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日本真敢想,無人機跑到中國家門口撒潑,這回先看美國給不給活路

日本這回是膽大包天!準備派遣無人機到中國家門口撒潑,有這個底氣嗎?還是先回頭看看國內,看美國留不留活路吧!

說起日本,國民的肚子裡都憋著一股氣。在二戰期間,日本曾對中國民眾犯下了滔天罪行。但是他們非但沒有悔改之心,反倒是一步步激起中國人民的怒火。近些年來,日本頻繁跟在美國身後對華挑釁。從歷史恩怨角度來說,中國對於日本挑釁行為的容忍度更低。

日前,日本再次展露一個膽大包天的想法。按照日本海上保安廳負責人的說法,日本採購的第一架美制MQ-9B「海上守衛者」大型無人機,將會在不久後開啟使用。說到這款無人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一款先進的察打一體無人機。

按照日本的計劃,他們引進該無人機的主要目的是為監視中國。這一計劃,在中國看來並不意外。某種程度上說,日本對華挑釁,並不完全是為了向美國展示忠心。在日本看來,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崛起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們在想方設法地遏制這一崛起態勢。

讓MQ-9B監視中國,就是他們遏制計劃中的一環。不過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次監視,日本這回恐怕是來勢洶洶。我們知道,每次中國軍艦在日本周邊海域附近活動時,都會引來日本的高度關注,因此他們也被戲稱為中國的「御用攝影師」。

在那些情況下,日本的監視都是短期且被動的。然而這一次,日本試圖藉助MQ-9B實現在東海附近對華長期監視的目的。往好了說,日本只是單純的監視,但是往壞了說,日本很有可能是打著監視的由頭,來收集中國周邊有用的情報信息,進而為一場潛在戰爭做準備。從日本的挑釁姿態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一次日本竟然要跑到東海,跑到中國家門口撒潑。面對如此清晰徹底的敵意,中國如何能夠忍得了!日本這是真敢想,他們簡直是在逼中國新仇舊恨一塊算。真到那個時候,中國也沒什麼好顧忌的,不主動惹事並不代表我們怕事!

不過話說回來,日本目前的國內現狀還能支撐他們對華挑釁嗎?他們有這個底氣嗎?在美國通脹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對美元市場依賴嚴重的日本,首當其衝成為了美國率先收割的對象。近段時間以來,日元持續貶值,外界一度猜測日本經濟可能會倒退回30年前。

更加悲觀的是,如果情況持續下去,日本很有可能失去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看到經濟頹勢後,日本再也坐不住了,時隔24年後日本政府選擇再次出手干預匯市,這一動作足以說明日本現如今的經濟狀況有多麼糟心。

一旦經濟不行了,日本任何的軍事野心都是空話。所以說,日本選擇在這個時候對華挑釁,倒不如先回頭看看國內,現在不是中國放不放過他們的問題,而是美國給不給留活路。(付曉宇)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中國沒能攔住,美國向高市早苗做出一個承諾,把日本右翼激動壞了!

近几日,围绕高市早苗关于“台海若发生变化时日本可能出兵”的言论,中国对日本的反应愈发强烈、雷厉风行。美方原本观望、以为事态会平息,但发现中国这一次“闹大”的意愿十分明确。于是,台海与中日关系的博弈,正在步入一种新态势。 一、中国为何“不给你轻易过去” 之前,日方在台湾问题上有言论偏硬,外界普遍判断:中国或许会表态、释放一些信号,但可能不会大规模升级。其逻辑在于:中日关系体量大,合作面多,中国或许会将其视作局部争议、一笑了之。但事实发展显示,中国选择了另一条路。 1. 经贸制裁迅速出手 中国商务部、外交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近日相继宣布:暂停或终止从日本进口部分水产品。根据报道,中国已决定暂停日本海鲜进口;此前谈判中的日本牛肉进口事宜也被搁置。此外,中国还对日本提出贸易合作基础已被“严重破坏”警告,要求日方撤回相关言论,否则将承受“所有后果”。 2. 外交表达与警告同步升级 在联合国相关场合,中国代表对日本提出:日本没有资格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提醒日本谨慎处理台海、钓鱼岛等议题。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向全国发出旅行提示,建议中国公民赴日旅行需慎重,相关航线、旅行社纷纷推出免费退改签政策。 3. 军事海警动作加剧 在东海争议海域,尤其是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附近,中国海警舰船及无人机等行动频繁。11月16日,中国海警舰队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日方海上自卫队亦紧急应对。 这些连环动作,传达出的信号十分明确:这次,中国不打算只是“口头抗议”,而是做好了用经济、外交、海上、空中多维度出招的准备。 二、日本被“震”到:想不到对方挺硬 日方原本或许预期,此次涉台言论引起中国不满后,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不会“大动干戈”。但现实是:…

21 minutes ago

水產旅遊只是開胃菜,若不撤回錯誤言論,日本將面臨「斷糧」危機

“日方若不立即收回错误言论,中方将采取更严厉反制措施!” 昨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这句话,字字千钧,这就是最后通牒。但很多人可能低估了“更严厉”这三个字的分量。 目前的停止水产进口、削减航班、旅游预警,虽然让日本感到疼痛,但还不足以致命。真正的雷霆手段,往往藏在深处。 如果日本政府以为扛过这波舆论就没事了,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正在酝酿的,可能是一场针对日本经济支柱的精准绞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战”。 中国手中的王炸还没出 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挑衅,中国目前已实施了暂停水产进口、发布旅游和留学预警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外交部发言人警告,若日方不纠正错误,将面临更严厉后果。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措施仅属于“常规操作”,尚未触及日本经济的核心命门。 如果局势升级,中方极有可能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对日本汽车和电子产品加征关税等手段,这将标志着中日摩擦从外交争端升级为全面的贸易战。 目前的动作,只是“常规套餐”。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这些措施更多是在表明立场:你惹我不高兴了,我不买你的鱼,不让你赚游客的钱。这对日本经济有影响吗?有,比如日本GDP可能会掉个0.36%。但对于一个几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来说,这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是,真正的风向标,是看接下来的动作。 如果高市早苗继续一意孤行,中国完全有理由把反制升级为“惩罚性贸易战”。 我们手里有什么牌? 第一张牌:稀土。 这是日本高端制造业的死穴。日本的汽车电机、精密机床、半导体材料,无一不需要稀土。而中国掌握着全球稀土的定价权和供应权。一旦中国宣布对日实施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日本的工业机器就会像没油的汽车一样趴窝。这不是恐吓,这是产业链的客观规律。…

38 minutes ago

黃循財打破沉默,不願見台海爆發戰火,暗示日本已經在努力「降溫」,中方應放下成見

中日之间最近又起了波澜,这次一切的导火索都是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开发表了涉台言论,踩到了最敏感的红线。 中国随即做出了反制,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外交层面也强烈抗议。眼看局势越烧越旺,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一场国际论坛上突然开口,呼吁中日“降温”,还特别提到日本是想稳定关系的。 这番话一出,舆论很快炸开了锅。问题是,日本真的在降温吗?这场风波背后,其实远比表面复杂。 黄循财“劝降温”,却绕开了问题的核心 当地时间11月19日,黄循财在一场活动上提到中日最近的紧张关系时表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找到化解纠纷的方法,但与此同时他还表示日本显然是想降温的,他希望“中国也持有相同的态度。” 黄循财的表态,听上去是希望别再进一步升级了。 他的意思明显是偏向日本的,还劝中国也应当“降温”。但他这番说法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完全没有提高市早苗的言论本身,也没有对日本政府的态度做出评价,只是笼统地说双方要缓和。 这就让人很难不产生疑问,他到底是站在中间说话,还是在有意回避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且要说降温,明明是中方先通过外交渠道进行的表态,这样做就是希望日方能认识到错误,及时撤回言论,中方的做法就是在第一时间阻止事态升级。 而高市早苗的发言,是直接干涉中国内政,是挑衅性极强的动作。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约束,事发后也没有任何实质反应,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都可以轻描淡写地“向前看”,那是不是意味着今后谁都可以说点过分的话,然后靠一句“大家冷静”就能收场? 黄循财的说法,其实混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中日之间确实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但这次的争议并不是老问题,而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新挑衅。 把这种现时挑衅和历史争议放在一起谈,等于用过去的“历史和解”来为现在的错误行为找台阶下,这种处理方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让矛盾更难真正解决。 日本没有认错,中方为什么要先让? 如果说黄循财真的是出于善意,希望两国冷静处理分歧,那他至少也应该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

50 minutes ago

美國不許日方低頭?送上8200萬軍火,高市開始醒悟,對華踩下剎車

大好河山,邀您共看 Hello,大家好呀!老墨今天想和大家细聊一下,美国在中日关系紧张之际,对日出售8200万美元军火的事情。 自从高市早苗抛出涉台言论,便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外交风波,而就在局势僵持之际,美国突然要卖给日本8200万美元的军火,还附带一系列力挺高市的政治动作。 但高市却在压力下悄然改变口风,开始缓和对华态度。 那么这场风波背后,到底是日本的主动挑衅,还是美国在暗中操盘?高市的“紧急踩刹车”,又是否意味着日本真的意识到了危险? 涉台言论惹祸上身 高市早苗的言论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是因为她不止一次,把台海局势和日本国家安全直接挂钩。 她在国会中明确表示,一旦中国大陆封锁台湾,就会让日本陷入危险,所以日本可能要派遣自卫队介入。 这个表态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巨大震动,也让中方强烈不满,在她发言后,中日外交关系立刻进入低温状态。 中国外交部用措辞严厉的声明回应,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提醒日方“自重”,不仅如此,中国军方也罕见地用中日英三语发布警告,直言如果日本介入台海战事,其本土将沦为战场。 与此同时,高市的言论也引发了日本内部的不满,东京街头出现大规模抗议民众,高喊要求高市道歉、辞职。 日本多位前首相也纷纷表达反对意见,认为高市的发言太过激进,把日本推向危险境地。 那么高市早苗真就是要一条道走到黑吗?虽然目前来看还不好说,但根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市本人私下里已经意识到发言过头,愿意“留出对话空间”。 可就在这一节点,美国突然出手,给日本“打气”,也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那么,美国到底想通过这场军售传递什么信号?…

1 hour ago

真要出兵打?特朗普重磅宣布:美國將很快變成一個更大的國家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可以说是美国自二战结束后以来最热衷于领土扩张的总统了,此人已经在多个场合公开提出了自己对美国的北方邻国加拿大、丹麦手中的世界第一大岛屿格陵兰岛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巴拿马运河的领土要求。并且,从目前的种种迹象上看,特朗普似乎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打算要夺取或者说“合并”这些地区! 根据我权威媒体援引外媒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多个公开场合宣称,美国将很快扩张领土。特朗普不仅重申了他对收购格陵兰岛的兴趣,还再次提到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的可能性,以及美国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相关计划。近期,就在特朗普在拉斯维加斯进行公开讲话之际,他就直截了当地表示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土面积可以随着发展而大大增加。” 很显然,特朗普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加拿大、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区。特朗普之所以对这三个地方垂涎欲滴,一方面是因为加拿大和格陵兰岛都属于是人口较少,同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加拿大仅有4000多万人口,而格陵兰岛虽然坐拥2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相当于三个乌克兰),却仅有大约6万人。因此,“合并”这样地广人稀且资源丰富的地区,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巴拿马运河区扼守大西洋和太平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则可以制衡北极,眺望欧洲。 特朗普此前已经公开表示,“不排除”在进行领土扩张之际使用武力。而近期,针对丹麦在格陵兰岛的扩军计划(包括新增两艘巡逻船,两架狗拉雪橇等),特朗普也是公然予以了嘲讽。由此可见,一旦丹麦对特朗普的扩张计划予以强烈抵制,特朗普确实有要求美军直接出兵的可能。而美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若是真的公然进行武力扩张的话,那么世界局势必将会产生极大的动荡!

1 hour ago

美專家警告美國,若不發生戰爭,與中國搞零和博弈,是一個大錯誤

近几年的美国仿佛陷入到了一个怪圈之中。 一边高呼着要促发展,一边又陷入到了与中方的博弈之中。 而且与中方的对决也是反复无常。 人前高呼要与我国和谈,促进两国的合作,人后又重拳出击加强对中方的制裁。 这样的困局仿佛让美着了魔一般,一定要与中方分出个输赢,所以双方的交锋是一轮接一轮,对于这一问题美专家曾发出过警告。 约瑟夫·奈是哈佛的学者,也是美国著名的专家。 在2021年的时候,他曾公开表示如若不发生战争,美与中方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当时不少人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可从现下的局势来看,他的警告不无道理,两国的相争没有所谓的赢家,只会两败俱伤。 之所以这位专家会有这样的警告,是因为进入到21世纪之后,美便从多个领域向中方施压,大有与我们死磕到底的架势。 还扬言要与我国脱钩。 可事实证明,中美经贸往来日渐加深,两国作为国际强国,经济断交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引发全球性的动荡。 之后的科技战,华为在国际上遭到了百般刁难。 短时间内的确是限制住了中企的发展速度,中方却从未低头,反而是在逆境中闯出了一番天地。 中企突破了技术难关,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芯片,还开始抢占国际份额,受到伤害最大的反而是美企。…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