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托人警告特朗普:烏軍若獲得戰斧導彈,不排除挑起核戰爭!

普京托人警告特朗普:烏軍若獲得戰斧導彈,不排除挑起核戰爭!

10月7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开对媒体表示,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导弹可能成为俄乌局势严重升级的节点。

佩斯科夫特别强调,某些型号的战斧导弹可能配备核弹头,这番表态被外界解读为莫斯科正在向华盛顿发出明确警告信号。

而就在几天前,特朗普刚刚公开表示不想看到乌克兰冲突升级,但同时又暗示已就战斧导弹援乌一事作出某种决定。

一边是俄罗斯的强硬警告,一边是美国的模糊表态,这场关于战斧导弹的博弈正把俄乌冲突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

事情要从9月底说起,9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访谈时透露,美国正在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

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在国际舆论场上炸开了锅。

要知道此前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最远程打击武器ATACMS导弹,射程也就300公里出头,而战斧导弹的射程普遍在1300公里以上。

从基辅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不过800公里不到,这意味着一旦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俄罗斯首都将首次进入乌军的直接打击范围。

万斯还特别说明,美国政府将不再以捐赠方式向乌克兰提供资金和军火,而是要求欧洲国家直接购买武器装备,对自己的后院承担更大责任。

这种操作方式看起来是特朗普政府想要减轻美国的直接责任,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能力的本质。

泽连斯基对此自然喜出望外,毕竟获得战斧导弹一直是他向美国提出的重要诉求之一。

然而莫斯科的反应比预想中更加激烈,佩斯科夫在10月7日的表态中明确指出,战斧导弹可能有核型号,向基辅供应这类导弹可能成为局势严重升级的节点。

虽然佩斯科夫说的是”可能有核型号”,但他显然知道美国不太可能真的把核弹头版本的战斧给乌克兰。

真正让莫斯科警惕的,是战斧导弹那1300公里以上的射程和精确打击能力。

10月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员阿列克谢·普什科夫更是直接表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意图,本质上等同于对俄罗斯发动无限制导弹战争。

这种措辞已经相当严厉,显示出俄方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特朗普本人的态度却显得有些暧昧,10月6日,特朗普表示他已就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作出某种决定,但希望了解乌克兰准备如何使用这些导弹,因为他不想导致俄乌战事进一步加剧。

这种表态既没有明确说要给,也没有明确说不给,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真的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吗?这里面的困难不小。

战斧导弹是一种技术复杂的远程巡航导弹,发射前需要进行精确的目标编程和航线规划。

有分析指出,若向乌克兰移交这一系统,必将伴随作战班组驻留,因为战斧发射前需完成目标编程与航迹规划,这项能力超出乌军现有技术水平。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真的给了乌克兰战斧导弹,很可能需要美军技术人员在场协助操作,那就等于美军直接参与了对俄罗斯的打击,这个政治和军事风险可就大了。

另外还有库存问题,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现有的战斧导弹库存都属于海陆空三军的战备储备,海军方面已经拒绝从自己的战备库存中拿出战斧支援乌克兰。

毕竟在美国军方看来,这些导弹是用来应对中俄等大国威胁的,不能随便消耗在乌克兰战场上。

不过也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可能会考虑重启早期型号战斧导弹的生产,专门用于援助乌克兰。

比如早期的BGM-109B型战斧,射程只有450公里左右,虽然也能给俄罗斯造成威胁,但至少打不到莫斯科,可能不会像全射程版本那样刺激俄方。

还有分析认为,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导弹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这些导弹可能永远不会离开发射架,暗示这更多可能是一种战略威慑姿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战斧导弹的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之际,特朗普政府在另一个方向上却采取了实际行动。

据新华社10月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同意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向乌克兰提供情报,用于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能源设施发动远程导弹袭击。

这意味着即便暂时不给战斧导弹,美国也在通过情报支持等方式帮助乌克兰提升对俄打击能力。

从俄罗斯方面的反应来看,莫斯科虽然态度强硬,但也没有完全关上对话的大门。

佩斯科夫在表态中说,俄方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仍保持着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的政治意愿,这说明尽管双方在战斧导弹问题上针锋相对,但都还保留着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目前俄乌战场上的局势依然胶着。俄军在多条战线上保持着进攻态势,乌军则依靠西方提供的武器装备顽强抵抗。

战场形势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军援力度,战斧导弹虽然射程远、精度高,但能否真正改变战场态势还是个问号。

毕竟战争的胜负不是由单一武器系统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综合国力、战略决心和战场执行力的较量。

对俄罗斯来说,战斧导弹带来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一旦莫斯科进入乌军的打击范围,俄罗斯的政治和心理压力将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莫斯科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战斧导弹对乌克兰来说也未必是灵丹妙药。

这种高技术武器的使用需要完整的情报、指挥、控制系统支持,而这正是乌克兰军队的短板。

如果没有美军的深度介入,乌军很难充分发挥战斧导弹的作战效能。

更重要的是,战斧导弹入乌可能会打破目前俄乌冲突的某种微妙平衡。

尽管战场上硝烟弥漫,但美俄两个核大国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直接对抗,一旦这个红线被突破,后果将难以预料。这也是特朗普表示”不想看到冲突升级”的原因所在。

战斧导弹是否会最终交付到乌克兰手中,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这场围绕战斧导弹的博弈,已经清楚地显示出俄乌冲突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各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同时也在为可能的谈判积累筹码。

无论结果如何,和平解决冲突始终应该是各方努力的方向,因为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苦难,没有真正的赢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