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这回可真是上演了一出“说最狠的话,偷最顶尖的技术”的戏码!
一边对老对手巴基斯坦放话,号称导弹能全覆盖,架势十足;另一边却被自家媒体扒出,正偷偷摸摸琢磨中国PL-15导弹的先进技术。
这种明着秀肌肉、暗地里“抄作业”的魔幻操作,着实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停火关头亮肌肉,印度防长话里有话
这事儿得从10月19日说起,那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卡塔尔多哈谈妥了,同意立刻停火,这本来是件缓和局势的好事,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出席了一个导弹工厂的活动。
他在讲话里,特意提到了今年五月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一次军事行动,叫“朱砂行动”,您猜他怎么说的?他说那次行动充其量只是个“预告片”,意思是大戏还在后头。
他还高调宣称,他们的“布拉莫斯”导弹很厉害,射程足够打到“巴基斯坦的每一寸土地”,您看,人家两边刚说别打了,他这边就亮出家伙式,说能打遍人家全国。
这个时机,这个说法,明摆着不是来劝架的,倒像是来添柴拱火的,生怕那边消停下来。
巴铁硬气回击:放马过来!后果你掂量
面对印度这么直白的威胁,巴基斯坦那边也没惯着,就在辛格部长放话的同一天,巴基斯坦军队的掌门人、陆军总参谋长赛义德·阿西姆·穆尼尔也发话了。
回应相当强硬,他直接指责印度在用恐怖主义的手段给巴基斯坦捣乱,还警告那些受印度支持的力量,说他们会被“彻底收拾”。
对于印度的导弹威胁,穆尼尔把话挑明了:哪怕是最小的挑衅,巴方也会果断反击,要是印度真敢发动新战争,巴基斯坦的报复绝对会超出印度的想象,让印度付出“承受不起”的军事和经济代价。
这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要打便打,谁怕谁?而且这架打起来,后果可就不是你印度能控制的了。
两边这么针尖对麦芒,南亚上空的火药味是越来越浓了。
罗生门:五月那场糊涂账,谁的牛皮吹破了?
说起印度防长提到的五月那场冲突,本身就像一笔糊涂账,两边说法完全对不上。
巴基斯坦这边说,他们的歼-10C战斗机一口气干掉了五架印度战机,里面还有三架是法国造的先进“阵风”战机。
印度那边呢,过了好几个月才公布战果,说他们用“布拉莫斯”导弹等武器,也打掉了五架巴基斯坦战机,但印度这个说法,让很多军事专家直摇头。
为啥?因为有个硬伤摆在那儿:空射版的“布拉莫斯”导弹是个重达2.5吨的“大块头”,印度现有的那些“阵风”战斗机,根本就没法带着它上天打仗。
所以,印度才不得不另外花钱,紧急给“阵风”买欧洲的“流星”空对空导弹。
至于辛格部长说的那种能覆盖巴基斯坦全境的新型号“布拉莫斯”,估计还在图纸上趴着呢,离真正造出来形成战斗力,还早得很。
有趣的矛盾:一边吹牛,一边“偷师”中国技术?
然而,最让人觉得有意思的转折来了,印度这边一方面吹嘘自己的“阵风”战机多厉害,甚至暗示能应对中国的导弹;但另一方面,根据印度自家媒体的报道,他们似乎对中国的一款导弹技术特别上心,简直到了“眼馋”的地步。
媒体报道说,在上次的冲突中,一枚中国造的PL-15空对空导弹落到了印度地盘上,而且运气挺好,没爆炸,被印度方面完完整整地捡回去了。
有消息人士透露,印度的国防研究机构如获至宝,经过一番捣鼓,发现这导弹确实名不虚传:飞得快、雷达特别灵、抗干扰能力还强。
据说,印度就想把从这枚导弹上研究出来的门道,用在自己正在开发的“阿斯特拉-2”空对空导弹上,这心思,不就是想走捷径“抄作业”嘛!
“仿制”的路不好走,核心手艺抄不来
但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印度想靠着拆解、研究一枚现成的导弹,就把别人的核心手艺学到手,这条路恐怕没那么好走。
眼前就有个现成的例子:“布拉莫斯”导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俄罗斯就把这导弹的核心技术分享给印度了,可二十多年过去了,各方面的消息都显示,这导弹的印度国产化率还是不高,很多关键零件还离不开外国,特别是在导弹怎么飞得更快、怎么变得更轻这些核心难题上,一直难有大的突破。
造高端导弹这种顶尖手艺活,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的工业底子、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一大拨靠谱的人才,想靠拆一个“宝贝”就能逆袭,基本等于天方夜谭。
核心技术和真本事,是买不来,也轻易抄不走的,印度自家的军工产业时不时就出点状况,比如导弹试射失败、国产装备交付拖延等等,都说明了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背后文章不简单,地缘博弈暗流涌
咱们再把眼光放宽点,看看印度为什么非要选这个时候来秀肌肉,这里头的文章,可不单单是印巴之间那点老恩怨。
您看巴基斯坦最近,它西边跟阿富汗接壤的地方正闹得不愉快,巴基斯坦觉得阿富汗临时政府包庇了针对它的武装分子,搞得边境不安宁,而就在巴基斯坦为西边事发愁的时候,东边的邻居印度却和阿富汗塔利班越走越近,双方把全面外交关系都恢复了。
这在巴基斯坦看来,简直是腹背受敌,觉得印度是想趁机在它背后再插上一杠子,所以,印度防长在这个时间点发出导弹威胁,用意就很深了。
一方面当然是直接吓唬巴基斯坦,炫耀武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进一步搅和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关系,让巴基斯坦左右为难,压力更大。
这种大国地缘博弈,玩的就是战略平衡和牵制,可怜的是地区的老百姓,总是活在紧张的阴影下。
结语:
总而言之,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导弹威胁,让南亚刚出现的一丝和平苗头又黯淡了下去,双方的嘴仗和军事炫耀,只会让局势更紧张,增加误判的风险。
而印度在军工技术上面临的困境,也说明了一个硬道理:大国重器的研制,没有捷径可走,一味指望通过吓唬邻居或者“借鉴”技术来快速变强,恐怕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