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越南本想在美中之间玩一把“平衡术”,结果一脚踩空,摔得不轻。
本以为投向美国怀抱能抱到“金大腿”,结果刚和美方签完关税协议,屁股还没坐热,美国就翻脸不认人。
紧接着欧盟也上来补刀,一边榨取市场,一边设置壁垒。
越南这一波操作不仅没赚到便宜,反倒把老邻居中国得罪得彻底,落到如今里外不是人、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一局棋,越南算是下错了每一步。
“投名状”换来的,是美欧的联合收割
越南与美国的“关税协议”,原本被包装成一场互利双赢的合作典范。
协议里,越南主动对中企中转商品加征40%的关税,附送采购波音飞机的“礼包”,还顺带承认了美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这一系列举动,怎么看都像是越南对美国递上的一封“投名状”,但问题就在于——美方从头到尾都没打算兑现承诺。
协议刚落地没几天,美国就以“转运商品”之名,对越南出口的钢铁和光伏产品动手加税,打得越南措手不及。
一场本该带来订单和市场的合作,最后变成一场冷血收割。
越南对美出口骤降25%,光是制造业的代工厂就倒了四千多家,数十万工人面临失业,直接断掉了越南“世界工厂”的命脉。
最狠的是接下来的那一刀。
8月,美国突然宣布禁止进口来自12家越南渔场的海产品,理由是“环保违规”。
这条命脉一砍,越南渔业立马损失5亿美元,数万人生计受影响。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哪里是什么环保,分明是美方自家渔业产能过剩,借环保之名清理竞争者。
联合国的报告都指出,越南对美国的水产出口占比超过三成,这一禁令不只是让越南元气大伤,也推高了美国自己的通胀,典型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更糟的是,这几刀下来,外资也开始用脚投票。
英特尔、三星暂停扩产,耐克、阿迪达斯直接迁出工厂。
2025年第一季度,越南的外资撤离规模飙到68亿美元,纺织、电子等支柱产业遭遇“断供式空心化”。
不少中国原材料厂商也停止对越供货,越南制造业80%依赖中国原料的短板被彻底暴露,断货断链断投资,彻底断了脊梁骨。
欧盟“趁火打劫”,越南腹背受敌
刚被美国“教育”完,越南还没缓过神,欧盟那边也不客气地伸出了收割的镰刀。
2024年越欧双边贸易逆差达到500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这数字又飙到300亿。
欧盟盯上这个“反差”,开始要求越南取消对欧洲食品的检测标准,放宽汽车市场准入,还要越南降低葡萄酒的消费税。
这不叫合作,这是“吸血”。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的话说得毫不含糊:“越南必须对美欧一视同仁。”
说白了,你既然跪得动美国,那也得跪我们欧盟一回。
接下来,欧盟打出“环保牌”,对越南出口大米实施“碳足迹认证”,看似高大上,实则是技术性壁垒。
结果越南大米出口通关时间从7天拉到45天,一船米在港口一停就是一个半月,运输成本飞涨,利润被滞港费用吞光。
越南农业协会估算,2025年大米出口量将下降20%,农民收入锐减超过40%。
而工业领域也没逃过。
欧盟对越南钢铁加征12.1%的环保关税,直接打击其仅次于纺织的第二大出口产业。
双重绞杀之下,越南陷入了食品进不了市场,钢铁卖不出去的地狱循环。
越南当然不甘心坐以待毙,试图通过东盟内部协调寻求支援。
然而,它在对美协议中单方面让利,早已引发泰国、印尼等国不满。
在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越南提出的“集体应对提案”被一票否决,连兄弟都不买账。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还逼着越南配合建立“中国商品转口监测系统”,等于是逼它当“眼线”。
越南的战略空间,已经被压缩到一张纸那么薄。
它曾试图在大国之间搞平衡,如今却发现,自己才是被平衡的那一块“砝码”。
背刺邻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回头看,这一系列操作的最大败笔,就是越南对中国的背刺。
2024年中越还联合发表声明,承诺深化战略合作。
结果不过一个月,越南就转头和美国签了不利中企的协议。
这不是普通的“外交灵活”,而是实打实的背信弃义。
后果也很快显现。中国对越投资暴跌77.6%,中越跨境经济园区全面停滞。
虽说没有公开制裁,但中国商务部暂停了对越出口电子级多晶硅和稀土分离剂,等于直接掐住了越南半导体产业的“氧气管”。
越南本想玩“远交近攻”,结果却成了美欧博弈下的牺牲品。
美方拿它要订单、要市场,欧盟借机扩张势力,越南自己却只捞到短期订单和长期麻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明江教授一语中的:“越南的悲剧在于,它既没有中国的市场纵深,又缺乏美欧的技术实力,注定只是夹心饼干。”
更重要的是,越南的这场“地缘豪赌”也为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
2025年东盟峰会首次将“不选边站”原则写入正式文件,正是对越南这场战略误判的集体警醒。
小国如果想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独立,靠的是战略定力,而不是见风使舵。
全球化时代,大多数国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你若背叛伙伴,就别指望有人在你落难时伸手拉你。
越南的教训,是靠投机取巧换不来安全感的最好例证。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越南这回栽得不能更彻底。曾经幻想着靠美国崛起,却没想到换来的是一顿联合收割。
曾经想“左右逢源”,如今却跌进了左右夹击的漩涡。
更尴尬的是,当它真正需要援手时,周边国家一个都不愿搭理。
这一局,不只是越南的败笔,更是对所有中小国家的一次深刻提醒。
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谁都别妄想靠投机走捷径。
真正能保国家平稳发展的,只有独立自主、互信共赢。
否则,今天的越南,也许就是明天的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