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意外的袭击,实际是早有打算?
9月28日,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弗龙斯基证实,一枚炮弹击中了波兰驻乌克兰大使馆。该事件发生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基辅等地发动夜间袭击期间。
这枚小口径炮弹坠落在波兰领事部门的屋顶上,随后穿透天花板,落在厨房内。幸运的是,由于事发夜间,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同一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称,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了超过12小时的大规模空袭,主要袭击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基辅州、苏梅州等地。空袭已造成基辅4人死亡,乌克兰各地至少40人受伤。
甚至在此次袭击之前,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590多架无人机和超过40枚各型导弹,包括2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
而乌克兰军方声称,他们击落并拦截了共611个空中目标。然而,仍有多处目标被击中,包括基辅市的心脏病学医疗机构斯特拉热斯卡研究所。
只是谁能想到,混乱之中,波兰也遭了殃。
别看乌克兰和波兰成为俄罗斯攻击对象,但在俄罗斯看来是“先下手为强”。俄方在事发前就曾高调指责,称乌克兰和波兰正图谋搞“假旗行动”来陷害俄罗斯。所以俄罗斯的行动具备先决条件。
不过作为冲突爆发以来,第一个外交设施被直接击中的北约国家,波兰的反应充满了矛盾与谨慎。
军方反应极其迅速,从美国采购的F-35战斗机紧急升空,在自家领空展开巡逻,地面的防空系统也被提升至高度戒备状态。
然而,在外交层面,波兰却展现出了令人意外的克制。
波兰外交部发言人弗龙斯基的声明,却是在刻意淡化事件的严重性。虽然个确认了使馆设施遇袭,但立刻强调“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并评估损失“不大”,并表示“使馆工作不会受影响”。
这种放低姿态的反应,与不久前波兰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了。
毕竟近几个月来,波兰多次报告俄罗斯无人机误入其领空的事件,并明确表示将击落任何侵犯其领空的俄罗斯军机。
只得说,波兰在俄乌冲突中一直扮演着复杂角色。一方面,它是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另一方面,它也有自己的战略考量。
波兰曾极力要求乌克兰签署授予波公民在乌“特殊法律地位”的法案,这被分析人士视为企图 “收回历史上曾属于波兰的乌克兰西部领土”的野心。
但如今自己使馆被炸,还发言谨慎,便是说明波兰正在东西方之间寻求平衡,这是波兰不得不面对大国博弈的现实。
毕竟国际棋局上,棋子与棋手的角色常在转瞬之间互换。
当波兰选择对使馆遇袭事件保持沉默,显然波兰也担心自己可能成为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原因很简单,波兰地势平坦,缺乏天然屏障,加剧了安全焦虑。
不过波兰选择不声讨,北约可不愿意。
俄罗斯的威慑信号,非但没能吓退西方,反而加速了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议程,尤其是防空能力方面。
几乎在第一时间,北约秘书长吕特就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紧急通话。
泽连斯基刚刚才通过社交媒体通报了俄军空袭的恐怖规模,两人的通话议题直截了当“优先乌克兰需求清单”。
这表明,北约已将这次袭击,视为对整个联盟安全框架的直接挑战。
最直接的反应体现在资金和装备上。一个援助机制迅速为乌克兰筹集了超过20亿美元的资金,计划被明确用于为乌克兰购买防空导弹等急需装备。
更重磅的消息是,美国副总统万斯也透露,华盛顿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只得说这枚落在波兰大使馆的导弹,没有爆炸,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它所产生的政治冲击波已在全球范围内回荡,而一场外交暗战或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