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不識時務,那就制裁吧,讓日本無路可逃!

如此不識時務,那就制裁吧,讓日本無路可逃!

面對日本如此囂張跋扈,單方面撕毀一系列國際條約,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激起了廣大中華兒女的憤怒和愛國情懷。我們完全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制裁,今天我就專門談一下中國對日制裁措施可以有哪些?

制裁措施其實很多!真的可以很多。因為日本經濟高度依賴和中國的經貿合作,中國也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例如日本的汽車、電子產品、機電產品、化學品、水產品。

首先簡單地了解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2025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其中第六條第三項中禁止或者限制進行的「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包括但不限於教育、科技、法律服務、環保、經貿、文化、旅遊、衛生、體育領域的活動;第六條第四項中的「其他必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或者限制從事與我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

中國可以基於國際法和國內法律框架,針對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進行精準、對等的回應,以維護自身的經濟安全與發展權益。

如此不識時務,那就制裁吧,讓日本無路可逃!

第一個就是出口限制:日本對中國的一些關鍵稀土、化工原料、晶片等依賴度很高,中國完全可以實施出口管制。就像對美國實施稀土出口管制一樣。

舉個最近的例子,因為荷蘭無理霸占了中國在荷蘭的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2025年10月中國商務部對安世半導體實施出口限制,其中國境內東莞工廠生產的車規級晶片就全面停止向日本出口,以此作為對第三方(荷蘭)不當行為的反制,此舉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日本汽車業造成了顯著衝擊。

如此不識時務,那就制裁吧,讓日本無路可逃!

汽車產業是日本的支柱性產業,中國停止供應汽車用晶片,日本的汽車都下不來生產線,他們只能幹著急。比如,本田汽車從11月初就被迫停止了在墨西哥的一家工廠的生產,因為晶片供應不足。

雖然安世半導體在中製造的晶片於11月上旬就恢復了對日本的出口,但並不代表後續還有新的動向,就要看各方表現了。但這都是體現了中國的大國風度、大國擔當,考慮了全球經濟發展和經濟穩定。

如果日本一意孤行,執迷不悟,還要繼續干涉中國內政,那中國可以再次停止對日本的汽車晶片出口,就問問日本還想不想賣在中國汽車了。

第二個就是進口限制:加強針對日本產品的進口審查,或在認定存在不公平貿易行為時,發起反傾銷調查並加征關稅。最典型案例就是自從日本惡意向大海排放核污水後,中國一度暫停了對日本海產品的進口。最近,也就是在11月5日中國宣布重啟日本水產品的進口,但只有3家日本企業通過了氚等放射性物質的檢測,獲得了對華出口的資格。

按理說,中國的海岸線很長,自己都可以產出很多海產品,進口日本的都是在釋放善意,名義上說的是促進兩國經貿往來,實際上就是給日本賺錢的機會。其實咱們很多老百姓是牴觸的,都很不明白,都被核污染了為什麼還要進口呢?中國人一定要吃日本的水產品嗎?國人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謹慎為妙。

進口限制除了水產品還有很多,其實中國在汽車行業早就開始部署對日本的依賴,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突破,百花齊放,技術也是遙遙領先,正因為如此日系車在中國的銷量是逐年下滑。典型的案例就是鈴木汽車都關閉了在華門店,此外,2025年鈴木汽車因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導致晶片短缺,其主力小型車”Swift”一度暫停生產。另外我們還可以限制其他日本產品的出口,完全可以找其他代替國。

第三個就是可以調整市場准入規則,可以直接影響在華日本企業的發展環境和商業預期。

比如中國可以設立市場准入壁壘,將涉及損害中國利益的日本企業列入 「不可靠實體清單」,限制其參與中國的政府採購、重大項目建設以及進出口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舉措中國可以推動關鍵產業鏈的 「中國本土化」或多元化替代,以此降低對日本技術及核心零部件的依賴,這本身就會對日本相關產業構成戰略壓力。同時這一舉措也可以作為長期、有效的反制措施。

目前,中國在半導體製造設備、高端工具機、精密儀器等領域還比較依賴日本的技術,例如三色印刷機、雷射裁床,目前國產的設備在性能上和日本產的還有一些差距,但並不代表中國做不出來。看美國對中國晶片的封鎖,我們現在不也突破了5納米、3納米的技術了嗎?而且還有了國產光刻機。所以日本僅有的那點優勢我們也能迎頭趕上。

第四個就是法律與外交反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中方可以對散布涉華不實言論、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個人及組織採取包括簽證禁令、資產凍結、禁止交易在內的多項措施。比如2025年對日本參議員石平太郎的制裁就是一次典型應用。

第五個就是外交與多邊施壓:通過外交渠道(如商務部、外交部的聲明)明確表達立場,敦促日方糾正錯誤做法。最近因為日本高調的挑釁言論,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商務部等先後連續發文警告日本,召見駐華大使進行嚴正交涉。中方之前的表態是「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到現在是「一切後果必須日方承擔」,對日施壓逐步升級。

當然,中國也可以在國際組織(如WTO)框架內發起法律訴訟,挑戰日本的不公平貿易措施。

如此不識時務,那就制裁吧,讓日本無路可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