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國際

中國控制多個海外港口,每一個都意義重大,盡顯中國的智慧和遠見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文案:轻史

编辑:轻史

引言

中国又在世界出尽了风头,多个国家竟然把港口租借给了中国。

在世界上现在妥妥的就是老大哥,世界影响力那是很强的,尤其是倡议的一带一路,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受到世界认可。中国在海外竟然控制了好多的港口,每一个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这些港口连起来,那才是新丝绸之路中国租界港口又受到了怎么样的阻挠?有的还有军事基地保护。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中国现在的一带一路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了保障一带一路经济带的畅通,中国参与建设的海外港口建设已经覆盖了全球,并且是中国管理经营,中国海洋经济已经逐步壮大。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港口的意义和具体位置。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斯里兰卡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那时中国的船只就在那里停靠,然后驶向欧洲大陆交易。在2007年,中国就租借了位于斯里兰卡的汉班托特港,这里是欧洲,非洲,中东到东亚大陆的必经之路,所有路过马六甲海峡的船都要经过这里,也是印度洋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附近的海面开阔,不会出现拥堵问题,被誉为印度洋上的十字路口。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印度洋之前一直是印三哥重点战略部署位置,在那里嚣张跋扈,当成自己的后花园,其主要原因也是那附近真没什么对手。这下中国直接租借汉班托特港, 99年直接在印度后花园盖房子种树。给三哥气得直挠头,对三哥的几个港口打击得不轻,也想着试图阻止中国跟斯里兰卡说中国要把这里改成军事基地,建设什么监听站,但是斯里兰卡根本不搭理他,也不会听这些谣言,因为中国确实为其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在2012年一期工程开始运营之后,每年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从之前的600万直接升到2000多万个,港口的建设为那里带来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的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只是就业岗位就增加了近十万人。这个港口在两国共同的发展下,会真正地造福两国人民,也成为中国海上贸易重要节点。将来这个港口一定可以跻身世界集装箱枢纽港行列。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正是在这个港口的成功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的建设也在双方的洽谈中达成共识, 2014年开始破土动工,通过填海的办法在科伦坡旁建设一座新城。这个港口不仅是关乎着斯里兰卡国家未来的规划,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这座未来之城真的很让人期待。中国另一个租界的港口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口,修建就花费了14年之久,真的值得吗?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个港口处在波斯湾咽喉附近,西边是一种石油国家聚集地,南边是印度洋,还是一个难得的深水良港,地理位置很好。在中国修建之前,那里是一个荒凉的小渔村,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绿地,所有一切都焕然一新,也带动了巴基斯坦当地的经济发展,各种配套设施都很完整。现如今中国的贸易可以走瓜达尔港,比走马六甲海峡快了一个多月,节省时间还不是主要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为重要的是有个瓜达尔港的优势,老美对我们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中国也少了很多的顾虑。再加上中巴铁路和中巴油气管道的优势,瓜达尔港可以直接把石油天然气向中国运输,这个港口的出现对中巴发展都有好处。中国对这个港口投入是很大,但中巴情谊也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再加上这个港口重要的战略位置,这笔买卖还是很值得的。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再说说在东非租界的多哈雷港,这个港口位于曼德海峡,在红海和亚丁湾中间,地理位置优势很明显,是非洲重要的海上枢纽,也是亚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海上必经之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在亚非欧市场的重要节点。中国开始租借这个港口的时候,西方国家都嘲笑中国,说中国花大价钱租借了一个废弃的港口,那就是一个不毛之地。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但是中国只是默默地改造这个港口,经过了两年的悉心建设,在中国手里焕然一新,成为了一座现代化的商业港口,港口的优势也慢慢显现,运营之后,每天的货物吞吐量高达700多万吨,成为了聚宝盆,每一年为中国带来100多亿人民币的收益,比起前期的投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这让此前嘲笑中国的国家被狠狠地打脸,都佩服中国当时的眼光,中国也当了第一个在那里吃螃蟹的人。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个港口的开港不仅为中国扩展了非洲市场,还为其提供了交通落脚点,也为吉布提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希望,改善了这个国家的现状,真正实现中非双赢。还有埃及的苏伊士港口,位于苏伊士河的南端,仅靠苏伊士运河这条主要海上要道是西太平洋到欧洲最近的航道,也处在非洲和亚洲的交界线,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道之一,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组成部分,终极目标就是沿着古代丝路的贸易路线,建立一个连接世界的海上贸易网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家要知道,埃及是第一个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一直到现在。中国很早以前通过苏伊士运河就不被限制,在合作共赢的前提下,中国加大了对苏伊士港的投入,有了这个港口,中国的船只可以很快地靠近欧洲大陆,路程至少缩减了一半。还有就是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位置,谁控制苏伊士运河,就相当于掌控了欧洲能源进出口的咽喉。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2018年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能源产品就高达上亿吨,很大一部分都是中东国家运往欧洲的。所以苏伊士运河不仅是方便中国进出口,还可以在战时为中国提供帮助,所以中国很重视苏伊士港,对他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下一个港口就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这个港口南面是地中海,北面是巴尔干半岛,是欧洲大陆,地中海沿线距离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航道最近的港口之一,陆路上的铁路也直通东欧腹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其在地中海占据重要的位置。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中国接手港口的建设开始希腊也有过担心,但是经过很多的波折,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给希腊经济发展带去了很大的好处,也放心把港口交给中国经营。短短几年,现在雷埃夫斯港已经是地中海最大的港口,在中国的经营下,将来可能会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之前地中海都是西方国家的范围,中国有了这个港口,在地中海的话语权就加大了,在世界的影响力又大大宣传了一波,让更多国家愿意和中国加深合作。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战略上和贸易上,雷埃夫斯港都有着巨大的潜力。还有距离我们最近的缅甸绞漂港,地处孟加拉湾的西海岸,面朝印度洋,是中国绕开马六甲海峡的另一个主要航道。中国进出口能源可以借助中缅管道直接运送到中国,缅甸也可以把天然气开采后借助绞漂港输送到中国云南,也加强中国与西亚的贸易往来。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还有中国也参与了孟加拉的港口建设,孟加拉国地理位置优越,尤其是孟加拉湾,那里有着很多的重要港口,是南亚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港口,其中最大的就是吉大港,因为中国的参与建设也换来了使用权。近期中国也表示要投资建设极大港的深水码头,这也就说明中国又将获得一个重要的海上航道枢纽。中国在海外控制的码头每一个都意义重大,这也为中国21世纪新丝绸之路保驾护航。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些港口连接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也是中国推进世界发展合作的伟大构思。这些商贸县也是中国的能源线,和相关的国家进行港口的合作是打通一带一路的新方式。中国未来也将加大与其他国家的港口合作。投资和建设海外港口是对双方国家都有好处的,又能够带动港口城市的经济建设,还能发展中国的多边经济,真是一举多得。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中国提倡的一带一路以来,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加入了进来,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现在更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家,中国也愿意和伙伴一起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真正的完成一带一路出自中国,走向世界的愿景。

點擊真相 The Truth Journal

Recent Posts

G7一口咬定中國擴核,提出了一項惡毒要求,比讓中方銷毀核彈還狠

G7集团一口咬定中国扩核,提出了一项恶毒要求,比让中方销毁核弹还狠。 之前 G7 外长在加拿大开会,绕来绕去都在说中国核武库的事,口口声声说 “要提高透明度才能维护战略稳定”,可转头看看他们自己做的事,全是自相矛盾的双标操作。 就拿核武库规模来说,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2025 年刚出的数据显示,全球现存的 12241 枚核弹头里,美国和俄罗斯两家就占了快 90%,单是美国的军用库存弹头就有 3700 枚。 反观中国,核力量一直控制在最低威慑水平,连美国的零头都不到,却成了他们重点 “关照”…

7 seconds ago

被中方批評後,荷蘭不知悔改,還通告全球,公然“栽贓”中國工廠

在安世半导体这场风波中,荷兰方面又开始试图“栽赃”中国工厂了。 当地时间11月6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首先公开表态,称得益于中美近期达成的经贸协议,已经同步收到了中美两国的通知,这为安世中国恢复出货创造条件。 他进一步补充,称对接下来的情况抱有“乐观”预期,相信在未来几天内,安世半导体的芯片有望顺利送达欧美及全球客户手中。 这番表态看似释放“缓和”信号,但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本就是荷兰一方,荷兰纠正错误才是关键。 如今,却刻意弱化自身责任,试图转移视线,丝毫不见认错悔改之意。 令人不齿的是,紧接着,安世半导体(荷兰)更是摆出强硬姿态。 就在当天,荷兰安世公然向全球客户发出警告,声称无法保证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要知道,荷兰总部先暂停向中国工厂供应晶圆,导致生产节奏被打乱,如今反而倒打一耙质疑起中国工厂的产品质量。 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布局高度依赖中国,虽然其大部分芯片在欧洲制造,但约 70% 的产品是需要送到中国工厂进行封装测试。 不过,安世中国早就明确表态,目前已与荷兰总部在运营层面实现“脱钩”,自主掌控生产与供应节奏。 并且,也储备了充足的产品库存,足以支撑到2025年底的市场交付需求,同时积极拓展晶圆采购的替代渠道。 另外,对于荷兰总部停止供应晶圆的无理行径,中方也允许对符合条件的出口进行豁免,释放积极信号。 无论如何,中国工厂完全有能力、有实力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且安全可靠的产品,根本无需荷兰方面,指手画脚。…

7 minutes ago

日本揚言武力介入,美國威脅讓台海變火海,中國外交官狠批美日

薛剑总领事火力全开,这一次连美国的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也没有放过。 2025年11月13日,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总领事在社交媒上,再一次就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表态,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不过这一次,他连美国的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也没有放过。 11月12日,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力挺高市早苗,他认为高市早苗所谓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只不过是表达了一种期望,台海两岸统一问题应该用和平而不是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表达的是日本等邻国对地区局势稳定的关切,中国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而且赫格塞斯再一次表示,美国很关注台海问题,不希望任何一方单方面地破坏台海两岸局势。并且扬言,一旦中国要用武力改变台海两岸局势,前线将会面临一片火海。这无疑指的就是美国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到时候不仅日本会介入,美国也会,真到这个时候,中国就有的受了。 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这番帮腔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威胁中国,所以作为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的薛剑也毫不客气地警告了赫格塞斯: 第一句话,不要轻信赫格塞斯这个战争贩子的话。薛剑总领事这一次是一点面子都没给,直接把赫格塞斯界定为“战争制造者”。而且薛剑总领事也明确表示,赫格塞斯所谓的“前线将是一片火海”,这无疑也反映出了美国五角大楼应对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所拟定的计划——地狱之火,一旦中国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及其盟国将会对中国施加巨大压力,甚至不介意在必要的时候动用武力,到时候台海两岸就是一片腥风血雨。薛剑总领事是告诉赫格塞斯,你所谓的“前线一片火海”,不仅吓不倒中国人民,反而会让美国栽一个大跟头。 第二句话,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也是中国的核心问题,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任何的第三方,都没有权力在中国核心内政问题上指手画脚,因为这是联合国宪章以及国际法赋予的,也是中国的法律和中国的国力决定的,任何国家胆敢企图阻止中国解决台湾问题,一定是与14亿人民作对,中国绝对不会轻饶。台湾问题是红线也是高压线,谁碰谁死。 第三句话,薛剑总领事再一次重复了此前警告高市早苗的那段话,敢伸出你肮脏的头,中国一定会手起刀落。这一次不仅仅高士早苗再一次地感受了薛剑总领事这番杀气腾腾话的含义,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也领略到了,胆敢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动歪脑筋、歪心思,中国也会毫不客气的斩断你伸出来的头颅。 薛剑总领事大杀四方,这一次不仅仅高市早苗遭到了“二次屠戮”,也没有给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一点面子。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薛剑总领事不仅对高市早苗迎头痛击,而且严厉警告美国战争部长赫格塞斯,我想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直接警告美国,想要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动歪脑筋,想着阻止中国解决台湾问题,这是14亿中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的,中国大陆收回台湾已经准备几十年了,时至今日,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无论是经济 军事,还是政治,都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日本、美国敢于介入,中国不介意在台海问题上跟美国掰掰手腕,这就是我们的决心。 第二点,薛剑总领事要告诉美国,今天以美国的实力,想要在中国台湾问题上阻挠中国,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如果美国非要这么干,中美两国就来一场真正的世纪对决,看看美国能够撑多久。用中国破釜沉舟的决心告诉美国的战争部长赫格塞斯,战争可不是你这个只当过排长的人所能够想象的,美国总统特朗普都不敢轻言在台湾问题上直接介入,并且触怒中国,赫格塞斯算什么玩意? 最后一点,薛剑总领事也想告诉美国,2025年以来,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中国对美国发起对等报复,最终逼迫美国在经过五轮谈判后不得不与中国达成了妥协和休战的协议。同样的,在中国台湾问题上,如果美国不愿意遵守中美两国所达成的共识,一意孤行的在台湾挑起冲突和摩擦,中国绝对会奉陪到底。 简而言之,薛剑总领事的表态,实际上就是代表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向全世界传达了清晰的信号,台湾回归的时间指日可待。

14 minutes ago

給高市早苗撐腰?特朗普口出狂言:美國導彈很多,中國也不想起沖突

特朗普炫耀导弹数量,妄言中国“不敢与美冲突”。此等把戏,是在给高市早苗撑腰?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舞台上,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无疑是最受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就在日前,特朗普再次抛出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他大肆吹嘘美军的强大,并警告说,“跟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唯一方式,就是靠实力。” 【特朗普妄言中国“不敢与美冲突”】 吹得一时上了头,他更是宣称:“中国确实拥有可观的导弹武库,但我们的导弹储备同样不容小觑。他们并不希望与我们发生直接冲突。” 先不说中美这样的超级大国,是否真的会因为导弹数量的问题而陷入直接冲突,单单就这番“导弹论”来说,就让人忍俊不禁。试想,真要打起来,仅仅比拼导弹数量能解决问题吗? 美国智库CSIS曾经做过二十多次模拟推演,得出的结论是:若与中国大陆开战,美军将在三周内耗尽5000余枚远程导弹。三周之后,美国会有怎样的对策?显然,导弹数量并不是评判中美关系的唯一标准。 其实,特朗普素来以口无遮拦闻名,一些“不切实际”的狂言背后,往往藏着他的小算盘。这一次,他或许不仅仅是在炫耀美军的强大,还可能是在鼓动盟友。 【高市早苗妄称日本军事介入台海】 毕竟不久前,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就因为在议会上的涉台言论,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她声称日本可能会以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为由,军事介入台海局势。这样狂妄的言论,自然招致了中国方面的强烈抗议。外交部多层次多方位的反击,充分显示了中方立场的坚定。 然而,高市早苗的出格言论并没有彻底收敛。虽然她在议会上又作出最新辩解,称那番话只是一个假设性回答,并不会导致日本政策的改变。但她仍然拒绝撤回相关言论。这种半硬不软的态度,恐怕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故意试探中方在面对此类挑衅时的反应。 毋庸置疑,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红线是不可触碰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也毫不留情地向日本发出质问:是否想重蹈历史覆辙? 【特朗普与高市早苗】 在这个背景下,特朗普似乎希望通过自己的表态,为日本撑腰打气。可是,问题在于,嘴上说说容易,行动却是另外一回事。 熟悉中美关系的人都知道,特朗普所谓的“靠实力与中国打交道”的说法实际上是毫无根据的夸口。 若谈实力,这几年美国已经在中美博弈中屡屡吃瘪。贸易战的挑起者虽是特朗普,但最终输家也只能是他。在中国强力反制的背景下,美国不得不撤销对华加征的高额关税,这不是任何国家都能做到的成就。…

34 minutes ago

德國總理吹噓:6G不用中國的,美國的也不要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当全球都在为6G技术研发竞速时,德国喊着“数字主权”的口号推行“双重脱钩”。 据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3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的一场商业会议上声称,既将华为等中国供应商彻底排除在该国6G网络建设之外,又要与法国商讨摆脱对中美两国及大型科技公司的依赖。 他透露,德国政府内部已作出决定,只要有可能,就会更换组件,比如5G网络中的组件换成德国自主生产的产品,更声称“不会允许6G网络中出现任何来自中国的组件”。 这一表述延续了德国2024年的对华政策基调。当时德国以莫须有的所谓潜在安全风险为由,宣布将逐步移除5G网络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企业组件,并与多家运营商达成协议,计划分两阶段执行:2026年前清除核心网络中国技术,2029年底前全面剔除来自中国厂商的通信塔、传输线路与天线设备等。 但政策落地的“滞后性”引发欧盟不满,导致德国遭到欧盟委员会内对华强硬派人士的点名批评。由于德国运营商在替换中国设备上“进展缓慢”,目前仍有近六成电信设备来自中国,华为凭借更高的性价比成为德国运营商青睐的合作伙伴。 而欧盟层面的施压还在升级。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希望把2020年关于在移动网络中停止使用“高风险供应商”的建议,升级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规定。 虽然电信基础设施的决策权归各成员国政府所有,但维尔库宁的提案,将强迫成员国遵循委员会的安全指引。若该建议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不遵守规定的成员国可能会面临侵权诉讼和经济处罚。 德国总理默茨 IC photo 为加速“去中国化”进程,德国正考虑动用公共资金为运营商“买单”。彭博社上月披露,德国政府正考虑动用公共资金,向德国电信及其他电信运营商提供“补偿”,推动他们换下华为的设备。 相关金额仍在讨论之中,柏林尚未决定是采取一次性更换还是分阶段推进。单在德国替换华为设备的成本就超过2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65亿元)。部分方案设想中,政府可能动用国防或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向电信公司支付补贴。 而默茨今年早些时候高喊“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德国竞争力,推动设立的一项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特别基金,已被市场称作“财政火箭炮”。如今若再添大额支出,难免引发国内对公共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 在对华技术“筑墙”的同时,默茨将合作的橄榄枝抛向法国。他表示,下周将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数字主权峰会上探讨“摆脱依赖”。…

42 minutes ago

荷蘭經濟大臣放話!感謝中國豁免但不後悔,要是能重來還會搶安世

荷兰政府酿出“安世之乱”,搞得全球供应链岌岌可危,烂摊子至今没有收拾干净,可到现在仍不知悔改。 当地时间11月13日,英国《卫报》形容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VincentKarremans)是这场争议风暴中的“核心人物”,并刊登了对于他的独家专访。专访中,他声称欧盟与中国之间围绕安世半导体及其关键车规芯片供应的争端,让全球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对华依赖程度。 尽管其所在的自由民主人民党在上个月的大选中仅位列第三,但由于新政府形成可能需要一年,卡雷曼斯仍将继续担任经济事务部大臣。他此时仍不忘炒作渲染称,这场争端威胁到了全球汽车生产,“是对欧洲和西方的警钟”——提醒人们依赖单一国家提供关键技术或原材料的风险。 “外界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它就像一部经济惊悚片。”明明是荷方单方面“捅娄子”,可他却仍在“嘴硬”,宣称对酿出这场争端丝毫不感到后悔,即便事后看来,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现在,短期内有了解决方案……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话锋一转,卡雷曼斯坚称:“如果我身处同样的位置,拥有我现在所掌握的信息,我仍然会再做同样的事情(Iwouldhavedonethesamethingagain)。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卫报》 通过《卫报》的这次专访,卡雷曼斯似乎找到了“放话管道”,不断单方面披露所谓这场争端的“始末细节”,这在争端爆发后尚属“首次”。他在专访中,回忆了自己与德国部长级人士、汽车业内人士以及美方的高级别接触。 此前,荷兰政府于9月30日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突然下令,“强行接管”中国半导体领军企业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但直至10月12日才对外公开。 就在荷兰政府采取行动的前一天,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政府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持股超50%的闻泰科技子公司,追加同等力度的出口管制。 卡雷曼斯坚称,荷方的动作与美方9月29日将安世半导体列入“实体清单”毫无关系。“我们绝对没有受到美国人的任何施压或胁迫。”但他又说:“我们从美国人那里听到的消息是,他们即将进入政府停摆状态,他们想确保安世半导体被列入名单。” 可事实上,荷兰相关法院10月14日公开文件显示,荷兰和美国曾就“穿透规则”进行过沟通协调,美国向荷兰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及“调整治理结构”等要求,以免受“穿透规则”的制裁。 《卫报》还称,早在2023年,美国就通知荷兰,正考虑将闻泰科技列入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关联方名单”,外界开始担忧该公司未来向美国出口的能力。“这些限制非常严厉,因此我们必须与美中两国政府以及安世的中方股东合作,寻求解决方案。”卡雷曼斯说。 面对《卫报》,卡雷曼斯仍在炒作渲染针对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的不实指控,并声称所谓“情报”显示——安世半导体正将其位于汉堡的部分实体运营环节转往中国。 他坚称,如果闻泰科技真的将半导体晶圆生产线转移到中国,“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就会转变为完全依赖。这……对欧洲来说将非常危险。” 当被问及所谓“计划将汉堡部分生产线转移至中国”的传闻时,闻泰科技方面回应,该公司正在德国推进一项投资计划,预计将创造150个新的就业岗位,其中包括100个研发岗位和50个生产岗位。…

50 minutes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