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歷史

聯合國史上首次,五常一致投票讚成,一個國家就此被集火“消滅”

2011年2月27日,今天的聯合國安理會大會上意外的安靜,所有人都在靜靜地等待著這次會議的投票結果,與會的各國國家代表則仔細地審視著五個常任理事國代表,希望可以判斷出有沒有人投反對票,或者動用一票否決權。

在聯合國會場上,通過一個人的表情來判斷某些行動往往是很困難的,因為在這棟大樓裡工作的無一不是各國外交界的經營,而在行動之前喜怒不形於色幾乎是他們每個人的代名詞。

不過也有例外,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時,喬冠華和諸位中方代表們就喜不自勝,甚至喬冠華老先生還留下了著名照片:“喬的笑”。

喬的笑

但是今天似乎也有那麼一點微妙的不同?各國代表在心中悄悄打出一個問號,五常代表們就像事先達成了一致一樣,在會場上沒有任何交流和微表情,平常的彷彿這次會議只是一次普通的報告會一樣。

但實際上這次會議要決定的,幾乎是一個國家政權“生死存亡”的問題。

很快,投票結果出來了,由於這次投票是記名投票,所以各國代表們很快就知道了五常代表們,確實在事先達成了一致。

對於制裁利比亞的聯合國決議:

美國投贊成票;英國投贊成票;法國投贊成票;俄羅斯投贊成票;中國投······贊成票!

這是聯合國安理會歷史上第一次全票通過一個提案,也是中國第一次在制裁一個國家的安理會提議上投了贊成票。

會場

安理會的其他成員國代表們震驚了,但旋即又都覺得很合理。

因為統治了利比亞四十多年的那位上校,在國際上實在是不怎麼得人心。

這位上校是誰呢?利比亞做了什麼讓聯合國五常一致同意制裁它?這位中校和利比亞的結局最終如何呢?

白撿來的政權

這位上校就是大名鼎鼎的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

說起他的事蹟,論不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吧,但至少也能算是膾炙人口。卡扎菲行事宛如一個後現代瘋狂藝術家,或者是一個古老的磕了藥的巫醫,這種超脫又古典的氣質讓中文網際網路圈子的網友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卡大佐”

年輕的卡扎菲

舊日本帝國軍隊裡的大佐相當於上校軍銜,而中文網際網路的網友們是十分富有惡搞精神的,於是乎把自己加冕為非洲“萬王之王”的卡扎菲在中文網際網路上就成了“卡大佐”。

不過,這也不完全是中文網友的惡搞,因為卡扎菲終其一生都是大······不對,是上校,甚至他還規定了,利比亞最高的軍銜就是上校。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1952年7月23日,納賽爾發動埃及七月革命,和自己的自由軍官組織一起推翻埃及法魯克王朝的時候,卡扎菲正在上中學,鄰國埃及傳來的革命訊息深深地打動了卡扎菲。

納賽爾和卡扎菲

所以卡扎菲把埃及雄獅納賽爾視為了自己的終身偶像,而納賽爾的軍銜最高就是上校。卡扎菲在取得政權了之後,兩度向納賽爾和納賽爾的親密戰友薩達特提出,將利比亞和埃及進行合併,但是都被兩位埃及傑出的領導人婉拒了。

納賽爾去世的時候,參加葬禮的卡扎菲甚至兩度哭到昏厥。

但是卡扎菲把納賽爾當人生偶像,卻一點好的也不跟納賽爾學。

卡扎菲因為家境貧寒所以沒能上完大學,1963年選擇去讀了軍校,1965年進入利比亞軍隊,一開始卡扎菲的軍銜只是一個少尉,雖然軍銜並不高,但是當時利比亞國內激烈的階級矛盾讓卡扎菲同樣萌生了幹革命的想法。

青年軍官卡扎菲

卡扎菲把自己偶像納賽爾建立的革命組織名字拿了過來,在利比亞軍隊裡建立了一個利比亞的自由軍官同盟,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五百人。像這樣的小組織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利比亞境內,不說是遍地開花吧,至少也是一個漫天繁星。

因為利比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統一國家,是二戰結束之後在英美的扶持之下,才建立了一個名義上統一的君主制政權,實際上各地各部族之間還是各自為政,一直到1959年利比亞境內發現石油一夜暴富之後,在英美的再次干預下,利比亞才實現實質上的統一。

不過由於石油利潤被英美公司和伊德里斯王室部族瓜分,所以利比亞境內貧富差距極大,各種造反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現代利比亞依然是一盤散沙

按理說只有五百人的自由軍官同盟應該翻不起什麼浪花,但是架不住年輕時的卡大佐長得帥他入伍之後就開始瘋狂地追求自己的上司哈立德將軍的女兒,併成功上位,這給卡扎菲帶來了極大的軍隊聲望,甚至連自己的少尉軍銜都是靠哈立德將軍贅婿的身份得來的。

1969年利比亞政治局勢風起雲湧,卡扎菲和他的自由軍官同盟覺得可以發動政變了,他們制定了一個一句話就可以概括的政變計劃: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一起發動政變,控制電臺和軍營,然後宣佈政變成功。

年輕的卡扎菲

卡扎菲原定於1969年3月發動政變,結果由於中東著名歌星要來利比亞開演唱會,卡扎菲和自由軍官同盟將政變推遲了足足六個月,政變開始之後卡扎菲的副手米海什還沒有買到去首都的機票,還是借朋友的幫助才最終上了飛機。

抵達的黎波里後米海什打車到了軍營,結果由於太過激動把政變檔案和槍支彈藥彈藥忘在了車上,另一頭卡扎菲的心腹賈魯德準備帶部隊去接管的黎波里的防空部隊,臨出發才發現自己手上只有一千零五十發子彈,而參與政變的士兵足足有六百人,人均彈藥還不到兩發。

卡扎菲本人則親自負責班加西的政變,從家門口剛出來就被兩個憲兵給逮住了。不過憲兵抓卡扎菲並不是因為他政變走漏了風聲,而是因為憲兵想讓卡扎菲幫他們修摩托車。為了不引起憲兵的懷疑,卡扎菲只好在發生政變之前幫憲兵先把摩托車修好。

班加西一角

好不容易摩托車修好之後,卡扎菲終於和自己的部隊會合了,此時天已經黑了,大概是班加西的城市基建太差晚上沒有路燈,等卡扎菲好不容易找到班加西電臺的時候,一回頭他發現自己身後的部隊已經跟丟了。

面對電臺門口的兩個警衛,卡扎菲決定自己一個人進行政變。

門口的警衛也沒有什麼懷疑,他們看卡扎菲穿著一身軍官服,只以為卡扎菲是來公幹的,在當時利比亞的局勢影響下,軍方深夜發表個什麼宣告簡直是稀鬆平常,於是兩個警衛就直接把卡扎菲放了進去。

進入電臺大樓的卡扎菲來到了播音室,面色如常地掏出了手槍告訴了電臺工作人員要自己要政變。

在集會上的卡扎菲

電臺的工作人員沒有任何抵抗,十分順從地幫卡扎菲處理好了機器,讓卡扎菲宣佈自己政變成功。

說實話卡扎菲此刻是懵的,他自己都沒想到政變能成功,連演講稿都沒準備。

首都的黎波里的政府軍面對人均彈藥兩發的自由軍官同盟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政變部隊很順利地就進入了利比亞王宮,此時利比亞國王伊德里斯一世不在國內,處理國內事務的王子在王宮游泳池喝的爛醉如泥,政變部隊隨即接管了的黎波里的各處重要設施。

1969年9月1日早上六點半,卡扎菲在電臺釋出了自己政變成功的宣言,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成立了,在宣言中,卡扎菲說自己為這次政變準備了十年。但是這一年,卡扎菲才27歲······

卡扎菲視自己為納賽爾的門徒

外交上的“猛士”

本來利比亞的伊德里斯一世是比較偏向於英國的,美國對此有一些不滿,就在利比亞大大小小的造反團體中廣撒網,卡扎菲就是其中一個。但是卡扎菲上臺之後連自己的老丈人哈立德都敢收拾,又怎麼會差你一個美國佬呢?

1969年卡扎菲上臺伊始,他還宣佈新生的利比亞會尊重外國資產,保護外國石油公司的權益,讓英美十分滿意,給利比亞了一點貸款和基礎設施援助,結果到1970年卡扎菲就翻臉了。

他先是在1970年初沒收了美國的空軍基地,緊接著又在1972年廢除了所有和美國的合作協議,1973年則沒收了美國在利比亞所有石油公司51%的股份和利潤,讓美國人大跌眼鏡並暴怒不已。

美空軍基地

卡扎菲算是跟美國結下了樑子。

按理說,卡扎菲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麼挑釁美國,下場應該會很慘烈,但是美國卻在卡扎菲一通挑釁之後選擇了隱忍,這是為什麼呢?

冷戰時期,挑釁美國下場慘烈的,一般是不在美國和蘇聯之間選邊站的。比如阿連德的智利,納賽爾的埃及,就連左右橫跳的都很少有善果。當然中國是例外,因為中華民族自有其國情在。

卡扎菲能夠在冷戰時期挑釁美國還能活得好好的,就是因為他選擇了蘇聯。而當時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十分重視和利比亞的關係,因為利比亞是當時國際上少有的能讓蘇聯援助回本的國家。

勃列日涅夫和卡扎菲

利比亞曾經一次性地向蘇聯購買了能裝備二十多個旅的防空武器,當時整個利比亞的軍隊有沒有二十個旅都難說,後來蘇聯解體後曾經做過統計,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累計向蘇聯購買了近一百億美元。

面對這樣一個有錢的盟友,蘇聯自然不可能讓美國對利比亞做出什麼有力的報復。

但是前文已經說過了,卡扎菲是一個瘋狂的後現代藝術家,一個古老的嗑藥薩滿,即使是對自己的蘇聯盟友,卡扎菲都離譜到沒邊。

1981年卡扎菲正式訪問蘇聯,到達的第二天卡扎菲本來應該去蘇聯軍營,結果他早上說看不見三顆星星自己不出門,然後又向克格勃提要求自己要看一場穆斯林的葬禮。克格勃找遍了莫斯科才發現一個還沒有下葬的穆斯林逝者,安排了一場最為豪華的葬禮。

當時莫斯科的穆斯林很少

卡扎菲又提出想去探望逝者家屬,克格勃咬著牙根拒絕了卡扎菲的無理要求。如果不是勃列日涅夫需要利比亞,說不定當時莫斯科就要舉行第二場豪華的穆斯林葬禮了,葬禮的主角就是死於意外的卡扎菲。

當然,這隻能算是卡扎菲在外交上的“無理取鬧”,並不能算是和蘇聯結下了樑子。但是蘇聯解體之後繼承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席位的俄羅斯,卻結結實實的被卡扎菲挑釁了。

1999年車臣鬧獨立,卡扎菲公開支援車臣叛亂武裝,指責普京是獨裁者。

跟中國唱對臺

這還沒完,卡扎菲對中國的挑釁更有甚之。

利比亞從1959年開始就和臺灣國民黨政府搞“邦交”,臺灣在利比亞的外交機構“中華民國”的冠名一直到1997年才結束,卡扎菲在2006年5月10甚至宴請了當時大搞臺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2008年2月13日“臺灣駐的黎波里商務代表處”掛牌,利比亞也在臺設立了代表處。

要知道即使是美國,在臺灣地區設立的辦事處也只敢掛名“臺北”。

卡扎菲到過長城

1970年卡扎菲曾經派人來中國,開口就是要向中國買核武器,還是付現金,被我國斷然拒絕,主席評價卡扎菲的特使“傲慢且無禮”。

1982年卡扎菲唯一一次訪華,來的時候跟蘇聯那次一樣沒有通知,到邊境了才向我國空軍通報身份並且堅決不向我國外交部通報隨行人員和行程安排,以至於根本沒辦法給他安排歡迎儀式。

卡扎菲入住釣魚臺國賓館之後,深夜裡說要給自己的女保鏢過生日,讓釣魚臺後廚的大師傅忙了一夜,差點暈倒在廚房裡。

卡扎菲的“亞馬遜衛隊

正式會談開始之後,卡扎菲對我國提出的多種友好合作專案看都不看一眼,一口咬定自己要買核武器,我國沒買給他。卡扎菲回國就說中國看不起他並且卡扎菲覺得,中國國力太弱,除了核武器之外沒什麼好談的。

所長寫到這裡也忍不住了,先放一個“滑天下之大稽”,去笑一會。

諸位看官以為這就完了嗎?還早著呢。

2004年,卡扎菲公開向美國提供了一份所謂的“核彈”設計圖紙,卡扎菲宣稱這是花了五千萬美元從巴基斯坦祕密購買的,結果圖紙送到了之後美國發現,上邊有中文說明。世界輿論震動,我國外交部立刻闢謠說這事兒跟我們沒關係。

接受採訪的卡扎菲

卡扎菲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蘇聯解體之後利比亞的靠山沒了,所以他開始從反美轉向了親美,這份圖紙在他看來就是一份“投名狀”。

但是卡扎菲不知道的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在核能方面的合作,其實是聯合國五常心照不宣的祕密,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壓制一直謀求大國地位的印度。

但所謂心照不宣的祕密就是不說出來為好,結果卡扎菲高調公佈,弄得五常都很尷尬。

美國最終調查結果是這份圖紙是利比亞從地下網路購買的,巴基斯坦官方不知道這件事情;對於圖紙上的中文標識,美國則表示:中文是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之一,圖紙上有中文標識很正常。

卡扎菲在聯合國大會

到目前為止,五常已經出場三位了,剩下兩位卡扎菲怎麼可能會放過呢。

1984年,利比亞反對派在利比亞駐倫敦大使館外遊行,卡扎菲下令用機槍掃射人群,打死了一名維護秩序的英國女警。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是利比亞人制造的,英國政府釋放主犯後要求卡扎菲顧忌一下英國人民的情緒低調處理結果卡扎菲在主犯回國後以國民英雄的待遇高調迎接了他。

2007年,想牽頭做環地中海老大的薩科齊盛情邀請了卡扎菲訪問,希望卡扎菲可以支援自己的地中海聯盟計劃,結果在隨後的阿拉伯國家高峰會議上,卡扎菲否決了薩科齊的地中海聯盟,法國對此不願意發表評論。

薩科齊和卡扎菲

除此之外,世界範圍內多起恐怖襲擊的背後都有卡扎菲的身影。

在卡扎菲長達四十多年的統治下,利比亞本國的國民也過得苦不堪言,本身憑藉石油利比亞已經半隻腳踏進了發達國家行列,人均GDP高達一萬多美元。結果在卡扎菲引來的國際制裁下,利比亞現在的GDP不到中國的二分之一。

失落的利比亞

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人說卡扎菲是一個政治強人,一個國際梟雄,但實際上回顧卡扎菲的一生,除了在國際恐怖襲擊和國內中飽私囊的政治鬥爭中有所建樹之外,卡扎菲的對於利比亞的建設和外交水平幾乎是一塌糊塗。

2009年,卡扎菲在自己長達100分鐘的聯合國演講上宣稱,聯合國安理會已經成為了恐怖安理會,並且撕掉了自己的聯合國憲章,正式得罪了五個常任理事國。

卡扎菲的名場面

2011年3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全票通過了針對利比亞的制裁決議,這個後現代瘋狂藝術家和古老嗑藥巫醫的統治終於將要迎來終結。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西方衛星在中印邊境,拍到多架隱形無人機,美媒:美軍已落後

中国新型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再次超出了美国方面的预期。 据美国“战区”网站10月11日报道,西方商业卫星公司公布的卫星图显示,近期在中印边境中国一侧的高原机场上,出现了多架攻击-11隐身无人机。美国军事专家研判称,这很可能是为了进行高海拔严酷环境的实战测试,意味着攻击-11已经具备了初步或完整的作战能力。 (商业卫星拍摄到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在承认中国无人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对五角大楼发出批评,认为美军对无人机的保守态度和解放军形成鲜明对比,已经被中国甩在了身后。 据报道,公开的商业卫星图片显示,今年8月份到9月份,在距离中印边境大约140公里的日喀则机场出现了至少3架攻击-11隐形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的代号为“利剑”,从首次亮相至今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研发和测试,如今终于进入到了实战部署阶段。 (歼-20可以和攻击-11搭配作战) 据介绍,攻击-11是一款多用途隐身飞翼式无人机,除了具备对地打击能力外,还可以执行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任务,并可以作为电子战平台参与空战对抗。美媒表示,攻击-11还能够和双座版的歼-20S隐形战机搭配作战,担任后者的“忠诚僚机”。 美媒称,攻击-11近期部署的日喀则机场海拔大约为3800米,拥有全世界最长的跑道之一,跑道长度长达5000米,近年来还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修建了3000米长的辅助跑道,以及7个大型飞机的停机坪,目前扩建工作还在持续中,是中国在西部高原的重要军民两用机场。 据悉,除了近期部署了攻击-11无人机外,当地常年部署有大批作战飞机,包括歼-10、歼-16、空警-500预警机等等,此外还部署过彩虹-4、无侦-7等多型号无人机。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美媒认为,攻击-11无人机在中印边境附近的部署意义非同一般,一方面这里是进行高原测试的绝佳地点,另一方面也可以“拿敌练兵”,在复杂环境下测试印度一侧的雷达和防空系统。 美媒表示,攻击-11只是中国庞大无人机家族的一员,在“9.3阅兵”中展示的多款隐形无人机都已经服役,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军类似无人机的研发却遭遇了重大挫折,包括X-47B等多款无人机都宣布中止研发。美媒警告称,美军错失无人机发展的宝贵机遇,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军事分析人士表示,长期以来,印度方面都自信认为,在中印边境具备对中国的空中优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方一侧的海拔较高,不利于传统有人战机的常态化部署,而中方在无人机领域的突破,无疑打破了印度方面的迷之自信,攻击-11这种无人作战飞机的实战部署,使得解放军在高海拔地区的空中情报感知和作战能力大幅增强,换言之,解放军对印备战已经进入了无人作战的新阶段。 (阅兵式上的中国无人机)…

1 minute ago

首個被踢出北約的國家出現?特朗普發了最後通牒,將盟友推向中國

最近的北约圈子不太平,美国和欧洲盟友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微妙。 从几个月前的峰会上吵得面红耳赤,到不少国家悄悄搁置美制武器订单,昔日铁板一块的同盟,如今裂痕肉眼可见。 这股火药味,终究还是烧到了明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搞出大动静了,这次将枪口对准了北约盟友西班牙,直接放话要把西班牙踢出北约。 特朗普却没想到,被美国这么一逼,反倒让西班牙更倾向于跟中国合作。 2025年10月9 日,特朗普在和芬兰总统斯图布会谈时,突然扯到了西班牙的军费问题,语气十分强硬:“西班牙不大幅涨军费,北约就该考虑把它踢出去。” 表面上看,这是美西两国之间的军费矛盾,可是往深了想,其实是北约内部乱成一锅粥的缩影。 特朗普这话明着是说西班牙,实际上也是给其他欧洲国家敲警钟,让他们盯着西班牙,把西班牙的国防预算能按照北约的规矩来,提到GDP的5%。 熟悉情况的都知道,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出涨军费要求了。 早在2025年6月的北约峰会上,他就狮子大开口,要求各国提高军费,当时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没给面子,直接回怼:“我们军费够保卫自己了,再涨钱就得从民生里抠,老百姓不同意。”直到现在,西班牙的军费占比也才2.1%。 见西班牙油盐不进,特朗普不光威胁要惩罚西班牙,还让其他欧洲国家一起施压,这强硬劲儿,把美欧之间的那点遮羞布都快扯没了。 不过,西班牙敢跟美国硬刚真的不怕被踢出北约吗? 其实,西班牙的底气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来自中国。 对于军费问题,2025年西班牙就搞过一次民调,结果显示只有 30%…

6 minutes ago

美國教授警告印度:華盛頓憎恨中國,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太成功

杰弗里·萨克斯这个人,在经济学圈子里挺有名的。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以前还当过联合国的特别顾问,帮着搞可持续发展的事。80年代,他帮玻利维亚和波兰搞经济改革,那时候拉美和东欧国家经济乱套,他推的那些快速私有化和紧缩政策,虽然帮着稳住了通胀,但也让不少人日子难过,失业率蹭蹭上涨。 后来转战俄罗斯,90年代初的“休克疗法”闹得经济崩盘,贫富差距拉大,批评声一大堆。话说回来,这些经历让他对全球经济格局看得很透,尤其大国之间的博弈。进入21世纪,他更多关注贫困和环境问题,写书推项目,强调合作而不是对抗。2025年,他还在到处演讲,点名批评美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中国的态度。 2025年4月,那时候萨克斯去印度参加一场经济论坛,顺便接受当地媒体采访。他直言不讳地说,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主要不是因为中国做了啥坏事,而是中国发展太快,太牛了,让华盛顿坐不住。印度当时正被美国拉着搞“印太战略”,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萨克斯就提醒印度人,别太天真,美国现在欢迎你们,是因为你们还没强到威胁它的地位。要是印度哪天也像中国那样,在制造业和科技上独领风骚,美国的态度准翻脸。印度媒体报道了这事儿,标题就直接用了他的话,很快就传开了。 萨克斯的观点其实不是头一回了。从特朗普2017年上台开始,他就批评美国对华政策太偏激。特朗普那时候搞贸易战,加关税,禁技术出口,萨克斯说这些不是基于事实,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步,几十年下来,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科技和基建都飞速前进。高铁里程全球第一,新能源车产量占大头,供应链从头到尾自己搞定,不用看别人脸色。这些成就,让8亿多人脱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都认可。可在美国眼里,这就成了威胁,因为中国没按美国的剧本走,没依赖它的体系,却自己玩得风生水起。萨克斯在采访中举数据,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以上,出口额稳居首位,这些不是靠运气,而是长期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和研发的结果。 美国为什么这么敏感?萨克斯分析,美国习惯了当老大,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都是它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霸权,让它控制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国崛起后,不光经济独立,还推“一带一路”,帮发展中国家建港口、修路,这就动了美国的奶酪。特朗普时代开始的贸易战,本想逼中国让步,结果美国自己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买东西贵了。数据显示,加关税后,美国通胀压力增大,很多公司还是得从中国进口,转道东南亚也没省钱。可中国自己研发5G和AI,进步没停。萨克斯说,这不是竞争,是病态压制,美国担心中国模式被别人学去,动摇它的全球影响力。 针对印度,萨克斯的话更扎心。印度人口多,市场大,正想接棒中国成为制造中心。美国拉印度入伙“四方对话”,给援助,帮着建军工项目。可萨克斯点明,美国这么做,是因为印度现在制造业只占GDP15%左右,基础设施落后,港口效率低,劳动力技能不高。跨国公司去印度投资,常常卡在土地政策和劳工法规上,物流成本高企。印度有潜力,但要赶上中国,得先解决这些内部问题。 萨克斯举例,日本上世纪80年代经济腾飞,美国就用广场协议压日元升值,限制出口。现在中国遇到的围堵,印度要是真强大了,也逃不掉。美国历史上,对欧盟、日本、俄罗斯都用过类似招数,一旦对手起来,就设限打压。印度别只盯着中美冲突的机会,得建自己的战略自主性,多跟中国合作,经贸联系本来就紧密,中印贸易额2024年就超1000亿美元。 萨克斯的提醒,在印度引发热议。一些学者承认他说得对,印度不能全靠美国,得自力更生。社交媒体上,帖子转发他的视频,讨论印美关系的真实性。印度政府没公开回应,但政策上开始调整,跟中国边境谈判,恢复部分经贸。萨克斯在后续采访中说,美国与其恐惧中国成功,不如学着共存。多极世界是大势,单极霸权过时了。中国推动的全球合作,比如气候协议和扶贫项目,对大家都有利。美国如果继续围堵,只会让盟友离心,经济上自食恶果。

9 minutes ago

特朗普急了,發長文狠批中國,威脅要對華祭出2招,但強調一件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中美之间再度泛起新的波澜。 此次率先按捺不住的,是特朗普。 他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火力猛攻,洋洋洒洒发布数百字长文,直指中国“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痛批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对全球构成威胁”。 他在文中言辞激烈,一套套狠话接连抛出,甚至还亮出了“百倍关税”以及“软件封锁”这两张他惯用的“王牌”。 然而,剧情很快出现转折。 话锋一转,他又突然着重强调“不会取消与中方会晤的可能性”。 这出“先兵后礼、打打谈谈”的戏码,对于我们而言,早已不是初次见识。 但此次他如此急切,究竟是被何种因素触动了敏感神经呢? 触及经济要害,他暴跳如雷特朗普此次大发雷霆,表面上看是对中国稀土政策心怀不满,实则是中国的举措精准击中了美国的经济命脉。 他在文中使用了诸多刺耳的词汇,指责中国“操控全球科技链”“充满敌意”,甚至将其上升到“道德耻辱”的高度。 不过,对于熟悉他行事风格的人来说,都清楚这种夸张的表述,往往是他情绪失控的外在表现。 中国此次的应对策略确实精准有力。 稀土并非什么稀罕之物,但它在高科技制造领域以及军工系统中的地位,堪称“无可替代”。 反观美国,几十年来在稀土战略储备方面严重缺失,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几乎达到了“毫无保留”的地步。 此次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手软,还顺势推出“全链条监管”“不可靠实体清单”以及“特别港务费”等一系列组合举措,将整个供应链紧紧掌控。…

17 minutes ago

美國擔心的情況出現了?特朗普收到消息:解放軍接下來有大動作

中东地区正在经历战略变局。一场代号"蓝剑-2025"的演习,恰似一记惊雷,在中东地缘政治的天空中炸响。 据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这场演习将在10月中下旬举行,由中国和沙特联合举行。结合近期的中东局势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交流。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宣布将与沙特举行联合演习】 沙特,这个坐拥石油财富的国家,几乎一直依赖美国的保护伞。在军事实力的天平上,利雅得把信任押在了华盛顿身上。但现在的美国却不那么靠得上了,面对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特朗普选择袖手旁观。这让海湾诸国不得不开始反思:今天是卡塔尔的遭遇,明天会不会轮到我们?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特开始寻求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以在地区安全平衡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而中国,凭借稳固的政治经济基础和日益强大的军事能力,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项。 “蓝剑-2025”似乎就是这段关系的生动注脚。 中国和沙特的联训,不只是为了提升彼此的海军战术技能,而是一种政治宣言:沙特正在逐步摆脱对美国的高度依赖,希望与中国以及巴基斯坦一道,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更为稳定和自主的安全体系。 【中国舰队将“出征”阿拉伯半岛】 为什么会提到巴基斯坦,因为其在沙特与中国的关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军事同盟条约。从那一刻开始,任何想要对沙特动手的力量,都不得不掂量一下巴基斯坦手中的核武器。但问题在于,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能否获得持续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中沙军演这个平台,沙特可以直接向中国传达其战略需求。一旦双方达成共识,沙特的资金就能源源不断地注入巴基斯坦的国防现代化进程。这种合作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中国没有直接介入地区冲突,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沙特出钱、中国出技术、巴基斯坦出人力"的合作模式,正在重新定义中东地区的安全架构。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重磅军事协议】 当中沙"蓝剑"军演的舰艇编队在波斯湾破浪前行时,这场演习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军事交流,它标志着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博弈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这片曾经被美国视为"后花园"的地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权力转移。 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持续十余年的护航行动,是对中国远海作战能力的实战检验。数据显示,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40余批护航编队,为近700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护航。这种持续存在的海上力量展示,向地区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不仅有维护地区稳定的意愿,更具备相应的能力。…

22 minutes ago

美國網友:如果中國這麽偉大,為什麽從來沒有發明過任何東西?而是從美國那里拿走一切?

美国网友在问答网站上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这么伟大,为什么从来没有发明过任何东西?" 说实话,这种认知水平确实让人震惊,不过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聊聊中国的发明创造。 那么,中国创造究竟有些什么?是怎么改变着世界的? 没有中国,世界会是啥样? 提到中国发明,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四大发明。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这些发明,今天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工艺,这项技术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没有纸张,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根本无从谈起。 想象一下,莎士比亚的剧本写在羊皮上,一本《哈姆雷特》得用掉多少只羊?印刷术更是直接推动了欧洲知识大爆炸。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比古腾堡的印刷机早了400多年。 火药在唐朝就已经出现,到了宋朝更是广泛应用于军事。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战争模式,没有火炮,中世纪的海战还停留在肉搏的水平。 指南针的发明则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能发现美洲新大陆,靠的就是这个小玩意儿指路。说句不夸张的话,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可能就没有今天的美国。 但中国的古代发明远不止这些。2013年,中科院专门梳理出了88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养蚕丝织技术让丝绸之路成为可能,这条贸易通道连接了东西方文明。茶叶栽培技术现在养活了全世界数千万茶农,人痘接种术更是现代疫苗技术的鼻祖。 在数学领域,中国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十进制计数法、珠算、一次同余方程组解法,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九章算术》中的勾股定理应用比毕达哥拉斯定理早了几百年。 在天文学方面,张衡发明的浑天仪精确度惊人,地动仪虽然不能预测地震,但作为世界上第一台检测地震的仪器,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 钢铁冶炼技术让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世界工业的领先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掌握了炼钢技术,比欧洲早了1000多年。 深井钻探技术也是中国首创,四川自贡的井盐开采技术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些发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的结果。 从追赶到领跑的华丽转身…

13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