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軍事

一旦台海有戰事!“強敵”36小時內介入,解放軍怎樣能迅速打贏?

一旦收复台湾,“强敌”36小时内介入,解放军有什么决胜战略?

一旦武统台湾,美军介入,解放军怎样可以在压制台军的时候也成功压制美军?

想要知道解放军投入多少兵力,怎样才能打赢,就要知道对手的情况,也就是台军和美军的基本情况。

美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首先看台军,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大陆对台湾的军事实力一定是越来越强的。

新中国将建立,粟裕将军已经就对台战力问题算了一笔账:

解放军渡海作战需要运送50万人,再加上运送弹药、粮食等后勤装备物资,总共需要的船只吨位总和高达76万吨,算下来就是近600艘千吨以上的船只,但以当时我们的国力来说,就算是砸锅卖铁也满足不了这样的战力要求。

船只造不出来,装备跟不上,中国海军自主权就很小,于是收台计划在现实面前被搁置,毕竟战争不是儿戏,需要千千万万将士用鲜血去拼,金门战役的教训,更是让解放军谈“海”色变。

金门战役存图

国力的强盛,直接关乎到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中国吃过这个亏,所以我们拼尽全力去发展。

如今台湾的兵力大约就只有20万人上下,不论是从规模、装备、还是从战力上,台军想要和解放军单挑根本没戏,再加上两军的远程打击能力、跨海运兵能力以及登岛作战能力,以解放军的战力而言,这都并非是对岸所能比拟的。

军舰像“下饺子”一般下水,仅2021年入列的舰艇总吨位就已经接近20万吨,别说之前计算的需要战力投送50万人,就是把解放军全员运送过去,以目前的军舰数量来说的话也足够了。

正下水的两艘055导弹驱逐舰,

左侧为已经下水的052D导弹驱逐舰

所以,一旦台湾发生战事,在美军不介入的情况下,中国大陆理论上只需要派遣一个战区,就可以解除危机。

那如果没有美军介入呢?还是那个问题,要先看看美军能有多少战力投入。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个很难抉择的问题,中国早已经不是那个被西方几艘军舰就能够唬住的国家了,美国能用于台海作战的实力太弱,根本就不足以与解放军抗衡。

至于美国到底会在台海投放多少战力,之前两次台海危机都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朝鲜战争存图

第一次,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为阻止解放军收复台湾,派第七舰队挡在台湾海峡。第七舰队隶属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设在日本横须贺港,在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有驻地。

目前大概有五六十艘军舰、350架战机等,实力非常强悍。朝战中的仁川登陆行动,这是由第七舰队的两栖舰实施的。

按照我们刚建国时候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国的第七舰队倾巢出动横档在台湾海峡,确实有能力阻挡解放军跨海作战,阻挡解放军收复台湾。毕竟当时解放军的舰艇与美国军舰相比,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图为美军第七舰队

第二次,1996年台海局势紧张的时候,美军方面派遣了40艘左右的军舰横穿台湾海域。

相比50年代,90年代的解放军已经有能力应对第一岛链内的任何军事挑衅。再加上火箭军的力量,我们有东风导弹,一旦开战,美国的战舰和后方的军事基地,都会成为东风导弹的活靶子。

从美国应对这两次台海危机上就能看出来,美军前期介入力量基本上就是第七舰队。一旦战事爆发,美军第七舰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台海。

美军第七舰队

现在美军在西太地区的海空军力量主要就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第七舰队下辖10个不同的编队,是美军部署在西太地区最强的一支海上力量,其舰艇数量一般保持在60艘左右,各类作战飞机150架,官兵超过9.7万人。

这是美军在台海最基本的作战力量。

如果实际情况需要,美军还会动用东太平洋地区规模更大的第三舰队,这个驰援兵力大概有2-3艘航母,多艘两栖攻击舰和10艘以上攻击核潜艇或者是战略核潜艇。

美军第三舰队

空军力量方面,进驻在冲绳的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麾下的18联队,这是距中国沿海最近的一支空军力量,该部队还会获得日本空自的战略支援。

除此之外,在关岛,美军部署了大量战略轰炸机和大量加油机、运输机等机型,一旦有战事发生,这些战机可以在第一时间介入,美军航母编队和日本海自的舰艇也能在36小时之内抵达相关海域。

台海战争是中国家门口的战争,美军清楚这一点,所以大概率不会盲目介入台海战事。具体美军会以什么方式介入,美日“协防”钓鱼岛方案或许是一个参考。

美军军事介入台海之战,可能会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打压大陆动武者的战略意志。

美国派遣大量战机军舰横渡台湾海峡,还是在搞当年的老一套,就是打压中国武力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志。

但这个目标已经很难实现了,如果说是70年前,美军派遣几个军舰放在台湾海峡,我们或许还会忌惮,但今非昔比,即使美军可投送的战力全部拉至台湾海峡,解放军也不会忌惮半分。

台湾海峡总的也只有一百多公里宽,如果集结过多的军事目标,正好有利于解放军集中歼灭。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美军不会冒险在台海集中过多的军事力量,如果集结过多的军事力量,那就不可能真打,毕竟现实摆在这里,美军比谁都清楚。

第二阶段:阻止解放军跨海作战。

一旦解放军下场,美军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放弃台湾还是为台湾而战?一旦放弃台湾,那美国在国际上还有什么信誉可言,一旦为台湾下场,美国又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说白了,台湾不值得美国动手。

即使在美军真的下场抵抗的情况下,我们也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从上世纪后期,解放军就已经开始全力打造反介入防御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架和兵力构成都已经成型,尤其是中国空军,战斗机的数量已经不亚于美国空军同类机型的数量,再加上歼-20隐身战机的加持,对付第一岛链内双方战斗机问题不大。

我们甚至还能构建起大范围的禁飞区,只要空军顺利夺取局部空域制空权,中国海军就可以顺势出动最少两个航母战斗群,以便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台湾,斩断台军与外界的各种海上联系。

图为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面对美军的前线部队,解放军最省力的办法就是送几颗东风导弹,解放军可以用“航母杀手”东风-21D攻击美国的航母和大型战舰,同时再发射几颗“冲绳快递”东风-16、“关岛杀手”东风-26,这种配置基本上可以击溃敌人的舰队。

第三阶段:解放军登陆作战,一鼓作气将台湾收回来。

以东风-17为代表的高超音速武器和电磁脉冲武器也要投入战场,全面摧毁台湾岛内以及周边军事地区的指挥和通讯系统,为登陆部队扫清障碍,从而迅速粉碎守军的抵抗。在解放军突破美军前线部队的封锁线之后,趁机迅速登岛。

图为东风-17

这是在美军全面介入的情况下。

但事实上,美军大概率可能介入台海的力量也就是第七舰队,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台海局势很可能就失控了,而面对失控的战局,美军没有能力做出应对。

在美军只出动第七舰队的情况下,解放军只需要出动东部战区的海陆空军和火箭军,这样的战力足以镇住美军以及台军。

专门用于应对台海危局的解放军东部战区有多强大?美国智库的文章曾称,除了陆军的三个集团军,海军则包括位于宁波的一支航空兵部队,至少两个航空兵师、一个“飞豹”团、一支护卫舰大队、两支驱逐舰支队、一支快艇支队、一支登陆舰支队、两个潜艇支队、一个战斗支援舰支队等

解放军东部战区

空军方面,包括五个航空兵师、一个航空兵旅、两个地空导弹旅、一个高炮旅、一个无人机旅。

火箭军方面,包括一个基地和五个导弹旅,根据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显示,解放军装备有1200枚中短程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以应对台海局势的不时之需。

这样的战力,足以应对能在台海作战的美军与台军。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信息战中,网络是最重要的一环。

解放军网络部队

解放军上海、泉州的战略支援部队有一支网络部队,一旦台湾发生战事,网络部队会率先发起攻击,之后导弹部队会对台湾或者是冲绳的ISR基础设施发起攻击,再下来就可以直接上两栖登陆舰。美国的防空导弹,根本没有能力拦截大规模的导弹雨。

所以,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解放军都有能力破除美军的战略壁垒,一旦美军选择在台海下场,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来无回。

但话说回来,即使解放军具有这样的能力,也大概率不会打第一枪,对于解放军来说,台湾是遏制美军的一个棋子,只要美军一天抓住台湾不放,美军就会不断增强在第一岛链的战略部署,而战力部署,是用钱砸出来的。

美国经济现在日渐衰退,同时还得不停给第一岛链的军事部署砸钱,台湾对于美国来说,就像是一个永远在流血的伤口,不至死但或许可以拖垮他。

美军现在正处于脱不了身的尴尬局面。

这也是我们有能力打但迟迟不肯动手的关键原因。

结语:

一旦台海有战事,如果美军干预,大概率会派驻第七舰队前往,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只需要动员东部战区的力量就可以应付。

即使美军派遣驻扎在关岛的大量战斗机、美军航母编队和日本海自的舰艇36小时到达台海支援,解放军的反介入防御体系,能够迅速构建大规模禁飞区。

拿下制空权后,海军至少可以出动两个航母战斗群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夹击,斩断台海与外界联系。

同时,东风导弹的加持也会快速拉近战斗的进程。

无论怎么打,美军都是必输无疑。

中国人民崇尚和平,在不触及红线的情况下,大概率不会打第一枪,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保卫国家领土安全的毅力和实力,任何企图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的势力都应知道:中国不轻易启战,战则必胜。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讓中國感到恐懼?印度國產神機正式交付,性能強大到能穩贏殲-7

10月17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可是对南亚次大陆“霸主”印度来说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天,印度国产神机光辉MK1正式交付部队了!激动的印度媒体甚至扬言:中国和巴基斯坦将在这一刻感到恐惧! 提起光辉战斗机,那可是伴随着无数中国军迷从年少到成家立业的存在,为中国军迷提供了不少笑料。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奇怪,光辉战斗机前几年不是服役了吗?怎么现在又要搞一个正式交付仪式?这其实跟印度武器定型标准有关,像阿琼主战坦克、光辉战斗机这样的印度国产武器,一开始都会向军方交付一批基础型与MK1型号,比如光辉MK1、阿琼MK1,这批量产的武器名义上服役了,但是并不会大批量生产,甚至连作战能力都不完善,主要用于军方试装体验,向厂家提供反馈意见。 2019年印巴冲突爆发后,冲在第一线的竟然是米格-21战斗机,而光辉MK1则躲在后方高挂免战牌。直到2025年已经退役的印度空军参谋长才透露:当时的光辉MK1并不具备完善的空战能力,连超视距空对空导弹都用不了。2025年印巴空战再次爆发,光辉MK1依然高挂免战牌,很可能还是跟空战能力不完整有关。所以光辉战斗机名义上是在2010年实现全作战能力(FOC),但如果按照严格标准,完全体光辉战斗机的服役时间可能要推迟到2025年。 10月17日,印度才在纳西克空军基地举行首批光辉MK1A战斗机的交付仪式,标志着这款印度国产神机项目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终于能用来打仗了!在其他军事强国眼里,光辉MK1A的交付只是不起眼的事件,可是对印度来说却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代表着印度终于能造出一款真正的四代机了,过去连超视距空战能力都不具备的光辉MK1,很难称得上是标准的四代机。 对于印度国产武器来说,赋予了MK1A的编号就意味着可堪一战了。以阿琼主战坦克为例,2004年第一辆阿琼MK1交付印度陆军,迅速成为了印军后勤部门的噩梦,实战中估计连抵达前线都做不到,因为在抵达前线前就会因为故障而趴窝了。而改进型阿琼MK1A于2018年底进行了“最终验证试验”,改进项目多达89项,换装了新型炮塔与装甲,装备了新型激光预警对抗系统,新炮管能够使用穿甲能力更强的弹药,车体前部增加了附加装甲与扫雷犁,动力系统的马力提高到1500。全新升级的阿琼MK1A性能号称可以与M1A2、99A、T-90A相抗衡,当然可靠性如何就不知道了。 而光辉MK1A的提升同样巨大,虽然气动外形没有变化,但是航电系统迎来了革命性升级,原先的光辉基础型使用的是以色列的EL/M-2032机械扫描雷达,前20架为IOC标准(初始作战能力),只能用近程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说句不好听的,能不能打过使用霹雳-8的歼-7E/G都是问题。后20架变成了FOC标准,号称能够发射以色列的德比空对空导弹和印度国产的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但是相关测试一直没有结束。 直到2024年3月28日,首架光辉MK1A才完成了首飞,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前期使用以色列雷达,后期换成印度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全面升级电子战系统,完全达到了上世纪80年代光辉战斗机项目启动的时候,印度对光辉战斗机性能的构想,能够完美替换掉米格-21战斗机,是一款性能相当不俗的轻型战斗机,唯一的问题就是,光辉MK1A服役的太晚了!印度空军一共订购了2批(83架+97架)光辉MK1A,一直到印度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7日才完成首架交付,因为美国通用电气航空集团交付F404发动机的速度缓慢,导致光辉MK1A的产能始终提不上去,按照斯坦航空公司这个交付速度,能在2030年完成所有的订单交付都要谢天谢地了。 可印度媒体的性格,或者说印度人的性格天生就是报喜不报忧,并且最擅长放卫星,50分的答卷他们能吹成90分,60分的答卷他们敢吹成满分。2019年印巴空战,印度敢吹出“米格-21击落F-16”的逆天牛皮。2025年的印巴冲突,印度更是吹嘘击落了多架巴基斯坦战斗机,甚至还创造了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最远世界记录。 而现在光辉MK1A只是交付了,印度媒体就兴奋的表示会令中国和巴基斯坦感到恐惧,不知道的还以为印度首飞了UFO呢。虽然光辉MK1A的性能很不错,但是性能充其量也就是接近了枭龙Block3的水平,作为南亚的2款轻型战斗机,光辉与枭龙算得上死对头了,枭龙战斗机虽然研发时间较晚,但是研发速度却甩了光辉好几条街。 1999年,中国才与巴基斯坦签订了《中巴合作研制S-7/FC-1飞机合同》,2003年,FC-1“枭龙”战斗机就完成了首飞,2007年,第一批枭龙战斗机交付巴基斯坦空军,2019年12月,计划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霹雳-15远程空对空导弹。仅从纸面数据来看,光辉MKA1的性能与枭龙Block3差不多,光辉MK1A的发动机可靠性与使用寿命更高,枭龙Block3的雷达与导弹性能更好。光辉MK1A连枭龙Block3都没办法稳赢,更没资格碰瓷歼-10C了,歼-10C的起飞重量比光辉MK1A多了5吨左右,并且还拥有光电搜索装置,大推力发动机能够提供充足的电能,歼-10C的电子战能力要远优于光辉MK1A。 哪怕光辉MK1A能够比肩歼-10C战斗机,充其量也只触摸到了中国“下等马”的门槛,比歼-10C强的还有歼-16,更强的还有歼-20、歼-35。世界上能让中国感到恐惧的飞机还没出现过。冷战中后期,面对苏联的超音速轰炸机群,还在以歼-6为主力的中国空军,想过一切能够对付苏联轰炸机的办法,以机炮为主要空战武器的歼-6,在航程有限的情况下想要抓住超音速轰炸机会非常困难,而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面对米格-23、米格-29组成的护航机群,歼-6在截击过程中很容易从猎人变成猎物。即便是在这种绝境下,中国也没有感到恐惧,而是竭尽所能的钻研战术、想办法升级现有战斗机。 冷战结束后,面对美国的F-22战斗机,还在以歼-7为主力的中国空军被拉开了至少两代代差,可中国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就是没想过投降,战斗机性能差距过大那就从战术下手。如今许多人都嘲笑当年“8架歼-8换掉1架F-22”的战术,认为这是不自量力的表现,可这恰恰是中国空军无所畏惧的表现,看看今年以色列对伊朗发动的空袭,面对以色列来犯的先进战机,伊朗空军虽然实力不济,最起码还有F-14、米格-29这样的四代机,结果伊朗空军却放弃抵抗,任由以色列空军战斗机在自家领空肆虐。比起装备方面的差距,勇气才是拉开战斗力真正的鸿沟。 印度别说用光辉MK1A了,就算是湿婆显灵,让印度现在服役第六代战斗机,中国也不会感到恐惧,只会想办法如何利用现有的体系去抗衡六代机。以光辉MK1A的性能,打不过歼-10也打不过枭龙Block3,甚至就连面对擅长高空高速、拥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歼-8II都不能保证稳赢,改进型的歼-8II能够发射霹雳-12,凭借着飞行高度与速度方面的优势,往往能够在超视距空战中获得先手优势,光辉MK1A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就1.6马赫,面对歼-8II很容易阴沟里翻船。 目前光辉MK1A能稳赢的中国战斗机,应该就是可能还没完全退役的歼-7了,由于歼-7不具备超视距空战能力,航程也比较有限,一旦被光辉MK1A盯上,在告警系统与干扰系统比较落后的情况下,歼-7被超视距导弹敲掉的可能性比较大,即便到了近距离格斗,光辉的气动外形是法国达索设计的,发动机是美国的,机动性还是比较不错的,哪怕是双三角翼的歼-7E/G,近距离打光辉MK1A也比较吃力,所以实事求是的来看,光辉MK1A还是能够稳赢歼-7的。印度空军当年就是想要一架能够替换掉米格-21的轻型战斗机,目前来看光辉MK1A达到了设计目标要求。 可问题是,当年印度研发光辉MK1A的时候,想的是利用光辉MK1A去压制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歼-6、歼-7这些战斗机,按照计划光辉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服役。可现在光辉MK1A服役了,需要面对的对手却是武装到牙齿的歼-10C、歼-16、歼-20,过几年可能还会遭遇歼-36和歼-50,光辉MK1A只能用生不逢时来形容了,该感到恐惧的不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而是光辉战斗机。

6 minutes ago

比當眾痛罵侮辱性還強,澤連斯基去美國這一趟,丟盡了總統面子

过去这三年,因为俄乌冲突,泽连斯基一直活跃在全球舞台的中央。这份荣光,或许只有他当喜剧演员的时候才有过。不过荣光的背后,往往是辛酸,就像这一次去了趟美国,却丢尽了一国元首的面子。 (最近在美国的遭遇,或许比乌克兰国内战事,更让泽连斯基焦虑) 10月17号这天,泽连斯基今年内第三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他怀揣着希望,想从特朗普手里要来“战斧”巡航导弹,扭转一下乌军在前线的颓势,顺道争取一些筹码,以便在接下来和俄罗斯的谈判中,占据有利位置。 结果等待泽连斯基的,不是特朗普的热情招待,而是恶语相加。这一次,特朗普还是没有给他好脸色,不仅当场拒绝了他援助“战斧”的请求,而且还让他给俄罗斯割地,换取停火以及和平协议。 按照特朗普的意思,俄乌之所以迟迟不能停火,主要原因是泽连斯基没有拿出打动普京的筹码,如果乌克兰能把整个顿巴斯地区让给俄罗斯,俄乌停火将不是什么难事,和平协议有望立马签署。 泽连斯基当然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干丧权辱国的事,所以他一口回绝了特朗普的提议。在特朗普的地盘上,驳了特朗普的面子,泽连斯基的下场可想而知,他被“懂王”晾在了一边。 据美媒报道,在和泽连斯基的会晤草草收场后,特朗普在白宫盛情款待了意大利盲人歌唱家波切利。这不同的两幕一对比,泽连斯基在特朗普眼里什么份量,很清楚了。 (同样是招待客人,表情差别巨大) 可就是这样,泽连斯基好像还抱有一丝幻想。他打算借白宫的草坪,开个简短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一下和特朗普会晤的情况,回答媒体记者的提问,结果被赶了出来,白宫送了他两个字:不借。没办法,泽连斯基只能想其他的法子。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泽连斯基不知道在哪搞了一些桌椅,在白宫对面马路旁的拉法叶公园,临时搭了个简易的场子,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要不是有“乌克兰总统”这张颜面撑场子,不知情的人,一定会认为泽连斯基是个卖艺的,或者乞讨的。 就这寒凉的场面,就泽连斯基呆滞无助的眼神,谁能想到,这是堂堂一国总统。这一幕,比被特朗普当众痛骂侮辱性还强。说实话,这一刻,不少人同情起了泽连斯基:有时候总统也不是好当的,尤其是弱国的总统。 (在路边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泽连斯基) 这也再次证明了那条真理:弱国无外交。国力不够,底气不足,在国际外交中就不好混。同样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普京在特朗普这里的待遇,跟泽连斯基全然不同,特朗普不光帮着普京说话,还得邀请普京上门来谈。 为啥,原因很简单,俄罗斯的实力远超乌克兰,某些方面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在处理俄乌冲突这场危机时,普京不用求着特朗普,俄罗斯不用看美国的脸色,要打要谈,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归根结底,实力到位了,底气在那摆着。 可泽连斯基就不一样了,他得处处求着特朗普,没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乌军在前线撑不了太长时间;没有美国的斡旋,俄乌冲突可能一直打下去;没有美国的点头,乌克兰肯定迈不进北约的大门。未来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也得找美国帮忙。…

12 minutes ago

特朗普曝明年訪華!對華釋放緩和信號,三大原因讓美國主動求和​

中美之间的APEC会议还没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已经曝出内幕? 特朗普:将和中国达成公平协议 特朗普对媒体表示,在APEC会议上,特朗普将和中国进行会晤,并且签订一份对两国来说都“真正公平”的协议。不仅如此,特朗普说自己将会受邀访华,时间大概是在明年年初。 而当记者求证外交部的时候,外交部并没有给出更加具体的信息,那么特朗普这次曝出的内幕到底靠不靠谱?我们又应该如何解读? 第五次谈判开启,中美即将达成贸易协定? 看上去中美之间即将迎来“春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美目前的关系真的“不怎么样”。 一周之前的10月14日,中美“海上贸易战”打响:而美国也因为301调查对中国船只加征额外税费,而中国交通运输部于14日印发《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作为对美方无理行径的回应。 中美“海上贸易战”打响 除此之外,中美之间在多方面都处于非常明显的“冲突”之中。 举个例子,美国希望中国企业购买美国大豆,但是我们却直接断绝了美国豆农的贸易,让美国农民损失惨重,特朗普的中期选举非常危险。 再比如特朗普要求中国给予足够的稀土配给,向美国敞开供应稀土,但是我们现在不断出台稀土管控政策,特别是针对稀土设备和技术的出口,进行了严格的管制。稀土卖给谁,卖多少,现在都是中国说的算。 特朗普希望中国,买美国大豆 虽然特朗普对中国发出威胁,甚至是100%关税制裁,要让中美贸易彻底脱钩,但是摸清了特朗普底牌的中国,却完全不在意特朗普的维系,我们的的大豆卡了美国的脖子,而我们的稀土,直接卡了全世界的脖子。 所以最近,中国成为世界话题的中心:美国和欧盟虽然内心很不愿意和中国合作,但是却不可避免的对中国“示好”。 特朗普在10月20日表示:"美国和中国很谈得来”,同日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会晤上,特朗普说:“美国将和中国达成贸易协定”,并淡化了中美贸易战的风险。特朗普还称,自己的优先要务是与中国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

21 minutes ago

特朗普給哈馬斯,找到新對手,以色列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吞下加沙

特朗普给“不听话”的哈马斯,找到了新的“对手”,以色列或许终于等到机会,可以如愿以偿地“吞下加沙”。 为了回应哈马斯所谓“违反停火协议”的行为,以色列再次向加沙投下了153吨炸弹,特朗普也“不甘示弱”,提出了对付哈马斯的“新招数”——由美国的中东盟友派兵进入加沙,与哈马斯对抗。尽管这大概率又是特朗普自作主张的想法,但一个事实确实是无法掩盖的:中东国家的离心离德,纵容了美国和以色列的野心无限扩张。 【美以“一唱一和”】 特朗普下令,要求中东"整治"哈马斯 事实上,从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得到中东广泛认可开始,这些阿拉伯国家对哈马斯的态度已从"声援"转向"切割"。 过去,卡塔尔曾为哈马斯提供资金与外交庇护,土耳其高调称其"自由战士",沙特等国虽未直接支持但默许其存在。 但如今,这些国家集体转向,美国提出的方案中,明确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交出加沙治理权,由法塔赫主导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完全掌控"安全与行政。 这种转变并非出于对巴勒斯坦事业的突然冷漠,而是基于现实利益的重新计算:哈马斯作为伊朗支持的"抵抗轴心"成员,在逊尼派为主的阿拉伯世界长期面临排斥,而如今更因成为地区稳定的"麻烦制造者"被系统性抛弃。 【中东国家“离心离德”】 不过特朗普将哈马斯问题,包装为"中东盟友的责任",试图拉拢沙特等国组建针对哈马斯的军事联盟,大概率也是行不通的。 阿拉伯世界对巴以问题的反应已经极为谨慎,能将责任推给"国际社会监督",就不会直接出兵。 这种"自保优先"的态度,与当年阿拉伯联军在中东战争中因不团结而溃败的历史如出一辙——各国核心威胁不同,缺乏共同敌人,自然难以形成类似北约的军事联盟,就更不要说什么“同进同退”了。 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国家的"妥协",折射出对以色列的无力对抗。 尽管它们在口头上谴责以色列占领,但面对加沙被围剿的绝境,无人愿意为其提供更多帮助。 这种离心离德的状态,本质上是阿拉伯世界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长期困境:既无法统一立场对抗以色列,又不愿为巴勒斯坦牺牲自身利益,最终只能在"谴责"与"沉默"间摇摆。…

30 minutes ago

特朗普對印度下“關稅通牒”:若再買俄油 將承受巨額關稅!

老实说,特朗普跟印度总理莫迪这几年的关系,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我最好的朋友”,一会儿“关税没商量”。这不,上周末(美东时间19号),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当着一帮记者的面,又开炮了。 他说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他坚持说:“我跟莫迪谈过了,他亲口答应我,不买俄罗斯石油了。” 第二层,记者立马追问:“可印度外交部上周刚否认,说压根没这通电话啊?” 特朗普眼睛一瞪:“如果他们(印度)想那么说,行啊,那他们就只能继续支付巨额关税,反正他们是不想这么干的。” 这话听着耳熟吧?典型的“特朗普式”谈判艺术——我不管你说了啥,反正我说了你答应了,你不认账,后果自负。 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这么说了。上周三(10月15号),他就在白宫放风,说莫迪保证了。结果第二天(16号),印度外交部就站出来,礼貌但坚决地“打脸”了。原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不知道有这通电话。而且,印度是石油进口大国,现在能源市场这么乱,我们首要任务是保护印度消费者的利益。” 你品品,这话说得多有水平。潜台词就是:第一,你特朗普在“编故事”;第二,就算你施压,我买不买油,得看我家里14亿张嘴吃饭要不要紧,轮不到你指手画脚。 这场“罗生门”的背后,藏着的,是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能源版图最赤裸裸的一次重塑。 这事儿得从三年前说起。2022年冲突一爆发,西方国家立马抱团制裁俄罗斯,石油是重中之重。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卖不出去,价格“打骨折”往外甩。 这时候,印度登场了。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一看,这便宜不占白不占。于是,印度炼油厂开足马力,疯狂“扫货”。从战前几乎不买,到后来一度成为俄罗斯海运石油的最大买家。 这可把美国气坏了。特朗普政府的逻辑很简单:你印度买俄油,就是在给俄罗斯“输血”,资助他们的战争。所以,必须停。 怎么让印度停呢?特朗普的工具箱里,来来去去就那一件趁手的兵器——关税。 别小看这关税。根据财联社的报道,特朗普早就对印度商品加征了高达50%的关税,而其中一半,就是作为惩罚印度购买俄油的报复措施。…

2 hours ago

聯合國破產在即,超三成國家欠賬,中方獻出一計,最大欠債國出現

别以为只有普通人有月底吃土的烦恼,联合国现在也要吃土了。 2025年10月,一份来自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内部通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联合国的会费收缴率只有66.2%,比去年同期还少了12%。这可不是少收几块钱的问题,而是直接导致了4.5亿美元的赤字,眼看着就要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联合国维和部队开始缩编,人道主义援助项目搁浅,甚至连秘书处的基础运转都出了问题。 古特雷斯更是语重心长地提醒,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到2027年,联合国可能会出现“系统性瘫痪”。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多边主义体系的警报拉响了。联合国成立80年,本来是全球“最靠谱”的协调平台,现在却因为一张张“欠条”摇摇欲坠。 而最让人不敢相信的是,曾经那些缴费大户如今居然成了最大的老赖。 欠账最多的不是穷国,最有钱的却最算计 如果说联合国财政出问题,那就得看看到底是谁“欠了账”。 这账一查,最让人意外的不是发展中国家,而是有能力、有资源的大国。其中,美国的欠费额是压在联合国头顶上的大石头,已经占到全球欠款总额的七成以上。 表面看,美国每年该交的钱不少,但交的钱却总是拖着不动。这一拖,联合国维和、援助、办公预算直接就缺了口子。 更让人琢磨的是,美国并非囊中羞涩,而是有意把欠费控制在一个临界线以内——刚好不触发被暂停投票权的条款。 这样一来,美国既不给钱,又能在联合国里继续保有发言权、投票权,表面上不失身份,实则处处算计。 这种“精打细算”的操作,其实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也难怪外界质疑,美国是在有意把联合国当成工具,想用缴费来换改革,用欠账来施压。 反观一些经济不够强的国家,欠费确实是因为资金困难。这几年全球经济并不太平,很多国家还没从疫情冲击中缓过来,又面临通胀、债务压力。 加上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的调整,某些发展中国家负担加重,不得已才延迟缴费。…

2 hour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