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時事

為什麽美國寧願批準氣候法案,也要把中國認證為“發達國家”?

当地时间21日,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基加利修正案》,要求美国减少使用制冷剂化学物质,减少对气候的影响。在修正案以69:27的结果获得通过后,美国政客将其当作是美国两党合作的重大成果,大肆吹捧的同时还不忘给中国挖坑。

参议院多数派领袖查克舒默声称,批准该修正案意味着美国承诺减少氢氟碳化物生产和使用,同时也开启了美国大规模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性一步。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美国这一小步,充其量也就是补上了历史的欠账,跟上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步伐而已。



这份名为《基加利修正案》的提案,早在2016年时就在卢旺达基加利获得通过,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管控氢氟碳化物,控制全球变暖。

氢氟碳化物是一种广泛使用于空调和冰箱中的制冷剂,属于正儿八经的温室气体,排放过量会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加剧。有专家预计,如果这份提案在全球获得批准,那么在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下降0.5度。此前已经有137个国家批准该修正案,中国位列其中,但没有美国。

美国在环保议题上的表现一贯是雷声大雨点小,非常现实。近年来,美国一直抓住中国的碳排放量说事儿,就是非常典型的美式环保理念,突出一个双标。

当然在碳排放量上,中国和美国的确是全球最多的,虽然两国的碳排放量接近,但发展曲线却截然不同。美国的工业增长早已过了高峰期,而且经过能源结构调整,碳排放量呈逐年递减态势,已经于2007年碳达峰,并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已立于巅峰,中国还在追赶的路上,但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特别是在疫情爆发之后,中国经济复苏较快,因此成了美国及其盟友的眼中钉,美国屡次以自身的标准,对中国的碳排放计划颠倒黑白、说三道四。

事实上,将中美放在一起比较本来就不公平。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造成全球环境破坏不是发展中国家的责任,而是先发工业国在近一百多年中无序排放的恶果。从1850年到2011年,发达国家碳排放量占到全球排放量的79%,理应承担主要责任,尽快补上历史的欠账。但发达国家却反咬一口,要求跟发展中国家“一视同仁”,这样只会阻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实际上,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积极响应各国的环保计划。按照规划,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平心而论,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速度了,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一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一边还要兼顾环保,等于是戴着镣铐起舞。而已经将大部分工业生产转移到海外的发达国家,却纷纷给自己设定了更宽松的期限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美国要花费43年,欧洲为71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但美国显然不满足。在此次美国国会通过的修正案中,还有一项要求是让美国国务院向联合国提议,终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参议院还以96票对0票通过了这项要求。

提出该要求的阿拉斯加共和党议员认为,中国是目前氢氟碳化物主要生产国,但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给了中国更多的时间和更宽松的环境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来,中国就能在氢氟碳化物市场上得到“不公平的优势”。议员的表态义正辞严,但美国真正在意的是环保吗,显然不是。



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环保方面做得很差,还是故意的那种。时至今日,美国承诺的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资金始终没有落实,还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与《巴黎协定》,嘴上喊着保护环境,但行动上俨然是气候问题的破坏者。

回到碳排放问题上,美国总揪着中国不放,但美国是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按照人均排放量来算,美国才是世界第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多,也是中国的1.8倍。更别提美国人在浪费食物、燃料和能源方面也天赋惊人,因此当美国举起“气候合作”的大旗的时候,往往体现不出什么说服力。

美国希望将对中国赶出“发展中国家行列”,承认中国“发达国家的地位”,也是其有综合考虑的。因为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发展中国家能在关税、贸易和环保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如果中国被剥夺了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就会跟美国处于同一起跑线,在贸易方面一旦面临处罚,问题会更严重。



发达国家的评判,主要是由工业化水准、科学技术,以及国民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的,虽然中国经济体量大,但中国人口也多,再加上东西之间,南北之间的发展尚有差距,这么一平均也就没那么惊人了。

我们的目标是到2035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很显然,现在的中国连发达国家的门槛还没摸到,是标准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状况,那些议员们想必心知肚明。真正让美西方耿耿于怀的,不是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而是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快速崛起,戳到了他们的痛处。

特朗普在任时就曾要求,取消25个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一切按发达国家的方式进行,中国也位列其中。几个月前,德国响应美国,要求取消对中国约4,75亿欧元的发展援助。发达国家急吼吼地要求取消中国的优惠待遇,拿气候问题无端指责,无非就是逼迫中国降低发展速度,阻止中国的“崛起”,说白了发达国家争夺“气候问题”的话语权实质上就是希望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近些年来,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加入世贸组织20年,中国经受住了国际竞争的考验,成为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GDP也跃升至世界第二。特别是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在2016年以后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发达国家的慌张态度,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强势崛起,还折射了对自身实力衰微的焦虑心态,如今的美国深陷通胀泥潭,种族歧视、暴力执法、贫富差距以及社会不公犹是大问题如火药桶,一点就炸;而欧洲除了陷入能源危机、右翼崛起和经济萎靡也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消彼长之下,美西方就想到了动用非常规手段,阻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企图将世界顽固地留在西方把持的秩序之下。

目前,这则要求只是在美国国会中获得通过,要想真的动摇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西方国家还必须到联合国告状。越是到这个时候,西方国家的言论也越发疯狂,前段时间,还是英国外相的特拉斯就对世贸组织发出威胁,要求取消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如果不从,西方将另起炉灶架空世贸组织。时至今日,美西方连遮掩这一步都省了,可见其阻挠中国崛起的心情有多么急切。



对于美西方的用心,中国外交部已经给出过回应。美国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不应转嫁责任,不应奉行“双重标准”,将气候问题政治化,谋求政治经济利益的做法不可取。

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西方人可以肆意妄为的天下了,美西方妄图用过去几百年积累的优势,来决定下一个时代的发展权,无异于痴人说梦。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普京智囊做出預言:下一個爆發戰爭的地方不是台海,也不是南海

2025年1月,阿拉斯加埃尔门多夫军事基地内,美军第11空降师士兵正在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中进行"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2025"北极部署演练。 与此同时,在距离这里数千公里的俄罗斯北极地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悄悄潜入冰层之下,准备进行新一轮的战备巡航。 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军事行动,却在向世界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北极,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焦点。 就在这种背景下,被称为"普京哲学家"的俄罗斯思想家亚历山大·杜金发出了令人深思的判断。 这位在1997年就准确预测了乌克兰冲突的地缘政治学者认为,未来的大国冲突热点不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台海或南海,而是那片看似沉寂的北冰洋。 虽然杜金因其极端民族主义立场在国际上颇具争议,但他对地缘政治走向的判断却往往具有前瞻性。 冰雪下的"金山银山":全球都想分一杯羹 要理解北极为何会成为潜在冲突的焦点,首先得看清楚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北极地区蕴藏着全球约13%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和30%的未探明天然气储量。 具体来说,北极石油储量约900亿桶,天然气储量超过47万亿立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俄罗斯现有天然气储量的1.2倍。 除了油气资源,北极地区的稀土矿藏价值保守估计超过1.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大国心动。 更重要的变化是,气候变暖正在让这些资源变得可以开采。 据欧洲航天局的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比1981-2010年平均水平减少了10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法国的面积。 按照目前的融化速度,科学家预测2030年可能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无冰的北极夏季。 冰层融化会带来不少气候问题,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就是航道开通。…

3 days ago

誰敢動中國我就滅誰!這兩國曾向全球發出警告,如今卻瞄準中國

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越南和菲律宾,这两个与中国在历史上有过密切联系的国家,曾经在某些时期表现出坚定的友好态度,甚至公开宣称要捍卫中国。然而,渐渐地两国与中国的关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今在某些问题上甚至呈现出对峙态势。 千年交织与殖民痕迹 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北越一带成为象郡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越南正式进入中国统治的“北属时期”。 此后,越南经历了长达千年的中国治理,汉字、儒家思想和行政制度深深融入当地社会。然而,这种文化亲近并未抹去越南的民族意识。公元40年,征氏姐妹起义反抗汉朝统治,虽最终失败,却成为越南抗争精神的象征。 544年,吕弼建立前吕氏王朝,短暂实现自治。直到唐朝末年中央权威崩溃,938年吴权在白藤江战役中击败南汉舰队,此后,968 年越南丁部领建立 “大瞿越国”,越南成为独立封建国家。 这一千年的交融让越南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痕迹,比如汉字的使用和节庆习俗,又孕育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后来的中越关系中反复显现:既因同源而亲近,又因历史记忆而戒备。 与越南不同,菲律宾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较为间接。在西班牙殖民之前,菲律宾由分散的巴朗盖(部落单位)组成,与中国主要通过海上贸易往来。中国商船满载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黄金和珍珠,华人社区也在马尼拉等地逐渐形成。 1521年,麦哲伦抵达宿务,开启了西班牙333年的殖民统治。马尼拉成为贸易枢纽,中国货物通过大帆船运往墨西哥,但西班牙对华人持戒心,1603年甚至在马尼拉发动针对华人的暴力行动,导致数千人遇害。 1898年,美西战争后,菲律宾被美国接管。美国推行现代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英语取代西班牙语,亲美精英阶层逐渐形成。冷战期间,菲律宾成为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与中国的直接联系进一步疏远。这种西方导向的历史,使菲律宾在面对中国时更多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而非历史情感。 从盟友到对峙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和菲律宾都曾与中国的关系进入“蜜月期”,但这份友好并未持久。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大国博弈,让两国逐渐从盟友走向对峙。 新中国成立之初,越南是中国的坚定盟友。1949年,中国百废待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在抗法战争中得到中国的大力支持。1954年奠边府战役前,中国派出陈赓将军率领顾问团深入越南,协助作战,物资车队源源不断运往边境。 战役胜利后,法国撤离,越南公开宣称:“谁敢动中国,我就打谁。”此后,在抗美战争中,中国再次倾力相助,提供武器、物资和32万工程部队,保障“胡志明小道”的运输线畅通无阻。…

3 days ago

山東艦剛從西太返航,英國航母就闖入南海,真把中國當伊朗了?

据日本时报、共同社等多家外媒6月23日报道,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中国海军“双航母”前出西太的远洋训练部署任务随着山东舰打击群的返航而暂时告一段落。 (日本海上自卫队拍到的山东舰) 据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空中自卫队观测结果显示,本月20日至22日左右,山东舰打击群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舰载机起降等日常训练,而伴随行动的还有两艘055大驱“延安”舰(舷号106)和“遵义”舰(舷号107)。随后,日方确认山东舰打击群于22日晚些时候通过巴林塘海峡,返回中国南海海域。除此之外,同样在前段时间部署到西太的另一支由055大驱“拉萨”舰领衔的远洋编队,也在22日当天通过了宫古海峡返回东海海域。 (日方公开的中国航母行动路线) 中国双航母刚刚“回家”,英国人的航母就要来了。 CNA新闻网最新报道指出,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CSG 25)于当地时间23日抵达新加坡,预计不日将在完成补给后重新启程前往南海和东海进行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威尔士亲王号停泊的港口不是新加坡的军用港口,而是更大、更招摇的“滨海湾游轮中心”港口。并且就在抵达后,英国人还大张旗鼓地安排了“游行队伍”举行欢迎仪式。有外媒评论称,相比其他军舰,威尔士亲王号的行动显得过于高调,这可能是旨在向中国发出所谓的“威慑信号”。 (威尔士亲王号驶入新加坡滨海湾游轮港口) 据悉,英国科学、创新和技术大臣彼得·凯尔和国防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莎朗·内史密斯将军将随威尔士亲王号一道访问新加坡。当然,在其官方声明中,英国人宣称此次访问旨在“重申英国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与繁荣的共同愿景”,但实际上,英国海军这次行动就是冲着中国来的。 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的行动是英国海军“高桅杆行动”的一部分,而此次行动的核心就是印太地区。英国方面公开的消息显示,威尔士亲王号打击群未来将在印太地区与美国、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将致力于“维护国际规则”——当然,是符合英国利益、由美国主导的所谓“国际规则”罢了。 (威尔士亲王号上的F-35) 近段时间以来,英国、日本等美国盟友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的挑衅力度。就在几天前,日本海上自卫队“高波”号驱逐舰不顾中方警告,穿越台湾海峡,引起中方强烈不满。 但美英日本等国当然是不可能如愿以偿的——毕竟中国不是伊朗,中国拥有足够的海上和空中军事实力。无论是各种岸基、空基反舰导弹,还是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都是有足够力量将外敌拒止于所谓“岛链”之外的。 (中国的弹道导弹是美英等国不能碰瓷的) 除此之外,中国海军当前也已通过“双航母”前出西太的部署,证明了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在海上和英美的航母打击群“正面对垒”。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中国的山东舰和辽宁舰在此次前出西太部署训练,光是日本自卫队可观测的战斗机起降次数就达到了大约1000次,证明了中国海军的攻击范围和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甚至能够“深入太平洋”作战。而更令美日等国担心的是,等到福建号航母服役,装备了新一代电磁弹射器的福建号战机起降次数还能更进一步,甚至超过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

3 weeks ago

又一個核大國加入伊以沖突,公開站隊救伊朗!或將成為中東新霸主

伊朗的防空系统接连被摧毁,导弹库存告急,国内亲美势力蠢蠢欲动。 又一个核大国明确站队,公开支持伊朗! 如今,伊以生死局,谁会成为中东新霸主?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选择公开站队救伊朗的原因也很复杂。 作为和伊朗东边接壤的国家,巴基斯坦选择支持伊朗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毕竟伊以冲突发展到现在,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就有点像咱们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了,如果伊朗沦陷,那么巴基斯坦就难以独善其身,身边就多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而且,多年来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关系良好,像2019年的时候,伊朗革命卫队就曾跨境捣毁了“正义军”3个训练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巴基斯坦的防务压力。 2025年,两个国家的合作再度升级,巴基斯坦提供“哈立德-2”无人机和中国制“彩虹-4”察打一体无人机。 伊朗则分享了“法尔斯”卫星实时监控数据,成功构建起了10分钟内定位跨境活动的“天眼”系统。 这种联防模式让巴基斯坦边境恐怖袭击事件大幅度减少,就连巴基斯坦的边防军司令部都坦言:“若没有伊朗的合作,巴基斯坦边境每天恐怖袭击至少要多10起”。 所以,放着这样一个合作共赢的“兄弟”不要,反而放一个“大威胁”在旁边,巴基斯坦动动脑子都应该知道选择谁。 并且,最主要的是,巴基斯坦和以色列早在多年之前就存在着一些矛盾,自1947年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就始终拒绝承认以色列。 甚至就连巴基斯坦的护照都明确标注了“不可前往以色列”的条文,可见对于这件事,巴基斯坦的坚决态度。 而巴基斯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以色列的存在是建立在对巴勒斯坦领土的侵占之上的。…

3 weeks ago

伊朗的教訓告訴我們:中美若要開戰,我軍需要第一時間咬死這一點

兵者,诡道也。 短短12天,一场中东局部战争,在惊涛骇浪中急转直下,竟然以三方“皆大欢喜”的停火草草收场。 就在美军空袭伊朗三大核设施并将其严重破坏之际,伊朗对美国的报复也来了。 6月23日晚,伊朗向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发射了19枚导弹。 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驻扎着超过 1 万名美军及联军人员。 拥有超长跑道和作战指挥中心,是美军中央司令部和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枢纽,也是监控波斯湾局势的关键节点,在美军中东军事布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然而这19枚导弹中,18枚被卡塔尔与美军联合部署的爱国者系统拦截,最后那一枚也只是击中了基地外围的空地,毫无杀伤效果。 这是怎么回事?导弹这么差劲吗?一个也打不中? 其实并不是导弹技术不行,特朗普事后亲口透露,伊朗“提前通知”了美方,美军有充足时间做好防御准备。 伊朗的“铁血报复”,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伊朗革命卫队还对外宣称,这是对美方14枚炸弹的“等量回应”,其实用意不难猜:这是一场面子工程,既要对国内交代,又要避免全面升级。 这套操作,伊朗不是第一次玩,去年10月,他们对以色列发射200多枚导弹,也提前打了“招呼”,结果只炸死一名误伤的巴勒斯坦工人。 表面在战,实则在演。…

3 weeks ago

台媒警告大陸:一旦台海爆發戰事,台軍將首先擊沈解放軍的航母

随着台海局势又紧绷起来,台湾媒体曾放出狠话,说如果真打起来,台军会优先把解放军的航母给干掉。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国际社会也盯着这事看。 台海问题本来就敏感,现在更是让人捏把汗。 台海局势为啥这么紧张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点历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可1949年之后,国民党败退台湾省,蒋介石在那儿搞了个政权,两岸就这么分开了。 冷战那会儿,美国把台湾当棋子,用来牵制中国,还派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晃悠,摆明了护着台湾。 时间到了今天,两岸关系时好时坏。我国说要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赖清德上台后,坚持走“台独”路线,跟美国走得更近。美国呢,也乐得卖武器给台湾,时不时派军舰在台海附近转悠,搞得气氛越来越火药味十足。 最近几年,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军演越来越多,演练科目也越来越实战化。台湾这边不甘示弱,加强军备,还老喊着要“自卫反击”。 台湾敢这么喊话,真有击沉解放军航母的本事吗? 反舰导弹是台军的一大杀器,台湾省自研的“雄风”系列反舰导弹,特别是雄风三型,射程能到400公里,速度快得吓人,能超音速飞行,号称“航母杀手”。 这玩意儿要是打中了,航母不死也得残。另外,台湾省还有美国卖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精度高,对付海上目标也挺靠谱。 潜艇是另一个威胁,台湾省现在有四艘潜艇,两艘是荷兰造的“旗鱼”级,1980年代服役的,虽然老了点,但还能用;另外两艘是美国给的“海龙”级,反潜能力不错。 潜艇这东西隐蔽性强,航母最怕的就是水下偷袭。如果台湾潜艇能靠近解放军航母,发射鱼雷或者导弹,确实有可能造成大麻烦。 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也能凑热闹,台湾省有从美国买的F-16战机,还有法国的幻影2000,这些飞机都能挂反舰导弹,对航母进行远程打击。台湾还有P-3C反潜机,能侦察海上目标,给导弹指路。…

3 week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