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海軍第三艘航母「福建」號開始了系泊試驗,外界也紛紛開始猜測中國的第四艘航母何時會現身。香港《南華早報》則刊文表示,中國目前已經完成了第四艘航母的設計工作,預計最早在2025年,最晚到2027年就可以下水。同時,港媒還表示,此前軍方相關人士曾經表示過,中國海軍的第四艘航母預計仍然會繼續使用常規動力設計,而不是很多人所認為的核動力。
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此前曾經公開表示,該公司預計將會在2027年之前實現對核動力技術的突破,這也是很多人認為中國海軍第四艘航母會採用核動力設計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不少觀察家都認為,這只是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自己單方面的說法,現在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該公司已經得到建造核動力航母的授權。而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核動力航母將會是一個巨大的突破,所以中國海軍將會對核動力技術採取更加審慎的態度。所以,常規動力航母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更加合適。
有觀察家認為中國的第四艘航母仍然會是常規動力航母,自然就有觀察家認為中國海軍的第四艘航母會是核動力航母。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高級安全分析師馬爾科姆·戴維斯認為,中國希望擁有一支「世界級」的海軍力量,而要建成一支「世界級」的海軍,那麼遠程投射能力不可或缺。
雖然常規動力航母也能夠擁有不錯的遠程投射能力,但是和核動力航母相比,常規動力航母在執行遠程投射任務時,對遠洋補給艦和海外海軍基地的依賴會更大一些。而中國海軍目前已經擁有了電磁彈射器,核動力航母相較於常規動力航母也擁有更強大的發電能力。除了能夠充分發揮電磁彈射器的效能外,還可以為未來艦載電磁炮、艦載雷射武器等先進系統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此外,核動力航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屬於「聲望資產」。目前中國海軍已經裝備了戰略飛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裝備核動力航母是遲早的事情。而在裝備核動力航母之後,也更加容易讓外界將中國海軍視作是一支「世界級」的海軍。
美國頂級智庫蘭德公司的高級政策研究員布拉德·馬丁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布拉德·馬丁認為,電力消耗決定了核動力航母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是剛需,傳統動力航母或許也能保證電磁彈射器的正常工作,但是想要充分發揮電磁彈射器的效能就比較困難了。而且,中國已經有建造艦艇用核反應堆的經驗,建造能夠給航母使用的核反應堆問題也不算太大。
雖然很多人在感情上希望中國海軍的第四艘航母會採用核動力設計,但從個人的角度出發,第四艘航母採用核動力設計和常規動力設計的概率都不小。
首先,從使用常規動力的角度上來看。雖然核動力航母擁有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加強大的戰鬥力,但一款裝備是否合格,實際上需要看使用者對其的作戰定位是如何的。只要從作戰定位的角度出發,才能發現問題。而決定作戰定位的,實際上就是作戰目的。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海軍航母部隊的主戰場仍然是在亞太地區。
對於中國海軍航母部隊來說,在台海問題徹底解決之前,首要考慮的就是如何與火箭軍等其他兄弟部隊配合,防止美國海軍航母部隊介入台海戰事。換言之,中國海軍航母部隊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對於遠洋海外軍事基地和遠洋補給艦的依賴並沒有那麼明顯,所以是核動力設計還是常規動力設計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
其次,即使是在「福建」號航母服役,中國海軍擁有3艘航空母艦之後,考慮到「遼寧」號航母和「山東」號航母都屬於滑躍起飛型航母,並且「遼寧」號航母的艦齡還偏大。對於中國海軍來說,只有擁有兩艘性能先進、質量可靠的平甲板彈射型航母才能保證擁有穩定的海上航空作戰能力。而核動力航母涉及的變數太多,對於中國海軍來說,需要冒的風險會更大一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海軍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因為使用了來自核潛艇上的核動力裝置,導致「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一直帶著「心臟病」,明顯影響了其戰鬥力的發揮。而核動力航母動力模組的更換不僅風險巨大,而且代價不菲。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等待大馬力航母用核動力裝置研製成功再建造核動力航母的吸引力也不小。
說了那麼多可能採用常規動力設計的好處,那麼直接讓第四艘航母採用核動力設計有沒有什麼好處呢?當然也有!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對後勤依賴較低,擁有更強的發電能力,以及擁有更強大的「聲望」外。對於中國海軍來說,核動力航母是一道必須跨過的門檻,越早跨過,在核動力航母的發展上占有的優勢就越大。至於技術風險,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的爭議,實際上和早年間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的爭議差不多。
雖然我們也能夠為「福建」號航母裝備蒸汽彈射器,但是這樣無法對美國航母形成什麼有效的技術優勢,因此最終決定換成使用電磁彈射器。而現在的情況證明了,這種決定是正確的。那麼,如果堅持讓第四艘航母採用核動力設計,是否也會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呢?
總結起來,就是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之爭,說到底還是要看大馬力航母用核動力裝置是否能夠按時保質保量地交付。如果可以的話,基本上可以確定就是核動力航母。如果不是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繼續採用常規動力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