟迟不到货。
事实上,这860枚导弹不全是反坦克导弹。根据台当局预定的计划来看,今年内美国要给到台军460枚巡航导弹,截至目前一枚都没有给台当局。而剩下400枚则是台当局心心念念的标枪反坦克导弹,结果现在也没有拿到手。
就美方的表态来看,可能要等到2023年的时候先给台军200枚巡航导弹,然后再把剩下的260枚巡航导弹运交至台当局那边。至于400枚标枪反坦克导弹,美国政府及其美军高层并没有说明什么时候“实际交付”。
有趣的是,虽然台当局声称这860枚导弹暂时没有到货,并不是美国政府故意压着不给,而是因为俄乌冲突的原因,但美方相关人员却主动打了台当局的脸面。
早在10月28日的时候,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在一个研讨会上就表明过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他称“台独”只是一张美国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牌,美国政府并非毫无条件的支持台当局。
他还强调称,美国政府不希望台湾对大陆采取大胆的挑衅举动,台当局也不应该挑起战争。事实上,这句话最应该提醒的就是美国自己,俄乌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向乌克兰东扩,导致普京忍无可忍发起了特别军事行动。
现在美国相关人员提醒“台独”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要在台海范围内挑起战争,实际上也反映出美国不希望亚太地区有爆发一场局部冲突的可能。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可能是美国打算介入俄乌冲突,但又不想在亚太地区陷入“双线作战”。
在此之前,美军已经将101空降突击师部署到了罗马尼亚境内,在波兰、德国境内也有不少美军随时准备介入俄乌局势。结合俄军现在30万预备役已经整装待发,瓦格纳私人军事公司在顿巴斯地区修筑了不少防御工事来看,或许俄美双方都做好了直接冲突准备。
如果俄美两军真的在乌克兰战场开打了,那么美国政府肯定不希望在亚太地区又出现新战场,尤其是在中国解放军实力雄厚、部署完备的台海地区。所以现在美方警告台当局不要挑衅大陆,不仅是为了稳定亚太局势,也是为了避免解放军可能进行的军事打击。
这样一来,在美军向台当局交付导弹的进度问题上,美国政府可能还会选择一拖再拖,让台当局继续处于尴尬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在解放军实力突飞猛进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试图干涉中国内政了。
毕竟,十年前的大陆军事实力与现在有着不小的区别,那时候我们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刚刚下水,尚未形成实战能力。短短十年过去了,2022年的大陆海军就拥有了3艘航母,上百艘导弹驱逐舰,在海军实力上有了质的飞跃。
正因如此,美国才不敢在台海问题上轻举妄动,像2016年那样的中美南海对峙已经很难再次出现了。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台当局势必不敢再在“台海问题”上大放厥词,大多数稍微有点理智的“台独”分子估计也会变得极其温顺。
不过,虽然美国不会立即将导弹交付到台当局手中,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包括“标枪”反坦克导弹在内也很可能会落入台军手中。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想要稳住台海局势的同时,也大概率在为之后介入俄乌冲突做军事准备了。结合之前我们的分析来看,一旦美军入局,那么俄乌冲突可能会上升为欧洲大陆范围内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届时不仅俄美对抗会表现的非常激烈,包括波兰、土耳其、德国在内可能也无法在附近置身事外。无论如何,我们希望俄乌冲突能够早日结束。毕竟,唯有和平才是人类进步的主旋律。
时至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三艘航母,舰艇编队也随之填补,放眼全世界都是相当强悍的战力。 但难免会有人疑惑:“航母舰队如何阻拦敌人的进攻?中国面对来犯之敌又有哪几道防线?” 而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被誉为“海军最后一道防线”的“1130近防炮”了。 它只能维持十秒钟的发射时间,但射速却快到惊人,每秒钟能射出将近177发炮弹。 但也是因此,让它饱受质疑:这么短的射击时间,即便射速快,可它真能保护舰队吗? “1130近防炮” 提起中国海军,大家总能想起天上翱翔的军机,以及航行在大海上的航母及舰队,而他们配载的装备也是各式各样。 但如果说起防空系统,就不得不提到“1130近防炮”了。 1130就是一种近距离防空系统,且以它的实力,在全世界近距离防空领域都是能排得上号的。 1130近防炮,全名是H/PJ-11型11管30毫米转管式舰炮,目前在我国的海军配备上,近距离防空都是用的它。 它只能维持十秒钟的发射时间,但射速却快到惊人,每秒钟能射出将近177发炮弹。 但即便它作用如此之大,也难免会让人生出质疑,因为它的射速太快了,再加上备弹量的设定并不高,所以它的真实打击能力,到底有那么强吗? 值得一提的是1130发射一万发炮弹的时间,只需要一分钟,那些“火力不足恐惧症患者”,如果有幸亲眼看一次,绝对此生无憾了。 而且它上面装有两个弹鼓,弹量分别为1280发,共计为2560发。 虽然它只有十秒钟的射击时间,未免也太快了,但其实要论证它到底能否起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说十秒钟的打击够不够,我们得从整个舰队的防空能力说起。…
一、“如果中国这项黑技术成了,人人都买得起054A护卫舰”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如果中国真的掌握了这种技术,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它可以把冶铁成本下降至当前的三千六百分之一?要是那样的话,那没准我也能买得起一艘054A型护卫舰了。” “不是,哥们,你买那玩意来干嘛?你打算放在哪儿?” “随便放哪儿都行啊,作为年轻人的第一艘护卫舰,我要是有了054A,管你是神是鬼,谁挡我就炸谁。” “我觉得你保守了,如果中国这项黑科技能成,搞不好将来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两艘054A。” “然后我们就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了是吧哈哈?” 我在这里给大家复述的这几条评论,是我从X上的评论区里转过来的,有位葡萄牙网民在X上发了一条帖子,它是这么说的: “妈耶!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占到当今全球钢铁总产量的 54%了,但通过这种黑科技,这个数字可能还将进一步上升。因为有了它,中国花在冶铁上的时间将有望从 6 小时缩短到短短 6 秒!” “而更重要的是,这项革命性技术的出现,将意味着中国有望摆脱本国对于澳大利亚、巴西或非洲进口的高品味铁矿石的过度依赖。现在,中国人可以用自家那量大但却低品位的铁矿石来冶铁了。而且,因为冶炼效率的大幅提高、冶铁时间将有望缩短至原先的三千六百分之一,这将彻底改变钢铁冶炼行业的底层经济逻辑。” “不仅如此,这项全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可能还会惠及其他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帮助他们发育起独立的钢铁冶炼能力。”…
在现如今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当中,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一直受到美国方面的高度关注。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核力量一直维持在一个“够用”的状态。尽管中国官方从未公布过具体数字,但300枚左右的核弹头总数,却也已经成为了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所有人的共识。 美国五角大楼 但随着国际局势的迅速变化,以及中美关系在2010年之后所产生的剧烈波动,使得在中国国内互联网上,关于“扩核”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 01.美国的报告 12月18日,根据多家海外媒体媒体的报道称,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副助理蔡斯,出席了美国智库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的一场讨论会,罕见地提及了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军力报告》。 美国国防部官员蔡斯 报告的内容当中显示,从2023年到2024年这一年时间内,中国的核弹头数量增加了整整100枚,总数达到了600枚的规模,并且新增的100枚核弹头,均配备了投射的洲际导弹载体,型号疑似为东风-31甲改。 美国人估计,如果中国按照这一速度稳步增产核弹头,那么到2030年左右,中国整体的核武器保有数量将突破1000枚大关。 这也意味着,届时中国的核力量,将一举摆脱“凑合”的窘境,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核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认为,在这600枚核弹头的基础上,还保有400发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导弹“随时可以射向美国本土”。 DF-31AG是一种单弹头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 另一方面,一年100枚核弹头的速度也已超出了美国的预料,先前美方认定的“2035年中美形成核均势”依旧过于保守,故而在报告当中,美国人也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身的“预测错误”,中国扩核的速度已经“大幅提前”。 而对于中国的扩核,蔡斯则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能够使用的“选项”增加了,已经完全构建起了一套涉及陆基、海基、空基的三位一体打击力量。并且在2023年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核反击能力测试,中国已经在事实上具备核反击当中的“早期预警反击”。 02.五角大楼的目标 单纯从这份报告的内容上来看,美国人的惊讶似乎是溢于言表的。但作为一个拥有3000多枚核武器的核大国,这种惊讶又显得不是那么的真实,反而更像是为了向国会的老爷们讨要军费所编制的另一套“中国威胁论”。…
继特种部队和170mm巨炮援俄后,超大号主体导弹现身俄境内引起西方关注,美专家:问题很严重,俄军导弹这下用不完了。 01.170mm巨炮援俄后,朝新型超大导弹亮相俄罗斯 继朝鲜向俄罗斯提供大规模谷山170毫米自行火炮后,近期又有影像显示,朝鲜的“超大号”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系统发射装置疑似现身俄境内。这是朝鲜在中程导弹领域首度向俄罗斯提供“成体系”的武器援助,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一步深化。 援俄的北极星2导弹引起了美方的强烈关注,美媒《军事观察》表示,北极星-2(Pukkuksong-2)是朝鲜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中程弹道导弹,拥有约2500公里的射程。 此前,朝鲜已向伊朗和巴基斯坦转移过与之相仿或射程更远的导弹技术,但若此次确认将“成套”的中程导弹直接转移给俄罗斯,则开创了朝鲜二十年来向外国输出先进中程弹道导弹的先例。 根据美媒与相关军事分析人士的推测,2500公里的射程足以覆盖乌克兰全境,也可以威慑部分欧洲国家的战略纵深目标。 北极星-2导弹的技术关键在于其采用了固体燃料推进系统,与传统液体燃料导弹相比,固体燃料导弹在发射准备时间、维护便利性和作战生存力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尤其是在机动性能方面,固体燃料让导弹可以长时间处于随时发射状态,更难被侦察、监测和精准打击。对俄罗斯而言,若能与朝鲜合作成功,将其纳入本国的战略或战役打击序列,意味着可在面对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友时更灵活地选择低成本导弹打击方案。 今年11月以来,朝鲜大批谷山170毫米自行火炮通过铁路等方式抵达俄罗斯境内,引发舆论关注。谷山自行火炮因口径大、射程远、威力强而享有盛名,其部署被视为朝俄在炮兵领域合作的重大进展。 如今北极星-2导弹的身影再度出现,显示出朝鲜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并非停留在常规火炮层面,而是开始向更高技术含量和更高战役价值的弹道导弹领域延伸。 从轻武器到重炮,再到弹道导弹,朝鲜所能提供的装备类型覆盖面相当广泛,尤其是弹道导弹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研发和试验经验。 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自身的弹药和导弹库存消耗甚巨,能在此时得到朝鲜的导弹援助,无疑对前线作战与整体战略部署都是极大利好。 此外,这也意味着朝鲜通过实质性地为俄罗斯战争努力“输血”,获得了更多谈判筹码,尤其是在获得俄罗斯军援方面,俄罗斯有朝鲜急需的海量廉价粮食与石油资源,以及朝鲜需要的先进坦克、战机等其他武器装备。 02.美专家:问题很严重,这下俄军不缺导弹了 美专家艾布拉姆斯表示,朝鲜早在2024年1月就已将射程约800公里的KN-23B短程导弹移交给俄军,再加上这次出现的北极星-2导弹,形成了从800公里到2500公里外援导弹打击手段体系。…
一艘来自挪威的小渔船在北极圈附近捕捞时遇到了件匪夷所思的事,这艘小渔船叫“岛屿男孩”号,而发生的事件也引发了全球的震惊。 岛屿男孩号拖行数公里后才返回作业海域,而挪威海岸警卫队接到信息上报的那一刻也为这次事件推向了高潮。 而这艘被拖行的并不是一艘民用渔船,也不是民用的潜艇,而是一艘美国的核动力潜艇,那么这次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为何挪威小渔船会将美国核潜艇拖行数公里? 挪威小渔船捕获美国核潜艇。 2023年1月为此时的挪威渔民们是寒冷的冬季,而因极夜现象的影响,太阳几乎整天都不会升起。 无边无际的黑暗笼罩着暴风雪肆虐的北极圈,刮起呼啸的寒风,海浪拍打在船身发出声音。 这时,一艘小渔船此刻正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中微微颤抖,突然,伴随着一阵刺耳的声音响起,回荡在船舱内。 令漆黑的夜晚平添了几分诡谲之色。 随着声音消失,这股力量似乎被收回一般,小船就像没事一般继续在海面上行驶。 但是,刚刚发生的异动却引起了船上几名渔民们的一丝疑惑,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几小时过后,在这寸步难行的寒冷海域里,他们的鱼网终于有了一丝动静。 兴奋之余,他们拉紧了鱼竿,准备收网。 但对于他们来说,这却是一个坏消息。 原本商量好一起出海打捞的两个船上的他们,其中一艘却不见身影。…
近日,印度媒体又对中国航母发起了新一轮的"抹黑"行动。 他们唯恐天下不乱般声称,中国航母的动力系统存在严重缺陷,每次开动都冒出滚滚黑烟。 而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韩国媒体也跟着"煽风点火"。 这些媒体像是找到了"宝藏"一般,对着航母启动时的照片反复做文章,言语中充满对中国航母技术的质疑。 难道中国航母真的存在他们所说的问题吗?为什么偏偏对"冒黑烟"如此津津乐道?而喋喋不休的印度,自家的航母又是否真的"清洁无烟"呢? 印媒的莫须有指控 说起对中国航母的挑刺,印度媒体可谓是“专业户”了。 这些媒体仿佛装了一副“显微镜”,总能从中国航母的一举一动中发现所谓的问题。 特别是在航母启动时冒出的那股黑烟,更是被他们反复提及,好似抓到了什么惊天大事似的。 印度媒体振振有词地表示:“中国航母 的整体设计虽然不错,但其低劣的发动机性能却成为了最大短板,每次启动时冒出的滚滚黑烟就是最好的证据!” 不仅如此,韩国媒体也跟着“雪上加霜”,纷纷转载这些言论,俨然一副"专家"姿态对中国航母指指点点。 每当中国航母进行例行训练或海上演习时,这些媒体就会像“嗅到腥味的猫”一样兴奋。他们不厌其烦地对着航母照片放大、剪辑,试图从那缕升起的烟雾中找出中国航母的致命缺陷。 这种对中国军事装备的抹黑,早已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今年8月的南通明斯克号航母起火事件,让这些媒体兴奋得像是过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