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3大阅兵展示了不少军事观察家们公认的高精尖武器装备,包括歼-20、歼-20A、歼-20S、歼-35、歼-35A五型隐身战机,空警-500预警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及轰-6K战略轰炸机等。
其中,具备指挥多型隐身无人机能力的歼-20S更是引人瞩目,当美军 F-35A的 “忠诚僚机” 构想还处于PPT阶段时,中国的歼-20S已将这一超前作战能力化为现实。
有评论指出,9.3阅兵展示的装备,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和空军在技术创新、体系整合和战略转型方面的巨大进步。
照道理说,9.3阅兵之后,中国空军的装备性能和实战能力肯定会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大讨论及世界空中力量排名的重新洗牌,然而一些西方智库却拒绝正视这一现实,依然停留在其“美国绝对领先”的幻梦中。
在全球军事力量评估领域,权威排行榜的发布常常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然而,近年来,以美国智库“世界军用飞行器词典”(WDMMA)为代表的部分世界各国军事力量评估体系,其客观性与科学性正受到越来越多专业机构的质疑。
如同科幻的歼-20S
此次9.3阅兵之后,小编我几乎是立即就上了WDMMA网站查看该网站发布的世界空军排名,结果并不能算出乎意料,该网站依然“倔强”地将中国空中力量排在世界第七,位于印度空军之后,日本空中自卫队之前。
实际上,该类排名不仅在技术评估标准上存在滞后与扭曲,还深受国际政治操作的影响,早就难以真实反映各国空军的实际作战能力。
WDMMA的评估体系在设计上存在明显偏差,集中体现在评估标准失衡与实战数据缺失两方面。
以用途有限,战斗力更是远远不及战斗机的直升机数量为例,中国空军因直升机数量较少(仅68架)在此项被大幅扣分,而印度凭借187架的数量获得显著优势。
但现代战场环境已发生根本变化,无人机正在大规模替代直升机执行侦察、攻击与补给任务,继续将直升机作为高权重指标,无疑脱离实际作战需求。
印度空军扬眉吐气?
最搞笑的是,即使是WDMMA自己也承认,直升机只组成了中国空军约2%的战斗力,而在印度空军中这一占比高达29%。
另一方面,战斗机的代际差距在评估中也未得到合理体现。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的性能折算系数仅为1.3,尚未形成实战部署的第六代机技术则完全未被纳入考量。
WDMMA自己承认,中国已服役210架以上的歼-20,但与印度总数仅36架的2型号“阵风”战机之间得分差距不足15%,严重淡化了代际优势所带来的压倒性战力差距。
这就导致WDMMA的评估标准与军事科技发展的严重脱节,极大削弱了其对空军力量评估的参考价值。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些排名普遍缺乏对实战数据的有效吸纳,因为实战是侦察、指挥、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体系化能力的展现,其远远比单一的战机型号和数量更有说服力。
歼-35A
2025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使用歼-10CE搭载PL-15导弹,与ZDK-03预警机构建协同网络,实现了83%的超视距击杀率,展现出强大的体系作战能力。然而WDMMA仍沿用2018年的电子战评分标准,未能吸收这一实战验证数据。
同样,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在太平洋演习中多次暴露作战半径不足(仅740公里)的缺陷,却凭借垂直起降能力获得额外加分。
这种重技术参数、轻实战表现的评估方式,显然难以准确衡量武器的真实作战效能。
除了技术层面的缺陷,国际政治因素也在不断侵蚀评估体系的客观性。美国通过拆分军事单位的方式,人为地增加其在WDMMA榜单上的存在感。
特别是网站将美国空军、美国陆军航空兵、美国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进行单独排名,使美国在TOP10榜单中占据了四席。这种做法遭到诸多军事评论家的强烈质疑。
奇文共欣赏
因为如果WDMMA将海军陆战队单独列为国家军队,就会严重破坏评估体系的逻辑一致性,除非它把其他国家的空军、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也单独列一组。
在榜单上位列第六的印度则采取技术包装策略不断给自己贴金,感觉始终良好,其“光辉”战机国产化率仅40%,却在评分中获得“自主创新”加分。
这种排名实际上模糊了技术自主性与实际作战能力的界限,使评估偏离了装备本身的实际战斗力。
至于法国遭遇的标准差异化对待更是令人喷饭,其自产“阵风”战机的评分竟低于印度外购的同型号战机,暴露出评估体系的给分如同儿戏。
上述这些骚操作不仅扭曲了排名结果,更反映出评估活动背后深刻的地缘政治动机。通过调整标准与分类方式,某些评估体系事实上成为国家影响力博弈的工具,而非纯粹的实力反映。
美国空军F-35已连摔多架
让我们抛开这些无聊智库有争议的排名数据,从实战能力角度分析,各国空军的力量对比正呈现新的格局。
显然,中美在隐身战机领域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中国第六代机验证机已于2024年10月成功试飞,标志着中国航空技术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然而WDMMA仍以“缺乏战略轰炸机”为由压低中国排名,这种不断移动的评估门槛,暴露出其刻意弱化中国军事力量,无形中起到了和“战略忽悠局”一样的作用。
与此同时,美国B-21轰炸机虽因成本超支问题仅列装12架,却凭借概念优势获得“战略投送”满分。这种对“概念优势”的过度追捧,与实际列装数量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凸显评估体系的问题。
在南亚地区,印巴空军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差距尤为明显。巴基斯坦空军通过歼-10CE、PL-15导弹和预警机构建的三位一体体系,已形成完整杀伤链。
巴基斯坦空军的战机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虽装备俄制Su-30与法制“阵风”等先进战机,却因数据链不兼容导致协同作战效率低下。今年5月的实战结果显示,印度空军的装备整合问题严重制约其整体作战效能。
针对WDMMA等排名的争议,许多其他的智库公司也对此不以为然,有智库报告指出,WDMMA采用的TruVal公式存在19项可调节参数,其中11项明显对美国有利。
其他脑子清醒的智库,例如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则通过兵棋推演得出完全不同结论:中国空军的实际作战效能指数(OEI)达82,远超印度的47。然而在WDMMA排名中印度空军还排在中国空军前面,与实际作战能力明显不符。
这些独立研究一致表明,现行排名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既不能准确反映各国空中力量的实战能力,也难以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
作为替代方案,也有的军事观察员们建议采用多维度评估模型,加大实战化数据权重,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以建立更加透明和科学的评估体系。
十年一剑
WDMMA的全球空中力量排名本应为军事平衡与战略决策提供参考,然而当前一些评估体系因结构缺陷和政治操作,已经成为军迷内部流传的笑话。
随着第六代战机、高超音速武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靠数据指标和参数打分的传统评估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至于我们自己,除了对这些完全不客观的排名付之一笑,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奋起直追,让中国空军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核心力量。