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还记得波兰前外长就“北溪事件”发布的“谢谢你,美国”推文吗?“今日俄罗斯”(RT)当地时间9月29日发现,欧洲议会议员、波兰前外长西科尔斯基把这条推文删了,但又发了一条新的推文……
外媒报道截图
RT发现,西科尔斯基已经删除了他于27日有关“北溪事件”的系列推文;而在当地时间28日发布的一条新推文中,西科尔斯基写道,“很高兴,‘北溪’……瘫痪了。这对波兰有好处。希望丹麦的调查能找到肇事者。我自然会对谁有动机且有能力这么做,做出仅代表我自己的可行的假设。”↓
社交媒体截图
此前,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通道——“北溪”天然气管道疑似遭破坏泄漏,引发各方关注。瑞典电视台报道称,瑞典和丹麦的测量站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区域都记录了强烈的水下爆炸。在此背景下,西科尔斯基27日在推特上发表5则与“北溪”管道相关的推文,直接将美国与该事件联系起来,引发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和多家俄媒关注,扎哈罗娃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西科尔斯基“感谢美国”帖子的截图,并问道“这是关于恐怖行为的正式声明吗?”
资料图
对于西科尔斯基删除旧推发布新推,不少网友在RT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有人为西科尔斯基的行为做解释,并表示不要对推文内容太在意,“这应该是一个玩笑,我来告诉你他为什么那样说,他可能喝多了,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玩笑。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真的!他不喜欢俄罗斯人,也不在意美国人。”
资料图
但更多人讽刺这一做法。
资料图
“现在删除这条推特已经太晚了。我们都知道是美国干的。”
资料图
“(删除这条推特已经)太晚了。全世界都看到了。”
资料图
“唔,没必要删掉这条推特。我也有同样的想法,甚至早前就在这个网站上说过。中情局和美国海军很可能是幕后黑手。”
资料图
“删掉这条推文(事情)就变得更加真实了。开车前检查一下你的车,伙计。”
延伸阅读:
北溪管道被炸后,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还记得当时哪条信息传播最广吗?
没错,就是波兰前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很简单的一条推特,配了一张气体泄露的海面图,上面是一句话:谢谢你,美国(Thank you, USA)。
够有内涵吧。
他可能觉得还不过瘾。后来又解释说:20年来,乌克兰和所有波罗的海国家都反对建设北溪管道,现在,价值200亿美元的废铁躺在了海底,这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罪恶决定的又一代价。
为表达心中的欢快,他专门发了一条波兰语的推文,然后用英文解释说:这是一件小事,但波兰人却充满了欢乐。
反正,“谢谢你,美国”这条推文,刷屏了。全世界都看得目瞪口呆:北溪管道被炸,波兰前外长感谢美国,这不是昭然若揭吗?
以至于不少西方人痛骂:西科尔斯基,你到底在做什么?
一些人则在嘲讽:
西科尔斯基:谢谢你,美国。
俄罗斯:谢谢你,西科尔斯基。
最新的结果,西科尔斯基悄悄删除了上述推文。
为什么要删?
西科尔斯基没有解释,只是发了这样一条推特:我很高兴,波兰所有政府斗争了20年的北溪管道陷入了瘫痪,但这对波兰有好处。希望丹麦调查找到真凶,我自然而然地作出谁有动机和能力干这件事,这仅仅是我自己的假设。
资料图
大概率吧,波兰前外长受到了波兰和美国方面的巨大压力。有些话,你怎么能说出来呢,你这不是明显的高级黑嘛?
最后,堂堂波兰前外长,也不得不删帖。
删了,就算完了?看到有些人分析,这样一删了之,不是更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很诡异的,还不仅仅是波兰前外长删帖。
别忘了,北溪管道被炸后,拜登有一段与记者对话的视频刷屏了。
拜登:如果俄罗斯发动入侵,那就不会有“北溪-2”,我们将终止它。
记者:但是,这个项目在德国控制之下,你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拜登沉思了一下:我向你保证,我们将能够做到这一点……
俄罗斯方面立刻不依不饶,很有个性的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强烈要求美方给出解释:说,拜登的威胁,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美国总统拜登有义务回答这个问题……人需要对自己的话负责。就算他所说的话难以理解,也不能免除这项责任。欧洲必须知道真相!”
拜登怎么回应呢?
白宫女发言人让-皮埃尔开始打太极拳:拜登所说的“终结”手段,其实是指推动德国政府冻结“北溪-2”项目,美国不应为“北溪”管道遭破坏的事件负责,美国支持欧洲进行调查……
真的就是这样吗?
扎哈罗娃嘲讽,白宫的解释是“可悲的”,“我听说白宫新闻秘书昨晚试图解释自己,除了怜悯之外,她无法唤起任何东西,甚至笑声——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怜悯。”
毕竟,按照德国明镜周刊的说法,对深海海底的北溪管道进行破坏,这不是简单的破坏,很可能是“潜水员或小型潜艇”在管道上安装了爆炸装置,只有“国家行为体”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且,该周刊还透露,早在几周前,德国政府就收到了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警告,称位于波罗的海的“北溪”管道可能会遭到袭击。
那到底哪个国家干的呢?
反正是罗生门。
很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怀疑是美国,波兰前外长也感谢美国,很多西方人也吐槽可能是美国,但在西方主流媒体上,清一色是怀疑俄罗斯。
你没看错,在西方主流媒体的推测中,俄罗斯才最有嫌疑。
就以CNN为代表吧。
CNN的报道就引述西方情报官员话说,在管道被破坏前,在周边海域看到了俄罗斯的军舰,而俄罗斯是该地区“唯一被认为有能力和动机故意破坏管道的国家”。
因此,这些“目击事件”引起了美国和欧洲官员的关注。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和一名美国军方官员表示,他们将俄罗斯视为“北溪”管道事故的“主要嫌疑人”。
言下之意,破坏行动,就是你俄罗斯干的。
气得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破口大骂,认为一些国家指责俄罗斯是幕后黑手,完全是愚蠢,充满了偏见,很简单的道理,管道这样被破坏,对俄罗斯没任何好处,反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俄罗斯媒体则披露,在管道遭到破坏前,发现多架美国军机曾在事故海域周围徘徊。
换句话说,这里靠近西方国家,是你们的地盘,你们才最有嫌疑。
资料图
波兰前外长无奈删帖,拜登辩护我不是那意思,西方媒体暗示俄罗斯才是幕后黑手,俄罗斯媒体反击当地有美国军机……真是看得让人眼花缭乱。
谁干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后果肯定是严重的,绝对不仅仅是经济损失。几个层次吧。
1,管道被炸,大量气体泄露,对俄罗斯来说,这是最直接的重大经济损失。我们还不提对环境和海洋生物的巨大破坏。
2,维修需要等气体排空后,但海水会迅速腐蚀破损的管道,如果维修不及时,那几百亿美元的管道,真可能会成为一堆废铁。
3,对德国等国来说,意味着最后念想的破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以前占到了欧洲天然气供应的40%多。现在,凛冬将至,短期内不可能从俄罗斯得到天然气了。
4,这是对欧洲重大基础设施发动攻击啊!按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说法,欧盟将作出“最强有力反应”。也就是说,欧盟这次不会息事宁人,对这种军事攻击,肯定要猛烈报复,甚至不排除启动北约第五条,即“各方同意,在欧洲或北美对其中一个或多个国家进行武装攻击应被视为对它们所有人的攻击……”
5,那问题来了,如果真是俄罗斯(姑且我们不放弃任何假设)干的,那北约真对俄罗斯动手?如果真这样以牙还牙,那意味着,一场乌克兰危机,将演变成一场新的世界大战。
6,如果是美国、英国或波兰干的,那可都是北约国家,德国和欧盟怎么报复?跟美英断交?北约对自己开干?
7,最可怕的,是底线没有了。这一次,不再是恐怖组织,而是国家直接发动攻击。如果这样没有节制,那世界上所有超级工程,都不会再有安全感。今天可以攻击北溪管道,那英法隧道呢?那各种大桥呢?那核电站呢?
人类一旦失去了敬畏,这个世界,哪一个地方能有安全感?哪一项超级工程不得不做最坏的考虑?
资料图
我们唯一庆幸的,就是这里远离中国,所有恩恩怨怨,都与中国没一毛钱关系。不然,你看吧,说不准一些人的帽子,马上扣到中国头上,甚至不排除有西方情报官员称:那里,发现有中国军舰出没过……
但我也真别说早了。网络上一个段子就这样说:
北溪管道谁炸的?
俄罗斯?阀门就在自己手里,用得着炸管子吗?
德国?就等这些管子送气过冬呢,绝无可能。
确实,谁受益最大,谁嫌疑最大
没错,正是在下,
义务电热毯批发商。
这肯定是段子,那千万也别传太广了。不然,说不准有些西方政客可真信了:好家伙,西科尔斯基,你真是污蔑美国,我说就是他们中国人干的吧……
如果一个国家“照抄”中国改革开放的作业,那这个国家会崛起吗? 这其实还真不一定——因为中国南边的越南,就是“抄作业”失败的经典例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越南“抄中国”作业的计划最终破产? 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是真的不可复制? 中越渊源 中越两国的关系有多深? 这恐怕最远要从秦始皇时期开始说起: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在今天的越南北部设立象郡,从那时候开始,中原王朝就跟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但真正的故事,还要从汉武帝说起!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一口气灭了南越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这一设就是一千多年,整个越南中北部都成了中国各朝代的直属郡县。 有越南人称中国统治越南的这段历史是“殖民”? 可当时的中原王朝可不这么想,他们把这里当成了自家后院,修路架桥、兴修水利、推广农耕技术,连汉字都一并传了过去! 这一千年,越南史书上叫作“北属时期”,北属时期的越南人从那时起,就开始“抄中国的作业”,学会了种稻子、读汉书,甚至是考科举! 可以说,没有这一千年的“北属时期”,就没有后来的越南文明。 越南后来的传统建筑、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哪一样不是从中国学来的? 就连越南的历代皇帝,都要用汉字给自己起个像样的年号!…
中国和日本未来十年时间里,爆发战争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这个概率的具体数字,我们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高市早苗的上台,中日爆发战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为什么高市早苗的上台,是中日未来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高市早苗的上台,究竟预示着日本怎样的地缘野心? 右翼崛起 高市早苗的当选绝非偶然,她是日本右翼势力精心栽培的政治果实。 还记得安倍晋三吗?那个死不悔改的战争罪犯后代,一辈子想要为军国主义翻案!高市早苗就是他最得意的门徒,是安倍政治遗产的忠实继承者! 看看她的履历就知道了——长期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鼓吹修改和平宪法,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正式军队”。 这哪里是什么政治家,分明就是穿着西装的军国主义复辟者! 她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甚至多次暗示“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这样的言论出自一国首相之口,难道不是对整个亚洲和平的赤裸裸挑衅吗? 更可怕的是,高市早苗的上台还意味着日本整个政治生态正在右倾化。 自从安倍晋三开启了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日本的政治天平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中间立场。 一个接一个的右翼政客粉墨登场,他们打着“正常国家”的旗号,干着复活军国主义的勾当! 你以为这只是政客的个人野心吗? 错了!这背后是整个日本社会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和挑战。从教科书篡改历史,到政客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从修改和平宪法,到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毁战后的国际承诺!…
在几天后的11月6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们将飞往华盛顿,参加一个名为C5+1的峰会,简单说就是美国和中亚五国坐在一起谈事情。 但这次会议可不是普通的友好交流,而是带着火药味的。美方直接甩出“最后通牒”,要求这些中亚国家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列,否则就等着关税大棒砸下来。 美方的三大目标 美国这次可不是来中亚做客聊天的,而是带着明确的计划来的。根据披露的信息,美方在峰会上设定了三个主要目标,简单概括就是:让中亚国家帮忙制裁俄罗斯、吸引他们投资美国产业,以及确保美国公司能优先开发中亚的矿产资源。 这些目标听起来挺直白,但背后藏着不少算计。 要知道,中亚国家和俄罗斯经济联系紧密,比如贸易往来频繁,边境上经常有货物流动。美方希望通过施压,让这些国家在检查进出口货物时多留个心眼,阻止可能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的物资。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让中亚当“帮手”,在乌克兰问题上给俄罗斯添堵。举个例子,哈萨克斯坦最近就在俄哈边境加强了对卡车的检查,这明显是配合美方行动的表现。 不过,这种要求对中亚国家来说挺为难的,他们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怕惹恼邻居俄罗斯,毕竟两边都有利益牵扯。 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已经表态,说要分别投资80亿和40亿美元购买波音飞机和机车设备。听起来数额挺大,但仔细一想,这些国家自己资金并不宽裕,而且这些设备是不是真的急需,还是个问号。美方这么做,是想拉动本国经济,也是想通过投资绑定中亚,扩大影响力。 但问题在于,这种“承诺”可能更像是一纸空文,如果实际需求跟不上,投资就可能变成负担。 第三个目标是确保美国企业能优先开发中亚的关键矿产,比如钨、锑、锂、稀土和铀等。这些资源在现代科技和国防中至关重要,美国显然不想让其他国家,尤其是竞争对手,抢了先机。 美方希望通过协议锁定这些资源的开发权,为未来的战略储备铺路。这招挺聪明,既解决了资源需求,又能在中亚站稳脚跟。 美方这三大目标环环相扣,核心就是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在中亚地区插一脚。不过,这些计划听起来美好,实际操作起来可没那么简单,尤其是面对中亚国家的现实考量。 美方的软硬兼施手段 为了说服中亚国家配合,美方可不是光靠嘴皮子,而是准备了一套“胡萝卜加大棒”的组合拳。所谓“胡萝卜”,就是各种诱人的承诺,试图用利益拉拢这些国家;而“大棒”呢,则是威胁性的制裁措施,不听话就让你吃点苦头。…
都说天高地远,事不关己?可如今,大国较量早飞到了天上去! 导弹没响、火箭没炸,两国却在万米高空上动起了“真格”。 美国盯着中国卫星偷偷拍,拍完还发图炫耀;中国冷不丁反手就是一拍,还连拍四小时。 你以为这只是技术秀?错!这是赤裸裸的试探,是针尖对麦芒的硬碰硬! 到底谁先挑事?谁更能打?这场“太空互拍”背后藏着什么玄机?今儿咱就一锤锤地说明白! 美国玩偷拍?“天眼”盯上中国卫星,秀肌肉还装无辜 说起这事儿,还得从2025年6月3日那天下午说起。 美国的麦克萨科技公司(Maxar Technologies),一家专门干卫星遥感的企业,突然在网上炸了锅。 炸啥?发照片!还不是地球的,是咱中国在轨的“实践二十六号”卫星。 这颗卫星,2014年12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用的是长征四号乙火箭。任务呢?国土普查、农业估产、防灾减灾。民用的,光明正大。可美国这家伙偏偏不信邪,扭头就用自己的卫星,对准了天上咱的卫星——来了一出“太空偷拍”。 拍的是谁?他们的“世景军团2号”(WorldView Legion 2)拍的。 拍多近?29.2公里!…
前言 “中国已经开始老了,而印度还很年轻,我对印度有自信,早晚会追上中国的,甚至赶超也不是梦。” 不得不说,新加坡最近真“忙”,前有新加坡的总统尚达曼对中国放话,声称中国若是想要达到世界和平的目的,就必须要放弃自给自足。 10月28日,新加坡前任总理在英国参加活动时,再次对中国放话,声称印度终将会超越中国,那么,新加坡前总理这一席话,到底几个意思? 自言自语 最近,新加坡的两位顶级人物,前后脚地向亚洲两大巨头隔空喊话,一番操作下来,让人觉得信息量巨大。 前总理、现任国务资政李显龙给印度送上了一顶高帽,预言它凭借年轻活力,早晚能赶上甚至超越“正在变老”的中国,不仅如此,紧接着,现任总统尚达曼则向中国发出了诚恳的“劝告”,希望中国能放下“自给自足”的想法,重新拥抱与西方的“相互依存”。 这些话,听起来是高屋建瓴的国际战略分析,但如果你把它们放在新加坡这个城邦小国的处境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完全是另一番滋味,这哪里是什么单纯的预测,分明是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新加坡在巨人林立的世界棋盘中,那种深入骨髓的生存焦虑。 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来说,在国际上被忘记,就约等于被判了死刑,所以,它必须不停地说话,而且得找对地方,用对方式,才能确保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这是一种“言说即存在”的生存法则。 其实他们选择的舞台,那都是精挑细选的。 李显龙那番“印度终将超越中国”的论断,不是在某个随意场合讲的,他选择的平台是英国顶级的智库查塔姆研究所,而尚达曼劝说中国的那番话,则是在全球金融中枢,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部说的,这两个地方,都是全球目光的聚焦点,在那发声,确保了最大的传播效力。 这些讲话,与其说是给中印两国领导人听的“悄悄话”,不如说是新加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战略肌肉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输出观点、提供分析框架,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可或式的角色,一个既懂东方又懂西方、能洞察大国博弈的中间人和思想家,这种能力,就是新加坡的“智识资本”。 这种“以言立身”的传统,可以说是从国父李光耀那里一脉相承的,把脑子里的智慧,巧妙地转化成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本身就是一门炉火纯青的国家级艺术,通过扮演“智者”和“顾问”,新加坡才能在全球事务的牌桌上,给自己争得一个宝贵的席位。 新加坡的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就,几乎可以说是建立在全球化这块基石上的。马六甲海峡这条黄金水道,就是它搏动的经济命脉。所以,任何可能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它最敏感的神经。…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就直接对华“掀桌子”,以各种理由对华加税,但中国并没有自乱阵脚反而精准反制“打痛美国”。 特朗普 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英国专家看得明白:中国手里有四张“王牌”,其中一张最为致命,其他三张也让美国束手无策,那么,中国的“王牌”究竟有哪些? 中国经济、制造是是王牌之一 打贸易战,归根结底还是拼谁扛得住,美国想靠加税逼中国让步,可问题是,中国的家底真没那么容易被撼动。 官方数据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涨了5.1%。 这说明啥?说明14亿人口撑起的内需市场,完全可以让中国自己“消化”掉一部分外部冲击,换句话说,美国不买了,中国自己也能过得去。 再看中国的制造能力,从原材料到成品,从螺丝钉到火箭壳,中国的产业链是全球最全的。 美国断一环,中国自己就能补上不求人,而且中国的劳动力不光是多,素质也高,工程师多,高技能人才多,产业升级的路上,一个都不少。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是靠印钞票撑经济的,而是靠实打实的制造业和消费市场顶着,这种结构抗风险能力强,不是靠一两个关税就能击垮的。 所以特朗普这一轮关税大棒打下来,中国非但没怎么“受伤”,反倒是美国自己先扛不住,消费者叫苦连天,企业成本飙升,一堆公司开始搬厂、裁员。 美国民众反对关税 更让美国头痛的是,中国不但能自力更生还能“痛击美国”。 自特朗普宣布对华加税后,中国就宣布对所有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税率直接干到84%,中方不是乱打而是精准反制,农业、能源、稀土,这些都是特朗普选票的“命根子”。 比如大豆,中国2025年9月进口量清零,这一下子美国中西部农民“炸了锅”,选举年本来就焦头烂额的特朗普团队直接多了一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