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難怪特拉斯近期消停很多,原來英國正面臨一場巨大危機,恐怕要亂

英国首相特拉斯总喜欢模仿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以“铁娘子”的形象示人。因此,在她担任外交大臣期间,就一直以对俄和对华态度“强硬”著称。为此,特拉斯的很多言论充满了争议。即便当选英国新一届首相,同样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

不过,特拉斯近期似乎消停多了,较少发表有关对俄或者对华的“强硬言论”。尤其是在近期乌克兰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以及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报复性军事行动等问题上,一向喜欢抓住某些重大国际事务刷存在感的特拉斯,似乎变得“沉默寡言”。

其实,这并非特拉斯当上首相之后在“修心养性”,而是她的这个首相位子并不好坐,所要面临的麻烦实在太多,甚至多得她无暇在其他问题上发表意见。最近,英国麻烦不断,能源危机和经济危机并发,搅得整个英国都鸡犬不宁,而英国一些“不安分”地区也趁机搞事。被多重危机搞得焦头烂额的特拉斯,哪还有心情去管其他事情?

据《环球时报》报道,苏格兰地方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日前表示,她有信心在明年举行第二轮苏格兰独立公投。据悉,英国最高法院将从11月开始,就不允许苏格兰政府在没有得到英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举行第二轮独立公投的问题进行审理。

斯特金还表示,如果苏格兰第二次独立公投遭到最高法院的否决,那在2024年的大选中,民族党将以苏格兰是否应该独立成为其竞选纲领,使大选成为“事实上的公投”。这就意味着,不管最高法院就此做出什么样的判决,或者说英国首相是否允许,苏格兰举行第二次独立公投,已然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苏格兰在2014年举行的第一次独立公投中,虽说获得当时的英国最高法院的批准,但最终却因为超过半数的人愿意继续留在英国,导致公投以失败告终。不过,与2014年苏格兰的独立公投相比,今天的民族党已经成为该地区的最大政党、同时还控制着当地议会的大多数席位。

更重要的是,民族党与该地区的绿党议员达成权力分享协议,两党都承诺推动第二次独立公投。显然,在苏格兰再次举行独立公投的政治条件已然成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公投得以通过,苏格兰脱离英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与2014年相比,脱欧后的英国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一个二流国家。英国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被削弱,让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只能成为美国的附庸。与此同时,随着大英帝国的没落,伦敦当局对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区的控制力也随之被严重削弱。

更重要的是,英国的脱欧让其沦为了欧洲的“弃儿”,以至于在苏格兰问题上无法获得盟友支持。相反,欧盟和美国之前还就苏格兰问题对特拉斯发出警告,阻止她出台极端的法案,破坏苏格兰等地区的“自由和民主”。国际形势的变化,进一步增加苏格兰在独立公投上的胜算。

正因为苏格兰第二次独立公投有很大的胜算,这也就是特拉斯一直想方设法阻止此次公投的主要因素。从斯特金做出的表态来看,民族党显然已铁了心要按期举行独立公投,不管伦敦方面同意与否,他们在将苏格兰从英国版图中分裂出来的问题上,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

照当下形势来看,特拉斯想要阻止苏格兰举行第二次公投,似乎已力不从心。更何况,她自己现在已经自身难保。近期,特拉斯所出台的减税政策,引发英国朝野上下的强烈不满,加之她上台后就传出多起丑闻,导致其支持率一路暴跌。特拉斯还能在首相的位子上呆几天,估计连她自己心里都没底。对特拉斯而言,英国都快分裂了,自己也面临下台危机,她哪还有心思关心乌克兰的那些烂事。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高市早苗叫囂,日本要成為擁核國家?美媒曝光:中國正在加速備戰

前言 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表示,她不承诺将“无核三原则”写入日本的安全战略,这一言论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开始猜测日本是否会走向拥核道路。 高市的发言反映了,日本右翼势力对战后和平体制的深刻质疑,也可能意味着日美安全合作发生变化。 而此时,美国媒体曝出中国加速扩展核武库的消息,使得这一敏感话题更加复杂。 日本会不会真的走向核武器化? 高市早苗的“拥核”言论 在日本国会的答辩现场,高市早苗的言论直接触动了日本安全战略的核心问题。 高市表示,她在执政期间,不会承诺将“不持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三原则写入日本的安全战略,这意味着她放松了日本在核武器问题上的长期禁令。 她的这一表态,不仅让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关于日本未来是否可能成为一个“拥核”国家的广泛讨论。 高市早苗的言论可以被视为日本保守派对战后和平体制和无核三原则的挑战。 自冷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奉行“无核三原则”,即不持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 随着中国和朝鲜的核武器威胁日益加剧,部分日本政治人物认为,当前的防御体系已经无法有效应对区域安全挑战。 尤其是在日本周边的安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加强核武器防御被认为是一种提升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 日本作为二战后的战败国,其战后体制受限于和平宪法和无核三原则,始终未能发展核武器。 与日本长期依赖的“美国核保护伞”相比,部分保守派政客认为,这种依赖使得日本在面对中国和朝鲜的威胁时,显得过于脆弱。…

4 minutes ago

前腳剛收下我們送去救命的物資,後腳就拉著美國在咱們家門口搞軍演

前脚刚收下我们送去救命的大米和帐篷,后脚就拉着美国在咱们家门口搞军演。 这事儿,真是想破脑袋也想不通。 菲律宾那边被台风和洪水搞得一团糟,一百多万人没吃没喝,转头就找我们帮忙。我们怎么做的? 2013年的“海燕”和2021年的“雷伊”两次强台风,都给菲律宾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而中国的救援物资总能在最危急的时刻抵达。 2013年“海燕”横扫菲律宾时,莱特省、东萨马省几乎被夷为平地,4000多人遇难,1600多人失踪,百万民众连基本的吃住都成了问题。 中国在灾情发生24小时内就启动了援助,先送去200万美元紧急现汇,紧接着送了1000吨大米赶往灾区。要知道当时当地粮库全被洪水冲毁,这些大米直接救了无数饥民的命。更贴心的是物资细节,上千顶帐篷每顶都配了备用扣子和修补材料,上万条毛毯精准送到缺衣少食的灾民手中,生怕风雨再添新愁。 但中国的援助不止于“输血”,应急医疗队带着药品火速赶赴,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援队扛着设备深入重灾区,连“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都远道而来,在海上为上千名伤员做了手术,那些在废墟中受伤的民众,就是靠这些医疗支援捡回一条命。 到了2021年“雷伊”台风肆虐时,宿务、莱特这些曾遭“海燕”重创的地区再遭打击,断水断电的民众在废墟上焦急等待救援。中国驻菲使馆这次更迅速,48小时内就敲定援助方案,除了百万美元现汇,还送去2万个定制的食品包,每个包里都装着大米、罐头和方便面——全是能快速充饥、方便储存的必需品,精准对接了灾区“缺吃少喝”的痛点。 这些物资通过菲方的分发网络,一路送到了 Negros 东西部、保和省等重灾地区,有灾民拿到印着“中国援助”的食品包时,当场拆开泡面用雨水煮着吃,说这是灾后第一顿热饭。 两次台风救援里,中国的援助从来不带政治附加条件,哪怕“海燕”发生时中菲因南海问题关系正僵,中方还是不计嫌隙地倾力相助;“雷伊”期间全球还受疫情影响,中国依然优先调配灾区急需的物资。 但缓过劲来的菲律宾是怎么做的呢,和美密集军演,而根子就在菲律宾的 “安全焦虑” 和对美国的依赖。菲律宾军力本就薄弱,南海又常年有争议,它自己心里清楚,没美国撑腰根本扛不住。…

39 minutes ago

美國生產出第一塊稀土磁鐵!貝森特敲鑼打鼓:再也不怕中國卡脖子!

美国生产出第一块稀土磁铁!贝森特敲锣打鼓:再也不怕中国卡脖子,开始不对劲了,美国竟然真的从稀土危机中成功突围并且还让美财长贝森特好一阵欢呼雀跃,这其实说的是美国生产出了第一块稀土磁铁,考虑到我国的稀土反制牌在关税战背景下一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破除稀土限制可谓是必须要高度关注的事项内容。[给你小心心] 美国财长贝森特手中那块银灰色的钕铁硼磁铁,在2025年11月7日吸引了全球目光。 他在南卡罗来纳州的eVAC 公司宣布,这是美国25年来制造的第一块稀土磁铁,标志着美国将结束在稀土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贝森特财长将这一进展与更广泛的经济复苏和就业创造联系起来,并预测美国制造业将在2026年和2027年持续“腾飞”。 然而,产业界人士清楚地知道,这块磁铁的政治象征意义远大于其产业实际价值。 尽管美国拥有像芒廷帕斯这样的稀土矿,但长期缺乏中下游冶炼与分离技术,产出仍需送至中国加工。 目前,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80%以上、磁体生产的90%以上,这种优势是经过几十年积累形成的。 就在贝森特宣布这一“突破”前后,中美贸易关系正出现微妙变化。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至2026年11月10日,暂停实施此前对稀土、超硬材料、锂电池等关键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 同时,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正在制定向美国供应稀土金属的简化机制,以保障稀土金属不会流向美国的军事企业。 这种“经过验证的最终用户”机制将有助于中国满足美国提出的促进稀土材料出口的条件。 澳大利亚和美国专家分析称,美国要建立安全、独立的供应链,需要10至20年时间。 稀土磁铁是几乎所有现代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智能手机和汽车到风力涡轮机、战斗机和导弹系统都离不开它,正因如此,美国政府对稀土供应链的安全表现出极度关切。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中,关键矿产资源几乎无处不在,从对华贸易战,到乌克兰和平进程,再到吞并格陵兰岛的意图。…

45 minutes ago

G7發表聯合聲明,不許中國援俄,不許對台動武,不許阻止稀土出口

G7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连提三次中国,几乎句句带刺: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那么,G7外长发布的这份联合声明,究竟有何意图?中方又应如何应对? 11月11日至12日,G7外长在加拿大召开外长会,这是他们今年第二次聚在一起。会议主要讨论三件事,分别围绕乌克兰、台海与关键矿产供应链问题。会议结束后,一份措辞尖锐的联合声明引发外界关注。声明中三次点名中国,概括起来就是不许中国援俄,不许对台动武,不许阻止稀土出口。 加拿大外长阿妮塔·阿南德在会议期间宣布,将针对俄罗斯无人机研发及部署人员实施新一轮制裁,具体涉及37个实体和11名个人。 英国则承诺向乌克兰提供1.2亿英镑能源基础设施援助,重点修复基辅、哈尔科夫等关键城市的电网设施。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表态引发内部争议——他仅强调“加强乌克兰防御能力”,却回避具体新制裁措施,与欧洲国家“施压促和谈”的诉求形成明显温差。 俄乌战场态势持续胶着。俄军近期采用“双重打击”战术:先用破片弹头无人机破坏乌克兰防空系统,随后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能源节点。乌克兰能源部11月10日通报,全国70%地区实施限电措施,利沃夫州地下储气库输送终端遭持续破坏。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求购25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但美国政府已暂停直接军事援助,导致欧洲国家不得不“借调”本国装备支援前线。 特朗普政府公开宣称“美国不再为乌克兰付钱”,并指责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损失3500亿美元,这一政策转向直接导致价值超50亿美元的武器出口延迟交付。 欧洲国家对美政策分歧加剧。德国虽向乌克兰增派“爱国者”系统,但总理朔尔茨坦言“欧洲无法完全替代美国角色”。 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呼吁建立“欧洲防务自主”体系,减少对美依赖。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西方制裁使俄美关系修复复杂化,但俄方仍愿通过对话解决冲突。 这种微妙平衡折射出G7内部在俄乌问题上的策略分歧:欧洲急于止损,美国则将冲突视为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工具。 G7声明延续“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表述,并鼓励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组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反对,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干涉。 解放军东部战区随即展开“全时待战”部署,台海周边空域实现24小时巡航,海域全年战舰游弋,形成对台四面战备包围态势。 民进党当局持续渲染“大陆威胁论”。2022年8月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首次实施“穿岛”导弹试射,军机多次穿越所谓“海峡中线”,军舰绕岛频次大幅增加。 大陆政府同步祭出经济反制组合拳:暂停向台湾出口天然砂,暂停进口台湾2066项食品,并开展大规模“锁台”军演。国务院台办公布第二批“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包括萧美琴、顾立雄等7人,实施终身追责惩戒。 美国持续通过“军事融资”向台湾输送武器,2025年对台军售总额突破40亿美元,涵盖“爱国者”导弹维护、F-16战机升级等项目。…

2 hours ago

全面反華開始?7國連開2天大會,聯手審判中國,055先進逼日本島

为什么G7嘴上说着维护稳定,行动却在处处针对中国?为什么它自己可以大搞军备扩张,却连中国的正当防卫都要指责?中国的反制,到底高明在哪里? 最近,七国集团在加拿大开了两天外长会,表面上是讨论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但仔细看看他们的声明和表态,就可以发现——这场会议,很大程度上就是冲中国来的。为什么这么说? 最让人不齿的是他们对台海议题的指手画脚。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1月13日的记者会上说得明明白白,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怎么解决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轮不到外人插嘴。 可G7偏要拿着"地区稳定"当幌子,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这种颠倒黑白的本事真是练到了家。他们怎么不想想,过去几十年里,是谁在全球各地挑起战争,是谁在台海周边频繁派舰机挑衅? 就拿美国来说,今年光是派往南海的军舰就不下十艘,军机抵近侦察更是家常便饭,现在倒好,反而贼喊捉贼说中国"破坏稳定",这脸皮厚度也是没谁了。 更可笑的是他们渲染"中国军事威胁"那套说辞。林剑发言人说得很清楚,中国是和平与安全问题上纪录最好的大国,一直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核力量始终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反观G7自己呢?美国每年军费突破八千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和的近一半,还拉着英国、澳大利亚搞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明目张胆地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潜艇技术,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核扩散风险。 可这些他们半句不提,反而盯着中国的正常国防建设说三道四,这不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是什么?就像一个拿着刀的人,指责别人手里的防身棍"太吓人",简直荒谬到了极点。 "指责中俄合作",更是暴露了G7的霸权心态。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一直遵循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都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的正常国家交往,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 G7自己搞各种排他性小圈子,动辄对他国实施单边制裁,现在倒好,见不得中俄走得近,非要跳出来说三道四。 他们怎么不想想,当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的时候,怎么没见彼此互相指责? 说到底,还是见不得中国发展壮大,见不得国际秩序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总想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面对这些赤裸裸的挑衅,中国的应对可以说是既冷静又有力,透着股战略定力。外交上,咱们不跟他们玩虚的,直接戳穿他们的谎言。 林剑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把G7的不实之词一条条驳了回去,从台湾问题到东海、南海局势,从核政策到经贸问题,每一条都有理有据,立场坚定明确。 这种直接亮剑的态度,让国际社会清楚地看到谁在说真话,谁在搞政治操弄。而且咱们不是光靠嘴说,行动上也毫不含糊。…

2 hours ago

中國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計:把日本的幫手全找來

中日这次交锋的烈度,远超我们想象。中国外交部在最新的表态中,第一次提到“侵略”二字,而高市早苗则甩出了妙计,她要把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帮手全都找来。本期,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 一、中国首提“侵略”二字,石破茂发声! 本次事件的起因,就是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她前几天居然称:如果台海有战,日本将使用集体自卫权。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召开记者会,发言人林剑再次提到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这一次,林剑没有跟她客气! 林剑提到:“如果日本胆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势,就构成对中国的侵略行为,那中方必将迎头痛击!”这是中国外交部第一次,在这个问题上提到“侵略”二字,这说明中国已经对高市的言论定了性,她已经不是得罪中国的问题,她是越过了中国的红线。 最新消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已于11月13日召见了日本驻华大使。当着日方大使的面,孙卫东严正提出了中方的要求:“高市早苗必须立即反思,并收回恶劣言论,不然的话一切后果由日本承担。”孙副部长的话,无疑让日本大使相当紧张,接下来就看日本大使馆如何回应了。 眼看局势已经越来越严重,日本国内现在已经乱作一团。来自日本的最新消息,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已经发声了。11月13日,石破茂在国内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强调了以下两点: 1.他本人并不赞成高市早苗的说法; 2.他称:历届日本政府都避免发表“如果台海有事,日本就该怎么做”这样的言论。 此前,高市早苗曾辩解称:“我的说法符合历届政府的见解”。但现在石破茂的发声,无疑狠狠地打了她的脸。此前已经有两位日本前首相表达了对高市早苗的不满,现在再加上石破茂,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坛的名声现在算是彻底毁了。 二、高市政府想到妙计:要把日本在全球的帮手全找出来 其实,事件发酵后没几天,高市早苗就已经亮明了态度:不会撤回言论;但是今后也不会再提此事。她以为这样就能让中国放她一马,但她没想到中国始终坚持要她主动撤回言论,不然此事没完。眼看中国的态度如此强硬,高市早苗便不得不再想其它办法。你还别说,还真让她想到了一招:把日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帮手,全都找出来。 从近几天日本官员的动作来看,他们一共找了7大帮手,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第一个帮手,就是澳大利亚。 来自《南华早报》的最新消息,日前,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铃木量博在澳大利亚发表了演讲,大谈中日这次的交锋。铃木量博重点提到3点: 1.首先,他刻意表现出“友善”的一面,称:日本一向都是愿意跟中方对话的。…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