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正式收費,第一艘拒絕交錢的美國船舶出現,臨時改道前往韓國

中方正式收費,第一艘拒絕交錢的美國船舶出現,臨時改道前往韓國

10月21日下午,韩国釜山港的码头突然热闹起来,一艘挂着美国旗帜的豪华邮轮“里维埃拉”号缓缓靠岸,船上上千名游客满脸疑惑。

没人想到,这艘原本要驶向上海的邮轮,会在东海海域突然调转方向,原因竟然是不想交中国刚开收的1167万特别港务费。

这可不是什么八卦新闻,而是10月14日中方港口收费政策落地后,中美港口收费博弈的首个“抗费案例”。

才短短一周时间,全球航运圈就炸了锅,不少船公司都在连夜调整航线,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方为啥突然收费?

这事得从4月17日说起,那天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突然发了个公告,说从10月14日开始,要对中国公司的船舶、中国造的船加收港口服务费。


网络来源

美方嘴上说“是为了提振本土造船业”,但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就是冲着中国造船业来的。

2024年中国造船拿下了全球53%的订单,而美国连3%都不到,差距实在太大,只能靠收费来打压。


信息来源:美对中国船舶收费中方对美同时实施

面对美方的操作,中方的回应很直接,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公告。

明确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相关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这就是标准的“对等反制”:你给我加钱,我也按规矩给你加。

收费标准是分阶段涨的,现在每吨收400元,到2028年要涨到1120元。

而且范围卡得很严:只要是美国公司的船、美国运营的船,或者美国持股25%以上的船,都得交这笔钱。

有人问,有没有豁免情况?还真有:中国造的美国船、去船厂维修的空船可以免交。

但像“里维埃拉”号这种正常运营的邮轮,一分钱都不能少,没商量。

“里维埃拉”号的选择题

“里维埃拉”号成了这次博弈的“出头鸟”。


网络来源

这艘美国公司的邮轮,净吨位有29175吨,按照现在每吨400元的标准,要是停靠上海港,就得交1167万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

船公司一算账,单次停靠成本太高,干脆临时改道去了韩国釜山。

这下可把船上的游客坑惨了,很多人本来就是冲着上海来的,订了逛外滩、吃小笼包的行程,结果突然被告知目的地改成了韩国。

有游客在社交平台吐槽:“早知道是这样,当初就不报名了,我就是想来上海玩的啊!”


信息来源: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正式施行

但船公司也很无奈,不交钱根本办不了进出港手续,海事部门查得特别严,没缴费凭证连港口大门都进不去。

有意思的是,同一时间段,另一艘美国邮轮“海洋光谱”号却顺利靠泊了上海港。为啥差别这么大?

因为它的母港就在中国,主要服务中国游客,符合豁免条件。

这就是政策的“精准打击”:真心扎根中国市场、长期运营的,我们欢迎,只想临时来捞一笔、不想承担成本的,那就得乖乖缴费。

航运圈乱成一锅粥

“里维埃拉”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10月14日政策生效当天,美国货轮“曼努凯”号抵达宁波港,就老老实实地交了400多万才靠岸。

现在所有和美国相关的船公司,都面临着同一个选择题,不同公司选了不同的路:

交钱派:耽误不起时间,只能认栽

主要是货运公司,尤其是载着生鲜、电子产品的货轮,这些货物保质期短、时效性强,根本耽误不起。

有船务代理透露,从10月14日到20日这7天里,宁波港已经收了23笔特别港务费,最多的一艘船交了800多万,虽然心疼,但为了不耽误交货,只能先交钱。

邮轮和部分不急着交货的货轮选了这条路,德国赫伯罗特公司直接把一艘美国旗的船从宁波港的计划里删掉,改去了釜山。


信息来源:对等反制!中方将对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

马士基也把原本要在宁波中转的货物,挪到了韩国的港口处理。

改道肯定会增加燃油费、停靠费等成本,但比起上千万的特别港务费,船公司觉得还是划算。

有些公司动起了歪心思,想通过换国旗、换董事的方式避费,但政策早就把这些漏洞堵上了。

海事部门核实的时候,看的是实际控制权,只要船是美国资本主导的,就算换了别的国家的旗子,该交的钱还是得交,根本没用。

现在迪士尼、嘉年华这些邮轮巨头,都在急着算账,重新评估中国航线。

有业内人士说,要是后续收费继续上涨,可能会有更多邮轮放弃中国港口,转而选择韩国、日本的港口。

不只是钱的事

表面上看,这是一笔港口费的纠纷,但实际上,这是中美在航运规则和产业上的正面角力。

美方的困境其实很明显:本土造船业实在跟不上。

缅因州的造船厂,订单已经排到2030年了,而中国江南造船厂造同类的船,11个月就能交付,效率差太多。

美方想靠收费逼船东选美国船厂,却忘了中国港口的重要性——中国港口占全球30%的吞吐量,是很多船公司绕不开的枢纽,不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中方的底气,来自于强大的市场和产能。

 

信息来源:《每净吨 1120 元的“美国船票”——中国港口新收费规则,到底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现在全球前20大航运公司里,12家都明确表示要“优先买中国造的船”,因为中国造船不仅速度快,价格还合理,性价比远超其他国家。

最近美方的态度也有点软了,副总统万斯说“贸易议题可以对话”,特朗普也提过要调整关税计划,但都没拿出实质动作。

对船公司来说,最头疼的是不确定性,一家新加坡航运公司的经理说:“现在订船都不敢选有美国背景的,就怕哪天政策又变了,凭空增加成本。”

未来会怎样?

10月21日这天,“里维埃拉”号还在釜山港停留,而上海港依旧繁忙,这场港口费博弈,接下来可能会有三个走向:

如果美方不先取消对中国船舶的收费,中方肯定也不会停收特别港务费。

船公司会继续分化:扎根中国市场、长期运营的,乖乖交钱;只想临时来捞钱的,要么改道,要么放弃中国航线。

目前已有美国造船企业反馈,部分船东因为担心失去中国市场,开始推迟甚至取消美国船厂的订单意向。

现在双方已经有接触的迹象了,如果美方先调整对华船舶的收费政策,中方大概率也会跟着调整。

毕竟航运业最讲究稳定,长期博弈对谁都没好处,船公司、港口、游客都会受影响,规则重塑:中国不再被动接受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事已经给全球航运业提了个醒:中国不再被动接受别人制定的规则了,而是会用对等反制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以后各国出台航运政策的时候,都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政策会不会引发对方的回应,不能再随心所欲了。

结语

“里维埃拉”号虽然省下了1167万的港口费,但可能就此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有数据显示,中国邮轮市场每年的增速能达到15%,放弃这里,相当于放弃了一块正在快速变大的蛋糕。

其实道理很简单:邻里之间,你在我家门口设路障,我自然也会立规矩。美国想靠收费保护本土产业,却忘了产业竞争的核心是效率和市场。

中国造船又快又好,中国市场又大又稳,这不是靠一笔收费就能打压的。

接下来就看11月的中美贸易对话,会不会谈到这个话题。

但对船公司来说,与其等着政策变化,不如早点做打算:是交这笔费扎根中国市场,还是改道去其他地方,得尽快算清这笔账。

毕竟,市场的选择,往往比政策更有话语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