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不到中國稀土,31國打算來硬的?歐盟拉上G7壯膽,要對華發難

拿不到中國稀土,31國打算來硬的?歐盟拉上G7壯膽,要對華發難

 

手机、电动车,甚至战斗机,都离不开一样东西——稀土,而中国刚出台的稀土出口新规,直接让西方坐不住了。

 

欧盟立马拉上G7,凑了31个国家开闭门会,贸易委员放话“不排除任何选项”,摆明了要对华发难。

他们又是喊着加关税,又是想建替代供应链,这是拿不到稀土要来硬的?

为啥成了全球产业“命门”

不少人以为稀土是“土”,其实它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小到手机振动马达,大到F-35战斗机雷达,都得用它。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实力,比想象中还强。

首先是加工能力全球独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全球90%的稀土分离和精炼产能都在中国。

澳洲有矿、美国有技术,却都绕不开中国的加工环节,像钕镨这种关键元素,分离纯度每提1%,成本就翻好几倍,而中国能把加工成本压到美国的三分之一。

 

信息来源:中国完善稀土治理是守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之前澳洲矿业企业多次找中国合作,就是因为只有中国能高效把矿石变可用材料,还能保证销路。

再看供应链完整性。从挖矿、提炼到做永磁材料,中国是全球唯一能一条龙搞定的国家。

美国内华达州的稀土矿开了好几年,挖的矿石至今还得运到中国加工。

马来西亚曾想建提炼厂,因辐射污染遭民众抗议,项目一度停摆。这优势不是吹的,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攒下的硬实力。

31国“抱团硬刚”

10月14日的闭门会开了六小时,透露出三招应对办法。

第一招是“价格兜底”。G7提议设稀土价格下限,政府保证最低价,让澳洲、加拿大矿场敢投钱扩产。

之前芝加哥的会议上,还讨论过对中国稀土加关税,税率想定在10%-15%,说要逼中国让步。

第二招是建“替代供应链”。美国鼓动加拿大、格陵兰加快开矿,欧盟计划加大对非洲、澳大利亚的稀土投资,还提了“战略储备机制”。

 

信息来源:中国对稀土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7个事实必须理清

 

但这些多是纸上谈兵:蒙古稀土矿因运输需过境中俄、基建差,长期低产能,澳洲稀土矿除了卖给中国,没更好出路。

第三招是政治施压,谢夫乔维奇说“欧洲被掐住喉咙”,波兰相关负责人甚至要求中方撤回管制,G7还想打环保牌,英国提议搞碳边境税,本质是给中国加工企业设门槛。

但日本经济产业省算过,这么做会让电动车成本涨5%,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

内部分歧:31国联盟是“一盘散沙”

别看31国一起喊口号,内部早吵翻了。

10月15日协调会上,法国、德国代表一直说“要优先对话”,因为两国车企太依赖中国稀土——德国大众、宝马的电动车生产线,没稳定稀土供应,三个月内就可能停产。

欧盟委员会的产业报告也提过,若稀土断供,欧洲关键行业产能半年内可能降30%,汽车、电子业首当其冲。

美国喊得最凶,白宫说要“多边应对”,但底气不足。美国国防部2024年《关键矿产依赖度报告》写得明白:“过去五年,稀土供应链多样化没达标,对中国加工环节依赖仍高”。

折腾多年想摆脱依赖,可本土产能连国内需求20%都满足不了,只能靠进口。

日本、韩国更有意思,一边跟着G7施压,一边悄悄通过外交渠道、行业协会申请中国稀土出口许可。

两国芯片、电子、新能源产业,对中国稀土永磁材料依赖度超80%,断供就会瘫痪。这种“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心态,让联盟从根上就松垮。

跟中国稀土较劲,只会吃亏

西方不是第一次跟中国稀土较劲,可每次都没占到便宜。2019年特朗普签行政命令要“保障关键矿产安全”,想扶本土稀土产业。

拜登上台后,砸了上亿美元补贴开矿、加工,还靠盟友找澳洲、加拿大要稀土,但结果呢?美国至今没建成完整稀土加工链,大部分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

 

2023年美国和蒙古签稀土合作协议,说要“不依赖中国”,可蒙古稀土出口美国得过境中俄。

 

因跨境运输难、成本高,加技术和环保问题,项目推进慢,产能远低于预期,外媒都评“蒙古稀土救不了美国”。

 

信息来源:日韩联合求情被拒!0.1%也不行!中国稀土新规是对西方的重拳出击

 

美国最大稀土企业MPMaterials,靠政府补贴扩了采矿规模,却没加工技术,只能把原矿卖给中国。中国稀土管制一出,它的销路和利润都受影响。

为啥反制没用?三点很实在:技术上,中国稀土分离、提纯、深加工专利占全球60%以上,短期超不过。

成本上,中国产业链成熟,加工成本低,其他国家新建产能成本至少是中国的2倍。

市场上,中国是稀土生产和消费大国,全球70%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在中国,西方企业有矿也得卖给中国才能赚钱。

中国的态度

面对31国施压,中国回应很冷静。

10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说,稀土管制符合WTO规则,是为维护国家安全和资源可持续,不针对特定国家。

商务部也通过官网说,已批准多批合规企业的出口申请,民用需求会保障。

其实管制早有铺垫,2024年7月,商务部就发了《关于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向社会征求意见,当时就说管制是为防止稀土被非法用于军事,避免过度开采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国家安全部也通报过案例,有些境外组织伪造标签,把中国稀土转到敏感领域,这次管控就是堵漏洞。

近期欧盟多次想对话,希望通过高层沟通解决稀土供应问题。这说明对抗没用,对话才是正道。

中国从没说过不卖稀土,只是要求交易符合国际规则和中国法律——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家安全,比短期利益重要多了。

结语

10月16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稀土期货还在波动,但一个事实很清楚:稀土产业链要几十年技术、资金、人才积累,31国想短期抱团打破格局,根本不现实。

美国多年没摆脱依赖,欧盟内部矛盾多,这都证明“脱钩断链”只会两败俱伤——西方企业成本涨、产能停,中国可能有短期市场波动,但长期看,完整产业链优势不会轻易没了。

中国稀土管制不是“武器”,是规范全球稀土产业的无序竞争。

西方的焦虑,其实是自己产业有短板。真为全球供应链安全着想,不如坐下来谈合作:中国有技术、产能、完整产业链,西方有市场、资金,本来就是双赢。

现在31国的会议还没出结果,但不管是加关税还是设价格下限,最后买单的都是他们本国企业和消费者。

这场博弈到最后会发现,全球化下谁也卡不了谁的脖子,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是唯一出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