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5小時終於結束,美方暴露4大反常,李成鋼微笑走出會場

會談5小時終於結束,美方暴露4大反常,李成鋼微笑走出會場

当地时间10月25日-26日,中美第五轮经贸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这次中美交锋,持续五个半小时终于结束,中方李成钢走出会场,被拍到自信从容,充满微笑地接受采访。

但另一边的美方就不太好了,这次美方依然由美财长贝森特带队,他不仅眉头紧锁而且神情严肃。从目前的报道来看,中方战果颇丰。

先看美方四大反常

国际谈判从来都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比起公开声明,代表团的组成、成员的神态、议题的侧重,更能反映真实的谈判格局。这次吉隆坡会谈,美方的四个反常举动,堪称其内部混乱与战略被动的直接写照。

反常一:关键人物”缺席”

最引人注目的反常,当属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消失”。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披露,就在会谈前三天,特朗普在高层闭门会议上对着卢特尼克拍桌怒骂,直言其”擅自搞的管制措施,把我们缓和对华关系的计划全毁了”。这番怒火绝非空穴来风,话音落地不到24小时,贝森特就公开确认卢特尼克将缺席吉隆坡谈判。

卢特尼克到底捅了什么篓子?答案就在他不久前强行推出的”50%规则”里。这个被外界称为”极致脱钩”的政策规定,只要产品中50%以上的零部件或技术源自中国,就将被纳入美国的出口管制范围。在卢特尼克看来,这是遏制中国产业链优势的”杀手锏”,却没想成了扎在美国自己脚上的”钉子”。

反常二:骂完”战狼”又坐下来谈,务实终究压过意气

一周前的公开场合,贝森特还在媒体面前将李成钢称为”战狼”,言语间满是不屑。当时不少分析都猜测,中方或许会考虑更换谈判代表以避免激化矛盾,毕竟美方此前多次对谈判对手的风格表达不满。

但事实却是,中方不仅坚持派出李成钢带队,美方还全程没有提出任何异议,甚至在谈判中主动寻求议题对接。这种”骂归骂、谈归谈”的反差,看似矛盾实则必然。这恰恰说明,在经贸问题上,美国的”意气用事”终究要让位于”务实需求”。

毕竟中国手里的稀土牌、大豆采购单、芬太尼管控等筹码,每一个都戳中美国的痛点。骂声再响,也不能让美国军工企业获得稀土供应,更不能让美国农民的大豆找到销路。

贝森特手握水杯,神情紧张

反常三:财长全程紧绷

谈判现场的细节最能反映真实心态。有记者拍到,贝森特在整个磋商过程中几乎全程紧绷着脸,双手始终没有离开过桌上的水杯,时不时就会低头抿一口。这种下意识的动作,恰恰暴露了他内心的焦虑。

作为前四轮谈判的全程参与者,贝森特比谁都清楚中方的谈判风格,从5月日内瓦会谈的被动防御,到10月主动出台稀土、石墨等关键资源的出口管制措施,中方的博弈姿态已然逆转。贝森特很清楚,现在的谈判桌前,美方早已没有了此前的底气。

反常四:绕开分歧谈稀土,美方急着”解燃眉之急”

按照美方此前的谈判逻辑,每次都会先拿科技制裁、产业政策等议题向中方施压,再逐步过渡到实际利益议题。但这次吉隆坡会谈,美方却罕见地主动”换了套路”,一开场就将稀土管制问题摆在了核心位置,甚至主动提及放宽高端芯片出口限制的可能性。

这种议题优先级的调整,藏着美方的迫切需求。中国控制着全球70%的稀土产能,而美国90%以上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进口。这种”无可替代”的依赖,让美方不得不放下身段,主动在谈判中寻求突破。

哪些议题有望破冰?

尽管美方姿态尽显慌乱,但五个半小时的磋商终究达成了”初步共识”。结合双方披露的信息和国际舆论分析,有三大议题的突破可能性最大,这也正是中方此次谈判的核心成果所在。

1.关税博弈:暂停期延长成”最低共识”

关税问题始终是中美经贸摩擦的核心。中方的立场很明确:要求彻底取消全部加征关税,毕竟这些关税本质上是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买单的”自残式措施”。而美方则希望先将24%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以换取中方在其他议题上的让步。

从目前的谈判结果看,”延长暂停期”已成为双方的最低共识。笔者注意到,中方在关税问题上展现了灵活姿态,但也守住了底线:暂停不等于取消,延长不等于永久。

2.资源换技术:稀土与芯片的”对等交换”

稀土与芯片的”交换”,堪称这次会谈最具实质性的潜在成果。美方明确提出希望中方放宽稀土出口管制,而中方则针锋相对地要求美方解除高端芯片出口限制,这种”各取所需”的议题组合,恰好构成了对等交换的基础。

从产业逻辑看,这种交换对双方都有现实意义。对美国而言,稀土是军工和新能源产业的”命脉”,没有稳定供应,F-35隐形战机的生产线可能被迫停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扩张计划也将搁浅。

3.农产品与港口费:务实合作的”润滑剂”

在高难度的关税和技术议题之外,农产品采购与港口费问题的解决,更像是双方释放善意的”润滑剂”。美方多次提及希望中方增加大豆采购,以缓解美国农业州的压力。

猜测中方在这一议题上展开了谈判。事实上,中国已通过多元化采购策略降低了对美大豆的依赖,2025年来自巴西、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已占总量的65%。但适当增加美大豆采购,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能为谈判创造良好氛围,属于”双赢”选择。

李成钢的两句话:读懂中方的底气与清醒

会谈结束后,李成钢用两句话总结了这次磋商,短短数十个字,既道出了谈判的实质,更彰显了中方的战略定力。

第一句”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堪称对中美博弈态势的精准概括,中方的”坚定”则是实质性的,从稀土管制到关税反制,每一步都踩在美方的痛点上,却又保持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这种”姿态强硬与实质坚定”的对比,恰恰说明中方已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第二句”形成了初步共识”,则体现了中方的务实与清醒。没有用”重大突破”之类的溢美之词,既客观反映了谈判取得的进展,也暗示了共识仍需经受国内批准程序的考验。

总之,小维认为,这种”边打边谈”的态势并非坏事。它意味着双方都认识到”斗则俱伤”的现实,不愿彻底走向对抗。微笑从来不是妥协的信号,而是胸有成竹的证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