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不妙,普京立刻放出压箱底宝贝,中国会不会收这个厚礼?还真不好说。
这个月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了一场为期4天的对华访问,当时各国媒体就预测,说这是中俄合作升级的前兆,果不其然,短短四天时间,给中俄两国后续的合作带来了近2000亿美元的机遇。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今年6月开始,俄罗斯成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供应国,此前,这个位置一直由乌克兰占据,但因为乌克兰政府错误的对华政策,导致两国粮食贸易量出现下跌,在俄罗斯对华粮食出口总量首次超越乌克兰的同时,在对华小麦供应量上,俄罗斯也首次超越美国,填补了美国小麦因加税而出现的市场空白。
而就在俄罗斯对华粮食出口捷报频传的时候,俄罗斯对华能源出口也迎来了好消息。
3号,俄罗斯总统普京亲口宣布,中俄双方就“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建设项目达成共识。客观来讲,这条自俄罗斯北部气田,穿过中西伯利亚地区借道蒙古国最终从内蒙古口岸进入中国的“中俄最短输气路线”,可以让中国拥有更加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链,减小马六甲海峡有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所引发的能源危机对我国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
毫无疑问,中俄两国在农业和能源的广泛合作,进一步说明了两国存在非常强的“互补性”,尤其是在国际局势越发动荡的当下,欧洲和美国分别选择与俄罗斯、中国“脱钩”,出于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稳定的考量,俄罗斯将能源出口重心从西方转向东方、同时填补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去风险”产生的市场空白,这几乎是必然结果。
据统计,仅能源领域的相关合作,规模就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但是,普京觉得还不够,普京还有危机感!为什么?因为在中俄两国贸易额到达历史最高点后,出现了回落的趋势,这让俄罗斯产生了危机感,以中俄两国的合作潜力,并不应该出现回落的趋势,而察觉到不妙的普京,准备掏出俄罗斯的压箱底宝贝了。
19号,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经准备好向中国新一代宽体客机提供高质量零件,除了复合机体材料以及飞机主翼、垂尾之外,还有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个消息,非常有意思。
要知道,中俄此前在国产民用客机研发和制造上进行过一次深度合作,但俄罗斯为了确保国内部分企业的利益,提出中俄联合研制的民用客机使用俄罗斯制造的航电系统等,这些系统和现代主流客机使用的航电系统存在明显代差,中方希望制造出来的客机在各方面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以对使用俄罗斯生产的系统表示抗拒,最终两国不欢而散。
现如今,俄罗斯却又释放出了合作的信号,还是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个敏感项目上对中国抛出橄榄枝,这显然是有原因的,从某种角度讲,普京是看到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速度太惊人,如果俄罗斯再不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恐怕再晚几年中国就不一定能瞧上了。
说到底,这事也怪俄罗斯自己,当初为了战斗机发动机的事情,中俄两国也闹了不少不愉快的事情,后来中国狠下心来发展国产航空发动机,俄罗斯的敝帚自珍绝对是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