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

第三艘航母的建造失敗,損失了200多億,承認失去亞洲第一?

一个国家一口气想要三艘航母,结果半途卡壳,最后连第二艘都捂不住,第三艘就这么悲剧下场。 印度这次航母梦碎,200多亿就这样打了水漂,连航母的影子都没见到。 一、航母情结:从辉煌到尴尬 印度对航母的执念就像一位忠实粉丝追星,追得起劲,但这“偶像”从一开始就给它各种下马威。 先从维克兰特号说起,老英国送来的“遗产”,让印度第一次尝到航母的滋味。可别说,这艘船在第三次印巴战争还真是立了点功劳,于是印度打定主意:航母,真香! 可谁能想到,继任者一个比一个坑。买来的维拉特号维修比出海多,超日王号更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烧钱王”,出问题像例行公事一样频繁。 印度自己造的维克兰特号好不容易上线,却没逃脱“舰小炮大”的尴尬设定。这就好像你拼了命买辆豪车,结果发现车子开不了远路,只能天天在街头兜圈。 二、梦想碰撞现实:别做梦了,口袋不够深 印度对航母的执着确实有道理。地理位置好啊!印度洋门口就站着,不搞航母搞啥?可雄心壮志归雄心壮志,问题是口袋不够深啊。 航母的建造和维护可不是吃顿饭那么简单,尤其是维沙尔号这块“肥肉”,预算一路飞涨,印度也只能无奈喊停。这跟大家都想要的那个“买车梦想”一个样:预算一超标,梦也就该醒了。 更可笑的是,印度自己搞航母的技术储备还停留在“梦想阶段”。维沙尔号的失败就像给全世界敲了个警钟:造航母可不是“喊几句口号”那么容易。 印度的工业基础还撑不起这张大饼,硬撑只会拖垮自己的国防预算。 三、战略调整:别再幻想“航母三兄弟”了 这下好了,维沙尔号的夭折直接打碎了印度“三航母编队”的梦想。 从这个角度看,印度海军可能要转向其他更“实际”的装备,毕竟三航母不成,搞搞潜艇和小型水面舰艇还是有希望的。 潜艇一类的“小兄弟”就没航母那么贵了,印度海军大概也得学会精打细算。 而在地缘政治上,印度可能会放弃在海军上“比肩大国”的追求,转向更加务实的海上战略。 不再幻想成为亚洲海上霸主,而是现实点想想:怎样用更少的钱保住自家的海域不被“外来势力”掀翻。 四、谁的“亚洲第一”? 印度的“航母三兄弟”计划本质上是海军形象工程:航母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度依赖航母反而会增加国家的战略负担。…

1 year ago

俄軍強攻犧牲5個機械化師,取得巨大勝利:這一次美國北約虧慘了

俄乌战争谁是最终赢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游戏,而今,俄乌战争犹如一盘棋,每一步都香深味重,战争双方如同棋盘上的棋子,进退有序,却又暗藏杀机,对决的场面,令人心惊,尤其是在顿巴斯这一片充满硝烟的土地上,胜利的代价却往往是不可承受的沉重 我们常说,战争无胜者,犹如在海血中游泳,谁能全身而退?今天,就让我们来解剖一下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看一看谁会在这场历史的洪流中笑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顿巴斯战役重重迷雾 在这场战役中,俄军如猛虎出笼,发起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势,势头之猛,令人咋舌,阿瓦迪夫卡战役的前线,一片烟火缭绕,硝烟弥漫,虽然俄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优势,占领了不少地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惨痛的代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数据显示,俄军在过去10个月的强攻中,损失惨重,前线的机械化步兵师犹如割草般接连毁灭,坦克、装甲车、步兵战车甚至可以用“懵懂失措”来形容,伤亡数字震撼人心,1830多辆重型装备在这场冲突中化为乌有,代价实在令人无法忽视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部队甚至失去了近90%的装甲车,这可不是闹着玩,而是真真切切、鲜血淋漓的打击,在这样的前线,俄罗斯能耗尽最后的装甲储备,成功的背后,隐藏着重压之下的喘息与不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局势紧绷的战场 “打下来可没那么简单,”乌军面对俄军的进攻,同样付出了繁重的代价,损失惨重的背后,乌克兰依然顽强抵抗,这给予了双方都存在的战略致命压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谁都未能逃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战斗的不平衡,似乎已经愈演愈烈,虽然美西方为乌克兰提供了上千亿美元的军援,却也未能让乌军在战场上占据明显优势,损失数字在不断递增,乌军的损耗也在加剧,双方在“1:1”的棋局中苦苦挣扎,但双方的炮火与人力消耗,却让这场战争的持续性与不确定性加大了数倍 除了响亮的炮声,涌动的国际舆论场域也是战火中的一部分,西方政府的支持让乌克兰的生命延续,他们能否确保这一支持在战争后期不会中断,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源争夺的暗潮汹涌 战斗不只是眼前的火光与硝烟,背后更有暗藏无数秘密的资源争夺战,顿巴斯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闪烁着光芒,这里不仅占据了黑海与俄罗斯内陆的交通要道,更是富含地底蕴藏的矿产资源,价值万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year ago

“馬赫”到底是什麽意思?5馬赫的戰機飛一小時,能飛多少公里?

你知道不同马赫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美妙的声音,听得人极度舒适,但这恐怖的速度,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马赫速度到底有多可怕呢? 1马赫的战机飞过,你在地面上只能看到它的残影一闪而过。 在1马赫到5马赫之间,被称为超音速。 上个世纪60年代的SR71侦察机,最高速度达到了3.2马赫,当时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快的有人驾驶的超音速飞机了。 这样的飞机从我们的头顶掠过,你几乎只能听到轰隆一声,连它的影子都捕捉不到。它已经远去! 高于5马赫就叫做超高音速,俄罗斯米格41战机的飞行速度就达到了5马赫,这样惊人的速度让它成为了现在全世界唯一的超高音速战机。 而且由于速度实在太快,当飞行器达到最高速度时,周围的空气就会迅速凝结成云,变成漂亮的音爆云。 在特定的条件下,你会看到战机的尾端拖着一排排的音爆云,那景象真是壮观极了。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了,马赫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一个简单的速度单位吗? 其实严格来说,马赫并不是一种速度单位,它是一种比值。 我们都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光速是最快的速度,在真空的情况下,光速约等于299,792,458米每秒,相当于一秒钟之内就绕地球跑了两圈。 在其它情况下,光速也是令人震撼的速度,但当时马赫是为了研究飞机的飞行速度而发明的,所以科学家们更喜欢用音速来作为参考。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声速为341米每秒,也就是1224公里每小时,这个速度已经非常惊人了,仅凭借着人的肉眼根本捕捉不到。 马赫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速度与这个物体所在介质的声速之间的比值,也就是物体的速度和音速的比率。 19世纪末期,奥地利物理学家弗里德鲁希·马赫,首次提到了马赫的定义。 他认为,一个物体在介质中运动的速度越快,它就会越来越接近这个介质中的音速,而当速度恰好达到了音速时,这时速度和音速的比值就是1,他将这称之为1马赫。 也就是说,马赫就是相当于速度和音速的比值,这个值小于1时,说明速度还没有达到音速,这时人们称它为亚音速。 而当这个比值等于1时,就说明当时的速度达到了音速,我们也称之为一倍音速,可想而知这个时候的速度有多快。…

1 year ago

如果戰爭爆發,中國不得不發射一枚東風41,到底要消耗多少成本?

前言 东风41型洲际导弹,是我国的护国神器之一,很多网友都听闻过它的威名。 区别于常规的导弹,它携带的是核弹头,一旦发射,就是所向披靡,打遍全球无敌手。 如此厉害的武器造价自然不菲,单枚的成本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衡量的。 因此,不少人出于好奇,纷纷猜测:假如未来不幸爆发冲突,发射一枚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实际成本会是多少呢? 护国神器东风41 当今的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俄乌之间的紧张态势已延续近四载,中东的动荡似乎陷入了历史的循环,战火连绵。 放眼全球,除中国之外,不少地区仍在小规模冲突的阴影下挣扎,和平的曙光遥不可及。 在这样一个不安定的大环境下,军事科技的发展尤为重要,其中,中国的“东风快递”——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以卓越性能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回溯至2019年以前,东风41一直是国内外军事爱好者与媒体追逐的热门话题。 每当其进行试射,不仅美国五角大楼会高度戒备,就连普通民众也会依据禁飞区公告等公开信息,对可能的试验活动进行猜测与分析。 据官方透露,东风41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4万公里,几乎能覆盖整个地球的直径,这使它成为中国继DF-5、DF-31之后的又一战略重器,跻身全球顶尖洲际导弹行列。 飞行速度高达25马赫,每秒7.5公里,这意味着从中国洛阳到美国洛杉矶,仅仅需要30分钟。 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圆环,将美国全境纳入打击范围,犹如随时待发的“快递”,准备投递致命的包裹。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堪称卓越,即便是从遥远的北京升空,目标锁定纽约市中心,也能够准确无误地命中预定区域,其精度之高,足以聚焦到类似篮球架这样的具体物体上, 结合其超高速度与极高精度,想要对其进行有效拦截几乎是天方夜谭。 尽管人类内心深处渴望和平,期盼远离战火硝烟,但现实世界往往充满挑战与矛盾。巴以问题历经数十年仍未寻得解决之道,乌克兰上空导弹频现,这一切都表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倘若未来的某一天,战争的阴霾笼罩而来,东风41这样的终极武器可能会被推向舞台中央,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棋子。 那么问题来了,发射一枚东风-41到底要花多少钱呢? “东风快递”的天价账单…

1 year ago

美國人評論亞洲街道:日本幹凈,印度臟亂,而中國只用4個字形容

我们知道,欧美人比较喜欢旅游,而且一生要去好几个国家。 于是,美国人对中日印的街道也做了一个评价:日本整洁,印度脏乱,中国是4个字。 那么,到底是哪四个字? 日本的街道奇迹 不得不承认,日本的街道清洁度一直是世界各国羡慕的对象。 从熙熙攘攘的东京到宁静祥和的京都,每一条街道都像是一幅精心呵护的画作。 早在17世纪,当第一批西方访客踏上日本国土时,就对这里的清洁程度惊叹不已。 英国航海家威廉·亚当斯在1600年到访日本时,就记录了日本上流社会对清洁的极度重视,这与当时欧洲街道常见粪便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然而,日本的清洁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深深植根于日本的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中。 从小学到高中,日本学生每天都要参与学校的清洁工作。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打扫,更是一种责任感和社会意识的培养。 这种从小培养的习惯,在成年后自然而然地延续到社会生活中。 在日本,你会看到办公室职员和商店店员每天早晨自发清扫工作场所及周边街道。 这种行为不仅保持了环境的整洁,更强化了个人对社区的归属感。 宗教信仰也在日本的清洁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佛教和神道教都强调清洁的重要性。 在神道教中,污秽被视为“秽”,需要通过清洁来驱除。 这种观念深深影响着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洗手漱口,新车购买后要“净化”,无处不体现着对清洁的追求。 但日本的清洁文化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它还体现在日本人对他人的体贴上。 比如,当感冒或患流感时,日本人会主动戴上口罩,以避免传染他人。 这种简单的举动不仅减少了疾病传播,还降低了社会医疗成本。…

1 year ago

美司令警告:中國只要在台海設禁飛區,美軍將選擇擊沉解放軍戰艦

美国空军要在中国台海击沉解放军战舰? 放在20年前,没有人会质疑美军拥有这样的能力,但在2023年说这话,哪怕是美国空军印太司令,也总让人感到虚张声势。 【威尔斯巴赫】 毕竟如今的美国空军在亚太已经相对明显地失去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和技术优势,中国台海地区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埋葬美国空军的杀戮场。 美国空军的挑衅 威尔斯巴赫是美国印太空军司令,在被记者问及“如果中国在台海设立禁飞区应当如何应对”的时候,威尔斯巴赫曾放话警告中国:届时美国空军将选择逐一击沉解放军的战舰。 【威尔斯巴赫】 此话一出,在美国国内外立即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些军事专家毫不客气的批评威尔斯巴赫,亚太的美国空军根本没有击沉解放军战舰的能力。 美国空军要在亚太执行反舰任务,靠的就是被称为JASSM的AGM-158C,AGM-158隐身巡航导弹的反舰型号。 在美军的宣传中,AGM-158C被描绘为一种新时代反舰利器,但实际上作为一种高亚音速巡航导弹,光靠隐身设计并不能有效提高AGM-158C突防敌方防空网的概率。 【AGM-158C】 美国空军大量采购这种导弹也不是因为其反舰性能有多么优异,而是AGM-158C的通用性很好,大到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小到F-16都能挂载。 说白了,由于美国在新世纪后导弹研究的放缓,导致美国空军根本就没什么反舰导弹的选择,不上JASSM难道上鱼叉吗? 至于为什么说威尔斯巴赫吹得牛难以实现,主要就是因为美国空军在亚太作战始终存在几个疑难杂症,首先不管是隐身战机还是战略轰炸机,都需要海外基地进行部署。 【亚太美军基地】 而中国周边的所有美军基地都处于解放军中导的射程内,如果美军真的出现异动,这些基地会在第一时间被打击到瘫痪。 甭管战机的性能有多先进,只要基地的起降条件被破坏了,都无法投入战斗。 考虑到解放军当前独一无二的高超音速打击能力,美国空军要如何避免自己的机场遭到摧毁,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美军基地内的机场】 也就是说,威尔斯巴赫要出动自己麾下的战机打击解放军战舰,首先就得解决兵力投送平台的问题。…

1 year ago

中國又一武器橫空出世,美欲求購被拒,重器成世界之光

近年来,随着多款尖端武器的横空出世,中国已逐渐摆脱过去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多个军事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和创新。 对于中国又一武器横空出世——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可以说,该武器美欲求购惨遭被拒,甚至成为世界之光。 轰-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隐身战略轰炸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巅峰之作,它的诞生不仅体现中国在隐身技术、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多个领域的重大突破,也填补中国在远程战略轰炸机领域的空白。 首先,轰-20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隐身能力。 隐身技术是现代空中作战的关键因素,决定着飞机能否突破敌方的防空网络。轰-20采用了类似B-2和B-21的飞翼式设计,机身光滑、无明显突出部件,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先进的隐身涂层和吸波材料的应用,使轰-20在雷达面前几乎“隐形”,可有效避免敌方的探测和拦截,赋予其极高的生存能力。 其次,轰-20具备极强的作战效能,特别是其远程打击能力和多功能作战能力。 该机的最大航程达到14,000公里,能够执行全球范围内的战略轰炸任务。这使中国具备在世界任意地点发动打击的能力,真正具备全球打击的实力。此外,它不仅可携带常规武器,还能搭载核武器,具备强大的核威慑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轰-20还配备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机载雷达系统、通信设备、电子战设备以及突击系统。这些设备为轰-20提供强大的战场感知能力和自主作战能力,使其不仅是一架单纯的轰炸机,更是一座移动的空中作战指挥平台。 所以说,轰-20不仅是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其在技术和性能上的表现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公开的技术参数:轰-20的机身长度约为20米,翼展约为50米,机高约为5米,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00吨。这一系列数据表明,轰-20不仅是一款具备极强作战能力的战略轰炸机,同时在体积和重量上也足以媲美国际顶尖机型。 动力方面,轰-20搭载两台高性能涡扇发动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约为15吨。这样的设计不仅提供充足的推力,保障它能够以最大速度两马赫飞行,还确保其能够长时间执行任务。 两马赫的高速飞行能力,使轰-20能够快速突破敌方防空系统,完成对战略目标的远程打击任务。即便面对复杂的防空火力网,依然可凭借其高速度和隐身性能,快速进行机动规避,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 轰-20的航程长达14,000公里,这意味着:它可轻松覆盖全球大部分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特性,使中国在全球军事力量投放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与传统的作战机型相比,轰-20不仅可执行长时间巡航任务,还能够在未加油的情况下进行远程打击,大大增强中国空军的全球作战能力。 在隐身技术方面,轰-20采用飞翼式布局,使其雷达反射截面极小。飞翼布局能够有效减少机身的突出结构,使其在雷达波照射下几乎不产生反射。 此外,表面涂覆了先进的吸波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吸收,并消散大部分雷达波,从而进一步减少敌方雷达探测几率。这一隐身设计,使其具备在敌方防空网络中自由穿行的能力,提升其作战效果。 除了隐身性能,轰-20的电子战设备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现代战争中,电子战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轰-20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对抗系统,能够在执行任务时进行电子干扰、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系统,从而有效规避敌方防御火力。 了解完以上内容后,不得不说,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综合作战能力,不单单体现在其强大的打击能力以及隐身性能方面,同时还包括其多功能作战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可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在必要时,也可承担侦察、电子战等多种作战任务。这种多功能性,使轰-20在现代战场上具有极高的战术价值。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空军的重大飞跃,也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中国的军事能力。 其强大的隐身性能、超远航程,以及多功能作战能力,使轰-20成为全球顶级战略武器之一。在面对美国的求购请求时,中国选择拒绝,其实也是一个国家的自信。同时也可表现出,中国正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逐步走向全球军事强国的前列。…

1 year ago

美重量級專家警告:中國核導彈和高超彈已全面領先,帶來深遠影響

早在2024年3月的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的情报分析师杰弗里·麦考密克,曾在一场军事听证会上警告美国军方: 中国已经在核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全面领先美国,这将给未来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带来深远影响。 中国的导弹优势 杰弗里·麦考密克说的这番话是有充足现实证据支撑的。 2024年9月中旬,俄罗斯试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失败,美国方面,从2018年到2024年这6年间,已经出现了3次民兵-3导弹试射失败的情况了。 然而在美国、俄罗斯都相继出现洲际导弹试射失败的情况下,中国火箭军在2024年9月25日时隔44年再次发射洲际导弹,却一发入魂,证明了中国的洲际核打击能力非常良好。 最关键的是,中国在试射导弹后很快展示了相关导弹照片,更进一步的证明了自己的核洲际打击能力很强。 中国发布的导弹试射图片 其一,从照片上可以看出中国打出去的大概率是一发东风-31AG型导弹,这玩意本身就不是中国最先进的陆基洲际导弹,论及技术先进性要排在东风-41后面。 但这种比较落后的导弹一打就是1.2万公里,从中国发射足以覆盖整个美国国土。 如果中国将射程达到了1.4万公里的东风-41抬出来,对美国的威慑将会更大。 其二,此次导弹试射是在滩涂地上。 通常来讲由导弹车搭载的洲际导弹要发射,都需要在硬质路面上。在没有经过处理的“烂地”上发射,轻则影响精准度,重则直接发射失败。 东风-31AG能在滩涂地上发射,意味着该型导弹有全地形发射能力。换言之就是,随时拖出来在任何地方都能发射。 相较于6年发射失败3次的民兵-3,甚至是整个国家都没有可由导弹车搭载并发射的陆基洲际导弹的美国,中国在核导弹领域的优势其实已经相当明显了。 至于高超音速导弹,那中美之间的差距则更加明显。 截止至2024年,中国已经有两款高超音速导弹服役,一款是火箭军的东风-17导弹,另一款是海军的鹰击-21导弹。 东风-17导弹 美国方面,至少截止至2024年9月,都还没有一款可批量服役的高超音速导弹。 中美要讨论高超音速导弹技术,首先得美国有成熟的高超音速导弹。但是现在美国还暂时做不到拿出一款成熟的高超弹,那自然是没有讨论的必要。…

1 year ago

美專家:任何四代機都能擊落中國殲20,但有一個前提

前言 解放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当然是歼20战斗机,这是我们手中的一款第五代战斗机,综合作战能力可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面对美国的先进战斗机时,甚至还能够有后发性的技术优势。 但是一直在国际社会上,一直都有外国的媒体和专家唱衰解放军的歼20战斗机。 特别是美国、印度这些国家的专家,在他们的口中解放军的歼20甚至连五代机都不算。 而美国的专家更是口出狂言,声称任何四代机都能够成功的击落解放军的歼20,但是有一个前提。 那么他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的这个前提又到底是什么呢? 一、美国人的嘴炮 我们来了解一下美国的专家,他到底具体是怎么说的。 根据美媒消息,美国海军作战专家埃里克·维克伦德在公开场合声称其实解放军的歼20并不可怕,任何四代机都可以击败解放军的歼20。 他同时又找补了一下,说歼20也可以击败任何的第四代战斗机。 而且还表示,解放军的歼20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尾部没有办法进行隐身。 所以只要在第五代战斗机的背后使用大功率雷达进行探测,那么隐身战斗机就隐身不了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专家还在公开场合大吹特吹美国的F22战斗机,也算是在打广告了。 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所谓的美国军事专家只是在吹牛而已。 因为解放军的歼20战斗机和美国人的F22战斗机,虽然同属于重型第五代战斗机,但是起码现阶段来看并不在一个层次上。 解放军的歼20战斗机要比美国的F22更强,因为F22战斗机毕竟只是一款几十年前的老飞机。 虽然它是人类隐身战斗机的开山鼻祖之作,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限制,所以F22战斗机能够携带的武器数量有限、雷达系统也比较落后。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况且就算F22战斗机真的像美国专家吹的那样天下无敌,可是这款战斗机的装备量很少。…

1 year ago

東風41恐懼癥在歐美蔓延:美西方指出,試射的那一枚並非東風31AG

前言 9月25日,中国洲际导弹试射引发全球关注,美西方更是对此次试射反应强烈,称是60 年来历史首次。 试射成功后连一向大言不惭的美国都变得“和颜悦色”起来,美西方还指出,试射的那一枚并非东风31AG。 为何美国态度转变如此之大?东风 41究竟有何魔力让欧美如此忌惮? 威慑全世界的试射 2024 年 9 月 25 日 8 时 44 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发射一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预定海域。 此次试射是中国自 1980 年以来时隔…

1 year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