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成兩岸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後,中國到底會擁有多大的力量?這可能是所有美國政客最不願思考的問題。正因如此,美國在阻止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問題上始終態度堅決,立場反覆橫跳,甚至不惜背信棄義。
如果把美帝國主義的霸權思維比作一隻狼,那麼它鋒利的爪子就已經伸到了我們家門口,時刻在南海和台海周邊虎視眈眈。
毫無疑問,美國海軍所屬的第七艦隊正是這隻嗜血的狼。在兩岸統一大勢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中國必須提前做好應對的一切準備。
由於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區域附近的軍事演習屢屢受挫,中方的強勢回應導致美國的戰略威懾目的始終無法達成預期效果。
美國海軍中將,現任第七艦隊司令官卡爾·托馬斯表示,美國海軍必須加強在西太平洋區域的軍事部署。
目前印太地區僅有的4艘航空母並不能維護美國的戰略需求,至少需要7-8艘航母,才能讓中俄方面明白「現在並不是能夠主動挑起事端的時候」。看上去,第七艦隊似乎已經在壓制中國的問題上感到「力不從心」。
美軍第七艦隊也算得上是一位「老朋友」了,很多國人都應該對它有所耳聞。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我軍做好大量的渡海前期工作,準備一舉收復台灣之時,前來阻撓的就是這個美海軍第七艦隊。
而美國在經歷了韓戰的失敗之後,更是報復性的派駐第七艦隊長期封鎖台灣海峽,以此阻撓我國的統一進程。這一來二去,就是長達幾十年的恩怨糾葛。
總得來看,美國海軍統共有六個艦隊,第三艦隊則負責太平洋北部海域的活動。
第四艦隊日常負責巡視非洲地區,第五艦隊長期在中東海域執行任務,第六艦隊則負責拉丁美洲區域,最後還有個比較特殊的第十艦隊,這支部隊沒有正面作戰力量,主要是一支信息化集成作戰部隊。
我們現在要說的這個第七艦隊,其作戰區域東起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印度洋,西至非洲東岸紅海(不包括波斯灣),南達印度洋及南極,北至白令海峽。
整個作戰區域1.3468億平方公里,超過美國本土面積的14倍。
並且這一區域內還居住著全世界大約一半的人口,這其中的80%又都居住在離海岸線800公里以內的陸地上,這個範圍隨時都暴露在第七艦隊所屬航母戰鬥群的攻擊範圍之內,而中國的沿海經濟重鎮就恰恰處在這一區域。
第七艦隊的司令部被設在日本的橫須賀港,其駐地還包括日本佐世保基地、沖繩和韓國釜山、浦項、鎮海基地以及新加坡等地,是美國目前最大的海外戰場投送部隊。
主要用於威嚇敵國和盟國合作,保護海上航路、協防美國盟國以及在恐嚇失效時採取武力行動,也經常充當美國對外進行軍事行動時的機動艦隊。第七艦隊目前擁有60艘軍艦,350架戰鬥機。
人員組成方面則擁有38000名海軍和220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滿編狀態下總兵力可達6萬人。作戰中堅力量是由里根號航空母艦組成的航母作戰編隊。
這些軍艦分別是一艘藍嶺號兩棲登陸指揮艦,3到4艘飛彈巡洋艦,18到20艘飛彈驅逐艦和護衛艦,在加上5到6艘攻擊核潛艇,8艘登陸艦,18艘後勤保障船和氣墊船,最後再算上各種其它輔助性船隻,共同構成了第七艦隊的龐大力量。
縱觀整個第七艦隊的紙面數據,在美國海軍體系中僅次於側重守衛美國本土的第三艦隊。
隨著美國政府的戰略框架調整,在2013年之後開始更加重視對於印太地區的戰略威懾,美國國會對於第七艦隊的開支預算也一直在增加。
2015年,美國政府批准使用尼米茲級航母中較新的里根號航母(CVN-76)替換掉此前的華盛頓號航母(CVN-75),以此保證其新型航電作戰系統更加適合應對該區域內日益增強的中俄勢力。
我國目前有著東海、北海、以及南海三大艦隊,這些艦隊是我國海軍的主要作戰力量。此外,解放軍已經擁有了兩艘標準航空母艦,並在此基礎上配置出了較為完整的航母戰鬥群。
並且我軍還擁有了可以搭載武裝直升機戰鬥群,適合搶灘登陸075型兩棲攻擊艦,再算上055在內驅逐艦這一項,我們就有將近40艘,另外還有各類型的護衛艦總計120艘左右。
中國海軍在軍艦的整體數量上已經超過了美國第七艦隊,並且在一定區域還能夠調用岸基力量體系的配合作戰。因此,論台海範圍的海上作戰能力,雙方算得上是各有千秋。
第七艦隊的優勢主要在於其豐富的戰鬥經驗,並擁有比中國更為先進的第四代航母戰鬥機群。
並且在台海危機發生時,第七艦隊進駐台灣,可以在阻止兩岸統一的過程中獲得防守方優勢。
部分作戰艦艇可以藉助台灣多年以來挖空的東南地區山體,精心修築出的各類大型防空工事(由於台灣某些特定的山體防禦工事有角度優勢,我們需要高達上百枚飛彈才能完全擊破)。
再配合台灣部署在西北方向的大量陸基雷達,實現對解放軍登陸作戰的後發牽制。
當然,中國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本來就是海軍建設的後發國家,在有了與第七艦隊幾十年如一日的「交流」經驗後,中國海軍在一開始的戰略目標制定上就非常明確。
中國的「海四代」艦載機尚未服役,再加上我們沒有充足的航母體系作戰經驗,也沒有對美軍艦艇的絕對數量壓制。
甚至還需要提防美國海軍調集其它地區艦隊的力量反過來形成對我軍的數量絕對優勢。
所以,我們現在需要避免與第七艦隊的正面衝突,去重點發展「不對稱優勢」的戰前威懾作用,以改變作戰環境。
這個優勢主要體現在對美軍航母核心的直接威懾上,通過七十周年的閱兵式,末端速度已經超過10馬赫的「DF-17高超音速飛彈」低調亮相。這是美國政府公開承認的,目前全世界沒有任何防空系統能夠攔截的「全方位殺手」。
中國在應對美國航母霸權的時候,所設計出的這種不對稱飛彈優勢,其威懾效果現在看來已經非常明顯。
早在2016年南海對峙期間,美國政府就表現得非常冷靜。
因為中國的這種全天候高超音速飛彈,不僅可以摧毀妄圖接近台灣,阻撓兩岸統一的第七艦隊核心,還能實現全球突防,讓美國多年以來精心構築的本土防空網絡成為白紙一張。
直接威脅到某些坐在辦公室內發號施令的美國權力高層,這比建設十艘航母都有用。
現在也只能說,第七艦隊的正面阻撓的確可以延緩兩岸統一的速度,但不能改變兩岸統一的結果。
並且美國政府要為這一決定付出非常巨大的代價。就算美軍調集其它戰區的力量聯合對中國發難,那麼為了一個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的台灣。
在中國家門口和我們徹底撕破臉,主動放棄中美國際合作這些更大的利益,美國究竟又能得到什麼呢?
就算他們能和中國打得有來有回,最後吃虧不還是美國麼。美軍是要以武力震懾全世界的,若決定了動手卻不能以較大優勢取勝,這就是一種外交上的重大失敗。
在DF-17亮相後,當我們看到美國那些所謂的政治精英,先是無比震驚的要求國防部立即增加預算,以強化美國應對這種高超音速武器襲擊的能力,隨後這些人又懊惱的要求國會為美國的高超音速項目撥款時。
就能明顯感覺出某些「賊頭頭們」,比起先得到對等反制中國,獲得魚死網破的能力,更在意的是如何先保住他們自己的性命。
只要明白這一點,就知道該怎麼應對內心騷動的美國權力階層,在擒賊先擒王的戰略認知上,中國式戰略不愧是全球歷史中唯一沒有出現文化斷代的重要文明結晶之一。
現在美國內部的情況是什麼?他們在知道中國擁有「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能力後。華盛頓的政客們普遍開始保持對華冷靜,重新評估中美衝突是否可行。
而美國目前經常出面叫囂對華強硬的那批人,反倒是變成了美軍一部分前線軍職人員。他們其中一些人看準了美國海軍在常規作戰能力上對華尚有優勢,想要藉機建功立業。
還有一批將領想要通過某些強硬的政治表態,由目前的軍職轉入政壇參與競選。無論如何,中國要在美國政府出現猶豫,內部兩派尚未達成統一意見的時候,準確利用好這一空隙時間。
必須堅決按照總書記的未來規劃,把我們的強軍之路貫徹到底,徹底打消對手從上至下的全部幻想。
期間,再加上中國外交式的太極拳,懂得審時度勢,再做到攻守兼備,穩如泰山,就不用擔心眼前的敵人可以壓制我們。
希望國人一定要更加自信,無數的中國奇蹟已經證明我們不比西方的任何國家差,我們的方法總是比困難更多、國人要始終堅信黨和政府所劃定的未來路線,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奉獻我們所能夠奉獻的一切力量。
2025年1月,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内,美军第11空降师士兵正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进行"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北极部署演练。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数千公里的俄罗斯北极地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悄悄潜入冰层之下,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战备巡航。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军事行动,却在向世界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北极,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称为"普京哲学家"的俄罗斯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发出了令人深思的判断。 这位在1997年就准确预测了乌克兰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者认为,未来的大国冲突热点不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台海或南海,而是那片看似沉寂的北冰洋。 虽然杜金因其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在国际上颇具争议,但他对地缘政治走向的判断却往往具有前瞻性。 冰雪下的"金山银山":全球都想分一杯羹 要理解北极为何会成为潜在冲突的焦点,首先得看清楚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着全球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 具体来说,北极石油储量约900亿桶,天然气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俄罗斯现有天然气储量的1.2倍。 除了油气资源,北极地区的稀土矿藏价值保守估计超过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大国心动。 更重要的变化是,气候变暖正在让这些资源变得可以开采。 据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比1981-2010年平均水平减少了10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 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科学家预测2030年可能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无冰的北极夏季。 冰层融化会带来不少气候问题,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航道开通。…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越南和菲律宾,这两个与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密切联系的国家,曾经在某些时期表现出坚定的友好态度,甚至公开宣称要捍卫中国。然而,渐渐地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今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呈现出对峙态势。 千年交织与殖民痕迹 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北越一带成为象郡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正式进入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 此后,越南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国治理,汉字、儒家思想和行政制度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然而,这种文化亲近并未抹去越南的民族意识。公元40年,征氏姐妹起义反抗汉朝统治,虽最终失败,却成为越南抗争精神的象征。 544年,吕弼建立前吕氏王朝,短暂实现自治。直到唐朝末年中央权威崩溃,938年吴权在白藤江战役中击败南汉舰队,此后,968 年越南丁部领建立 “大瞿越国”,越南成为独立封建国家。 这一千年的交融让越南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痕迹,比如汉字的使用和节庆习俗,又孕育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后来的中越关系中反复显现:既因同源而亲近,又因历史记忆而戒备。 与越南不同,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较为间接。在西班牙殖民之前,菲律宾由分散的巴朗盖(部落单位)组成,与中国主要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中国商船满载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黄金和珍珠,华人社区也在马尼拉等地逐渐形成。 1521年,麦哲伦抵达宿务,开启了西班牙333年的殖民统治。马尼拉成为贸易枢纽,中国货物通过大帆船运往墨西哥,但西班牙对华人持戒心,1603年甚至在马尼拉发动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动,导致数千人遇害。 1898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被美国接管。美国推行现代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英语取代西班牙语,亲美精英阶层逐渐形成。冷战期间,菲律宾成为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与中国的直接联系进一步疏远。这种西方导向的历史,使菲律宾在面对中国时更多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而非历史情感。 从盟友到对峙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和菲律宾都曾与中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这份友好并未持久。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大国博弈,让两国逐渐从盟友走向对峙。 新中国成立之初,越南是中国的坚定盟友。1949年,中国百废待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抗法战争中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1954年奠边府战役前,中国派出陈赓将军率领顾问团深入越南,协助作战,物资车队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战役胜利后,法国撤离,越南公开宣称:“谁敢动中国,我就打谁。”此后,在抗美战争中,中国再次倾力相助,提供武器、物资和32万工程部队,保障“胡志明小道”的运输线畅通无阻。…
据日本时报、共同社等多家外媒6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中国海军“双航母”前出西太的远洋训练部署任务随着山东舰打击群的返航而暂时告一段落。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到的山东舰)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观测结果显示,本月20日至22日左右,山东舰打击群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载机起降等日常训练,而伴随行动的还有两艘055大驱“延安”舰(舷号106)和“遵义”舰(舷号107)。随后,日方确认山东舰打击群于22日晚些时候通过巴林塘海峡,返回中国南海海域。除此之外,同样在前段时间部署到西太的另一支由055大驱“拉萨”舰领衔的远洋编队,也在22日当天通过了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海域。 (日方公开的中国航母行动路线) 中国双航母刚刚“回家”,英国人的航母就要来了。 CNA新闻网最新报道指出,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CSG 25)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新加坡,预计不日将在完成补给后重新启程前往南海和东海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停泊的港口不是新加坡的军用港口,而是更大、更招摇的“滨海湾游轮中心”港口。并且就在抵达后,英国人还大张旗鼓地安排了“游行队伍”举行欢迎仪式。有外媒评论称,相比其他军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行动显得过于高调,这可能是旨在向中国发出所谓的“威慑信号”。 (威尔士亲王号驶入新加坡滨海湾游轮港口)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和国防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莎朗·内史密斯将军将随威尔士亲王号一道访问新加坡。当然,在其官方声明中,英国人宣称此次访问旨在“重申英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共同愿景”,但实际上,英国海军这次行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的行动是英国海军“高桅杆行动”的一部分,而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印太地区。英国方面公开的消息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未来将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将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当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国际规则”罢了。 (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 近段时间以来,英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挑衅力度。就在几天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不顾中方警告,穿越台湾海峡,引起中方强烈不满。 但美英日本等国当然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毕竟中国不是伊朗,中国拥有足够的海上和空中军事实力。无论是各种岸基、空基反舰导弹,还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都是有足够力量将外敌拒止于所谓“岛链”之外的。 (中国的弹道导弹是美英等国不能碰瓷的)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当前也已通过“双航母”前出西太的部署,证明了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和英美的航母打击群“正面对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的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此次前出西太部署训练,光是日本自卫队可观测的战斗机起降次数就达到了大约1000次,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甚至能够“深入太平洋”作战。而更令美日等国担心的是,等到福建号航母服役,装备了新一代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战机起降次数还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过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
伊朗的防空系统接连被摧毁,导弹库存告急,国内亲美势力蠢蠢欲动。 又一个核大国明确站队,公开支持伊朗! 如今,伊以生死局,谁会成为中东新霸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选择公开站队救伊朗的原因也很复杂。 作为和伊朗东边接壤的国家,巴基斯坦选择支持伊朗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毕竟伊以冲突发展到现在,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就有点像咱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了,如果伊朗沦陷,那么巴基斯坦就难以独善其身,身边就多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且,多年来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良好,像2019年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就曾跨境捣毁了“正义军”3个训练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巴基斯坦的防务压力。 2025年,两个国家的合作再度升级,巴基斯坦提供“哈立德-2”无人机和中国制“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 伊朗则分享了“法尔斯”卫星实时监控数据,成功构建起了10分钟内定位跨境活动的“天眼”系统。 这种联防模式让巴基斯坦边境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度减少,就连巴基斯坦的边防军司令部都坦言:“若没有伊朗的合作,巴基斯坦边境每天恐怖袭击至少要多10起”。 所以,放着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兄弟”不要,反而放一个“大威胁”在旁边,巴基斯坦动动脑子都应该知道选择谁。 并且,最主要的是,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早在多年之前就存在着一些矛盾,自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就始终拒绝承认以色列。 甚至就连巴基斯坦的护照都明确标注了“不可前往以色列”的条文,可见对于这件事,巴基斯坦的坚决态度。 而巴基斯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建立在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占之上的。…
兵者,诡道也。 短短12天,一场中东局部战争,在惊涛骇浪中急转直下,竟然以三方“皆大欢喜”的停火草草收场。 就在美军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并将其严重破坏之际,伊朗对美国的报复也来了。 6月23日晚,伊朗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9枚导弹。 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驻扎着超过 1 万名美军及联军人员。 拥有超长跑道和作战指挥中心,是美军中央司令部和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枢纽,也是监控波斯湾局势的关键节点,在美军中东军事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这19枚导弹中,18枚被卡塔尔与美军联合部署的爱国者系统拦截,最后那一枚也只是击中了基地外围的空地,毫无杀伤效果。 这是怎么回事?导弹这么差劲吗?一个也打不中? 其实并不是导弹技术不行,特朗普事后亲口透露,伊朗“提前通知”了美方,美军有充足时间做好防御准备。 伊朗的“铁血报复”,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伊朗革命卫队还对外宣称,这是对美方14枚炸弹的“等量回应”,其实用意不难猜:这是一场面子工程,既要对国内交代,又要避免全面升级。 这套操作,伊朗不是第一次玩,去年10月,他们对以色列发射200多枚导弹,也提前打了“招呼”,结果只炸死一名误伤的巴勒斯坦工人。 表面在战,实则在演。…
随着台海局势又紧绷起来,台湾媒体曾放出狠话,说如果真打起来,台军会优先把解放军的航母给干掉。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盯着这事看。 台海问题本来就敏感,现在更是让人捏把汗。 台海局势为啥这么紧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1949年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省,蒋介石在那儿搞了个政权,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那会儿,美国把台湾当棋子,用来牵制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晃悠,摆明了护着台湾。 时间到了今天,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我国说要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赖清德上台后,坚持走“台独”路线,跟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呢,也乐得卖武器给台湾,时不时派军舰在台海附近转悠,搞得气氛越来越火药味十足。 最近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越来越多,演练科目也越来越实战化。台湾这边不甘示弱,加强军备,还老喊着要“自卫反击”。 台湾敢这么喊话,真有击沉解放军航母的本事吗? 反舰导弹是台军的一大杀器,台湾省自研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特别是雄风三型,射程能到400公里,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飞行,号称“航母杀手”。 这玩意儿要是打中了,航母不死也得残。另外,台湾省还有美国卖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精度高,对付海上目标也挺靠谱。 潜艇是另一个威胁,台湾省现在有四艘潜艇,两艘是荷兰造的“旗鱼”级,1980年代服役的,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另外两艘是美国给的“海龙”级,反潜能力不错。 潜艇这东西隐蔽性强,航母最怕的就是水下偷袭。如果台湾潜艇能靠近解放军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麻烦。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能凑热闹,台湾省有从美国买的F-16战机,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这些飞机都能挂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台湾还有P-3C反潜机,能侦察海上目标,给导弹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