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到了2022年越來越明顯,只有中國才能救社會主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黛博拉·韦内齐亚尔】

90年代末,美国两个不同的政策精英团体,即自由主义鹰派和新保守派意外地开始合流。两派联合的开端是就推动与俄罗斯的极端对抗达成了一致,后来又同样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战略敌手。

西方之所以患上“恐中症”,除了经济因素,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在多个领域取得长足进展,全球左翼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因而与日俱增。

去年夏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共二十大即将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为中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设定方向、奠定基调。根据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在其成立一百周年(2049年)之前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之,中国正沿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强国之一,并向科技进步、社会进步的方向迈进。

新冠大流行以来,中国严肃对待人的生命。然而美国和它的西方盟友总想指导中国应该如何管控疫情,讽刺的是:假如中国的抗疫工作做得像美国那么“好”,本应有3.8亿中国人感染、446万人死亡。实际上,中国大陆地区只有5226人死于新冠(数据截至10月12日24时)。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医疗资源远不如美国,这一抗疫成绩令人惊叹。

“谎言帝国”VS“社会主义仁政”

当新冠疫情还未蔓延到美国时,美国媒体和政客称它是“瘟疫”。两年后,当新冠已经在美国感染超过8400万人、死亡超过100万人,他们改口称新冠的危害——至少是经过若干次变异之后——跟季节性流感相当,并因此鼓吹“与新冠共存”的策略。新冠在全球的病例致死率约1.61%,在美国致死率为1.2%。在美国,2021年约46万人死于新冠,而2019年死于流感的人数仅有2万多,2021年更少。

有一种有意或无意的信念,认为传染病总会随着变异逐渐降低致死性,最终变成温和的常见疾病。尽管长期来说,传染病通常朝着温和的方向演化,但这未必会在短期内体现。谁也无法保证新冠的下一个变体就会迅速降低致死性——而那可能导致数万、数十万人丧生。

奥密克戎BA.5变体掀起新一波感染潮之后,英国《金融时报》被迫承认,欧洲缺乏检测、放弃控制疫情、已经三次接种疫苗的人再感染率高,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未来更高的死亡率。

尽管原因尚不明确,但已有大量证据显示,即便在治愈后,新冠仍会造成各种长期的症状,包括极度疲倦、呼吸急促、胸痛或胸闷、记忆力和注意力降低、关节疼痛等。曾因新冠住院的患者中,30%在6个月后仍受困于长期症状,一些患者的症状长达两年以上。所有感染的患者中,大约1/5出现了长期症状——全美国接近1700万人。

新冠对美国社会的实际损害被大大低估了,美国精英阶层的无情行为揭示了美国对工人阶级的病态阶级暴力。马克思科学地指出,资本主义积累过程本身不断创造出可抛弃的“多余”人口。在美国,资本找到了卑鄙但合法的方式来“抛弃”这些剩余人口,疾病大流行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与美西方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行之有效的“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在一种新出现的流行病面前,没有十全十美的应对措施,每种策略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评价一种抗疫策略,首先要看它是为谁服务的。新冠在中国造成的每百万人死亡人数仅为4人(美国则是3103人),这清楚地表明其政策将其公民、尤其是贫穷者的生命放在首位。

在与复杂的变异病毒的斗争中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需要对病毒传播规律有高度的科学认识,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有深刻的理解,需要有先进的统计学知识,了解各国的国情,拥有分析预防经验的高超技术,并实时调整计划。毛泽东曾精辟地阐述“大仁政”与“小仁政”的辩证关系:不可以因为照顾了小仁政妨碍了大仁政。鉴于非典类型病毒(新冠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都在此谱系上)可能涉及大量的生命损失,动态清零政策可以说是大仁政。

在社会主义中国,科学得到尊重和发展,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推动人民和社会需求的仆人——这一点在疫情中得到了多方面的体现。例如在全国实施动态的数字健康码平台联网,在主要城市都部署了可移动的小型核酸检测亭,其中配备了保护医疗工作者的设备,使检测更加便利快捷,这只是科学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小例子。

西方为何抹黑中国?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针对中国“动态清零”抗疫策略的宣传战,其目的就是要抹杀中国社会主义在公共卫生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谎言在英文媒体和社交网络里被广泛传播,让数十亿人忘记了美国对疫情的防控是如此糟糕、以为“动态清零”是错误的策略。这正是安东尼奥·葛兰西意义上的文化霸权:通过对认知和解释的操纵,美国统治精英意在延续其对全世界的支配。

中国的经验向世界证明:面对传染病大流行,尤其在对于病毒了解并不充分的疫情早期阶段,“群体免疫”“与病毒共存”既不是最佳选择、也不是唯一选择。只要将人民的基本权利而非资本的短期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展中国家也完全可以做得比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更好。

在2022年,只有中国才能拯救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我想强调以下七点。

首先是经济方面。在1978年至202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了3914%,而美国同期增长仅为231%。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已比美国大了18%。

社会方面,自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致力于推进反贫困、反不平等的斗争。

中国在2021年终结了绝对贫困,在最后一阶段(“脱贫攻坚”)使近1亿人脱贫。从更长的时期看,中国有8亿人脱离了绝对贫困,扶贫工作不仅着眼于城市化,也关注乡村振兴。消灭绝对贫困的斗争取得胜利后,重点转向实现“共同富裕”。

图为广西梧州市蒙山县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入股获得分红,该项目旨在实现立体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图源:IC Photo)

党推进群众路线取得重大进展,在扶贫行动中三百万干部被派往农村生活、工作数年,数千党员干部付出了生命,经此过程,乡村党群关系更为紧密。

除消除贫困外,2015年的一份重要声明强调了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政府还计划减少不平等、抑制资本过剩、防范资本无序扩张。

例如,政府成立了新的反垄断局,还出台有关规定,提出公民有权拒绝科技平台将算法强加给消费者;快递人员过劳现象被曝光。

中国政府对金融业内薪酬过高现象做出限制和管控;重申了“房住不炒”的概念,力图在防止房地产市场暴跌的同时,对其进行严格监控、防止其成为主要金融投机市场。

自2021年起,中国政府禁止私人机构提供课后补习。作为四个子女的母亲、六个孙辈的祖母,我认为这项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一政策,中国共产党可以消除外国经由课程对意识形态施加的影响;而且,该政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的利益比经济更加重要。

中国的教培行业一度非常庞大,市值逾1000亿美元的公司多达二三十家。尽管如此,政府的态度依然坚决。在相关政策发布前两周,教育部部长通报了此举的理由:教培行业已被资本挟持,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此外,取消补课也有助于为学生减轻压力、改善生活。

生态方面,中国在环境保护上成就卓著,在植树造林、减少污染、新型能源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成为了全球植树造林的领导者。执行“绿水青山”政策15年来,中国创造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全球年度林地净增量第一。1981年至今,中国种植的树木已达780亿棵。

2022年,在毛乌素沙漠,村民们在专家指导下植树造林,经过多年治沙,毛乌素沙漠的草木覆盖率已达65%(图源:IC Photo)

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国在7年时间里减少的空气污染几乎与美国在30年里减少的空气污染相当。

中国还致力于开发新型能源。中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中占据43%的份额,是光伏电池和组件的最大生产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在2016年至2021年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1% ,而年均能源消耗增长率却仅为2.8%,同期节约的能源约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中国能源总量中,已有近16%来自非化石能源。

政府治理方面,中国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贪行动。2012年以来,已有400万干部受到调查,其中包括常委、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解放军上将等。仅去年一年就有60万党政干部被调查。

根据哈佛研究的一项调查,在2003年至2016年间,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率提升至93%,对乡镇政府的满意率从2003年的43.6%跃升到70.2%,这一变化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明显。这主要归功于反腐斗争和惠及劳动阶层的社会福利政策。

意识形态方面,中国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大学里、社会上再次兴起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红色文化随着红色电影和广场舞的传播而复兴。年轻一代充满自信,不再迷恋西式颓废文化和符号。

党的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再次焕发活力。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有9600万党员,相当于全国近10%的家庭中都有党员。据皮尤中心报道,公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心程度高达90%。

另外,在当下的中国,国际主义正在兴起,“反帝”风潮开始回归。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一带一路”计划、全球发展倡议等都体现了中国对国际主义的重视。去年夏天,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上,七万人在天安门合唱《国际歌》,这是数十年来的第一次。

为了重申中国的国际主义和“反帝”历史,中国还做出了一系列极具象征性的重要举动:2020年10月,中国自1950年代以来首次举办了抗美援朝战争文物展;接着,一些大制作影片上映,向观众展现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38万中国人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而牺牲,其中包括毛泽东之子毛岸英。

2020年,北京军博举办抗美援朝70周年展(图源:IC Photo)

总而言之,如今的中国正全方位地展现着社会主义的活力。对于资本家而言,这样的中国当然令其胆战心惊;然而,对于全世界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今天的中国却是一座越来越明亮、越来越重要的灯塔。

可以说,在1949年,社会主义拯救了中国;而在2022年,只有中国才能拯救社会主义。假如没有中国,西方会将世界带入更漫长的黑暗世纪。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特朗普急了,發長文狠批中國,威脅要對華祭出2招,但強調一件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美之间再度泛起新的波澜。 此次率先按捺不住的,是特朗普。 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火力猛攻,洋洋洒洒发布数百字长文,直指中国“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痛批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全球构成威胁”。 他在文中言辞激烈,一套套狠话接连抛出,甚至还亮出了“百倍关税”以及“软件封锁”这两张他惯用的“王牌”。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转折。 话锋一转,他又突然着重强调“不会取消与中方会晤的可能性”。 这出“先兵后礼、打打谈谈”的戏码,对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初次见识。 但此次他如此急切,究竟是被何种因素触动了敏感神经呢? 触及经济要害,他暴跳如雷特朗普此次大发雷霆,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稀土政策心怀不满,实则是中国的举措精准击中了美国的经济命脉。 他在文中使用了诸多刺耳的词汇,指责中国“操控全球科技链”“充满敌意”,甚至将其上升到“道德耻辱”的高度。 不过,对于熟悉他行事风格的人来说,都清楚这种夸张的表述,往往是他情绪失控的外在表现。 中国此次的应对策略确实精准有力。 稀土并非什么稀罕之物,但它在高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军工系统中的地位,堪称“无可替代”。 反观美国,几十年来在稀土战略储备方面严重缺失,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几乎达到了“毫无保留”的地步。 此次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手软,还顺势推出“全链条监管”“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特别港务费”等一系列组合举措,将整个供应链紧紧掌控。…

4 minutes ago

美國擔心的情況出現了?特朗普收到消息:解放軍接下來有大動作

中东地区正在经历战略变局。一场代号"蓝剑-2025"的演习,恰似一记惊雷,在中东地缘政治的天空中炸响。 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这场演习将在10月中下旬举行,由中国和沙特联合举行。结合近期的中东局势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交流。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宣布将与沙特举行联合演习】 沙特,这个坐拥石油财富的国家,几乎一直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在军事实力的天平上,利雅得把信任押在了华盛顿身上。但现在的美国却不那么靠得上了,面对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特朗普选择袖手旁观。这让海湾诸国不得不开始反思:今天是卡塔尔的遭遇,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开始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在地区安全平衡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中国,凭借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和日益强大的军事能力,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 “蓝剑-2025”似乎就是这段关系的生动注脚。 中国和沙特的联训,不只是为了提升彼此的海军战术技能,而是一种政治宣言:沙特正在逐步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希望与中国以及巴基斯坦一道,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更为稳定和自主的安全体系。 【中国舰队将“出征”阿拉伯半岛】 为什么会提到巴基斯坦,因为其在沙特与中国的关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从那一刻开始,任何想要对沙特动手的力量,都不得不掂量一下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但问题在于,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持续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沙军演这个平台,沙特可以直接向中国传达其战略需求。一旦双方达成共识,沙特的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注入巴基斯坦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这种合作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中国没有直接介入地区冲突,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沙特出钱、中国出技术、巴基斯坦出人力"的合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中东地区的安全架构。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重磅军事协议】 当中沙"蓝剑"军演的舰艇编队在波斯湾破浪前行时,这场演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交流,它标志着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这片曾经被美国视为"后花园"的地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持续十余年的护航行动,是对中国远海作战能力的实战检验。数据显示,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40余批护航编队,为近700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航。这种持续存在的海上力量展示,向地区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有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愿,更具备相应的能力。…

9 minutes ago

美國網友:如果中國這麽偉大,為什麽從來沒有發明過任何東西?而是從美國那里拿走一切?

美国网友在问答网站上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这么伟大,为什么从来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 说实话,这种认知水平确实让人震惊,不过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聊聊中国的发明创造。 那么,中国创造究竟有些什么?是怎么改变着世界的? 没有中国,世界会是啥样? 提到中国发明,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四大发明。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发明,今天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这项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没有纸张,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根本无从谈起。 想象一下,莎士比亚的剧本写在羊皮上,一本《哈姆雷特》得用掉多少只羊?印刷术更是直接推动了欧洲知识大爆炸。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古腾堡的印刷机早了400多年。 火药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到了宋朝更是广泛应用于军事。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战争模式,没有火炮,中世纪的海战还停留在肉搏的水平。 指南针的发明则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能发现美洲新大陆,靠的就是这个小玩意儿指路。说句不夸张的话,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可能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但中国的古代发明远不止这些。2013年,中科院专门梳理出了88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养蚕丝织技术让丝绸之路成为可能,这条贸易通道连接了东西方文明。茶叶栽培技术现在养活了全世界数千万茶农,人痘接种术更是现代疫苗技术的鼻祖。 在数学领域,中国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十进制计数法、珠算、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应用比毕达哥拉斯定理早了几百年。 在天文学方面,张衡发明的浑天仪精确度惊人,地动仪虽然不能预测地震,但作为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 钢铁冶炼技术让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世界工业的领先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掌握了炼钢技术,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深井钻探技术也是中国首创,四川自贡的井盐开采技术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些发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结果。 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13 hours ago

剛當選就變臉,高市早苗對華態度180度轉彎,接連對華做出承諾

高市早苗刚坐上总裁椅,就急着给北京递“秋游”申请,算盘珠子打得我隔着海都听见:先把半导体材料出口卡脖子松一松,再顺手把丰田九州工厂那口闷气吐出来。 她以为这是“战术性撒娇”,可我们心里门儿清——日本车企利润四成靠中国,她敢真断? 断的就是自家养老金。 她在国内玩的更花。 右翼老哥要她在安保文件里写“台海有事”,她转头答应公明党把这句删掉,气得安倍派连夜拉群“国家利益守护会”,名字挺中二,其实就是逼宫。 高市两头哄,哄完还得回来哄我们:11月APEC她想握手,想签谅解备忘录,可教材里“南京事件”那行小括号还热乎着——中国称大屠杀——括号里塞的是刀子,不是歉意。 最鸡贼的是技术赛道。 光刻胶继续卖,稀土加工却暗渡陈仓迁去越南,1000亿日元基金给她垫脚。 她以为把生产线搬出中国就能睡安稳,忘了越南电网还得靠广西送电。 三菱重工倒是老实,拉着中石化搞碳捕集,项目刚动工,日方工程师私下吐槽:“补贴只够买半条管线,剩下得靠中方兄弟扛。 ”听懂没? 合作是真,掏钱是假,高市把绿色故事当挡箭牌,算盘还是那颗算盘。 窗口期就剩俩月。 APEC要是谈不拢东海危机热线,她回去就得被右翼生吞;谈拢了,特朗普万一返场,张口再要80%驻日美军保护费,她还得找中国买美债续命。65岁老人占三成二,GDP增速0.3%,她敢豪赌? 赌输就是下一位“一年首相”。…

13 hours ago

俄烏還未停戰,亞洲又發生沖突,中國兩大鄰國交火,梟龍戰機上場

俄乌战事至今仍未平息,全球目光却再次被亚洲吸引,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之间的边境又燃起了战火,枭龙战机也上了场。那么,这场突发冲突缘何而起?又将走向何方? 冲突最初的导火索来自10月10日凌晨,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枭龙、F-16战斗机以及翼龙无人机,对阿富汗境内四座城市发动空袭,目标直指巴基斯坦塔利班据点。塔利班政权强烈不满,称巴基斯坦侵犯其领空,并在11日晚间发动大规模反击。阿富汗国防部发言人霍瓦拉兹米随后宣布,塔利班部队袭击了巴基斯坦至少六个边境哨所,部分地区战斗持续至午夜。双方互指对方“无端挑衅”,交火现场火光冲天,震动整个区域。 这场冲突并非孤立事件,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自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两国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但矛盾始终未能消除。巴基斯坦长期指责阿富汗当局窝藏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武装人员,任由他们越境袭击巴基斯坦安全部队。而阿富汗方面则反驳称,他们并未支持任何针对巴基斯坦的武装活动,反倒是巴方不断侵犯阿富汗领空,造成平民伤亡。双方的口水战早已持续多月,如今演变成真刀真枪的交火。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边境战争中,最受关注的武器之一是巴基斯坦出动的“枭龙”战机。这款由中巴联合研制的多用途战斗机,已成为巴空军的主力装备之一。此次出动被认为是巴方对阿富汗的一次“警告性打击”,既展示了巴军的空中优势,也传递出一种信号——巴基斯坦的容忍正在消耗殆尽。分析人士指出,巴军此次空袭不仅仅是反恐行动,更是一次战略宣示。巴基斯坦想告诉塔利班政权:若继续纵容TTP武装,巴方不排除采取更强硬措施。 然而,对阿富汗塔利班来说,这场冲突同样是一次“姿态性的回应”。自重新执政以来,塔利班面对国内经济困境与国际孤立,迫切需要通过“捍卫主权”的行动稳固内部支持。面对巴基斯坦的空袭,他们若不作出回应,将被视为软弱。因此,这场夜袭既是军事行动,也是政治表态。阿富汗国防部公开表示:“我们已做好保卫领空的准备,任何侵犯都将遭到强烈回击。” 外部因素也让这场冲突更加复杂,巴基斯坦指责阿富汗塔利班与印度关系过于密切,认为印度在背后支持TTP以牵制巴基斯坦。而印度方面则坚决否认,称这是巴方的“虚假叙述”。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在近年确实加大了对阿富汗的外交与人道援助力度,这让伊斯兰堡的疑虑不断加深。巴基斯坦认为,印度正在利用阿富汗问题扩大其在南亚的影响力,而塔利班当局也在利用与印度的接触,寻求经济与政治支持。由此,原本只是双边冲突的火药味,逐渐带上了更广泛的地区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冲突发生的时机极为敏感。俄乌战争尚未停歇,中东也依旧动荡,而亚洲再起硝烟,使国际社会的焦点被再次拉回到南亚。这片区域长期充满不稳定因素:宗教分裂、恐怖活动、民族矛盾、边境争议。每一项都可能成为战争导火索。如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的冲突,无疑让整个地区再度陷入不安之中。 此外,这场冲突也让外界看到一个现实:南亚和平脆弱而短暂。任何一方的军事动作都可能被误判、被放大,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对中国而言,这场战火虽未直接波及边界,但却值得高度警惕。中国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均为邻国,在中巴经济走廊、区域安全合作等问题上有广泛利益。若巴阿冲突持续升级,恐将影响“一带一路”的稳定推进,也可能波及中亚南部的安全格局。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这一立场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对于世界来说,这场冲突的影响或许暂时有限,但它提醒人们,全球安全从未真正安稳。欧洲的战事未息,中东的矛盾仍在,南亚的硝烟又起——地缘政治的动荡正在全球蔓延。战争的背后,从来没有真正的赢家。南亚的未来,取决于各方能否在利益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无论战火多么炽烈,终将要回归理性。只有和平与合作,才能让这片饱受冲突的土地迎来真正的安宁。

13 hours ago

見中國人就打,高喊“希特勒萬歲”?中俄關系最大的阻礙是他們

中俄的关系,即使是美国也难以离间,反而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中俄两国在政治、能源、军事、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密切。 然而,表面看起来的美好其实也面临着重重阻碍,谁又能想到,其中最大的难关,竟然源自俄罗斯内部那么一小撮人。 他们都是谁?如今又怎样了? 不只是剃个头那么简单 光头党的根,其实不在俄罗斯。 最早在60年代的英国,工人阶级的青年们为了彰显反叛,开始流行剃光头。这股风潮传到70年代,恰逢西方世界冷战思潮激烈、经济下行,种族矛盾日益尖锐。一些极端分子嗅到了机会,他们把光头这个标签,和暴力、种族优越论捆绑在一起,包装成一种所谓的青春“理想”。 这套“时髦”传到九十年代的俄罗斯,简直是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 苏联解体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整个社会瞬间崩塌。经济一落千丈,普通人的毕生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1%的寡头掌握了国家80%的资产,而剩下的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面临的是没有学上、没有工作干的绝望处境。 当一个年轻人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时,仇恨就成了最廉价、最直接的情绪出口。 “仇富”和“仇外”的种子,在这样的废墟上疯狂生长。一些人选择了自暴自棄,另一些人则选择抱团取暖,投奔所谓的“新兄弟”,组成帮派。他们剃光头发,穿上迷彩服,这身“制服”给了他们在混乱中仅有的一点身份认同和虚假力量。 一场只打苍蝇不拍老虎的战争 进入21世纪,面对光头党日益猖獗的暴力活动,俄罗斯政府终于开始重拳出击。 普京亲自站台,誓言“绝不宽恕”。一时间,警察、特警、宪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规模抓捕行动,主流媒体连篇累牍地揭批其罪行,“恐怖分子”的名单被公然摆上台面。这种“零容忍”的姿态,确实让不少受害者家属感到大快人心。 官方的行动看起来雷厉风行,报表上的数字也十分漂亮,据说十年不到,光头党在大部分城市只剩下零星的残党。一时间,“安全俄罗斯,美好生活”的口号似乎就要实现了。很多人都差点相信,这个困扰社会多年的毒瘤,就这么被轻松切除了。 然而,现实远比新闻报道要残酷。2012年,有媒体披露,那些被“取缔”的组织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个名字,活动从地上转到了地下。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有传言称部分警察与这些极端团体之间存在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1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