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箭技術有多強?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美國認識到已經落後

中國火箭技術有多強?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美國認識到已經落後

说起中国的火箭技术,最近几年真是让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2023年,中国制造出了全球最大的整体式固体燃料火箭,单体推力直接飙到500吨,可以让火箭从准备到发射只要半小时,相比之下,美国的航天飞机助推器都得甘拜下风。

美国高层直呼感受到了“斯普特尼克时刻”那样的压力。中国火箭技术到底强在哪?为啥能让美国觉得落后了?

从钱学森开始,中国火箭技术的根基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大神级”人物。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1934年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来跑去美国留学,跟着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混,还成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

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有了回国的念头,但美国政府不允许,把他软禁起来。知道1955年,中国政府才把他接回了家。

回国后,钱学森二话不说就投身航天事业,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领导“东风一号”导弹的研制。

1960年,这枚导弹试射成功,算是中国火箭技术迈出了第一步。到了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钱学森功不可没。

此外,钱学森还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等于给中国火箭技术打下了扎实的地基。

后来,他当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一直到晚年都还在关心航天的事。2009年,钱学森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他的贡献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的。

中国火箭技术有多厉害

中国火箭的代表就是长征系列。

从1970年长征一号把“东方红一号”送上天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总共有17种型号。长征五号是目前中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近地轨道能扛25吨,地月转移轨道能带8吨。

2016年首飞成功后,它干了不少大事,比如在2020年,把嫦娥五号送去月球挖土回来。

这能力,美国也得甘拜下风,毕竟美国的“德尔塔IV重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也就28吨,跟长征五号差不多,但人家发射成本可没中国这么低。

2023年,中国搞出了全球最大的整体式固体燃料火箭,单体推力500吨,直接把美国航天飞机助推器的300吨甩在后面。

固体火箭的好处是啥?简单说就是“快”——从准备到发射只要半小时,而液体火箭还需要花几天灌燃料。

这技术一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公开说,这让他想起了1957年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带来的震撼。

美国人意识到,中国在固体火箭这块已经甩开他们好几条街了。

长征九号是中国的重型运载火箭,计划2030年左右首飞。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0吨,奔月轨道50吨,对比美国的SLS火箭,近地轨道130吨,奔月45吨,长征九号妥妥占上风。

这火箭要是飞起来,中国载人登月、火星探测就都有了硬底气。2016年,长征九号的发动机第一次试车成功,2019年基本设计都搞定了,现在就等着看一飞冲天。

光有运载能力还不行,发射成功率也得硬。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到2023年已经发射了500多次,成功率超过96%。

尤其是长征三号系列,成功率更是高达98%以上。美国的SpaceX的“猎鹰9号”虽然也很厉害,但早期失败率可不低,直到最近几年才稳下来。

不得不说,中国火箭技术这稳定性,真有点“老司机”的味道。

中美对比

美国现在的主力是SLS火箭和SpaceX的“星舰”,SLS近地轨道130吨,“星舰”号称150吨,但后者到现在还没完全稳定发射成功。

中国长征九号140吨的运载能力已经很接近了,而且成本控制得更好。

再加上固体火箭技术的突破,美国在发射效率上明显吃亏。也不怪美国有人直言:中国火箭技术正在某些领域反超。

未来,2030年,中国计划用长征九号实现载人登月,这事一旦成了,中国就成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把人送上月球的国家。

之后还有2035年的载人火星计划,到时候可能还得靠更强的火箭顶上去。

除了这些大项目,中国还在搞新一代火箭,比如长征十号、长征十一号。长征十一号是固体火箭,专门干快速发射的活,2022年一口气把6颗卫星送上天,效率高得不行。

未来这些火箭加起来,中国的航天任务就更有底气了。

结语

从钱学森那一代开始,到现在的长征系列,再到未来的登月火星计划,中国火箭技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扎实又硬气。

2023年,那枚500吨推力的固体火箭一出,美国都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差距。说实话,中国航天这速度和实力,真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数据和事实堆出来的。

未来,中国火箭技术肯定还会更厉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