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刀”華為,“跪舔”美國,雙標富士康,這回顏面盡失

“捅刀”華為,“跪舔”美國,雙標富士康,這回顏面盡失

手握苹果订单的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每次交出的财报营收几乎都能让股东心满意足。越是如此,富士康的精神焦虑似乎越发明显,大有降低苹果订单依赖的想法。

所以富士康转型汽车行业,喊话马斯克希望能为特斯拉代工汽车。富士康真的能离开苹果吗?富士康转型汽车制造,能成吗?

离不开苹果的富士康

郭台铭在1974年创建了富士康,又在九十年代末来到大陆发展。借着市场红利富士康在大陆修建一座又一座代工厂,而真正改变富士康命运的还是苹果公司。

在乔布斯时代,苹果试图在全球寻找合适的代工厂,渴望苹果订单的富士康拿着厚厚的合作方案到了美国。

由于富士康已经在大陆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苹果也希望能在大陆市场站稳脚跟,最终双方走到了一起。时至今日,苹果与富士康依然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丰厚利润的果链中富士康市场份额位居世界第一,公司的财报利润也颇为亮眼。

不过富士康与苹果的合作关系并非不可替代,苹果可以找立讯精密,和硕参与代工,把iPhone订单分配给其它厂商。而富士康若没有了苹果,恐怕很难找到第二家同级别的客户。

原本也有这样的客户存在,却被富士康主动放弃了,他就是华为。

巅峰时期的华为手机业务完全不输给苹果,订单产能甚至比苹果还高。若富士康坚持与华为合作,便能留有一大退路。

结果在市场规则的变局下,富士康“捅刀”华为,与之保持界限。在华为需要合作的时候,富士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尽管富士康靠苹果订单稳住了业务营收,但也对苹果这家大客户产生非常大的依赖。

其实富士康这些年也在尝试改变,除了代工业务,还涉猎半导体,汽车制造等等。

比如富士康在青岛修建了封装工厂,又在印度与当地的公司合资,争取印度的半导体激励补贴。汽车制造方面,从2019年开始,富士康开拓了业务,又在2021年发布了多款电动汽车原型,向外界展示富士康汽车制造的能力。

不过富士康不打算销售自己的品牌汽车,而是重操旧业,做汽车代工。既然是代工,那就离不开客户订单。手机代工有苹果,汽车代工这一块,富士康把目光放在了特斯拉身上。

在富士康的年度科技日上,富士康亮相了三款电动汽车原型Model B、Model V、Model C,车型分别为两厢车,皮卡和SUV。根据富士康透露,Model C开启预订后32小时内订单量达到1.5万辆。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富士康在争取代工机会。

富士康转型汽车制造,能成吗?

富士康计划到2025年能出货50万到75万台电动汽车。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只能和几大电动汽车合作,比如特斯拉。

富士康喊话马斯克,称:“希望有一天能为特斯拉生产电动汽车。”富士康的电动汽车业务还处在起步阶段,就定下了如此远大的目标。

结果如何尚不明确,只是这种争取代工合作的行为,是否过于双标了?先是见势头不对“捅刀”华为终止合作,然后赶上电动汽车风口,又“跪舔”美国特斯拉。

要知道特斯拉有自己的超级工厂,在世界各地还有电池工厂设施,几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富士康想要抢着代工,这回可谓是颜面尽失。或许在一些人看来赚钱不寒碜,但也要看用什么方式赚钱。

所以富士康转型汽车制造,能成吗?大致可以判断,富士康想要拿到特斯拉的代工订单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特斯拉走的是自产自销模式,没有太大的必要把利润分给代工厂。

那么富士康只能争取其它厂商的订单了,苹果似乎也有自己的电动汽车业务,但一直处于研发阶段,汽车团队更是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苹果是否真的会将汽车业务落地还存在很大的悬念。

而且富士康并不是突然进军汽车市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定下汽车代工的路线了,结果呢?好像还没有一家车企将汽车代工订单交到富士康手中。

就算富士康拿到了一些订单,生产的产品也都是不大不小的汽车零部件,比如中控显示屏,车载娱乐设备,而整车制造订单仍处于空置状态。

因此富士康转型汽车制造,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被多少车企接受和认可,谁也不希望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中。在众多车企自建生产线,自研核心技术的背景下,富士康的汽车代工能走得多远,估计富士康也不知道。

总结

富士康的手机代工业务大获成功,抱着苹果的大腿成为世界第一。不过造车不同于造手机,事关安全出行,车企不可能马虎。照富士康的汽车业务来看,与其做代工,不如自己做汽车品牌参与销售来得更实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