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中越戰爭後,為何沒人敢招惹中國,只因鄧公40年前的一項決定

文 | 九鼎鉴史

编辑 |九鼎鉴史

韩国网友问:这么多年,中越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不断挑起入侵战争,为啥偏偏绕开中国,不敢对其开战呢?知道原因之后,直说邓公真是英明神武,一个决定带来几十年的安稳发展。

现如今的中国各方面实力自然不必多说,老美和西方各国想要与我们动手,还得掂量掂量,顾忌一下后果,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还属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国家,有实力但有限,而那个时候的美国和苏联实力很是雄厚,因此一直在互相斗争,都想要稳定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

尤其是苏联和我国关系破裂之后,一直冲突不断,甚至还打过两场战役,双方都有胜负,但这也惹恼了苏联,让其在中蒙、中苏边境放了百万雄兵,对我国的国防安全形成很大的威胁,彼时我国和美国的关系不仅没有交恶,反而趋于缓和,因为美国把苏联视为头号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美国那个时候根本顾不上我国。

越南和我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国对于越南的帮助是很大的,无论是越南抗法还是抗美战争中,我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帮助越南,要武器给武器,要物资给物资,要兵力给兵力,甚至在他们抗美期间,为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工业设备,让越南的重工业发展迅速,虽然我国当时算不上富裕国家,但帮助越南总计花了200亿美元。

当时的国际上只有中国尽心尽力地帮助越南,谁也挑不出错,可是让我国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帮助不仅没让越南感恩戴德,反而帮出了一个白眼狼,联合苏联一起对付我国,想要侵吞我国的边境,越南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老虎头上拔毛—找死,我国在朝鲜战争时,用最差的武器都把老美给打回老家了,还能怕你这个小喽啰,真正让我国忌惮的是越南背后的靠山–苏联,单单一个越南,我们轻易就能拿下,可是如果苏联参战,后果绝对不容乐观,后来邓公的一个决定让苏联没敢轻易动手。

越南在打退老美之后,认为自己的实力已经逆天,越南政府心里想的是:“老美都被我们给打垮了,谁还会是我们的对手”,抱着这种白日做梦的想法,越南再不甘心当一个小国,反而想要通过战争控制整个东南亚,成为一方霸主,而他的首个目标就是对他帮助最大的中国,而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恶化之后,急需要找一个同盟一起对付我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于是双方一合计,签订了《苏越友好条约》,当苏联成为越南的老大哥后,越南就开始了他的作妖历程,从1974年开始不断的在我国的边境制造冲突,还放出狠话:广西广东等地都是他们的,我国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不断的进行警告,但都无济于事,甚至在看到我国的态度后,认为我国不敢与之开战,直接派出大批武装人员冲过两国边境,制造了庭毫山流血事件,打伤我国的民兵和百姓数人。

在占据广西的浦念岭后,大肆修建防御工事,想要割据地盘,把其纳入他们国家的版图。越南有多狂妄自大?认为我国不敢与之为敌,结果我国直接用行动告诉他:招惹中国的后果你们承受不起。

我国的好意让越南更加猖狂,认为我国好欺负,不仅可着劲儿地制造伤人事件,还在边境进行战前演练和谋划,越南国内更是猖狂至极,不断的残害华人华侨和那些亲华势力,让我国边境涌入了无数难民,这让我国忍无可忍,就在我国商量如何对越进行反击,并防止苏联军队从后方搞突然袭击之时,老美却在关键时刻送来一份情报,那就是苏联军队在我国北方边境的卫星情报,再加上苏联当时顾不上越南,正考虑侵占阿富汗。

各种因素分析之下认为,我国应该发起闪击战,在苏联腾出手之前迅速拿下越南,等苏联做好战争准备,我国就已经撤军,就算做足准备,邓小平还是在战前出访美国,并在交谈中说道:小朋友不听话,要打屁股喽”。

当时美国的卡特总统以为邓小平在说玩笑话或者是虚张声势,就没接话,另外美国刚从越南抽身而出,并不愿意再趟浑水,但是了解邓小平的人都知道,邓小平的嘴里从没有虚张声势那一说,况且还是在一国总统的面前,当然邓小平知道美国不会参与,邓小平的真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苏联误以为美国是支持中国的,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邓小平是在1979年的1月份访美,2月17日,我国的解放军就对越南在中越边境的据点给各个击破,进行了粉碎性的打击。对越反击战中,西线作战由杨得志司令指挥,参战的主力是11、13和14军,东线广西方向作战由上将许世友指挥,参战的主力部队为41、42、43、50、54和55军,总兵力合计55万人。

在看到我国准备对其进行反击时,越南领导人还口出狂言:只要爆发战争,越军将可以毫无压力地打到北京,结果呢?战争刚刚开始5天,越军军力几乎全线崩塌,让越军彻底傻眼,他们怎么都想不到解放军的实力有那么强悍,更想不明白为何战局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计划行走,无奈之下,越军只能放弃柬埔寨,全部向越南境内撤退。

10天时间,我军就向越南境内推进50里,一个月之内,我国就攻占越南20多个城镇,当我军攻到谅山,马上就要打到首都时,越南眼看打不过我们,竟然不要脸的使用生化武器对付我们,这样的行为直接惹怒了我国解放军。

3月1日,许世友上将直接下令轰炸谅山,300多门大炮,对谅山进行了狂轰乱炸,不到一个小时,谅山就在我军的炮轰中成为一片废墟,至此,越南首都以北以被我军全部攻陷,越南领导人只能带着越军逃窜到山里,企图和我军打游击,苏联在回过神后想要扭转占据,派出了大批军事顾问和援助进入越南,帮助其对付我军,结果让越军和苏军没想到的是,我军在占尽优势之后,直接在邓公的命令下撤军回到了国内,不仅让苏联没有机会参战,也让越军摸不着头脑。

邓公的英明决断,让西方列强不敢轻易针对我国,让我们平稳发展几十年,壮大自己的国家。

邓公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呢?那就是命令解放军在撤退回国的同时,把越南的军事基地、公路和矿山铁路都给捣毁,而且我国当时帮助其建立起来的设备全部摧毁,最重要的是把当年援助越南的物资全部带回国内,这些都是我国百姓省吃俭用集资而来,不能便宜这群白眼狼,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让越南在战争结束后,没有精力去骚扰边境百姓,只能抓紧时间回复自己国内的基础设施。

许多人问为何不直接打到越南的首都,反而在极强的优势下撤退呢?在这里更要夸邓公的高瞻远瞩,我们对越南的战争本就是反击战,是为了国内安全保卫国家发起的反击战,一个月的时间把越军打的毫无反手之力,已经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如果再攻打首都,就违背了反击战的意义,一旦如此做了,不仅让越南这个国家从此消失,还让苏联有借口对中国发起战争,战线一旦拉长,对我国非常不利,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这次的俄乌冲突,如果俄罗斯的闪击战成功, 那么就不会被老美和西方国家所牵制,陷入战争的泥潭出不来,战线拉得越长,对国家越不利。

邓公就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而我国如此迅速地拿下越南,不仅粉碎了越南和苏联制衡东南亚的计划,更让别国不敢再小瞧中国,对越反击战用了28天,可中越战争却持续了10年之久,双方在边境对峙多年,最终还是越南认输,因为他们发现,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变的越来越强,以前都打不过,以后更打不过。

1986年,主战的越共总书记黎笋去世,阮文灵接任后迫切地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彼时邓公认为“和平与发展”才是我国的主题,于是有意的缩减边防部队的阵地,不过越南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平谈判。

1988年12月,越南第一副外长向中国外长钱其琛递交想要访问他的信件,但我国认为,越方虽然已经服软,但是两国外长见面是很很重要的政治活动,而且当时的时机也不成熟,因此委婉的拒绝了越方。

不过我国还是表示了友好,让其副外长可以访华,这让越方非常高兴,1989年1月份,越南的外长丁儒廉访华,1990年2月,双方签订停战条约,至此,中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越南的国力在这十年时间内早已不堪重负。

邓公的英明决定,让越南主动求和,也给西方国家起到了震慑的作用,让他们看到,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无论对方多么强,只要让中国受到威胁,那么中国的解放军一定会集结起来,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这也是这么多年,为何没有西方国家敢招惹我们的原因之一。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特朗普聲稱:習近平知道對台灣動武的“嚴重後果”

03 11, 2025 登载于 国际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韩国釜山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 (综合3日电)美中领导人会谈未触及台湾议题,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特习会隔日接受《CBS》节目《60分钟》专访时被问到,若中国以武力犯台,美方是否会出手协防。他仅回应:“我不能透露秘密”,但强调习近平很清楚那样做的后果。 特朗普几天前在韩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宣布双方达成阶段性贸易休战。特朗普透露,在这次谈话中,台湾完全没有被提起,令外界颇为意外。他指出,习近平之所以避谈,正因为他知道那意味著什么。 节目主持人追问,若北京真的采取军事行动,美军是否会出兵防卫台湾?特朗普则重申:“习近平知道答案。”他补充说,中方领导层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在特朗普总统任内不会采取行动,因为他们清楚后果会有多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相关议题在特朗普此次亚洲行期间多次被媒体提问,频率高于过往任何一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出发途中于专机上就曾表示,希望中国不要冒险犯台,“那对他们来说可能极为危险”。 10月30日特习会结束后,特朗普在返美途中再次向媒体表示,台湾问题并未纳入讨论内容。与他关系良好的共和党参议员葛兰姆同日受访时则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是长期且坚定的。

4 hours ago

五角大樓對華態度大變,特朗普猛然意識到:最大的敵人在美國內部

最近,五角大楼对中国的态度大变。看起来,五角大楼和特朗普政府都已经意识到:他们最大的敌人在美国内部。这是咋回事呢? 之所以说五角大楼对华态度大变,是因为美防长赫格塞思最近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句话,他称:“我和特朗普总统一致认为,美中关系从未如此良好!” 这话换在几天前,任谁都不会把这话当真 —— 就在他访问日本的时候,还拉着日本方面一起聊 “要联手应对中国”,甚至把驻日美军的升级计划都敲定了。 可等他从亚洲飞回华盛顿,态度一下子就转了 180 度,说到底,这背后的原因,全藏在美国街头巷尾那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里。 这场已经持续超过 30 天的政府停摆,早就不是什么 “政治戏码” 了,而是真真切切的生存危机。全美国有 4000…

4 hours ago

叫囂讓莫斯科從地圖消失,比利時防長硬剛普京,下一秒光速打臉!

比利时国防部长特奥·弗兰肯在10月2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不认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美制“战斧”导弹会引发俄罗斯与北约的全面冲突。 如果俄罗斯胆敢对“北约心脏”布鲁塞尔发动导弹攻击,会招致毁灭性的反击,北约可以“把莫斯科从地图上抹去”。 这话不可谓气势十足。只是,这话说完还没过几天,就被光速打脸。 据俄罗斯塔斯社10月30日报道,弗兰肯在社交媒体发帖,专门解释了自己的这一言论,称比利时无意主动挑起战争。 他强调,北约的原则始终是防御性的,而他使用“从地图上抹去”这一说法,仅是指北约集体可能作出的回应行动,并非比利时单方面的行为。 为何仅仅几天的时间他的前后态度转变如此之大?这背后究竟是真的认怂害怕了?还是另有所图? 弗兰肯的惊人言论并非一时兴起,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他将场景设定在一个极端的假设之上:如果俄罗斯的导弹胆敢袭击北约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这番表态的直接背景,则是围绕着是否向乌克兰提供具备攻击性的“战斧”导弹这一敏感话题。 他放话要“将莫斯科从地图上抹去”,但这句狠话并非出自比利时自身的军事实力。弗兰肯很快强调,这指的是整个北约的毁灭性集体反击,绝非比利时的单方面行动。 他的底气,显然来源于背后强大的军事联盟,尤其是作为联盟核心的美国。弗兰肯甚至毫不掩饰地表示,即便特朗普重返白宫,他也对美国的协防承诺抱有信心。 有意思的是,这位防长在抛出如此激进言论的同时,私下却似乎相当乐观。他坚信,即便向乌克兰输送攻击性武器,此举也并不会直接点燃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这是一种高风险的言语赌博,赌注就是他对大国伙伴的信任以及对局势升级风险的特定判断。 而俄罗斯的回应则层次分明,既有官方的外交抗议,也有个人化的致命威胁。俄罗斯驻比利时使馆率先发难,怒斥弗兰肯的言论“荒谬且脱离现实”,俄副外长格鲁什科则批评其言论迎合了西欧盛行的“军事狂热”氛围。这些表态意在抢占道德高地,将对方塑造成好战分子。 真正让局势骤然紧张的,是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入场。他完全绕过了北约这个集体概念,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比利时这个国家本身。 梅德韦杰夫的警告具体而又恐怖。他直接搬出了俄罗斯的末日武器——“波塞冬”水下核动力航行器,并直言如果比利时沦为攻击俄罗斯的“试验场”,那么这个国家将会从地球上“消失”。 这是一种典型的“镜像威慑”,将对方宽泛的联盟威胁,转化为一个针对小国的、不成比例的核毁灭场景,其威慑效果被瞬间放大。无独有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提到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成功试射,并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此后,大家都安静了。” 风波闹大后,弗兰肯在10月30日迅速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澄清。他明确表示比利时无意挑起战争,并反复强调北约不与俄罗斯交战,也无意卷入冲突。此举显然是为了给这口沸腾的锅降降温。…

8 hours ago

特朗普的最大對手出現,不是中國,更不是俄羅斯

日前,在提到中国时,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可谓是一语惊人,他称:“中美关系从未如此良好过。” 前些天,赫格塞斯还在日本大谈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这才过去几天,在他眼里中美关系就这么好了?毫无疑问,赫格塞斯是在胡说。而他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以及特朗普政府的骨干成员们都意识到,特朗普现在最大的对手已经出现了,不是中国,当然更不是俄罗斯,而是:奥巴马等民主党人。 是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又高调露脸了。在日前的两场州长选战造势集会上,奥巴马高调现身,为民主党官员站台。当着众人的面,奥巴马称:“美国正处于一个相当黑暗的时刻,这届总统每天都无法无天、鲁莽、刻薄、荒唐至极!”奥巴马的话,得到了台下民众的支持。 在过去数月时间里,民主党一直在蛰伏,奥巴马也一直在忍气吞声。既然如此,他为何现在突然站出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民主党已经准备好了对付特朗普政府的3个杀手锏。 第一个杀手锏,就是美国政府的停摆期已经超过了30天。由于政府停摆,对低收入人群的食品援助计划就无法进行下去。多家美国媒体称:已经有超过4000多万美国民众失去了食物保障。这样的政府危机,成为了民主党攻击特朗普政府的杀手锏之一。 第二个杀手锏,就是特朗普在贸易战中的失利。由于特朗普对中国一退再退,民主党官员便不断宣传:他已经对中国妥协,他输给了中国。这样的宣传,无疑会让特朗普的支持率一降再降。 第三个杀手锏,就是俄乌战争问题。不能在24小时、1个月、半年结束俄乌战争,已经成为了特朗普上台以来的最大耻辱。利用这一点,民主党大可狠狠地攻击他。 以上3个杀手锏,让特朗普现在成为了一个靶子,遭到民主党不断调侃和攻击。他们的目的是:不让特朗普干完这个任期,让他早点滚下台,不然再任由他折腾下去,美国可能就没有大好未来了。不过,特朗普这种人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认怂的。数小时前,特朗普已经在个人社交媒体上正式对民主党下了“挑战书”,他称美国现在处于“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要求所有同仁都站出来跟民主党战斗到底。与此同时,他对于自己的胜利也很有信心。 综上,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特朗普现在在国内的压力,明显大于外部压力。正因如此,他才需要尽快结束跟中国的贸易战,跟中国暂时先缓和关系。客观上来看,他这么做是明智的。不过,对此,我们中国也不能掉以轻心,要防止对华鹰派不断怂恿特朗普。毕竟,眼下特朗普对中国的退让,已经让美国对华鹰派相当愤怒了,他们不会任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更多情况,让我们持续关注。

8 hours ago

伊朗秘密從中國進口導彈燃料?被以色列盯上,衛星監控一清二楚

一场停火协议背后,藏着一枚高超音速导弹的秘密, 2025年6月,当以色列不得不接受停火时,很少有人知道真正让他们低头的原因。 现在,西方卫星拍到的照片显示,伊朗正在从中国大量进口一种"敏感化学品", 以色列媒体直接放话:下次动手的借口找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枚导弹改变的战争 2025年6月18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发射了一枚名叫"法塔赫-1"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玩意儿射程1400公里,终端速度能达到13到15马赫,弹头上还装了个球形发动机,喷嘴能360度转,飞行轨迹根本预测不了。 结果呢?美国和以色列吹嘘了好几年的反导系统,愣是没拦住。伊朗革命卫队当晚就发了声明,语气相当自信:"我们已经完全控制了以色列的领空,那里的居民在伊朗的导弹袭击面前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6月19日,伊朗又公开了"霍拉姆沙赫尔-4"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他们破坏力最强的家伙。6月22日第二十轮打击时,伊朗一口气发射了40枚导弹,包括这款"霍拉姆沙赫尔-4"和"城堡破坏者",直接瞄准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等多个目标。 美东时间6月23日晚上6点02分,特朗普发表声明宣布停火,还给这场冲突起了个名字叫"十二日战争"。停火机制挺有意思:第一阶段12小时伊朗先停火,第二阶段12小时后以色列跟进,24小时后战争正式结束。 就在停火后没几个月,欧洲情报机构盯上了几艘伊朗货船,根据卫星照片显示,9月底到10月初,至少有两批货轮从中国出发,一批从珠海港起航,另一批从长江沿岸的港口出发,船上装着2000多吨高氯酸钠。 这些船的行为特别反常。正常货船都会开着定位系统,方便港口调度和海事监管。但这几艘船一到公海就把定位系统关了,航行路线还反复绕弯,明显在躲监控。 高氯酸钠是个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NaClO4,能溶于水和乙醇,480度高温下会分解。平时的用途挺广泛,可以制造高氯酸和其他高氯酸盐,也能用来制造炸药,还能当分析试剂和氧化剂。 这玩意儿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变成高氯酸铵——这可是弹道导弹固体推进剂里的核心氧化剂。 用化学术语说,就是通过复分解反应,高氯酸钠能轻松转化成高氯酸铵。所以它虽然被列入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但国际制裁清单上却没明确禁止运输。…

8 hours ago

日本機場突然亂作一團,一架F-35從天而降,這次出醜的不是美軍

在8月12日清晨,国际航空安全数据库和多家全球军事观察机构的实时推送,让日本鹿儿岛机场的突发事件迅速成为全球舆论焦点。 英国皇家海军F-35B战斗机在联合演习期间紧急降落,机场短暂关闭,未有伤亡,却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根据美国国防部度装备运行报告,F-35系列战机的全球平均任务完成率仅为52.1%,远低于65%的战备目标。此数字背后,折射出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高端武备运维领域暴露出的深层结构性矛盾。 F-35B再成焦点 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此刻正与日本、美国在西太平洋展开高强度联合演练。英军F-35B从“威尔士亲王”号起飞,本打算在日本“加贺”号准航母上完成舰载机起降演示,却意外发生技术故障,最终被迫在鹿儿岛机场实施紧急降落。机场被临时管制,数十架次民航航班延误或转降,舆论一片哗然。 英国国防部对此发布简要通报,称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相关调查已展开。事实上,这并非英军F-35B首次在海外“掉链子”。就在一年多前,英军另架F-35B在印度因突发机械故障紧急迫降,滞留数月才由专机“抢救”回国。短短时间内,英国F-35B接连出现重大运行事故,令其舰载机部队的战备能力和维护体系饱受质疑。 英国战略雄心与现实的落差 “女王级”航母被英国视为21世纪皇家海军复兴的标志。理论上,每艘航母可搭载36架F-35B,构建完整的海空打击体系。然而,受限于国防预算和采购成本,英国自有F-35B数量长期徘徊在个位数。皇家海军不得不向美军租借部分舰载机以“凑数”,以维持表面上的“航母打击群”形象。 F-35B以其强大的隐身性能、短距/垂直起降能力,被誉为第五代舰载机的“黄金标准”。但英国在运用、维护、保障和成本控制等环节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美国《防务新闻》上半年调查显示,F-35B单次飞行小时成本高达4.5万美元,相关维护体系庞大复杂,对人员素质和零备件供应要求极高。英军在亚太“秀肌肉”过程中,后勤保障能力的不足、多重成本压力和舰载机频发故障,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日本的“航母梦”与F-35B的现实考验 日本引进F-35B的决心堪称亚洲最坚定。日本政府早在2017年即启动“出云”级准航母改装工程,明确提出打造具备固定翼舰载机投送能力的“远洋力量”。8月,首批F-35B正式进驻日本本土基地,日本媒体高调宣称“战后80年来首次拥有舰载机”,标志着自卫队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 日本自卫队现役F-15J、F-2等主力战机普遍服役年限较长,性能已落后于区域内新一代战斗机。F-35B不仅具备较强的隐身和信息化作战能力,其STOVL特性为“出云”级等改装航母量身定制。日本对F-35B寄予厚望,既希望借此缩小与中美在空中力量上的差距,也以此突破战后“专守防卫”框架,迈向“正常军事大国”目标。 但F-35B的高维护难度和高运维成本同样考验日本的工业体系和后勤保障能力。日本政府多次公开承诺,将依靠本土先进制造业和与美军紧密协作,提升F-35B的维护效率和出勤率。日本防卫装备厅最新数据显示,F-35系列引进后,相关本地配套企业数量翻番,部分关键零部件已实现自主生产,后勤体系正加速完善。 F-35B全球运维短板 国际防务分析机构RAND公司发布的报告指出,F-35系列自服役以来,系统性维护难题和高成本困扰始终未解。美国空军F-35A平均任务能力率仅为51.5%,美国海军陆战队F-35B和F-35C同样未能达到预期出勤标准。即便是F-35B的“出生地”——美国本土空军基地,也难以实现全天候高频次部署。…

8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